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代,水田地租率
租率相當穩定。 水田地租率介於46%-51%,旱田地租率 則介於23%-36%。 第三、若以土地對生產的貢獻來定義適中的地租, 則臺灣戰前地租過高的假設並不能成立
公告欄
facebook 姜太公廟
- Sep 28 Mon 2020 15:10
日治時代臺灣的地租水準-葉淑貞/一九二七年及一九三七年水田地租佔收穫量的比率高達50%,旱田則為35%/ 水田地租率介於46%-51%,旱田地租率 則介於23%-36%。 若以土地對生產的貢獻來定義適中的地租, 則臺灣戰前地租過高的假設並不能成立
- Sep 27 Sun 2020 22:45
惜字會與清節堂-惜字亭/乾隆中期以來慈善機構的"儒生化"惜字會與清節堂的例子/評介梁其姿的-施善與教化:明清的慈善組織/推動文昌帝君文昌信仰(惜字會)的三位儒生官員----趙申喬(1644年-1720年)、彭定求(1645年-1719年)、紀大奎(1746—1825)/下層儒生推動行善及惜字會目的;滿足自我-崇文的宗教內涵(文昌帝君),行善積德扭轉命運(考運),維持名聲在社會的流轉
惜字會與清節堂---評介梁其姿的-施善與教化:明清的慈善組織 惜字亭p185-p217
下層儒生推動行善及惜字會目的;滿足自我-崇文的宗教內涵(文昌帝君),行善積德扭轉命運(考運),維持名聲在社會的流轉
- Sep 27 Sun 2020 18:08
酒井忠夫《中國善書研究》/文昌帝君丹桂籍=文昌帝君陰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