公告欄
目前分類:客家、宗教、宗族、反核 (19434)
- Oct 04 Tue 2016 16:55
土地改革/品官佔田蔭客制/佔田、課田制/官吏自身及被蔭庇者皆不需向國家賦稅,朝廷收入減少。最後由一般編戶齊民負擔賦稅
- Oct 04 Tue 2016 14:13
國畫/宋林撥阮圖
1950 年,台灣美術界曾爆發「正統國畫之爭」,指的是國民政府來台後,中國來的畫家指責台灣畫家的膠彩畫,是日本畫而不是國畫。林玉山曾經在公開場合為此辯駁:在日治時期有個名詞就做「灣製畫」,意思是台灣製造的繪畫,「灣製畫」是用來區別與日本畫的不同。林玉山以此證明台灣「灣製畫」不是日本畫,從這點可看出來,林玉山對於「灣製畫」之在意。「灣製畫」是一種表現南國色彩的畫、表現地域特色的畫。同時也是日本人用來區別日本風格的一種繪畫,表示台灣畫家有著自己的風格,當然也不會是所謂的「正統國畫」。 https://bit.ly/3vgDFEH
林玉山〈獻馬圖〉 https://bit.ly/3If8UDI
- Oct 04 Tue 2016 13:59
《鹿王本生圖》敦煌莫高窟/“鹿王本生”說的是釋迦牟尼前生是一隻九色鹿王,他救了一個落水將要淹死的人反被此人出賣的故事。這類作品在當時極為流行,都是宣傳善惡報應的思想。
- Oct 04 Tue 2016 13:11
顧愷之《列女仁智圖》《列女傳》婦女史是東晉畫家顧愷之/收集15個烈女傳人物故事,但現存殘本只有「楚武鄧曼」、「許穆夫人」、「曹僖氏妻」、「孫叔敖母」、「晉伯宗妻」、「靈公夫人」、「晉羊叔姬」等七個故事得以完好保存。「齊靈仲子」、「晉范氏母」、「魯漆室女」
顧愷之《洛神賦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乾隆皇帝收藏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Ylbgkv
顧愷之─女史箴圖/現存已知的最早的中國畫長卷之一[1],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中國書畫作品之一/引首為乾隆帝御書“王化之始”四字/「女史箴圖」之上歷史最悠久的印鑒是“睿思東閣”大印,它代表了「女史箴圖」的首位收藏者就是宋徽宗/「女史箴圖」作為尊崇婦德的著作,十二幅場景的內容自然與女性息息相關。/《女史箴》代表寫給宮廷婦女看的文章,內容都是關於女子所應該遵守的道德跟節操。最有趣的為第四段的《馮婕妤擋熊》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YhzNYq
- Oct 04 Tue 2016 11:36
顧愷之《洛神賦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乾隆皇帝收藏
顧愷之《洛神賦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乾隆皇帝收藏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Ylbgkv
顧愷之─女史箴圖/現存已知的最早的中國畫長卷之一[1],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中國書畫作品之一/引首為乾隆帝御書“王化之始”四字/「女史箴圖」之上歷史最悠久的印鑒是“睿思東閣”大印,它代表了「女史箴圖」的首位收藏者就是宋徽宗/「女史箴圖」作為尊崇婦德的著作,十二幅場景的內容自然與女性息息相關。/《女史箴》代表寫給宮廷婦女看的文章,內容都是關於女子所應該遵守的道德跟節操。最有趣的為第四段的《馮婕妤擋熊》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YhzNYq
顧愷之《洛神賦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乾隆皇帝收藏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Ylbgkv
顧愷之─女史箴圖/現存已知的最早的中國畫長卷之一[1],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中國書畫作品之一/引首為乾隆帝御書“王化之始”四字/「女史箴圖」之上歷史最悠久的印鑒是“睿思東閣”大印,它代表了「女史箴圖」的首位收藏者就是宋徽宗/「女史箴圖」作為尊崇婦德的著作,十二幅場景的內容自然與女性息息相關。/《女史箴》代表寫給宮廷婦女看的文章,內容都是關於女子所應該遵守的道德跟節操。最有趣的為第四段的《馮婕妤擋熊》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YhzNYq
- Oct 04 Tue 2016 10:20
傳世人物畫隋唐五代/授經圖/《備騎出行圖》/《勘書圖》
- Oct 04 Tue 2016 10:07
《北齊校書圖》相傳是唐代畫家閻立本的大作/認為是楊子華畫聖之跡/楊子華(北朝):北齊校書圖
- Oct 03 Mon 2016 21:49
饕餮紋/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饕餮紋。傳說是龍生九子之一。一說是斷頭的蚩尤。現在則用來形容極度好食的人。被稱為四兇之一。古代青銅器上面常用它的頭部形狀做裝飾/兇惡貪食的野獸
- Oct 03 Mon 2016 21:13
熊足銅鼎/鼎的三足為蹲立狀的小熊。鼎蓋像是一隻倒扣的缽,頂蓋上面有四個小獸等距離環立/”銅鼎最原始的作用,是用於燉煮和盛放魚肉,作用相當於現在的鍋。和鍋蓋一樣,鼎蓋的主要作用是保持鍋內物質的溫度、防止鍋內物質因受熱等因素引起液體飛濺、蒸汽外溢。流傳後世的銅鼎,分為“有蓋”和“無蓋”兩種。有蓋銅鼎的大量出現,始於春秋中期。
熊足銅鼎出土於河北滿城漢墓。器身呈橢圓球形,鼎的三足為蹲立狀的小熊。鼎蓋像是一隻倒扣的缽,頂蓋上面有四個小獸等距離環立。鼎腹兩側各附一長方形豎耳,鼎耳上有一伏臥的獸。鼎耳穿軸,軸穿過伏獸的臀部,使它可以繞軸翻轉。合蓋前,先將鼎耳上的小獸掀開;合蓋後,將它翻過來扣在蓋上,再旋動鼎蓋,使伏獸的背正卡在立獸頷下,鼎蓋隨之被緊密地閉鎖起來。這種閉鎖結構類似於現代的高壓鍋,設計之科學、構思之精巧,著實令人讚嘆。
西漢末年,隨社會矛盾的加劇,讖緯之說開始廣泛流行。讖緯是一種庸俗經學和神學的混合物。讖是用詭秘的隱語、預言作為神的啟示,向人們昭告吉凶禍福、治亂興衰的圖書符籙。這類宣揚迷信的作品,往往有圖有文,所以也叫圖書或圖讖;為了顯示它的神秘性,又往往作一些特殊的裝飾(如王莽的《金匱書》和劉秀的《赤伏符》)或染成一種特殊的顏色(如《河圖》、《洛書》被染成綠色),所以又稱符命或符籙。緯是用宗教迷信的觀點對儒家經典所作的解釋。因為經文是不能隨意改動的,為了把儒學神學化,緯書就假託神意來解釋經典,把它們說成是神的啟示。讖緯說中雖然也包括一些天文、曆法和地理知識,但大部分充滿著神學的內容。
東漢統治者一開始就利用讖緯之說,并力圖把它合法化。光武帝於中元元年(公元56年) 宣布圖讖於天下 (《後漢書·光武帝紀》),把圖讖國教化。漢章帝更於建初四年(公元79年)召集白虎觀會議,這次會議的討論記錄,後來由班固整理成書,名為《白虎通德論》,或簡稱為《白虎通》、《白虎通義》,成了讖緯國教化的法典,使今文學說完成了宗教化和神學化。
- Oct 03 Mon 2016 20:01
百戲俑坑+秦始皇陵兵馬俑「中國藍」和「中國紫」/“百戲”,是指古代散樂雜技,包括扛鼎、吞刀、爬杆、角抵等,在1999年十餘件如真人般大小的百戲陶俑被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陵園的東南角發現
秦兵馬俑唯一綠臉俑 不准出國卻來過台灣展覽
00:582020/08/21 中時新聞網 盧伯華
- Oct 03 Mon 2016 17:41
環首刀/戟是軍隊中最主要的兵器。 戟是在戈和矛發展而來
百煉鋼刀/百煉清鋼刀/唐刀的始祖為漢刀(又稱環首刀),漢刀多為單手刀,刀柄較短/“百煉”外,古代還有“五十煉”、“三十煉”、“七十二煉”、“九煉”之說/中國制作的鐵制環首刀,刀身镌有“百煉清剛,上應星宿,下辟不祥”等金錯銘文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FPaAeH
環首刀將匈奴打敗,並間接促成了當時的歐亞民族大遷徙/gladius是羅馬短劍/百鍊避邪/刀脊上有錯金隸書銘文:「永初六年五月丙午造卅湅大刀吉羊宜子孫」/「百鍊清剛,上應星宿,下辟不祥」等金錯銘文/漁父卻劍、季扎掛劍、馮諼彈劍/歐冶、干將、莫邪等鑄劍師/薛燭、風鬍子、曾從子/成年貴族男子佩劍成風,所以佩劍與加冠類似,逐漸成為貴族成人禮的儀式之一,如《史記》載秦王成人時「己酉,王冠,帶劍。」/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FkuZ5M
- Oct 03 Mon 2016 17:29
東漢明器/漢代建築明器/居室明器/明器又稱冥器,是古代專門為隨葬而製作的器物/一整套特點鮮明的隨葬器物,主要包括倉、灶、井、風車、碓房、圈廁,院落、樓閣、田地、池塘以及家禽、家畜俑。/漢代早期,厚葬之風甚盛,許多王公貴族死後往往將大批他們生前所用的奴僕、器物一同下葬。此時所用的明器嚴格來講沒有專門的特指,一般均是主人生前所用器具的實物
居室明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Oct 03 Mon 2016 17:26
石辟邪/石辟邪或是南朝王侯墓前石刻/石辟邪神獸辟邪雕刻石雕石獸鎮墓辟邪獸
- Oct 03 Mon 2016 17:08
《齊民要術》賈思勰/堪稱中國古代的烹任百科全書/大約成書於北魏末年(公元533年-544年)世界農學史上最早的專著之一。是中國現存的最完整的農書。“齊民”,指平民百姓。“要術”指謀生方法
《齊民要術》推崇耿壽昌之常平倉、桑弘羊之均輸法皆為「益國利民,不朽之術」,並嘲笑孔子「四體不勤,五穀不分」
《齊民要術》大約成書於北魏末年(公元533年-544年),是北朝北魏時期,南朝宋至梁時期,中國傑出農學家賈思勰所著的一部綜合性農學著作,也是世界農學史上最早的專著之一。是中國現存的最完整的農書。
- Oct 03 Mon 2016 16:54
中國最早的計程車“記里鼓車”/2000多年前的漢代!中國漢未魏晉時期記里鼓車是中國古代用於計算道路里程的車,由「記道車」發展而來-可以計算道路里程的車/
- Oct 03 Mon 2016 14:52
寇謙之/道教/真靈位業圖/《真誥》陶弘景/北天師道或新天師道/力主排斥佛教,導致了北魏太武帝滅佛/太上老君傳授他《錄圖真經》,並命他統領「人鬼之政」主張「兼修儒教」用忠孝等儒家思想作為道士的行為準則/引佛入道,宣揚六道輪迴,模仿佛教儀節,主張立壇宇,修功德,誦經成仙,持戒修行等
道教/真靈位業圖/正統道藏/太乙真人法力高強,後支持姜子牙伐紂/在山海各險遇難,只要虔誠誦念太乙真人「太乙救苦天尊」聖號,即可「解憂排難,化凶為吉」。故曰「尋聲救苦天尊」/道教甚至認為太乙天尊化身「面燃大士羽林監齋普渡真君」,人稱「大士爺」或「普渡公」,主宰諸鬼/陸修靜的九齋十二法/《抱朴子》為東晉時期葛洪所著分為內外兩篇,後來被作為道教經典。其中外篇主要是對葛洪生平的自述和談論社會上的各種事情,而內篇是葛洪對道家思想和丹道修煉方法的闡述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MNRF4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