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的重要鸞書有《現報新新》(1899)、《慈心醒世新篇》(1899)、《化民新 新》(1902)、《宣音普濟》(1912)、《警世玉律金篇》(1968)、《正字譜》(1974)、 《春秋遺恨》、《洗甲心波》(2005)。書中的詩歌訓文尤為珍貴,它們的形式有散 文,有韻文。韻文包括詩、偈、歌、賦、詞、辭、曲和古風
公告欄
facebook 姜太公廟
- May 17 Sun 2020 16:05
荷蘭紙製組合屋 一天就能蓋好還能用100年
- May 17 Sun 2020 14:36
在政治對立的背景下,兩岸教科書對於歷史的表述、解釋不盡相同。台灣教育部通過12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綱,在高中歷史課綱將中國史納入東亞史,引發外界關於台灣當局借歷史教育「去中國化」的質疑/1927年,中國境內爆發國共內戰。第一次國共內戰於1937年結束,此後1945至1950年間,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中國現代史發生重大轉折,兩岸就此形成政治分立與軍事對峙。
- May 16 Sat 2020 23:19
多聞天王北方守護神、知識之神、財神、武神、軍神,一個很重要的武神,在日本大多寫成「毘沙門天」。(梵語:वैश्रवण,轉寫:Vaiśravaṇa;巴利語:Vessavaṇa,毘沙門)(悉曇梵文的羅馬音,vaisramana ?),是佛教的護法,「四大天王」之一(首領)、「二十諸天」中的第三天王。「多聞」意為常聞佛法、精通佛法,以福、德聞於四方
多聞天王(梵語:वैश्रवण,轉寫:Vaiśravaṇa;巴利語:Vessavaṇa,毘沙門)(悉曇梵文的羅馬音,vaisramana ?),是佛教的護法,「四大天王」之一(首領)、「二十諸天」中的第三天王。「多聞」意為常聞佛法、精通佛法,以福、德聞於四方。住須彌山黃金埵,身為綠色,穿甲冑,負責守護北俱盧洲。多聞天王爲夜叉王,以夜叉、羅剎等爲部眾眷屬。在印度神話中是北方守護神、知識之神、財神,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武神,在日本大多寫成「毘沙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