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欄
交通罰鍰-當超收常態化,交通罰鍰收入無疑是地方政府豐沛且穩定的財源之一。根據《道路交通違規罰鍰收入分配及運用辦法》,由直轄市、縣市政府舉發的案件,罰鍰經處罰機關收繳後,24%分配給處罰機關、1%繳國庫,其餘高達75%交由地方政府自行運用。立委林月琴根據交通部統計指出,108至112年度,全台縣市交通罰鍰收入年年突破百億,六都則是進帳十餘億。根據《道路交通違規罰鍰收入分配及運用辦法》,地方政府開出多少罰單,都可回收75%,卻僅12%須用於道安改善,等於有高達88%流向不明。(圖/三立新聞)108至112年,全台交通罰鍰收入挹注地方經費均突破百億,但當罰單爭議屢爆;當有路口愈取締、肇事數愈多,用路人不禁想問,這些經費究竟用在哪?為何無法有效提升台灣道路環境與交通安全?我們追蹤發現,各縣市罰鍰收入最少僅12%得依法用在「道安改善」,換言之,有高達88%的比例由地方政府「自由心證」,而真相是,12%的用途也難以追溯…高達88%經費用途不明,淪地方政府「小金庫」日本「交通安全對策特別交付金制度」開宗明義寫道,交通罰鍰收入是用來發展道路交通安全設施的費用。有別於我國統一回饋75%給地方政府,日本的分配比例,是按區域內交通事故件數、人口密度、已改善道路總長度,分別以2:1:1的比例計算補助,而經費必須依法用在交通號誌、道路標誌、行人天橋、護欄、道路反射鏡等設施改善。罰單地獄/交通罰鍰淪地方小金庫?「僅12%」須用於道安改善 https://bit.ly/48AzOFY
分配比例的不當設計-現行制度下的分配方式極度失衡:
- Sep 23 Tue 2025 10:53
嘻哈文化一貫的直白風格,反對者則批評低俗-第16屆金音獎19日公布入圍名單,青鳥饒舌歌手楊舒雅以《Rule男Freestyle》角逐最佳嘻哈歌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