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欄
facebook 姜太公廟
- Nov 25 Tue 2014 09:23
冠夫姓/從眷屬到自主—身份證件中臺灣女性地位的轉變/傳統女性在身份證件中均未記載名字,僅列出姓氏,1896護照文件中並未記載陳吳氏之姓名,僅以眷屬身份而存在/1930年助產婆證件出現姓名
穿越鏡頭,走入百年前的婚嫁行列
19世紀以前,歷史只能透過畫家的筆、文人的墨水流傳後世。隨著照相技術發明,人們透過鏡頭捕捉稍縱即逝的瞬間,將片刻化為一張張照片,流傳為永恆。日治時期崇尚西化,臺灣人也開始接觸這種摩登的記錄方式,新式的「寫真館」林立於大街,官方或坊間出版不少寫真帖或繪葉書,上流社會也時興留影紀念的風尚。當時的照片留存至今,訴說著一段段屬於臺灣人過去的故事,是難能可貴的歷史資料。
能高郡愛國婦人會+Facebook https://bit.ly/4dMxieO
愛國婦人會是和國防婦人會拮抗大組織 権威比國防婦人會一些優越 陸軍大臣也就任愛國婦人會之領導-歡送士兵出征,歡迎士兵歸來,募款募捐慰問傷兵,慰問出征兵士的眷屬,開幼稚園,在後方努力生產,給前線寄送慰問品,就像上面那張一樣,1935年新竹臺中大地震,他們也振災,總之就是扮演後勤善良家後大和撫子的角色。另外,臺灣的愛國婦人會支部喜歡網羅傳統臺籍政商地主的女眷出任地方幹部,帶有籠絡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