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琮和玉璧-周代的《周禮.春官.大宗伯》云:「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琮是方柱形,中有圓孔,象地的形狀,也象徵天圓地方/《說文解字》說玉有五德,玉的特質表現了仁義智勇潔/長江流域良渚文化和渭河、黃河流域的齊家文化留下的玉禮器,都是「玉文明」的實證/良渚文化的玉琮面上的神人獸面圖像面紋,是部族信仰的「神徽」標誌,常見大眼、小眼-鳥和神徽神眼都是良渚文化信仰/在《山海經》中,神的形象有「人面獸身」、「人面鳥身」…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齊家坪 齊家文化典型遺址研究的新進展 甘肅省洮河流域的齊家坪遺址是齊家文化的一處大型聚落。此次通過一系列地表調查、地球物理探測、數字測繪、採集遺物分析和針對性的試掘,對這座遺址的結構和內涵有了更加全面的認識,揭露了這座早期青銅時代遺址的複雜性。初步結果顯示,齊家坪遺址有明顯的分區規劃,可分為生活居住區、公共墓地和製陶手工業區域。而且在生活居住區的中心也有墓葬的分佈。上述結果有助於我們在齊家文化交互作用圈的脈絡下深入考察齊家坪的聚落形態,同時也驗證我們這個項目採用的方法在洮河流域考古研究中的潛力   https://is.gd/CDddis


齊家文化的分布範圍與夏和周的勢力範圍密切相連,甚至部分是重合的。夏和周在文化來源上都和地處西北的甘肅東部地區有關,這些就給齊家文化的大致發展趨向提供了一個線索。齊家文化所處的公元前22世紀至公元前17世紀,是我國的銅石並用時代-「大禹出西羌」,這句話應該是揭示出了夏文化的主體一支和西北的羌人之間的關係。而對於齊家文化的族屬問題學術界曾認定為羌人,那麼從這個方面來說,也許齊家文化的發展趨向和夏文化的起源有著密切的關係

先秦時期居於中國西部的少數民族統稱為「西戎」。他們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稱呼。夏朝時稱崑崙、析支、渠搜,商朝時稱昆夷、氐羌,周朝時稱眾戎、氐羌,主要分佈在現時甘肅、青海及附近西南面地區。春秋戰國以後,西戎民族分別向西面和南面遷徙,進入現時新疆、西藏和西南一帶,演變成為今日中國西北和西南部少數民族
齊家文化是西戎文化的典型代表,距今大約4,000年左右。經發現的文化遺址有350餘處,分佈在甘肅和青海東部和寧夏南部的廣大地區。主要文化特徵是陶器、石器、骨器和銅器並存,反映出西戎民族的社會發展並不一致。齊家文化是中國最早普遍使用銅器的一種文化,被視為中國青銅文化產生和發展的重要源頭。在甘肅岷縣發現的紅銅刀斧,代表了齊家文化冶鑄的較高水平
齊家文化玉器廣受關注。齊家文化的時空範圍也頗受重視。齊家文化有許多廣為人們所知的原始宗教現象,而玉器上的原始宗教表現尤其具有研究價值。本文主要從喇家遺址出土的齊家文化玉器所表現的特殊現象的觀察入手,進行了原始宗教學的思考和解讀,如齊家文化玉器的重璧輕琮現象、使用玉料或下腳料的現象、普通房址裏出土玉器的現象、玉器的音樂功能等現象,試圖找到一些對於玉器現象的理解和可能的解答或探討。初步的討論認為,齊家文化原始宗教觀念的發展變化,可能是玉器現象上的反映。原始宗教觀念中的靈石崇拜,石崇拜與玉崇拜的關係變化,自然崇拜與社會發展的複雜關係的變化發展等,從這些角度也許有利於闡釋齊家文化玉器的一些特殊現象,有利於逐步理解和解釋齊家文化原始宗教的發展和社會演進的發展。
齊家文化
https://hk.chiculture.net/1702/html/1702d02.html
-------------------


  齊家文化是我國新石器晚期銅石並用時代的一種考古文化1924年因瑞典人安特生在現甘肅廣河縣齊家坪首次發現發掘而命名。
    齊家文化分佈的範圍比較廣,東起甘肅東部的渭水流域,西至湟水流域,南至西漢水、白龍江流域,北至黃河上游寧夏和阿拉善左旗附近。目前共發現遺址360多處。
    齊家文化有代表性的有:東部甘肅秦安縣寺咀坪、天水七星墩遺址;中部甘肅廣河齊家坪、永靖大河莊遺址;西部有甘武威皇娘娘台、青海樂都柳灣、貴南尕馬台遺址。
    齊家文化的年代據考古學家碳——十四測定,上限在公元前2300年左右,下限可能已進入商代。即距今4300——3500年左右。
    齊家文化最具代表性的遺物是陶器、玉器、銅器。
    齊家文化陶器以素陶為主,彩陶較少。陶器主要受來自東方的龍山文化和夏文化的影響,也受到西北馬家窯文化彩陶的影響,器型以中小型居多,侈口雙耳折肩罐、雙大耳罐是其典型代表。也有造型精美的陶盍和動物型器物、彩陶多繪三角紋和菱格紋。
    齊家文化玉器品種較多,璧、琮、斧、鉞、鏟、戚、璜、圭等都有發現。多數為本地玉,也有一定比列的和田玉製作。玉器大多平素無紋。也有做工精美的大型玉刀、玉圭、玉戚,甚至還有玉人形面具發現。
    因齊家文化玉器器型豐富,發現較多,為人們所矚目。2006年3月中央2台鑑寶節目曾介紹一枚5孔網格紋大玉刀,被專家估價80萬元,現漸為世人所了解。如果說中國上古玉器發展有三個階段的話,那麼中國東北部興隆窪和紅山文化為代表的玉文化則是中國上古文化的創新發展階段。東南部浙江良諸文化則代表了中國上古文化的繁榮、昌盛階段,而西北的齊家文化則代表著中國上古玉文化的成熟、實用階段。
    齊家文化銅器因其發現少,數量小、器物小而長期被考古界忽略。現市面介紹中國青銅器的書籍中也少有提及。近年來隨著出土量的增多而漸漸為世人所重視。目前在東南亞和北京等地也有齊家文化研究會存在。齊家文化銅器主要為小件器物。分紅銅和青銅,齊家文化銅器和同時期中原夏文化銅器同為中國最早的銅器遺存,上限當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齊家文化銅器到目前尚未發現有銅容器出土。出土器物以銅牌飾、銅鏡、銅斧(錛)銅刀、銅璧、銅徽章等實用器物為主。
    如果將中國銅器的發展設為三個階段。那麼齊家文化銅器代表著中國青銅器文化的創新、發展階段,而商、週的銅器則代表著中國青銅器的繁榮頂峰階段,秦漢銅器更是代表著中國青銅器的實用成熟階段。
    齊家文化部落似為太陽崇拜者,器物多飾太陽紋或太陽紋的簡化紋——三角紋
-----------------------
齊家文化的第三個特徵——玉器。
原文地址:齊家文化玉器(下))——《大公報》《上古映像》專欄第十期
原文作者:上古文化藝術館
齊家文化玉器(下)
雷從雲
選自大公報2011年12月5日
[轉載]齊家文化玉器(下))——《大公報》《上古映像》專欄第十期X
[轉載]齊家文化玉器(下))——《大公報》《上古映像》專欄第十期
嵌松石男女人形燈盞上古文化館藏
新石器時代(距今約1萬至4000年前)是中國玉文化形成的時代。在中國南北東西約30個省市自治區都發現有上古時代玉器。至新石器時代晚期大約距今5000多年至4000多年間,由於玉器在先民中的廣泛運用和它的重要地位,以至後人有稱這個時代為「玉器時代」。這個時期的東北西遼河流域紅山文化玉器、杭州灣良渚文化玉器,已為人們所熟知,但對黃河上游今甘肅、青海大片地區繁榮發展的馬家窯文化玉器、齊家文化玉器,一些人還比較陌生。事實上這個時期,已呈現出東北、東南和西北玉器鼎立局面。民間藏玉提供的信息還告訴我們,有可能是甘、青東部及附近地區的先民,在齊家文化之後相當於商王朝時期,繼續創造出許多更高水平的玉器,值得我們去探索。
齊家文化玉器的特點
如果我們將齊家文化玉器的特點,與其他上古時期玉器相比較,我們會得出如下印象:齊家文化玉器玉質好,有大量透閃石玉製作的玉器,質地細膩、色澤光潤,遠遠優於紅山玉器、良渚玉器、凌家灘玉器等地的總體材質;齊家文化玉器器型豐富而復雜,不僅有大玉鉞、大玉刀、大玉璋、大玉璧等大型片狀器,還有各種玉琮、神物、人物、動物等立雕件和圓雕玉製品,意蘊神秘,耐人品味;而玉器之總量遠遠多於其他文化區的玉器;齊家文化玉器的造型設計、切割、鑽孔、琢磨和拋光等,工藝先進,並熟練地運用了管鑽技術和金屬工具,玉器生產具有作坊性質;齊家文化玉器內涵豐富,有大量表現神靈崇拜、祖先崇拜、生殖崇拜、動物崇拜的玉器——神器和禮神之器,還有大量表現從巫權到王權思想、等級觀念的玉器——禮器 和儀仗用器,也有表現人類自身的各 種玉器和玉裝飾品。同時具備這些特點的玉器,是我們在其他史前文化玉器中都不曾見到的。這些特點決定了齊家文化玉器,在中國古玉文化中佔有特殊的地位。
齊家文化玉器的影響
齊家文化玉器對中國上古時代玉文化產生了巨大影響。將齊家文化玉器與黃河中游的陝西廟底溝二期文化、陝西龍山文化(特別是陝西神木石峁龍山文化類型)、山西陶寺文化和豫西龍山文化中的一部分玉器,以及四川廣漢三星堆、成都金沙遺址出土部分玉器相比較,會看到如下情形:陝西神木石峁、山西襄汾陶寺、芮城清涼寺、河南偃師二里頭、四川廣漢三星堆和金沙遺址出土玉器,以及廈門上古文化藝術館藏品中的部分刀、鉞、戚、戈、璋、璧、琮等,與齊家文化玉器,其形制、紋飾或如出一轍,或明顯屬齊家文化玉器風格。
黃河中下游地區仰韶文化、龍山文化高度發達,於是不少學者認為是河南、陝西原始文化「西進」,影響了甘、青地區原始文化。似乎玉器也當如此。但若我們整體分析豫陝仰韶文化與隴東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分析豫陝龍山文化與馬家窯晚期文化─齊家文化,則不會簡單地得出如此結論,而會感到中國上古文化的發展軌跡應是更為複雜。上古玉文化和文明初創階段的玉文化也是如此。考古學已證明,「新石器時代中原地區始終沒有大量用玉的習慣,這與南方的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及北方的紅山文化形成反差」。同樣,中原乃至黃河中下游也不是早期玉器製作最發達地區。從其年代說,齊家文化與黃河中下游龍山文化相當,在夏王朝的年代範圍之內而略前。早於成都平原的三星堆中晚期文化和金沙遺址。從其地理說,齊家文化雄踞黃河上游以至中游部分地區,東南則是由岷江河谷溝通的成都平原。因此,齊家文化與黃河中下游和川西北地區有聯繫、有影響,是很自然的。這些事實似乎還可能得出另外一種結論:齊家文化玉器並非是「西進」的結果,而可能相反:是甘、青東部地區為中心的玉文化,外延與影響了黃河中游及四川成都平原的玉器製作的進程,甚至其後玉文化的發展。
[轉載]齊家文化玉器(下))——《大公報》《上古映像》專欄第十期
嵌松石面具上古文化館藏
齊家文化玉器的地位
夏代之後的商、週,是中國古代社會制禮作樂的禮制時代。玉禮制是禮制的重要組成部分。考古出土的商和西周早期的玉禮器,已經不少,只是多為小件器。與來自甘、青東部及外延區出土的豐富的民間藏玉,有較大距離。在民間玉器藏品中,齊家文化玉器和後齊家玉器,玉禮器佔有很大比重,且種類豐富。週人和先周文化發祥於隴東。週滅商是周人在他的「老家」——隴東,準備了必要的物質基礎與精神基礎的結果。對於「週因於殷禮」,無可厚非,但甚或可說:「周禮」是整理先周文化發源地的「禮」和中原為中心的「殷禮」而創作出來的,恐更為確切。《周禮》中涉及玉器「六瑞」的圭、璧,「六器」的璧、琮、圭、璋、琥、璜,在齊家文化玉器中多已成熟齊家文化玉器奠定了西周玉禮制的基礎
最後,我們要說:這裡講的齊家文化玉器只是一個命題,而民間藏齊家文化玉器,則是一座寶庫。它的內涵遠比我們已有的認識要豐富。儘管我們對它的詮釋還需要時間,但毫無疑問的是各式各樣的齊家文化玉器,它所閃爍的熠熠光輝,卻是十分耀眼的!我們樂見有更多學界專業人士和玉文化愛好者去挖掘、去探討,給齊家文化玉器相關問題一個更圓滿的回答 https://tinyurl.com/y5595u6t



最悠遠的文化之一《齊家文化》
齊家文化玉器的發展與演變 - 壹讀
齊家文化距今有4000餘年,齊家文化位於黃河上游一代,分布於甘肅、寧夏、青海、內蒙古等地區。
齊家文化是舉世聞名的,中國最早的青銅時代文化,是中華名族的祖源地之一,是華夏文明的重要源頭,是人類燦爛的文化瑰寶。其中尤以制銅製玉最具有影響力。
齊家玉器與良渚玉器、紅山玉器並稱為中國「三大玉系」,受到了學術界的重視,也受到了藏友的追捧。
從其出土的玉器中可以看出,齊家玉器以琮、璧、璜、環為大宗,還有錛、斧、鑿、鉞、刀等器形。而後根據考古學家推斷這些玉琮、玉璧、多璜組成的璧是專職的巫師用於侍奉神靈的神器,是他們侍神的工具。齊家先民把這些玉器隨葬入墓,不僅是為了顯示墓主人的身份也是為了實現巫師死後繼續侍神的願望。
故此後人稱齊家玉器為玉神器。
齊家文化諸多遺址出土的刀、斧、錛、鉞等器物,這些都是仿兵器,是軍權的象徵物。
而這些玉器的大同小異則是權力等級的象徵,它們的出現是為了適應當時齊家社會階級出現的需要,因此它們是用來平等的社會關係的,同時也通過它們來表現不平等的社會關係。
所以齊家文化玉器,是為人服務的,具有侍人的功能,是玉禮器。
齊家玉器侍神、侍人功能的雜糅轉化彰顯著它獨特玉文化體系的魅力特徵,而它別具一格的藝術風格也散發著生命的活力、清新的氣息。所以,齊家玉器註定會在我們這個年代大放異彩、受人追捧。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ollect/j9n55yp.html
------------------------
齊家文化玉器的發展與演變
2015/09/12 來源:益運居
齊家文化玉器發展演變的內在軌跡是齊家文化玉器研究中的一個較為複雜的課題。齊家文化玉器是齊家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齊家文化本身在人類歷史的舞台上匆匆而來又匆匆地離去,它最終發展演變的方向是什麼?是否被其他文化所繼承?這些問題也許從齊家文化玉器的發展演變上可以找出答案。齊家文化玉器是一個獨立發展的玉文化體系,它有著自己清晰的早、中、晚發展脈絡,在齊家文化消亡之後,齊家文化玉器被後來的文化所繼承,這從玉器的類別及特徵上可看出來。下文試對該問題進行簡單剖析。
一、齊家文化玉器的類別及特徵
目前在有關齊家文化玉器的資料中,對齊家文化玉器類別的劃分標準不一,因而所劃分的類別也有所不同。彭燕凝先生等認為齊家文化玉器「可分為工具、禮器、兵器和飾品、玩具等幾類」,其中工具類包括刀、鏟、斧等;禮器類有璧、琮、璜、刀、鉞等;兵器類有刀、戈等;飾品類有發箍、臂飾、掛件等;玩具類包括一些動物雕件 。岳龍山先生則認為齊家文化玉器「大致分為幾大類:工具類玉器;奠祭類玉器;兵器類玉器;禮器類玉器;飾物類玉器」,其中工具類有刀、斧、錛等;奠祭類有玉琮等;兵器類有刀、戈等;禮器類有琮、璧、環、刀等;飾物類有玉管、墜飾及動物雕件等 。
試分析以上類別的劃分,發現各類別所歸屬的器物多有所重複或者模稜兩可。比如刀,大多既把其歸為工具類別,也把其列入兵器及禮器之中;琮,既屬於奠祭類又屬於禮器。對器物的分類,過粗,則難以具體到單個器物遺存;過細,則又對單個器物遺存的歸屬造成模稜兩可。張明華先生把齊家文化玉器按其內容分為禮器、工具和裝飾品三大類 ,這種分類筆者比較認同。其中禮器類主要有璧、琮、圭、璜、環等;工具類主要有斧、錛、鑿、鏟、刀、紡輪等;飾品類有綠松石珠、墜飾、臂飾、管飾、配飾及動物雕件等。
甘肅省博物館藏玉琮
在齊家文化玉器中,如斧、錛、鏟、鑿等工具類玉器,其玉石材料多為普通玉料,甚至部分選材接近石質材料,而如璧、琮、璜等禮器類玉器多為玉質滋潤、色澤純正的本地玉料或者是和田玉。既然同樣是齊家文化玉器,為什麼在玉器的玉材選擇上會有所不同呢?顯然,齊家先民在齊家文化玉器的玉材選擇上存在著材料的分化現象。這種對玉器材料的分化是建立在玉器的類別分化基礎之上的,只有在出現了類別的高低不同之後,才有可能據此來選擇相應的材料。
大量的考古資料表明,新石器時代晚期是華夏文明形成的一個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內,原始農業、畜牧業、建築以及制陶、制骨、石器、玉器加工等手工業均發展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原始宗教、社會組織結構等都發生著重大的變化。玉器手工業是從石器手工業中分離出來的一個手工業門類。在石器手工業中,所生產出的石器主要是用作生產生活,所以石器手工業中多生產的是生產生活用具,這裡所生產石器工具的作用亦主要是用於提高或改善人們的物質生活。而玉器手工業形成之後,則著重於提高或改善人們的精神生活,各種精心製作的華美玉禮器已成了人們精神生活的載體,承載著時人篤誠的精神信仰。我們甚至可以認為,也正是在人們這種篤誠的精神信仰的推動下,才使玉器手工業與石器手工業最終徹底分離。正因為如此,在玉器手工業完全形成之後,玉器類別的分化便是一種隨之而來的必然現象。
齊家文化的玉器製造業比較發達,玉禮器在整個社會觀念中占據著重要地位。禮器類玉器在用材上與其他類別玉器的明顯分化,表明宗教信仰等觀念在當時人們心目中的地位之高,同時也表明了當時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提高。
從已發掘出土的齊家文化玉器來看,其基本特徵通常光素無紋,以素為美,其造型簡單樸拙、粗獷、豪放,做工精琢細磨,方圓中矩,線條流暢。齊家文化玉器的總體特徵可用「材質上乘、品種多樣、器形美觀、製作精緻、大氣凝重」五個方面來概括,下文中筆者就齊家文化玉器中典型玉器的特徵予以簡單描述。
(一) 玉璧(環、瑗)
圖一 積石山縣博物館館藏玉璧
圖二 皇娘娘台出土玉璧
玉璧,多是一種周邊呈正圓,體扁平,中心有一圓孔的器物(圖一),也有多邊形或不規則形狀的(圖二),但大多數是圓形。《爾雅》記:「肉倍好,謂之璧;好倍肉,謂之環;肉好若一,謂之瑗。」意指器物的孔旁寬大於孔徑的可稱之為璧,環的孔徑要大於孔旁寬,瑗的孔徑則與邊寬相等。但考古發現中,此說並不絕對,故夏鼐先生建議三者統稱之為璧環類,簡稱為璧。關於璧的起源、功能和用途,在《尚書》、《周禮》、《山海經》、《詩經》、《史記》等古代文獻中多有記載。在齊家文化玉禮器中,玉璧占有相當大的比重,是齊家文化玉禮器中的一種重要器物。
齊家文化玉璧多素麵,少有紋飾,器形莊重典雅。早期玉璧中相當部分玉璧含有較重的石質,如皇娘娘台出土的兩百六十多件玉璧,但早期玉璧在製作工藝上與石器有了明顯的區別;中期玉璧選材優良,製作工藝精美,有大量精品問世;至晚期,齊家文化先民對玉璧的重視由實物轉為觀念上的信仰,如師趙村遺址陪葬的一璧只有一面磨光,所以晚期的玉璧在製作工藝上則有所簡略。
(二) 玉琮
圖三 甘肅省博物館藏玉琮
玉琮,是一種外方內圓從中貫通的器物。《說文》中說其形狀「似車釭」,《白虎通·文質篇》曰:「圓中、牙身、方外曰琮」。玉琮在齊家文化玉器中也是一種重要的禮器。總體上紋飾以素麵為主,有長方體形及矮體形兩種,造型大氣凝重(圖三)。早期齊家文化玉器中玉琮發現數量不多,中期以後則相對增多且製作工藝精美純熟。
(三) 玉璜
圖四 橋村遺址出土玉璜
玉璜是一種弧形的玉器,據考古發現,自殷代始,璜一般是璧的三分之一,少數接近二分之一,漢代時多認為「半璧為璜」。玉璜可穿孔為佩飾,故亦稱佩璜。穿孔的玉璜在新石器時代已經出現,一般兩端各有一孔。商代的玉璜多由璧環類改制而成,如婦好墓中的玉璜有的用兩件或三件便可以拼合成一隻玉璧,有的是玉璧圓周的四分之一 。在齊家文化玉器中期以後玉璜比較多見(圖四),如師趙村遺址中所發現齊家文化玉器以璜數量最多。
(四) 玉斧、玉錛、玉鑿及玉刀
圖五 皇娘娘台出土玉斧
圖六 新莊坪遺址出土玉鑿
斧(圖五)、錛、鑿(圖六)是齊家文化工具類玉器中比較常見的幾種玉器,製造工藝粗精不一。斧的頂部往往不齊整,可嵌於木柄中。錛、鑿多為長方形一面刃。
圖七 橋村遺址玉刀
玉刀(圖七)也是齊家文化工具類玉器中常見的器物,多為長方形,條狀,一端略寬,一端有刃。一些作品刃略顯內凹,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穿孔。玉刀在齊家文化玉器的分類中往往既有人把其分在工具類中,也有人把其分在禮器類中。玉刀是齊家文化工具類玉器中比較特殊的一種玉器,特別是多孔玉刀,很多人認為其不具有實用性而把其歸在禮器類別中。筆者以為,在齊家文化玉器中,工具類別的玉器不一定就是用作生產生活的工具,而應該是一種仿工具類的玉器,其在使用上作用應該同於禮器,以實現對天、地、戰爭以及社會生產生活等各個領域的祭祀。之所以把其稱之為工具類玉器,主要是從其器型上與石制同類工具相同以及為今人理解、研究的方便。所以,對於玉刀,不管是多孔玉刀還是普通的玉刀,都應該把其歸在工具類玉器當中。
(五) 綠松石飾等飾品類
圖八 橋村遺址綠松石項飾
圖九 積石山縣博物館館藏管飾
圖十 積石山縣博物館館藏動物雕件
綠松石飾(圖八)是新石器時代晚期比較常用的裝飾品之一,在齊家文化遺址中屢有發現,此外諸如各種除綠松石以外的其他玉材的珠飾、墜飾、臂飾、管飾(圖九)以及動物雕件(圖十)等具有裝飾品性質的玉器在齊家文化玉器中也經常被發現。以珠飾為例,大何莊遺址發現的瑪瑙珠、臨潭磨溝遺址發現的滑石珠等均具有齊家文化的鮮明特色。這些飾品製作精美,除動物雕件外多為素麵,少有紋飾,大氣凝重;動物雕件以陰刻線為主,細膩樸拙,都極具齊家文化風格。
二、齊家文化玉器的演變軌跡
通過上文中對齊家文化玉器類別及特徵的分析,我們從中可大致看出齊家文化玉器前後的發展演變軌跡。雖然以上所述僅是齊家文化玉器中的一小部分,儘管也許其間諸多認識尚拘囿於筆者對齊家文化玉器的認知程度,但也不難看出,在整個齊家文化的歷史發展進程中,齊家文化玉器獨具風格,自成體系,具有鮮明的地域特徵,是我國史前玉器發展演變進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為研究我國史前玉器的產生、發展、繁榮這一演變過程提供了豐富的材料。楊伯達先生曾將我國距今五六千年的各地玉器分為北、南兩大系,大約至距今四千年,兩系玉器互相融匯為山東龍山玉文化、陝西龍山玉文化以及甘肅齊家玉文化。認為這「三支玉文化先後在中國的東部、北部及西部分別進入了自己的高峰,遙相輝映,像三把火炬似地照亮通向文明時代的殿堂,它在全國玉文化的地位是不可低估的」 。我們且不論楊伯達先生對這三支玉文化的先後發展序列的態度,但先生對齊家文化玉器的地位與研究價值的肯定及重視程度是非常明了的。
齊家文化的特徵與演變主要體現在三大體系上:首先是其擁有的一批具有鮮明特色的陶器體系;其次是其率先於中原地區的冶金體系,首先使用銅器;第三就是其自成一體的齊家玉文化體系。這三大體系使齊家文化成為西北地區乃至全國史前文化末期之最輝煌耀眼的成就之一。
齊家文化的發展階段與我國上古三代文明比較接近。從時間上來看,齊家文化與夏文化幾乎同時同步;從空間上來看,齊家文化的分布範圍與夏和周的勢力範圍密切相連,甚至部分是重合的。夏和周在文化來源上都和地處西北的甘肅東部地區有關,這些就給齊家文化的大致發展趨向提供了一個線索。齊家文化所處的公元前22世紀至公元前17世紀,是我國的銅石並用時代,夏代所處的公元前21世紀至公元前17世紀,情況也大致如此。史書載「大禹出西羌」,這句話應該是揭示出了夏文化的主體一支和西北的羌人之間的關係。而對於齊家文化的族屬問題學術界曾認定為羌人,那麼從這個方面來說,也許齊家文化的發展趨向和夏文化的起源有著密切的關係。在夏文化遺址中,最重要的是偃師二里頭文化遺址,在二里頭遺址三、四期中出土了一批玉器,這批玉器大多光素無紋,器型長大寬薄,拋光瑩潤,少數有紋飾的其紋飾也主要以陰刻線為主,均極具齊家文化玉器的風格。
齊家文化本身與周邊文化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繫與交流,這種聯繫和交流並不是表現在居民的大規模遷徙或者是文化間的劇烈碰撞上,而只是各文化在自身的上升發展過程中,由於地域的擴大而與周邊文化發生的接觸,並進而在器物的種類、形狀、製作工藝、社會功用等方面的相互影響與融合。但是,這種交流並沒有導致文化本身發生質的變化,與此相反,這種文化間的聯繫和交流是以漸進的方式給雙方注入了新的血液與活力。
大約距今四千年左右,由於中國西部氣候環境的逐步惡化,使得這一地區的農業經濟遭到極大的破壞。農業經濟的衰落迫使定居在河谷地帶的大量人口開始分散地遷徙到更為廣闊的空間範圍,並轉而從事簡單的畜牧業活動。這種經濟生活方式的重大轉變,使文化的發展開始出現分化的趨勢,主流文化便在這種背景下逐漸解體,繼而在甘青地區逐步形成了小而分散的文化分布格局。然而正是這一分散的文化分布局面使得齊家文化得以延續,為分別形成以後的辛店文化、寺窪文化、卡約文化、四壩文化、沙井文化、先周和西周文化以及最近發現的禮縣的先秦文化等奠定了基礎。
齊家文化玉器是齊家文化特徵和發展演變的重要載體之一,因此齊家文化玉器的發展演變軌跡與齊家文化本身的演變應該是並行的。甘肅有著獨立的古老玉文化,齊家文化玉器有其獨立的玉文化體系。它的源頭可追溯到仰韶文化早期階段,從其器型以及風格來看,應該是土生土長的本地玉文化。從對齊家文化玉器的分期來看,不論是從其選材、工藝還是從數量上來說,都可以看出一種本地的玉文化體系業已形成。
有學者認為齊家文化玉器較東北紅山文化、東南良渚文化玉器要晚,而與黃河中下游的客省莊二期文化(陝西龍山文化)玉器大抵同時,因此齊家文化玉器應該是受到了它們的很大影響,進而吸收了它們的元素,筆者以為不然。
紅山文化是遼河流域新石器時代的重要文化,紅山文化玉器高度發展的基礎是由查海文化、新樂文化經歷了兩千年歲月奠定下來的。紅山文化玉器的器型、選材、風格以及其獨特的製作工藝等和齊家文化玉器截然不同,因此齊家文化玉器受到紅山文化玉器的影響很小。對於東南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楊伯達先生認為「即使甘肅齊家玉文化確實接受了良渚玉文化的璧、琮,也不妨礙它的獨立發展的史實,這從其璧、琮所用玉材及形式上的異同便可了解。甘肅玉文化的璧、琮不是良渚玉文化的翻版,這也是有目共睹的」 。至於齊家文化與客省莊二期文化(陝西龍山文化)的關係,目前學術界普遍認為,「只能說它們由於所在地區鄰近,彼此間可能有較頻繁的交流,互相影響較深,關係較為密切,但不能說它們屬於同一文化系統」 。筆者以為這種見解同樣可以作為研究齊家文化玉器時的一項重要參考。
從眾多的史前文化玉器來看,時間稍晚的四川成都平原廣漢三星堆文化玉器與齊家文化玉器的關係較為密切。三星堆文化是古四川盆地及周邊各族共同創造的偉大成果。史籍所述古蜀文化的創始者即來源於西北的岷江上游。古蜀國第一代王「蠶從」,即「始於岷山石室之中」,而岷山以及岷江的西北部就是甘肅、青海、崑崙山。在眾多的有關三星堆文化遺址的研究中,學術界多認為三星堆先民源於成都平原岷江上游的茂汶地區。岷江上游與齊家文化所在的河隴地區在經濟方式上同是農牧相結合,而兩地又僅一岷山相隔,因此其在文化上所受到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三星堆文化中的玉器似乎更多地吸收了齊家文化玉器的因子,甚至是齊家文化玉器的直接繼承和發展。三星堆文化玉器與二里頭文化玉器部分器物有較多的共同點,一些玉器品種甚至與二里頭文化玉器是一脈相承的,因此二者可能在文化的源流上有著共同的大背景。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紅山文化玉器的主要形制在後世的中原玉文化中延續的不是很多,良渚文化玉器的藝術風格與特點在中原玉文化中得到的繼承也較少,而齊家文化玉器的形製品種在後世的傳襲中幾乎大部分都得到了延續和發展。比如輝煌的青銅器時代,中原地域的很多青銅器造型及特徵與齊家文化玉器有著極大的淵源。自商周至春秋戰國,從秦漢到魏晉隋唐直至明清,玉器的發展除了工藝的複雜與雕琢上的進步以外,其形製品種基本上沒有脫離齊家文化玉器的器型範疇。甚至儒家文化的興盛以及對於玉器的大量溢美,其中主要禮器的形制也大部分是基於齊家文化玉器的基本造型。
古老的黃河流域孕育了偉大的華夏文明,處於黃河上游的齊家文化在華夏文明的形成中扮演了一個十分重要的角色,而齊家文化玉器便是這一角色不可或缺的一個演出道具,因為齊家文化玉器的存在,而使齊家文化在諸多史前文化中脫穎而出並更加光彩亮麗。
齊家文化玉器的發展與演變 - 壹讀
https://read01.com/yyk64x.html#.XT_vQehLhdg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yyk64x.html
-----------------
齊家文化玉器
2018-03-04 由 宣公話收藏 發表于收藏
齊家文化玉器,早在上個世紀之初已伴隨著齊家文化的發現而面世了。
不過,比起對紅山玉器、良渚玉器乃至石家河玉器、含山玉器來,對齊家文化玉器的認識與重視,似與這發現的歷史和它應有的地位還很不相襯。
其實,齊家文化具有產生大量精美玉器的背景和條件。首先,在齊家文化前面有豐富多彩、極富特色而歷經一千多年發展的馬家窯文化。馬家窯文化先民們的原始手工業不僅有制陶、木作、紡織和石器製造,而且生產了中國最早的青銅器;同時,還創造了陶祖(男性生殖器)、人形、動物形陶塑、陶制房屋模型和成組人物舞蹈繪畫以及用墨筆書寫的上百種符號等等。在馬家窯文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齊家文化,怎麼不會比馬家窯文化「更高、更強」呢!其次,在齊家文化的分布範圍內外均有十分豐富的玉礦,古人說的「崑崙玉」,今天我們說祁連山玉等,就在這裡。在這樣的歷史文化背景和自然條件下,齊家文化先民們創造出豐富多彩的玉器,便是很自然的了。
在齊家文化分布範圍內,尤其甘、青境內,曾出土有數量更多、質量更精美的齊家文化玉器。其器類在三十種以上。 除了常見的品種之外,發現有許多新的品種。如禮器玉琮,除形制各異、大小不等的素麵紋琮外,還有竹節紋琮、弦紋琮,更有在琮的一端、射孔之上裝飾有或牛、或羊、或熊、或虎等浮雕紋飾的獸首或獸面紋琮、人面紋琮或琮形器。兵器有戈、矛、刀、鉞、戚,個別的兵器上還嵌有一枚或幾枚綠松石;裝飾品有各種玉佩飾、墜飾、發箍等。
更有值得我們驚訝的是,在收藏家和古玩店裡先後見到數件圓雕玉人立像,性別有男有女,尺寸從十幾厘米到超過半米高不等,古樸而生動,有的雕像在各器宮部位嵌有多顆綠松石。這類雕像或許是作為膜拜的對象而製作的。還有各種多孔形器,許多多孔形器雕成扁平的鳥形、獸面形或鳥獸變形圖像。
眾所周知,這中間的許多珍貴品,都收藏於各地的古玩收藏家手中或古玩店裡。齊家文化玉器使用的玉材,主要是甘肅、青海本地的玉,還有新疆和田玉。有人估計大約是7與3的比例,即百分之七十是本地玉,百分之三十是和田玉。在齊家文化圈內的甘肅臨夏----榆中境內的馬寒山和酒泉等地,有墨綠色、艾青色、豆綠色玉材以及屬蛇紋石鴛鴦玉和試金石類黑色石材。武山的鴛鴦溝即出鴛鴦玉。
齊家文化玉器中的工具類如斧、錛、鑿等,便主要選用本地玉,一部分工具還直接選用接近石質或玉內含有較重石質的材料。但齊家文化玉器已有相當數量是由新疆和田玉製成。
一般說來,禮器類的琮、璧、環、璜、鉞、刀、璋等,都選擇玉質滋潤、色澤純美的本地玉或和田玉。和田玉的發現與運用當早於齊家文化,但大量用來​製作禮器和部分工具,當始於齊家文化。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ollect/km6ger8.html
-------------------
[齊家文化 玉琮]
灰青玉質,帶藻絲團包裹體沉積結構,一邊帶白褐色石皮,表面已經盤紅。內圓外方琮形,製作工整,射頸略長,射口內圓外不圓,射口切斜,四面平整,中孔為兩面對鑽,孔內壁尚殘留錯階,從兩端看此錯階,如新月形。
齊家文化 玉琮-數位典藏與學習聯合目錄(836079)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0c/c1/ef.html


齊家文化 史前文明的最後一座巔峰 https://tinyurl.com/yylz5eak
【絢麗甘肅】齊家文化 史前文明的最後一座巔峰
大型玉璧神人共祭月
鑲嵌綠松石獸面紋墨玉璜
浮雕舞蹈紋玉磬
浮雕農耕紋玉刀
圓雕飛天女神
圓雕獸面神人
齊家文化是中國黃河上游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最後文化遺存,因1924年瑞典考古學家安特生髮現於甘肅廣河齊家坪而得名,據甘青地區史前文化「碳—14年代測定」為:公元前2140年—前1530年,寬泛年限距今約4300年—3500年。齊家先民在黃河上游幅員遼闊的土地上創造了上千年的文明歷史,齊家文化晚期已達巔峰,被譽為史前文明的最後一縷曙光!齊家文化,是人類通向文明之旅的橋樑,是華夏文明承前啟後的紐帶,是「中國夏商周斷代工程」的奠基石,正是齊家人用這塊「金磚」叩響了中華文明五千年的輝煌大門!
本報特約撰稿人 肖從容
齊家文化的歷史淵源
認識齊家文化,必須認識齊家先民。
新石器時代始,距今約10000—4000年,這是史前先民在漫漫長夜迎接黎明曙光的重要歷史時期。華夏大地並行著查海、興隆窪、凌家灘、紅山、良渚、龍山、仰韶、齊家等諸多文化遺存,它們自成系列,各成體系,相互滲透、相互融合、兼容並蓄,使華夏大地的史前文化更加豐富多彩!新石器時代是原始氏族公社制從全盛到衰落,而史前文明卻從衰落到鼎盛的一個重要歷史轉折點。從打磨石器到治玉、制陶業;從畜牧、農耕、紡織到狩獵漁業等,人類社會全面發展,由自然索取過渡到生產自給,這是人類歷史的一次重大飛躍!從馬家窯文化的早期部落散居到齊家文化晚期的大規模部落聯盟,進而形成文明統一的古城聚落群,在這廣袤大地上同一條河流,同一條山脈,齊家人祖祖輩輩、薪火相傳、一脈相承!「大遷徙說」「外來說」或許是對歷史的誤會,或許是與歷史相違背的推理。觀看華夏文明古國的版圖,處於黃河上游的甘肅正好嵌在中央,這裡是齊家人千百年來血溶於水的黃河家園。齊家文化東至陝甘邊界的渭水河流域,南至甘南、隴南、白龍江領域,西至青海湟水流域,延及綿綿千里河西走廊,北接塞上江南寧夏及阿拉善左旗,由於齊家文化的特殊地理位置,成為東南西北文化交融的樞紐,經過流通、滲透、汲取、整合,齊家人脫穎而出成為史前文化的最後精英,齊家文化最終成為本土文化的一匹黑馬!
黃河中下游地區的龍山文化、仰韶文化歷史悠久,不少學者認為是中原文化「西入」而影響了黃河上游的齊家文化,這是地域偏見的一種誤導。歷史恰恰相反,考古歷史就是遵從科學,遵從科學才能還歷史本來面目。齊家文化最重要的載體是高度發達的治玉技藝,甚至可以說這是一個史無前例的治玉時代。考古學印證「新石器時代中原地區還未大量用玉,黃河中下游更不是早期玉器製作發達地區」。令世人刮目相看的齊家古玉文化向東延伸,直接影響了中原文化。另一史前文化的重要載體是——青銅文化,齊家人率先進入了青銅時代,出現冶煉工業是社會生產力的又一次騰飛,這一文明的標誌,引領齊家文化東進中原,融入了文明發達的中原二里頭文化。廣河齊家坪出土的「天下第一刀」「天下第一鏡」為世所仰。而綠松石鑲嵌於六器,綠松石鑲嵌於青銅牌飾等超前工藝,極盡奢侈華麗,它所表現出的王者風範於中原二里頭文化如出一轍。其年代範圍正是建夏之初,齊家文化為夏王朝登上歷史舞台拉開了雄渾的大幕。
美輪美奐的齊家古玉
齊家文化被譽為史前文明的最後巔峰,不僅源於農耕業、紡織業以及冶煉工業的突飛猛進,更源於治玉技藝的空前絕後。齊家文化不可忽視的重要載體是博大精深的玉文化,史前文明雖碩果纍纍,但沒有任何一種載體像玉器那樣深入人心、從無斷層源遠流長五千年。史前先民製作玉器已有上萬年的歷史,簡言之新石器時代的開始,也就是玉文化的開始,先民們從打磨石器工具中發現了「石之美者玉也!」於是色彩斑斕玉肌冰骨的玉器脫穎而出。原始文化玉器主要以美輪美奐的各種素麵玉器為主,從無孔到逐步打孔,從打磨小型玉料到切割大型玉材,從粗略打磨到精細拋光,「又切又磋,又琢又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石器時代的治玉工具,沒有金屬,只有比玉稍硬的瑪瑙石、石榴石、尖晶石和解玉沙、以水磨製;竹子、木頭、獸骨、獸皮打磨;更重要的是以堅韌治玉、以毅力打磨。難以想像的是他們血脈相傳、子子孫孫、祖祖輩輩矗立起了一座後人難以超越的玉文化豐碑。約在4000年前齊家玉能登上史前文明的巔峰,卻登不了現代人的「大雅之堂」,在國有博物館很難見到齊家玉的影子,而在民間收藏家手裡不是三百件也不是三千件,而是數以萬計的齊家玉在民間收藏的藝術海洋里涌動!這一座遠古文化的金山,這一座史前文明的寶藏。
早期文字中商代甲骨文、鐘鼎文就有玉字出現,《說文解字》中「玉」「王」相通,玉被認為是「天下所歸往也」,「往」寓之「王」。後人為了區別「王」、「玉」,才在「王」字後側加了一點,寓「王」有一「玉」。代表帝王最高權力的「印」,材質最貴者非金為玉,稱為「玉璽」。帝王生前「十二旒」嵌有228顆白玉珠冠冕,死後玉衣殮身,用2888塊玉穿成金縷玉衣厚葬。夏朝始建有「均台之享」,商湯滅夏有「景亳之命」,西周武王於孟津大會諸侯,以「文王遺吾大寶龜」,為周朝最高權威的占卜法器,「大寶龜」一說為美玉,成為周天子最高權力象徵。《周禮》記載,玉被編為國家法典,以玉之等級授予人之等級,以森嚴的玉禮制度控制統治階級內部的等級制度。周天子號令諸侯定時朝覲,春為朝,秋為覲,為分身份的高低,周天子賜予每人一件玉器。《周禮·春宮·大宗伯》:「王執鎮圭、公執桓圭、侯執信圭、伯執躬圭、子執谷璧、男執蒲璧。」將王、公、侯、伯、子、男所執之玉做了等級劃分。玉之器形最能代表權力的則是帝王璽印,譬如秦國的傳國璽:上面鐫刻「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它是天命的象徵,誰得到了它,誰才是真命天子,才能獲得天下的承認。《漢書》記載:「初,高祖入咸陽,得秦璽,乃即天子位,因御服其璽,世世傳授,號曰傳國璽。」雖然這枚傳國玉璽後因戰亂而失傳,但具有徵信作用的玉璽一直代表國家和皇權,是最高權力的標誌。古人賦玉以至高無上的品級,巫師在祭祀活動中以玉通神。《山海經》記載:「人以谷為食,神以玉為食」。古人嗜玉之風越演越烈,至東漢、魏、晉、南北朝時,煉丹術的推波助瀾,使帝王將相、達官顯貴更加嗜玉如命,近乎痴狂。古人認為,玉為山川之精華,有超自然的能量,他們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的尊旨,將隨身佩戴的美玉「碾碎之,吞飲之!」
距今4000年前後的黃河上游齊家文化玉器與紅山、良渚、石家河、龍山等文化玉器,同樣具有悠久的歷史,它留下的許多珍品,不僅顯示了它品質的優美和特殊的成就,更告訴人們許多關於中華文明初始階段的信息。
華夏民族用玉大約有一萬年的歷史,早在8000年前的凌家灘文化已出現了玉器,距今6000年—4000年前後的紅山玉器、良渚玉器、石家河玉器和龍山文化玉器等,已達到極高水平。它們眾多的品種、奇特的形制和精美的工藝,早已為人們所熟悉,並推動了學術界對中國古玉和玉文化的研究,激發了社會上更多的人對古玉的喜愛與追求。中國先民在從蠻荒走向文明的歷史進程中,新石器時代晚期,大約在距今5000年前後是一個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原始農業、畜牧養殖業、制陶和玉石器等手工業發展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出現了建築房屋和宮室、原始崇拜和宗教等文明標誌,掌握了石制工具的人們發現了玉,並將這種美石加工成精美的生產工具和禮器,如斧、鏟、錛、鑿、刀等,還有一部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將玉作為祭祀用的禮器,主要有琮、璧、鉞、璋、璜、環等。這些玉70%以上都是甘肅本地的玉,其中馬銜山(本地讀音馬含山)玉最優良,它的密度、硬度、油性及質地均不輸和田玉。素樸無紋飾,以凸顯材質紋理為大美的素玉,其開孔準確,方圓中矩,線條流暢,琢磨細膩,不露痕跡,渾然天成。但最為重要的是必須糾正長期以來齊家玉只有「素玉說」的錯誤觀念,這一時期不但大量出現陰刻線的紋飾,而且出現平面浮雕,以雙陰擠陽的雕刻手法,湧現出工藝高超的減地淺浮雕及高浮雕作品,還出現了大型圓雕,從高達五六十厘米的大玉琮到四五十厘米的大型玉璧,從六七十厘米長的六瑞到一百多斤重的神人神獸,無不鬼斧神工,震撼人心。近半個世紀來,考古發掘出土了一定數量的齊家文化玉器,在甘肅省博物館、青海省博物館、上海博物館及國內外眾多博物館也有相當數量的齊家玉向世人展示,可與民間收藏相比,可謂窺管見豹。民間收藏如大海,從甘肅蘭州到青海西寧,遍及四川成都、廣東廣州、深圳珠海、浙江台州、遼寧大連及港台藏家,從質量到數量都有十分驚人的收藏,少者數百件,多者數千件,可謂數以萬計,數量遠遠超過考古發掘數量。齊家玉器不同於其他類型的玉器,種類最多、品類齊全,工藝水平及其品類,具有明顯的地域特色,是中華文明和中華玉器文化發展的一個階段性標誌,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考古價值。
齊家文化的發展機遇
過去,齊家文化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更沒有進行深入、系統、科學的研究和開發,致使對齊家玉的研究、發掘、影響遠遠和其本身的地位不相稱。使得這個史前明珠的重要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仍然沉睡在黃土高原的山坳里,不被人們所知,這當然與歷史、地理、交通、環境、經濟等客觀因素有關,但更重要的是專家學者對齊家文化的深入研究及科學認知還不夠。
中華民族的振興需要從歷史文化藝術中汲取智慧。玉是華夏民族之魂,它集中地反映著中國人對美的追求,也反映著先民們從蠻荒到文明的艱難歷程,玉文化在數千年中像血液一樣激盪著華夏民族的性格。
甘肅是文化大省、資源大省,大量可貴的文化資源尚待開發。作為史前文明特殊時期的齊家文化,不僅是隴原人文精神的重要元素,也是中華文明重要的淵源,是我們無與倫比的寶貴財富,我們有責任將它保護好,傳承好。齊家文化是甘肅的一張名片,我們要弘揚齊家文化的潛在價值,放大相關價值。https://tinyurl.com/yylz5eak
齊家文化應趁著甘肅大發展大繁榮的東風,以國際視野將齊家文化放在人類發展史的背景下,從整理文明遺存、研究人類發展和文化強省的高度,將齊家文化和齊家玉作為課題和項目放在世界範圍內來梳理和研究。集合中外考古、歷史、收藏、經濟、科學等各界專家以齊家玉文化為核心,對齊家文化進行一次深入討論,重新定位,重新認識。界定齊家文化的範圍,制定齊家玉的標準、出台相關扶持政策,融合多元化投資體制,打造完善基礎設施,以大地灣文化和齊家文化為支柱,構建黃河流域史前文明遺址城市帶。打造以甘肅彩陶和齊家古玉為主體內容的國家級文化產業園,與良渚文化南北呼應,和紅山文化依山鄰水鼎足而立。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發展模式,將文化產業的發展和地方經濟發展結合起來,利用文化和經濟的集合效應打造隴原文化品牌。https://tinyurl.com/yylz5eak
以古玉為核心的齊家文化是人類文明的遺珍,是先民們留給人類的寶貴的精神和物質財富,在這樣一個充滿機遇的時代,將其發揚光大是歷史和現實賦予我們的神聖責任和使命。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kzrreob.html
--------------


紅陶雙耳罐、紅陶雙耳尊、雙耳三角紋彩陶罐、紅陶犬首燈形鈴、環首曲背銅刀、銅臂釧、青銅斧、銅耳墜、金絲環、石紡輪、石權杖頭、磨石、玉鑿、骨貝……生動地勾勒出夏朝時期西北一隅的齊家文化風貌。“玉澤隴西——齊家文化玉器展”正在北京藝術博物館展出,展期3個月, 10月25日結束。本次展覽由北京市文物局、甘肅省文物局、青海省文物管理局、寧夏回族自治區文物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主辦。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長於平介紹說,“我們聯合曾經對齊家文化遺址進行多次發掘工作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以及齊家文化分佈區域的甘肅、青海、寧夏三省區文物局,收集11家國有文物收藏、研究單位的考古出土與採集的齊家文化玉器,另有若干徵集品、遺址出土銅器、陶器、骨器等標準器進行輔助證明,旨在揭示最客觀真實的齊家文化玉器。 ”
  齊家文化玉器或成收藏熱點
齊家文化是新石器時代晚期至銅石並用時代黃河上游重要的文化遺存,因最早發現於甘肅省廣河縣齊家坪而得名,主要分佈於甘肅、青海東部、寧夏南部、陝西北部及內蒙古西南部地區。據了解,齊家文化其實最初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的並非玉器,特別是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考古發掘中,發現了一定數量的銅製品,冶銅業成為齊家文化的一項重要成就。直到1981年至1989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對甘肅天水師趙村和西山坪兩處遺址進行考古發掘,明確將出自墓葬中的一件玉璧和一件玉琮作為禮器類器物劃分出來,其余玉器的數量雖然不多,但製作相對精細,顏色有白色到淡綠色、墨綠色不等,質地瑩潤,鑑定為軟玉,由此才使齊家文化的玉器開始受到重視。
玉琮
玉琮 寧夏回族自治區博物館藏
由於齊家文化遺址地處西北且分佈範圍較廣,出土玉器數量相對較少,很多考古資料未曾對外披露。隨著科學考古發掘工作的展開,人們對齊家文化玉器開始有了更客觀的認識。同時,隨著文化市場的繁榮,民間收藏齊家文化玉器也逐漸成為一個熱點,從一個側面也在推動著對其的研究。“為推進齊家文化及相關課題的研究,此次在2015年我們特意推出了'玉澤隴西——齊家文化玉器展''齊家文化玉器研究學術報告會''齊家文化與華夏文明國際研討會'三項學術活動,希望藉此可以使齊家文化及齊家文化玉器研究成為當前及今後一段時期學術界的熱點。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巍表示。
自1924年發現以來,迄今發現齊家文化遺址1500多處,發掘遺址30多處。從中可以發現:當時的社會經濟形態以農業經濟為主導,有一定規模的家畜飼養業,其社會生產與生活方式大體以聚落為單位進行。由臨潭磨溝墓地出土的大型青銅項飾(銅璜)以及各種形制的權杖頭表明,當時的社會已經產生等級分化。此類文物在本次展覽中也有鮮活展現。在聚落中有白灰面為主的建築群,以及很有特點的石圓圈祭祀遺跡,並發現以聚落為單位的墓地和以男性為中心的埋葬習俗,其手工業製品較豐富。
研究表明,齊家文化玉器是在中國史前玉器與玉文化經歷了充分發展之後,形成的一種重要文化現象。“齊家文化的年代一般認定在公元前2200年至公元前1600年甚至更晚些。其玉器與中原地區玉文化存在密切關係,其中體現了在夏王朝形成之前至其被滅亡以後這一重要的發展時期裡,中原與隴西文化之間的文化交流與影響。所以,齊家文化玉器與玉文化的發展、興衰以及復雜的文化面貌,隱含著夏朝時期前後的中原與隴西之間的一段秘史,具有極為重要的研究價值與空間。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人員朱乃誠表示。
紅陶雙耳底座鏤空罐
紅陶雙耳底座鏤空罐 甘肅省博物館藏
  “素面朝天”的古樸魅力
齊家文化玉器以素面為主,多不做紋飾雕刻,古樸淡雅。玉器造型以璧、環、多璜聯璧、琮、刀、鏟形器、管、珠為主,此外一些遺址中還發現有大量玉料和未加工完成的玉器。結合玉器的出土情況看,一些體量較大、打磨精細的璧、琮、刀等器物可判斷為玉禮儀器;出現在墓葬中的大量小型玉璧、石璧可能是財富的象徵;大量帶有穿孔的松石片、管、珠等可能為裝飾品;而一些玉質較差的工具如斧、錛、鑿等,有些仍能看出使用過的痕跡,尚未脫離實用器的範疇。
主要分佈在甘肅東部向西至張掖、青海湖一帶的東西900多千米範圍內的齊家文化,地跨甘、寧、青、蒙四個省區。在這一區域內,崇山峻嶺以及河谷、灘峽密布其間,蘊藏著豐富的玉礦資源,成為齊家文化玉器和玉文化得以發展的優越而重要的自然條件。其實,對玉的使用方式蘊含著極為豐富的文化信息。如展覽中大型而精緻的玉璧,是齊家文化玉器中數量最多、最有特色的一種器形,它基本為素面,分玉質和石質,在整個齊家文化分佈區內都有發現,是當時上層社會使用的一種禮儀用品。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員任曉燕介紹說:“青海境內出土的齊家文化玉器在選材上,表現出鮮明的因材致用,按功能分類來觀察齊家玉器,玉質滋潤、色澤純正的玉材普遍用於玉禮器;斧、錛、鑿等工具類玉器,玉石材料則多為普通玉料,甚至部分選材接近石質。經由玉禮器的用材與其他類別玉器出現了差異,可見齊家文化禮制制度已形成。 ”
甘肅省博物館藏
環首曲背銅刀 甘肅省博物館藏
同時,齊家文化玉器的切割技術已達嫻熟,其薄片切割最為突出;有孔玉器再現出當時鑽孔的工藝特點及鑽孔工藝之成熟。其中,齊家文化擁有獨具特色的多璜聯璧器形尤為引人注目。“多璜聯璧又稱玉圍圈,可說是齊家玉璧在造型上的一大突破。其一般是三件或四件等長或不等長的玉璜、每端鑽一孔或二孔,連綴成一個璧。如三璜聯璧一般用一塊玉料切割成三扇形坯,再精細琢磨而成,因色澤、大小、形狀基本一致,容易聯結成一璧,故稱聯璧。 ”甘肅省博物館工作人員王裕昌介紹。
漫步於展廳,玉琮、玉璧、玉環、玉錛、玉璜、玉管、玉鑿、玉三璜聯璧、墨玉鉞、束柄齒棱端刃器,以及少見的有領玉璧、牙璋、青松石串珠、天河石管飾、玉紡輪等充分展現出齊家文化核心分佈區域的玉文化特點。本次展覽共計展出文物精品213件(套) ,全面反映了齊家文化製作、使用的玉器數量眾多、種類龐雜、器形簡單,外形素雅而精緻,用途涵蓋手工工具、裝飾品、禮儀用品、武器等方方面面的典型特徵。這些玉器充盈在齊家文化社會生產與生活中,散發著隴西作為華夏文明重要組成的獨特魅力。


齊家文化是1924年首先在甘肅省廣河縣齊家坪發現的,據碳14測定,它的絕對年代在公元前2050-l915年前後,但東邊的要比西邊早。齊家文化可分為甘肅東部、中部、青海東部及甘肅西部幾個亞區,其屬性已步入銅石並用及早期青銅時代,聚落遺址一般都選在便於人們生活的綠洲中部的一些河流的河旁台地上,其主要河流為在河隴境內的黃河沿岸及其支流渭河、湟水、泄河、大夏河流域和河西走廊的疏勒河流域,面積達幾十萬平方公里。現今為止齊家文化對已有較多的正式調查和田野考古發掘,其中比較重要的有:甘肅武威皇娘娘台遺址、甘肅永靖縣秦魏家齊家文化墓地、甘肅永靖縣大何庄齊家遺址、甘肅廣河縣齊家坪遺址、甘肅永靖縣張家嘴與姬家川遺址、甘肅積石山縣新庄坪齊家文化遺址、青海樂都縣柳灣墓地、青海大通縣上孫家齊家遺址、寧夏固原海家灣齊家文化墓地等。通過對這些遺址及墓地的調查和考古發掘,已基本搞清了齊家文化的面貌及特征。在上述的遺址或墓鼻的發掘中出土有一定數量的玉器,形成了同期的齊家玉文化,但在所公布的報告中對玉器介紹較少,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據有關資料介紹,甘肅各個博物館收藏有1 00余件齊家文化玉器,屬墓二發掘,至於田野文物就不得而知了。但就筆者所知,目前上海、北京、成都、蘭州等地的文物市場有一定數量的齊家文化玉器出售——遺憾的是它鮮為人知,問津者甚為寥寥。齊家文化玉器使用的玉材主要是甘肅本地產玉,還有新疆和田玉。本地產玉材出於齊家文化范圍內,大約在榆中、酒泉境內,其玉材多為墨綠色、艾綠色、青色、豆綠色,還使用屬蛇紋石鴛鴦玉、漢白玉、珊瑚化石和試金石類黑色石材。齊家文化玉器中和田玉材的使用是中國古代大量使用新疆地區玉材的一個開端,是和田「帝王玉」進入中原的第一站。也可以看成是「玉石之路」的開創早期。齊家文化的玉器,一般是禮器類的琮、璧、環、鉞、璋等都選擇玉質滋潤,色澤最好的本地玉或和田玉;工具類的選材,則不如禮器類,都選擇本地玉,少數還選用接近石質或玉內含有較重石質的材料。 
眾所周知,以秦安大地灣文化為主的甘肅河隴地區,在遠古是一片水肥草美的廣袤沃土,孕育著中國古代黃河文明.馬家窯彩陶文化是仰韶文化的亮點,齊家文化是彩陶文化的尾聲,但又是最早被人們所公認的原始青銅文化。可齊家玉文化呢,為什麽鮮為人知?對於齊家文化,人們最為追捧的是它受馬家窯文化影響獨特的陶器、彩陶文化和青銅文化,對它精美優秀的玉器,長期以來報道甚少,不為重視。這明顯與它的文物考古發現較少,與它的地域遼闊,群山峻嶺,翰海沙漠,人煙稀少,地理位置相對偏僻和現代經濟文化相對落後有關
-----------------
齊家十大未解之謎
作者:葉舒憲
齊家文化是一支黃河上游地區新石器時代的考古學文化,因甘肅省廣河縣齊家坪遺址而得名。自1924年瑞典學者安特生調查發現以來,齊家文化研究現已逐步深入,也引發了學界對其相關問題的不斷追問。在此,筆者用「未解之謎」的梳理方式,提出和展望齊家文化未來的學術攻堅相關問題。
齊家文化源自何地?關於齊家文化的來源,有本地起源說與外來源頭說。本地起源說認為,齊家文化是繼馬家窯文化半山類型、馬廠類型之後興起的地方文化,其族屬仍為世代居住在西北地區的氐羌族。有學者認為,齊家文化具有內在的禮制統一性,應視為史前時期一個自成一體的地方性古國,可以稱之為「齊家古國」。外來源頭說認為,齊家文化先民是自東向西遷移而來西北的,其直接源頭是陝西一帶的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持這種觀點的學者還認為,齊家文化的先民在自東向西遷徙的過程中,為適應自然條件的變化,從原來的農耕方式轉向農耕加遊牧的混合生產方式,飼養牛羊豬,甚至接受草原文化傳播的影響在國內率先飼養家馬。
齊家文化最終被誰所征服或取代?從公元前2100—前1600年,齊家文化完成了其500年的歷史存在,走向衰亡,是何種文化取代了齊家文化?答案可能有多種選擇:是寺窪文化、辛店文化、四壩文化、沙井文化,還是先周文化?根據21世紀新發現的青海喇家遺址的情況,有學者提出自然災害毀滅說,認為是空前的大地震加洪水,給齊家文化帶來突發性的滅頂之災。又有學者根據環境考古的數據,提出氣候和生態變化說,認為是自然條件的變化使得齊家先民無法適應原有的生業模式,被後來的文化群團所取代。但可以確定的是,只有在齊家文化滅亡之後,尤其是在馬匹日益普及之後,才真正在北方和西北地區形成了所謂的遊牧民族或騎馬民族。歷史上的農耕文明被遊牧文化所毀滅的現象屢見不鮮。
齊家文化的國都(統治中心)在哪裡?根據目前的考古發掘情況,專家認為廣河齊家坪或西山坪、積石山縣的新莊坪、青海民和的喇家可能是齊家文化的統治中心。從文物普查中發現齊家文化遺址的頻率來看,在甘肅定西以東地區分布最為密集,如莊浪到漳縣一帶,齊家文化遺址和遺物的分布呈現出星羅棋布的狀態。但這些地區尚未開展過正式的考古發掘工作,這也讓我們有所期待。從民間流傳的齊家文化玉器數量看,定西到通渭一帶,或為齊家文化玉器生產的核心地區。
齊家文化與中原文化(龍山文化)有何種關係?以往學界普遍認為,龍山文化年代較早,而齊家文化的崛起,是受到龍山文化影響。但近年來的測年數據有一個傾向,即認為龍山文化始於距今4300年前後,而不是距今5000—4500年前後。於是,齊家文化的年代也被提前到最早距今4300年前後,龍山與齊家的開始年代幾乎同時並行,所以二者的關係不是單向傳播和影響,而是相互影響。目前,已有學者研究了陝西北部與內蒙古中南部地區的龍山文化受齊家文化影響的情況,發現特別是陶器類型中的雙耳罐,有自西向東傳播的跡象。也有學者根據鑲嵌綠松石銅牌等文物,認為從齊家文化到二里頭文化之間有明顯的傳播和影響關係。中國文明起源研究過去多聚焦中原史前文化,多數學者沒有考察過西北地區,儘管也有人提出過夏文化來源於南方良渚文化或石家河文化的觀點,但均未能得到認同。當前的研究表明,齊家文化在未來可能成為解決中國文明起源問題的一個重要突破口。
齊家文化的玉禮器制度源自何地?中國史前玉文化具有極其漫長的傳播過程,即從一點到一線,再到大面積擴散。在齊家文化之前的馬家窯文化基本上沒有玉禮器生產和使用的制度,而與馬家窯文化同時或稍早的北方紅山文化、南方凌家灘文化和良渚文化都培育出有規模性的玉禮文化體系。據此判斷,後起的齊家文化玉禮器不是當地獨創的傳統,而是接受東部玉文化傳播的結果。有台灣學者把齊家文化玉器在來源上同中原的龍山文化玉器視為一個體系,並命名為「華西玉器」。這一說法時常有人引用,但尚未達成一致意見。齊家文化玉器具有其自身的傳承與創新,不能完全等同於中原的玉文化,如陶寺文化或石峁文化,這兩個文化中都出土了標誌性的器物——玉璇璣,但齊家文化玉器中迄今還沒有見到玉璇璣。因此,「華西玉器」說不足以解釋和凸顯西北地方玉文化的特點。
齊家文化玉器的種類和體系如何?齊家文化玉禮器體系主要以素麵器形為主,如玉璧、玉琮、玉斧、玉鏟(玉圭)、玉刀、玉璋、玉勒子、玉璜和多聯璜玉璧的形制,還有玉瑗、玉環、玉鐲子等,也流行未經再加工的玉禮器生產下腳料——玉璧芯子和玉琮芯子。齊家文化玉禮器的體系與中原和東部地區的重要區別是:特色器形為三聯璜玉璧,沒有玉戈和玉璇璣,不見玉柄形器,也不流行玉玦,玉璋的數量也相對稀少,最常見的器形是介乎工具與禮器之間的小玉鏟和玉錛。
齊家文化玉器生產的玉料源自哪裡?過去對此沒有深入研究,一般認為是就地取材。目前已經實施的「玉帛之路調研計劃」基本上明確,甘肅臨洮與榆中兩縣交界處的馬銜山玉礦是優質透閃石玉料的供應地。齊家文化玉器生產數量巨大,其玉料來源應是以此地或其他地方玉礦為主,特別是黃色、青黃色的玉料。此外,帶有明顯糖色色塊的青玉,也應出自馬銜山。至於在肅北馬鬃山新發現的玉礦,是否能夠和齊家文化相聯繫,目前還沒有足夠的物證加以論證;而甘肅、青海的祁連山玉料,至少有一部分是被齊家文化先民所發現和利用的。
齊家文化玉器生產使用和田玉嗎?研究中國玉石之路的學者一般認為,齊家文化地處河西走廊,是新疆和田玉進入中原文明的必經之路,如果有「西玉東輸」的文化交流,其開啟者非齊家文化先民莫屬。從目前考古發掘出土和民間收藏品的情況看,有些油潤度極高的透閃石玉料應該是來自新疆的和田玉。在整個齊家文化玉器中,其所占比重約為百分之五左右。當前,我國高古玉收藏界的看法是「一邊倒」的,即認為齊家文化玉器中存在少量的和田玉製品。
齊家文化與夏王朝有無關聯?齊家文化的發現讓我們了解到齊家古國近五百年的興衰歷史,她存在的時間基本與夏王朝的紀年相對應,在空間上則偏於西北的隴原和黃河上游一帶,與中原有一定的距離。縱觀中國史前的各個地域文化,目前還沒有一個文化在起訖年代上,能夠比齊家文化更加接近夏王朝。龍山文化或陶寺文化,其開始的年代早於夏王朝數百年,基本上無法吻合。二里頭文化最新的高精度測年表明,其一期的開始時間為公元前1750年,這個年代已經相當於夏王朝的末期,所以二里頭文化不可能代表夏文化。
用排他法來看,既然齊家文化與夏王朝在年代上吻合,那麼就需要探究和論證夏族來源與西北氐羌族群文化的關係。上古文獻中一再透露的「大禹出西羌」信息,應該不是文學想像和虛構的產物,而需要結合多方面的證據給予深入考察。以往的研究者把考察夏王朝的重心聚焦在中原文化特別是二里頭文化,如今新的學術契機已經顯現,希望給夏王朝和夏文化的溯源研究帶來新的視角。
齊家文化的青銅系統源自哪裡?齊家文化是我國最早的規模性生產和使用青銅器的史前文化,目前多數學者認為是受到西亞和中亞文明的影響,少數學者認為是本地文化自生的金屬冶煉技術。從世界體系的整體觀點來看,一個地區的金屬文化很可能受到時代更早的其他文化影響。齊家文化的銅器,從礦物成分到冶金技術,還有其他金屬文化,如黃金製品,其獨立發明的可能性很小,應該是通過史前的「玉石之路」文化傳播和貿易逐漸學來的,隨後又對中原文明產生重要影響。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zm6qbzq.html
--------------
齊家文化是以中國甘肅為中心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已經進入銅石並用階段,其名稱來自於其主要遺址甘肅廣河縣齊家坪遺址。齊家坪遺址1924 [1]  由考古學家安特生所發現。
時間跨度約公元前2200年至公元前1600年的齊家文化,是黃河上游地區一支具有特殊價值的考古學文化,其主要分佈於甘肅東部向西至張掖、青海湖一帶東西近千公里範圍內,地跨甘肅、寧夏、青海、內蒙古等4省區。隨著齊家文化研究的不斷深入,齊家文化已成為探索中華文明形成與早期發展的重要研究對象之一,在海內外影響日益擴大。 [1] 
齊家文化距今4000年左右。齊家文化的製陶業比較發達,當時已掌握了複雜的燒窯技術。在墓葬中發現的紅銅製品,反映了當時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為後來青銅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齊家文化的房屋多為半地穴式建築,居室舖一層白灰面,既堅固美觀,又防潮濕。 [2] 
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上游地區的銅石並用時代文化。因1924 [1]  年在甘肅廣河齊家坪首先發現而得名。年代為公元前2200~前1600年。分佈在甘肅、青海省境內的黃河及其支流沿岸階地上。共發現遺址350多處。居民經營農業
齊家文化玉覆面
齊家文化玉覆面
,種植粟等作物,使用骨鏟、穿孔石刀和石鐮等生產工具。飼養豬、羊、狗與大牲畜牛、馬等。製陶業發達,雙大耳罐、高領折肩罐和鏤孔豆等為典型器物。已出現冶銅業,有銅刀、錐、鏡、指環等一類小型紅銅器或青銅器。住房多是方形或長方形的半地穴式建築,屋內地面塗一層白灰面,光潔堅實。氏族公共墓地常位於居住區附近,流行長方形土坑墓,有單人葬,也有合葬,以陶器與豬下頜骨等為隨葬品。出現一男一女或一男二女的成年男女合葬墓,其葬式是男性仰身直肢,女性側身屈肢面向男子。這表明當時男子在社會上居於統治地位,女子降至從屬境地。反映出當時已進入父系氏族社會,婚姻形態為一夫一妻制和一夫多妻制。 [3] 
文化命名編輯
圖書《齊家文化玉器》
圖書《齊家文化玉器》
齊家文化和馬家窯文化半山類型最早發現於古河州的太子寺,公元前300年左右大夏人活動的中心。據史載廣河縣在東晉十六國時設置大夏縣,經歷北魏、週、隋、唐,縣址在今縣城西北約5公里處。廣河古稱太子寺。太子寺有著各種神奇美妙的傳說。相傳秦王嬴政太子扶蘇曾監軍駐此修了座寺院,後來民間稱太子寺。清設太子寺城州判。廣河縣東有洮河水環繞,西有大夏河、廣通河,南接茂密的太子山森林。公元1924年,考古工作者在洮河西岸的廣河縣齊家坪驚奇地發現了新石器時期文化,並命名為“齊家文化”。 [4] 
文化年代編輯
安特生髮現齊家文化時,認為它是該地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認為甘肅和河南的仰韶文化源自於齊家文化,但後來的考古發現,證明其在仰韶文化之後,大約在西元前2500年-西元前1500年,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已經進入銅石並用階段。
文化分佈編輯
齊家文化的分佈
齊家文化遺址古墓群
齊家文化遺址古墓群
是甘肅省蘭州一帶為中心,東至陝西的渭水上游、西至青海湟水流域,北至寧夏和內蒙古,遺址有三百多處,除了齊家坪遺址之外,較著名的有甘肅永靖大河莊遺址、秦魏家遺址、武威的皇娘娘台,青海樂都的柳灣遺址、神木石卯梁遺址等。 [5] 
經濟狀況編輯
齊家文化的經濟生活以農業為主,各氏族都過著比較穩定的定居生活。聚落遺址一般都發現在便於人們生活的河旁台地上,房子大多是方形或長方形半地穴式建築,屋內多用白灰面鋪成,非常堅固美觀。地面中央有一個圓形或葫蘆形灶址。這種房屋結構,是黃河流域龍山文化時期最普遍的一種形式。
齊家文化的主要農作物是粟,在大何莊遺址出土的陶罐中曾發現了這種糧食。生產工具以石器為主,其次為骨角器。農業生產中挖土的工具主要是石鏟和骨鏟。有些石鏟已經用硬度很高的玉石來製作,器形規整,刃口十分鋒利。骨鏟系用動物的肩胛骨或下顎骨製成,刃寬而實用;收割穀物用的石刀、石鐮多磨光穿孔;石磨盤、石磨棒、石杵等用於加工穀物。總的看來,石斧、石鏟、石錛的數量都很少,或許反映農業生產並不十分發達。
作為農業生產的重要補充,畜牧業相當發達。從出土的動物骨骼得知,家畜以豬為主,還有羊、狗、牛、馬等。僅皇娘娘台、大何莊、秦魏家三處遺址統計,即發現豬下顎骨800 多件,表明當時養豬業已成為經濟生活的重要內容。與飼養業同時,採集和漁獵經濟繼續存在,一些遺址中發現了氏族先民捕獲的鼬、鹿、狍等骨骼。
手工業生產比馬家窯文化有很大發展。製陶技術和紡織業進步明顯,青銅冶煉技術開始推廣,進入銅石並用階段。其中製陶技術仍以泥條盤築法手製為主,部分陶器經慢輪修整,有一些陶罐的口、頸尚留有清楚的輪旋痕跡。製陶工匠已掌握了氧化焰和還原焰的燒窯技術;紡織業有了長足發展,在居址中、墓葬里普遍發現大批陶、石紡輪及骨針等紡織縫紉工具。有的墓葬人骨架上、陶罐上有布紋的印痕。在大何莊一件陶罐上的布紋保存較好,布似麻織,有粗細兩種,粗的一種每平方厘米經緯線各11根,細的一種經緯線更為細密。當時人們穿的衣服主要是用這類麻布縫製的;青銅器的製作多采用冷鍛法,也有的採用單範鑄造與簡單的合範鑄造,表明黃河上游地區在中原夏王朝統治時期,冶銅業已居各部族的前列。還有說法是,其青銅冶煉和製造的進步表明其進入奴隸制社會早期。 [6] 
社會政治編輯
生產力的發展推動了私有製的產生,打破了貧富均等的狀態,人類有了貧富差別以及人與人之間社會地位的高下之分,男人在社會上佔據了統治地位,這時候便出現了階級和軍事民主制。墓葬反映了齊家文化中這些社會生活狀況。
已發現的齊家文化墓葬共約八百多座。其中秦魏家的成年男女二人合葬墓,其中男性為仰身直肢女性則位左,側身、肢面向男性;在皇娘娘台的成年一男二女的三人合葬墓裡,男性仰身直肢位於中間,二女分列左右,屈附其旁。這些合葬墓表明齊家文化中的婚姻狀況已由多偶婚製過渡到一夫一妻制,只有少數富裕的人家中過著一夫多妻制的生活,同時也說明男子在社會上居於統治地位,而女子卻降至從屬和被奴役的地位。
齊家文化中還存在以人殉葬的習俗,殉葬者都是奴隸和部落戰爭中的受害者。殉葬這一惡俗反映了社會地位的差別與階級分化。墓葬中隨葬品的多與少也顯示出貧富不均的社會現實。如皇娘娘台墓葬的隨葬器物,陶器少者一兩件,多達37件,玉石璧少的只有1件,多者83件。這種情況表明,首先齊家文化中以冶金業為主導的手工業在不斷地增長,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其次也說明社會內部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階級出現,私有製產生,原始社會將要崩潰,齊家文化進入軍事民主制階段。
文化特色編輯
三耳罐齊家文化青海省博物館
三耳罐齊家文化青海省博物館
考古學上的
三角紋鏡
三角紋鏡
齊家文化,為黃河上游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到青銅時代早期文化,因1924年首先發現於甘肅廣河齊家坪遺址而得名。齊家文化主要分佈在甘、青境內的黃河沿岸及其支流和寧夏南部地區,其年代在距今四千年前後。此前,學術界公認的文化特徵主要有二,一是有一群獨具特徵的陶器,二是出現了紅銅器和青銅器。今天,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它還有一批獨具特色的玉器,其內涵之豐富,品種之繁多,工藝之精美,令人折服。當為齊家文化乃至西北原始文化的重要特徵之一。
陶器
齊家文化
彩陶雙大耳罐
彩陶雙大耳罐
的陶器以黃色陶器為主,且有刻創紋路,並常有繩紋。主要是泥質紅陶和夾砂紅褐陶,一些器物的表面施以白色陶衣。大量陶器是素面的,有些罐類和三足器拍印籃紋和繩紋,也有少量彩陶,繪以菱形、網格、三角、水波和蝶形花紋,線條簡化而流暢。器物造型以平底器為主,三足器和圈足器較少。典型器物有雙耳罐、盤、鬲、盆、鏤孔圈足豆等,其中以雙大耳罐和高領雙耳罐最富有特色。齊家文化的陶工還善於用粘土捏制各種人頭造型和動物塑像,人頭長頸圓頰,雙眼仰望;動物有馬、羊或狗等,形體小巧生動。還有一些陶製瓶和鼓形響鈴,鈴內裝一個小石球,搖時丁當作響,是巧妙的工藝品。
青銅器
齊家墓穴出土的青銅器
齊家墓穴出土的青銅器
冶銅業的出現,表現出西北地區這一部族先民的傑出智慧與才能,是齊家文化對中華民族早期青銅器鑄造和生產力發展的一項突出貢獻。皇娘娘台、大何莊等地已發現紅銅器和青銅器共50多件,種類有刀、錐、鑿、環、匕、斧、鑽頭、泡、鏡和銅飾件等,還有一些銅渣。齊家坪遺址出土了一件有長方形銎,並附一對小鈕的銅斧,刃部鋒利,全長15厘米,是齊家文化最大的一件銅器。尕馬台遺址出土的一件銅鏡,直徑9厘米,厚0.4厘米,一面光平,一面飾七角星形紋飾,保存較好。
玉器
齊家文化玉器,早在上個世紀之初已伴隨著齊家文化的發現而面世了。不過,比起對紅山玉器、良渚玉器乃至石家河玉器、含山玉器來,對齊家文化玉器的認識與重視,似與這發現的歷史和它應有的地位還很不相襯。其實,齊家文化具有產生大量精美玉器的背景和條件。
首先,在齊家文化前面有豐富多彩、極富特色而歷經一千多年發展的馬
齊家文化古玉琮
齊家文化古玉琮
家窯文化。馬家窯文化先民們的原始手工業不僅有製陶、木作、紡織和石器製造,而且生產了中國最早的青銅器;同時,還創造了陶祖(男性生殖器)、人形、動物形陶塑、陶制房屋模型和成組人物舞蹈繪畫以及用墨筆書寫的上百種符號等等。在馬家窯文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齊家文化,怎麼不會比馬家窯文化“更高、更強”呢!其次,在齊家文化的分佈範圍內外均有十分豐富的玉礦,古人說的“崑崙玉”,今天我們說祁連山玉等,就在這裡。在這樣的歷史文化背景和自然條件下,齊家文化先民們創造出豐富多彩的玉器,便是很自然的了。
在齊家文化分佈範圍內,尤其甘、青境內,曾出土有數量更多、質量更精美的齊家文化玉器。其器類在三十種以上。除了常見的品種之外,發現有許多新的品種。如禮器玉琮,除形制各異、大小不等的素面紋琮外,還有竹節紋琮、弦紋琮,更有在琮的一端、射孔之上裝飾有或牛、或羊、或熊、或虎等浮雕紋飾的獸首或獸面紋琮、人面紋琮或琮形器。兵器有戈、矛、刀、鉞、戚,個別的兵器上還嵌有一枚或幾枚綠松石;裝飾品有各種玉佩飾、墜飾、髮箍等。更有值得我們驚訝的是,在收藏家和古玩店裡先後見到數件圓雕玉人立像,性別有男有女,尺寸從十幾厘米到超過半米高不等,古樸而生動,有的雕像在各器宮部位嵌有多顆綠松石。這類雕像或許是作為膜拜的對象而製作的。還有各種多孔形器,許多多孔形器雕成扁平的鳥形、獸面形或鳥獸變形圖像。眾所周知,這中間的許多珍貴品,都收藏於各地的古玩收藏家手中或古玩店裡。
齊家松石玉璜
齊家松石玉璜
齊家文化玉器使用的玉材,主要是甘肅、青海本地的玉,還有新疆和田玉。有人估計大約是7與3的比例,即百分之七十是本地玉,百分之三十是和田玉。在齊家文化圈內的甘肅臨夏----榆中境內的馬寒山和酒泉等地,有墨綠色、艾青色、豆綠色玉材以及屬蛇紋石鴛鴦玉和試金石類黑色石材。武山的鴛鴦溝即出鴛鴦玉。齊家文化玉器中的工具類如斧、錛、鑿等,便主要選用本地玉,一部分工具還直接選用接近石質或玉內含有較重石質的材料。但齊家文化玉器已有相當數量是由新疆和田玉製成。一般說來,禮器類的琮、璧、環、璜、鉞、刀、璋等,都選擇玉質滋潤、色澤純美的本地玉或和田玉。和田玉的發現與運用當早於齊家文化,但大量用來製作禮器和部分工具,當始於齊家文化。 [4] 
城池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2012年12月20日公佈了陝西神木縣高家堡鎮石峁遺址重大考古發掘成果。通過兩年多的系統調查和發掘,考古人員確認陝西神木石峁遺址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史前遺址。中科院考古研究所等專家用“震撼、興奮、石破天驚”等詞彙來評價這一重大考古發現。
這次考古發掘確認了體量巨大、結構複雜、構築技術先進的門址、石城牆、墩台、“門塾”、內外“甕城”等重要遺跡,出土了玉器、壁畫及大量龍山晚期至夏時期的陶器、石器、骨器等重要遺物。
重要大發現有三方面,一是發現了六件完整的玉器。奇特的是,這些玉器都是砌在石牆內部。石峁的玉器在世界上非常有名,流散在外的有4000件左右,但通過考古發掘發掘出玉器這在石峁遺址還是首次。可以說,這就就為流散在世界上的石峁玉器找到了“家”。
二是在一段石牆牆根底部的地面上,發現了成層、成片分佈的壁畫殘塊100餘塊,部分壁畫還附著在晚期石牆的牆面上。這些壁畫以白灰面為底,以紅、黃、黑、橙等顏色繪出幾何形圖案,最大的一塊約30厘米見方。
還有值得注意的是,在下層地面下發現集中埋置人頭骨的遺跡兩處,都有24個頭骨。經初步鑑定,這些頭骨以年輕女性居多,部分頭骨有明顯的砍斫痕跡,個別枕骨和下頜部位有灼燒跡象。這兩處集中發現的頭骨可能與城牆修建時的奠基活動或祭祀活動有關。
通過考古初步認定石峁城址最早當修建於龍山中期或略晚,興盛於
神木石峁遺址
神木石峁遺址
龍山晚期,夏時期毀棄,屬於我國北方地區一個超大型中心聚落。規模宏大的石砌城牆與以往發現的數量龐大的石峁玉器,顯示出石峁遺址在北方文化圈中的核心地位。石峁石城面積在400萬平方米以上,其規模大於年代相近的良渚遺址、陶寺遺址等已知城址,是目前所見中國史前時期最大的城址。發掘工作不僅為石峁玉器的年代、文化性質等問題的研究提供了科學的背景,更對進一步理解“古國、方國、帝國”框架下的早期文明格局具有重要意義,中科院考古專家會用“震撼、興奮、石破天驚”等詞彙來評價這一重大考古發現。
但其實,這次考古發掘只是對石峁外城東門址進行了發掘,只是整個石峁遺址的一小部分,用陝西考古研究員院長王煒林的話說,就是“好戲才剛剛開始。”
墓葬
齊家文化的墓地與村莊在一起,大多數墓葬為單人,但亦有成年男女合葬,合葬之中男性為仰身直肢,女性則呈蜷曲姿態,墓中大多有石器與陶器作為陪葬。此外,地面上發現類似於宗教建築的石造建築。
相關圖片編輯
紅陶鳥形器
紅陶鳥形器
紅陶鳥形器
紅陶鳥形器齊家文化的陶器中,有許多雕塑成動物形象的作品,
其中以鳥形的為主。這件器物外形似一隻水鳥,腹部豐滿,
曲線起伏變化,猶如在水中游動,簡潔生動。
  
  
4000年前地震場景遺址
在喇家遺址博物館,距今約4000年的一場突發地震現場發掘後
完整保留下來,災害場面慘烈,但母親守護孩子、返身救助親人
的遺存更是穿越歷史時空令人動容。
齊家文化_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BD%90%E5%AE%B6%E6%96%87%E5%8C%96
----------------
齊家文化是位於相當現今中國甘肅為中心的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其名稱來自於其主要遺址齊家坪遺址,1923年由考古學家安特生所發現。
目錄
1    時代及地理分布
2    文化特色
3    參見
4    參考資料
5    外部連結
時代及地理分布
安特生發現齊家文化時,認為它是該地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認為甘肅和河南的仰韶文化源自於齊家文化,但後來的考古發現,證明其在仰韶文化之後,大約在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1500年。
齊家文化的分布是甘肅省蘭州一帶為中心,東至陝西的渭水上游、西至青海湟水流域,北至寧夏和內蒙古,遺址有三百多處,除了齊家坪遺址之外,較著名的有甘肅永靖大河莊遺址、泰魏家遺址、武威的皇娘娘台,青海樂都的柳灣遺址等。
文化特色
齊家文化的陶器以黃色陶器為主,且有刻創紋路,並常有繩紋,容器外觀較有稜有角,觀察一些有底座支柱的容器形式可得知。[1]由粟類的以及陶器表面上布紋痕跡的發現,可看出耕織階有發展,粟的種植被認為是受仰韶文化的影響,此外,大量動物骨的發現,可知動物馴養在齊家文化中較為重要。銅主要作為裝飾,但銅的完整器物已經出現,我國最早的銅鏡即出自於齊家坪遺址,且有銅錫合金(青銅)的器物。
齊家文化的墓地與村莊在一起,大多數墓葬為單人,但亦有成年男女合葬,合葬之中男性為仰身直肢,女性則呈蜷曲姿態,墓中大多有石器與陶器作為陪葬。此外,地面上發現類似於宗教建築的石造建築。
另外齊家文化墓葬已經出現殉葬現象,雖不似文明時代的大量殉葬,但墓葬中已有奴隸殉主的情形,代表齊家文化已經逐步出現了階級制度。
------------------
王璞:火燒溝遺址神秘的兩件異形器
2018-11-03 由 玉門在線 發表于文化
二里頭文化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A%8C%E9%87%8C%E9%A0%AD%E6%96%87%E5%8C%96
【考古札記】王璞:火燒溝遺址神秘的兩件異形器
原創: 王璞 考古中國
1976年,甘肅省文物考古隊在玉門發掘了一處含有大量彩陶的青銅時代遺址,它就是火燒溝遺址,距今4000——3800年。它的發掘轟動了考古界,原因是迄今為止,它是我國夏代遺址中,出土青銅器數量最多的遺址。它被中華文化遺產協會評為我國「最具中華文明意義的百項考古發現之一」。
距今4000年前後,甘肅步入青銅時代。我國其它地區的彩陶此時已基本消亡,而甘肅境內的彩陶依然獨具魅力,先後出現了齊家、四壩、辛店、沙井等含有彩陶的青銅文化。由於此時氣候已日趨乾燥,這些文化的居民過著或半農半牧或以畜牧為主的生活。反映在彩陶上,小型帶耳器大量增多,象生性紋飾也由水族紋轉換為以草原戈壁常見的動物紋為主。它們特徵鮮明,風采各異,極大地豐富了彩陶的內涵。
火燒溝陶器多為夾砂陶,器形以罐、壺為主,罐和壺是數量最多的器類,彩陶多施紫紅色陶衣。黑彩居多,紅彩偏少,色彩濃重,有凸起感,紋飾有三角紋、折線紋、條帶紋、蜥蜴紋、回紋和圓點紋等。火燒狗遺址出現了許多獨此一件的異形器,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影響。下面就介紹兩件。
▲ 三狗(狼)紐蓋彩陶方鼎
三狗(狼)紐蓋彩陶方鼎
1976年,甘肅省文物考古工作隊在玉門市清泉鄉青銅時代遺址——火燒溝遺址,發掘、清理了四壩文化墓葬312餘座,出土了一大批陶、銅、金、銀器和瑪瑙珠、綠松石等珍貴文物。火燒溝人是遊牧民族,他們生產出來的生產生活工具用具許多都是仿人和仿動物的,並且個個都是栩栩如生,反映了他們高超的藝術想像力,這些器物都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影響。
在形式多樣的陶器中有一件三狗(狼)鈕蓋彩陶方鼎尤為引人注目。這件器物是在90號墓裡面發掘出來的,它是隨葬在墓主人頭的側邊,這樣的器物在四壩文化裡面數量是非常少,從它頂上所雕塑的三個動物來說,有人認為是狗,有人認為是狼,但參與發掘的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周廣濟認為它是一個狗,因此最終被命名為「三狗紐蓋彩陶方鼎。當時出土以後在盒子裡面還有三個非常小的帶蓋子的小罐。
這件器物通高25厘米。鼎體長方,鼎足和鼎腹連接得天衣無縫,蓋頂部立三狗(狼)。製作工藝細緻,時代特徵明顯,造型獨特,簡潔美觀。這件從遺址中出土的陶制三狗(狼)鈕蓋彩陶方鼎拓展了我們對火燒溝人的想像空間。
儘管這件器物在火燒溝遺址中僅有一件,但是由於出土的墓葬規格並不高,所以專家更傾向於這是一件實用器,而非禮器。那麼,這件器物究竟是做什麼用的?90號墓的主人為什麼會製作這樣一件器物?是興之所致,還是為了給自己留個紀念?所有這一切我們不得而知,但是這件小鼎上的三狗(狼)形象依然可以給我們傳達一些信息。
它上面的這些動物給人一個提示,這個四壩文化的民族在當時的生活狀況也可能已經馴養著狗或者受狼的侵害比較嚴重,這個狗(狼)可能在生活當中起著非常重要的正(反)作用。說的確切點,它就與牧羊有著直接的關係。
事實上,在火燒溝遺址中出土了大量這種獨此一件的特殊器物,像羊頭方杯、鷹嘴壺、人足罐等等陶器,人們稱這一類器物為特形器或異形器。它具有獨一無二性,由於年代久遠,方鼎外彩大部剝落,從殘留部分觀察,其陶衣為灰色,飾紋呈黑色,紋飾比較簡單、粗糙。發掘者雖然把方鼎命名為「三狗紐蓋彩陶方鼎」。但後來又有學者認為它們的形態更像「小綿羊」;也有學者從其寬大的耳廓認為是幼年的「大象」。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甘肅省博物館張行認為這三隻動物可能是肉食動物——狼,但他沒有撲捉到二者的基本區別。筆者與多方人士均一致認定,確認其為狼無疑。這主要從一點即可判斷出來,即生活中狼的尾巴是下垂,而狗的尾巴是上卷。
▲甘肅省博物館展出的三狼紐蓋彩陶方鼎
人形彩陶罐
在甘肅省博物館三樓的彩陶展廳里有一件陶罐,與人們通常印象中的彩陶有很大的區別,這件高不過20公分的陶器,被塑造成一個人站立的樣子,雖然從製作工藝上看並無特別之處,甚至可以稱其為粗糙,但是這件陶罐對人的體態、動作和神情的刻畫卻栩栩如生,從面部特徵上看,這明顯是一個男子,高鼻深目,表情生動,短髮,頭上沒有任何裝飾品,身著短上衣,下著長褲,雙手好象插在褲兜一樣,形成陶罐的雙耳,最特別的就是他腳上的鞋,看上去完全是一雙現代的高腰靴子,而且腳型巨大,那麼這件從火燒溝遺址里徵集到的人形罐,能夠傳達給我們什麼樣的信息呢?
這是火燒溝人按照自己的樣子雕塑的嗎?我們可以認為這件陶罐上表現的人,就是我們的遠古先民嗎?火燒溝人究竟是屬於什麼民族呢?
當年在清泉中學讀書的盛金硯曾經被學校抽出來,幫助考古隊進行挖掘,他對當時出土的墓主人還有一些印象。
盛金硯:「挺高的,挺高的,當時我們學生開玩笑,我們躺下來比,我上學的時候就這麼高,躺下來比有的比我還高。」
身高1.75的盛金硯,在今天也算得上是身材魁梧的人,如果真像他說的那樣,那麼火燒溝人就是一個形體高大的民族,當然最初的印象和身高的比較還說明不了什麼問題,對火燒溝人民族屬性的確定,還需要從更多的方面去考慮,對此專家有明確的認識。
▲ 人形罐
在博物館展出的那件人形罐上還有許多值得注意的細節,從整個陶罐上看,人的雙足被刻意突出,與身體的比例並不協調,而在火燒溝遺址中出土的另外兩件人足彩陶罐上,乾脆就是以人的雙腳為範本,加以誇張而成。
事實上,以「足」為主體的器物並不止火燒溝一處出現過。上世紀90年代,另一處四壩文化遺址干骨崖中,曾經發現過一件夾沙靴形紅陶罐,整個器形也是仿照靴子的形狀製成。那麼四壩文化的先民們為什麼會在陶器的製作中,格外青睞自己的腳和腳上的靴子呢?他們究竟想表達什麼呢?
▲ 人足罐
我們幾乎可以肯定火燒溝人以及四壩文化的先民們足蹬長靴是比較普及的,但是將這一形象反映到器物中,代表了什麼呢?長毛氈靴,反映出這裡的氣候在冬天的寒冷,同時也反映了火燒狗人的以牧業為主的經濟生態。
二里頭文化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A%8C%E9%87%8C%E9%A0%AD%E6%96%87%E5%8C%96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4zeeklx.html


古波斯的二腳陶罐

312450740_117939911081482_8364936192582830191_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