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光影裏斬春風: 武士道分流與滲透的新詮釋 - 張崑將 著 - Google 圖書

事上磨練+藝乃亡身也

人須在事上磨
[原文]
 問:「靜時亦覺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先生曰:「是徒知靜養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臨事,便要傾倒。人須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
[譯文]
 (陸澄)問:「清靜的時候,便覺得心境泰然,但一遇到事情,感覺就不一樣了,怎麼辦呢?」王陽明說:「這是只知道靜養,不知道做克除私心雜念工夫的緣故。這樣來對待事情,心境便會反反復復。人必須在事上去磨練,這樣才能清靜時也安定,變動時也安定。」
 ——摘自《傳習錄》
------------------
人需要在事上磨練心志!—王陽明
2017-09-10 由 晨曦時光 發表于資訊
心學大師王陽明《傳習錄》中有段話是:人須在事上磨鍊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靜,遇事便亂,終無長進。那靜時功夫亦差似收斂,而實放溺也。
意思是:人必須在事上磨鍊,在事上用功才會有幫助。若只愛靜,遇事就會慌亂,始終不會有進步。那靜時的功夫,表面看是收斂,實際上卻是放縱沉淪。
這應該也是他知行合一思想的具體體現吧!
人的心智需要在現實中慢慢磨練,知指導行,行提升知,知與行的水平交互提高,使心靈境界不斷升華。
年少的時候,我們常常把一些眼前的細碎小事看得非常重,心情常常起起伏伏,有時高興得手舞足蹈,有時又鬱悶得不知如何發泄。
遇事常衝動,緊急情況下會茫然不知所措!每個人都會經歷這樣的階段,只是持續時間不同,表現形式不同罷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閱歷的增加,以前一些看得重的事,經歷多了,便也見慣不驚了。
曾經感到不可逾越、關乎命運的大事,隨著時光的流逝,早已煙消雲散。
慢慢的,從青澀走向成熟,從只關注結果到也注重過程,從只關注外界的評價到更注重自己的內心。
這些變化都是從一件件事上磨練得來的。
許多人都經歷過一件事一波三折的過程,也許今天一個消息讓你心生希望,明天一個突發情況又會給你當頭一棒,心情常常猶豫徘徊、焦灼不已。
你又不能逾越事情發生、發展的過程,直接看到結果,只能憑著自己的初心和堅持一步步向終點邁進。
這樣的事周期越長,對意志的磨練就越強。常常經歷過幾次山重水複,柳暗花明,到最後你會感到經歷過程比收穫結果更顯重要,對生命的意義更大!
付出艱辛努力後,終於苦盡甘來的成果,比唾手可得的果實,更讓人激動,更值得珍惜。
也有很多時候付出不見得有回報,努力過後也不是必然得到想要的結果,但過程中對心理和能力的鍛鍊也是一種收穫。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就看你怎麼看待。
當行進途中的你借不到來自外界的能量和光時,就需要點亮自己的心燈,激發內在的潛能。
記得澳大利亞的作家朗達.拜恩寫過一本書叫《吸引力》,核心思想就是如果你散發著正能量,就會吸引宇宙中的正能量,反之,就會吸引負能量。
用一句簡單的話來形容便是,當你真心想做一件事時,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當一個人無論在何等艱苦的環境中,都能保持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勇於擔負時代賦予的使命與責任,他便會散發出無限的人格魅力,影響和改變無數的人。
這樣的例子古今中外不勝枚舉。比如蘇軾、王陽明、蘇格拉底、曼德拉。
他們的人生道路都是崎嶇不平的,但正是這些不幸的遭際、大是大非的考驗,使得他們更加彰顯人性的光輝,宛如恆星照亮歷史的夜空。
很多人都希望心想事成,萬事如意,這只是一種美好的願望,每個人都要經歷困難和考驗。
平常的日子裡保持心平氣和很簡單,真到大事臨頭,若要臨危不亂,神情自若,沒有 現實的無數次歷練往往很難做到。
緊急的狀況對一個人應變力、執行力、耐受力等許多能力都是全面的挑戰,使人處於高度緊張亢奮的狀態,能激發出內在的巨大潛能去應對外界的變化和影響。
一些大事難事經歷多了,以後再遇到,便心中有數,不再慌亂,心也變得安靜了許多,能騰出時間和精力考慮更多、更複雜的問題。
陽明心學一個重要的論述便是「此心不動,隨機而動」。王陽明先生一生經歷無數大小戰役,所向披靡,戰無不勝。
這條寂靜高深、以不變應萬變的攻心策略是出奇制勝的重要法寶,也是他不斷經歷常人無法忍受的身心磨礪後,萃取的生命箴言!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news/gbzy2jl.html
---------------
論「事上磨練」——讀《王陽明全集》札記
2017-05-26 由 陝西土生書院 發表于文化
論「事上磨練」
——讀《王陽明全集》札記
王陽明「心學」之精髓是所謂「致良知」,倡導人生一切的努力都共同指向這三個字。達到「致良知」的目的,要通過「知行合一」的實踐。「知行合一」在哲學上屬於方法論的範疇,是為「致良知」所服務的。王陽明的哲學並非空談心性之學,而是入世的哲學、行動的哲學,重事功,合世用,特別是他提倡的「事上磨練」,對我們的生活、工作、學習有很大啟迪和裨益。
關於「事上磨練」,我有以下幾點粗淺認識。
事上磨練,一定要有堅定的信念。王陽明曾兩次參加會試未中,有朋友為他感到恥辱,王陽明不以為然地說:「世以不得第為恥,吾以不得第動心為恥。」此正是王陽明高於世俗庸眾的地方,守得住自我,得失不能動其心。他認為「變化氣質,居常無所見,惟當利害、經變故、遭屈辱,平時憤怒者,到此能不憤怒;憂惶失措者,到此能不憂惶失措,始是能有著力處,亦便是用力處。」這就需要內心的無比強大。而內心之強大,來自於堅定的信念。有了堅定的信念,才能從容面對人生所有的逆境和苦難。《傳習錄》載,其弟子陸澄突然收到一封家書,「言兒病危,澄心甚憂悶不能堪。先生曰:『此時正宜用功。若此時放過,閒時講學何用?人正要在此等時磨鍊!』」在人生遭遇驟變打擊之時,能做方寸不亂,需要的是大智慧、大定力、大胸懷。在重大的挫折和打擊面前,保持住一顆平常心,並能夠把命運的迎頭痛擊當作磨練心性、超越自我的大好機會,才能動心忍性,意志堅強,使自己的人生境界不斷提高。
事上磨練,還要善於用心思考。王陽明提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與行原本是一回事,一切思想均要落實到具體行動上,才真正稱得上「知行合一」。王陽明平定寧王叛亂時,連施虛張聲勢、圍魏救趙、反間等妙計,令朱宸濠一誤再誤,三十多天即潰敗被俘;後來王陽明總督兩廣剿滅群盜時,群盜首領感嘆「王公素多詐」。此正說明王陽明智慧過人,而且多謀善斷。我們做一件事情之前,一定要先學會思考,謀定而後動;特別是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善於用自己的頭腦考慮問題,凡事比別人多動一點點腦子,形成自己的主見。只有善於思考,才能透過現象看本質;只有善於思考,遇到難題才會有破解的辦法。如果實在一時想不出辦法來,不妨設身處地想一想,在同樣的處境下,比自己閱歷豐富的人會怎樣面對?比自己更有聰明才智的人會怎樣面對?甚而想一想,古往今來之聖賢若處此境況,又會怎樣面對?這樣一想,往往豁然開朗。在遇到實際困難的時候,要能夠「眉頭一皺,計上心來」,能想出辦法來才是真聰明,能克服困難干成事才是真本事;同時,事後要善於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吃一塹,長一智」,今後不在同一個地方跌倒,這樣無形中就會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事上磨練,尤其重在實踐。王陽明說「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他又說「凡謂之行者,只是著實去做這件事。若著實做學問思辨的工夫,則學問思辨亦便是行矣……行之明覺精察處,便是知;知之真切篤實處,便是行。」一切美好的想法如果不付諸行動,最終都會成為空花泡影。只有去實踐,才能認識事物發展的規律;只有去實踐,才能實現自己所努力奮鬥的目標;只有去實踐,人生才會有價值和意義。回顧王陽明的一生,如果沒有受到權閹陷害遠謫貴州,也許就沒有他後來的龍場悟道;如果沒有與寧王朱宸濠血與火的交鋒,也許他就不會成為傑出的軍事家;如果沒有與朝中奸佞小人的鬥智鬥勇,也許他在政治上就不會成熟、老練;如果沒有與同時代學者的不斷論戰,也許他的學問便不會日漸精粹以至於大成……總之,如果沒有這些苦難和磨礪,王陽明的一生也許會變得很平淡,也許就不會成為有明一代集學術與事功為一體的聖賢。
事上磨練,貴在堅持。王陽明勉勵友人「惟吾兄益就平日用工得力處進步不息,譬之適京都者,始在偏州僻壤,未免經歷於傍溪曲徑之中,苟志往不懈,未有不達於通衢大路者也」。陶行知先生說,人生為一大事而來,做一大事而去。這件大事,就是每個人的人生定位和奮鬥目標。只要認準了方向堅持不懈走下去,目標就會越來越近,這就是「久久為功」的道理。王陽明少年時代,便立志要做聖賢,他一生都堅持以聖賢的標準要求自己,按照聖賢的態度和方式對待人生的一切際遇,最終真的達到了聖賢境界。我們在平時的生活、工作和學習中,也會不可避免地遭遇到困難、挫折和失敗,當此關頭,能咬緊牙關堅持住,則堅持之時,就是長進之時。凡事若能下定決心在「不可間斷」四字上用工夫,比別人多一點點淡定,多一點點用心,多一點點努力,假以時日,亦必將有成。
王陽明在與友人王純甫的信中說:「譬之金之在冶,經烈焰,受鉗錘,當此之時,為金者甚苦;然自他人視之,方喜金之益精鍊,而惟恐火力錘煅之不至。既其出冶,金亦自喜其挫折煅煉之有成矣。」這也就是「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的道理。人之一生,憂患實多,一切磨難,其實都是在助人修行,而經曆本身則是人生最大的財富。我們只有在不斷磨練中,才會增長見識和才幹,才能實現自我超越,才能使自己的人生境界得到升華,也才能最終把握命運,改變命運,從而使今生不虛此行。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y62pg6a.html
-------------------------------
人須在事上磨
    陸澄問:“靜時亦覺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先生曰:“是徒知靜養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臨事,便要傾倒。人須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傳習錄·陸澄錄》
    陸澄有個疑惑:“平時無事的時候覺得自己的修為很好,心境也不錯,但一遇到事情就不同了,心亂導致手忙腳亂,什麼事都做不成,這是怎麼回事?”
    王陽明告訴他:“這是因為你只知道靜養,而沒有在實際事情上用'克己'的功夫。只知道靜養,就會養成好靜的毛病,這樣面對突如其來的事情,心態就會亂,事情就會處理不好。所以呢,人必須通過做事來磨練自己的心志,磨礪自己的心境,這樣面臨事情時心才不會亂,處理事情才能從容不迫,游刃有餘,才能做到'靜時心也定,動時心也定'。”
    陸澄所說的情況,我們經常遇到。當你平時無事時,自我想像,認為什麼都能做,可一遇到事情就乾瞪眼。平時說起任何人生難題時頭頭是道,跟哲學家和專家的水平在一條線上,但真去做了,發現自己跟白痴差不多。中國古代有個極鮮明的例子,就是紙上談兵。說的是戰國時期趙國大將趙奢的兒子趙括,跟他老爹辯論兵法謀略時,滔滔不絕,把老爹辯得啞口無言。但老爹卻說,這小子把打仗看得太容易,一旦到戰場,必死無疑。老爹的話一語成讖,多年後,趙括指揮的主力部隊在長平之戰中被秦軍全殲,本人也死於亂箭之下。
    其實,人類歷史上“靜時亦覺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的人太多,王陽明分析說,是因為未能“克己”,所謂“克己”,傳統儒家門徒的解釋是:約束、克制自己。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就是控制自己的情緒,降低情緒波動的干擾,也就是要情緒穩定。再具體點說,就是要不動心,泰山崩於前,心率正常;黃河之水天上來,心率仍然正常。面對別人的侮辱,絕不衝冠一怒,而是一笑了之。
    可是,很多人都“臨事顛倒”,原因就是心動了,也就是情緒產生了波動,不穩定,失去了自製力,變得非理性,從而作出荒唐的行為來。我們見到很多人在無事時都穩如泰山,情緒控制自如,其實這是假象,因為事實上安靜時並沒有情緒產生,既然沒有產生情緒,正如井水,平時沒有動靜,那是因為它原本就那樣,可當你投進石頭時,它就動了起來。這個時候,也就是當你被石頭擊中時,你是水還是冰,就是真正的考驗了。
    很多人都是這樣:經歷少,沒有實際經驗,情緒一遇撞擊,自然就控制不住,失去了理性,亂了方寸,自然不能成事。
    蘇東坡的故事就是明證。北宋後期,蘇東坡被發配到江北瓜州任職,和他的好朋友佛印禪師所住的金山寺只隔著一條江。有一天,蘇東坡坐枯禪欣然有得,便洋洋得意的做了一首偈子,來表達他的境界,並且很得意地派書僮過江把偈子送給禪師,並囑咐書僮看看禪師是否有什麼表揚的話?詩是這樣的: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佛印看了以後,拿起筆來,只批了兩個字,讓書僮帶回去。
    蘇東坡滿以為佛印會讚歎自己的境界,打開信後,卻看到兩個字:放屁。
    蘇東坡氣沖鬥牛,連夜乘船到江的對岸去找佛印。一見到佛印,蘇東坡怒氣沖沖地問:“你這是什麼意思?”佛印似乎早就等著他,不緊不慢的說:“你不是八風吹不動嗎?怎麼讓我一屁就打過江來。”蘇東坡如挨了當頭一棒,馬上就恍然大悟了。
    蘇東坡看似情緒穩定,心平氣和,其實都是幻想,佛印稍稍刺激他一下,他馬上就被情緒所左右,失去了自製力,沒能經得住事實的考驗,可謂空想無益。佛印對蘇東坡這種遇事顛倒的行為給了評價:八風吹不動,一屁過江來。
    如何才能靜亦定,動亦定呢,王陽明給出了解決的方法,那就是:事上磨。
    只有多做事,多歷練,有意識的進行磨練,吸取經驗,從而做到安靜時情緒穩定,遇事時情緒也能保持穩定,才會杜絕“遇事就顛倒”的窘境。
    心學所提倡的“靜”,絕不是說枯坐在那修行,不然修的就是外形的坐相,而不是內心的靜。王陽明提倡的“靜”是和“動”(事上磨)不可分割的,正如他的“知行合一”一樣,是並駕齊驅的。
    一個不經世事的孩子,其實“靜”對他們沒有意義,修不成淡定的心;對經歷很多事情的人來說,要去刻意磨礪自己才有可能,經歷了不思考,不堅強自己,依然會崩潰。外界事物總是風風雨雨,豐富多彩,經歷了,就好像自己內心的內心多了,這些東西就像磐石一樣牢牢地定在心底。別人的讚揚、別人的惡語,遇到的困難、遇到的喜事,不是困難,也不是喜事,不能讓內心起任何波瀾。這便是靜的工夫。
    事上磨,不是要你去經歷驚心動魄的大事,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的一些瑣碎事就是我們修煉的最佳場所和道具。你經常會為許多瑣事操心,因為操心,就必須要去思考,處理瑣事的能力,其實更考驗人,因為它如亂麻,看上去柔弱無力,但想要解開它,就必須用心。這就是事上磨的最佳通道。
    最後,要注意的一個心學專業常識:克己。
    前面談過,克己在傳統儒家門徒那裡被解釋為約束、克制自己的情緒和私慾。是一種修養的方式。但如果仔細讀王陽明這段話,恐怕這種解釋有商榷之地。克己自己的情緒和私慾必要到事上去磨,磨什麼?當然不是磨事情,而是磨練自己的心。使自己的內心強大,所以在以後遇到事情時才能“定”。
    那麼,我們是否可以這樣理解,其實克己,就是能夠自己做主去實現自己的規範?因為只有這樣理解,才符合王陽明心學的思想:每個人都應該有獨立的精神和意志!
-------------------
     王陽明先生說:「人須在事上磨練做功夫乃有益」。本書作者NICOLE老師從傳統貿易公司的經理人到經營自己的健康事業,並且成功轉型為專業講師、企業顧問。她所輔導過的企業,在短時間內都達到業績倍增的功效。過去,她吸收世界級的大師的智慧,超越自我,邁向巔峰,如今,她將這些寶貴的人生經驗,歸納出「邁向編巔峰七大心法」及「打造成功十二把金鑰」來與大家分享,希望大家不僅可以擁有它並善用它,讓它像一塊充滿磁力的吸鐵,為您不斷吸引豐沛的財富,開啟成功的大門,為生命再添更多豐美。
王陽明先生說:「人須在事上磨練做功夫乃有益」。本書作者NICOLE老師從傳統貿易公司的經理人到經營自己的健康事業,並且成功轉型為專業講師、企業顧問。她所輔導過的企業,在短時間內都達到業績倍增的功效。
  過去,她吸收世界級的大師的智慧,超越自我,邁向巔峰,如今,她將這些寶貴的人生經驗,歸納出「邁向編巔峰七大心法」及「打造成功十二把金鑰」來與大家分享,希望大家不僅可以擁有它並善用它,讓它像一塊充滿磁力的吸鐵,為您不斷吸引豐沛的財富,開啟成功的大門,為生命再添更多豐美。
---------------------
王陽明:靜坐不如在事上磨練做功夫
來源:九州出版社讀書會 作者: 發表時間:2017-11-28 23:44:54
字號: 小 中 大 [雙擊滾屏]
由靜坐得到的“收斂”,是靠不住的。心能作主時,無論在動時或在靜時,都只是那個虛靈明覺、真誠惻怛的心,這才是“功夫一貫”。
   (九川)又問:“靜坐用功,頗覺此心收斂;遇事又斷了,旋起個念頭去事上省察;事過又尋舊功,還覺有內外,打不作一片。”
   先生曰:“此格物之說未透。心何嘗有內外?即如惟浚今在此講論,又豈有一心在內照管?這聽講時專敬,即是那靜坐時心;功夫一貫,何須更起念頭?人須在事上磨練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靜,遇事便亂,終無長進。那靜時功夫亦差似收斂,而實放溺也。”(《傳習錄》下)
    由靜坐得到的“收斂”,是靠不住的,所以“遇事便斷了”,於是又起個念頭在事上去省察,等事情一過去,卻又要回到靜坐上再求收斂之功。這樣來回照顧,反复攪擾,如何能內外打作一片?常人總以為靜時的無念是內,動時的起念是外。
    其實,(一)人哪有無念之時?戒慎恐懼即是念,居敬的敬亦是念。戒懼與敬,都是貫於動靜的;誰說靜時便不要戒懼,便不要敬?《中庸》《大學》講“慎獨”,豈不正是靜時的敬與戒懼?人不是死體,當然念不可息,只是“念”要“正”而已。
   (二)心本無內外,靜亦不是內,動亦不是外,動時靜時的心只是一個。心能作主時,無論在動時或在靜時,都只是那個虛靈明覺、真誠惻怛的心,這才是“功夫一貫”。
    如此,哪有內外?又何分動靜?如果你另外再起一個念頭,想獲得一個“靜”,達到一個“無念”之境,那便是歧出入邪,便是妄念。因此陽明說“何須更起念頭?人須在事上磨練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靜,遇事便亂,終無長進”。
    所以嚴格地講,一味好靜只是一種逃避的自私。試想一個人從立己到立人,成己到成物,從身到家國天下,該有多少事要我們去擔負!如一味好靜,只會消蝕我們的道德感與道德意識,只會萎縮我們的道德勇氣與使命感,又怎能完成人生的責任?
    縱然一時收攝得了心,亦只是個乾冷晶光的玻璃鏡子而已。而對於人生的責任而言,反而是一種深微的放肆與陷溺。所以陽明又說“那靜時功夫亦差似收斂,而實放溺也”。
    《傳習錄》下又有一段話:“動靜只是一個,那三更時分空空靜靜的,只是存此天理,即是如今應事接物的心。如今應事接物的心,亦是循此天理,便是那三更時分空空靜靜的心。故動靜只是一個,分別不得。”
    無論動時靜時,只是一個停停噹噹平平順順的工夫,只是“直道而行”。天理是直而無曲的,是活而不息的,順它而行,就不會引生那些曲折的不相應的工夫,亦沒有那些求靜求無念的來往照顧之紛擾。而且“動未嘗不靜,靜未嘗不動”;動時順天理而行,何嘗不靜定?靜時存養天理,又何嘗是枯寂的靜?
    程明道云:“動亦定,靜亦定,無將迎,無內外。”這便是大貞定的工夫。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孟子言集義,《中庸》言誠身明善,《大學》言慎獨,明道說識仁、以誠敬存之,象山說先立其大,以及陽明言致良知,都是孔子所謂“直道而行”的直道工夫。唯直道工夫,方能本末一貫,內而成就“內聖”之德,外而開出“外王”大業。
後來受了佛家影響,於是有“靜坐”一途。如作為個人受用,作為某一契機上的一時之權法,自無不可。但靜坐決不是本質的工夫。它是一隔絕的方式,是從外面窒息;不是“敬以直內,義以方外”,從裡面正而開出的直道工夫。
----------------------------
人生如粥.熬出至味~王陽明
王陽明:磨,世上最好的修行;熬,人生最濃的滋味
事上磨煉 修心至要
  王陽明說:“人須在事上磨練,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靜,遇事便亂,終無長進。”人只有在磨練中才能成才,只有在逆境中才能成熟,這就是在事上磨練的含義,也就是要培養活智慧,而不做死學問。
  真學問,稱之為“學道”,即“坐而論道,起而行之”,也就是王陽明說的“知行合一”。王陽明的“心學”常常被誤以為是專在心裡空想,實際上王陽明一再告誡弟子,別懸空虛想,要在事上磨練。
  事上磨練,通俗地說,就是要參與社會實踐,在紛繁複雜的具體事務中鍛煉自己的心理素質,做到動靜皆定。以此沉著冷靜,正確應對,最後就進入“不動心”境界。
哲事上磨練 鑄造強大內心
  民間有句俗語這樣說,“不受煙火不成神,不受折磨不成人”,不經事,不經磨練成不了有擔當的人。
  王陽明說:“變化氣質,居常無所見,惟當利害、經變故、遭屈辱,平時憤怒者,到此能不憤怒;憂惶失措者,到此能不憂惶失措,始是能有著力處,亦便是用力處。”這段話的意思是一個人改變了自己,洗心革面,在平常狀態下看不到,只有當利害關頭,經歷了重大變故,遭到了委屈和侮辱的時候,平時容易發怒的人能不發怒,膽小怕事的人能無所畏懼,才可以說磨練到了一定境界,這些緊要關頭也是修心要猛下工夫的時候。
  在人生遭遇驟變打擊之時,能做方寸不亂,需要的是大智慧。在重大的挫折和打擊面前,保持住一顆平常心,並能夠把命運的迎頭痛擊當作磨練心性、超越自我的大好機會,才能動心忍性,意志堅強,使自己的人生境界不斷提高。
事上磨練 尤其重在實踐
  王陽明早年推崇“靜處體悟”,就是讓人靜坐,拋開一切思慮雜念,體認本心。
  後來認識到一味強調靜坐澄心,會產生各種弊病,容易使人“喜靜厭動,流入枯槁之病”,甚至使人變成“沉空守寂”的“癡呆漢”,因此,他又強調“事上磨煉”,尤其重視實踐。
  王陽明說:“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滿口都是聖賢話語,卻不去實踐,這不是真正的“知”,同樣熟讀經典,不通實務,百無一用的書生,就算品德高尚,也不是真正的“知”。
  王陽明一介文人,不是戰將出身,卻能用兵如神,屢建奇功。其中一個原因是王陽明從來不是一個單純的“讀書人”,早年騎馬射箭遊塞外,二十六歲時苦讀兵法,用果核排列成陣形進行演練,被人笑為是趙括“紙上談兵”。
人生如粥 熬出至味
  人生如熬粥,有一首詩這樣說:“人生好比粥一鍋,煎熬滾煮耐琢磨。宜疾宜徐看​​火候,酸甜苦辣自張羅。”
  一鍋好粥,需要慢慢地熬,才能熬出最濃的滋味;人生如一鍋粥,同樣需要在時間的文火上慢慢地熬,當中因為融入了不同的心情,融入了不同的情感,就會熬出各種不同的味道。這其中有甜有鹹也有酸,當我們細細品味時,才能體會出那份平淡真實的悠然與優雅。
  一、熬,是笑到最後的智慧
  評書名家單田芳,總結人生就一個字:熬。
  身處逆境,苦熬能挺住;陷入危機,苦熬撐得起;適逢險阻,苦熬能過關。人生不怕熬,要熬出智慧,熬出功力,熬出精粹,熬出境界。
  人生進退是常事,關鍵是能夠“熬”住。熬,就是不輕易放棄,不隨便離開自己的位置,就在那裡一步步地努力,達到理想的目標。熬得住,就能笑到最後。
  二、熬,是穩定平和的心境
  閱遍世事的人都明白,許多事情,一眼是看不到頭的。一時春風得意,或一時折戟沉沙,都不會永遠算數。
  只有不急不躁,氣定神閒的人,才會是有長性,“熬”得住的人。熬是出發與成功的中間點,就好比茶需要慢慢泡才有味,酒要慢慢釀才香醇,生米要慢慢煮才會變熟。
  “熬”的過程,也是一種修行的過程。修內心的寧靜,修處世的淡定。有磨練,才體現出成功的彌足珍貴。熬的不是歲月,熬的是心態。
  三、熬,是歷久彌堅的意志
  整個人生就是一段又一段的,需要“熬”的過程。熬的過程並不是坐以待斃,熬是磨練意志,熬是蓄勢待發,熬是不動聲色默默努力,等待著熬出頭時的一鳴驚人。
  有時候我們會覺得快熬不過去了,無法堅持了,時過境遷後,再回頭看,一切都熬過去了。那些能耐住性子去熬的人,在百折千磨中,愈挫愈勇,屢敗屢戰,成為一個內心永遠不會被擊垮的人。
------------------
人須在事上磨練,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靜,遇事便亂,終無長進
2018-03-15 由 遠方的三尺紅 發表于美文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王陽明心學最高概括之"四句教"。
人生最大的不幸,就是不認識自己。如果你擁有財富,別人只是崇拜財富,不是你;如果你擁有權力,別人只是崇拜權力,不是你;如果你擁有美貌,別人只是崇拜顏值,不是你。當財富、權力、美貌過了質保期,你就會被拋棄……
王陽明曰:「人須在事上磨練,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靜,遇事便亂,終無長進。」
真學問,稱之為「學道」,即「坐而論道,起而行之」,也就是王陽明說的「知行合一」。
想,都是問題;做,才是答案。
行動起來,才能改變。
你的世界,是由你創造出來的,你的一切,都是你創造出來的;你是陽光,你的世界充滿陽光;你是愛,你就生活在愛的氛圍里;你是快樂,你就是在笑聲里。一念到天堂,一念下地獄。你心在哪,成就就在哪。因此,「我」,是一切的根源。
膚淺浮躁的心,總是會本能地往舒服上跑。越是貪戀舒服,就越不會成長、成熟,甚至還會更加膚淺浮躁。所以要扭轉這種狀況,就要逆著自己的性子來,越不想做什麼,就越要耐著性子去做。這正是對自己心性的磨礪。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essay/x3kk4nq.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