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宸英。(西元1628~1699)字西溟,號湛園,清浙江慈谿人。工詩文,精書畫,年七十始成進士,授編修,曾參與明史纂修。後典試順天被累下獄死。與朱彝尊、嚴繩孫,號江南三布衣。著有《湛園未定稿》、《葦間詩集》等。
姜宸英(1628—1699年),字西溟,號湛園,又號葦間,慈溪(今浙江慈溪)人。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探花,授編修,兩年後即卒。工書善畫。書宗米、董,飄逸俊秀,晚年始宗法晉人,70歲後作小楷頗精,名重一時,與笪重光、汪士鋐、何焯並稱“康熙四家”,為清初帖學書法的代表人物。
姜宸英。(西元1628~1699)字西溟,號湛園,清浙江慈谿人。工詩文,精書畫,年七十始成進士,授編修,曾參與明史纂修。後典試順天被累下獄死。與朱彝尊、嚴繩孫,號江南三布衣。著有《湛園未定稿》、《葦間詩集》等。
姜宸英(1628—1699年),字西溟,號湛園,又號葦間,慈溪(今浙江慈溪)人。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探花,授編修,兩年後即卒。工書善畫。書宗米、董,飄逸俊秀,晚年始宗法晉人,70歲後作小楷頗精,名重一時,與笪重光、汪士鋐、何焯並稱“康熙四家”,為清初帖學書法的代表人物。
姜昂,明代官員、孝子。字恆頫,江蘇太倉人。
姜昂,明代官員、孝子。字恆頫,江蘇太倉人。成化八年進士,歷官棗強知縣、御史、河南知府、寧
慈濟浴佛典禮 姜旭岡校長一家四代同堂 以善、以孝傳家
2013.05.12 11:14PM
不知是史者刻意迴避還是低調,江山人姜紹謨在衢州名聲並不顯赫。其實姜紹謨作為名人成名於戴笠之前,他不但是個思想家,政治家,社會活動家,情報專家,還是一個實業家,教育家,到台灣後潛心念佛,在佛學上的造詣已自成一家。
姜紹謨(1879-1981)江山峽口鎮人。其祖父是江山廿八都首富,經營過塘行(物流)、山貨(紙、桐油、蠟油等)貿易。兄弟分家後其父舉家遷至峽口鎮。1913年考入衢州省立第八中學(現衢州一中),1923年北大畢業。1981年在台北去逝。
薑湯/薑茶/姜湯/姜茶
北埔姜家當兵從軍/陣亡率-台籍日本兵陣亡率+日軍29.43%的陣亡率+韓國兵的陣亡率9.2%/1938年北埔姜家子弟從軍:姜瑞昌+姜煥蔚+姜重垣+姜阿新+鄧騰肝+姜瑞鵬+莊阿魁。送軍親友團:鄧騰駿、姜瑞鵬、姜瑞金、姜瑞昌、鄧瑞坤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crPp91
學校美術社/忠孝西路、中山北路口「學校美術社」前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B1e9sd
姜夔(1155年-1209年),字堯章,號白石道人,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人。中國南宋詞人。父親姜噩。
一生沒有做過官,家貧,無立錐之地[1]。精通音樂,會為詩,初學山谷之江西詩派,後被歸類為江湖詩派。亦善填詞,自度十七曲傳世。范成大稱其:「翰墨人品,皆似晉宋之雅士。」他的詞對於南宋後期詞壇的格律化有巨大的影響,姜夔和張炎並稱為」姜張」。曾與楊萬里、范成大、辛棄疾等交遊。約卒於嘉定二年(1209年)。[2]
北台灣第一間「姜太公廟」/有六十六個姓氏的後裔都尊奉姜太公為始祖/桃園縣八德市「姜太公信仰文化協會」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yzHbTC
日韓共尊中國齊文化 祭祖姜太公和徐福/齊桓公問管仲-三不歸/齊國經歷了姜、田兩姓執政,歷時八百餘年,創造了輝煌的歷史、燦爛的文化,研究齊文化必須研究姜姓和陳姓文化/牛郎織女、嫦娥奔月、孟姜女哭長城/齊文化是中國“失落了的海洋文明”/從《封神榜》上走下來並以“願者上鉤”自居的薑太公姜子牙。韓國人尊稱他為國父。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gm20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