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女幸佳慧於兒童文學翻譯創作與評論者,2010年學成後,在台南成立葫蘆巷讀冊協會,並接手經營台南市立圖書館總館的兒童閱覽室,成為台灣第一起公共圖書館委外案例。她不僅著作等身,更積極在全國各縣市推廣閱讀,演講一年百餘場。幸佳慧獲知金鼎獎得獎。幸佳慧女士的行動與論述多以台灣為對象,廣泛涉及多元文化、轉型正義、性別平等、土地認同、兒童權益等議題,其作品不因為以兒童為對象而自我設限,敢於挑戰與碰觸台灣社會走向公平正義過程中的各種議題,讓每個看似困難的題目,都能找到一條與兒童溝通的渠道,實踐了一場發生於兒童文學領域內的閱讀社會運動。 https://is.gd/fUVGr5
公告欄
facebook 姜太公廟
- Oct 18 Fri 2019 20:33
在祭文聖與武聖後舉行祀五文昌/「帝德廣運,乃聖乃神,乃武乃文。」/天策上將,是大唐的最高軍職-天策上將:一人,正第一品,負責唐對內外的軍事作戰,府主,總判府事。
- Oct 18 Fri 2019 17:21
佛的七大手勢/道家辟邪伏魔手印/葛洪的「抱朴子」內篇卷篇登涉篇,云:「祝曰:」臨兵斗者, 皆數組前行,常當視之,無所不辟」。意思是說,常念這九個字,就可以辟除一切邪惡。東密受到我國道教的影響(使用護咒法),可是在抄錄這九個字時 ,把「數組前行」誤抄成「數組在前」或「陣裂在前」,而沿用至今
佛像的各種手勢教義!關鍵時刻能救命!(收藏) - 佛緣福報 http://bit.ly/33H7SeW
佛的手勢皆有深意,你應該領會 - 每日頭條 http://bit.ly/33Fbez3
- Oct 18 Fri 2019 13:27
日本神道教-基於人有靈魂和萬物有靈的觀念,盛行對天地神靈、山川風雨等自然精靈和祖先神的崇拜與祭祀/〞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
日本佛教「檀家制度」(寺檀制度):信徒為檀家,檀那寺為寺院,在此制度下檀家的成員有人出生、結婚、遷移等都需要通報檀那寺。因死亡舉辦喪葬儀式也要由檀那寺負責處理,故不同宗派有不同的宗教儀式。而歸屬於某一宗派的檀家,其家庭全體成員都需是同一宗派,不可以改變所屬之宗派。雖然明治維新以後,檀家制度已逐漸崩壞,但長久以來所奠基的基型,尚留存於近代的日本佛教文化中。因此,隨著臺灣日人的增加,各宗派也須派人來臺以應付所需。可參閱藍吉富,《認識日本佛教》(臺北:全佛文化事業,2007),頁 296-301。 108 李添春纂修,《臺灣省通志稿》卷二 人民志宗教篇,頁 103。
1919年4月(台灣教育令) 在公學校規則中,明定台灣神社祭日時每年10月28日。(即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去世日),應集合學校師生參拜或遙拜神社,並由校長進行有關台灣神社的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