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社會裡佛教、道教分野模糊,但皆主張因果論,小時候常看到、聽到因果報應的故事,深受因果輪迴的薰陶。前世因果對凡夫俗子的我輩來說太過玄妙,然現世因果卻是淺顯易懂而容易忽略的道理,值得我們探討警惕。
俗話說『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其實因果是相互循環的,『塞翁得馬、塞翁失馬』的故事道盡了其中趣味。聽故事歸聽故事,現時生活中因循苟且,以致不能自拔的困境才是我們需要理清的頭緒,譬如說人們習慣晚睡,必定不能早起,所以晚睡是因、晚起是果;但是晚起也造成生活步調延後,勢必再度晚睡,此時換成晚起是因、晚睡是果,因果相互循環下已分不清因果關係了。
公告欄
facebook 姜太公廟
- Dec 27 Sun 2015 22:46
宗教大學/因果論-佛教、道教分野模糊,但皆主張因果論-譬如說人們習慣晚睡,必定不能早起,所以晚睡是因、晚起是果;但是晚起也造成生活步調延後,勢必再度晚睡,此時換成晚起是因、晚睡是果,因果相互循環下已分不清因果關係了。
- Dec 27 Sun 2015 18:42
宋七力/社團法人中華大日宗佛教協會/宋七力在「中華大日宗佛教協會」分身事件獲判無罪後,就再度自創「大日宗」
百萬YouTuber宋七力!女留學生:看他分身不怕疫情 哈佛教授病好
- Dec 27 Sun 2015 17:41
賜額封爵/爵位制度是封建制度的一部份。1912年,中華帝國末朝清朝滅亡,中華民國建立,世爵制度除衍聖公保留到1935年之外,不再實施。
賜封制度
賜封制度是西班牙殖民者在菲律賓實行的土地制度。源自西班牙語encomienda,意為委託。指由西班牙君主將在一定範圍的賜封地內向菲律賓人民徵收賦稅的權力授予在殖民事業中有“功”的人員,這些被賜予徵稅權的人稱為封君。封君僅受委託徵稅,並未得到賜封地的土地所有權。一般地說,徵稅權力也只傳到第二代(也有傳到三、四代的,但事例不多),因此,賜封制並不是菲律賓近代大農莊的先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