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寶天王,多聞天王/紅度母/財神/大黑天神/大黑天財神,日本視為七福神中的「財神」/《封神演義》中趙公明為了保護殷商而陣亡,姜太公封趙公明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簡稱「玄壇真君」,又稱「玄壇元帥」。部下四大神祇皆有招財進寶的法力,故人稱「五路財神」。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h0aPja


多聞天王北方守護神、知識之神、財神、武神、軍神,一個很重要的武神,在日本大多寫成「毘沙門天」。(梵語:वैश्रवण,轉寫:Vaiśravaṇa;巴利語:Vessavaṇa,毘沙門)(悉曇梵文的羅馬音,vaisramana ?),是佛教的護法,「四大天王」之一(首領)、「二十諸天」中的第三天王。「多聞」意為常聞佛法、精通佛法,以福、德聞於四方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毗沙門天王 等於日本財神,日本視為七福神之一的「財神」

001DEBuMty71FkCtVAk68&690001DEBuMty71FkqfEFk0a&690 (1)  eec5fc561b5f3921f1cbf3c1bf418ac34e08f732bb7f9-O5FoMl_fw658  60742a26861403.5635d8b469898  69bbc926861403.5635d8ae3532e  

四大金剛on Behance - https://goo.gl/6N6v40


藏傳佛教與漢傳佛教所共同推崇的財神護法毗沙門,其名毗沙門為梵語,意為多聞,表示其福德之名,聞於四方。在佛教的四天王天中,毗沙門為北方的多聞天王,由於其樂善好施,又被稱為財寶天王,在藏傳佛教中認為他是五方佛中寶生佛的化身,在漢傳佛教裡他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虔誠祈禱供養可以得到毗沙門的大力加持。毗沙門周邊圍繞諸多財神為部屬,協助財寶天王救渡眾生,以滿眾生之願。凡常行慈悲喜捨善行利樂一切眾生,藉由毗沙門及其財神部屬之大力加持,可事業順利鴻圖大展,求財滿願,速能相應。
姓名:毗沙門天王
別名:舍羅婆拏、鞞室羅懣囊
所屬教派:印度佛教
相關著作:雜阿含經
外文名: Vaiśravaṇa
國籍:印度
分享
簡介
毗沙門天王
毗沙門天王
多聞天王(梵語:वैश्रवण,轉寫Vaiśravaṇa;巴利語:Vessavaṇa),又名毗沙門天(亦作“毘沙門天”)。是佛教的護法神,知識之神、財神,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武神。在日本多寫作“毘沙門天”。
【毗沙門天】,(梵Vais/ravana,巴Vessavan!a,藏Rnam-thos-kyi-bu)
四大天王或十二天之一。音譯又作毘舍羅婆拏、鞞室羅懣囊、薜室囉末拏、吠室囉末拏、吠室囉末那、毘舍羅門或鞞沙門。意譯多聞、遍聞、普聞、種種聞或不好身。此外,俱吠囉(Kubera或Kuvera)、鳩鞞羅、拘鞞羅、金毘羅則為其別名,或稱為拘毘羅毗沙門。此上諸名之中,以'毗沙門天'與'多聞天'最為常見。
此天王為閻浮提北方的守護神,是一恆護如來道場而多聞佛法的良善天神;又因福德之名聞四方,故名多聞天。此外,亦被一般佛教徒視為財神或福神。在印度、西域、中國與日本,此一天王都頗受崇拜。
毗沙門天王住在須彌山北方,他擁有可畏、天敬、眾歸等三城。每城各縱橫六十由旬,且有七重欄楯、羅網、行樹等裝飾,都由七寶所形成,莊嚴清淨;眾鳥和鳴,景色殊勝,幾可比美佛國世界。此一天王有五位太子,名稱分別是最勝、獨健、那吒、常見、禪只。此外還有二十八使者,為其天界所屬。
毗沙門天王曾經蒙佛付囑,在未來世邪見王毀滅佛教時,必須出來護持佛法。而且,他與那吒太子都具有隨軍護法的願力。相傳唐玄宗天寶元年(742),西蕃、康居等國來寇擾唐朝的邊境。當時,唐玄宗請不空三藏祈求毗沙門天護持。不空三藏作法之後,果然感得天王神兵在西方邊境的雲霧間鼓角喧鳴地出現,終使蕃兵潰走。這是佛教史籍所載天王幫助唐朝擊潰敵兵的故事。
毗沙門天王的形相,通常都作披甲胄、著冠相,右手持寶棒,左手仰擎寶塔。所以世俗稱他為' 托塔天王 '。他和那吒太子的故事,是封神榜等古典小說與戲曲的素材。
◎附︰兩撥子編《毗沙門天王法彙》(摘錄)
保護神
毗沙門天王
毗沙門天王
毗沙門天王就是四大天王中的多聞天。依佛典所載,他是天界諸神中對佛教徒最為熱心護持的神祇之一。在四大天王裡,他與佛教徒的關係最為密切。
毗沙門天王不只是密教增法法門中的重要本尊之一,並且是大小乘經典中所曾記載的護法神。《大集經》中即曾明確記載,護持閻浮提界的佛教地區,是過去、現在與未來諸佛所一致囑咐毗沙門天王的重責大任。而且,對於《金光明經》與《法華經》等大乘經典的持誦者與奉行者,天王也都曾在佛前誓願加以護持。此外,在小乘經典裡,也曾記載天王護持修行者的故事。《賢愚經》載有他幫助一位女信徒優波斯那供養舍利弗與目犍連尊者的原委;《增一阿含經》中也有他幫助梵志修得阿羅漢果的典故。可見毗沙門天王是小乘、大乘與密教經典中所共同推舉的護法神,並不是僅見於密教而未見於其他顯教經典的神祇。
西藏密教徒一向將毗沙門天王視為財神。實則天王之幫助佛教徒,其範圍是廣泛而不拘一事的。他不只助人求財,同時也希望眾生'利益安樂'、'遠離諸厄難'、'能滿諸勝願'、'獲得大智慧'、'乃至天眼通、壽命俱胝歲'……等。可見只視天王為財神,實在窄化了他的宗教功能,也弱視了他的大願力與加持力。關於這一點,從《增一阿含經》、《金光明經》與《毗沙門天王經》等相關記載中,都可以清楚地發覺。而唐玄宗時,毗沙門天王曾幫助安西地區守軍擊退入侵外侮一事,尤可見其神力並非'財神'二字所能拘宥。因此,與其視毗沙門天王為財神,不如視之為佛教徒的保護神來得恰當些。
天王護持
毗沙門天王
毗沙門天王
佛教徒想要得到天王的護持,最重要的原則,是要守住佛教徒的本份。誠懇地、老實地遵守佛陀的教誨。果能如此,即使沒有祈求,那麼天王及其部屬也會暗中護佑的。這是我國佛教史上斑斑可考的事例,並不是我們的任意推測。
當然,想要直接祈求天王法力的加被,自也有一定的方法。依佛典所載,下列方式是比較具體的︰
(1)供奉毗沙門天王像,經常持誦《毗沙門天王經》。並依該經之指示去祈求。
(2)供奉毗沙門天王像,經常持誦毗沙門天王心咒。咒文如次︰嗡百夏哇那也娑訶。
梵文讀音為︰om Vais/ravanaya svaha
持誦《金光明經》、《大集經》(〈毗沙門天王品〉)與《法華經》等大乘經典,供奉毗沙門天王,且讚歎天王的菩薩行。
密教徒可依東密或藏密規矩,祈求具德上師傳授毗沙門天王法,或行毗沙門天王護摩法。
(5)大寺院可增設四大天王殿,或毗沙門天王殿。規模較小的寺剎,如不能建築天王殿,則可僅供奉天王像。
(6)居士道場或一般佛教集會場所,也可以供奉毗沙門天王像,並尊奉為道場的護法神。
毗沙門天王是正信佛法的保護神,因此,修毗沙門天王法或供奉天王像,與正信佛法正好相輔相成,並不抵觸。佛教道場,以及平常有固定早晚課或恆修某一本尊的顯密同修,都可以依上列各方式中擇一兼奉毗沙門天王。尤其是在家佛子,要求消災解厄、福祉增進,如能誠心祈求天王加被,當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詳細介紹
毗沙門天王
毗沙門天王
毗沙門天之住處、業因及職司
(摘錄自《經律異相》卷一)
四天王居須彌四埵,皆高四萬二千由旬。東方天王,名提頭賴吒,城號上賢。南方天王,名毗婁勒,城號善見。西方天王,名毗婁博叉,城號周羅。北方天王,名毗沙門。凡住三城。一號可畏,二名天敬,三名眾歸。
四王身長皆半由旬。衣長一由旬,廣半由旬,其重二分。天壽五百歲,少出多減,以人間五十歲為天一日一夜,亦三十日為一月,十二月為一歲也。食淨摶食,洗浴衣服為細滑食。男娶女嫁,身行陰陽,一同人間。
以昔三業善,今生為天。自然化現在天膝上,形之大小如人間兩歲。兒生未久便自知飢,七寶妙器盛百味食。若福多者飯色自白,若福中者飯色自青,若福少者飯色自赤。
兒食消化,化後若渴,寶器甘露如食之色。飲不留停,如酥投火。身體長大便與天等入池沐浴,詣香樹下枝條垂曲,取香塗身,衣莊嚴具。華鬘、寶器、果實、樂器,各有樹出,遍往詣之,隨意所取。入諸園林無數天女鼓樂弦歌,語笑相向。深生染著,視西忘東,當其戲樂忘其初生所念識知。承先世善得生天上,池沼清澄,華果榮茂。其城七重,皆廣六千由旬。欄楯、羅網、宮牆、行樹皆悉七重。
毗沙門王,常有五大鬼神,一名那阇婁,二名檀陀羅,三名醯摩拔陀,四名提偈羅,五名修逸路摩,常隨侍側。半月三齋,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四天王常以八日敕諸使者︰'汝等案行世間觀察人民,孝父母敬沙門及婆羅門長老,受持齋戒布施者不?'
使者奉教,具啟善惡。聞惡不悅,言善則喜。十四日,四王常遣太子案行天下。十五日,四天躬自履歷,然後詣善法殿,具啟帝釋。聞惡則憂,言善則樂。說偈嘆受持齋戒人與我同行。
毗沙門城
(摘錄自《立世阿毘曇論》卷四)
北由乾陀山有二頂,中間有國,名毗沙門。周圍一千由旬,金城圍繞,高一由旬。埤堄高半由旬。城門高二由旬。門樓一由旬半。十十由旬,有一一門。九十九門,復一小門,足一百門。
是諸門者,眾寶所成。摩尼妙寶之所莊嚴,譬如妙好氍毹,種種雕鏤。是門又有四軍防衛。外有七重寶柵、七重多羅樹之所圍繞。其林中間,有諸寶池。相去百弓,種種莊嚴。五種寶花及四寶船,池岸五種寶樹乃至四寶堂殿,諸男女天之所住處。並如上說。
其城外邊,有三重寶塹。其一一塹,廣二由旬,深一由旬半,形如壺口,下廣上狹,天水盈滿。並如上說。是塹間地,有諸婇女堂殿羅列。三重塹外,七寶樹林之所圍繞。皆如上說。
是時,外林一切諸花開敷鮮榮。諸女天等奏諸音樂。時,諸天子從大城出,觀聽音樂。諸女天等從大城出,亦聽音樂。以是因緣,受諸戲樂。
城西南角,是毗沙門天王之所住處。周圍二百五十由旬,金城圍繞,高一由旬。埤堄高半由旬。城門高二由旬。門樓一由旬半。十十由旬,有一一門。二十四大門,復一小門,足二十五門。是諸門者,眾寶所成。摩尼妙寶之所莊嚴,譬如妙好氍毹,種種雕鏤。
是門又有四軍防衛。外有七重寶柵、七重寶多羅樹林之所圍繞。其林中間,有諸寶池,相去百弓,種種莊嚴。五種寶花及四寶船、池岸五種寶樹、四寶堂殿,諸男女天之所住處。皆如上說。
其城外有三重寶塹,其一一塹,廣二由旬,深一由旬半,天水盈滿。並如上說。是塹間地,有諸婇女堂殿羅列。三重塹外,七寶樹林之所圍繞。皆如上說。時,外林中一切諸花,開敷鮮榮。諸女天等奏諸音樂。時,諸天子從城中出,並諸女天並共觀聽。以是因緣,受諸戲樂。
是大城內四邊住處,衢巷市廛,並皆調直。是諸天城,或有住處四相應舍,或有重層尖屋,或有多層高樓,或有台觀雲聳,或有四周卻敵,隨其福德業。眾寶所成。平正端直,是天城路。其數五十,四陌相通。行列分明,皆如基道。四門通達,東西相見。巷巷市廛,寶貨盈滿。(一)穀米市,(二)衣服市,(三)眾香市,(四)飲食市,. 五花鬘市,(六)工巧市,(七)婬女市,處處並有市官。
是諸市中,天子天女往來貿易,商量貴賤,求索增減,稱量料數,具市廛法,雖作此事,以為戲樂。無取無與,無我所心,脫欲所須,便可提去。若業相應,隨意而取。業不相應,便作是言︰此物奇貴,非我所須。
當四衢道,像馬車兵之所莊嚴,及諸天子止住此處,或為守護戲樂莊嚴。市中間路,一切琉璃,軟滑可愛。眾寶莊嚴亦如北地妙好氍毹、龍獸、花草。皆如上說。燒香散華,懸諸天衣,亦復如是。
復於處處豎立幡幢。天大城內,如是等聲恆無斷絕。所謂像馬車螺等聲、波那婆聲、鼓聲、牟澄伽聲、笳聲、音樂聲。又有聲言,善來!善來!願飲願食,我今供養。
是毗沙門大城,是天子住處。復有天洲、天郡、天縣、天村,周匝遍布此大城中,毗沙門天王之所住處。王領所極,從由乾陀北至鐵圍邊。一切夜叉神,是王所領。是毗沙門城最饒多佉陀尼蒲阇尼飲食,是故亦名阿羅珂漫陀。如是義者,佛世尊說。如是我聞。
史料記載
毗沙門天王
毗沙門天王
《雜阿含經》卷四;《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六;《佛本行集經》卷十二;《大般涅槃經》卷一〈序品〉;《法華經》卷七〈陀羅尼品〉;《大三摩惹經》;《大方等大集經》卷二十一〈四天王護法品〉;《北方毗沙門多聞寶藏天王神妙陀羅尼別行儀軌》;《大日經疏》卷五。
在婆羅門教中的多聞天王
婆羅門教中,多聞天王原出於印度神話中的俱毘羅神。俱毘羅神曾經苦行千年,才從他的祖父—創造之神梵天手中得到北方守護神的職位,因此得到了象徵財富的飛天馬車“普剎伯卡”,奠定了此後成為“守護與財富之神”的地位。故又名施財天。由於曾率領其夜叉眾與毘濕奴打敗魔王羅伐拿,從此被敬為武神、軍神。
在佛教中的多聞天王
多聞天王是北方的守護神,與東方的持國天王(即多羅吒)、南方的增長天王(即毗琉璃)、西方的廣目天王(即毗留博叉)合稱“四大天王” ,多聞天同時也是四大天王的首領。
相傳,多聞天王經常護持如來道場,因此有緣時常聽聞如來說法,故名多聞天,是知識之神。
多聞天是佛教天龍八部中的護法天神之一,與人、鬼、畜生居住於佛教三界中最低一界—“欲界”中的第一重天“四天王天”。
多聞天王(毗沙門天)信仰
在中國唐朝,唐明皇曾經因多聞天王的庇佑,才得以平定多次亂事,故特令供奉之,唐朝軍隊之中,皆以多聞天王形象繪製旗幟,號曰“天王旗”,以保佑武運昌隆。
佛教傳入日本後,日本戰國時代許多武將篤信佛教,也出現了著名的“毗沙門天降主”—越後的軍神上杉謙信,自詡為毗沙門天的化身。他的軍旗就有“毘”(“毗”之異體字)的字樣。
毗沙門天也被納入了日本民間信仰的“七福神”之一。
日本民間傳說,曾有一間供奉“毗沙門天”的寺廟,寺中僧侶只要將空缽拋向空中,就可以獲得食物。
多聞天王原形象為右手托寶塔,左手持三叉戟。在後期的中國,為了配合“風調雨順”的吉祥意義,一般將其塑像手上的塔、戟,改為代表“雨”的“雨傘”。
多聞天王有許多兒子,一子名獨健,一子名哪吒(一說哪吒是多聞天王的孫子),都是佛教的重要護法神。
很多人認為,封神榜與西遊記中的托塔李天王李靖,形象即從“多聞天王”而來。
靈感事蹟
毗沙門天王又名北方多聞天王,為佛教護法之神,四天王之一。據說,他是古代印度教中的天神俱毘羅別名施財天(意思是"財富的贈予者"),早在印度古代偉大史詩《瑪哈帕臘達》等書中就已出現過。又說吉祥天女和他關係密切,是他的妹妹或妻子。在古代吠陀神話中,毗沙門天王本是帝釋天的部下。後因帝釋天在神話流傳中的地位越來越低,儘管佛教傳說中還保留其名,然勢已微弱,毗沙門天王等便逐漸脫離了他,獨樹一幟。在中國早期佛教中,他們之間的關係就已若即若離了。更有甚者,在唐不空譯《北方毗沙門天王隨君護法儀軌》中還記述說:天寶元年(742年),安西城被蕃軍圍困,毗沙門天王於城北門樓上出現,大放光明。並有"金鼠"咬斷敵軍弓弦,三五百名神兵穿金甲擊鼓聲震三百里,地動山崩,蕃軍大潰,安西表奏,玄宗大悅,令諸道州府於城樓西北隅置天王像供養。一時毗沙門天王聲威大震,香火極盛。
《多聞天王贊》
燕京妙應寺
燕京妙應寺
財寶天王身金色
執持寶幢與鼠。
威力製服夜叉眾,
頂燈多聞大天王。
敬祈上師身安康,
弘揚佛法業永昌。

File:Todaiji05s3200.jpg

------------------------------------

毗沙門天王...佛教護法之一 , 毘沙門天王咒 又名財神咒
毗沙門天王是四大天王中的北方多聞天王(梵文:Vaisramana),是掌管財寶富貴、護持佛法的善神。他是正信佛教的守護神,修持其法或供奉其像,與正信佛法並不抵觸,並可相輔相成。在家佛子若想消災解厄、求取財富、增進福祉,只要誠心祈求毗沙門天王加被,常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漢地,毗沙門天王像通常是披甲冑,左手仰擎寶塔,右手持寶棒,所以俗稱「托塔天王」。藏密以其為財寶天王,其形像常為右手持寶幢或寶傘與龍蛇,左手捧著口吐各種珍寶的寶鼠,坐於伏地之白獅子上。在日本,由於還被當做戰神,因此在古代戰爭影片或電視劇中,常見持毘沙門旗旛的場景。
毗沙門的梵文悉曇種子字為「vai」,藏文種子字為「bai」,均取自梵文及藏文名字的第一個字。
多聞天王(毗沙門天王)原本是印度神話中的神明-俱毗羅.梵文是「多見聞」的意思。也因為毗沙門是佛教護法的「四大天王」之一。所以也叫「多聞天王」。在密宗裏面,毗沙門不單屬於四大天王,也屬於十二天中護守八方的八方天之列。多聞天王無論在四天王或者八方天裏,都配置於北方的位置。而多聞天王本來就是印度之北的「喜馬拉雅山」統治之神。多聞天王曾經歷經千年苦行,之後從他的祖父- 創造之神大梵天 手中取得了北方守護神的地位。同時還獲得象徵財寶之神的飛天馬車「普斯伯卡」(Puspaka)。從此多聞天王的「守護與財寶之神」的地位便正式確立。
在唐不空譯《北方毗沙門天王隨君護法儀軌》中還記述說︰天寶元年(742年),安西城被蕃軍圍困,毗沙門天王於城北門樓上出現,大放光明。並有"金鼠"咬斷敵軍弓弦,三五百名神兵穿金甲擊鼓聲震三百裡,地動山崩,蕃軍大潰,安西表奏,玄宗大悅,令諸道州府於城樓西北隅置天王像供養。一時毗沙門天王聲威大震,香火極盛。

----------------------------------

多聞天王(梵語:वैश्रवण,轉寫 Vaiśravaṇa;巴利語:Vessavaṇa),又名「毘沙門天」,是佛教的護法神,為夜叉與羅剎的領袖,居住四天王天,守衛梵天之門。為北方守護神、知識之神、財神,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武神,在日本大多寫成「毘沙門天」
在婆羅門教中的多聞天王
婆羅門教中,多聞天王原出於印度神話中的俱毗羅神。俱毗羅神曾經苦行千年,才從他的祖父—創造之神梵天手中得到北方守護神的職位,因此得到了象徵財富的飛天馬車「普剎伯卡」,奠定了此後成為「守護與財富之神」的地位。故又名施財天
由於曾率領其夜叉眾與毗濕奴打敗魔王羅伐拿,從此被敬為武神、軍神
在佛教中的多聞天王
多聞天王是北方的守護神,與東方的持國天王(即多羅吒)、南方的增長天王(即毗樓勒叉)、西方的廣目天王(即毗留博叉)合稱「四大天王」,多聞天王同時也是四大天王的首領。
相傳,多聞天王經常護持如來道場,因此有緣時常聽聞如來說法,故名多聞天,是知識之神。
多聞天是佛教天龍八部中的護法天神之一,與人、鬼、畜生居住於佛教三界中最低一界—「欲界」中的第一重天「四天王天」。
多聞天王形象
多聞天王原形象為右手托寶塔,左手持三叉戟,被認為是神話中托塔天王之原型。
在後期的中國,其塑像手上的塔、戟改為「傘」或「幢」,四大天王遂為後人賦予「風調雨順」的吉祥意義。
其造像手持銀鼠或黃鼠,能吐寶珠。
多聞天王(毘沙門天)信仰
在中國唐朝,唐明皇曾經因多聞天王的庇佑,才得以平定多次亂事,故特令供奉之,唐朝軍隊之中,皆以多聞天王形象繪製旗幟,號曰「天王旗」,以保佑武運昌隆。
佛教傳入日本後,日本戰國時代許多武將篤信佛教,也出現了著名的「毘沙門天降主」——越後的軍神上杉謙信,自詡為毘沙門天的化身。他的軍旗就有「毘」(「毗」之異體字)的字樣。
毘沙門天也被納入了日本民間信仰的「七福神」之一。日本民間傳說,曾有一間供奉「毘沙門天」的寺廟,寺中僧侶只要將空缽拋向空中,就可以獲得食物。
多聞天王有許多兒子,一子名獨健,一子名哪吒(一說哪吒是多聞天王的孫子),都是佛教的重要護法神。
很多人認為,《封神榜》與《西遊記》中的托塔天王李靖,形象即從多聞天王而來。
多聞天王真言
一、北方多聞天王真言為:嗡,啊,歪矢呵(大舌音)喔拿(長音)耶,那摩,吽,司哇哈!梵文咒語拉丁字母形式為 Om āh vaiśravaṇāya namah hūm svāhā! 載於永樂大鐘鐘裙內壁北荷葉邊蘭札體銘文第二行。
二、毗沙門天王咒:Oṃ vaiśravaṇāya svāhā.「vaiśravaṇāya」為多聞天王之名號。
多聞天王經典
一、《毘沙門儀軌》大興善寺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奉 詔譯[1]
二、《北方毘沙門多聞寶藏天王神妙陀羅尼別行儀軌》特進試鴻臚卿大興善寺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奉 詔譯[2]

------------------------------------------------------

保護神/毗沙門天王
毗沙門天王
毗沙門天王圖冊
毗沙門天王就是四大天王中的多聞天。依佛典所載,他是天界諸神中對佛教徒最為熱心護持的神祇之一。在四大天王裡,他與佛教徒的關係最為密切。
毗沙門天王不只是密教增法法門中的重要本尊之一,並且是大小乘經典中所曾記載的護法神。《大集經》中即曾明確記載,護持閻浮提界的佛教地區,是過去、現在與未來諸佛所一致囑咐毗沙門天王的重責大任。而且,對於《金光明經》與《法華經》等大乘經典的持誦者與奉行者,天王也都曾在佛前誓願加以護持。此外,在小乘經典裡,也曾記載天王護持修行者的故事。《賢愚經》載有他幫助一位女信徒優波斯那供養舍利弗與目犍連尊者的原委;《增一阿含經》中也有他幫助梵志修得阿羅漢果的典故。可見毗沙門天王是小乘、大乘與密教經典中所共同推舉的護法神,並不是僅見於密教而未見於其他顯教經典的神祇。
西藏密教徒一向將毗沙門天王視為財神。實則天王之幫助佛教徒,其範圍是廣泛而不拘一事的。他不只助人求財,同時也希望眾生'利益安樂'、'遠離諸厄難'、'能滿諸勝願'、'獲得大智慧'、'乃至天眼通、壽命俱胝歲'……等。可見只視天王為財神,實在窄化了他的宗教功能,也弱視了他的大願力與加持力。關於這一點,從《增一阿含經》、《金光明經》與《毗沙門天王經》等相關記載中,都可以清楚地發覺。而唐玄宗時,毗沙門天王曾幫助安西地區守軍擊退入侵外侮一事,尤可見其神力並非'財神'二字所能拘宥。因此,與其視毗沙門天王為財神,不如視之為佛教徒的保護神來得恰當些。

毗沙門天王_互動百科 - https://goo.gl/HMzszv

-----------------------------------

毗沙門天王_百度百科 - https://goo.gl/6sjwMB

08f790529822720e8f1a6b837bcb0a46f31fabf7429506334_m429511260_mc995d143ad4bd1138afb76645aafa40f4bfb05b67e3e6709c93d70cff0cd6b5bf8dcd100baa12bb5b2de9c82d158ccbfd9a4746c19d8bc3eb13541487dd98d1001e93901475daea67bec54e737d196cea1ec08fa513d269760ddc45655fbb2fb4316d8ab  

---------------------------

佛教的財寶本尊 (25)

毗沙門天王
429506334_m429511260_m  

◆特德
毗沙門天王能賜與有情眾生財寶豐盈、所須無缺、利益安樂,被稱為財寶天或施財天,密藏中更被視為財神本尊,能賜與無盡的財資,多寶豐饒。
毗沙門天王,梵名Vaisravana,毘舍羅波拏,是四天王或十二天之一,譯作多聞、遍聞,以多聞天之名最為常見。
毗沙門天王是閻浮提北方之守護神,護持佛法守護世間,在藏密中更被視為財神本尊。在印度之婆羅門教中,毗沙門天王原出於印度神話中的俱毗羅神,為北方之守護神。得到了象徵財富的飛天馬車「普剎伯卡」,成為「守護與財富之神」,故又名施財天。毗沙門天王亦為日本民間信仰的「七福神」之一。在印度,中國及日本等地,毗沙門天王都普遍受到供奉,為著名的財神、善神、福神。
據《毗沙門天王經》中記載,行者致誠常誦此真言無間斷,毗沙門天王之王子赦你娑,示現童子形,問持誦者,何事請召我父王?
持誦者答曰:「我為供養三寶故,請天王賜我財寶。」赦你娑童子將之秉告天王,毗沙門天王就命童子:「你日日與其金錢一百,乃至壽終。」得到的人,除了自己受用外,不得積貯而懷慳悋,應對一切有情起大悲心,勿生瞋恚,並以殊勝香花,飲食,燈明如法供養三寶,並思惟正法而無間斷。
依《佛說四天王經》記載,每逢半月二齋日及八日、十四日、十五日,毗沙門等四天王以此八日勅使者巡行世間善惡行業回報,十四日這天遣太子巡行,十五日則四天王親自巡察,再將詳情上秉帝釋天王。
  毗沙門天王是佛法的守護者,曾受佛陀付囑,在未來世要大力護持佛法,是一個很重要的武神,有著無邊威武的力量,並且也是密教增益法中的重要本尊。
◆本尊的形像
身黃金色,一面二臂,右持尊勝寶幢,左捉吐寶鼠,身穿甲冑天衣,以菩薩如意坐姿,坐於伏地白獅上,以手持寶幢表風調雨順之雨,或右手持寶棒,左手仰擎寶塔,腳踏二鬼之相。
          
◆真言
嗡 佩夏 哇那呀 梭哈
咒語之意義及作用:事業順利、宏圖大展、求財滿願、速得感應。

-----------------------

財神 - https://goo.gl/kDYQjs


各朝皇帝都以關羽為忠義的化身成為教育忠君愛國信念的材料,其「侯而王,王而帝,帝而聖,聖而天」的過程請參考下表:
朝代皇帝時間封號
  北宋宋徽宗崇寧元年(1102年)忠惠公
  北宋宋徽宗崇寧三年(1104年)崇寧真君
  北宋宋徽宗大觀二年(1107年)武安王
  北宋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義勇武安王
  南宋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壯繆義勇武安王
  南宋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年)壯繆義勇武安英濟王
  元元泰定帝天曆八年(1335年)顯靈義勇武安英濟王
  明明神宗萬曆四十二年(1613年)單刀伏魔、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
  明明思宗崇禎三年(1630年)真元顯應昭明翼漢天尊
  清清世祖順治九年(1652年)忠義神武關聖大帝
  清清世宗雍正三年(1725年)三代公爵、聖曾祖、光昭公、聖祖、裕昌公、聖考、成忠公
  清清高宗乾隆元年(1736年)山西關夫子
  清清高宗乾隆三十一年(1767年)靈佑二字
  清清仁宗嘉慶十八年(1813年)勇二字
  清清宣宗道光八年(1828年)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
  關羽的祠廟遍布各地,為中國神明中最多祠廟的一位。古代祭祀的戰神本是「兵主」,也就是發明許多武器的蚩尤。就官方的祭祀言,唐初開始便有武廟,但主祀的是善於用兵的周武王宰相姜子牙,而關羽則為從祀。如平日出征,則祭拜掌管北方的毘沙門天王,並繪製毘沙門天王旗,以保佑戰爭勝利。

日本軍神--毘沙門天王

2017-11-11_2231362017-11-11_213312

安大略博物館的三鋪元代寺觀壁画/彌勒佛說法圖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d8TT1p

2017-11-11_222938  

刀八毘沙門天 上杉謙信 @ 世界走透透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https://goo.gl/GQzxKn


1465668379-3026034642_n  

財寶天王,梵名「毘沙門天」,譯為「多聞」,表其福德之名,聞于四方。而多聞天王也是帝釋天之外臣,是北方的守護神,居須彌山北,率夜叉諸部,與東方的持國天王(多羅吒)、南方的增長天王(毗琉璃)、西方的廣目天王(毗留博叉)合稱「四大天王」,多聞天也是四大天王之首。
多聞天王原出於印度神話中的「俱毗羅神」,俱毗羅神曾經苦行千年,才從祂的祖父,也就是「創造之神」梵天的手中得到北方守護神之職位,也因此得到了象徵財富的飛天馬車「普剎伯卡」,所以又兼司財之職,是掌管財寶富貴、護持佛法的善神。而依佛教經典記載,釋迦牟尼佛在世時,多聞天王曾在佛前立下願護持佛法的誓願,並給予眾生財富,令其成就世間法,故梵文稱kuberd,意為「施財天」。而依藏密所述,財寶天王名「南通謝」,乃五方佛之南方寶生佛所化現,周邊圍繞八路財神為部屬,協助普度眾生,以滿眾生之願。
多聞天王又由於曾率領其夜叉眾與毗濕奴打敗魔王羅伐拿,因能護持世間,故又稱護世者,從此更被敬為武神、軍神。所以相傳在唐朝,唐明皇曾經因多聞天王的庇佑,才得以平定多次亂事,故特令供奉之。
唐朝軍隊之中,皆以多聞天王形象繪製旗幟,號曰「天王旗」,以保佑武運昌隆。而在日本戰國時代,更出現自詡為毘沙門天的化身,有「毗沙門天降主」之稱的「越後軍神」上杉謙信,他的軍旗就有「毘」的字樣。但多聞天王不僅是佛教的護法神、武神及財神,同時也因常維護如來道場,故時常聽聞如來說法,所以也是知識之神
財寶天王法相為一面二臂,身金黃色,頭戴五佛寶冠,穿著黃金鎧甲,佩諸種寶瓔珞,右手持寶幢,左手抱吐寶鼠「紐列」,以菩薩如意坐姿坐于伏地的白獅子上。但其實毘沙門天的原形象,是右手托寶塔,左手持三叉戟,可是隨佛教傳入中國後,為了配合「風調雨順」的吉祥意義,一般將其塑像手上的塔、戟,改為代表「雨」的「雨傘」。
財寶天王各法脈傳承源流和靈驗事蹟 @ 老不修的小窩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aARQ1m

-----------------------------

------------------------------------      ---------------

2017-11-11_230652  File:Vaisravana, Tibet, 1644-1911 AD, gilt copper - Sichuan Provincial Museum - Chengdu, China - DSC04410.jpgFile:北宋金漆木雕毗沙门天王像.jpgFile:Todaiji05s3200.jpg

毘(ㄆ一ˊ)沙門天王 祂是四天王天中北方天王的名字,華譯為多聞,即多聞天王。
在婆羅門教中的多聞天王
婆羅門教中,多聞天王原出於印度神話中的俱毗羅神。俱毗羅神曾經苦行千年,才從他的祖父—創造之神,梵天手中得到北方守護神的職位。因此得到了象徵財富的飛天馬車“普剎伯卡”,奠定了其今後成為“守護與財富之神”的地位。故又名施財天。
由於曾率領其夜叉眾與毗濕奴打敗魔王羅伐拿,從此被敬為武神、軍神。
在佛教中的多聞天王
多聞天王也是北方的守護神,與東方的持國天王(即多羅吒)、南方的增長天王(即毗琉璃)、西方的廣目天王(即毗留博叉)合稱“四大天王”,多聞天同時也是四大天王的首領。
相傳,多聞天王又經常維護如來道場,因此有緣時常聽聞如來說法,故名多聞天,是知識之神。
多聞天是佛教天龍八部中的護法天神之一,與人、鬼、畜生居住於佛教三界中最低一界—“欲界”中的第一重天。
多聞天王信仰
在中國唐朝,唐明皇曾經因多聞天王的庇佑,才得以平定多次亂事,故特令供奉之,唐朝軍隊之中,皆以多聞天王形象繪製旗幟,號曰「天王旗」,以保佑武運昌隆。
隨中國佛教傳入日本,使日本戰國時代許多諸侯篤信佛教,也出現了著名的“毗沙門天降主”—越後的軍神上杉謙信。他的軍旗就有“毘”(“毗”之異體字)的字樣。
多聞天王也被納入了日本民間信仰的“七福神”之一。日本民間傳說,曾有一間供奉“多聞天王”的寺廟,寺中僧侶只要將空缽拋向空中,就可以獲得食物。
多聞天王原形象為右手托寶塔,左手持三叉戟。在後期的中國,為了配合「風調雨順」的吉祥意義,一般將其塑像手上的塔、戟,改為代表「雨」的「雨傘」。
多聞天王有許多兒子,一子名獨健,一子名哪吒(一說哪吒是多聞天王的孫子),都是佛教的重要護法神。
很多人認為,封神榜與西遊記中的托塔李天王李靖,形象即從「多聞天王」而來。
昆字應為「毗」字才正確。
四大天王,亦稱“四天王”或“四大金剛”。四大天王的來歷和佛教的宇宙觀有關。佛教分宇宙為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在三界中,欲界為最低一界,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及一部分天神居於此界。欲界的天有六重即“六欲天”,第一重即四大天王的住處。佛經上說四大天王就在須彌山山腰,那時聳立著健陀羅山峰,稱須陀四寶山,此山有四山峰,高三百三十六萬裡。“四寶所成,東面黃金,西面白銀,南面琉璃,北面瑪瑙”。天王各居一山(《集說詮真》),他們的任務是各護一方世界,即佛教說的須彌山四方的東勝神洲、南贍部洲、西牛貨洲、北俱盧洲。故四天王又稱“護世四天王”。四天王各有九十一子,輔佑四天王守護空間十方,即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以及上下。四天王手下又各有八位大將,幫助管理各處山河、森林以及地方上的小神。眾大將中居首的是韋陀,專門保護出家人,因此備受僧尼尊崇。
東方持國天王梵名“提多羅吒”
南方增長天王梵名“毗流馱迦”
西方廣目天王梵名“毗留博叉”
北方多聞天王梵名“毗沙門”
在四天王中,北方多聞天王單獨出現的場合較多。在這種情況下,常以梵名音譯稱之為“毗沙門天”。相傳,毗沙門天經常維護如來道場,由此而得時時聽聞如來說法,故名多聞天王。據說他與吉祥天女是夫妻(一說兄妹)。在印度,他又是主司施福護財的善神,故其在四天王中信徒最眾。敦煌壁畫中的毗沙門畫像,在他渡海之際,常常散下金銀財寶。在四天王的配置關係中,他被安排率領夜叉、羅剎將等,守護北方郁單越洲。毗沙門天的形象,多為身穿甲冑的武將,面現忿怒畏怖之相。一手托寶塔,一手持稍拄地;或一手持戟,一手托腰。身青黑色,足踩二夜叉鬼。在中國佛教寺院中,因受民間神話影響,所塑多聞天王大多為頭戴毗盧寶冠,一手持傘,以表福德意。或坐或站,腳下踩有夜叉鬼。此外,另有一種叫兜跋毗沙門天的像,身著西域式甲冑,一手捧寶塔,一手持三叉戟,以堅牢地神支其兩足。腳下蹲有二邪鬼。據說兜跋本為西域國名,後來人們以兜跋訛為刀八,又進一步誤解為刀八之意,於是塑造了各種八刀毗沙門像。兜跋毗沙門像在唐時傳到日本,後被作為能鎮護國土、拒退怨敵的神將而得尊奉。
毗沙門天王在唐代極顯一時,毗沙門天的信仰到元明而漸衰,取而代之的是完全中國化的托塔李天王。而在《封神演義》等文學作品和民間傳說中,四大天王也都被賦予了中國式的寓意,傳說他們被安排去各掌“風、調、雨、順”之職。
-------------------------------
多聞天王(毗沙門天)遵從其思想 供奉其精神
336未分類
多聞天王(毗沙門天)
毗沙門天王是四大天王中的北方多聞天,是掌管財寶富貴、
護持佛法的善神。他是正信佛教的守護神,修持其法或供奉其像,
與正信佛法並不抵觸,並可相輔相成。在家佛子若想消災解厄、求取財富、增進福祉,
只要誠心祈求毗沙門天王加被,常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漢地,毗沙門天王像通常是披甲冑,左手仰擎寶塔,右手持寶棒,
所以俗稱「托塔天王」。藏密以其為財寶天王,其形像常為右手持寶幢或寶傘與龍蛇,
左手捧著口吐各種珍寶的寶鼠,坐於伏地之白獅子上。在日本,由於還被當做戰神,
因此在古代戰爭影片或電視劇中,常見持毘沙門旗旛的場景。
毗沙門的梵文悉曇種子字為「vai」,藏文種子字為「bai」,
均取自梵文及藏文名字的第一個字。所謂種子字,是指用一個字(正確說是一個音節)
代表一尊佛、菩薩、或天王等,其用法有點像年青人寫信時簡稱Jennifer為J、Tony為T一樣。
毗沙門天王咒》解讀與結構解析
《毘沙門天王咒》梵、漢文:
簡易羅馬拼音:om vaisravanaya svaha
傳統漢字音譯:嗡 百夏哇那也 娑哈
簡易漢字音譯:唵 外史拉哇拿牙 刷哈
通行藏音(一):om besavanaye soha
通行藏音(二):om besamanaye soha
逐字解釋:
1. om是極讚之意;此字是咒語、祈禱語常用的起始語。
2. vaisravanaya
vai(百)是接頭詞,有「多、離、普、遍」等意思。
sravana(夏哇那)有「聞、聽、聽聞、諦聽」之意。
vaisravana合起來為「遍聞、普聞、多聞」之意。漢譯為多聞、財主等,音寫為毗沙門,或薛室羅末拏等。
俗語中,vai有時會變成vi或ve,sra會變成sa,因此此字的巴利文變成vesavana。另外va有時會再變化成ma,
因此又可變成vesamana。這種音的變化是藏語會念成besavana或besamana的理由,持哪個音都正確。正式的藏文羅馬拼音為baisravana,這是因藏文轉寫梵文時,
b與v常不分的緣故。然而持咒以心誠最重要,因此念音的正確與否,只要不是太離譜,通常仍有一定的效驗;當然,若能正確的發音,其成效當會更好。
順便一提,毗沙門天王另有一個名字為kubera,或稱為kuvera,傳統漢字音譯多譯為「俱吠囉」或「鳩鞞羅」,在日本則常譯為「金毘羅」。
3. svaha是祝福語。此字已固定放在咒語最後當結尾語,漢譯為「成就!吉祥!圓滿!」。
資料來源:http://www.dodecyl.com.tw/epaper_011.htm
多聞天王:梵文:Vaisramana。又名毗沙門,原本是印度神話中的神明-俱毗羅.梵文是「多見聞」的意思。也因為毗沙門是佛教護法的「四大天王」之一。所以也叫「多聞天王」。在密宗裏面,毗沙門不單屬於四大天王,也屬於十二天中護守八方的八方天之列。
   多聞天王無論在四天王或者八方天裏,都配置於北方的位置。而多聞天王本來就是印度之北的「喜馬拉雅山」的統治之神。多聞天王曾經歷經千年苦行,之後從他的祖父-創造之神大梵天手中取得了北方守護神的地位。同時還獲得象徵財寶之神的飛天馬車「普刹伯卡」(Puspaka)。從此多聞天王的「守護與財寶之神」的地位便正式確立。
多聞天王本是惡鬼族人。在古印度神話中的惡鬼族人還包括了「羅刹」與「夜叉」。多聞天王同時也是統治「楞迦島」(Lan-Ka),也就是現在的斯里蘭卡的國王。但是後來的羅刹之王,亦是多聞天王的同父異母兄弟,殘暴的「Ravana」因為擁有打倒眾神的力量,而奪走了多聞天王的寶車Puspaka,還將多聞天王趕出楞迦島。多聞天王百般無奈,只好回到自己所守護的喜馬拉雅山上。經過一段時間的修煉,多聞天王又帶領著他的部眾夜叉,與毗濕奴(印度教的三大神明之一)的化身羅摩(Rama)聯手戰勝自己的哥哥所率領的羅刹兵團。所以多聞天王也有戰神的地位。
因為這個故事,佛教也將原屬四大天王之一的毗沙門天配置於須彌山的中腹,並且讓他鎮守北方。
在唐不空譯《北方毗沙門天王隨君護法儀軌》中還記述說:天寶元年(742年),安西城被蕃軍圍困,毗沙門天王于城北門樓上出現,大放光明。並有「金鼠」咬斷敵軍弓弦,三五百名神兵穿金甲擊鼓聲震三百里,地動山崩,蕃軍大潰,安西表奏,唐明皇為感恩,特命 「諸道州府城西北及營寨並設其相」供養 ,佛寺也特設別院供養。一時毗沙門天王聲威大震,香火極盛。多聞天王被中國軍人遵崇為 「軍神」、四天王之首,單獨立廟祭祀。到了宋代,軍中供奉毗沙門天之風更盛,幾乎每支部隊的駐營地都建 有天王堂。後來,這種對毗沙門天的崇拜隨著中國佛教流傳到了日本。使日本出現了戰國時期著名的「毗沙門天降主」的越後軍神上杉謙信,他的軍旗就畫著「多聞天王」。他率領的黑騎兵在川中島與甲斐之虎武田信玄的「風林火山」四軍的五次激戰,使他揚名後世,也使軍神毗沙門天的名字更加響亮。
在中國,多聞天王除了是四大天王之一的身份外,又多了重身份叫做托塔李天王,有五子(一說四大天王各有九十一子),除了三太子哪吒之外,二太子獨健(即楊二郎)也是神通廣大,妻子是吉祥天女,另外一個女兒也是天女,屬佛門中之豪門之家。
在日本,多聞天王被納入了日本民間信仰的「七福神」之一,日本民間轉說曾有一間供奉「多聞天王」的寺廟,寺中僧侶只要將缽拋向空中,就可以獲得食物,向「多聞天王」祈求,手伸入袋子就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白米。
----------------------
多聞天王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kiciiB
---------------------------
多聞天王(梵語:वैश्रवण,轉寫 Vaiśravaṇa;巴利語:Vessavaṇa),又名「毘沙門天」,是佛教的護法神,為夜叉與羅剎的領袖,居住四天王天,守衛梵天之門。為北方守護神、知識之神、財神,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武神,在日本大多寫成「毘沙門天」。
在婆羅門教中的多聞天王
婆羅門教中,多聞天王原出於印度神話中的俱毗羅神。俱毗羅神曾經苦行千年,才從他的祖父—創造之神梵天手中得到北方守護神的職位,因此得到了象徵財富的飛天馬車「普剎伯卡」,奠定了此後成為「守護與財富之神」的地位。故又名施財天。
由於曾率領其夜叉眾與毗濕奴打敗魔王羅伐拿,從此被敬為武神、軍神。
在佛教中的多聞天王
多聞天王是北方的守護神,與東方的持國天王(即多羅吒)、南方的增長天王(即毗樓勒叉)、西方的廣目天王(即毗留博叉)合稱「四大天王」,多聞天王同時也是四大天王的首領。
相傳,多聞天王經常護持如來道場,因此有緣時常聽聞如來說法,故名多聞天,是知識之神。
多聞天是佛教天龍八部中的護法天神之一,與人、鬼、畜生居住於佛教三界中最低一界—「欲界」中的第一重天「四天王天」。
多聞天王形象
托塔形象的毗沙門天王像。浙江省博物館藏
持鼠形象的毗沙門天王像。四川省博物院藏
多聞天王原形象為右手托寶塔,左手持三叉戟,被認為是神話中托塔天王之原型。
在後期的中國,其塑像手上的塔、戟改為「傘」或「幢」,四大天王遂為後人賦予「風調雨順」的吉祥意義;另一隻手則多持銀鼠或黃鼠,能吐寶珠。有的廟宇中也有一手持傘、一手托塔的形象。
多聞天王(毘沙門天)信仰
在中國唐朝,唐明皇曾經因多聞天王的庇佑,才得以平定多次亂事,故特令供奉之,唐朝軍隊之中,皆以多聞天王形象繪製旗幟,號曰「天王旗」,以保佑武運昌隆。
佛教傳入日本後,日本戰國時代許多武將篤信佛教,也出現了著名的「毘沙門天降主」——越後的軍神上杉謙信,自詡為毘沙門天的化身。他的軍旗就有「毘」(「毗」之異體字)的字樣。
毘沙門天也被納入了日本民間信仰的「七福神」之一。日本民間傳說,曾有一間供奉「毘沙門天」的寺廟,寺中僧侶只要將空缽拋向空中,就可以獲得食物。
多聞天王有許多兒子,一子名獨健,一子名哪吒(一說哪吒是多聞天王的孫子),都是佛教的重要護法神。
很多人認為,《封神榜》與《西遊記》中的托塔天王李靖,形象即從多聞天王而來。
多聞天王真言
一、北方多聞天王真言為:嗡,啊,歪矢呵(大舌音)喔拿(長音)耶,那摩,吽,司哇哈!梵文咒語拉丁字母形式為 Om āh vaiśravaṇāya namah hūm svāhā! 載於永樂大鐘鐘裙內壁北荷葉邊蘭札體銘文第二行。
二、毗沙門天王咒:Oṃ vaiśravaṇāya svāhā.「vaiśravaṇāya」為多聞天王之名號。
多聞天王經典
一、《毘沙門儀軌》大興善寺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奉 詔譯[1]
二、《北方毘沙門多聞寶藏天王神妙陀羅尼別行儀軌》特進試鴻臚卿大興善寺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奉 詔譯[2]


1439461636-2997217778_n1439461633-2467362936_n2017-11-11_223722  1439461621-902942011_n1439461632-1480644561_n1439461631-3492864572_n1439461632-1152246723_n1439461611-424951756_n  

「佛教也有葵花寶典?-淺談毗沙門天的變化形-」
話說日本真的很妙,佛菩薩到這裡都會有各式各樣的奇特變化身,隨著不同的地區傳說就有不同的變化,例如地藏菩薩就有「鼻取地藏」、「捆綁地藏」、「巡遊地藏」等的特殊造型。那既然這是「魔王的天部專題」,今天便來談談護世四天王中人氣最高的「毘沙門天在日本的「特殊變化形」! 不過在這之前,先來介紹在日本只要一提到「毘沙門天」,大家都會想起的一位戰國大名(諸侯)「上杉謙信」。
說到這位上杉謙信,其實魔王覺得他真是與中國梁武帝有的比,甚至還比他更虔誠向佛。謙信由於是么兒,從小就被送去曹洞宗林泉寺當沙彌,並接受高僧「天室光育」的禪法教育。後來因為兄長被殺,只好「無奈」回來繼承家業。他是真的很「無奈」!因為有一次謙信深感手下無法團結,老是勾心鬥角的,一氣之下乾脆撂下狠話「大爺我不幹了!」,半夜離城去高野山出家。後來還是手下們全立下「效忠狀」,才死說歹勸的把他拉回來還俗!成人後謙信參禪於臨濟宗,被賜予法名「宗心」;晚年更傾心於「真言宗」,並得到高野山金剛峰寺「清胤」大師傳法灌頂,擁有「阿闍梨權大僧都」的位階呢!!可見他有多愛僧侶的生活。
謙信一生雖然天下無敵,但絕不趁人之危。說他本質就是個有「道德潔癖」的僧人也不為過。對手國家缺鹽時,謙信認為戰爭歸戰爭,但百姓是無辜的,還送鹽過去給敵方,這也是日文成語「敵に塩を送る」的由來。這種軍事行為一切以「義」為出發考量的性格,讓謙信直到現代,仍受到大家的推崇。而這樣一位行事作風十足「佛派」的名將,打起仗來自然也「佛味重重」……
謙信在後世總被推崇為「軍神毘沙門天化身」,這是為何呢?據說他本城春日山城的四周,不是蓋庭園或毫宅,而是蓋了「護摩堂、毘沙門堂、不識院」等宗教設施。謙信要出兵前都會先在「毘沙門堂」做法事,祈禱毘沙門天加持勝利。這讓魔王想起1990年那部日本電影「天與地」中的場景:毘沙門堂外軍旗飛揚,將士們雖臨炙熱正午,但均收斂身上所有氣息如石般不動。堂內在向毘沙門天像前默禱的謙信,忽然雙眼一睜,目光如炬,走出堂門用持刀對正前方劃了個「九字真言」的護身咒後,向全軍大喊:「出陣!!」那一幕真是帥呆了。而謙信三種軍旗中,「毘」字旗與「刀八毘沙門」旗也正代表了「毘沙門天」。另一個「龍」字旗則代表了不動明王
4b4bf5e84858a.jpg (電影天與地中的上杉謙信)
b0163804_14463485.jpg (電視 風林火山 GACKT演的上杉謙信)
所以這次魔王便是要從上杉謙信的「戰陣」文化,來介紹兩種日本獨有的毘沙門天變化形
1「泥足毘沙門天」:
為何叫作「泥足」?據說有一次上杉謙信打完勝仗回到毘沙門堂,發現從堂門一路到佛壇上有小小的泥巴腳印。這是怎麼回事?難不成毘沙門天王「開小差」跑去田裡抓泥鰍玩泥巴?謙信想了想,恍然大悟,原來毘沙門天為了加持勝利,也跟隨自己到了戰場上,難怪剛剛打起仗來如此順利!這便是上杉家獨有的「泥足毘沙門天」由來。此法相現存於山形縣米澤市的「法音寺」內,造型也與一般一手托佛塔、一手持戟或鉾的毘沙門天不同變成了右手插腰,左手拿著三叉鉾。魔王開玩笑的想,大概是天王跑太累了,手插著腰,身體重心全靠那把三叉鉾稱著呢!如果我是謙信,下次會在「泥足毘沙門天」旁放隻小馬,讓天王老人家改用騎馬,別再一路小跑的去戰場啦!
000100226.jpg bisyamon.jpg
2「刀八毘沙門天」
講到這尊毘沙門天讓魔王想到兒時口香糖「黃色司迪麥」的廣告內容:一群人一字排好,第一個人向身邊的人耳語說了句「世界末日到了」。然後一個傳一個……傳到最後竟然變成「貓在鋼琴上暈倒了」!這是要表達「以訛傳訛」的力量,而這尊毘沙門天的由來正好與之呼應……
此尊形象為毘沙門天化現四面、十或十二手,持拿大刀八柄,因此名為「刀八」,但唐朝乃至於印度均找不到這種形象的毘沙門天,這是為何呢?原來「刀八」是「兜跋」的音近誤傳。而「兜跋毘沙門天」則是唐朝天寶年間出現,放置在城門上以守衛國土的身穿戴波斯形鎧甲形態毘沙門天,由於當時成功抵禦「吐番」來襲,時人訛傳,將「吐番」誤稱為「兜跋」。「吐番-兜跋-刀八」便是這樣「訛」出了日本獨一無二的「刀八毘沙門天」。
圖中是滋賀「龍應山西明寺」兩尊不同形態的「刀八毘沙門天」,一尊頭戴獅子冠,坐在捲毛獅子上,這是祂的基本型,至於另一尊秘佛玄武刀八毘沙門天三尊像則融合了妙見菩薩(玄天上帝)腳踏烏龜的形態由於「毘沙門天」與「妙見菩薩」在日本武將心中都是「軍神」,乾脆合在一起拜,團結力量大嘛!
000100225.jpg
open04_01.jpg
現在的「善日山千勝院」還供奉著上杉謙信出陣時修護摩的「刀八毘沙門天」。哀……打個仗前要拜「泥足毘沙門天」,又要在「刀八毘沙門天」前修護摩,那代表上杉軍的士卒們不都要在烈日下苦等BOSS作完法會才能出征?有個學佛的老闆也真是辛苦啦╮(╯_╰)╭
其實上杉謙信不只軍旗是「毘沙門天」有關,其他諸如「飯繩權現」與「三寶荒神」的頭盔,或代表不動明王手上纏劍之「俱梨伽羅龍王」的「龍」字旗,都是「佛氣十足」呢。仔細想想,日本的佛教還真有趣,從一個武將的衣著與軍旗上就有許多特殊的「神佛文化」。
其實當時的武士都非常信奉各式神佛;例如謙信的死對頭「武田信玄」的軍旗是「南無諏訪南宮法性上下大明神」外,在惠林寺供奉與他等身大的不動明王,還將自己的胸毛貼在明王身上以示與他同在。(好噁〜這方法是誰教的呀?) 乃至西國大名毛利家的軍旗:「頂禮正八幡大菩薩 南無九萬八千軍神 二千八百四天童子 歸命摩利支尊天王」便主打最擅長隱身術的「摩利支天」。嘖嘖,日本戰場還真是熱鬧,東邊「毘沙門天」大戰「不動明王」、西邊「摩利之天」單挑「北辰妙見菩薩」,好一個「張飛打岳飛,神佛滿天飛呀!」
說了那麼多,那又與魔王下的標題「葵花寶典」有何關聯呢?嘿嘿,《笑傲江湖》中要練成葵花寶典的條件大家還記得嗎?「欲練神功,必先自宮」!這條件放在上杉謙信身上的確值得細細嚼味……因為謙信一生未娶妻室,人們甚至還懷疑他是個同性戀或根本是個女人!!但也有一說謙信是因為要練「毘沙門法」所以才終身「禁欲不娶妻」,所以這不就是「欲練神功,必先絕妻」嗎。咦?魔王忽然靈光一閃,這還真是個好藉口……魔王我也沒啥結婚的念想,下次萬一碰到大舅又問我:「怎還不結婚呀?」這下我終於不用傻笑呵呵帶過,可以正經八百的回答:「報告大舅,你外甥我正在修練毘沙門法呢!( ̄∇ ̄)」
「佛教也有葵花寶典?-淺談毗沙門天的變化形-」 @ 魔王的奇想世界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bECFJB


毘沙門天  1478503973-114655523  

毘沙天王 ~ 日本戰國紀之八
日本戰國凡一百三十六年,武將如雲,戰力最強的,是他。
要論武俠小說裡誰武功最強,註定沒結果,因為武功強弱,殊難量化。然而現實世界裡的戰事勝敗,則有據可依。此人生平七十戰,四十三勝,二十五平,二敗,戰勝率六成,不敗率九成七,是毫無爭議的「武功天下第一」。此君正是後世譽為「軍神」的上彬謙信。
上彬家的根據地是越後國,即臨日本海,氣候嚴寒,十一月初便霪雨連綿的新潟縣。上彬謙信幼年雙親逝世,從小在寺院長大,十四歲元服 (行男子成人禮),開始展現軍事天才,幾年下來,聲名鵲起。兄長恐他會威脅到自己家督之位,發兵討伐,兄弟兵戎相見,戰果是上彬謙信以寡勝多,十九歲正式入主上彬家大本營「春日山城」,登上一國之王寶座。
這個越後大名,信仰「毘沙門天」(即佛教的護法神「多聞天王」),並自詡其為化身。上彬陣旗是朝廷賜予的「天賜御旗」,越後軍團全身黑甲,出擊時前鋒隊黑字白底的「毘」字旗飄揚,非常酷。
上彬謙信畢生茹素,極好酒,卻完全不近女色,沒妻沒兒 (接班人上彬景勝是養子),終其一生連丁點兒與誰有染的緋聞都沒傳過。有最 juicy 的傳說:這個「越後之龍」,實是女子,更有云此堂堂軍神是個陰陽人。歷史小說家八切止夫便曾列出十幾個理由,說明此人實為女兒身。譬如大量史料皆證明上杉謙信每月十日前後,必定腹痛,上杉軍更多次因為主帥每月的準時腹痛而取消出陣,那是月事來潮嗎?
從現存筆跡看,上彬謙信字體纖巧秀美,不似出於雄赳赳武夫之手。他最喜愛的讀物是戀愛故事《源氏物語》,和以戀歌風情著名的和歌集《三智抄》;要知在當時的日本,和歌可是少女們的喜好喔。
就連在越後白山神社供奉的毘沙門天像,也是一個騎馬女神。
也許這個毘沙天王確是個不好男色女色的雌雄同體陰陽人!在用兵行軍上,這個身體構成獨特的人,有著聰明絕頂的天縱才華。他與「既生瑜,何生亮」的宿敵武田信玄打了共五場「川中島之戰」,雙方鏖戰達十二年,當中第四次「八幡原之戰」,更是日本內戰史上最經典戰役之一。
前三戰雙方皆刻意避免大規模衝突,到了第四戰,戰爭的壓力已澎漲到一個非爆破不可的臨界。九月初,雙方軍馬於八幡原對峙;武田陣內兵法名家山本勘助,欲以「喙木鳥戰法」前後夾擊上彬軍。九月十日天亮時份,濃霧瀰漫,信玄率本陣成兩翼張開的鶴翼陣,赫然發現毘字大旗出現在眼前,目光如鷹的上彬謙信顯然已識破山本勘助的戰法。上彬軍排出「車懸」陣,在平原上橫掃而來,武田信玄立即下令鶴翼兩邊展開,包挾迎擊,大戰全面爆發!
這場戰役,有兩個不老的傳說。第一個是江戶時代史家記載,山本勘助因為喙木鳥戰法失敗,身先士卒,主動投入敵陣戰死 (山本勘助是武田家的傳奇軍師, 2007 年改編自井上靖作品之大河劇《風林火山》,正是描寫山本勘助之一生,而劇集裡的上彬謙信是由 visual rock 歌手 gackt 飾演)。
第二個傳說更為膾炙人口。話說在戰役中,上彬謙信白馬單騎衝入武田本陣,揮刀劈向武田信玄本人,而信玄則以鐵製軍扇擋去了這一刀。這個叫「一騎討」傳說,多年來反覆於各式媒體創作呈現,在日本可謂無人不曉。角川春樹執導的中川島戰役巨片《天與地》裡,上彬謙信與武田信玄河邊遭遇,二人激戰互劈多刀,那自是非常誇張的情節,並不可信。
川中島八幡原之戰,雙方死傷慘烈,武田軍傷亡率竟高達百分之八十八,並折損了武田信繁 (信玄之弟)、山本勘助、諸角定虎等大將。
我常覺得,上彬謙信用兵有些似中國秦漢時的韓信,二人戰場上的直覺俱非常銳利,放諸於古今,皆是不世出的軍事天才。上彬謙信與武田信玄是命裡宿敵,而二人的命運歸宿亦近似,信玄病逝於上洛征途,謙信則在五年後下達遠征關東總動員令,準備拔掉令天下大亂的災星織田信長,但「毘沙天王」卻在遠征前夕因腦溢血暴瘁,終年四十九歲。
兩大武功卓絕名將先後歸天,日本戰國進入織田信長隻手遮天時代。


毗沙門天王- 台灣Wiki - https://goo.gl/qqQoLf

56691_5  1439461632-1480644561_n (1)  hz5HJuQMgTcI4EIiw1MqvA1439461631-3492864572_n (1)2017-11-12_083103  


===================================

香煙畫片裡的時代印記_若愚_新浪博客 - https://goo.gl/POZ8i0

567737_036831000702594301415402349228008117008images001v15Ztzy6JmqX8QWy2e&690201208112219254353272428079239132727  


四大天王是佛教的護法神,(與四大金剛不同:五台山秘魔岩神通廣大潑法金剛;峨眉山淸涼洞法力無量勝至金剛;須彌山摩耳崖毘盧沙門大力金剛;崑崙山金雫嶺不壞尊王永住金剛)又稱護世四天王,是佛教二十諸天中的四位天神,位於娑婆欲界第一重天。第一重天又叫四天王天,位於須彌山山腰的四座山峰上。四大天王的塑像,通常分列在佛寺第一重殿的兩側,天王殿因此得名。四大天王分別是:
  東方持國天王,名提多羅吒,居須彌山腰東,黃金為地,魔禮壽,掌紫金龍花狐貂,職順;
  南方增長天王,名毗琉璃,居須彌山腰南,琉璃為地,魔禮青,掌青光寶劍一口,職風;
  西方廣目天王,名毗留博叉,居須彌山腰西,白銀為地,魔禮紅,掌碧玉瑟琶一面,職調;
  北方多聞天王,名毗沙門,居須彌山腰北,水晶為地,魔禮海,管混元珍珠傘,職雨
  四大天王,又叫作四大金剛,亦稱“護世四天王”,有各自的名稱和形象,各守一方。東方天王提多羅吒,漢譯“持國”,能護持國土,是帝釋天的主樂神,塑像著白色,手持琵琶,率領毘舍離、乾達婆諸神將,保護東方勝身洲人民,並用音樂使眾生皈依佛教;南方天王毗琉璃,漢譯“增長”能令他人善根增長,塑像身青色,手持寶劍,率領鳩槃荼(雍形鬼)、薛荔(餓鬼)諸神將,保護南方閻浮提洲人民,手中寶劍,用來保護佛法,不受侵犯;西方天王毗留博叉,漢譯“廣目”,能以淨眼觀察護持億,塑像身紅色,手中纏繞一龍,率領諸龍及富單那(臭餓鬼),保護西牛貨洲人民,如有人不信佛教,即將其捉去,令其皈依;北方天王毗沙門,漢譯“多聞”,有大福德,護持人民的財富,塑像身綠色,右手持傘,左手持銀鼠,護持北俱盧洲人民,手中寶傘,是用來降服眾魔的。

42166d224f4a20a4cee1bb7290529822730ed08c  


各朝皇帝都以關羽為忠義的化身成為教育忠君愛國信念的材料,其「侯而王,王而帝,帝而聖,聖而天」的過程請參考下表:
朝代皇帝時間封號
  北宋宋徽宗崇寧元年(1102年)忠惠公
  北宋宋徽宗崇寧三年(1104年)崇寧真君
  北宋宋徽宗大觀二年(1107年)武安王
  北宋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義勇武安王
  南宋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壯繆義勇武安王
  南宋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年)壯繆義勇武安英濟王
  元元泰定帝天曆八年(1335年)顯靈義勇武安英濟王
  明明神宗萬曆四十二年(1613年)單刀伏魔、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
  明明思宗崇禎三年(1630年)真元顯應昭明翼漢天尊
  清清世祖順治九年(1652年)忠義神武關聖大帝
  清清世宗雍正三年(1725年)三代公爵、聖曾祖、光昭公、聖祖、裕昌公、聖考、成忠公
  清清高宗乾隆元年(1736年)山西關夫子
  清清高宗乾隆三十一年(1767年)靈佑二字
  清清仁宗嘉慶十八年(1813年)勇二字
  清清宣宗道光八年(1828年)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
  關羽的祠廟遍布各地,為中國神明中最多祠廟的一位。古代祭祀的戰神本是「兵主」,也就是發明許多武器的蚩尤。就官方的祭祀言,唐初開始便有武廟,但主祀的是善於用兵的周武王宰相姜子牙,而關羽則為從祀。如平日出征,則祭拜掌管北方的毘沙門天王,並繪製毘沙門天王旗,以保佑戰爭勝利。

日本軍神--毘沙門天王

2017-11-11_2231362017-11-11_213312

安大略博物館的三鋪元代寺觀壁画/彌勒佛說法圖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d8TT1p

2017-11-11_222938  

刀八毘沙門天 上杉謙信 @ 世界走透透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https://goo.gl/GQzxKn


1465668379-3026034642_n  

財寶天王,梵名「毘沙門天」,譯為「多聞」,表其福德之名,聞于四方。而多聞天王也是帝釋天之外臣,是北方的守護神,居須彌山北,率夜叉諸部,與東方的持國天王(多羅吒)、南方的增長天王(毗琉璃)、西方的廣目天王(毗留博叉)合稱「四大天王」,多聞天也是四大天王之首。
多聞天王原出於印度神話中的「俱毗羅神」,俱毗羅神曾經苦行千年,才從祂的祖父,也就是「創造之神」梵天的手中得到北方守護神之職位,也因此得到了象徵財富的飛天馬車「普剎伯卡」,所以又兼司財之職,是掌管財寶富貴、護持佛法的善神。而依佛教經典記載,釋迦牟尼佛在世時,多聞天王曾在佛前立下願護持佛法的誓願,並給予眾生財富,令其成就世間法,故梵文稱kuberd,意為「施財天」。而依藏密所述,財寶天王名「南通謝」,乃五方佛之南方寶生佛所化現,周邊圍繞八路財神為部屬,協助普度眾生,以滿眾生之願。
多聞天王又由於曾率領其夜叉眾與毗濕奴打敗魔王羅伐拿,因能護持世間,故又稱護世者,從此更被敬為武神、軍神。所以相傳在唐朝,唐明皇曾經因多聞天王的庇佑,才得以平定多次亂事,故特令供奉之。
唐朝軍隊之中,皆以多聞天王形象繪製旗幟,號曰「天王旗」,以保佑武運昌隆。而在日本戰國時代,更出現自詡為毘沙門天的化身,有「毗沙門天降主」之稱的「越後軍神」上杉謙信,他的軍旗就有「毘」的字樣。但多聞天王不僅是佛教的護法神、武神及財神,同時也因常維護如來道場,故時常聽聞如來說法,所以也是知識之神
財寶天王法相為一面二臂,身金黃色,頭戴五佛寶冠,穿著黃金鎧甲,佩諸種寶瓔珞,右手持寶幢,左手抱吐寶鼠「紐列」,以菩薩如意坐姿坐于伏地的白獅子上。但其實毘沙門天的原形象,是右手托寶塔,左手持三叉戟,可是隨佛教傳入中國後,為了配合「風調雨順」的吉祥意義,一般將其塑像手上的塔、戟,改為代表「雨」的「雨傘」。
財寶天王各法脈傳承源流和靈驗事蹟 @ 老不修的小窩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aARQ1m


1439461636-2997217778_n1439461633-2467362936_n2017-11-11_223722  1439461621-902942011_n1439461632-1480644561_n1439461631-3492864572_n1439461632-1152246723_n1439461611-424951756_n  

「佛教也有葵花寶典?-淺談毗沙門天的變化形-」
話說日本真的很妙,佛菩薩到這裡都會有各式各樣的奇特變化身,隨著不同的地區傳說就有不同的變化,例如地藏菩薩就有「鼻取地藏」、「捆綁地藏」、「巡遊地藏」等的特殊造型。那既然這是「魔王的天部專題」,今天便來談談護世四天王中人氣最高的「毘沙門天在日本的「特殊變化形」! 不過在這之前,先來介紹在日本只要一提到「毘沙門天」,大家都會想起的一位戰國大名(諸侯)「上杉謙信」。
說到這位上杉謙信,其實魔王覺得他真是與中國梁武帝有的比,甚至還比他更虔誠向佛。謙信由於是么兒,從小就被送去曹洞宗林泉寺當沙彌,並接受高僧「天室光育」的禪法教育。後來因為兄長被殺,只好「無奈」回來繼承家業。他是真的很「無奈」!因為有一次謙信深感手下無法團結,老是勾心鬥角的,一氣之下乾脆撂下狠話「大爺我不幹了!」,半夜離城去高野山出家。後來還是手下們全立下「效忠狀」,才死說歹勸的把他拉回來還俗!成人後謙信參禪於臨濟宗,被賜予法名「宗心」;晚年更傾心於「真言宗」,並得到高野山金剛峰寺「清胤」大師傳法灌頂,擁有「阿闍梨權大僧都」的位階呢!!可見他有多愛僧侶的生活。
謙信一生雖然天下無敵,但絕不趁人之危。說他本質就是個有「道德潔癖」的僧人也不為過。對手國家缺鹽時,謙信認為戰爭歸戰爭,但百姓是無辜的,還送鹽過去給敵方,這也是日文成語「敵に塩を送る」的由來。這種軍事行為一切以「義」為出發考量的性格,讓謙信直到現代,仍受到大家的推崇。而這樣一位行事作風十足「佛派」的名將,打起仗來自然也「佛味重重」……
謙信在後世總被推崇為「軍神毘沙門天化身」,這是為何呢?據說他本城春日山城的四周,不是蓋庭園或毫宅,而是蓋了「護摩堂、毘沙門堂、不識院」等宗教設施。謙信要出兵前都會先在「毘沙門堂」做法事,祈禱毘沙門天加持勝利。這讓魔王想起1990年那部日本電影「天與地」中的場景:毘沙門堂外軍旗飛揚,將士們雖臨炙熱正午,但均收斂身上所有氣息如石般不動。堂內在向毘沙門天像前默禱的謙信,忽然雙眼一睜,目光如炬,走出堂門用持刀對正前方劃了個「九字真言」的護身咒後,向全軍大喊:「出陣!!」那一幕真是帥呆了。而謙信三種軍旗中,「毘」字旗與「刀八毘沙門」旗也正代表了「毘沙門天」。另一個「龍」字旗則代表了不動明王
4b4bf5e84858a.jpg (電影天與地中的上杉謙信)
b0163804_14463485.jpg (電視 風林火山 GACKT演的上杉謙信)
所以這次魔王便是要從上杉謙信的「戰陣」文化,來介紹兩種日本獨有的毘沙門天變化形
1「泥足毘沙門天」:
為何叫作「泥足」?據說有一次上杉謙信打完勝仗回到毘沙門堂,發現從堂門一路到佛壇上有小小的泥巴腳印。這是怎麼回事?難不成毘沙門天王「開小差」跑去田裡抓泥鰍玩泥巴?謙信想了想,恍然大悟,原來毘沙門天為了加持勝利,也跟隨自己到了戰場上,難怪剛剛打起仗來如此順利!這便是上杉家獨有的「泥足毘沙門天」由來。此法相現存於山形縣米澤市的「法音寺」內,造型也與一般一手托佛塔、一手持戟或鉾的毘沙門天不同變成了右手插腰,左手拿著三叉鉾。魔王開玩笑的想,大概是天王跑太累了,手插著腰,身體重心全靠那把三叉鉾稱著呢!如果我是謙信,下次會在「泥足毘沙門天」旁放隻小馬,讓天王老人家改用騎馬,別再一路小跑的去戰場啦!
000100226.jpg bisyamon.jpg 
2「刀八毘沙門天」
講到這尊毘沙門天讓魔王想到兒時口香糖「黃色司迪麥」的廣告內容:一群人一字排好,第一個人向身邊的人耳語說了句「世界末日到了」。然後一個傳一個……傳到最後竟然變成「貓在鋼琴上暈倒了」!這是要表達「以訛傳訛」的力量,而這尊毘沙門天的由來正好與之呼應……
此尊形象為毘沙門天化現四面、十或十二手,持拿大刀八柄,因此名為「刀八」,但唐朝乃至於印度均找不到這種形象的毘沙門天,這是為何呢?原來「刀八」是「兜跋」的音近誤傳。而「兜跋毘沙門天」則是唐朝天寶年間出現,放置在城門上以守衛國土的身穿戴波斯形鎧甲形態毘沙門天,由於當時成功抵禦「吐番」來襲,時人訛傳,將「吐番」誤稱為「兜跋」。「吐番-兜跋-刀八」便是這樣「訛」出了日本獨一無二的「刀八毘沙門天」。
圖中是滋賀「龍應山西明寺」兩尊不同形態的「刀八毘沙門天」,一尊頭戴獅子冠,坐在捲毛獅子上,這是祂的基本型,至於另一尊秘佛玄武刀八毘沙門天三尊像則融合了妙見菩薩(玄天上帝)腳踏烏龜的形態由於「毘沙門天」與「妙見菩薩」在日本武將心中都是「軍神」,乾脆合在一起拜,團結力量大嘛!
000100225.jpg 
open04_01.jpg 
現在的「善日山千勝院」還供奉著上杉謙信出陣時修護摩的「刀八毘沙門天」。哀……打個仗前要拜「泥足毘沙門天」,又要在「刀八毘沙門天」前修護摩,那代表上杉軍的士卒們不都要在烈日下苦等BOSS作完法會才能出征?有個學佛的老闆也真是辛苦啦╮(╯_╰)╭
其實上杉謙信不只軍旗是「毘沙門天」有關,其他諸如「飯繩權現」與「三寶荒神」的頭盔,或代表不動明王手上纏劍之「俱梨伽羅龍王」的「龍」字旗,都是「佛氣十足」呢。仔細想想,日本的佛教還真有趣,從一個武將的衣著與軍旗上就有許多特殊的「神佛文化」。
其實當時的武士都非常信奉各式神佛;例如謙信的死對頭「武田信玄」的軍旗是「南無諏訪南宮法性上下大明神」外,在惠林寺供奉與他等身大的不動明王,還將自己的胸毛貼在明王身上以示與他同在。(好噁〜這方法是誰教的呀?) 乃至西國大名毛利家的軍旗:「頂禮正八幡大菩薩 南無九萬八千軍神 二千八百四天童子 歸命摩利支尊天王」便主打最擅長隱身術的「摩利支天」。嘖嘖,日本戰場還真是熱鬧,東邊「毘沙門天」大戰「不動明王」、西邊「摩利之天」單挑「北辰妙見菩薩」,好一個「張飛打岳飛,神佛滿天飛呀!」
說了那麼多,那又與魔王下的標題「葵花寶典」有何關聯呢?嘿嘿,《笑傲江湖》中要練成葵花寶典的條件大家還記得嗎?「欲練神功,必先自宮」!這條件放在上杉謙信身上的確值得細細嚼味……因為謙信一生未娶妻室,人們甚至還懷疑他是個同性戀或根本是個女人!!但也有一說謙信是因為要練「毘沙門法」所以才終身「禁欲不娶妻」,所以這不就是「欲練神功,必先絕妻」嗎。咦?魔王忽然靈光一閃,這還真是個好藉口……魔王我也沒啥結婚的念想,下次萬一碰到大舅又問我:「怎還不結婚呀?」這下我終於不用傻笑呵呵帶過,可以正經八百的回答:「報告大舅,你外甥我正在修練毘沙門法呢!( ̄∇ ̄)」
「佛教也有葵花寶典?-淺談毗沙門天的變化形-」 @ 魔王的奇想世界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bECFJB


毘沙門天  1478503973-114655523  

毘沙天王 ~ 日本戰國紀之八
日本戰國凡一百三十六年,武將如雲,戰力最強的,是他。
要論武俠小說裡誰武功最強,註定沒結果,因為武功強弱,殊難量化。然而現實世界裡的戰事勝敗,則有據可依。此人生平七十戰,四十三勝,二十五平,二敗,戰勝率六成,不敗率九成七,是毫無爭議的「武功天下第一」。此君正是後世譽為「軍神」的上彬謙信。
上彬家的根據地是越後國,即臨日本海,氣候嚴寒,十一月初便霪雨連綿的新潟縣。上彬謙信幼年雙親逝世,從小在寺院長大,十四歲元服 (行男子成人禮),開始展現軍事天才,幾年下來,聲名鵲起。兄長恐他會威脅到自己家督之位,發兵討伐,兄弟兵戎相見,戰果是上彬謙信以寡勝多,十九歲正式入主上彬家大本營「春日山城」,登上一國之王寶座。
這個越後大名,信仰「毘沙門天」(即佛教的護法神「多聞天王」),並自詡其為化身。上彬陣旗是朝廷賜予的「天賜御旗」,越後軍團全身黑甲,出擊時前鋒隊黑字白底的「毘」字旗飄揚,非常酷。
上彬謙信畢生茹素,極好酒,卻完全不近女色,沒妻沒兒 (接班人上彬景勝是養子),終其一生連丁點兒與誰有染的緋聞都沒傳過。有最 juicy 的傳說:這個「越後之龍」,實是女子,更有云此堂堂軍神是個陰陽人。歷史小說家八切止夫便曾列出十幾個理由,說明此人實為女兒身。譬如大量史料皆證明上杉謙信每月十日前後,必定腹痛,上杉軍更多次因為主帥每月的準時腹痛而取消出陣,那是月事來潮嗎?
從現存筆跡看,上彬謙信字體纖巧秀美,不似出於雄赳赳武夫之手。他最喜愛的讀物是戀愛故事《源氏物語》,和以戀歌風情著名的和歌集《三智抄》;要知在當時的日本,和歌可是少女們的喜好喔。
就連在越後白山神社供奉的毘沙門天像,也是一個騎馬女神。
也許這個毘沙天王確是個不好男色女色的雌雄同體陰陽人!在用兵行軍上,這個身體構成獨特的人,有著聰明絕頂的天縱才華。他與「既生瑜,何生亮」的宿敵武田信玄打了共五場「川中島之戰」,雙方鏖戰達十二年,當中第四次「八幡原之戰」,更是日本內戰史上最經典戰役之一。
前三戰雙方皆刻意避免大規模衝突,到了第四戰,戰爭的壓力已澎漲到一個非爆破不可的臨界。九月初,雙方軍馬於八幡原對峙;武田陣內兵法名家山本勘助,欲以「喙木鳥戰法」前後夾擊上彬軍。九月十日天亮時份,濃霧瀰漫,信玄率本陣成兩翼張開的鶴翼陣,赫然發現毘字大旗出現在眼前,目光如鷹的上彬謙信顯然已識破山本勘助的戰法。上彬軍排出「車懸」陣,在平原上橫掃而來,武田信玄立即下令鶴翼兩邊展開,包挾迎擊,大戰全面爆發!
這場戰役,有兩個不老的傳說。第一個是江戶時代史家記載,山本勘助因為喙木鳥戰法失敗,身先士卒,主動投入敵陣戰死 (山本勘助是武田家的傳奇軍師, 2007 年改編自井上靖作品之大河劇《風林火山》,正是描寫山本勘助之一生,而劇集裡的上彬謙信是由 visual rock 歌手 gackt 飾演)。
第二個傳說更為膾炙人口。話說在戰役中,上彬謙信白馬單騎衝入武田本陣,揮刀劈向武田信玄本人,而信玄則以鐵製軍扇擋去了這一刀。這個叫「一騎討」傳說,多年來反覆於各式媒體創作呈現,在日本可謂無人不曉。角川春樹執導的中川島戰役巨片《天與地》裡,上彬謙信與武田信玄河邊遭遇,二人激戰互劈多刀,那自是非常誇張的情節,並不可信。
川中島八幡原之戰,雙方死傷慘烈,武田軍傷亡率竟高達百分之八十八,並折損了武田信繁 (信玄之弟)、山本勘助、諸角定虎等大將。
我常覺得,上彬謙信用兵有些似中國秦漢時的韓信,二人戰場上的直覺俱非常銳利,放諸於古今,皆是不世出的軍事天才。上彬謙信與武田信玄是命裡宿敵,而二人的命運歸宿亦近似,信玄病逝於上洛征途,謙信則在五年後下達遠征關東總動員令,準備拔掉令天下大亂的災星織田信長,但「毘沙天王」卻在遠征前夕因腦溢血暴瘁,終年四十九歲。
兩大武功卓絕名將先後歸天,日本戰國進入織田信長隻手遮天時代。


毗沙門天王- 台灣Wiki - https://goo.gl/qqQoLf

56691_5  1439461632-1480644561_n (1)  hz5HJuQMgTcI4EIiw1MqvA1439461631-3492864572_n (1)2017-11-12_083103  


 38X62XLeUawPoJs4nQZqywhz5HJuQMgTcI4EIiw1MqvA (1)GW4gNSmz9T54PEjHqQl7gQErFEASTfrPJn7no.k1d_yQq2NX0H8.aeD04vrc8YeuUg4fiKEDrhofl8g1AkzpmxwQPy_q0JKy.pRaWJTDVR5pbwvtVSKdFb9QEk_FO2YgNQig  

兩張「毘沙門天」的圖片是上世紀初被英國人斯坦盜走,現存放於英倫的惇煌藏經洞,這是經書其中的一頁,這幅畫繪於五代后晉開運四年(947年),你們可以看到「毘沙門天」手持的是三叉戟

毘沙門天
「毘沙門天」是佛教四大天王之一的北方護法神,掌管財寶富貴且多聞佛法的善良天神,因福德名聞四方,又名「多聞天」。藏密稱為「財宝天王」。「毘沙門天」位於胎藏界曼荼羅在外金剛部院北方之門側,於金剛界曼荼羅位於西方,夜叉主也。唐密認為「吉祥天」是「毘沙門天」的眷屬。 毘沙門天王左手持寶塔,右手執三叉戟或寶幢,座下有二藥叉,象徵著毘沙門天王降伏惡性眾生,率領藥叉眷屬護持佛法。唐玄宗時期開始,密教最為盛世,因為信奉密教的戰神可以保國安民。戰神包括有「摩里支天」和「毘沙門天」。除此之外,還要介紹一個人物,他就是篤信「毘沙門天」的日本古代人物 -「上杉謙信」。
日本江戶時代,大名「上杉謙信」是一個戰無不勝,被稱爲“戰國最強”的人物。尤其他信奉佛教密宗的戰神 - 「毘沙門天」,他在18歲時曾離開了春日山城到林泉寺出家。
我留意到「毘沙門天」的「毘」字包含了金、水的五行,亦是「己丑」的化身。何解?己土代表田地,「毘」上的「田」字正是己的意思,而「毘」坐下有比字,代表己的比肩,陽與陽比,陰與陰比;就是「已丑」了。你們會問為什麼不選「已未」,原因很簡單,「己」是濕土。「未」土是燥土,故選「丑」。有一件很巧妙的事情,「上杉謙信」是「已丑」年出生的,當時他自詡爲「毘沙門天」的化身,他的軍團高舉「毘」字戰旗來進行聖戰。「毘沙門天」在藏傳佛教稱為「丑」身。而今年正是「已丑」年,這是否遇意「毘沙門天」當時得令?!
国宝
毘沙門天像(びしゃもんてんぞう) 1躯
木造 彩色・切金
像高123.2cm
平安時代
承暦2年(1078)
奈良・法隆寺
藏密稱「毘沙門天」為「財宝天王」
上面兩張「毘沙門天」的圖片是上世紀初被英國人斯坦盜走,現存放於英倫的惇煌藏經洞,這是經書其中的一頁,這幅畫繪於五代后晉開運四年(947年),你們可以看到「毘沙門天」手持的是三叉戟


 

 38X62XLeUawPoJs4nQZqywhz5HJuQMgTcI4EIiw1MqvA (1)GW4gNSmz9T54PEjHqQl7gQErFEASTfrPJn7no.k1d_yQq2NX0H8.aeD04vrc8YeuUg4fiKEDrhofl8g1AkzpmxwQPy_q0JKy.pRaWJTDVR5pbwvtVSKdFb9QEk_FO2YgNQig  

兩張「毘沙門天」的圖片是上世紀初被英國人斯坦盜走,現存放於英倫的惇煌藏經洞,這是經書其中的一頁,這幅畫繪於五代后晉開運四年(947年),你們可以看到「毘沙門天」手持的是三叉戟

毘沙門天
「毘沙門天」是佛教四大天王之一的北方護法神,掌管財寶富貴且多聞佛法的善良天神,因福德名聞四方,又名「多聞天」。藏密稱為「財宝天王」。「毘沙門天」位於胎藏界曼荼羅在外金剛部院北方之門側,於金剛界曼荼羅位於西方,夜叉主也。唐密認為「吉祥天」是「毘沙門天」的眷屬。 毘沙門天王左手持寶塔,右手執三叉戟或寶幢,座下有二藥叉,象徵著毘沙門天王降伏惡性眾生,率領藥叉眷屬護持佛法。唐玄宗時期開始,密教最為盛世,因為信奉密教的戰神可以保國安民。戰神包括有「摩里支天」和「毘沙門天」。除此之外,還要介紹一個人物,他就是篤信「毘沙門天」的日本古代人物 -「上杉謙信」。
日本江戶時代,大名「上杉謙信」是一個戰無不勝,被稱爲“戰國最強”的人物。尤其他信奉佛教密宗的戰神 - 「毘沙門天」,他在18歲時曾離開了春日山城到林泉寺出家。
我留意到「毘沙門天」的「毘」字包含了金、水的五行,亦是「己丑」的化身。何解?己土代表田地,「毘」上的「田」字正是己的意思,而「毘」坐下有比字,代表己的比肩,陽與陽比,陰與陰比;就是「已丑」了。你們會問為什麼不選「已未」,原因很簡單,「己」是濕土。「未」土是燥土,故選「丑」。有一件很巧妙的事情,「上杉謙信」是「已丑」年出生的,當時他自詡爲「毘沙門天」的化身,他的軍團高舉「毘」字戰旗來進行聖戰。「毘沙門天」在藏傳佛教稱為「丑」身。而今年正是「已丑」年,這是否遇意「毘沙門天」當時得令?!
国宝
毘沙門天像(びしゃもんてんぞう) 1躯
木造 彩色・切金
像高123.2cm
平安時代
承暦2年(1078)
奈良・法隆寺
藏密稱「毘沙門天」為「財宝天王」
上面兩張「毘沙門天」的圖片是上世紀初被英國人斯坦盜走,現存放於英倫的惇煌藏經洞,這是經書其中的一頁,這幅畫繪於五代后晉開運四年(947年),你們可以看到「毘沙門天」手持的是三叉戟



姜子牙封神道出哪咤前世今生,女子懷胎三年零六月-追隨李靖-四大天王
https://www.facebook.com/2206347469437968/videos/779127532548583/?t=452

門神/姜子牙《封神演義》說四大天王是“佳夢關魔家四兄弟”/魔家四將敕封為四大天王:禮青、禮海、禮紅、禮壽,輔助西方教典,護國安民,掌管風調雨順之權/《封神演義》述姜子牙奉太上元始之命,敕封魔家四兄弟道:今特敕封爾為四大天王之職,輔弼西方教典,立地水火風之相,護國安民,掌風調雨順之權/在姜子牙封神時敕封鄭倫、陳奇鎮守西釋山門,宣布教化、保護法寶,這就是民間所流傳的哼哈二將。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A1yIuR


 

封神榜,姜子牙封的四大天王


2020-08-13_13504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