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facebook.com/tsewaii/videos/416626482318879/
標題: 鹿王本生圖(中)
建立者: 佚名
日期: 北魏
出處: Cave 257 of Mogao Grottoes, Dunhuang, Gansu Province 甘肅敦煌莫高窟257窟西壁
原始來源: 甘肅敦煌莫高窟257窟西壁
生卒年: 386-557
材質: 壁畫
朝代: 北魏
尺寸: 壁畫
《鹿王本生圖》敦煌莫高窟第257窟
發佈時間:2015-06-15 來源:團結網作者:於迴
本生故事是指佛教創始者釋迦牟尼生前所經歷的許多事蹟。
釋迦牟尼原是古代印度北部一個小國——迦毘羅衛國淨飯王的兒子,傳說他因看到人世生、老、病、死很苦,便出家修行,以求解脫,後來成了“佛”。“鹿王本生”說的是釋迦牟尼前生是一隻九色鹿王,他救了一個落水將要淹死的人反被此人出賣的故事。這類作品在當時極為流行,都是宣傳善惡報應的思想。
莫高窟北魏、西魏時期的壁畫,是佛教藝術傳入中國之後現存較早的繪畫作品。早期的佛教壁畫,還不免有粗野獷達的作風,但是,莫高窟在這個時期的創作,表現出雄偉氣勢。
例如《鹿王本生圖》中,更是嚴密地描寫了畫中的各個情節。構圖、色彩的處理與運用,都被巧妙地運用,增強了這個以善惡果報為主題的表達。鹿被自然地表現出一種富有人格化的神態。當摩因光王由溺水帶領追來時,鹿是如何理直氣壯地站立著向國王訴說了他的一切經過。
這幅《鹿王本生圖》畫,是莫高窟有此題材的唯一作品,值得注意的,鹿被表現出這種倔強的性格,在東方的石窟壁畫中,只有這幅壁畫是做如此刻畫的。在藝術表現上,作為佛教或本生故事畫的配景山水,群山形態上有雷同之感,還存在著“人大於山”的稚拙現象。在設色上,《鹿王本生圖》中有用土紅色做底的畫法,這在嘉峪關新城、酒泉下河清和崔家南灣魏晉壁畫墓中早已出現。先用土紅色的線描起稿,莫高窟北魏壁畫的起稿辦法,正與它相同。
-----------------------------------------
《鹿王本生圖》是莫高窟第二百五十七窟壁畫的主要題材。本生故事畫,表現"舍己救人"爲題材的作品,在壁畫上占有突出地位。本生故事是指佛教創始者釋迦牟尼生前所經歷的許多事蹟。釋迦牟尼原是古代印度北部一個小國-迦毗羅衛國淨飯王的兒子,傳說他因看到人世生、老、病、死很苦,便出家修行,以求解脱,後來成了"佛"."鹿王本生"是說釋迦牟尼前生是一隻九色鹿王,他救了一個落水將要淹死的人反被此人出賣的故事。
傳說從前在印度的恒河岸邊,有一隻美麗而善良的九色鹿王。一天,九色鹿王正在河邊悠閑散步,突然聽到河里傳來淒慘的呼救聲。勇敢的九色鹿,不顧自身的安危,縱身跳入河中,頑強地與惡浪搏鬥,終於把落水人調達救上岸來。調達慶幸自己的再生,感激涕零,向九色鹿頻頻叩頭道謝。九色鹿王說:"不必謝了,回去吧,親愛的調達,我隻希望你不要向任何人透露我的行蹤。"調達發誓說:"恩人啊,請你放心。如果我背信棄義,就叫我渾身長滿爛瘡,嘴里散發出惡臭。"說完就走了。在途中,調達見到了一張國王懸賞捕捉九色鹿的布告,說摩因先王的王後因夢見美麗的九色鹿而想馬上得到它,誰能捉到九色鹿或知道九色鹿在那里,報告國王,就可以領賞。忘恩負義的調達見利忘義,立即前去告密,並帶領國王的大批兵馬去捕捉九色鹿。
處於重重包圍中的九色鹿,猛然跳到國王面前,呈述了救調達及調達背叛誓言的經過。九色鹿的呈述,深深地感動了國王及士兵,大家那憤怒而厭惡的目光一起射向忘恩負義的小人-調達。調達無地自容,刹時間在他身上長滿了爛瘡,嘴里散發着惡臭,從此永遠受到人們的鄙棄和唾罵。國王非常慚愧,憤怒地斥責調達,並下令全國,以後任何人都不准傷害九色鹿。王後貪婪的欲望落空了,她又羞又恨,最後也心碎而死。
編輯本段作品特點
油畫鹿王本生圖這個故事有着濃厚的宗教色彩,它讚颺了九色鹿王的忘我精神,宣傳了善惡報應的思想。這幅壁畫無論在構圖、色彩的處理上,都十分巧妙地增強了善惡報應這一主題,生動地描繪了九色鹿那富有人格化的神態,表現了鹿王控訴調達,不向邪惡屈服的倔強性格。
莫高窟北魏時期的壁畫,是佛教藝術傳入中國後現存較早的作品。佛教藝術在題材内容上,不可避免地含有封建迷信和落後的東西,但是,在藝術風格和表現技法方面,由於畫工們的不斷努力和探索,創造出了氣勢雄偉的作品,爲封建社會全盛時期的唐代壁畫藝術,開辟了新的道路。
編輯本段故事傳說
《鹿王本生圖》
《鹿王本生圖》
鹿王本生的故事:很久以前,在一座森林里,有一隻雄偉奇特的鹿王,它身材高大魁梧、頂角挺拔崢嶸、四蹄溫潤如玉、雙目炯炯有神遍體長滿了五彩的絨毛。
這隻鹿王率領着幾千頭梅花鹿一起生活在那山青水秀的好地方餓了吃林中的嫩葉鮮花渴了喝溪中清澈的泉水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生活十分幸福。
但是好景不常,有一次,一個國王到森林中來打獵。他帶來許多士兵,牽着獵狗、架着獵鷹,把森林團團圍住,利箭像雨點般地射出。
鹿王帶領群鹿東奔西跑,狼狽逃竄,好不容易才逃出包圍圈,但有不少鹿,已死於士兵的亂箭之下,還有不少鹿被活捉,或跌下山崖、堕入陷阱,或被荆棘紮傷、被泥淖淹沒。
鹿王看見群鹿死的死、傷的傷,心中非常難過,它曾以爲經過這次災難,群鹿可以過一段安穩的日子了,可是沒想到才過幾天,國王又來打獵,群鹿再一次受到損傷。
原來這個國王,很喜歡吃鹿肉,所以每隔三、五天便來打一次獵。
鹿王想:"我身爲鹿王應當保護群鹿不受損害,如果爲了貪圖豐美的水草待在這兒不走,反而使大家都受到傷害這就是我的罪過了。可是遷到哪兒去好呢?哪兒才能找到像這兒這樣豐美的水草呢?"
它考慮再三決定親自去找國王談判,便動身到王城中。
城中的百姓,看到這麼一隻雄奇的大鹿健步入城,十分吃驚,大家都說:"這是因爲我們國王心地善良,爲人慈悲專行仁政所以感動聖鹿來朝。"
他們認爲這是一樁非常吉祥的事,所以沒有一個人敢捕捉或阻攔鹿王。
鹿王走到國王面前跪下說:"我們在大王的國境内生活指望能得到大王的庇護,安居樂業,沒想到近來經常受到獵人的襲擊,每次都死傷很多、損失慘重。聽說大王歡喜吃鹿肉,我們也不敢逃避,隻希望大王能告訴我們每天需要幾頭鹿我們一定相互推選每日如數自願前來,絕不欺騙大王。老天爺是慈悲爲懷的,希望大王能可憐我們!"
國王聽了鹿王的這番話心中十分驚訝,對鹿王說:"禦廚房每天隻用一頭鹿就夠了,沒想到爲了每天的一頭鹿,讓你們死傷這麼慘重。如果真像你說的,每天會有一頭鹿自動走進我的禦廚房,我發誓再也不到森林中去打獵。"
鹿王辭謝了國王後,回到森林中,召集群鹿,向大家宣布與國王談判的結果。鹿王說:從此以後,每天隻要有一頭鹿,爲了集體獻出自己的生命,那其他的鹿,就可以安穩地過日子了。否則,大家都無法安定地生活下去。"群鹿聽了鹿王的話,也覺得隻能這樣了,於是自動排定前去國王禦廚房的次序。
從此以後,每天都有一頭鹿自動來到王宮中,國王再也沒到森林中打過獵。輪到進國王禦廚房的鹿,在動身前,都要到鹿王面前來辭行。鹿王總是流着眼淚,勉勵它們:"縱生百歲,總有一死,你是爲了集體犧牲生命的,是光榮的。你不要害怕、不要怨恨,安心地去吧!"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去。這天,輪到一頭大母鹿去送死。但這頭大母鹿腹中,已懷了一頭小鹿,眼看就要分娩。母鹿跪在鹿王面前,哭着哀求道:"並非我貪生怕死但我腹中的孩子是無辜的它有活下去的權利啊!求大王寬限幾天,讓下一個先去,等我把孩子生下來,一定馬上去禦廚房報到。"
下一頭鹿聽說要叫自己先去,也跪在鹿王面前叩頭哀求道:"大王!到該我死的那一天我絕不多說二話。但按規矩我還能再活一天一夜讓我活夠這一天一夜我才死而無怨。"
鹿王左右爲難,心想:"讓母鹿去嘛!一下子便害了兩條命;讓另一頭鹿去吧!還沒到該它去的時候"鹿王考慮再三便讓那兩頭鹿都退下毅然決定由自己代替母鹿前去。
鹿王到了禦廚房後,跪在地上,引頸待宰。廚師因鹿王以前曾來過一次,所以還記得它;他看到這隻雄奇的鹿王,親自前來就死,覺得非常奇怪,馬上跑去報告國王。國王下令把鹿王牽來問道:"今天你爲什麼親自前來?"鹿王便把母鹿已懷小鹿,又不忍心以其他鹿替代,所以親自前來的原因講了一遍。
國王聽了,感動得流下淚來,說:"真沒想到一頭牲畜還會這樣殺身成仁!我是一個人,卻每天要宰一頭鹿,以滿足自己的口欲我真是連鹿王也不如啊!"
國王立即讓廚師把鹿王放了,從此戒吃鹿肉,並下令全國軍民,從此以後,無論什麼人,都不准傷害鹿,若敢違犯,嚴懲不赦。鹿王回到森林,又和群鹿一齊過着無憂無慮的生活。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