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人記憶筆耕台灣大時代 98歲廖運潘再出茶金歲月前傳《生徒年代》 - 自由藝文網
驚人記憶筆耕台灣大時代 98歲廖運潘再出茶金歲月前傳《生徒年代》 - 自由藝文網
美國好市多(Costco)災害商機,推出了「緊急食物桶」(apocalypse food bucket),聲稱可保存25年不壞,多達150份食物-99.99美元 重大災害來臨也不怕 ! Costco推「末日求生桶」 https://bit.ly/4ebI2DV
2024年8月新竹累積觀光人次排行
1、新竹公園 29萬4388人次
2、新竹漁港 24萬1767人次
3、六福村主題遊樂園 21萬3795人次
4、內灣老街 11萬14人次
5、獅頭山風景區(新竹地區) 8萬2241人次
6、北埔老街 7萬7688人次
7、小叮噹科學主題樂園 7萬532人次
8、 綠世界休閒農場 2萬6180人次
9、 萬瑞森林樂園 2626人次
10、南園人文客棧 660人次
不是內灣老街、六福村!新竹最強景點「單月吸近30萬人」,遊客讚:好吃好玩能待整天-風傳媒 https://bit.ly/3BTI59Z
「112年度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管理維護評鑑」 成果展覽即日起登場
2024/03/08 18:38
「112年度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管理維護評鑑」 成果展覽即日起登場 - 自由藝文網 https://bit.ly/3uTxSY3
112年度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管理維護評鑑管理維護優良個案之一,姜阿新洋樓。(文資局提供)
〔記者董柏廷/台北報導〕文化部今(8)日於國立台灣博物館南門館小白宮舉辦「112年度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管理維護評鑑」頒獎典禮,頒獎表揚112年度管理維護優良及入選單位,即日起於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衡道堂多功能空間辦理成果展覽。
112年度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管理維護評鑑管理維護優良個案之一,棧貳庫棧二之一庫。(文資局提供)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局長陳濟民今日代表部長史哲致詞表示,本次獲獎單位之經營模式跨越公部門與私部門,除了在管理維護上有卓越的表現之外,更根據個案文化、歷史脈絡規劃出不同的再利用方式,呈現了多元與豐富的創意與經營的巧思。
112年度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管理維護評鑑管理維護優良個案之一,菸酒公賣局嘉義分局(現為嘉義美術館)。(文資局提供)
文化部表示,112年度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管理維護評鑑,經過各縣市政府推薦及管理單位自薦共計 35 處報名,本部針對北、中、南及離島金門縣、連江縣等個案進行實地訪視勘查作業,選出13處入選個案,最後選出4處脫穎而出的管理維護優良個案,包含新竹縣縣定古蹟「北埔姜阿新洋樓」、嘉義市市定古蹟「菸酒公賣局嘉義分局」(嘉義市立美術館)、臺南市市定古蹟「後壁黃家古厝」及高雄市歷史建築「棧二庫、棧二之一庫」。
112年度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管理維護評鑑管理維護優良個案之一,後壁黃家古厝。(文資局提供)
失而復得的北埔姜阿新洋樓,述說著家族的記憶與北埔的歷史文化;菸酒公賣局嘉義分局轉型成嘉義市立美術館後,將嘉義美術史與人文內涵包容其中,作為城市美術館,以新舊建築並陳的姿態迎接市民與旅人;後壁黃家古厝則是難得一見仍為住宅使用且保存完整的私有文化資產;佇立於高雄港邊的棧二庫、棧二之一庫由倉庫轉型為餐飲、文創、旅宿合一的複合式商場,以高雄港記憶為主軸,在商業經營與文化之間取得平衡。
「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管理維護評鑑」自102年起舉辦,為兩年舉行一次的常態性評鑑,除鼓勵文化資產管理維護者、經營者的日常管維之用心外,並期望透過管理維護工作之基礎,活化文化資產並促使大眾得以親近,達到文化資產永續的目的。本次評鑑延續 110 年度主題「維古創生」,以維護古蹟,維繫歷史並且創造新生,永續傳承。
「112年度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管理維護評鑑」 成果展覽即日起登場 - 自由藝文網 https://bit.ly/3uTxSY3
姜麗芝(姜阿新獨女)+姜蘭英、姜蕙英+姜蕙英(姜振驤三女)、姜蓮英(姜振驤四女)與姜麗芝(姜阿新獨女)的合影。1945-1955+荒野保護協會創辦人之一廖惠慶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茶金/茶虎-姜阿新洋樓-姜阿新教育基金會/姜瑞昌/東方美人茶-膨風茶的開山鼻祖/《茶金》Gold Leaf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茶金》一開播,觸及舊台幣四萬元換新台幣一元的歷史爭議時-那個四萬換一元的爭議,不知道劇組會不會進行補救,畢竟這部戲有可能被全世界看到,我也希望被全世界看到。若說瑕不掩瑜,可能有些觀眾不盡然同意,除了道歉之外,還是要在戲劇之中做一些補述,否則就辜負了這部戲的美意。
看《茶金》 https://bit.ly/32d4oFU
又一部台灣歷史大劇!《茶金》幕後 台灣最強茶商的史與戲
【行旅人生】在那個茶葉比金子還貴的年代,台灣茶如何以Formosa的品牌行銷到全世界?取材於真實存在的客家第一茶商姜阿新與他的獨生女、在新竹北埔拍攝的公視最新時代劇《茶金》,背後的歷史真相是什麼?
茶金-公視-台灣茶-北埔-客家-姜阿新
姜阿新洋樓於1949年完工,見證第一茶商的輝煌。圖片來源:天下資料
又一部台灣歷史大劇!《茶金》幕後 台灣最強茶商的史與戲|天下雜誌 https://bit.ly/3mN1jns
2021-10-01
又一部台灣歷史大劇!《茶金》幕後 台灣最強茶商的史與戲|天下雜誌 https://bit.ly/3mN1jns
Gold Leaf——公視最新大戲《茶金》的英文劇名,拋出一個懸疑:什麼葉子能如金子?
這片葉子,即是黑黑的茶。曾經有一個年代,茶葉比金子還貴,歐洲人風靡喝茶,但茶只產在中國、台灣、印度阿薩姆等極少數地區。台灣茶葉(Formosa Tea)外銷全世界,從種植、生產到國際行銷。
《茶金》取材於真實存在的客家第一茶商姜阿新,拍攝場景就在新竹北埔,姜阿新的故居。
費時三年,1949年完工的姜阿新洋樓,就是姜阿新事業鼎盛的里程碑,如今被列為古蹟。
在姜阿新洋樓的二樓大露台,俯瞰姜家的起家厝、國定古蹟「天水堂」。(王文靜提供)
但,史與戲不同。姜阿新事業倒閉後,他的獨生女並未成為女強人,「介入債台高築的家族事業」,也沒有「在一場場茶葉商戰中,帶領著搖搖欲墜的茶廠走向世界。」
真實版本的女主角是一位傳統女性,家道中落後,從彈鋼琴的千金小姐,成為繡補學號的婦人,目前已九十高齡。她的子女長大後,買回並修復阿公的洋樓。
真實版的姜家,是開拓北埔的望族,不是小情小愛,而是波瀾壯闊。另有一部曾經在亞洲獲獎的電影《一八九五》,也是以他們家族為軸線。
這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個家族?
有武力配備的墾拓家族
北埔原本是原住民棲地,如今有95%的居民是客家人,這改變發生在近200年前。姜家祖先姜秀鑾在清朝支持下,率人到此開墾,他們是有武力的拓墾組織。那時,全省都有類似的拓墾組織與建築,名叫「公館」。
台北市羅斯福路的公館、苗栗的公館,都源自同樣意義,但全台的「公館」建築都拆除了,僅存這座外觀樸實無華的金廣福公館。乍看是老厝民宅,實則是先民很重要的一頁開拓史,政府公布的第一批15座國定古蹟,金廣福公館名列其中。
短短一條北埔老街,雖不免胭脂抹粉的商鋪,實則盡是古蹟。除了姜阿新洋樓、金廣福公館,還有慈天宮。整個北埔可說是圍繞慈天宮拓展的村落。
這座廟宇,廟內廟外皆精采。我第一次步入真嚇一跳,這裡除了供奉神明,怎麼還供奉人,誰能「坐」在一座古蹟級的廟宇?仔細看,竟是姜家祖先,也就是「茶虎」姜阿新的祖先。
「東方馬賽克」的精緻藝術
據説,慈天宮供奉的觀音菩薩是姜秀鑾自中國大陸帶過來。這位廣東客家人與福建人合組「金廣福」開墾時,將神像帶入北埔,開墾之初每遇爭戰,墾民都會去求平安。
這座廟的頂上「剪黏」(亦稱為剪瓷雕),栩栩如生,是全台灣名列前茅的精采。走馬看花經過,很容易以為是一般的花花綠綠,而錯過一座藝術。
超過百年歷史的北埔慈天宮,廟頂有精湛的剪黏藝術。(王文靜提供)
剪黏源自中國大陸沿海。這種傳統建築工藝,將鮮艷的碗盤等瓷器,弄破為小片原料,再拼貼創作人物、動物、花卉或民間故事,常表現在廟宇上,有人喻為「東方馬賽克」。
北埔的假日與非假日,判若兩人。走在非假日的北埔,格外寧靜,彷彿闖入一首無名的小詩。即便一座土角厝、腳下一塊石板,都是故事。
我特別喜歡在姜阿新洋樓的二樓大露台,俯瞰國定古蹟「天水堂」,這是姜家的起家厝,規模龐大的建築群,也是電影《一八九五》的發生場景。
好一個波瀾壯闊的家族!一進又一進的院落,我慢慢數著古老瓦片,等瓦片主人開門說故事。(責任編輯:洪家寧)
又一部台灣歷史大劇!《茶金》幕後 台灣最強茶商的史與戲|天下雜誌 https://bit.ly/3mN1jns
走進《茶金》真人版!北埔姜阿新洋樓 濃縮客家茶商回憶
2022-03-14 09:18 聯合新聞網 / 遠見
1946年姜阿新創立永光茶葉,引領台灣走入「茶金年代」。他在祖厝天水堂旁,建蓋一棟和洋混搭西式洋樓,當年來說,極顯雄偉。
1946年姜阿新創立永光茶葉,引領台灣走入「茶金年代」。他在祖厝天水堂旁,建蓋一棟和洋混搭西式洋樓,當年來說,極顯雄偉。
走進《茶金》真人版!北埔姜阿新洋樓 濃縮客家茶商回憶 | 雜誌 | 聯合新聞網 https://bit.ly/3MPuyRL
【文.沈瑜】
「恭喜吉桑」「吉桑事業做很大耶」洋派的客廳張燈結綵,賓客川流不息,正值事業巔峰的「吉桑」張福吉,坐在沙發上,淡笑接受眾人的祝賀。
這是公視影集《茶金》的劇情,以新竹北埔傳奇茶商姜阿新為編劇靈感,刻劃他精彩的一生,吉桑原型就是姜阿新。
這一幕,劇組直接在姜阿新的故居拍攝,如今為縣定古蹟「姜阿新洋樓」,慕名而來遊客在門前翹首觀望。
姜家在北埔是望族,到了姜阿新這一代,1946年姜阿新創立永光茶葉,外銷紅茶、膨風茶,茶葉出口曾佔全台1/3,田產號稱「烏鴉飛三天也飛不完」,世人更稱他為「茶虎」,引領台灣走入「茶金年代」,其事業遍及糖業、林業、交通業等。
姜阿新在祖厝天水堂旁,建蓋一棟和洋混搭西式洋樓,當年來說,極顯雄偉。「祖父熱衷建築設計,他參考新竹新豐徐家巴洛克建築、去迪化街找靈感。」姜阿新三孫女、現為姜阿新教育基金會董事廖惠慶說。 徐榮鑑-新豐徐宅/徐家別墅/徐慶火(姜瑞鵬岳父)/徐淑嬌(姜瑞鵬之妻)/萃豐莊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洋樓建於1946年,費時三年完工,既是宅第,也是招待海內外賓客場所,既是中西融合,又有日式的迴廊,半圓拱、凸窗等古典建築技法與裝飾紋樣來自歐洲傳統。
外觀展現多種高難度且精巧的泥作工法,牆面雕花等裝飾有洗石子,抿石子,磨石子、斬石子、大理石、貼馬賽克等不同樣貌;正立面基礎及牆裙部分採用大塊石材,顯得大器;洋樓基座及圍牆的唭哩岸石採自北投,可想見其費工程度。
內裝主要為原木材料,並在樓梯、浴室等處鋪上繽紛的馬賽克磁磚,展現沉穩卻不失活潑氛圍。木構多取材自營林場,烏心石、檜木、樟木、櫸木等木料交錯運用,窗櫺上方、木門上細緻的雕刻裝飾,帶有濃厚東方吉祥寓意,且典故各為不同,採異木鑲嵌,是台灣傳統代表性工法,有人形容,洋樓猶如一座木材博物館。
圖/姜阿新於日治時期即出口以「三星」為商標的北埔茶(膨風茶),隨後於1946年成立永光公司,以「永光紅茶」出品。照片為基金會復刻茶葉罐伴手禮。
圖/姜阿新於日治時期即出口以「三星」為商標的北埔茶(膨風茶),隨後於1946年成立永光公司,以「永光紅茶」出品。照片為基金會復刻茶葉罐伴手禮。
建築設計兼備美觀與實用,如設置通風口、抽水馬桶與浴缸等,是一先進又氣派的宅邸。
洋樓見證大時代風華,無奈破產只能離去
洋樓本身藝術價值高,蕩氣迴腸的家族故事更增添其韻味。它見證大時代的風光榮景,姜阿新獨生女姜麗芝的訂婚儀式就在洋樓舉辦,冠蓋雲集,堪稱少有的盛會。
廖惠慶與姊弟及堂兄弟姊妹在洋樓度過美好童年時光。廖惠慶常聽到來往洋樓的外國人歡樂地唱歌,是她快樂的回憶;栽種奇花異草的院落,是他們玩耍地方⋯⋯
兒孫們最喜歡找阿公,「阿公喜甜,他的八腳床底下都會放整簍的荔枝,枇杷等水果,櫥櫃有點心,他慣常坐位都有一盒方糖,我們打架或摔倒哭了,就會去找阿公,他就會放一顆方糖到我們嘴裡。」離開洋樓後,廖惠慶最想念這段往事。
好景不常,由於茶葉跌價,姜阿新事業借貸週轉不靈,儘管廖惠慶之父、姜阿新招贅的女婿廖運潘擔任總經理,力挽公司營運,仍無法負擔,1965年姜家只能宣布破產,一代風華的洋樓,遭銀行查封。
那是個哀傷的一天。通常宣布破產場合,口出惡言、打起來都有可能,然而,廖惠慶說,員工卻都是靜靜流淚,大家敬重姜阿新,不捨這樣的結局,「有債權人還說不要利息,再給我們時間周轉,」可是廖運潘評估茶葉市場前途黯淡,已無力可回天,姜阿新打下江山,付諸東流,姜家也被迫搬離,另尋出路。
儘管姜家仍會定期回鄉祭祖,但每回經過洋樓,只能感受「最遙遠的距離」的酸楚。
大家庭擠進台北的小小租屋處,最落難時期,廖運潘為了家計,還曾一口氣身兼四職。
而姜阿新,「阿公絕口不提往事,他不會講以前豐功偉業」廖惠慶說,仍不時有老員工老朋友來看他,足見他仍受愛戴。
而母親放下千金小姐身段,很有危機感立刻教車繡、賣桶裝瓦斯補貼家用。
父親卻耿耿於懷無法重振岳家事業,廖運潘晚年寫下9本家族回憶錄,然他撰寫到扛起重擔的那幾年,一度悲痛到無法執筆,直到兒女們將洋樓贖回,才認為遺憾彌補,而有動力完成,並濃縮成一本《茶金歲月》。
而午夜夢迴,廖惠慶滿是兒時場景,她還因想念老家的石牆,買下在芝山岩,有著同樣唭哩岸石牆的房子,一解鄉愁。
圖/1994年廖惠慶曾帶子女重返姜阿新洋樓,卻不得門其入,僅能在門口照相留念。廖惠慶提供
圖/1994年廖惠慶曾帶子女重返姜阿新洋樓,卻不得門其入,僅能在門口照相留念。廖惠慶提供
買回阿公的房子,找回祖孫世代記憶
姜家後代始終未放棄洋樓,1995年,洋樓被同鄉新纖董事長吳東昇承租,成立金廣福文化基金會維運。
直到2012年聽聞合庫有意拍賣洋樓時,廖惠慶跟六妹姜惠琳(現為美商如新NU SKIN亞洲區總裁)本想悄悄投標,豈料父親斥責,做人要光明磊落,何況吳東昇先生守護洋樓有恩。
兩姊妹硬著頭皮向吳東昇請求,廖惠慶寫了一封很長的信,還放了兒時照片、父母結婚照,慶幸吳東昇第一時間就慷慨表示,樂見後人取回洋樓,展現成人之美。
於是六姊弟籌資贖回。失落了半世紀,洋樓再次回到姜家懷抱,也罕見地造就屋主後代成功買回古蹟建物的佳話。「感恩吳先生抬愛成全,若非如此,我們無法『回家』。」
圖/姜阿新女兒姜麗芝(中間照片)與廖運潘(右照左一)結為連理,廖運潘當年擔任總經理,協助岳父事業,姜麗芝也勤奮相扶,攜手共度難關。
圖/姜阿新女兒姜麗芝(中間照片)與廖運潘(右照左一)結為連理,廖運潘當年擔任總經理,協助岳父事業,姜麗芝也勤奮相扶,攜手共度難關。
他們成立「姜阿新教育基金會」營運,並經2年大刀闊斧整修,再開放參觀,包括修復白蟻蟲蛀、漏水殘破處,為了還原,光是地板要修復到跟過去一樣的顏色,就人工調色11次;修護過程卻也有驚喜,修浴室時候挖到塵封70多年的馬賽克,還完整無缺。
家具也跟著回家了。長孫姜蒂玉移民時,以為將一去不返,於是帶走阿公八腳床及祖母的梳妝台做紀念,沒想到買回洋樓,就將老家具飄洋過海置於原處,連掛床上驅趕蚊子的拂塵,也忠實保留。
圖/姜阿新與夫人的臥房,其中八腳眠床,其長孫女移居時請求贈與,經歷半世紀與二度飄洋過海,最終「回家」。
圖/姜阿新與夫人的臥房,其中八腳眠床,其長孫女移居時請求贈與,經歷半世紀與二度飄洋過海,最終「回家」。
宛如祖先保佑,很多文物神奇地歸來。包括在洋樓二樓衣櫥通往維修口處找到日本十三弦琴,;友人致贈25年前,在洋樓玄關垃圾堆中發現的永光紅茶綠色茶罐,讓基金會得以復刻為洋樓的紀念品;還有善心人士無償歸還昔時從洋樓拆下來的八片拉門。
因為洋樓的買回,親人能更常聚首,凝聚家族情感,更重要的是,「我們希望能夠恢復祖父的名聲,延續家族榮光,也讓父親如釋重負。」姜惠琳說。
2018年洋樓重啟大門,家人也輪流幫忙維運,身兼志工,「遊客稱讚導覽很特別,因為都是自己人,解說起來別有感情。」廖惠慶說。
圖/姜阿新三孫女廖惠慶在洋樓中,以母親姜麗芝於困苦時買給她的二手鋼琴,彈奏動人曲目。
圖/姜阿新三孫女廖惠慶在洋樓中,以母親姜麗芝於困苦時買給她的二手鋼琴,彈奏動人曲目。
而老員工,並未因公司解散而分道揚鑣,反而念舊地定期回到北埔相聚,如今都能回到洋樓敘舊。
洋樓也有助於北埔觀光與地方發展,「北埔是美麗的山城,若長久穩健經營,就能興旺當地了。」姜惠琳期許。
「終於散去了,北埔洋樓的陰霾,秋日天高爽。」(天高し 北埔洋楼 雨後の晴れ),廖運潘所作俳句,道盡家族榮華跌宕,仍韌性不拔,猶如人生,終究有雨過天晴的那一刻。
姜阿新洋樓
經營狀態:開放參觀
地址:新竹縣北埔鄉北埔街10號
走進《茶金》真人版!北埔姜阿新洋樓 濃縮客家茶商回憶 | 雜誌 | 聯合新聞網 https://bit.ly/3MPuyRL
台灣第一大茶商家道中落 千金扛債重振家業
鏡週刊 11/23-2021
台灣第一大茶商家道中落 千金扛債重振家業 https://bit.ly/3CGkiVB
《茶金》卡司陣容堅強,由溫昇豪(左起)、 薛仕凌 、 連俞涵、郭子乾領銜主演。(公視提供)© 由 鏡週刊 提供 《茶金》卡司陣容堅強,由溫昇豪(左起)、 薛仕凌 、 連俞涵、郭子乾領銜主演。(公視提供)
客語時代劇《茶金》,劇本開發始自2018年下半年,客委會邀請公視共同出資合作。經編劇團隊蒐集資料研讀後,決定鎖定台灣影視作品少見的茶葉輝煌史,並聚焦於曾是台灣第一大茶商的姜阿新。
出身新竹北埔望族的姜阿新,人稱「茶虎」,經營茶廠的產量曾占全台茶出口量1/3,外銷40多國。製作人徐青雲因姜阿新女婿廖運潘撰寫的9冊套書《想到什麼就寫什麼》,引發改編興趣:「書中記錄家族經商的日常,翻轉一般人對客家文化的想像。」
公視董事長陳郁秀(右起)邀請《茶金》中張福吉原型姜阿新的獨女姜麗芝,及夫婿廖運潘出席首映記者會。© 由 鏡週刊 提供 公視董事長陳郁秀(右起)邀請《茶金》中張福吉原型姜阿新的獨女姜麗芝,及夫婿廖運潘出席首映記者會。
編劇以姜阿新為劇中張福吉原型,並創造張福吉的女兒張薏心一角。劇情從50年代台灣茶產業走下坡展開,以女力崛起為主軸,鋪陳張家在商場的興衰,同時融入茶商軼事與國民政府遷台、通膨、幣制改換、美援等政經情勢,虛實夾雜,費時一年半完成劇本。
過往客語劇多採用7成客家人使用的四縣腔,《茶金》則選用音調婉轉柔美的海陸腔,因少人使用,難度也較高。挑選演員時,徐青雲很看重演員語感:「試鏡前先給每位演員一份錄音檔,請他們照著唸一段客語,聽聽看是否有客語天分,之後再依照演員的台詞分量安排課程。」
台灣第一大茶商家道中落 千金扛債重振家業 https://bit.ly/3CGkiVB
2021年義民祭/新竹縣新埔褒忠義民廟15聯庄祭典-2021輪值枋寮聯庄祭典區-2021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2021義民祭看義民電影-北埔義庄,北埔乙未及北埔事件抗日,保家衛國,不惜生命,人間少有,義民精神,千秋萬世
乙未保台戰爭125周年紀念 客委會推動國定紀念日-客家委員會在彰化八卦山乙未保台和平紀念公園舉辦「乙未保台戰爭125周年紀念活動」邀請當年參與戰役的姜紹祖、徐驤、吳湯興及邱鳳陽等客家抗日領袖的後代,與桃園龍潭區七十三公忠義廟後代家屬參加﹔客委會主任委員楊長鎮代表政府,共同感念先民們犧牲奮戰、愛鄉護土及保衛台灣的義勇精神。洪榮章也說,乙未戰爭不但是台灣歷史上最大的一場戰爭,也是台灣人第一次集體用生命保衛家園、抵抗外侮的戰爭,對台灣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更說明了客家人對台灣的歷史與土地,有極大的貢獻,這是客家精神,也是台灣精神。客委會希望藉由在八卦山歷史現場的紀念活動,讓民眾記得1895年先烈保台的這段歷史。影/乙未保台戰爭125周年紀念 客委會推動國定紀念日 | 地方 | NOWnews 今日新聞 https://bit.ly/2EvPlvs
https://dai.ly/x7vtwbj
《茶金》靈感原著《茶金歲月》 新竹北埔姜阿新洋樓發表
《茶金》靈感原著《茶金歲月》 新竹北埔姜阿新洋樓發表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xcdazg
公視《茶金》的靈感原型著作《茶金歲月—北埔姜阿新洋樓的故事》,今天新書發表會,作者高齡95歲的姜家女婿廖運潘,手偕愛妻姜麗芝現身。(記者廖雪茹攝)
2021/11/21 20:32
〔記者廖雪茹/新竹報導〕公視時代生活劇《茶金》播出後佳評如潮,戲劇靈感原型著作《茶金歲月—北埔姜阿新洋樓的故事》,今天(21日)下午就在新竹縣定古蹟姜阿新洋樓舉辦新書發表會,吸引許多粉絲遠道而來,開心捧著書,請高齡95歲的姜家女婿廖運潘簽名;《茶金北埔特映會》也預計27日在北埔慈天宮前廣場舉辦,當天同步推出復古踩街,邀請大家穿上70年前的衣服,一起走進茶金歲月。
《茶金歲月》新書發表會,由姜阿新教育基金會和聯經出版事業公司主辦,會中並安排作者簽書和參觀洋樓,吸引民眾大排長龍。手偕愛妻姜麗芝現身的廖運潘,沒有預期到觀眾如此踴躍,他很開心有今日盛會!
廖運潘的女兒廖惠慶表示,1995年左右手足多在國外,只剩她留在台灣,每次回娘家,她都很好奇的問爸爸家鄉往事,父親很會說故事,越說越多,她覺得其他兄弟姐妹沒聽到太可惜了,便拜託爸爸寫下來,沒想到父親一寫,竟寫了9本書總共130萬字,經她彙整節選關於茶葉經營濃縮成《茶金歲月》一書。
女兒姜惠琳說,他們從父母親身上學到,不管遇到怎麼樣的逆境,都保持樂觀,而且永不放棄!《茶金歲月》書中承載著太多的感情,父親希望透過分享姜家故事,告訴大家人生有跌宕起伏,逆境時只要向著陽光,終將撥雲見日!如同曾被抵押償債的姜阿新洋樓,半世紀後由後代集資買回一樣。
台灣首部海陸腔客語劇《茶金》,以台灣茶業發展史為主題,故事改編自北埔茶商姜阿新及永光公司的真實歷史。姜阿新是北埔開基祖姜秀鑾的後代,1940年創辦永光茶葉公司,經營紅茶外銷英國等地,為台灣最大茶葉出口商,事業版圖擴及林業、糖廠、運輸、食品事業,反映了台灣經濟起飛前後的政經背景。
公視《茶金》的靈感原型著作《茶金歲月—北埔姜阿新洋樓的故事》,今天新書發表會,作者高齡95歲的姜家女婿廖運潘,手偕愛妻姜麗芝現身。(記者廖雪茹攝)
公視《茶金》的靈感原型著作《茶金歲月—北埔姜阿新洋樓的故事》,今天新書發表會,作者高齡95歲的姜家女婿廖運潘,手偕愛妻姜麗芝現身。(記者廖雪茹攝)
許多粉絲遠道而來,開心捧著《茶金歲月》一書,請高齡95歲的作者廖運潘簽名。(記者廖雪茹攝)
《茶金歲月》新書發表會,由姜阿新教育基金會和聯經出版事業公司主辦,會中並安排作者廖運潘簽書和參觀洋樓,吸引民眾大排長龍。(記者廖雪茹攝)
茶商姜阿新的女婿廖運潘(左),因女兒廖惠慶(右)拜託寫下家鄉故事,一寫竟寫了9本書總共130萬字,再經她彙整節選關於茶葉經營濃縮成《茶金歲月》一書。(記者廖雪茹攝)
公視時代生活劇《茶金》播出後佳評如潮,戲劇靈感原型著作《茶金歲月—北埔姜阿新洋樓的故事》,今天下午就在新竹縣定古蹟姜阿新洋樓舉辦新書發表會。(記者廖雪茹攝)
《茶金》靈感原著《茶金歲月》 新竹北埔姜阿新洋樓發表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xcdazg
《茶金》故事主角原型是他!看臺灣最大茶葉出口商姜阿新由盛而衰,經歷人情冷暖的真實回憶
《茶金》故事主角原型是他!臺灣最大茶葉出口商姜阿新由盛而衰的真實回憶錄 https://bit.ly/3qOn7Bx
2021/11/15
茶金公視
公視年度時代劇《茶金》劇情描述在茶葉比金子還貴重的1950年代,全臺最大茶葉出口商的獨生女張薏心接手父親龐大事業,在一個沒有「女商人」的時代,如何在爾虞我詐的商戰中,靠著茶葉創造經濟奇蹟。劇中由郭子乾飾演的「吉桑」以新竹北埔的知名茶葉商人「姜阿新」為原型,姜阿新創立的永光茶葉公司(劇中稱為「日光茶葉公司」)以紅茶、膨風茶(東方美人茶)外銷為主,賣出的茶葉佔全臺灣三分之一出口量,當時在茶葉界掀起一陣旋風,而有「茶虎」之名。
從日治時期到1980年代,姜阿新縱橫商場,經營茶業、林業、糖廠、運輸、食品事業,反映了臺灣經濟起飛前後的政經、文化與人性現象。1996年,姜阿新的女婿廖運潘將當年發生的故事一五一十的記錄下來,也把岳父姜阿新從富商淪落到棲身小屋一角,從無怨言的身影刻劃得栩栩如生。在姜阿新的孫女廖惠慶重新彙整之下,節選出《茶金歲月》一書,記錄一個跌宕起伏的客家望族故事。
以下請看精彩摘文:
《茶金歲月:北埔姜阿新洋樓的故事》
文◎ 廖運潘
《茶金歲月》:日本政府的統制經濟
新竹縣定古蹟 姜阿新洋樓
新竹縣定古蹟-姜阿新洋樓Facebook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開始的中日戰爭連續四年多未解決,日本又偷襲夏威夷珍珠港而引發太平洋戰爭。日本國力在這四年間顯著衰退,尤其市面上的工業產品逐日減少,但對農產品的影響有限,臺灣茶業主要市場在日本國內、滿洲,後來擴展到華北一帶,因此岳父的事業依然平穩成長。
但是大戰開始後,日本政府不得不採取由國家有計畫的管理生產與分配之所謂統制經濟,為此強制各地域的同業實施合併,例如,由散在州下各地的所有汽車貨運業者用其經營的卡車投資成立新竹運輸株式會社,乃是現在的新竹貨運前身,岳父自營之新南運送店兩部卡車交給新竹運輸,換取二百股股份並被選為監察人,公學校退休老師許金德在新竹運輸當總務課長,默默無聞,戰後接收該公司,自任董事長。並以此為踏板,出任省議員、省議會副議長,最後擔任工礦公司、士林電機董事長等要職。
一九四二年,岳父依照新竹州廳指示,統合竹東郡下亦即竹東、北埔、峨眉、寶山、芎林、橫山、五峰、尖石等各街庄所有茶廠,成立竹東製茶株式會社並擔任社長,新會社設址竹東,業務對象依然是三井農林,除了生產紅茶以外,岩倉先生委任岳父收購包種茶,岳父囑各地家庭茶寮把成品用茶袋打包運至倉庫,拴上竹東製茶的標籤,原封不動地運交三井,為公司賺取不少利益。
太平洋戰爭開戰不到一年,日本敗象已現,運輸補給兵員、武器彈藥、糧食的船隻頻頻遭受美軍潛艇攻擊沉沒,民船被軍方徵收殆盡,茶葉等次要商品失去輸出管道,三井倉庫堆滿茶葉亦徒呼負負。政府要求茶畑轉作食用植物,竹東製茶幾十個廠的機器沉默無聲,唯有焙茶機全力烘乾軍用乾燥野菜,賺取加工費,勉強維持開銷。我在淡中念書時,在學寮餐廳吃過乾燥高麗菜,日本兵有乾燥高麗菜和乾燥茄子可吃,這些很可能都是岳父公司的產品。
姜阿新的製茶事業因太平洋戰爭挫敗
茶金
太平洋戰爭開戰不久,臺灣總督府受海軍馬公鎮守府之託,下令新竹州廳徵收大量上等杉木,農林課木村技師在州下山林無法找到適當的來源,因而想起早年指導好友姜阿新先生造林的往事,特地來訪岳父並親自走入四十二份造林地視察,認定岳父養育十七、八年的杉木成績甚佳,質與量都能符合海軍的要求。日本於一九三八年公佈國家總動員法,使政府擁有統制運用全國人以及物的資源之廣泛而絕對的權限,印刷在紅色明信片的一紙召集令狀能叫一個壯丁出征沙場,獻軀賣命,何況祭出為了國家這一句正義凜然的理由來徵收民間財物更易如反掌。總督府按照統制價格付錢,但培育杉木三十年,使其成為電線桿甚至棺木用材的原先計畫無法實現,對岳父是一大打擊。
木村桑深知岳父的感受,勸他以國家為重並許諾為他向政府爭取金錢以外的補償,岳父雖不稱心,但別無選擇,只好忍痛把四十二份杉林交給海軍處理。木村桑果然言而有信而且神通廣大,不久幫岳父爭取到竹南郡山區三個林班原始林的伐木權,這是一般木材業者個個垂涎三尺卻無法取得的金礦,如果經營得法,保證能夠為岳父帶來難以估計的財富,傾注心血的製茶事業因戰爭挫折,不得不以乾燥蔬菜代工勉強維持公司收支而悶悶不樂的岳父立即心花怒放,為新的事業全力以赴,席不暇暖。
岳父在竹南街通往頭份的公路旁覓地三千坪設立竹南木行,著手山場事業兼營製材所。他選擇竹南鎮,想必是考慮將來運輸木材利用鐵路之便,以及適於當做山場原木的儲存場或轉運站等條件所做的決定。山場木材的出口在南庄紅毛館,該地經過南庄、獅頭山、三灣、珊珠湖,頭份至竹南約三十公里,公路暢通,路況良好。從紅毛館儲材場仰視,三十六林班好像就在眼前不遠處,但實際上必須爬行陡峻的羊腸小徑五、六個小時才能到達那個看來不高,其實是超過二千公尺的原始林。
山場伐木作業所需集材用發動機、搬運用鐵軌、輕便平台車、空中纜車,以及鋼纜、糧食等重物全靠人力搬運上山,工作人員之辛勞難以言盡。戰時一切資材入手困難,尤其是大批鋼索無處可覓,如無此物,整個砍伐設施工程無法進行,木村桑仁至義盡,出面向海軍交涉出讓,海軍無法出售或餽贈,但允諾以貸與(借用)方式提供所需鋼索。
《茶金歲月》:臺灣光復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向盟軍投降,臺灣脫離日本支配而走出另一個紀元,但岳父事業的茶業處於半休業狀態,伐木業尚未就緒,雖然已知蔣介石政府將取代日本臺灣總督府,但對新政府的認識模糊,因而依過去日本人對中國政府及官吏的評判,在排除異民族壓制的喜悅中,難免內藏著某種恇恍的隱憂。蟄伏在重慶的國民政府於九月一日公佈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組織大綱,任命陸軍上將陳儀為臺灣省行政長官兼臺灣警備總司令官。
陳儀於十月二十四日率領長官公署及警備總司令部幹部搭美國軍機來臺,翌日二十五日上午在臺北公會堂(現臺北中山堂)舉行中國戰區臺灣地區降伏式,接受臺灣總督兼臺灣軍司令官安藤利吉大將之投降,隨即宣佈臺灣再度成為中國領土,所有土地及住民屬於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主權下,並訂定是日為臺灣光復節。
終戰時,在臺日本人數,軍方十六萬六千人,民間三十二萬二千人,總共四十八萬八千人,除了行政長官公署留用之技術人員、教師等二萬多人以外,全部在翌年四月二十日以前遣回日本,三井農林被接收,與其他日人經營的茶業、鳳梨、水產、畜產等多家企業合併成立省營臺灣農林公司,岩倉桑被留用,但他在新機構已無往日光彩亦無心久留,因而自動請求歸國,一九四七年初離開臺灣,返回九州故鄉。
國民政府接收臺灣的同時, 斷絕與日本的關係,臺灣的經濟從此成為中國經濟的一環,由過去半個世紀依附日本的地位變為附屬中國經濟的形態。當時中國經濟經過八年對日抗戰以及國共內戰而極其疲憊,近於崩潰邊緣,惡性通貨膨脹已經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物價不斷的上漲也反映在輸出臺灣的商品價格,因而直接帶動臺灣物價上升。一方面,陳儀來臺後,把過去株式會社臺灣銀行發行的臺灣銀行券,以一對一的比率改為臺灣省營臺灣銀行發行的臺幣,臺幣與中國通貨法幣的匯率採取非常不合理的固定制,使臺灣經濟受到重大損失。國民政府來臺不到半年就使臺灣經濟陷入空前的混亂狀態。
在通貨膨脹中將製茶葉發揚光大
美國哈爾賽機動艦隊艦載機群於一九四四年十月十二日首次攻擊臺灣以後,空襲不曾間斷,茶葉成品無銷路,全島一百家茶廠全部停工,竹東製茶處於半休業狀態。終戰的同時,臺灣總督府依據統制經濟政策下達的同一業種合併命令失效,岳父迅速解散竹東製茶株式會社,把所屬茶廠歸還原業主各自經營,從此進入茶業界的戰國時代,岳父於翌年一九四六春季起,在猛烈的通貨膨脹中,把他最拿手的茶業做得轟轟烈烈,氣燄萬丈。
鮑魯頓先生是怡和洋行臺北分公司總經理,他年輕時代一直在東洋勤務,喜歡臺灣,在陽明山購屋定居,一九六○年代退休後也不回英國,與他的臺灣太太持續住在臺北,他是中國通、老臺灣。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日本對美、英、荷開戰,鮑魯頓即被日本政府監禁集中營三年九個月,終戰後不久恢復原本職位,負責重振臺灣分公司停頓多年的茶業、貿易、船務代理等各部門業務,而在這百事待舉的環境當中,他最重要的課題是設法為枯竭多年的英國茶葉市場供應大量紅茶。
英國是全世界最大紅茶消費國,根據日本茶業組合一九三九年報告,英國本國每人每年紅茶消費量九.八磅,乃全球之冠,愛爾蘭七.七磅次之,加拿大三.六磅,荷蘭二.九磅,日本人習慣喝綠茶,紅茶每人消費不到○.一磅。依此可知英國人對紅茶嗜好之深,每年的進口量超過五億磅之多。
矮個子的狄克.張國敏是怡和洋行臺灣分公司茶業部副理,他是早年怡和臺北分公司廣東人買辦的第二代,在臺灣長大,讀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返臺進怡和服務,所以他能說廣東話、北京話、上海話、福佬話、英語、日語等多種語言。中日戰爭發生後,日本政府表面上對一般在日華僑未採取顯著的壓迫行動,但太平洋戰爭時,日本軍方集中監禁敵國僑民的同時,長期為英國公司服務的狄克也遭到池魚之殃,以間諜嫌疑被捕,終戰後獲釋,成為鮑魯頓得力助手。
《茶金歲月》:茶虎旋風
南洋產地茶園長期荒廢,恢復原來的生產力需要相當長時間,全球茶葉供需關係在短期內難以平衡,歐美茶市需求迫切,茶業的黃金時代於是出現。臺灣客家人產茶地帶素有茶金茶土茶狗屎俚語,而一九四六年開始的三、四年間正是茶金年代,不問品質好壞,只要是茶葉就有人要而供不應求,茶農、茶廠、茶商均霑其利,笑口常開。當時全島最大製茶業者是接收多家日產企業,包括三井農林、東橫產業、成岡茶業、魚池地方之持木、茂木、中村農園等成立的省營臺灣農林公司茶業分公司,但這種由外行人管內行人所造成的管理不善企業令人側目,因此鮑魯頓按照岩倉形式,自動找上門來造訪岳父,要求無限量供給產品並許以資金的支援。這是最合岳父胃口的條件,多多益善、愈大愈好是岳父一貫的行事作風。
終戰第二年起的四年間,他在臺灣茶業界捲起姜阿新旋風,除了屬下茶廠全力生產之外,利用茶菜販子大量搶購最大產茶地關西茶菁市場的茶菜,在龍潭一帶租借多家茶廠參加生產行列,一方面配合事業範圍擴張而大量採用新進職員,購買卡車八輛載貨並搬運因為貶值而不得不用茶袋包裝的大量鈔票,縱橫穿梭遠近茶葉產地,氣燄之熾無以復加。有一次永光卡車從臺北滿載袋裝臺幣現鈔經過竹東時,多位竹東人士放鞭炮表示讚揚,傳為佳話。
戰後自日本回國的留學生、海軍工員、或從中國大陸及南洋遣回的臺灣日本兵或軍屬軍役有數十萬,但日本人返國後的遺缺大部分被來自大陸的外省人呼朋引類占去,爾後又有大批大陸人士蜂擁而至,因而失業人口不斷增加,岳父事業迅速擴展,對北埔僻壤失業青年給予不少工作機會。其間,岳父也確實賺了不少錢,他用茶業部的利潤,在臺北重慶南路臺銀正對面購買三層樓店舖設置臺北分公司,柯子湖廠遷移擴建二重埔廠,新建北埔總廠、軟橋茶廠之外,全力推行三十六、七林班山場伐採並且陸續出產原木,其中的椎木(日語)大量用在建設二重埔、軟橋以及北埔茶廠,精選檜木、烏心石等上等高級木材用於自宅洋樓建築。
一九四八年秋,怡和洋行總行招待岳父到香港,贈與一紙高額港幣支票,作為岳父協助其臺北分公司茶業部達成輝煌業績的酬勞。由此可知,怡和洋行過去幾年間獲利驚人,岳父在那一次出國購買的浪琴牌金錶,三年後送給我當做我與麗芝訂婚的紀念品。
1950年代,茶金時期沒落
但是, 到了一九五○年,茶金時期已經過去,南洋一帶茶產地完全恢復生產力,甚而有超越本來產量之勢,全球茶市供需量趨於穩定,逐漸出現買方市場價格疲軟的傾向,亦即茶土時代來臨了。茶金時代確實為岳父帶來可觀利潤,在茶業界亦獲得「茶虎」 的美名, 但讓他背上很大的包袱也是不爭的事實。在人事方面,隨著事業擴張而雇用所需人員之外,預估將來之發展而延攬不少人才,把茶業部門固有的弱點更加嚴重化, 亦即,茶廠作業時間七個月卻必須負擔十二個月包括茶廠、運輸、管理各部門,以及臺北分公司的人事其他費用。終戰前與三井農林合作時期甚至茶金時代未曾察覺的問題,在茶土時期成為切膚之痛。當年臺北分公司成員有總經理黃煥智、經理黃盛藩、總務課長張芳燮、會計課長黃又錠、課員詹梅谷、貿易課長張彬茂、課員詹錦川、雇員鄭萬生、小廝徐元制等如此陣容,卻幾乎未曾為公司做出任何業績,而僅止於聯絡處及北埔總公司或竹南木行出差人員宿所的功能,該處設有廚房,請專人供應膳食,經常有食客,董事長來臺北住宿時即千客萬來,添加公司不少負擔。
【更多內容請看 《茶金歲月:北埔姜阿新洋樓的故事》】
《茶金歲月:北埔姜阿新洋樓的故事》
聯經出版
公視年度時代生活劇《茶金》的靈感原型!
一本充滿恩怨情仇的茶商家族回憶錄,一部記錄真人實事的臺灣地方發展史!家族親友間的聚散離合更印證世間的悲歡紛擾皆平常,珍貴的素人圖文記錄,記錄了劃時代的歷史大劇!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70年前的臺灣,從茶金到茶土、茶狗屎時期的人們,在動盪不安的時代裡尋找自己的生存之道。往事已矣,俱隨星移更迭。然而,1996年之後,廖運潘用驚人的記憶力、觀察力把當年發生的故事、人情冷暖一五一十的記錄下來。也把岳父姜阿新先生從富商淪落到棲身小屋一角,從無怨言的身影刻劃得栩栩如生。
廖運潘完成的《想到什麼就寫什麼》共9冊、近130萬字,信手寫就,本為不公開的家族秘籍。在女兒廖惠慶去蕪存菁、重新彙整之下,節選了北埔茶業在二戰後由盛而衰的故事,隆重推出《茶金歲月》單行本以饗讀者。
這本書內容詳實,從姜阿新的廣結善緣、熱心公益、經營多元事業,到所託非人、祖產盡付東流,還記錄了第三代子孫鼎力買回洋樓、重新整修的過程,是彌足珍貴的素人圖文記錄史,真實而感人,為那段從風光步入暗淡的臺灣茶業史下了最佳的註腳。
北埔姜阿新洋樓|參觀資訊
姜阿新洋樓
新竹縣政府文化局
姜阿新洋樓由北埔創業家姜阿新先生於1946年建成,為北埔於光復初期產業巔峰的表徵。綜合西方、日式與中國的建築語彙修建而成,為台灣建築史上重要作品。在後期因故轉手後,過了幾十年頭,2012年由姜阿新後代合資買回。將致力於改善北埔文化產業環境與歷史教育。
✿ 開放時間:
上午時段 10:30-12:00 (*最後入場11:30 )
下午時段 13:00-17:00 (*最後入場16:30 )
✿ 假日票價:
全票100元
半票50元:國中小學童、身心障礙者(憑手冊)、北埔鄉民(憑身分證)
六歲以下孩童免費(*需有成人全程陪同 )
✿ 假日定時導覽: 10:45、13:30、15:00
(*非導覽時段採自由參觀 )《茶金》故事主角原型是他!臺灣最大茶葉出口商姜阿新由盛而衰的真實回憶錄 https://bit.ly/3qOn7Bx
姜麗芝(姜阿新獨女)+姜蘭英、姜蕙英+姜蕙英(姜振驤三女)、姜蓮英(姜振驤四女)與姜麗芝(姜阿新獨女)的合影。1945-1955+荒野保護協會創辦人之一廖惠慶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客家茶商與茶工廠;姜瑞昌(台灣茶葉株式會社)、姜阿新(永光公司)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4萬換1塊」劇情悖離史實爆爭議!《茶金》粉專被罵翻
公共電視與客家委員會合製的時代生活劇《茶金》近日初播,收視叫好。(myVideo提供)
「4萬換1塊」劇情悖離史實爆爭議!《茶金》粉專被罵翻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oMa54U
2021/11/23 11:08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公共電視與客家委員會合製的時代生活劇《茶金》近日初播,收視叫好,不過有網友發現,劇中描繪國民黨政府「4萬換1塊」政策由美方鼓勵執行,該劇情「不符史實」,也和後寫的原著小說有所差異,被疑為歷史擦脂抹粉,如此爭議引發論戰,《茶金》粉專也遭網友灌爆「拒看」。
《茶金》故事靈感源於真實人物及歷史,不過影集中描繪當年「4萬換1塊」政策時,卻是美國在台代理領事做出發行新台幣的建議,而時任行政院副院長反對,悖離史實,也和茶金小說中寫到的「美國在台代理領事聽到聽到4萬換1塊拍桌怒罵」的橋段不同,引發網友質疑。
面對質疑,《茶金》臉書粉專日前在留言回覆「歷史上後來有沒有執行,有!誰執行的呢?最後誰拍板決定的?美國不管贊成還是反對,這中間一定有來回討論,這不是本劇重點。總之結果是什麼,當年就是執行了。」不過目前該留言已經刪除。
蔣渭水後代鍾法藍在臉書 抨擊稱,《茶金》劇本悖離事實,把鍋推到美國人頭上,將國民黨塑造成被逼迫的受害者,「原來拍時代劇,歷史框架竟然不是重點,這倒是讓我非常意外,我以為的時代劇,是奠基在史實背景上的創作。」
鍾法藍批,該事件枉費了這齣戲的演員和技術人員的努力,「我真心為這些人叫屈,戲拍得那麼精緻,也只是淪為金玉其外」。
玉山社Asia Rethink主編劉夏如也表示,小說寫的一如既往的到位,是編劇亂改、亂寫,呼籲公視有錯就要負責改,「這是基本專業精神而非政治口水」。
旅美學者翁達瑞強調,時代劇未必要忠於史實,但絕不能「指黑為白」,他認為4萬元舊台幣換1元新台幣,「就是外來政權對在地人的掠奪」,結果《茶金》卻把國民黨對台灣的經濟掠奪,扭曲為美國對國民黨的政策干預,他強調,納稅人支持的公視有義務對外澄清,並更正這段影片的內容。
作家顏擇雅指出,該劇把國民黨的重要財經決策甩鍋給美國,她認為是編劇竄改,既悖離原作,也不符合至今歷史研究成果,但她也呼籲,只要責備公視督導不周就好,沒必要因此拒看《茶金》,「劇組的努力,還是需要大家鼓勵」。
目前《茶金》臉書粉專已被灌爆,不少網友紛紛留言「竄改不是事實的歷史就沒有觀賞的必要了」、「竟變成國民黨大外宣了?亂改書真的很惡質,而且還散播到全球平台,真的很惡劣。請重新製作該集數,請出面」、「茶金編劇要不要出面說明為什麼要改編?既不是原作寫的,也不是史實」。「4萬換1塊」劇情悖離史實爆爭議!《茶金》粉專被罵翻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oMa54U
2021/11/23 《茶金》「四萬換一元」公視回應,指出對於《茶金》僅以一場戲呈現「四萬元換一元」的時代背景,未能清楚正確交代政策始末,確有不足,深感抱歉,將於節目播出時以文字說明作為補充。《茶金》是原創劇本,由編導團隊共同完成,於拍攝完成後,在戲劇劇本的基礎上進行小說創作。並在劇集播映前,小說先行上市。接著,公視表示「我們虛心接受各界的指教,未來也將更加嚴謹。同時對於第一時間小編回應未盡周延,導致此事造成相關人士的困擾併同致歉。」 https://bit.ly/2ZiLT1A
《茶金》演「四萬換一塊」大炎上 公視回應道歉了 https://bit.ly/3nICABl
公視與客委會推出的客語時代大戲《茶金》本月13日上檔,然而近日有觀眾發現,第一集內有一段關於「四萬換一塊」的新貨幣政策敘述與史實不符,甚至和同名小說的故事描寫完全相反,引發質疑。公視稍早透過粉絲團發出聲明回應,對於劇情問題向觀眾解釋並致上歉意。
由連俞涵、溫昇豪、郭子乾等人主演的客語時代劇《茶金》,播出後獲得廣大好評,盛讚演員表現優異、製作精良,但卻有觀眾指出,第一集演到台灣歷史上貨幣政策改革的劇情時,是行政院副院長出來高喊反對,而美國領事代表強烈建議執行。只不過,這樣的劇情目前許多研究結果顯示相違背,也和同名影視小說的敘述也完全相反,遭指劇組任意修改劇情。
網友揪出,電視劇演的和小說內容立場完全相反。(翻攝臉書)© 由 鏡週刊 提供 網友揪出,電視劇演的和小說內容立場完全相反。(翻攝臉書)
許多觀眾質疑,為何小說與史實中,美國反對、國民黨堅持執行的政策,到電視劇竟被改編成美國建議、國民黨反對,甚至懷疑劇情含有美化國民黨的成分?眾人紛紛到《茶金》的臉書粉絲專頁留言,然而臉書小編回覆指出,歷史上確定有這項政策,美國不管贊成還是反對,「這不是本劇重點」,總之當年就是執行了。這樣的說法再度引來砲火。
眼看爭議延燒,公視今(23日)日稍早透過臉書回應說明表示,「本會對於《茶金》僅以一場戲呈現『四萬元換一元』的時代背景,未能清楚正確交代政策始末,確有不足,深感抱歉,將於節目播出時以文字說明作為補充。」
公視解釋,《茶金》是原創劇本,由編導團隊共同完成,於拍攝完成後,在戲劇劇本的基礎上進行小說創作。並在劇集播映前,小說先行上市。對於外界的批評指教他們會虛心接受,未來也會更加嚴謹,「對於第一時間小編回應未盡周延,導致此事造成相關人士的困擾併同致歉。」
公視對於《茶金》劇情惹議發聲明道歉。(翻攝自公視粉絲團)© 由 鏡週刊 提供 公視對於《茶金》劇情惹議發聲明道歉。(翻攝自公視粉絲團)
事實上,該劇《茶金》劇本是由徐青雲、湯昇榮、羅亦娌、徐彥萍、張可菱等人共同發想,由於故事涉及大量財經專業,遂請有財經背景的作家黃國華加入編劇團隊,並由黃完成同名影視小說。黃國華事後在臉書與個人網誌發表聲明,坦言他所安排的劇情都在小說中,但到了劇組後竟拍出與原意不一致的劇情,強調他對那段歷史及商戰的見解「完全以小說為準,至於戲劇拍攝,我沒有置喙的權利。」但對於針對劇本的批評,他也決定概括承受,「劇本與小說任何繆誤,由我黃國華擔全責,與他人無涉」,並表示未來不再參與小說或戲劇、財經作品,以示負責。
曾擔任公視製作人的馮賢賢在臉書發文,認為時代劇的人物和情節可以有很多虛構,但時代脈絡必須尊重,她強調,「把一個重要的政治背景移花接木,通膨嚴重到民不聊生變成是美國人在搞鬼,這樣的『歷史變造』很難令人相信是不小心隨便寫的。」呼籲公視勿輕忽此事的後座力,也不該讓這個奇怪的錯誤影響了整齣戲;歷史作家謝金魚則分析表示,電視劇會這樣應該是為了讓節奏更快,導致過度省略脈絡,若按照小說來拍會比較妥當。謝金魚也說,小編的不當發言也是造成「炎上」的原因之一,但對於有人指控《茶金》背後暗藏反美、美化國民黨,她就認為太過度解釋且與整個故事的走向完全相反,呼籲大家就事論事,不必無限上綱。
《茶金》演「四萬換一塊」大炎上 公視回應道歉了 https://bit.ly/3nICABl
很難想像我們從來沒有看過祖父輩用過的錢幣,更難想像我們的父祖輩經歷三種幣制。以下四組,沒有孫文的兩組是日治在台灣的貨幣,由台灣銀行發行,稱「台灣銀行券」,1900至1946通行,是台灣第一個有「準備金」,依照現代金融制度發行的貨幣。另兩組則是國府接收後,廢台灣銀行券後發行的貨幣,1946至1949通行,當時稱「新台幣」,3年後再廢,「新台幣」變「舊台幣」。
日治的台灣銀行券用了46年,發行最大面額至1945年止是100元;1000元那張是1945年8月17日發行的,也就是說,兩顆原子彈已經丟下去了,日本8月15日投降,戰敗國印的,經濟已完全崩潰。而戰勝國呢?那個「新台幣」短短3年,面額由一元印到一萬元,還打算印面額10萬與100萬的大鈔,版都製好了,只是後來發現四萬換一塊更快。
就算不管台灣人背後的血淚史,光從美學的觀點來看,這兩個政權的審美觀實在不是在同一個等級的。Facebook https://bit.ly/3nJujNG
2012年姜阿新洋樓經由姜家後代將產權重新買回,但建築物仍有漏水、白蟻、結構受損等問題,經文化局委託薛琴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完成後,2016年再獲客家委員會2968萬元補助、縣府補助212萬元、所有權人自籌353萬元進行修復,總經費3533萬元,保存這棟具有代表性的建築。 https://bit.ly/3ngeZrP
客家人-彰化永靖餘三館/子孫巷/門鈸/子孫廊格扇/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茶金》風光落幕了,但身為永靖媳婦我一定要說,《茶金》實在收服我。
第一集一開場的祭祖戲就選在永靖餘三館拍攝。我一直很愛餘三館的藍窗櫺、綠釉彩、紅磚牆還有客家特色的四角軒亭;而從餘三館往北,靠近彰化埔心的地方,有一座美麗寧靜的羅厝天主堂,這棟由美援經費蓋的建築,剛好應證了《茶金》劇中KK原型狄寶賽(Valery Sergei de Beausset)對台灣的貢獻......
永靖媳婦看《茶金》:餘三館及羅厝天主堂之旅 | 洪德青 / 腳是最好的筆 | 獨立評論 https://bit.ly/3Ez2gFN
永靖媳婦看《茶金》:餘三館及羅厝天主堂之旅
作者 洪德青
2021-12-26
彰化永靖餘三館至今剛好滿130年歷史,可看出大戶人家往日氣派,難怪被《茶金》劇組選為拍攝張家宗祠的場景。
彰化永靖餘三館至今剛好滿130年歷史,可看出大戶人家往日氣派,難怪被《茶金》劇組選為拍攝張家宗祠的場景。 圖片來源:《茶金》劇照。
《茶金》風光落幕了,但身為永靖媳婦我一定要說,《茶金》實在收服我。
第一集一開場的祭祖戲就選在永靖餘三館拍攝,我人在愛爾蘭,但一眼就認出那是老爺故鄉永靖,馬上大呼小叫嚷嚷快點來看!終於有人把你們永靖好好拍出來了,而且拍得這麼有質感!
我一直很愛餘三館的藍窗櫺、綠釉彩、紅磚牆還有客家特色的四角軒亭,更感動的是上週最後一集的最後一場戲,又回到餘三館點香祭祖,真是有始有終,頭尾呼應,奉勸還沒看過此劇的永靖人,趕快補看!
期盼天災下「永久平靖」,故名永靖
根據永靖文史專家張瑞和研究,永靖原本是客家庄,先祖多半來自廣東潮州府饒平縣,最好的證明是他們拜三山國王。在嘉慶、道光年間,閩粵械鬥,火災天災不斷,鄉人希望「永久平靖」,故名永靖,從此也被閩化。永靖人講閩南語有股特殊口音,我家老爺都把in發成en,最常被拿來測試「永靖腔」的例句就是:
「永靖枝仔冰,冷冷硬硬,員林通永靖」
「煙漸枝仔兵,輪輪殿殿,員林趟煙漸」
永靖最有名的古蹟建築,就是這次《茶金》取景的餘三館,它也被李乾朗教授在《台灣十大傳統民居》一書中列為第九。以下關於餘三館的文字介紹,參考了張瑞和永靖鄉土資料研究集、邱美都員林郡部落格,一起來認識《茶金》劇中彰化場景的代表吧!
《茶金》祭祖場景選在永靖餘三館拍攝,可留意後方建築、磚牆、門飾、屋簷等空間美學。
餘三館的一盤紅柿與日本皇室
餘三館落成於1891年,因創建人陳有光(1850~1909)紀念祖先蔭澤世代,期許子孫「多福、多壽、多子孫」而取其名。陳有光精通書法,自號新新軒主人,一直希望取得功名以慰先父之靈,於是在23歲時納糧成均,捐得貢生。中年之後他將原有自宅翻新整建,耗時7年。據說餘三館的磚牆是用糯米漿砌成,當發生飢荒時,只要將磚牆中的米漿塊取出,泡水後即可成為救急食糧,這是當年客家人為預防飢荒而想出來的砌磚法。
相傳陳有光的父親早年好賭,有天在賭場見到一盤紅柿,於是對紅柿默禱於心:「若保佑我今日贏錢,我便從此不賭,把贏來的錢好好做生意,從此供奉紅柿。」祈禱後果然贏錢。此後他離開永靖,到社頭做煙草和五榖的買賣,有些積蓄後,回鄉購置田產,因此傳到陳有光時,陳家才有能力興建餘三館。據說陳家至今每年祭祖拜拜時,供品必有紅柿,就算非產季,也一定以柿餅充之。
餘三館接待過日本皇族北白川宮能久親王。1895年台灣割讓給日本,來台接收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因在彰化八卦山遇到台人強大反抗,遇伏中彈受傷,曾在餘三館(舊稱湳港西御舍營所)下榻三夜療傷,最後死於台南。後來日人以大批山林土地為交換條件,讓餘三館後人陳捷鰲同意在前方土地建造神社,以紀念親王征台事蹟。神社公園落成於1934年,並立「北白川宮能久親王遺蹟碑」一座,刻文由當年台中州知事竹下豐次謹書。
國府遷台後,陳氏後裔將神社公園夷平。1978年畫家席德進為餘三館創作著名水彩畫〈永靖餘三館(陳進士宅)〉,而作家歐陽子,也將她住在館內的歲月寫成〈餘三館的回憶〉,發表於1987年的中國時報上。目前陳氏後人仍居住在此,環境整理的清幽整潔,若要入內,請不要影響陳家人生活。
代表KK的美援天主堂,當年陳菊躲過
餘三館往北,靠近彰化埔心的地方,有一座美麗寧靜的羅厝天主堂。羅厝天主堂是我剛嫁去永靖時,老爺帶我去逛的第一個景點。老爺童年常從永靖騎腳踏車去羅厝,早年那裡是鄉民領取美援奶粉等物資的地方,他說教堂後方本有一座全彰化最古老的游泳池,可惜現已荒廢。
當時我這個天龍女很訝異,鄉下田中央竟有如此精巧可愛的西洋建築?而且前方馬路寬敞氣派,還有游泳池,怎麼可能?原來,這些都是美援經費蓋的,如今想來,剛好應證了《茶金》劇中KK(溫昇豪飾演)代表的原型人物狄寶賽(Valery Sergei de Beausset)對台灣的貢獻。
羅厝天主堂見證過風聲鶴唳的台灣民主運動,最有名的就是戒嚴時期27歲的陳菊受到美籍神父郭佳信(Fr. Ronaldo Boccieri)庇佑,曾在此藏匿一星期以躲避國民黨情治人員追緝。1977年陳菊首次遭到逮捕,臨走前郭神父對她說:「天主保佑你,你一定要堅強」,給了她力量。隔年1978年,她又被警總及情治單位跟監,再次躲入羅厝天主堂,仍被抓走,郭神父從此也被當局列為黑名單驅逐出境。彼時任誰都沒想到,40年後,陳菊會成為總統府秘書長,天主真的保佑她。
羅厝天主堂見證台灣美援時代與民主運動,當年郭佳信神父幫助陳菊藏身之處。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永靖名人錄
老爺說他小時候常跟潘罡、潘勛一起玩,特別強調潘家兩兄弟都是永靖極少數考上台大外文系的高材生。潘罡不是以前中國時報的藝文記者嗎?我少女時代都看他的樂評文章長大;而潘勛翻譯那本厚到不行的《柯林頓回憶錄》,則陪伴我們派駐華府歲月。之前被真理大學鎖在門外的台灣文學家張良澤也是永靖人,曾在永靖國小擔任老師。同樣念過永靖國小,畢業時拿過「永靖國小果菜市場長獎」的作家陳思宏,更是走闖國際的新生代永靖人。
早年以「仙桃牌通乳丸」走紅的創辦人陳甲己,以及創辦「泰山仙草蜜、八寶粥」的詹玉柱均是永靖國小(創立於1898年)校友,當然頂新集團魏家四兄弟也是永靖人代表。前考試院長邱創煥、前衛生署長詹啟賢、金曲歌后詹雅雯、藝人大炳小炳,他們的家族也都源自永靖。這次《茶金》製作人湯昇榮,雖來自苗栗但住過永靖,他對永靖一定有很深的感情,否則不會知道到餘三館取景,然後拍出這麼回甘又迴肝的戲劇。
永靖媳婦看《茶金》:餘三館及羅厝天主堂之旅 | 洪德青 / 腳是最好的筆 | 獨立評論 https://bit.ly/3Ez2gFN
姜阿新洋樓
地址:新竹縣北埔鄉北埔街10號
電話:03-580-3586
營業:週二至五僅供團體預約導覽,週六日10:30-12:00,13:00-17:00,但是否開放請看FB公告。
官網:https://chiangashing.wixsite.com/2018
FB:新竹縣定古蹟-姜阿新洋樓
價位:團體預約導覽每人100元;週六日參觀費100元
新竹景點|茶金歲月故事原型 聽姜阿新洋樓故事 | 美食旅遊 | 生活 | NOWnews今日新聞 https://bit.ly/3HCxIVC
重溫「茶金歲月」!姜阿新孫女姜惠琳體悟:失志也別喪志
文 / 沈瑜
2022-01-08
重溫「茶金歲月」!姜阿新孫女姜惠琳體悟:失志也別喪志 | 沈瑜 | 遠見雜誌 https://bit.ly/3n5hBbm
重溫「茶金歲月」!姜阿新孫女姜惠琳體悟:失志也別喪志
新竹北埔姜家後代、美商如新NU SKIN亞洲區總裁姜惠琳(右一)與父親廖運潘(左二)、母親姜麗芝(中)出席《茶金》特映會。姜惠琳提供
重溫「茶金歲月」!姜阿新孫女姜惠琳體悟:失志也別喪志 | 沈瑜 | 遠見雜誌 https://bit.ly/3n5hBbm
公視影集《茶金》以新竹北埔傳奇茶商姜阿新為創作靈感,世稱「茶虎」的姜阿新,引領台灣走入輝煌「茶金年代」,還建造北埔最具代表性雄偉日式洋樓,最終卻因公司破產,祖產轉入他人之手。
近來,在姜家後代不斷努力奔走,終將洋樓贖回,姜阿新女婿廖運潘耗費20年書寫家族回憶錄,將那風華歲月濃縮於紙上,不論是拍成影集或是回憶錄,都令人動容。 本次《遠見》透過視訊專訪姜阿新孫女、美商如新NU SKIN亞洲區總裁姜惠琳,一窺姜家如何在風起雲湧的歷史巨輪下,重振家族榮光?
公視影集《茶金》甫播畢,對觀眾來說,戲終人散;對姜家來說,故事才剛開始。
「我的同學看過,還以為電視劇演的就是史實,連以前常來我們家蹭飯,見過我爸的同學,還問我說,最後你媽就是嫁給KK劉坤凱(温昇豪飾)?」美商如新NU SKIN亞洲區總裁姜惠琳笑說。
姜惠琳此次接受《遠見》視訊採訪,一頭短髮、俐落將瀏海往後梳,雙眼炯炯有神,道盡磅礡又動人的家族往事,以及自己如何傳承祖父、父執輩的奮鬥精神。
《茶金》以新竹北埔傳奇茶商姜阿新(1901年-1982年)為創作靈感,姜阿新是姜惠琳(從母姓)的祖父,他大起大落、戲劇化的一生故事。
過去有不少影視劇組都想翻拍,但姜家後代怕拍得太商業化,失去歷史的底蘊,直到公視、客委會很有誠意,前來20多次遊說,透過改編、虛構角色,避免直指影射,並承諾會將姜阿新的洋樓、北埔文化、客家八音都融入劇情,才打動姜家。
美商如新NU SKIN亞洲區總裁姜惠琳分享家族榮華跌宕。姜惠琳提供圖/美商如新NU SKIN亞洲區總裁姜惠琳分享家族榮華跌宕。姜惠琳提供
「茶虎」家道中落,舉家搬離北埔
日治時期姜阿新的茶廠即成為三井農林協力廠商,1946年姜阿新創立永光茶葉,外銷紅茶、膨風茶聞名,全盛時期,出口茶葉曾佔全臺三分之一,田產號稱「烏鴉飛三天也飛不完」,世人更稱姜阿新為「茶虎」,引領台灣輝煌走入「茶金年代」。
此外,姜阿新事業遍及糖業、林業、交通業等。他也在姜家祖厝旁,建蓋一棟巴洛克風日式洋樓,在當年來說,極顯規模雄偉。
豈料,由於戰後茶葉削價競爭,茶金變成茶土、甚至跌價成茶狗屎,加上姜阿新事業版圖擴張太快,投資借貸週轉不靈,儘管姜阿新招贅的女婿廖運潘進入公司,擔任總經理,本著金融才幹,力挽公司營運,卻無法扭轉頹勢。債臺高築之下,姜阿新最終只能於1965年宣布破產,全部財產抵債,連一代風華的洋樓,也遭銀行抵押,祖產轉入他人之手。
姜惠琳曾與五位哥哥姐姐們,在樓梯迴廊上,居高偷看阿公招待川流不息的客人;二樓木欄窗台對面鋼琴,姐姐曾與母親姜麗芝學習彈奏;還有宛若植物園,栽著奇花異草的院落…...。這一切都在姜家舉家北上搬遷後,封藏在回憶中。
北埔茶虎姜阿新。姜惠琳提供圖/北埔茶虎姜阿新。姜惠琳提供
父親廖運潘執筆家族興衰,悲痛一度寫不下去
到了台北,一戶八口全搬進了約10坪的租屋處,而最落難時期,廖運潘為了家計,還曾一口氣身兼四職。當年離開北埔姜惠琳才3歲,雖然幼稚園時候也曾回去洋樓,但對於自己出身望族,卻沒什麼概念。
直到出社會,才被認出是姜家後代。進入日本廣告商台灣電通後,董事長看到姜惠琳履歷,發現是新竹人,問到姜阿新是你的誰,知道她是其孫女後,還取笑她,沒半點千金的樣子。
後來有媒體稱姜惠琳是「落難千金」,她說她無所謂,不用糾結,「我很像男生大咧咧的個性,遺傳媽媽正面樂觀、凡事向前看的性格。」媽媽還超前部署,破產之際就放下千金小姐身分,教車繡、賣桶裝瓦斯補貼家用。
反之,父親始終耿耿於懷無法重振家族事業的傷痛,「爸爸就是比較文青、多愁善感,所以撰寫回憶錄時候,才有這麼多感觸。」姜惠琳說,即使如此父親仍保持幽默心態,很愛與孩子們說故事、講笑話,每次放假哥哥姊姊們的朋友,都愛來家裡聽他講故事,「他的記憶超群,3、5歲的事情都記得一清二楚。」
(延伸閱讀:《茶金》:每個人都是在風雨飄搖的時代裡,尋找自己生存的方向)
姜惠琳母親姜麗芝與父親廖運潘結婚照。姜惠琳提供圖/姜惠琳母親姜麗芝與父親廖運潘結婚照。姜惠琳提供
1997年70歲的廖運潘接受作家徐仁修建議,書寫畢生所見所聞,僅靠頭腦所記,耗時20年,一點一滴寫下9本家族回憶錄,名為《想到什麼就寫什麼》。
而後在三女廖惠慶協助下,濃縮成一本《茶金歲月》,鉅細靡遺、筆觸生動,此書即是《茶金》的靈感原型。
姜惠琳還說,連歷史學者都說,這活生生就是一部台灣近代地方發展史,爸爸宛如活歷史,文史研究學者都常來訪問他、做口述歷史。
然而,廖運潘卻在撰寫到第7本,也就是破產前夕、扛起家族事業重擔的那幾年,一度悲痛到無法執筆,一停就近7年,直到2012年兒女們將洋樓贖回,廖運潘才認為遺憾彌補,而有動力繼續完成。(延伸閱讀:2021最紅台劇排行榜!近年台劇品質早已超乎你的想像)
姜阿新教育基金會營運下,永光茶葉復刻版茶罐。沈瑜攝影圖/姜阿新教育基金會營運下,永光茶葉復刻版茶罐。沈瑜攝影
洋樓「回家」了!家族凝聚力更強、老員工念舊聚首
姜家後代一直以來都沒有放棄洋樓,洋樓後來被同鄉新光集團、新纖董事長吳東昇承租,成立金廣福基金會、開放參觀,姜惠琳苦笑,回自己家,還要買票進去。
直到2012年聽聞合庫有意拍賣洋樓時,姜惠琳跟姊姊廖惠慶本來還想悄悄去投標,沒想到廖運潘斥責她們,吳東昇守護洋樓有恩,怎麼可背信忘義。
因而兩姊妹硬著頭皮向吳東昇詢問意願,所幸吳東昇展現成人之美,願意退讓棄標,六兄妹籌資以高出當年抵押金逾10倍的金額買回。洋樓終於「回家」了,再次回到姜家懷抱,也罕見地造就屋主後代成功買回古蹟建物的佳話。
「我們難能可貴的是,大家都很有共識想要完成這件事,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不會計較付出多寡,」姜惠琳說,她因工作長年奔波海外,盡量出資幫忙,由姊姊們及家人經營洋樓,真的比較辛苦。
因為洋樓的買回,原本分散世界各地的親人間能更常聚首,凝聚家族情感,而更重要的是,「我們希望能夠恢復祖父的名聲,我們還能延續家族榮光,也讓父親深埋心中大石卸下心頭。」姜惠琳也如釋重負。
姜家後代齊心買回北埔姜阿新茶樓。姜惠琳提供圖/姜家後代齊心買回北埔姜阿新茶樓。姜惠琳提供
而對於過去曾在永光工作過的員工,並未因公司解散而分道揚鑣,反而念舊地定期在中秋回到北埔相聚,並成立聯誼會,過去只能在餐廳聚餐,如今都能回到洋樓敘舊。
「他們很可愛,還會辦員工旅遊,本人不能來,還由小孩、孫子代替來。」姜惠琳說這也反映祖父、父母的為人,讓老員工感念過去的照拂,而不斷情誼。
姜家也很有大愛地,歷經2年大刀闊斧整修與將舊家具搬回家,2018年洋樓重啟大門,對外開放,並成立「姜阿新教育基金會」、以此形式營運,姜惠琳還每年捐出薪資20%挹注基金會運作,推廣客家文化、設立獎助學金等公益項目。
「這也是祖父輩傳承下來的家訓『讀有益書、行仁義事』,祖父當年就慷慨放棄永光糖廠蔗田、捐贈建材建設北埔初中,以提振教育。」
洋樓開放參觀後,也有助於北埔觀光與地方發展,「北埔真的是個美麗的山城,若長久穩健經營,就能興旺當地了。」姜惠琳期許。
北埔洋樓二樓放置姜麗芝失而復得的日本三弦琴,沈瑜攝影。圖/北埔洋樓二樓放置姜麗芝失而復得的日本三弦琴,沈瑜攝影。
向祖父致敬!姜惠琳傳承硬頸、勇於挑戰的客家人血脈
目前執掌NU SKIN全球超過一半的業務,創下該職務有史以來華人最高位階紀錄的姜惠琳,除了謹記家訓,也認為自己承襲祖父的作風,而能有現在的成就。
姜阿新當年明明可依靠祖產、安逸收租,卻不願當紈褲子弟,反而一肩挑起北埔一半居民生計,並嘗試開疆闢土,大膽投資。
自認是工作狂的姜惠琳,也不會把份內之事做好就滿足。
「同事都會笑我應該去開工程公司,因為別的部門工作我都常包過來做。」姜惠琳說,做直銷就要把顧客當老闆,適應消費需求變遷,找出解決方案,不怕挑戰,這也正是客家人的硬頸精神,承襲曾曾祖父輩抗日英雄姜紹祖堅忍血脈。
比如2003年,才剛生完小孩就出任新加坡分公司總經理之職,雖是草創之際,她就鼓勵新加坡爭取舉辦每三年一次的世界直銷聯盟大會(WFDSA)。
「以前聯盟大會都是在白人國家舉辦,但明明直銷前十大市場亞洲囊括很多,且東南亞國家的直銷公司資源少,若能在自己國家舉辦這樣的盛會,勢必大大露臉。」因此,她積極競標,後來在2008年成功爭取主辦權,自己也擔任年會籌備主席,替新加坡如新站穩了市場地位。
兒時姜惠琳(右)。姜惠琳提供圖/兒時姜惠琳(右)。姜惠琳提供
身為外商亞洲總裁,以古鑑今看待祖父輩事業
從現代商業眼光來看祖父茶葉王國由盛轉衰命運,會怎麼以古鑑今?
「我們處在完全不同時代,不變的是,做生意就是要時刻注意局勢的變動,包括政策風向、消費行為、經濟環境、各國動向變化。」當時祖父的經營多半由他或少數人說了算,姜惠琳說,現代跨國企業,必須有專業的策略打算以及精細的專長分工,跨領域經驗必不可少,並會透過併購,吸收其他公司的knowhow,這是跟過去祖父輩時代完全不一樣的領導操作。
而作為亞洲總裁,姜惠琳更能體悟當年祖父身為上位者的使命。以前領導單一市場,姜惠琳事必躬親、盯得很緊,但當負責整個兩岸三地和東北亞市場,就是要培養接班人,什麼時候該讓屬下放手一搏,何時該收該放、該修正,也都是很大的考驗。
這也似於,當年姜阿新破格聘用年輕、沒有茶葉產業經歷,有商業專科背景的廖運潘,儘管仍不敵大時代的巨輪,但由廖運潘處理,債務大洞不至於愈擴愈大,尚能由資產抵債,讓公司好聚好散;而姜阿新毫不留戀地把全部財產拋出清債,其乾脆態度,也是破產風暴和平落幕的關鍵。
重溫「茶金歲月」!姜阿新孫女姜惠琳體悟:失志也別喪志 | 沈瑜 | 遠見雜誌 https://bit.ly/3n5hBbm
姜阿新洋樓 易主半世紀子孫出資買回 | 環境資訊中心 https://bit.ly/3HJdKcL
北埔 姜阿新洋樓 — 易主半世紀後子孫聯手買回,承載濃厚家族情誼的華麗老宅 - Mobile01 https://bit.ly/3vj3WhR
--------------------------------------
新竹縣縣定古蹟姜阿新洋樓,在姜阿新家破產後,民國54年被抵押償債給合作金庫,84年起由新光集團向合庫租用,並由吳東昇發起成立金廣福文教基金會管理維護﹔姜阿新舉家遷居台北,歷經數十年打拚,子孫都各有成就,但心中總期待「有一天要把大宅買回來」。姜阿新洋樓 易主半世紀子孫出資買回 | 環境資訊中心 https://bit.ly/3HJdKcL
-------------------------------------
新光集團購買新竹不少文化古蹟,凍結古蹟可能的商業破壞,雖看不出新光財團始終目的,但暫時擋下商人的不當開發,已是功德一件,當政府文化單位或文人團體善意介入時卻能急流勇退,不求土地投資報酬,精神令人敬佩,新光在地企業在地默默奉獻保存文化古蹟,應讓社會效法善行義舉。
案例一 新竹州圖書館- https://goo.gl/Lt0cEx
案例二 北埔「忠恕堂」+姜阿新洋樓 https://goo.gl/C6RxB2
-------------------------------------
北埔「忠恕堂」曾學熙故居建於1922年,1875年考取文科秀才-曾學熙的後代曾成統所興建/國定古蹟金廣福公館◎歷史建築北埔忠恕堂 雙館聯營計畫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https://bit.ly/37JYuvQ
---------------------------------
姜家後代一直以來都沒有放棄洋樓,洋樓後來被同鄉新光集團、新纖董事長吳東昇承租,成立金廣福基金會、開放參觀,姜惠琳苦笑,回自己家,還要買票進去。
直到2012年聽聞合庫有意拍賣洋樓時,姜惠琳跟姊姊廖惠慶本來還想悄悄去投標,沒想到廖運潘斥責她們,吳東昇守護洋樓有恩,怎麼可背信忘義。
因而兩姊妹硬著頭皮向吳東昇詢問意願,所幸吳東昇展現成人之美,願意退讓棄標,六兄妹籌資以高出當年抵押金逾10倍的金額買回。洋樓終於「回家」了,再次回到姜家懷抱,也罕見地造就屋主後代成功買回古蹟建物的佳話。
重溫「茶金歲月」!姜阿新孫女姜惠琳體悟:失志也別喪志 | 沈瑜 | 遠見雜誌 https://bit.ly/3n5hBbm
新光集團購買新竹不少文化古蹟,凍結古蹟可能的商業破壞,雖看不出新光財團始終目的,但暫時擋下商人的不當開發,已是功德一件,當政府文化單位或文人團體善意介入時卻能急流勇退,不求土地投資報酬,精神令人敬佩,新光在地企業在地默默奉獻保存文化古蹟,應讓社會效法善行義舉。
案例一 新竹州圖書館- https://goo.gl/Lt0cEx
案例二 北埔「忠恕堂」+姜阿新洋樓 https://goo.gl/C6RxB2
茶金貴人2/不只姜阿新洋樓!吳東進守護新竹古蹟 復活「新竹州圖書館」
周刊王CTWANT |李蕙璇
2022年1月22日
新竹州圖書館能夠修繕復原開放大眾使用,最大功臣即是新竹市長林智堅(右)與時任新光人壽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吳東進。(圖/報系資料照)
[周刊王CTWANT] 除了新竹縣北埔姜阿新洋樓,新光集團吳家對在地知名古蹟的存留還有好幾樁,包括2020年10月免費開放有98年歷史的新竹州圖書館,以及北埔歷史建築忠恕堂,新光吳家堪稱是新竹知名的古蹟守護者。
為何新光集團特別鍾情保護新竹古蹟?原因很單純,新光吳家是在地的新竹人。新光集團創辦人吳火獅出生新竹市東勢潭後莊,今天的光復里,事業逐漸有成時,台北南京西路的家就好像是新竹人在台北旅舍,提拔想北上創業鄉親,他最珍惜與看重即故鄉與家庭,與鄉親保持密切關係,鄉土觀念重。
吳火獅也曾捐贈石獅子予新竹義民廟、彰化八卦山、新北市圓通寺等,就連日月潭文武廟改建立在忠勇山那兩座大獅子,也是來自吳家。
姜阿新洋樓迄今75年歷史,在浪漫省道臺三線推動古蹟保存行動即由吳東昇開始,該建物其實在26年多前一度年久失修。
1995年吳東昇經由北埔當地仕紳引薦,得知這棟巴洛克歐式風格建築,採用檜木、烏心石木、杉木等難得建材的古宅,牆院還是從北投運來的唭哩石。吳東昇覺得姜家古宅應加以保存,遂出面號召成立金廣福文教基金會,並向合作金庫租用洋樓,耗資掀起屋瓦大肆整修、維護管理。
金廣福文教基金會並盛大舉辦姜阿新研討會製作論文,邀請姜阿新獨生女姜麗芝與夫婿廖運潘出席。廖惠慶就曾陪同父母回到洋樓,那是他們多年來首度踏入阿公家,百感交集,心情難以言喻。
姜阿新獨生女姜麗芝(右)與夫婿廖運潘,始終惦記著有朝一日能重返故居。圖為夫妻倆共同出席公視《茶金歲月》特映會。(圖/報系資料照)
2001年,姜阿新洋樓由新竹縣府指定為縣定古蹟,期間金廣福也一度願出價購買,合庫當時並無意售出,直到2012年4月,合庫才決定釋出法拍。
廖惠慶得知洋樓要被法拍時曾起過一個念頭。「我本來跟父親說,我們自己悄悄地去投標,神不知鬼不覺,卻被父親責備說做人要光明磊落,新光吳東昇先生有恩於我們。」她向CTWANT記者坦言,現已90多歲廖運潘聽到女兒的想法時,當場就給予斥喝,直說「吳東昇是我們家的恩人!」
「雖然當下我忐忑不安,但很幸運地聽從父親的話,並且鼓起勇氣想辦法傳達家族想法給吳先生,感恩他與金廣福給予洋樓的照顧,而且還與新竹縣政府共同努力指定洋樓為縣定古蹟保存下來。」廖惠慶說。
後來吳東昇放棄競標,由廖惠慶和家人成功標到老宅,「事後,我也與妹妹姜惠琳邀請吳先生聚餐感謝,吳先生很客氣不讓我們請客,他和太太在洋樓復原後也回來參觀過,收到爸爸新書時也寫信給我們聊他的心情。」「他是令人可敬的紳士與君子,所展現的成人之美永存我們家族心中。」
吳家第二樁成人之美,則是在2015年5月,新竹市長林智堅上任後拜訪時任新光金控(2888)、新光人壽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吳東進(新光創辦人吳火獅的長子、吳東昇大哥),促成新竹州圖書館修復計畫,可說是公、私部門合作修復、活化古蹟的成功案例。
新竹州圖書館與姜阿新洋樓兩座古蹟,過去皆為新光集團吳家購得與維護保存。(圖/報系資料照)
98歲日治時期建築的新竹州圖書館,在2020年10月重啟使用前,為塵封36年的私有古蹟。該建物於1982年隨著新竹縣市再次分家,由新竹縣議會決定標售給新光人壽至1984年完成交易,1998年新竹市政府指定為市定古蹟。
吳東進曾透露過,當年出生時正逢美軍轟炸台灣,新竹市很多建築受到重創,新竹州圖書館幸運躲過,新光原有意在此蓋大樓競標,如今保存州圖再現藝文重鎮風采,吳家感到與有榮焉。吳東昇也提到「新竹是新光集團的家,能活化台灣私有古蹟保存與利用,做為典範。」
吳家陸續參與古蹟維護還包括北埔曾宅「忠恕堂」,為清光緒北埔文科秀才曾學熙後代曾成統經商致富後,於1922年興建,具洋風圍牆及特殊角度門樓,係北埔聚落中形式最特別建築,後由金廣福文教基金會購置與客委會共同修復完成,2005年登錄為新竹縣歷史建築物
茶金貴人2/不只姜阿新洋樓!吳東進守護新竹古蹟 復活「新竹州圖書館」 https://bit.ly/3GTZUmZ
《茶金》首播後,立刻引發熱烈討論,戲劇源自於真實歷史事件,講述1950年代新竹北埔的茶產業,全臺最大茶廠的千金「薏心」接管家族事業,一窺時代洪流中小人物的精彩故事,劇中演員的著裝、髮型、妝容都經過縝密考究,許多場景在新竹縣縣定古蹟姜阿新洋樓拍攝,整體的場景布置都大受好評,接下來的系列報導,帶您穿越茶產業的前世今生。 臺灣茶文化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茶金》美術神力!一眼重返台灣1950年代歷史現場 https://bit.ly/3H2h40S
《茶金》首播後,立刻引發熱烈討論,戲劇源自於真實歷史事件,講述1950年代新竹北埔的茶產業,全臺最大茶廠的千金「薏心」接管家族事業,一窺時代洪流中小人物的精彩故事,劇中演員的著裝、髮型、妝容都經過縝密考究,許多場景在新竹縣縣定古蹟姜阿新洋樓拍攝,整體的場景布置都大受好評,接下來的系列報導,帶您穿越茶產業的前世今生。
---------
見證臺灣經濟轉型 「茶金」餘暉中的臺灣茶業發展
陳大中 20211214
見證臺灣經濟轉型 「茶金」餘暉中的臺灣茶業發展 - 農傳媒 https://bit.ly/3JVGzmz
茶葉曾是臺灣最重要的外銷商品,茶業的輝煌故事隨著《茶金》播出再次引起國人討論。(圖片來源/豐年社資料庫)
近期臺劇《茶金》掀起話題,茶產業在二次戰後確實是臺灣出口主力,轉進來臺的國民政府也有意培植茶業,賺取外匯;在早期《豐年》不難看到茶園相關報導,為當時扶植外銷的重要農產業。
當時為復興茶園,培育茶苗數以百萬計,出口值紀錄也相當驚人(見後)。(截圖自1953年《豐年》第3卷第9期)
倏忽即逝的「茶金」年代
綜觀整個日治時期,茶葉一直都是臺灣最重要的出口貿易商品,占整體出口值近3成。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臺灣的茶葉生產面積、出口值更達到一次大戰以來的第二次高峰,但到了太平洋戰爭結束的1945年,因部分茶園轉作糧食作物,以及1944年10月起的美軍定期空襲使茶葉銷售、生產停滯,終戰當年茶園面積僅有戰前4分之3的3萬4千公頃,產量更僅有1千4百餘噸,約為1939年的10分之1。
戰後隔年,臺灣卻頃刻進入《茶金》人物原型、《茶金歲月》作者廖運潘老先生口中的「茶金」時代。
原來,當時世界主要茶產區包括印度、錫蘭,以及曾被日本攻占的爪哇,都尚未從戰爭的衝擊中復甦。這些產茶地區,即廖運潘在《茶金歲月》中所指的「南洋」各產地(日治時期對於從東南亞乃至南亞印度引進的芒果等熱帶水果品種,均稱之為「南洋種」)。
1951年《豐年》報導,茶葉出口值高達3,730萬餘元。香茅油也是50年代重要出口品,但之後被合成產品取代。(截圖自《豐年》第1卷第4期掃描檔案)
其實,從戰前的1930年代到戰後這段茶金時代,臺灣的茶葉單位面積產量都約在每公頃2百多公斤,和這些「南洋」產地每公頃在4、5百公斤以上相比,是缺乏市場競爭力的,而且人工成本也相對較為高昂,茶金著著實實是在賺戰後復甦財,因為全球市場──主要是紅茶──供給不敷需求。
延伸閱讀:從野生內山到外銷茶園 橫跨茶杯到大海──茶的臺灣史
出口導向、賺取外匯的的戰後臺灣茶
廖運潘岳父、姜阿新家族的永光公司能在戰後茶業界獨占鼇頭,仰賴的是日治時期以來與英國鉅商怡和洋行建立起的合作關係,以及對茶菁品質的重視,加上周全的加工製程。姜阿新自1930年代便與「三井農林株式會社」(現三井物產)合作投入機械生產紅茶,廖運潘形容永光茶的紅茶品質是其他茶廠「望塵莫及」,只有引進阿薩姆大葉種試驗栽培的南投魚池紅茶有可能與之較勁。
怡和洋行要求永光公司無限量供應紅茶,雙方都得到驚人獲利,姜阿新博得「茶虎」美名,但此時永光公司大舉擴張,並且因通貨膨脹、利息本金變相低廉而持續借貸周轉,對往後造成不小的經營問題。
1952年《豐年》報導臺灣、印度及錫蘭出口的茶葉銷路暢旺,顯示「南洋」已經恢復茶葉生產。(截圖自《豐年》第2卷第10期掃描檔案)
1949年,臺灣茶葉產量已恢復到戰前水準,姜家在戰後的這段茶金歲月卻也將至尾聲。一方面是50年代印度、錫蘭產茶逐漸恢復,紅茶價格不如以往優異,二方面國內也在推廣阿薩姆茶種及紅茶製作,主打紅茶生產、銷售的永光公司進入「茶土」時代(指茶價賤如土),忐忑經營。
然而,姜氏家族未必能代表整個臺灣的茶業發展,實際上臺灣茶葉出口才要再次邁向新的高峰。北非摩洛哥、阿爾及利亞、馬利等國家,近代以來飲茶文化普及,均為世界主要綠茶進口國,在這時候成為臺灣綠茶的主要出口對象!
北非國家自1950年代起曾長期為臺灣綠茶重要輸出國。(截圖自《豐年》第1卷第2期)
1960年,臺灣茶園面積增至4萬8千公頃,打破日治時期的紀錄,茶葉總產量亦突破2萬公噸,在輕工業起步上路未久的臺灣,茶葉一如日治時期為最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除了歐洲、北非兩大紅綠茶市場,日本、南北美洲及東南亞國家也是重要買家。
進入60年代,臺灣茶業從50年代的積極扶植紅茶,改以綠茶出口為主。但這時期臺灣茶出口的最大優勢,在於茶廠能針對市場狀況做出因應,比如1965年出口2萬公噸,紅茶占64%、綠茶占23%,隔年外銷1萬9千公噸,紅茶占35%,綠茶占51%,可見產銷相當靈活。從1965年直到1980年,臺灣茶葉外銷都在2萬公噸左右,隨著臺灣逐步進入工業化社會後,工資高漲、農村勞力短缺問題漸漸浮現,才轉向內銷市場為主。
日治時期自1920年代開始嘗試引進印度茶種,30年代更有意大規模開發阿薩姆種茶園,考察風土以魚池日月潭一帶最為適合;1936年設立「魚池紅茶試驗支所」,成為之後臺灣紅茶品種的育種基地。(截圖自《豐年》第3卷第4期掃描檔案)
延伸閱讀:買不到茶不如去死?《茶金歲月》中的膨風茶傳奇
茶園綠肥「魯冰」的推廣
到今天,距離臺灣茶的外銷盛世已過了40年,早年茶業景況也消淡於記憶角落。隨著肥料、農藥的施用推廣,也許少有人記得,在茶園中也曾大力宣導種植綠肥,也就是數度改編影視作品的知名小說《魯冰花》標題的「魯冰」(Lupinus)。
魯冰是「羽扇豆屬」植物的總稱,其下多達數百種,分布遍及地中海地區、非洲及南北美洲,是日治時期便已引入的綠肥作物;尤其山區茶園常由較為貧瘠的坡地開墾,以綠肥改善土質的作法可謂行之有年。早期歐洲人不明白魯冰為何能在貧瘠的土地茂盛生長,而以「狼」(拉丁文 lupīnus)來命名這種能與根瘤菌共生固氮的豆科植物,以為它們像狼一般啃噬土地,到近世農人才發現魯冰的妙處。也許是因為久遠廣袤的文化變遷及交流,魯冰花有著複雜而矛盾的花語:母愛、幸福、貪婪的心、苦澀、悲傷、空想。
《豐年》第1卷第8期內容,以大版面推廣綠肥種植。(截圖自掃描檔案)
化學肥料雖在戰前便已發明、商業化,形塑了今天的慣行農法,但推行到世界各地的過程其實相當漫長;相對的,綠肥則是在有機農法復振下,看似新穎實則古老的智慧。在二次戰後、影響包括臺灣在內的綠色革命,引進寶島的不只是化學肥料,農藥,還有各種作物、牲畜品種,其中也包括綠肥作物,自1950年起又陸續由美國引進新品種魯冰,是當時主力推廣的綠肥作物之一,種植面積一度廣達8千公頃。
去年甫過世的前輩作家鍾肇政會以「魯冰花」為小說題名,顯然是取材自故鄉龍潭的茶園景觀及農村生活,也間接說明了魯冰在臺灣的普及。這種一度在全臺灣無人不知的「客家母親花」,隨著農業工業化、社會工業化而在臺灣淡去身影,但始終並未消失。它們或成為地方觀光的景觀植物,或成為有機農園的綠肥作物,和臺灣茶園一同見證了農業技術的演變、產業及社會的變遷。
《豐年》詳細解說茶園如何栽培魯冰。(截圖自《豐年》第1卷第9期掃描檔案)
如今的「採茶小姐」如今多為阿嬤、阿婆輩,隨著社會變遷,「茶娘」這種故事題材也已不復見。(截圖自《豐年》第3卷第15期掃描檔案)
魯冰花雖仍有部分地區種植,但因為盛花期約在1月至2月,也是地面植株養分充沛、適合翻埋的時期,若想觀賞茶園花海務必得把握時機,否則就得來年再見了!
見證臺灣經濟轉型 「茶金」餘暉中的臺灣茶業發展 - 農傳媒 https://bit.ly/3JVGzmz
永光公司資深茶農 回憶北埔茶業昔日風光
客家電視台/錢薇如 范修語 新竹 2021.11.15 13:00
時代生活劇《茶金》,主要是以新竹北埔茶商姜阿新,及永光公司的故事原型進行改編,描繪1950年代,客庄茶業的繁榮和衰退,我們的採訪團隊實際訪問到,當年曾在永光公司打工的資深茶農,聽他們道出永光公司昔日,是掌握著多麼風風火火的影響力,不過北埔茶業戰後歷經一段時間沈寂,近年又因全民瘋品茗,加上客庄觀光正流行,產業又重新活絡起來,連帶茶的價值也水漲船高。 「錢回來了,社長,社長好!桃竹苗的茶全都被社長你收光光,現在大家都稱你為茶虎,我的茶,品質和產量是全臺灣第一!」 乘著《茶金》的時光機,跟著戲劇回到1949年。 「日光茶要賣到全世界。」 演員郭子乾飾演茶老闆,口中的「日光茶」說的是當時北臺灣,規模最大的茶葉廠"日光公司"製的茶,真實的廠名僅跟劇中相差一字,"永光公司",當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在地方上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85歲的茶農劉家龍,回憶起童年時期,大概70多年前曾在永光公司打工,說起那段《茶金》歲月仍像昨日事。 北埔茶農 劉家龍:「六年(級)畢業就去了,如果永光公司要請你去,那就很好囉,一天12塊,我記得還到15塊,一天喔!一個月可以做多少,30多、40多塊,這樣的錢在以前很好用。」 北埔今昔大不同,從高處俯瞰,看到的除了少部分是茶園外,其它的幾乎全是民房,近年來北埔鎮種茶面積逐年下降,去年僅剩不到30公頃,但早在1950年代,滿山遍野都是茶園,種植面積破千公頃,家家戶戶都在種茶,種植、採摘後再交由永光加工、生產,茶廠地位舉足輕重。 北埔茶農 劉家龍:「比如說5點到6點,就揹到北埔(永光)公司那邊賣,那就要排隊囉,很多茶喔,一般人沒設備炒鍋的啊,專門從春茶賣到冬茶,全部賣給永光公司。」 「永光公司」從日本時代到光復初期,以外銷紅茶著名,1950年後因應世界茶市轉變,改製綠茶,後來國民政府來臺通貨膨脹,實施耕者有其田,幾項政策下來,敲響茶產業衰退警鐘,因此北埔地方上,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茶金、茶土、茶狗屎」。 北埔茶農 劉家龍:「茶金、茶狗屎,不好的時候放了沒人要,狗屎還有人要挖它拿來種樹,茶葉不好(賣)的時候,堆到一大堆啊!」 北埔茶業沉寂沒落一段時間,直到1990年後「膨風茶」一躍而上,整體產業才又熱絡起來,珍貴的一心二葉,不只經小綠葉蟬著涎,手工摘採更顯珍貴,有「東方美人茶」美稱,被視為現代版真正的「茶金」。 茶農 古承乾:「我記得我才剛開始做茶,差不多18、19歲開始做茶,那時候1斤茶你知道嗎?差不多你說以特等頭等來講,差不多2、3萬元而已,現在你知道嗎,變成一斤60幾萬,這不是茶金那是什麼?」 「可以把它放進去,放進去,這放進去,就把它壓上來。」 開口盡是製茶經,製茶經驗超過50年的劉家龍,熟稔的操作炒菁機,他的茶年年參賽,從家中牆上掛著無數牌匾,就知道他滿腹都是製茶經驗。 北埔茶農 劉家龍:「茶葉下雨天要怎麼做,南風天要怎麼做,大太陽要怎麼做,這就叫做 做茶,你茶葉要做到好 變寶,你做得不好變草。」 歷經產業更迭,北埔如今又因膨風茶聞名,遊客紛紛上門找茶,觀光連帶帶動地方發展,《茶金》娓娓道出,客庄無盡閃亮的輝煌。
永光公司資深茶農 回憶北埔茶業昔日風光 | 蕃新聞 https://bit.ly/3I5J5FY
--------------------------------
《茶金》戲劇考究 還原1950年代茶葉商戰
客家電視台 (2021-11-15 13:10)
分享| 分享至新浪微博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PLURK 分享至twitter 友善列印
《茶金》首播後,立刻引發熱烈討論,戲劇源自於真實歷史事件,講述1950年代新竹北埔的茶產業,全臺最大茶廠的千金「薏心」接管家族事業,一窺時代洪流中小人物的精彩故事,劇中演員的著裝、髮型、裝容都經過縝密考究,許多場景在新竹縣縣定古蹟姜阿新洋樓拍攝,整體的場景布置都大受好評,接下來的系列報導,帶您穿越茶產業的前世今生。 泡茶品茗。 看戲交際。 戲劇《茶金》為了還原全臺最大茶葉出口商千金閨秀的生活實況,演員從精緻的妝髮到戲服,細節都相當講究。 演員連俞涵繼《一把青》後,再度演出時代劇,她在《茶金》中挑大梁,出演茶葉大王的獨生女張薏心,從青年演到紅頂商人。 「新社長回來囉。」 「我現在說的負債330萬,是新台幣啊 小姐,那等於負債1300億舊台幣。」 遭遇惡劣的通膨時代,加上國民政府的介入,茶壺中的風暴一觸即發,而她堅定帶領家族事業,從債築高台,到一步一步順利度過危機。 《茶金》製作人 湯昇榮:「她有自己的想法,她有自己的,對家族的東西有一個目標,她站出來要來戰鬥這樣,在國際上拚搏一下,所以就可以看到她做生意的樣子,她跟美國做生意,她跟英國人做生意,她想辦法打入國際市場,將茶葉賣出去。」 「全臺灣的茶,產量只占全球百分之一而已,很難建立品牌的,英國連一片茶葉都沒有,卻做出立頓、FM唐寧,這些百年大品牌,你又怎麼解釋呢。」 以50年代的新竹北埔,做為故事背景,《茶金》改編自新竹北埔知名茶商,姜阿新的人生故事。 「社長好 好,現在錢一直貶下去,你的茶葉就一直漲不停,對,日光茶要賣到全世界。」 資深演員郭子乾,在劇中飾演人稱「吉桑」的張福吉,首次擔綱男主角的他,將出道31年來的功力,完全注入這個角色中,展現身為父親溫暖的一面,同時也精準詮釋,企業家的誠信與威嚴。 「范仔,不要緊,隨便抓一把茶還多過這60億。」 首次以全客語演出的郭子乾,說自己雖是客家人,但記台詞必須「很用力」,背著背著,背出自己的方法和心得。 《茶金》男主角 郭子乾:「像一起,一起來講的話叫共下,共下我就想說共下,那我就把台語的恐嚇,恐嚇然後打一個勾,共下,我就這樣記的,都有一些我自己的注音啦,我自己的註解,然後我自己會讀啦,別人是看不懂的。」 記者 劉宜頻:「姜阿新在製茶事業上的成功,從這棟當時他用來招待貴賓的洋樓,就可以看出來,八角窗門,以及文藝復興後的建築風格,形成北埔特殊的人文風景,而戲中的角色就是在這裡生活的。」 「找一個人,喝一輩子的茶,看起來簡單,其實很難。」 《茶金》導演 林君陽:「我覺得我在接這部戲,跟實際踏訪客家庄之前,我會覺得客家的符號形象,好像就是那些,其實有很多很多的細節,是你實際到那邊摸了之後,你才會有感覺到客家不只那樣。」 女兒接下父親的龐大事業,只為了證明自身價值,連俞涵與郭子乾在《茶金》中,上演深刻的父女情,兩人的好感情戲裡戲外都不變,父女情沒隨著檔期殺青停止。 《茶金》女主角 連俞涵:「我印象很深刻,我們第一場戲就要演一些,父女之間,就是講一些比較情感比較重的話,然後導演就是,我們一上戲導演就說,你們兩個先擁抱彼此,然後我覺得那一個擁抱,你真的會覺得,是自己的爸爸在抱女兒的感覺,所以我覺得那個連接,就是那個開關就瞬間開啟。」 劇組歷經114天環島拍攝,只為了還原當時瞬息萬變的國際局勢與充滿不確定的時代氛圍,《茶金》將帶領觀眾穿越時空,重回1950年代的臺灣。
《茶金》戲劇考究 還原1950年代茶葉商戰-生活新聞-新浪新聞中心 https://bit.ly/3JFgGah
---------------------------------
《茶金》故事主角原型是他!臺灣最大茶葉出口商姜阿新由盛而衰的真實回憶錄 https://bit.ly/3qOn7Bx
《茶金》故事主角原型是他!看臺灣最大茶葉出口商姜阿新由盛而衰,經歷人情冷暖的真實回憶
《茶金》裡郭子乾的角色是真的!
2021/11/15
茶金公視
公視年度時代劇《茶金》劇情描述在茶葉比金子還貴重的1950年代,全臺最大茶葉出口商的獨生女張薏心接手父親龐大事業,在一個沒有「女商人」的時代,如何在爾虞我詐的商戰中,靠著茶葉創造經濟奇蹟。劇中由郭子乾飾演的「吉桑」以新竹北埔的知名茶葉商人「姜阿新」為原型,姜阿新創立的永光茶葉公司(劇中稱為「日光茶葉公司」)以紅茶、膨風茶(東方美人茶)外銷為主,賣出的茶葉佔全臺灣三分之一出口量,當時在茶葉界掀起一陣旋風,而有「茶虎」之名。
從日治時期到1980年代,姜阿新縱橫商場,經營茶業、林業、糖廠、運輸、食品事業,反映了臺灣經濟起飛前後的政經、文化與人性現象。1996年,姜阿新的女婿廖運潘將當年發生的故事一五一十的記錄下來,也把岳父姜阿新從富商淪落到棲身小屋一角,從無怨言的身影刻劃得栩栩如生。在姜阿新的孫女廖惠慶重新彙整之下,節選出《茶金歲月》一書,記錄一個跌宕起伏的客家望族故事。
以下請看精彩摘文:
《茶金歲月:北埔姜阿新洋樓的故事》
文◎ 廖運潘
《茶金歲月》:日本政府的統制經濟
新竹縣定古蹟 姜阿新洋樓
新竹縣定古蹟-姜阿新洋樓Facebook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開始的中日戰爭連續四年多未解決,日本又偷襲夏威夷珍珠港而引發太平洋戰爭。日本國力在這四年間顯著衰退,尤其市面上的工業產品逐日減少,但對農產品的影響有限,臺灣茶業主要市場在日本國內、滿洲,後來擴展到華北一帶,因此岳父的事業依然平穩成長。
但是大戰開始後,日本政府不得不採取由國家有計畫的管理生產與分配之所謂統制經濟,為此強制各地域的同業實施合併,例如,由散在州下各地的所有汽車貨運業者用其經營的卡車投資成立新竹運輸株式會社,乃是現在的新竹貨運前身,岳父自營之新南運送店兩部卡車交給新竹運輸,換取二百股股份並被選為監察人,公學校退休老師許金德在新竹運輸當總務課長,默默無聞,戰後接收該公司,自任董事長。並以此為踏板,出任省議員、省議會副議長,最後擔任工礦公司、士林電機董事長等要職。
一九四二年,岳父依照新竹州廳指示,統合竹東郡下亦即竹東、北埔、峨眉、寶山、芎林、橫山、五峰、尖石等各街庄所有茶廠,成立竹東製茶株式會社並擔任社長,新會社設址竹東,業務對象依然是三井農林,除了生產紅茶以外,岩倉先生委任岳父收購包種茶,岳父囑各地家庭茶寮把成品用茶袋打包運至倉庫,拴上竹東製茶的標籤,原封不動地運交三井,為公司賺取不少利益。
太平洋戰爭開戰不到一年,日本敗象已現,運輸補給兵員、武器彈藥、糧食的船隻頻頻遭受美軍潛艇攻擊沉沒,民船被軍方徵收殆盡,茶葉等次要商品失去輸出管道,三井倉庫堆滿茶葉亦徒呼負負。政府要求茶畑轉作食用植物,竹東製茶幾十個廠的機器沉默無聲,唯有焙茶機全力烘乾軍用乾燥野菜,賺取加工費,勉強維持開銷。我在淡中念書時,在學寮餐廳吃過乾燥高麗菜,日本兵有乾燥高麗菜和乾燥茄子可吃,這些很可能都是岳父公司的產品。
姜阿新的製茶事業因太平洋戰爭挫敗
茶金
公視
太平洋戰爭開戰不久,臺灣總督府受海軍馬公鎮守府之託,下令新竹州廳徵收大量上等杉木,農林課木村技師在州下山林無法找到適當的來源,因而想起早年指導好友姜阿新先生造林的往事,特地來訪岳父並親自走入四十二份造林地視察,認定岳父養育十七、八年的杉木成績甚佳,質與量都能符合海軍的要求。日本於一九三八年公佈國家總動員法,使政府擁有統制運用全國人以及物的資源之廣泛而絕對的權限,印刷在紅色明信片的一紙召集令狀能叫一個壯丁出征沙場,獻軀賣命,何況祭出為了國家這一句正義凜然的理由來徵收民間財物更易如反掌。總督府按照統制價格付錢,但培育杉木三十年,使其成為電線桿甚至棺木用材的原先計畫無法實現,對岳父是一大打擊。
木村桑深知岳父的感受,勸他以國家為重並許諾為他向政府爭取金錢以外的補償,岳父雖不稱心,但別無選擇,只好忍痛把四十二份杉林交給海軍處理。木村桑果然言而有信而且神通廣大,不久幫岳父爭取到竹南郡山區三個林班原始林的伐木權,這是一般木材業者個個垂涎三尺卻無法取得的金礦,如果經營得法,保證能夠為岳父帶來難以估計的財富,傾注心血的製茶事業因戰爭挫折,不得不以乾燥蔬菜代工勉強維持公司收支而悶悶不樂的岳父立即心花怒放,為新的事業全力以赴,席不暇暖。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岳父在竹南街通往頭份的公路旁覓地三千坪設立竹南木行,著手山場事業兼營製材所。他選擇竹南鎮,想必是考慮將來運輸木材利用鐵路之便,以及適於當做山場原木的儲存場或轉運站等條件所做的決定。山場木材的出口在南庄紅毛館,該地經過南庄、獅頭山、三灣、珊珠湖,頭份至竹南約三十公里,公路暢通,路況良好。從紅毛館儲材場仰視,三十六林班好像就在眼前不遠處,但實際上必須爬行陡峻的羊腸小徑五、六個小時才能到達那個看來不高,其實是超過二千公尺的原始林。
山場伐木作業所需集材用發動機、搬運用鐵軌、輕便平台車、空中纜車,以及鋼纜、糧食等重物全靠人力搬運上山,工作人員之辛勞難以言盡。戰時一切資材入手困難,尤其是大批鋼索無處可覓,如無此物,整個砍伐設施工程無法進行,木村桑仁至義盡,出面向海軍交涉出讓,海軍無法出售或餽贈,但允諾以貸與(借用)方式提供所需鋼索。
《茶金歲月》:臺灣光復
茶金
公視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向盟軍投降,臺灣脫離日本支配而走出另一個紀元,但岳父事業的茶業處於半休業狀態,伐木業尚未就緒,雖然已知蔣介石政府將取代日本臺灣總督府,但對新政府的認識模糊,因而依過去日本人對中國政府及官吏的評判,在排除異民族壓制的喜悅中,難免內藏著某種恇恍的隱憂。蟄伏在重慶的國民政府於九月一日公佈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組織大綱,任命陸軍上將陳儀為臺灣省行政長官兼臺灣警備總司令官。
陳儀於十月二十四日率領長官公署及警備總司令部幹部搭美國軍機來臺,翌日二十五日上午在臺北公會堂(現臺北中山堂)舉行中國戰區臺灣地區降伏式,接受臺灣總督兼臺灣軍司令官安藤利吉大將之投降,隨即宣佈臺灣再度成為中國領土,所有土地及住民屬於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主權下,並訂定是日為臺灣光復節。
終戰時,在臺日本人數,軍方十六萬六千人,民間三十二萬二千人,總共四十八萬八千人,除了行政長官公署留用之技術人員、教師等二萬多人以外,全部在翌年四月二十日以前遣回日本,三井農林被接收,與其他日人經營的茶業、鳳梨、水產、畜產等多家企業合併成立省營臺灣農林公司,岩倉桑被留用,但他在新機構已無往日光彩亦無心久留,因而自動請求歸國,一九四七年初離開臺灣,返回九州故鄉。
國民政府接收臺灣的同時, 斷絕與日本的關係,臺灣的經濟從此成為中國經濟的一環,由過去半個世紀依附日本的地位變為附屬中國經濟的形態。當時中國經濟經過八年對日抗戰以及國共內戰而極其疲憊,近於崩潰邊緣,惡性通貨膨脹已經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物價不斷的上漲也反映在輸出臺灣的商品價格,因而直接帶動臺灣物價上升。一方面,陳儀來臺後,把過去株式會社臺灣銀行發行的臺灣銀行券,以一對一的比率改為臺灣省營臺灣銀行發行的臺幣,臺幣與中國通貨法幣的匯率採取非常不合理的固定制,使臺灣經濟受到重大損失。國民政府來臺不到半年就使臺灣經濟陷入空前的混亂狀態。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在通貨膨脹中將製茶葉發揚光大
美國哈爾賽機動艦隊艦載機群於一九四四年十月十二日首次攻擊臺灣以後,空襲不曾間斷,茶葉成品無銷路,全島一百家茶廠全部停工,竹東製茶處於半休業狀態。終戰的同時,臺灣總督府依據統制經濟政策下達的同一業種合併命令失效,岳父迅速解散竹東製茶株式會社,把所屬茶廠歸還原業主各自經營,從此進入茶業界的戰國時代,岳父於翌年一九四六春季起,在猛烈的通貨膨脹中,把他最拿手的茶業做得轟轟烈烈,氣燄萬丈。
鮑魯頓先生是怡和洋行臺北分公司總經理,他年輕時代一直在東洋勤務,喜歡臺灣,在陽明山購屋定居,一九六○年代退休後也不回英國,與他的臺灣太太持續住在臺北,他是中國通、老臺灣。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日本對美、英、荷開戰,鮑魯頓即被日本政府監禁集中營三年九個月,終戰後不久恢復原本職位,負責重振臺灣分公司停頓多年的茶業、貿易、船務代理等各部門業務,而在這百事待舉的環境當中,他最重要的課題是設法為枯竭多年的英國茶葉市場供應大量紅茶。
英國是全世界最大紅茶消費國,根據日本茶業組合一九三九年報告,英國本國每人每年紅茶消費量九.八磅,乃全球之冠,愛爾蘭七.七磅次之,加拿大三.六磅,荷蘭二.九磅,日本人習慣喝綠茶,紅茶每人消費不到○.一磅。依此可知英國人對紅茶嗜好之深,每年的進口量超過五億磅之多。
矮個子的狄克.張國敏是怡和洋行臺灣分公司茶業部副理,他是早年怡和臺北分公司廣東人買辦的第二代,在臺灣長大,讀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返臺進怡和服務,所以他能說廣東話、北京話、上海話、福佬話、英語、日語等多種語言。中日戰爭發生後,日本政府表面上對一般在日華僑未採取顯著的壓迫行動,但太平洋戰爭時,日本軍方集中監禁敵國僑民的同時,長期為英國公司服務的狄克也遭到池魚之殃,以間諜嫌疑被捕,終戰後獲釋,成為鮑魯頓得力助手。
《茶金歲月》:茶虎旋風
茶金
公視
南洋產地茶園長期荒廢,恢復原來的生產力需要相當長時間,全球茶葉供需關係在短期內難以平衡,歐美茶市需求迫切,茶業的黃金時代於是出現。臺灣客家人產茶地帶素有茶金茶土茶狗屎俚語,而一九四六年開始的三、四年間正是茶金年代,不問品質好壞,只要是茶葉就有人要而供不應求,茶農、茶廠、茶商均霑其利,笑口常開。當時全島最大製茶業者是接收多家日產企業,包括三井農林、東橫產業、成岡茶業、魚池地方之持木、茂木、中村農園等成立的省營臺灣農林公司茶業分公司,但這種由外行人管內行人所造成的管理不善企業令人側目,因此鮑魯頓按照岩倉形式,自動找上門來造訪岳父,要求無限量供給產品並許以資金的支援。這是最合岳父胃口的條件,多多益善、愈大愈好是岳父一貫的行事作風。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終戰第二年起的四年間,他在臺灣茶業界捲起姜阿新旋風,除了屬下茶廠全力生產之外,利用茶菜販子大量搶購最大產茶地關西茶菁市場的茶菜,在龍潭一帶租借多家茶廠參加生產行列,一方面配合事業範圍擴張而大量採用新進職員,購買卡車八輛載貨並搬運因為貶值而不得不用茶袋包裝的大量鈔票,縱橫穿梭遠近茶葉產地,氣燄之熾無以復加。有一次永光卡車從臺北滿載袋裝臺幣現鈔經過竹東時,多位竹東人士放鞭炮表示讚揚,傳為佳話。
戰後自日本回國的留學生、海軍工員、或從中國大陸及南洋遣回的臺灣日本兵或軍屬軍役有數十萬,但日本人返國後的遺缺大部分被來自大陸的外省人呼朋引類占去,爾後又有大批大陸人士蜂擁而至,因而失業人口不斷增加,岳父事業迅速擴展,對北埔僻壤失業青年給予不少工作機會。其間,岳父也確實賺了不少錢,他用茶業部的利潤,在臺北重慶南路臺銀正對面購買三層樓店舖設置臺北分公司,柯子湖廠遷移擴建二重埔廠,新建北埔總廠、軟橋茶廠之外,全力推行三十六、七林班山場伐採並且陸續出產原木,其中的椎木(日語)大量用在建設二重埔、軟橋以及北埔茶廠,精選檜木、烏心石等上等高級木材用於自宅洋樓建築。
一九四八年秋,怡和洋行總行招待岳父到香港,贈與一紙高額港幣支票,作為岳父協助其臺北分公司茶業部達成輝煌業績的酬勞。由此可知,怡和洋行過去幾年間獲利驚人,岳父在那一次出國購買的浪琴牌金錶,三年後送給我當做我與麗芝訂婚的紀念品。
1950年代,茶金時期沒落
茶金
公視
但是, 到了一九五○年,茶金時期已經過去,南洋一帶茶產地完全恢復生產力,甚而有超越本來產量之勢,全球茶市供需量趨於穩定,逐漸出現買方市場價格疲軟的傾向,亦即茶土時代來臨了。茶金時代確實為岳父帶來可觀利潤,在茶業界亦獲得「茶虎」 的美名, 但讓他背上很大的包袱也是不爭的事實。在人事方面,隨著事業擴張而雇用所需人員之外,預估將來之發展而延攬不少人才,把茶業部門固有的弱點更加嚴重化, 亦即,茶廠作業時間七個月卻必須負擔十二個月包括茶廠、運輸、管理各部門,以及臺北分公司的人事其他費用。終戰前與三井農林合作時期甚至茶金時代未曾察覺的問題,在茶土時期成為切膚之痛。當年臺北分公司成員有總經理黃煥智、經理黃盛藩、總務課長張芳燮、會計課長黃又錠、課員詹梅谷、貿易課長張彬茂、課員詹錦川、雇員鄭萬生、小廝徐元制等如此陣容,卻幾乎未曾為公司做出任何業績,而僅止於聯絡處及北埔總公司或竹南木行出差人員宿所的功能,該處設有廚房,請專人供應膳食,經常有食客,董事長來臺北住宿時即千客萬來,添加公司不少負擔。
【更多內容請看 《茶金歲月:北埔姜阿新洋樓的故事》】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茶金歲月:北埔姜阿新洋樓的故事》
聯經出版
books.com.tw
立即購買
公視年度時代生活劇《茶金》的靈感原型!
一本充滿恩怨情仇的茶商家族回憶錄,一部記錄真人實事的臺灣地方發展史!家族親友間的聚散離合更印證世間的悲歡紛擾皆平常,珍貴的素人圖文記錄,記錄了劃時代的歷史大劇!
70年前的臺灣,從茶金到茶土、茶狗屎時期的人們,在動盪不安的時代裡尋找自己的生存之道。往事已矣,俱隨星移更迭。然而,1996年之後,廖運潘用驚人的記憶力、觀察力把當年發生的故事、人情冷暖一五一十的記錄下來。也把岳父姜阿新先生從富商淪落到棲身小屋一角,從無怨言的身影刻劃得栩栩如生。
廖運潘完成的《想到什麼就寫什麼》共9冊、近130萬字,信手寫就,本為不公開的家族秘籍。在女兒廖惠慶去蕪存菁、重新彙整之下,節選了北埔茶業在二戰後由盛而衰的故事,隆重推出《茶金歲月》單行本以饗讀者。
這本書內容詳實,從姜阿新的廣結善緣、熱心公益、經營多元事業,到所託非人、祖產盡付東流,還記錄了第三代子孫鼎力買回洋樓、重新整修的過程,是彌足珍貴的素人圖文記錄史,真實而感人,為那段從風光步入暗淡的臺灣茶業史下了最佳的註腳。
北埔姜阿新洋樓|參觀資訊
姜阿新洋樓
新竹縣政府文化局
姜阿新洋樓由北埔創業家姜阿新先生於1946年建成,為北埔於光復初期產業巔峰的表徵。綜合西方、日式與中國的建築語彙修建而成,為台灣建築史上重要作品。在後期因故轉手後,過了幾十年頭,2012年由姜阿新後代合資買回。將致力於改善北埔文化產業環境與歷史教育。
✿ 開放時間:
上午時段 10:30-12:00 (*最後入場11:30 )
下午時段 13:00-17:00 (*最後入場16:30 )
✿ 假日票價:
全票100元
半票50元:國中小學童、身心障礙者(憑手冊)、北埔鄉民(憑身分證)
六歲以下孩童免費(*需有成人全程陪同 )
✿ 假日定時導覽: 10:45、13:30、15:00
(*非導覽時段採自由參觀 )
《茶金》故事主角原型是他!臺灣最大茶葉出口商姜阿新由盛而衰的真實回憶錄 https://bit.ly/3qOn7Bx
在《茶金》看見 1950 年代茶產業的風起雲湧
《茶金》以北埔姜家的故事為軸進行改編,重現台灣 1950 年代的歷史樣貌。想知道演員温昇豪和李杏是如何揣摩 KK 與夏老闆的心境嗎?《感官一條通》為你專訪《茶金》製作人湯昇榮和演員温昇豪、李杏,帶你一窺《茶金》拍攝的二三事。
2021 年台灣影劇圈欣欣向榮,其中最不可錯過的就是時代劇《茶金》。《茶金》以北埔姜家的故事為軸進行改編,重現台灣 1950 年代的歷史樣貌。想知道《茶金》製作人如何生出這個精彩的故事,而演員温昇豪和李杏又是如何揣摩 KK 與夏老闆的心境嗎?《感官一條通》為你專訪《茶金》製作人湯昇榮和演員温昇豪、李杏,帶你一窺《茶金》拍攝的二三事。
切片台灣歷史,用《茶金》展現茶產業的風華絕代
《茶金》是台灣首部海陸腔客語劇,以新竹北埔姜家如何透過茶葉創造經濟奇蹟為故事原型,講述 1950 年代的歷史故事。製作人湯昇榮投入《茶金》製作的起心動念是想要拍攝平實但具有風格的內容,隨著串流平台崛起,台灣戲劇的競爭不再只限定在華語圈內,而是要與全球的戲劇進行比較,因此視野也需要放得更寬廣。
何謂視野寬廣呢?湯昇榮舉了《唐頓莊園》和《王冠》為例子,他認為這兩部戲劇有效地透過精緻的對白呈現戲劇張力,比起用畫面說故事,湯昇榮認為對白更能夠呈現《茶金》中歷史與生活的質感。此外,台灣這一塊土地上乘載了相當多元的文化與歷史,多元族群的歷史拼湊成台灣的宿命,而《茶金》就是歷史長流中的一個小切片,展現出北埔客家望族的樣貌。
在《茶金》看見 1950 年代茶產業的風起雲湧 https://bit.ly/33xdw95
在時代的夾縫裡,看見小人物的多重樣貌
《茶金》裡每一個角色都反映了活在該時代下的人物的生活樣貌,而在 1950 年代的台灣更有許多「不得不」的無奈,由温昇豪所扮演的 KK 和李杏所扮演的夏老闆就是兩個最具代表性的角色。對温昇豪來說,這部戲想要談的是族群融合,大家在台灣這座島上,不管過往經歷了什麼,都要想辦法一起在這裡重新建立生活;因此為了揣摩 KK 這個角色的心境,更是讀遍與《茶金》相關的史料。
茶金
圖片來源:茶金 Gold Leaf 公視戲劇
對飾演夏老闆的李杏來說,她體會最深的是活在動盪時代下人生存的樣態,「移動」在 1950 年代是困難的,因此每一個選擇變動的當下,都會帶來翻天地覆的改變。夏老闆在《茶金》中有許多京劇的表演,李杏也為了真實演繹這一個角色而下了相當多的功夫,對李杏來說更是一次暢快的演戲經驗。此外,《茶金》中有很強烈的女性議題,這也是《茶金》和其他台灣時代劇很不一樣的地方!
導演 x 製作人 x 演員促成《茶金》的精彩表現
《茶金》的導演是林君陽,紅遍全球的《我們與惡的距離》也出自林君陽之手。林君陽擅長處理複雜的故事,且非常能夠透過鏡頭展現出獨特的風格,因此《茶金》從選角、動畫、美術與服裝都經過嚴謹的考證與搭配,只為了忠實呈現 1950 年代的時代樣貌。此外,對兩位重要演員來說,林君陽也是相當會導戲的導演,他總是先讓演員直接在鏡頭前表演一次,再透過鏡頭調整演員的表演,讓演員可以更快掌握角色性格該如何呈現。除了導演外,湯昇榮則具備看見演員潛能的能力,更讓温昇豪在《茶金》中的演出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儘管講了這麼多,《茶金》的精彩也只有在劇中才能真實體會,不如現在就打開電腦看劇吧!
本照片為1950年代臺灣茶主要產區,顯示臺灣茶葉的主要產區以臺北、新竹2縣市為主。
1950年代(民國40年代)臺灣茶葉的主要產區以臺北、新竹2縣市為主,其每年的產量分別可至 六百萬、一千一百萬臺斤,茶樹品種大部分都以青心烏龍為多,有一半的產量都來自青心烏龍,而其剩餘的產量來自其他品種,分別為 : 黃柑、白毛猴、蒔茶、枝蘭、毛仔、埔心、竹樹、貓耳種……等,並於春、夏、秋三季生產各有其特色的茶類,其中又分別以春季及夏季產量較多。當時臺灣農民仍以五穀、地瓜此類作物為主要作物,茶樹為其次。之後在日本占領臺灣後,成立三井公司,造就當時臺灣茶業的興盛,也帶動了茶區的經濟1950年代臺灣茶主要產區-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s://bit.ly/3s1OrMV
進口替代時期
1950年代由國內自己設廠加工後內銷,以代替進口並減少外匯需要。政府透過保護措施,發展技術簡單、需要資本少、勞力多,為國內所需而具市場性的產品,以代替進口並保護國內的「幼稚工業」,多半是與食、衣、住、行等有關的民生工業。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及戰後,世界各重要國家除美國外,無論參戰與否,都因物資與外匯(即美元)奇缺,不得不厲行外匯、貿易、物資、生產之管制,重要物資如糧食、布疋、日用品等也實施定量配給及限價。1949年國民政府遷臺,面對嚴重的通貨膨脹與國際收支失衡,雖有美援,仍需節省外匯,因此政府發展工業之首要目的是要充裕國內物資的供應,並擴大農、工、礦產品等傳統輸出品的出口。
政府所使用的限制與保護的手段,包括進口管制、保護關稅、限制設廠、減免所得稅、低利貸款、複式匯率、保留外匯配額、出口退稅、外銷產品貸款、便利出口工業進口原料或半成品等相關措施。其中,紡織業透過「代紡代織」方式,在1954年後就達到進口替代的目的,水泥工業產量在1957年也能夠替代進口品,其他如麵粉、合成纖維、合板、塑膠等都相繼發展,成效顯著。進口替代也產生若干缺失,包括產能過剩、缺乏效率與造成壟斷等,但1950年代實施進口替代工業的策略,的確對臺灣日後經濟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
自政府于民國三十八年播遷來台,迄今已歷半世紀。這五十年來,我國經濟發展歷經1950年代的勞力密集輕工業進口替代時期,1960年代的出口擴張時期,1970年代的中間財工業進口替代時期及1980年代產業科技化導向時期階段,工業部門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領導部門。而隨著工業化的加速推展,產業結構由勞力密集的輕工業,漸次轉型為資本密集的重化工業,以及技術密集的高科技產業,即使於兩次能源危機及東亞金融風暴期間,相對於東南亞各國遭受經濟衰退衝擊,我國經濟仍保持成長,更顯示我國工業發展對穩定經濟的重要性。
台灣工業過去五十年來的發展,正是政府採行循序漸進的務實產業政策策略,以及民間企業共同努力的結果。為檢討我國工業發展過程中各個不同時期所面臨的挑戰,與所採取之策略,進而認清我國工業發展成功的原因,並為未來的挑戰預作準備,實有必要將半世紀來台灣工業發展的歷程,留下歷史的見證。
民國50年代-產業與科技
一、就業結構
50年代農業部門對勞力的吸收漸臻飽和,農業就業人數增幅已較前減緩,
乃大力發展勞力密集工業,創造大量就業機會。至59年,就業人數中農業就業
人數占總就業的比率下降為36.7%,工業及服務業分別上升為27.9%及35.4%。
二、重要產業、產品及關鍵科技
─輕工業(勞力密集工業)為主,重化工業(資本密集工業)為輔。
─發展外銷工業(輕工業、出口擴張):食品(鳳梨、洋菇及蘆筍罐頭)、合板
、小家電、電子裝配、玻璃、塑膠製品、自行車、成衣。
─重化工業:人造纖維、塑膠原料、鋼鐵、機械、汽車、造船。
─50年代,工業生產平均每年增加16.4%。
─農業:溫帶果樹、鰻魚、草魚、鰱魚、烏魚、福壽魚、草蝦、斑節蝦。
三、供電情形
─火力發電為主。
─52年石門水庫大壩竣工,為遠東第一大壩。53年石門水庫開始發電。
四、重要交通建設
─臺灣鐵路臺北高雄間行駛光華號、觀光號、莒光號特快車。
─53年臺北基隆間麥克阿瑟快速公路、北部橫貫公路完工通車。
─高雄港興建貨櫃碼頭,花蓮港開放為國際港。
─59年國造3萬5千噸巨型貨輪永祥號及10萬噸油輪有巢號下水。
─59年中華航空公司開闢中美航線及多條國際航線。
─縱貫公路行駛金龍號冷氣客車。
民國50年代-產業與科技 https://bit.ly/3H1flsM
蔣中正時期(1945-1975)
戰後初期(1945-1953)
二戰中,由於台灣是日本的殖民地,所以遭到美國陸軍航空軍轟炸,半數以上的工廠遭到摧毀,生產力受到嚴重破壞。戰後,工業資源極為缺乏,日本人遭到遣返,管理階層被替代。由於遭到國共內戰牽連,政府軍事支出居高不下,幾乎無力從事投資性支出。貨幣濫發,同時為支援內戰,大量民生物資運往中國大陸,造成物價飛漲。1949年國民政府撤退抵台時,將近200萬人隨之遷移台灣,爆增的人口為台灣社會帶來巨大壓力。中華民國財政困頓,缺乏足夠資本進行重建。因此,雖然臺灣社會在政治上相對穩定,但經濟上卻面臨困局。
為了重建台灣經濟,政府在1949年起進行金融幣制改革,5月切斷和大陸貨幣的匯率聯繫,6月發行新臺幣,陸續推動土地改革,例如: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及耕者有其田等政策,使資本逐漸集中。1950年代韓戰爆發後,美國決心防堵共產勢力擴張,因此對台灣展開大規模援助。自1950年至1965年,共經濟援助台灣14.8億美元,為台灣經濟發展提供莫大助力。1950年12月20日,台灣省政府與美國經濟合作總署台灣分署簽訂「肥料供應合約」[13]。
進口替代時期(1953-1959)
Tango-nosources.svg 此章節沒有提供參考來源,內容可能無法查證。 (2019年9月1日)
這時期,台灣軍事費用高,人口急速成長,農產品出口佔總出口80%以上,呈現農業國家面貌。政府一方面發展農業,一方面透過優良的肥料換穀政策、擴大農工差價方式,將農業所得引導到工業。1953年,政府實施第一期經濟建設計劃,發展勞力密集輕工業,以替代進口商品。採取提高進口關稅、限制其進口、以及外匯管制等方式,扶植民營企業,特別以紡織業為重。1959年起對生產過盛的紡織業採取促進出口政策,並改革外匯管制增加產品競爭力。台灣到1959左右,百姓生活已有是此次此事改善,工業以每年10%以上的成長率快速發展,台灣創下了以農業帶動工業發展的先例。
出口導向時期(1959-1972)
由於美國等先進國家欲將勞力密集產業外移,尹仲容、嚴家淦等技術官僚為吸引外人投資,決定採取自由開放、鼓勵出口等政策,由出口帶動生產。1959年底,政府制定了「19點財經改革措施」,採取較自由的經貿政策、降低關稅、放寬進口、單一匯率等改革。1960年公布「獎勵投資條例」,以減免租稅方式吸引外資抵台。1966年成立加工出口區於高雄,而後在楠梓、臺中相繼設立,外人投資大幅增加。
臺灣因此成為美、日兩國的加工基地,兩國抵台投資額佔總投資額60%以上,也形成臺灣對日本的巨大入超與對美國的大額出超。1963年至1996年平均經濟成長率超過9%。1963年台灣對外貿易首次出超,開始有了外匯累積。台灣逐漸由農業社會轉為工業社會,電器、紡織、塑膠等輕工業快速成長
台灣經濟史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sLbGKg
1950年代臺灣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H4mTLk
1950年代臺灣在國共內戰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及中華民國政府遷臺的背景下展開,為臺灣經濟初步復甦,政治充滿白色恐怖的年代,也是臺灣海峽兩岸軍事對峙最嚴峻的時期。經濟上,因美國實行對中華民國援外法案(Foreign Assistance Act);對在臺中華民國政府提供經濟與軍事援助而讓台灣獲得從國共內戰後重建機會。1951年之後,加上美軍顧問團來臺,軍事獲得防衛力量的臺灣,經濟更獲穩固。獲此機會,臺灣中央與地方政府趁機配合推行土地改革,穩定農業並扶植工業及中小企業。歷年以來美國不斷加強對台灣軍事援助[1]:193。美國對台灣之經濟援助,至1956年增至12,000萬美元[1]:193。蔣氏政權領導下之臺灣於各方面都有建設;影響深遠者有九年國民義務教育之推行,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此外,亦有推行農業機械化及農業技術改良,發展遠洋漁業,興建新型工廠,興建國民住宅、大型水庫、跨海和跨河大橋以及各地公路,並實施縣市長與省議員選舉及舉行各地之村里民大會。
1950年-1951年中華民國縣市長選舉是臺灣戰後時期地方自治的開始,不少這次選舉的當選人與參選人成了各縣市地方派系形成的代表人物。臺灣在各項建設之突飛猛進,不僅為三民主義之模範省,其國民教育之全面普及,可為世界上其他國家所師法[1]:182;臺灣開始經濟建設,目標在增加農業、工業生產[1]:187。
在政治上,在臺灣的國民黨政府一方面確立「以黨領政」的發展方向[2],一方面在檢討國共內戰失敗原因後,於社會力行如政工制度、警總制度、軍統局的政治思想箝制[3]。而在此政經不協調影響下,雖然造成台灣經濟根底得以建立,也相對陸續發生如「匪諜案」或雷震事件等政治迫害事件。
經濟
1950年代,台灣經濟發展強調進口替代,也就是中華民國政府採取各種限制措施,阻止特定外國工業品進口,其用意促進台灣境內產業相關工業品的蓬勃生產,最後使台灣本土工業產品逐漸於台灣供需市場替代外洋料。[4]。在經濟推動實務上,因台灣1950年代初之國民生產毛額僅有150美元左右,與外貿易亦呈逆差,民間資本累積不易,因此該推行經濟重任皆由台灣境內較具規模公營事業擔任。也因此,1950年代中華民國政府官營產業的生產淨額超過台灣所有生產事業生產淨額之一半以上。
另一說法,該國營事業或其台灣經濟發展會如此順利,重點乃對台灣日治時期結束後,無法自台灣抽離的日本官民產在台事業皆由中華民國政府接收。此多項因素,皆對1950年代的經濟復舊與重建,扮演一定角色。除此,以國營事業支撐經濟的中華民國政府,仍積極引導台灣民間資金投入工業生產,且促成台泥、台紙、工礦、農林等四大公營事業的民營化。同一時間,更使用三七五減租等方式,強迫部分台灣地主放棄土地收益,以土地換得的債券或其他有價證券漸趨投入工業生產。在此情況下,台灣經濟不但得以發展迅速,並於大量減少佃農情況下,順利完成台灣有史以來的最大土地改革。
另外,1950年代台灣經濟的發展變數,也為大量外省人住民的移入。雖然近一百二十萬中國大陸移民讓台灣交通、環保、衛生等建設不敷使用,但其人力資源,仍對經濟有一定貢獻。隨後,台灣開始土地改革。同時,擴大社會福利建設,興建國民住宅,辦理低利貸款,鼓勵貿易、私人投資。整理保存文化遺產,矢言建設台灣為「反共復國的自由基地」
1950年代臺灣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H4mTLk
新光集團購買新竹不少文化古蹟,凍結古蹟可能的商業破壞,雖看不出新光財團始終目的,但暫時擋下商人的不當開發,已是功德一件,當政府文化單位或文人團體善意介入時卻能急流勇退,不求土地投資報酬,精神令人敬佩,新光在地企業在地默默奉獻保存文化古蹟,應讓社會效法善行義舉。
案例一 新竹州圖書館- https://goo.gl/Lt0cEx
案例二 北埔「忠恕堂」+姜阿新洋樓 https://goo.gl/C6RxB2
-------------------------------------
北埔「忠恕堂」曾學熙故居建於1922年,1875年考取文科秀才-曾學熙的後代曾成統所興建/國定古蹟金廣福公館◎歷史建築北埔忠恕堂 雙館聯營計畫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https://bit.ly/37JYuvQ
---------------------------------
姜家後代一直以來都沒有放棄洋樓,洋樓後來被同鄉新光集團、新纖董事長吳東昇承租,成立金廣福基金會、開放參觀,姜惠琳苦笑,回自己家,還要買票進去。
直到2012年聽聞合庫有意拍賣洋樓時,姜惠琳跟姊姊廖惠慶本來還想悄悄去投標,沒想到廖運潘斥責她們,吳東昇守護洋樓有恩,怎麼可背信忘義。
因而兩姊妹硬著頭皮向吳東昇詢問意願,所幸吳東昇展現成人之美,願意退讓棄標,六兄妹籌資以高出當年抵押金逾10倍的金額買回。洋樓終於「回家」了,再次回到姜家懷抱,也罕見地造就屋主後代成功買回古蹟建物的佳話。
重溫「茶金歲月」!姜阿新孫女姜惠琳體悟:失志也別喪志 | 沈瑜 | 遠見雜誌 https://bit.ly/3n5hBbm
姜家於1967年轉移產權予合作金庫,直到2012年法拍由姜阿新後人等集資8,000萬元買回。 https://is.gd/5DOPx2
新光放手不買姜阿新宅 廖運潘:吳東昇有恩於我們
周刊王CTWANT |李蕙璇
2022年1月22日
茶金貴人1/新光放手不買姜阿新宅 廖運潘:吳東昇有恩於我們 https://bit.ly/3p4U1MS
公視改編新竹北埔茶商姜阿新人生故事的《茶金歲月》戲劇,收視率開紅盤,也讓人再度關注新光集團吳家維護古蹟的成果與禮讓之舉。圖為新纖董事長吳東昇。(圖/報系資料照、公視提供)
[周刊王CTWANT] 公視時代生活劇《茶金歲月》改編新竹縣知名茶商姜阿新勵志故事,網路收視一舉奪得Nexflix等7影音平台冠軍,除了又悲又喜的劇情,屋齡75年風華絕代的姜阿新洋樓更令人印象深刻。
姜家古宅一度流入債權銀行手中,能列入古蹟,甚至峰迴路轉由子孫買回接手管理,「這要感謝許多貴人相助。」姜阿新孫女廖惠慶說,「最關鍵貴人,即是金廣福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吳東昇。」
1月8日,廖惠慶在新北市翫雙溪書苑新書分享會後受訪,開頭就跟CTWANT記者提到吳東昇。原來姜阿新結束家族事業將洋樓抵押給合作金庫後,金廣福文教基金會於1995年租用洋樓至2014年交接給姜阿新後代子孫,維護管理近19年。
2016年金廣福文教基金會遷至新竹北埔忠恕堂,吳東進(左二)與吳東昇(右二)兄弟檔一同主持揭牌剪綵儀式。(圖/報系資料照、翻攝金廣福文教基金會臉書)
2012年合庫要法拍姜家古宅收回債權,「當時的承租者金廣福,才是擁有出標買阿公老宅的第一順位人!」現為荒野保護協會監事的廖惠慶說。後來吳東昇慷慨允諾放棄競標。
據客委會官網,姜阿新洋樓1946年興建,為新竹北埔旺族茶商姜阿新所有,委由竹東建築師彭玉理設計,採洋式風格得名。姜家於1967年轉移產權予合作金庫,直到2012年法拍由姜阿新後人等集資8,000萬元買回。
復原姜阿新洋樓經費龐大,新竹縣政府遂向客委會申請經費2,968萬元,加上縣府補助與所有權人自籌數百萬元等,於2017年展開修繕,2019年開放,現由姜阿新教育基金會管理,對外提供民眾參觀古蹟導覽。因此,也吸引《茶金歲月》時代劇在此開拍。
「新光吳家是新竹之光,洋樓物歸原主回到姜家,蔚為地方一樁美事。」身為北埔人、新竹縣古蹟文化環境再造協會會長古武南說,他也提到北埔是全國首波社區營造據點,即金廣福文教基金會與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開始,奠定北埔古蹟重鎮,基金會出版的《北埔光景》還挨家挨戶贈送,讓居民印象深刻。
吳東昇擔任董事長的金廣福文教基金會於1995年成立,由新光集團創辦人吳火獅夫人梁桂蘭擔任理事長,後由么子吳東昇接任,他也是吳家於中壢起家的新纖(1409)董事長,事業還包括瑞興銀行(5863)、大台北瓦斯(9908)等。
吳東昇曾擔任過荒野保護協會顧問。2012年4月,廖惠慶聽堂兄說合庫董事會決定要釋出姜阿新洋樓法拍,「與家人商量後,決定也參與投標,我問了律師才知道,後代子孫並不能有優先出標權,我想到可以透過荒野共同認識的前輩,轉交一封信給吳東昇。」
「這封信是我用電郵發出的,信中描述小時候和阿公、阿嬤住在一起的童年時光,還有父母常常提起掛念的過去種種,家人們得知洋樓要被法拍了,想要把握機會合力買回。」廖惠慶並於信中附上多張童年與姜阿新阿公、阿嬤、父母、手足共同居住洋樓生活點滴照。
姜阿新孫女廖惠慶一提起童年跟著阿公阿嬤生活點滴,臉上洋溢欣喜滿足笑容。(圖/方萬民攝)
「發出電郵的那一天,前輩說已轉達給吳東昇董事長,沒想到也就在同一天,吳東昇就給了回覆,允諾說金廣福不會參加洋樓的法拍會。」廖惠慶收到口訊當下,心中震撼到熱淚盈眶。
「如果不是吳董事長的成人之美,我們可能沒有機會重回阿公家,一圓父母日夜所思的願望。」她娓娓道來與貴人吳東昇的這段緣份。《茶金歲月》從去年11月上映至今觀眾回響不小,也帶旺銷售姜阿新女婿廖運潘原著《茶金歲月》-北埔姜阿新洋樓的故事,目前已進入第五刷。
茶金貴人1/新光放手不買姜阿新宅 廖運潘:吳東昇有恩於我們 https://bit.ly/3p4U1MS
原文載於「想到什麼就寫什麼」,這位勇敢的淡中三年級學生就是「茶金歲月」作者廖運潘:有一次,我在中壢火車站排列買票要往淡水,不知道什麼時候,來了兩個人在亂翻我放在長椅上的背包。我走過去怒吼一聲「你們幹什麼」,其中帶眼鏡的老傢伙問我背包裡面裝什麼,我說你們管不著,老傢伙勃然大怒,說我「生意氣」(傲慢)並要我隨他去警察局。我在騎虎難下的情況下說「你能以『生意氣』的理由來抓人嗎?」。他可能認為在眾人環視下被一個黃口孺子問住是嚴重地損傷他「日本」的尊嚴,所以說要到警察局調查我的背包。我說「背包裡面除了一瓶花生鹽(花生打碎,和鹽巴炒在一起,戰爭時期之最好的配飯食物)以外都是內衣和書本,你們現在就可以在此地調查,何必小題大做」,可是那兩個傢伙不肯放我,堅持要我去警察局一趟。當時才中學三年級的我,面對一日一台之面目可憎的「日本」有一點害怕起來。
後來,我想出一則妙計。我說我非搭這一班火車回淡水不可,因為我志願了少年飛行兵,明日一大早要參加考試。這是最堂皇的理由,他們聽到少年航空兵就互相看了一眼,可是還是那個老日本比較狡猾,他追問我明日幾點幾分在哪裡舉行考試,我答以「那是軍之機密,不能奉告」並且將了他一軍說:「如果不信,你可以打電話找我們配屬將校羽矢中尉殿(對大佐以下的上級官,以「殿」來稱呼,將官的尊稱是閣下)查證」。
這一招確實管用,他們惹不起現役軍官,我又沒有犯法,所以說一句「以後你要給我小心」後就走開去物色新的獵物。聽說運潮兄也有同樣的遭遇,那個老日本在月台發現運潮兄的包袱裡面有一瓶花生鹽而開始問長問短,眼見火車快要到站,覺得不耐煩的運潮兄突然發飆起來說:「這是我家自己種的花生,數量又這麼一點點,難道這也成為取締的對象嗎?如果你懷疑我會拿這個東西去做闇取引,我就將其敲破在鐵軌上」。老傢伙理虧,只好說一句「生意氣的傢伙」就讓他上車。當時的中學生確有軒昂的自尊心,正如那個老日本所說的有一點「生意氣」(na ma i ki)。
(4) 新竹縣定古蹟-姜阿新洋樓 - 原文載於「想到什麼就寫什麼」,這位勇敢的淡中三年級學生就是「茶金歲月」作者廖運潘:有一次,我在中壢火車站... | Facebook https://bit.ly/46vgPcM
《邱萬興專欄》姜阿新與姜娘送的茶金歲月 – 芋傳媒 TaroNews
1948年姜阿新全家攝於天水堂,姜麗芝就讀新竹女中。
《邱萬興專欄》姜阿新與姜娘送的茶金歲月 https://bit.ly/3RqIDd1
新竹縣定古蹟姜阿新洋樓 | 立即訂位!inline 線上訂位預約
新竹縣定古蹟姜阿新洋樓新竹縣定古蹟姜阿新洋樓 | 立即訂位!inline 線上訂位預約
314新竹縣北埔鄉北埔街10號
查看地圖
歡迎預約姜阿新洋樓導覽,預約前請仔細閱讀以下注意事項,感謝您的配合!
平日:週三、四、五。
假日:週六、日,及粉專公告之假日。
休館:周一、二,及粉專公告之休館日。休館日恕不受理預約。
※預約辦法將視實際狀況隨時調整並更新。
此為導覽行程,場次時間固定。無提供自由參觀。
其他需求請聯絡:chiangashing@gmail.com。
請提前1周以上預約。
避免重複預約,每團限報名1場導覽,至當日完成報到後才能預約下個場次。
需同時預約複數場次請聯絡:chiangashing@gmail.com。
導覽時間:約1小時。
收費與報到:
僅收現金,於現場收費。
請提前10分鐘報到。預約保留5分鐘,逾時視同取消無法入場,並記入預約未出席次數。(累計2次後恕無法預約)
每場限制人數:25人(含成人及孩童)
成人:18歲起。
孩童:7-17歲。
6歲(含)以下幼兒免費入場,亦不計算人數。
總人數超過25人,須分兩個場次,請填寫表單。
其他需求請聯絡:chiangashing@gmail.com。
平日場次收費(已含門票及導覽費):
NTD2,000/場。
1-20人內皆收費NTD2,000。
21-25人每人加NTD100。
同場次有不同組訪客,依總人數分攤。
例如:該場次有A小姐4大人、B先生6大人,總共10人。每人導覽費為:2000/10=200元
假日場次收費(已含門票及導覽費):
NTD100/人。
6歲(含)以下幼兒免費入場。
目前無其他優惠票價,敬請見諒。
新竹縣定古蹟姜阿新洋樓 | 立即訂位!inline 線上訂位預約
名 稱: 守護文資竹縣補助管理維護費 每案最高15萬元
日 期: 2024-05-01 至 2024-12-31
迅雷雲新聞網 - 即時新聞 https://bit.ly/3wgmdmK
記者林進賢/新竹報導
113度新竹縣文資管理維護開始受理申請到5月31日截止,每案最高補助15萬元,歡迎民眾踴躍提出申請,公私合力守護文化資產。
縣長楊文科表示,文化資產經過管理維護才能彰顯出價值,因為文化資產建物年歲久了,難免出現構造材料劣化狀況,管理維護就是趁建築物生小病就趕快看醫生處理,避免小病拖延成大病,以降低後續大修的經費,也就是說用「花小錢,省大錢」概念,延長古蹟歷史建築之生命週期,也減輕管理單位負擔。
文化局長章宗耀表示,從104年到112年共核定93件文化資產保存、修復、再利用及管理維護案,補助經費超過7百萬元,申請案件也從一開始每年8件成長到每年26件。
文化局指出,113年縣府編列150萬元補助款並爭取文部40萬元經費挹注,文化資產管理維護補助經費達190萬元。補助原則以建造物主要構造體為主,優先補助具重要性或急迫性之緊急應變措施,其他項目還包括定期維修、防災設施設備、無障礙設施設備、緊急救護等。申請單位至少自籌30%,縣府補助上限最高15萬元,文化局預計6月邀請專家學者審查,核定結果將以書面通知申請人並公布於文化局網站。迅雷雲新聞網 - 即時新聞 https://bit.ly/3wgmdmK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