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完淳(1631年10月4日-1647年10月16日),乳名端哥,原名復,字存古,號小隱,又號靈首。詩人、明朝抗清將領。祖籍浙江會稽,生於南直隸松江府(今上海市松江區)。
夏完淳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51MynJ
公告欄
facebook 姜太公廟









金聖歎(1608年4月17日-1661年8月7日),本名金人瑞,又名金采,字聖歎(有人認為他原名張采,並不正確[1]:13),自稱是佛教天台宗「泐庵法師」轉世,因齋號泐庵,蘇州人,明末清初著名文學批評家,為人率性而為,恃才傲物,早年醉心佛學,半僧半俗,擅長扶乩,並自命才子,著作不倦,因哭廟案判死。
- Jan 04 Mon 2021 11:03
張居正(1540年)十六歲時中舉。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中進士(1567年)居正任吏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奪情+丁憂/上《陳六事疏》張居正得到當時攝政的神宗生母李太后的完全信任,一切軍政大事均由他主持裁決,前後當國十年,實行了一系列政治經濟改革措施,收到一定成效。(1578年)下令清丈土地納稅土地從四百多萬頃回升到七百萬頃以上,使政府的財政情況有所改善。



張居正(1525年5月26日-1582年7月9日),字叔大,號太嶽,又稱張江陵,湖廣江陵縣(今湖北江陵縣)人,祖籍直隸鳳陽縣,明代政治家、改革家,萬曆年間,官至太師、吏部尚書兼中極殿大學士,為內閣首輔長達十年。知人善任,重用名將李成梁、戚繼光等,鎮守北部邊防,為改革營造穩定的外部環境;任用潘季馴治理黃河,卓有成效。任內推行一條鞭法與考成法,改革賦稅與官吏考核制度,影響深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