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宸英。(西元1628~1699)字西溟,號湛園,清浙江慈谿人。工詩文,精書畫,年七十始成進士,授編修,曾參與明史纂修。後典試順天被累下獄死。與朱彝尊、嚴繩孫,號江南三布衣。著有《湛園未定稿》、《葦間詩集》等。

姜宸英(1628—1699年),字西溟,號湛園,又號葦間,慈溪(今浙江慈溪)人。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探花,授編修,兩年後即卒。工書善畫。書宗米、董,飄逸俊秀,晚年始宗法晉人,70歲後作小楷頗精,名重一時,與笪重光、汪士鋐、何焯並稱“康熙四家”,為清初帖學書法的代表人物。


 

姜宸英(1628年-1699年),字西溟,號淇園,又號韋間,明末清初書法家、史學家。浙江慈谿縣(今慈谿市)人。
初以布衣薦修明史,曾撰《張使君提調陝西鄉試闈政記》。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七十歲始舉進士,康熙帝親置於一甲第三名(探花)[1],授翰林院編修。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任順天鄉試副考官。是科發榜後,物議沸騰,當時落第士子戲稱:「老姜全無辣氣,小李大有甜頭。」因科場案牽連,十一月丁酉(初三日),被江南道御史鹿祐彈劾,姜宸英與李蟠入獄,宸英飲藥自盡,死於獄中。死前自擬輓聯:「這回算吃虧受罪,只因入了孔氏牢門,坐冷板凳,作老猢猻,只說是限期弗滿,竟挨到頭童齒豁,兩袖俱空,書呆子何足算也;此去卻喜地歡天,必須假得孟婆村道,賞劍樹花,觀刀山瀑,方可稱眼界別開,和這些酒鬼詩魔,一堂常聚,南面王以加之耳。」
不久康熙帝得知浙江寧波考生姚觀確有文才,下旨釋放姜宸英,追回被充軍的李蟠。康熙得知宸英已於獄中自盡,痛惜咨嗟不已,「舉朝知其無罪,莫不嘆息」[2]。
書法、學術
有文名,與朱彝尊、嚴繩孫合稱「江南三布衣」。擅書法,尤精楷書,宗米芾、董其昌,書法以摹古為本,融合各家之長。與笪重光、汪士鋐、何焯並稱為康熙四大家。曾參與修纂《明史》,史稱為文「宏博雅健,但敘事稍差」。康熙二十八年,徐乾學被彈劾告假歸田,奉命即家纂修《大清一統志》,姜宸英與黃虞稷偕行,後設局於洞庭東山。
評論
「西溟少時學米(芾)、董(其昌)書有名,至戊辰後,方用第四指學晉人書,丁丑後方用大指,專工小楷,是時年已七十矣。使其少時即知筆法,力學至老,豈非豐勞功後一人哉?」——楊賓 《大瓢偶筆》
「韋間先生每臨帖多佳,能以自家性情,合古人神理,不似而似,所以妙也。」——《頻羅庵論書》
著作
《湛園未定稿》
《湛園題跋》
《葦間詩集》
《西溟文鈔》
《姜先生全集》33卷,後人編撰。


姜宸英(1628-1699)明末清初書法家、史學家,與朱彝尊、嚴繩孫並稱“江南三布衣”。字西溟,號湛園,又號葦間,浙江慈溪人。明末諸生,康熙十九年以布衣薦入明史館任纂修官,分撰刑法志,記述明三百年間詔獄、廷杖、立枷、東西廠衛之害。
姜宸英,與朱彝尊、嚴繩孫並稱“ 江南三布衣 ”。1680年(康熙十九年)薦入明史館任纂修官,分撰刑法志,記述明三百年間詔獄、廷杖、立枷、東西廠衛之害。又參與修纂《大清一統志》。在京因得罪大學士明珠受冷遇。1697年( 康熙三十六年)70歲始成進士,以殿試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編修。越兩年為順天鄉試副考官,因主考官舞弊,被連累下獄死。著有《湛園集》、《葦間集》、《海防總論》。
徐乾學把明史稿進呈御覽後,康熙大加讚賞,說姜宸英與另兩位修史的人員朱彝尊、嚴繩孫是海內三布衣。開創了有清以來“布衣修史”的先河,葉方靄更是竭盡全力,薦舉姜宸英參加博學鴻詞科。然而,這場恩科並未改變姜宸英的命運,最後還是名落孫山。在葉方靄的極力推舉下,姜宸英才正式列為修編明史的人員,領取相當於七品官員的俸祿。
交契容若/姜宸英編輯
徐元文、姜宸英、朱彝尊三公像
徐元文、姜宸英、朱彝尊三公像
在完成明史的編修任務後,清廷又開始了一統志的編修。主持這一編修任務的是左都御史徐元文。因徐元文是徐乾學之弟,故姜宸英仍有機會出入尚書府第,並在徐乾學的薦引下,結識了雖年輕而在文壇已享有盛名的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是滿族正黃旗人,其父納蘭明珠是當朝首輔,權傾朝野,是個炙手可熱的人物。出人意料的是,納蘭性德這位八旗子弟並沒有醉心於權術,卻對發軔於中原的古典詩詞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納蘭性德憑藉其對藝術領悟的天性和聰穎絕倫的資質,在對漢文化的自覺吸收與再造過程中,把明末以來已趨向頹廢的詞的創作,再次推向了興盛。他在遍覽了唐宋名家的詞作之後,認為“花間之詞如古玉器,貴重而不適用;宋詞適用而少貴重;李後主兼有其美,更繞煙水迷離之致。 ”他的這種審美情趣為他的詞創作奠定了一個基調,那就是抒發個性的激情與展現才華的禀賦相結合,從而成就了他飲譽中原大地的藝術高峰。   
姜宸英性情孤傲,納蘭性德雖出身貴族,卻主張個性的張揚,這是他與姜宸英在交往中得以溝通的重要前提。除了姜宸英外,還有當時的一些名流如梁佩蘭,顧貞觀,吳天章,朱彝尊等人經常聚會歡宴,吟詩填詞,他們避開官場的爭鬥角逐,以詞牌唱酬作橋樑,既詠嘆明亡清興的無奈,又注重彼此間以文會友的情誼,創作了一大批被後人認為是清新秀雋、自然超逸的傳世之作。須知道,這類詞作的問世和流傳,是冒有極大風險的。這是因為,當時的時局雖漸趨穩定,但還是有不少晚明遺民打著“反清復明”的旗幟,暗中積極活動,不肯受制於清廷。也許是納蘭性德的特殊身份,也許是康熙忙於政務,沒有空暇去過問這些文人的活動,使他們的詞作在流傳後並沒有帶來嚴重的後果。   
納蘭性德自幼學習射騎,文武兼備,自16歲中進士以後,就被授予三等侍衛,不久又升遷一等。就是這麼個仕途通達,靈性十足的貴冑子弟,卻偏偏與康熙所推行的文化政策格格不入,這使得他的許多宏偉抱負難以實現,於是就有了“向樽前,拭盡英雄淚”, “遇酒須傾,莫問千秋萬歲名”, “不知何事縈懷抱,醒也無聊,醉也無聊 ”,等棄世嫉俗的作品。這種鬱鬱不得志的心態與當時姜宸英的處境十分相似,這也許就是兩人成為莫逆之交的環境因素。  
康熙24年(1685),納蘭性德在與姜宸英,朱彝尊、顧貞觀等人聚會豪飲後,又作了 《夜合花》一詞,詞完便猝然而逝,年僅31歲。摯友的突然病故,使姜宸英悲痛欲絕。一連幾天,他茶飯不思,淚涕滂沱。為表示哀悼,他專門寫了一篇祭文,以寄託哀思。“我常對客欠伸,兄不餘傲,知我任其真;我時謾罵無問高爵,兄不餘狂知我疾惡;激論事,眼瞪舌,兄為抵掌助之叫號。”這是姜宸英與納蘭性德交往的真實寫照。也可見兩人友誼非同一般。為紀念這位年青的故友,姜宸英與幾位文友把納蘭性德的詞作加以蒐集整理,編印成冊,取名為《納蘭詞》,後來一併入《通志堂集》。[1]

01300000931713130995169266462_s01300000449741124902787086256_s  「姜宸英」的圖片搜尋結果「姜宸英」的圖片搜尋結果

清名家姜宸英款康熙癸未年的鎏金“明镜高悬”牌匾

一块清名家姜宸英款康熙癸未年的鎏金“明镜高悬”牌匾 - 奇艺斋店铺 - 盛典古玩网-古玩店铺|古玩鉴定|专家鉴定|收藏论坛 - https://goo.gl/tPoAae

相關圖片

www.nbchzx.com/szxy/ztwz/homenews/homenews!OpenNews.action?news.id=5263 - https://goo.gl/jEe02i

「姜宸英」的圖片搜尋結果

G7kMI  

《書扇》,姜宸英,清代

巨幅书画展 - 每日环球展览 - iMuseum - https://goo.gl/Ngvbd8

image  

姜宸英、姜宸萼

中国嘉德2016春拍预览 | 《折柳送别图并诸家题咏》赏析_中国嘉德拍卖_传送门 - https://goo.gl/LKC87C


 「姜宸英」的圖片搜尋結果

姜宸英朝代:淸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28—1699
【介紹】:清浙江慈溪人,字西溟,學者稱湛園先生。諸生。工古文。康熙間以薦入明史館,又從徐乾學在洞庭山修《一統志》。三十六年成進士,年已七十。兩年後充順天鄉試副考官,以科場案牽連下獄,病死獄中。有《姜先生全集》。
晚晴簃詩匯·卷五十四
姜宸英,字西溟,號湛園,慈谿人。康熙丁丑一甲三名進士,授編修。有《葦間詩集》。
清詩別裁集
字西溟,浙江慈谿人。康熙丁丑賜進士第三人,官翰林院編修。著有《葦間詩集》。○葦間根柢經史,以古文名,年將老,因大臣薦,食七品俸,與修《明史》,然仍艱於遇合也。至入詞館時,已七十馀矣。己卯典北闈試,因正主考李殿撰累及下獄,旋殞其生,天下共悲嘆之。
詞學圖錄
姜宸英(1628-1699)字西溟,號淇園,又號韋間。浙江慈溪人。書法家、史學家。康熙三十六年七十歲始舉進士,康熙三十八年任副主考官,因科場案牽連,被御史鹿佑彈劾,與李蟠入獄,飲藥自盡。與朱彝尊、嚴繩孫合稱"江南三布衣"。擅書法,尤精楷書,宗米芾、董其昌,書法以摹古為本,融合各家之長。與笪重光、汪士鑑、何焯並稱為康熙四大家。曾參與修纂《明史》、《大清一統志》。有《湛園未定稿》、《湛園題跋》、《葦間詩集》、《西溟文鈔》、《姜先生全集》33卷(後人編撰)。
五言律詩
宜亭(淸·姜宸英)
  五言律詩   顯示自動註釋
不知秋遠近,水色漲平蕪。曬岸多漁網,浮舟半竹廬。
橋欹眠折葦,檻倒坐間鳧。落日宜亭上,寥寥吾輩俱。
七言律詩
哭魏叔子二首(淸·姜宸英)
  七言律詩押文韻  顯示自動註釋
鸞江哀挽一時聞,惜別他年悵離群。天末無因能致酹,夜台誰與共論文?
江山寂寂歸魂斷,葭菼淒淒去路分。尚有蔡邕書籍在,獨隨秋草伴孤墳。
   其二(淸·姜宸英)
  七言律詩押庚韻
苦節誰云不可貞,翠微山共首山清。更無安道能求死,只有韓康解避名。
遠愧文章當紵縞,不教官爵累銘旌。臨風一慟江天豁,未覺前賢畏後生①。
按:①己未鴻博,叔子徵召不至,故有韓康避名句。
七言絶句
惜花(淸·姜宸英)
  七言絕句押尤韻  顯示自動註釋
一春強半是春愁,淺白長紅付亂流。剩有垂楊吹不斷,絲絲綰恨上高樓。
古風
東皋草堂看杏花飲酒歌(淸·姜宸英)  顯示自動註釋
一春不聞春禽啼,何處草綠裙腰齊。乍喜相邀出郭遊,慶豐堤南涗水西。
翩翩肩輿相趁去,紅纓紫鞚爭先度。雙林磴道一憑欄,出門問個東皋路。
王孫待我香界庵,軒軒同扶下石龕。笑指前村萬纈紅,鋪茵設席來微風。
不用金盤堆玉膾,飛花自滿頗黎鐘。小隊花間低按曲,曲中唱道春歸速。
城陰笳吹落斜陽,日暮鶯啼過修竹。更炊京稻煮河魚,重向東皋亭上呼。
主人忘勢客忘分,道旁醉倒酒家壚。明朝三鬥看朝天,白頭閒共春風顛。
注:東皋草堂:瞿式耜別業,址在大東門。
徐健庵編修筵上觀洗象(淸·姜宸英)  顯示自動註釋
長安六月三伏始,主人門對御河水。御河流水聲潺潺,玉泉奔赴城西灣。
是日都人看洗象,立馬萬騎車千輛。曼延蹴踘羅岸旁,吹角鳴鉦沸川上。
滿堂賓客何從容,棋局未了酒不空。日中報導象奴出,至尊朝罷明光宮。
魋形詭貌三十六,一一騎就深潭浴。雲起乍疑龍蜿蜒,湍回更與人翻覆。
須臾小吏前推排,將軍拔營群象回。就中一象行躑躅,齒毛脫落顏摧頹。
長者謂餘豈解事,此物經今不知歲。聞說先朝萬曆初,貢車遠自扶南至。
中更四帝時太平,一朝闖賊殘神京。忍死不食三品料,俯首淚下聲哀鳴。
滄桑變換忽塵夢,勉強逐隊留殘生。茫茫舊事君莫說,勸君且飲杯中物①。


 

《草書臨帖》軸,清,姜宸英書,綾本,草書,縱134.4cm,橫50cm。 
  釋文:
  足下所疏云此果佳可為致子吾篤/喜種果今在田裡惟以此為事足下/致此子者大惠也。臨似杏囗年道兄。姜宸英。
  款署“臨似杏囗年道兄。姜宸英。”鈐“姜宸英印”白文印、“西溟”朱文印。迎首章“老易齋”朱文印。鑑藏印“筱衡鑑藏”。
  姜宸英書法重法度,守典型。尊古師古,並在此基礎上融會貫通,形成其清勁俊逸、韻致古雅的風格。人謂其書“直追唐以前風格”。自稱:“餘於書非敢自謂成家,蓋即摹以為學也。”此作即為臨摹之作,節錄王羲之《十七帖》,筆墨流利,清光澹韻,頗具姿致。

img0010[400PX]  

「姜宸英」的圖片搜尋結果

清姜宸英書唐人詩 冊 書李商隱詩(4405022) - https://goo.gl/SCKzxt

「姜宸英」的圖片搜尋結果


姜宸英书法作品欣赏

时间:2014-04-21 14:23 分类:古代书法家 阅读次数:

 姜宸英书法由米芾、董其昌上追晋人,清逸秀俊,气度娴雅。姜宸英书法妙在以自己性情,融合古人神理。姜宸英书法以行草见长,登第后善写小楷,他三指撮管,悬腕疾书,分行章法,疏密有度。清代书法家杨宾称:“西溟少时学米、董,其书有名。

姜宸英书法作品欣赏-姜宸英

姜宸英书法作品《小楷洛神赋》

姜宸英书法作品《小楷洛神赋》

姜宸英书法作品临《王圣教序》

姜宸英书法作品临《王圣教序》

姜宸英书法作品《书元遗山绝句》轴

姜宸英书法作品《书元遗山绝句》轴

姜宸英书法作品欣赏4

姜宸英书法作品欣赏4

姜宸英书法作品欣赏6

姜宸英书法作品欣赏6

姜宸英书法作品欣赏7

姜宸英书法作品欣赏7

姜宸英书法作品欣赏8

姜宸英书法作品欣赏8

 


 姜宸英书法作品欣赏-字体转换网 - https://goo.gl/xFsEos

--------------------------------

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探花,授編修,年已七十,兩年後即卒。

初以布衣薦修明史,與朱彝尊、嚴繩孫稱「三布衣」。書法宗米、董,飄逸俊秀,晚年始宗法晉人,70歲後作小楷頗精,名重一時,以小楷為第一。惟其書拘謹少變化。包世臣稱其行書能品上。

「清初三布衣」姜宸英,書法真有王獻之的韻味

「清初三布衣」姜宸英,書法真有王獻之的韻味

姜宸英《臨王獻之帖》

釋文:獻之等再拜,不審海監法舍上下動靜,比復常憂之。姊告無他事,崇虛劉道士鵝群並復歸也。

款署:姜宸英

鈐印:老易齋(朱文)、姜宸英印(白文)、西溟(朱文)

「清初三布衣」姜宸英,書法真有王獻之的韻味

小楷洛神賦冊

此冊小楷書錄漢曹植《洛神賦》,末款「姜宸英書」。鈐「姜宸英印」、「西溟」印,引首鈐「畦風閣」印。冊後附清末黃易題跋一段。據跋稱,此冊為清末李鴻裔所藏,並見示於黃易,因題於後。

此冊無具體書寫時間,但從書風推測,當為姜氏晚年所書。姜宸英作為清初康熙時四大書家之一,晚年尤長於小楷,此冊書法風格秀勁,取法於唐代虞、褚、歐諸家,兼融漢魏之意,正如黃易所評「詢為楷法正宗,不可多得也。」

「清初三布衣」姜宸英,書法真有王獻之的韻味

姜宸英小楷書鏡心

「清初三布衣」姜宸英,書法真有王獻之的韻味

「清初三布衣」姜宸英,書法真有王獻之的韻味

「清初三布衣」姜宸英,書法真有王獻之的韻味 - iFuun - https://goo.gl/V6O8iU

----------------------------------

「康熙四家」姜宸英書法欣賞

 
 

姜宸英擅書法,與笪重光、汪士鑒、何焯並稱為「康熙四家」,為清代帖學的代表人物。

宗米芾、董其昌,書法以摹古為本,融合各家之長,七十歲後作小楷頗精。山水筆墨遒勁,氣味幽雅。楷法虞、褚、歐陽,以小楷為第一。惟其書拘謹少變化。包世臣稱其行書能品上。楊賓 《大瓢偶筆》 評曰:「西溟少時學米(芾)、董(其昌)書有名,至戊辰後,方用第四指學晉人書,丁丑後方用大指,專工小楷,是時年已七十矣。使其少時即知筆法,力學至老,豈非豐勞功後一人哉?」。《頻羅庵論書》言:韋間先生每臨帖多佳,能以自家性情,合古人神理,不似而似,所以妙也 。亦兼精鑒,名重一時。家藏籣亭石刻,至今揚本稱姜氏蘭亭。「

「韋間先生每臨帖多佳,能以自家性情,合古人神理,不似而似,所以妙也。」——《頻羅庵論書》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康熙四家」姜宸英書法欣賞 - 每日頭條 - https://goo.gl/w2e0YG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bzoz4m.html

----------------------------------------------------

 姜宸英(1628-1699)明末清初書法家、史學家。字西溟,號湛園,又號葦間,慈溪(現浙江慈溪)人。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探花,授編修,時年已七十,兩年後即卒。

姜宸英
  姜宸英初以布衣薦修明史,與朱彝尊、嚴繩孫稱“江南三布衣”。工書善畫。山水筆墨遒勁,氣味幽雅。
行書
  姜宸英書法筆勢圓勁,由米芾、董其昌上追晉人,清逸秀俊,氣度嫻雅。姜宸英平生喜讀書,經史子集無不精研,詩文、書畫名重當時。姜宸英書宗米、董,飄逸俊秀,晚年始宗法晉人,七十歲後作小楷頗精,惟其書拘謹少變化,包世臣稱其行書能品上。
書法欣賞
  康熙皇帝喜歡董其昌高秀圓潤的書法,並且親自摹寫董書。姜宸英去北京參加會試的時候,康熙皇帝知道姜宸英書法一絕,曾經關心地問考官:“進呈十卷中有浙人姜宸英否?”並欽點姜宸英為頭甲第三名的探花,其時姜宸英已經七十歲。

清代行书一绝,书法探花姜宸英_淳道字画网 - https://goo.gl/XGH4ZU


「姜宸英」的圖片搜尋結果

相關圖片

------------------------------------------

姜宸英(1628年-1699年),字西溟,號淇園,又號韋間,明末清初書法家、史學家。浙江慈谿縣(今慈谿市)人。
生平
初以布衣薦修明史,曾撰《張使君提調陝西鄉試闈政記》。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七十歲始舉進士,康熙帝親置於一甲第三名(探花)[1],授翰林院編修。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任順天鄉試副考官。是科發榜後,物議沸騰,當時落第士子戲稱:「老姜全無辣氣,小李大有甜頭。」因科場案牽連,十一月丁酉(初三日),被江南道御史鹿祐彈劾,姜宸英與李蟠入獄,宸英飲藥自盡,死於獄中。死前自擬輓聯:「這回算吃虧受罪,只因入了孔氏牢門,坐冷板凳,作老猢猻,只說是限期弗滿,竟挨到頭童齒豁,兩袖俱空,書呆子何足算也;此去卻喜地歡天,必須假得孟婆村道,賞劍樹花,觀刀山瀑,方可稱眼界別開,和這些酒鬼詩魔,一堂常聚,南面王以加之耳。」
不久康熙帝得知浙江寧波考生姚觀確有文才,下旨釋放姜宸英,追回被充軍的李蟠。康熙得知宸英已於獄中自盡,痛惜咨嗟不已,「舉朝知其無罪,莫不嘆息」[2]。
書法、學術
有文名,與朱彝尊、嚴繩孫合稱「江南三布衣」。擅書法,尤精楷書,宗米芾、董其昌,書法以摹古為本,融合各家之長。與笪重光、汪士鋐、何焯並稱為康熙四大家。曾參與修纂《明史》,史稱為文「宏博雅健,但敘事稍差」。康熙二十八年,徐乾學被彈劾告假歸田,奉命即家纂修《大清一統志》,姜宸英與黃虞稷偕行,後設局於洞庭東山。
評論
「西溟少時學米(芾)、董(其昌)書有名,至戊辰後,方用第四指學晉人書,丁丑後方用大指,專工小楷,是時年已七十矣。使其少時即知筆法,力學至老,豈非豐勞功後一人哉?」——楊賓 《大瓢偶筆》
「韋間先生每臨帖多佳,能以自家性情,合古人神理,不似而似,所以妙也。」——《頻羅庵論書》
-------------------
清姜宸英書唐人詩 冊 書李商隱詩(4405022) - https://goo.gl/SCKzxt
-----------------------------------------
姜宸英
姜宸英(1628-1699),明末清初書法家、史學家,與朱彝尊、嚴繩孫並稱“江南三布衣”。字西溟,號湛園,又號葦間,浙江慈溪人。明末諸生,康熙十九年以布衣薦入明史館任纂修官,分撰刑法志,記述明三百年間詔獄、廷杖、立枷、東西廠衛之害。又從徐乾學在洞庭山修《大清一統志》。在京因得罪大學士明珠受冷遇。康熙三十六年70歲始成進士,以殿試第三名授翰林院編修。越兩年為順天鄉試副考官,因主考官舞弊,被連累下獄死。著有《湛園集》、《葦間集》、《海防總論》。
姜宸英
布衣修史
明崇禎元年(1628年)出生的薑宸英從小受到其祖輩父輩的影響,以才思敏捷、博聞強記而著名。康熙17年(1678年),在平定三藩之後,清廷為穩定人心,網羅人才,特開博學鴻詞科。這是有別於鄉試和會試的特殊科製,規定凡學行兼優,文詞卓越者,由京官三品以上,各省督撫布按官員推薦,無論是否中過舉,都可以參加。當時姜宸英已在翰林院擔任纂修明史的任務,對明代的廠衛制度及刑法有其獨到的見解,得到了當時主持明史修編的內閣大學士、刑部尚書徐乾學和翰林學士葉方靄的賞識。徐乾學把明史稿進呈御覽後,康熙大加讚賞,說姜宸英與另兩位修史的人員朱彝尊、嚴繩孫是海內三布衣。開創了有清以來“布衣修史”的先河,葉方靄更是竭盡全力,薦舉姜宸英參加博學鴻詞科。然而,這場恩科並未改變姜宸英的命運,最後還是名落孫山。在葉方靄的極力推舉下,姜宸英才正式列為修編明史的人員,領取相當於七品官員的俸祿。
姜宸英畫像
交契容若
在完成《明史》的編修任務後,清廷又開始了《一統志》的編修。主持這一編修任務的是左都御史徐元文。因徐元文是徐乾學之弟,故姜宸英仍有機會出入尚書府第,並在徐乾學的薦引下,結識了雖年輕而在文壇已享有盛名的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是滿族正黃旗人,其父納蘭明珠是當朝首輔,權傾朝野,是個炙手可熱的人物。出人意料的是,納蘭性德這位八旗子弟並沒有醉心於權術,卻對發軔於中原的古典詩詞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納蘭性德憑藉其對藝術領悟的天性和聰穎絕倫的資質,在對漢文化的自覺吸收與再造過程中,把明末以來已趨向頹廢的詞的創作,再次推向了興盛。他在遍覽了唐宋名家的詞作之後,認為“花間之詞如古玉器,貴重而不適用;宋詞適用而少貴重;李後主兼有其美,更繞煙水迷離之致。 ”他的這種審美情趣為他的詞創作奠定了一個基調,那就是抒發個性的激情與展現才華的禀賦相結合,從而成就了他飲譽中原大地的藝術高峰。
姜宸英性情孤傲,納蘭性德雖出身貴族,卻主張個性的張揚,這是他與姜宸英在交往中得以溝通的重要前提。除了姜宸英外,還有當時的一些名流如梁佩蘭,顧貞觀,吳天章,朱彝尊等人經常聚會歡宴,吟詩填詞,他們避開官場的爭鬥角逐,以詞牌唱酬作橋樑,既詠嘆明亡清興的無奈,又注重彼此間以文會友的情誼,創作了一大批被後人認為是清新秀雋、自然超逸的傳世之作。須知道,這類詞作的問世和流傳,是冒有極大風險的。這是因為,當時的時局雖漸趨穩定,但還是有不少晚明遺民打著“反清復明”的旗幟,暗中積極活動,不肯受制於清廷。也許是納蘭性德的特殊身份,也許是康熙忙於政務,沒有空暇去過問這些文人的活動,使他們的詞作在流傳後並沒有帶來嚴重的後果。
徐元文、姜宸英、朱彝尊三公畫像
納蘭性德自幼學習射騎,文武兼備,自16歲中進士以後,就被授予三等侍衛,不久又升遷一等。就是這麼個仕途通達,靈性十足的貴冑子弟,卻偏偏與康熙所推行的文化政策格格不入,這使得他的許多宏偉抱負難以實現,於是就有了“向樽前,拭盡英雄淚”, “遇酒須傾,莫問千秋萬歲名”, “不知何事縈懷抱,醒也無聊,醉也無聊”,等棄世嫉俗的作品。這種鬱鬱不得志的心態與當時姜宸英的處境十分相似,這也許就是兩人成為莫逆之交的環境因素。
康熙24年(1685年),納蘭性德在與姜宸英,朱彝尊、顧貞觀等人聚會豪飲後,又作了《夜合花》一詞,詞完便猝然而逝,年僅31歲。摯友的突然病故,使姜宸英悲痛欲絕。一連幾天,他茶飯不思,淚涕滂沱。為表示哀悼,他專門寫了一篇祭文,以寄託哀思。“我常對客欠伸,兄不餘傲,知我任其真;我時謾罵無問高爵,兄不餘狂知我疾惡;激論事,眼瞪舌,兄為抵掌助之叫號。”這是姜宸英與納蘭性德交往的真實寫照。也可見兩人友誼非同一般。為紀念這位年青的故友,姜宸英與幾位文友把納蘭性德的詞作加以蒐集整理,編印成冊,取名為《納蘭詞》,後來一併入《通志堂集》。
入仕罹難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得中進士,並在殿試中還得了第3名,被康熙授予翰林院編修,這時,他已是一位白髮皓首的七旬老翁了。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任副主考官,是科發榜後,物議沸騰,當時落第士子戲稱:“老薑全無辣味,小李大有甜頭。”因科場案牽連,十一月丁酉(初三日),被江南道御史鹿祐彈劾,姜宸英與李蟠入獄,宸英飲藥自盡,死於獄中。死前自擬輓聯:“這回算吃虧受罪,只因入了孔氏牢門,坐冷板凳,作老猢猻,只說是限期弗滿,竟挨到頭童齒豁,兩袖俱空,書呆子何足算也;此去卻喜地歡天,必須假得孟婆村道,賞劍樹花,觀刀山瀑,方可稱眼界別開,和這些酒鬼詩魔,一堂常聚,南面王以加之耳。”不久康熙得知浙江寧波考生姚觀確有文才,下旨釋放姜宸英,追回被充軍的李蟠。康熙得知宸英已於獄中自盡,痛惜咨嗟不已。[2]
二十歲赴科場,七十歲欽點探花,這條路走了整整半個世紀。然而,高中探花僅二年,就因順天鄉試案被牽連,自殺獄中。
個人成就
書法
姜宸英擅書法,與笪重光、汪士鑑、何焯並稱為“康熙四家”,為清代帖學的代表人物。宗米芾、董其昌,書法以摹古為本,融合各家之長,七十歲後作小楷頗精。山水筆墨遒勁,氣味幽雅。楷法虞、褚、歐陽,以小楷為第一。惟其書拘謹少變化。包世臣稱其行書能品上。楊賓《大瓢偶筆》評曰:“西溟少時學米(芾)、董(其昌)書有名,至戊辰後,方用第四指學晉人書,丁丑後方用大指,專工小楷,是時年已七十矣。使其少時即知筆法,力學至老,豈非豐勞功後一人哉?”。《頻羅庵論書》言:韋間先生每臨帖多佳,能以自家性情,合古人神理,不似而似,所以妙也。亦兼精鑑,名重一時。家藏籣亭石刻,至今揚本稱姜氏蘭亭。“
姜宸英書法
“韋間先生每臨帖多佳,能以自家性情,合古人神理,不似而似,所以妙也。”——《頻羅庵論書》
文史
姜宸英曾參與修纂《明史》,史稱為文“宏博雅健,但敘事稍差”。姜宸英深諳經史之學,為文有根柢,善於通過史論闡發一些頗有意義的見解。如《楚子文論》中“自古人才難得也;用一人百人得而撓之,則功不可以成。”《二氏論》評述佛道二教源流,結尾抨擊當世一些儒者,如同“舍其家千金之璧而羨人之瓦缶釜甕以為美,然且不惜穿穴而求得之”。此外,如《張使君提調陝西鄉試闈政記》,揭發科舉考試的弊病;《明史刑法志總論擬稿》,歷數明代刑法種種弊端;《江防總論擬稿》、《海防總論擬稿》概論水域邊防利害,顯出作者博學多識;《五七言詩選序》論述詩體通變,明白貫通,成一家之言。
他也能詩詞,如《贈陸翼王徵君》、《偶題有諷》、《雜詠》等詩,〔臨江仙〕《秋柳》、〔蝶戀花〕等詞,或抒愁懷,或感身世,頗有寄託。
姜宸英著有《湛園未定稿》、《湛園題跋》、 《葦間詩集》、《西溟文鈔》 等。另有《姜先生全集》33卷由後人編撰。
主要著作
《湛園未定稿》
《湛園題跋》
《葦間詩集》
《西溟文鈔》
《姜先生全集》33卷,後人編撰。
作品選摘
【宜亭】
不知秋遠近,水色漲平蕪。曬岸多漁網,浮舟半竹廬。
橋欹眠折葦,檻倒坐間鳧。落日宜亭上,寥寥吾輩俱。
【夜合花】
窗前故搖曳,況復曉風吹。得地為交讓,生庭即采芝。
分陰上階薄,交翠拂簾遲。良會歡今日,無煩蠲忿為。
【惜花】
一春強半是春愁,淺白長紅付亂流。剩有垂楊吹不斷,絲絲綰恨上高樓。
【哭魏叔子】
苦節誰云不可貞,翠微山共首山清。更無安道能求死,只有韓康解避名。
遠愧文章當縞紵,不教官爵累銘旌。臨風一慟江天豁,未覺前賢愧後生。
【徐健庵編修筵上觀洗象】
長安六月三伏始,主人門對御河水。御河流水聲潺潺,玉泉奔赴城西灣。
是日都人看洗象,立馬萬騎車千兩。曼延蹴踘羅岸帝,吹角鳴鉦沸川上。
滿堂賓客何從容,棋局未了酒不空。日中報導象奴出,至尊朝罷明光宮。
魋形詭貌三十六,一一騎就深潭浴。雲起乍疑龍蛇蜒,湍回更與人翻覆。
須臾小吏前推排,將軍拔營群象回。就中一象行躑躅,齒毛脫落顏摧頹。
長者謂餘豈解事,此物經今不知歲。聞說先朝萬曆初,貢車遠自扶南至。
中更四帝時太平,一朝闖賊殘神京。忍死不食三品料,俯首淚下聲哀鳴。
滄桑變換忽塵夢,勉強逐隊留殘生。茫茫舊事君莫說,勸君且飲杯中物。


姜宸英(1628年-1699年),字西溟,號湛園,又號韋間,明末清初書法家、史學家。浙江慈谿縣(今慈谿市)人。
生平
初以布衣薦修明史,曾撰《張使君提調陝西鄉試闈政記》。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七十歲始舉進士,康熙帝親置於一甲第三名(探花)[1],授翰林院編修。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任順天鄉試副考官。是科發榜後,物議沸騰,當時落第士子戲稱:「老姜全無辣氣,小李大有甜頭。」因科場案牽連,十一月丁酉(初三日),被江南道御史鹿祐彈劾,姜宸英與李蟠入獄,宸英飲藥自盡,死於獄中。死前自擬輓聯:「這回算吃虧受罪,只因入了孔氏牢門,坐冷板凳,作老猢猻,只說是限期弗滿,竟挨到頭童齒豁,兩袖俱空,書呆子何足算也;此去卻喜地歡天,必須假得孟婆村道,賞劍樹花,觀刀山瀑,方可稱眼界別開,和這些酒鬼詩魔,一堂常聚,南面王以加之耳。」
不久康熙帝得知浙江寧波考生姚觀確有文才,下旨釋放姜宸英,追回被充軍的李蟠。康熙得知宸英已於獄中自盡,痛惜咨嗟不已,「舉朝知其無罪,莫不嘆息」[2]。
書法、學術
有文名,與朱彝尊、嚴繩孫合稱「江南三布衣」。擅書法,尤精楷書,宗米芾、董其昌,書法以摹古為本,融合各家之長。與笪重光、汪士鋐、何焯並稱為康熙四大家。曾參與修纂《明史》,史稱為文「宏博雅健,但敘事稍差」。康熙二十八年,徐乾學被彈劾告假歸田,奉命即家纂修《大清一統志》,姜宸英與黃虞稷偕行,後設局於洞庭東山。
評論
「西溟少時學米(芾)、董(其昌)書有名,至戊辰後,方用第四指學晉人書,丁丑後方用大指,專工小楷,是時年已七十矣。使其少時即知筆法,力學至老,豈非豐勞功後一人哉?」——楊賓 《大瓢偶筆》
「韋間先生每臨帖多佳,能以自家性情,合古人神理,不似而似,所以妙也。」——《頻羅庵論書》


姜龍/姜昂/姜麥粥1447年巡按福建監察御史姜昂/姜昂「姜麥粥」。有子姜龍,正德三年進士。 曾祖父姜子源。祖父姜箎。父親姜敏/福建布政司左參政姜公昂墓志銘/居官清廉-字恆頫,太倉人。成化八年進士。福建參政。請終養歸,服闋而卒。昂在官,日市少肉供母,而自食菜茹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http://tinyurl.com/yyrdxpr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