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記錄片透過戲劇再現這樣的手法,田野踏查的深度就必須需要涵蓋了年代、經濟、政局、地理、社會結構,甚至需要依靠記憶的模糊、碎片來拼湊。《巡白馬記》不會說是一段所謂的詔安客家的歷史真實,《巡白馬記》更像一部經過時間蔓延後歷史在地化而更具有普世價值的一部移墾台灣的台灣詔安客歷史。 #巡白馬記 #歷史紀錄片
《巡白馬記》主要講述的是1701年12輩廖朝孔渡海來台到1875年的 #白馬事件(三姓械鬥),距今已幾百年的光陰,戲劇再現也試圖探索現實和再現之間模糊的界限,此外在還原時代的追求過程中,中部詔安客家更是由其困難,在北部南部的客家因族群的展延或是文史的梳理已被在地長久的認同而有更深的挖掘與維持,詔安客家早期因閩客之間的商業交易、交融,詔安客家的習俗、衣著、建築、語言、文化等都相較之下容易被同化。
公告欄
facebook 姜太公廟
- Aug 20 Sun 2023 12:33
福爾摩沙傳教士地圖。圖上那些地名都是舊名,而且都是用白話字寫。但是因為用的音譯系統有些老舊,有些地名的寫法連台語人不一定看得懂,加上也有一些地理上的錯誤。 因此地名翻成台語以及中文。歡迎各位台語人來修正或補充
最近在網路上發現有朋友分享這張100多年前畫的福爾摩沙傳教士地圖。圖上那些地名都是舊名,而且都是用白話字寫。但是因為用的音譯系統有些老舊,有些地名的寫法連台語人不一定看得懂,加上也有一些地理上的錯誤。
- Aug 18 Fri 2023 15:55
1715年麟洛開庄「來台祖蘭桂公」客家人-徐蘭桂約生於1688至1698年間「台灣開基祖功加都閫府諡忍慎英睦蘭桂徐公、妣諡賢助孝訓徐母張安人之墓。男秉乾、秀乾、乘乾。遺下裔孫阿憨、得水、仁和、應祥、蔭棠、滿古、仁端、永盛、得生、紹德、阿龍、集雲、文生、紹喜、石榮、進登。昭和13年(1938)歲次戊寅仲夏月穀旦重修」
羅聘(1733年—1799年)。字遯夫,號兩峰,又號花之寺僧、衣雲、衣雲道人、衣雲和尚、金牛山人、蓼洲漁父、師蓮老人等,祖籍安徽歙縣,後移居江蘇甘泉(今江都),清代畫家。揚州八怪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