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43a1fa32b380ae3937615098f098ba320180717003821small_yang

楊國樞(1932年12月22日-2018年7月17日),中華民國心理學家,山東農村子弟出身,臺大心理系畢業後曾留學美國伊利諾大學並取得博士學位。曾任台灣大學心理學系及心理科學研究中心講座教授。
楊國樞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7jImBI
生平
楊國樞出生於山東省諸葛村的一個農村家庭,中學未畢業即因國共內戰,於1947年隨父母移居台灣。[1]
1958年,楊國樞自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畢業,赴美國留學,於1967年、1969年分別獲得伊利諾大學文學碩士學位與哲學博士學位,論文為「人格及社會心理學」,並返回台灣,成為台灣首位心理學博士。[1]
1970年代,曾擔任《大學》雜誌總編輯。
1980年,發表專文「心理學研究的中國化:層次與方向」成為推動心理學與社會科學中國化的動力之一。[1]
1989年擔任澄社創社社長[2],時常批評時政。
返回臺灣後,曾任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所)助教(1959年-1963年)、講師(1963年-1969年)、副教授(1969年-1973年)、教授(1973年-1997年),並曾兼任系主任(1980年-1986年),他曾經擔任中國心理學會理事長(1977年-1979年)及(1981年-1983年)、中央研究院副院長(1996年-2000年)、國際生命線協會中華民國總會理事長、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組高級講師兼主任(1978年-1979年)、中國心理協會理事長、亞洲社會心理學會理事長(1999年-2000年)等職位。
1989年,與自由派學者胡佛、張忠棟、李鴻禧等人共同創辦澄社,要求政府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聲明 。[3][1]
1990年,擔任學術界反對軍人組閣的召集人。[3]
1993年,創辦心理學期刊《本土心理學研究》。[4]
1997年,從台大心理系榮譽退休,與友人創立華人本土心理研究基金會。[1]
1998年,獲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為民族研究所院士。[5][1]
2002年8月,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通信研究員。佛光大學心理學系講座教授。[5]
2006年,中原大學心理學系及心理科學研究中心講座教授。[5]
2017年6月,因急性肺炎到萬芳醫院住院。[1]
2018年7月17日,逝世於台大醫院北護分院護理之家。[1]
學術專長
楊國樞的學術專長為人格心理學與社會心理學[5],尤其專注於本土心理學的研究[6]。
著作
個人著作
1991年,《臺灣的社會問題》[1]
1993年,《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理念與方法篇》[1]
2002年,《華人心理的本土化研究》[1]
2005年,《華人本土心理學與華人本土契合性》上、下[1]
合著作品
與張春興合著,《心理學》
榮譽
1971年,榮獲第九屆十大傑出青年(學術)獎。
1974年及1982年,榮獲中山學術著作獎。
1985年-1987年,1987年-1989年,1989年-1991年,1992年-1994年,1994年-1996年,榮獲國家科學委員會傑出研究獎及特約研究獎。
1996年-2001年,傑出人才發展基金會傑出人才講座[7]。
1998年,榮獲中央研究院(第22屆,人文及社會科學組)院士頭銜。
2003年-2006年,教育部國家講座[8]。
2008年,榮獲國立臺灣大學傑出校友(學術)獎。
楊國樞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7jImBI


諸葛村-“吾一生精力,盡在陰陽二宅,去後或有災咎,慎勿疑。”諸葛亮-八陣圖/諸葛村最大的一處祠堂叫大公堂,裡面供奉的就是三國時期的蜀漢丞相諸葛亮。公元1439年,諸葛村中一個叫諸葛彥祥的富戶捐谷一萬多石以賑災年,受到當時的明英宗嘉獎,並御賜了一塊“敕旌尚義之門”的金匾。村中共有八條主要的巷道,把村子恰好分成八個不規則的區域。村中央的地段叫鐘池,一半陸地,一半水塘,奇妙的是,這個鐘池從高處看竟然是一個太極陰陽魚的形狀!而且更奇妙的是在魚眼的位置還分別留有兩眼古井!進一步的考察發現,諸葛村的地理位置也很奇特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楊國樞老師
本期電子報很榮幸邀請到台灣之人格與社會心理學界前輩,同時也是本系大學長─楊國樞教授接受專訪,與各位系友分享成長、求學與人生經驗等小故事。楊教授是位幽默風趣、滿懷理想、充滿活力與熱情的長者,舉手投足間散發出學者的魅力與氣質。「作研究」是楊教授畢生最大的志趣,說到研究時,楊教授雙眼閃耀著光彩,對四十多年來的研究歷程侃侃而談,言談間可看出楊教授對研究的認真與執著,亦不時流露出對後輩的關懷與期許,著實令人敬仰。希望透過這次訪談,能讓更多系友與心理人認識這位大家敬愛的師長。
楊國樞老師
圖一:楊國樞老師
楊國樞教授小檔案
楊國樞教授,一九五九年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爾後赴美進修並取得美國伊利諾大學文學碩士學位與哲學博士學位。一九五九年受聘為臺大心理學系助教,至一九九七年於本系榮譽退休為止,春風化雨近四十年。曾任中國心理學會理事長、臺灣大學心理學系系主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長、國際生命線協會中華民國總會理事長、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組高級講師兼主任、中國心理協會理事長、亞洲社會心理學會理事長等職位,現任中原大學心理學系及心理科學研究中心講座教授。
楊教授畢生致力於發展人格與社會心理學研究,尤其在本土心理學研究上,洞燭先機的楊教授看出華人心理學研究的盲點─全盤套用西方心理學的理論與方法,於是他積極倡導與推動貼進華人社會文化特徵的本土心理學。辛苦耕耘四十多年後,其豐富、多面向的研究成果為臺灣本土心理學的研究奠定紮實、穩固的基礎,相關的理論建構與研究方法亦逐漸發展成熟。
楊教授在理論建構方面,建立了「華人社會取向與個人取向理論」與「人類基本需求的雙Y理論」等兩項人格與社會心理學理論。在研究方法與工具方面,則編製了心理傳統性與現代性量表、家族主義量表、孝道量表、成就動機量表、自尊量表、自我概念量表、及自我實現者心理特徵量表等本土化測量工具。至今,楊教授仍堅守學者崗位,致力於華人本土心理學的發展,在花甲之年仍經常四處奔波參與相關研討會與發表著作,更主導多項大型研究計劃,盼能竭盡己力貢獻學界。楊國樞教授對學術研究的熱情與執著非常值得後輩敬仰與學習,其學者風範可謂華人本土心理學的一代宗師。
老師的家庭背景與幼年生活是怎樣的情形呢?
我是山東人,出生在一個名叫「諸葛村」的小村莊,全村只有幾十戶人家。由於鄉下地方治安不好,時常有土匪擾民,後來便舉家搬到靠海邊的小鎮。小時候我很活潑好動,尤其喜歡游泳,常到海邊的曬鹽池抓魚、挖海蚌給家裡人加菜。這些海產非常新鮮,又不用花錢,直到現在我還是會懷念那段日子。
我的母親不識字,父親僅受過一點教育,希望我能上學堂學習,於是我進了私塾念書。在私塾裡,我非常調皮又愛問問題,常常因為太調皮被打手心。在老師眼中我是個令人頭痛的孩子,不過因為我的功課很好,老師們還是很喜歡我。我在學校念了不少古書,如四書五經,讓我漸漸打下傳統文化與國文的基礎。我是私塾裡的孩子王,比我小的孩子們都聽我的話。有一次,我想要捉弄同學,結果不小心害同學喝到尿水,最後被老師打手心,又紅又腫。等到我走出老師房間,同學都站在門外拿著硯台讓我「冰」敷手掌,非常感動。童年歲月裡,還有許多有趣的事,記憶非常鮮明,很懷念那段快樂的時光。
進入台大就讀前的求學過程是否可與大家分享?
中學時,全家搬遷到山東省的青島市。青島地勢高低不平,上下學很辛苦,要爬長坡。儘管如此,因為我念的是間好學校,所以再辛苦也值得。此外,由於每天花許多時間上、下坡,因此鍛鍊出健康強壯的身體,這是額外的收穫。
來臺灣之前,我家在青島市經營麵粉廠,我的三個哥哥都在幫忙家族事業。因為我從小書念得不錯,家人對我期望很高,希望我能成為一個有學問的人。父兄們給我無後顧之憂的支持,我繼續往上完成學業,也很幸運一路上都考取好學校,受到良好的教育。
我中學沒念完就來到了台灣,當時家裡開了間雜貨店,勉強維持生計。但是由於家中人口眾多,生活日益困難,於是我經人介紹去商店當學徒打雜。我當時很有想法,認為做生意不是我的志向,我還是想繼續念書,因此我只做了三天就放棄了。當時我身無分文,只好跑去投靠我師大附中的同學劉仰峯,他的家境不錯,很有義氣地讓我借住在他家,一起讀書。我很感激他家的幫助,可惜他沒有考取臺大,而去讀農業學校了。
就讀臺大時,我則是靠著當時最好的賺錢方法,擔任家教,賺取自己的生活與教育費用。
請問老師是何種原因讓您決定以研究心理學做為未來的志向,並決定由森林系轉至剛成立的心理系?
由於我生性喜歡大自然的風光,因此在選擇大學科系時,森林系便成了我的第一志願。當時的我,認為能夠成為森林系的學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幻想著躺在一大片柔軟的草地上,看著天上的雲朵、聽著鳥語、聞著花香,自由自在地看書、寫詩,好不愜意!等到我進到森林系就讀一段時間後,我發現比起樹木花草,我還是想要多了解「人」,森林系可能不適合心底的志向。剛好當時因為時常熬夜念書、營養攝取不良,身體不好,於是鼓起勇氣向系主任申請休學,藉此機會到鄉下休養。
先前提到,我後來是借住在一位同學家裡。他家的鄰居時常吵架,而且嗓門很大,從早吵到晚,我覺得很有意思。究竟夫妻之間是怎樣的心理才會這樣相處呢?生長背景中沒有這種經驗的我很好奇,想要理出個道理,也就漸漸對「人」的研究產生了興趣,後來就決定轉到心理系就讀,家人也給予支持。
老師是台大心理系草創時期系友,是否可以請您分享當時的情況?有沒有印象深刻的事情?
台大心理系的位置最初是設在文學院,包括教室、圖書室、及研究室僅有幾個房間,空間很少。包括創系的蘇薌雨教授在內,一共只有四、五位專任教員。師生間朝夕相處,時常討論課業與閒聊,彼此感情深厚。有些老師對學生非常照顧,對於學生的營養很注重,常邀請學生到家裡吃飯。除了空間不足之外,當時也沒有研究補助,系上資源也少,雖然有圖書室但藏書不多且多為日文書。總之,創系之初一切克難,師生之間的感情卻非常深厚。
我對研究動物行為很有興趣,擔任張肖松老師的研究助理,協助老師進行動物心理學的課程與實驗。印象很深刻的是有一次,做完實驗後,我跟朋友們說要請客吃肉,跑到研究室裡偷偷抓了幾隻實驗用的大白鼠,煮了一大鍋老鼠肉。大夥兒買了點酒便吃喝起來,度過很愉快的夜晚。隔天早上我趕緊善後,結果還是被張老師發現了。張肖松老師沒有生氣,只說:「你拿老鼠做實驗,牠們功德無量,怎麼還把牠吃掉了呢?」這是一次很難忘的經驗。
老師於1966年前往美國伊利諾大學進修,請問老師回想起那段在美國求學的日子,是否有難忘的經驗、挫折或新發現可以與大家分享?
我出國進修時,臺灣的獎學金加上在伊大的成績不錯,獲頒University Fellowship,因此生活相當寬裕。閒暇時,常帶內人出外旅行,度過相當愉快的時光。英文方面,因為在臺灣時就讀過不少英文書,已經很習慣用英文學習,沒有太大的挫折。
每學期,教授會開列書單讓同學們參考閱讀,喜歡閱讀書籍又無經濟負擔的我總是在拿到書單後,直接請校內書店代購所需圖書,並時常將自己的書借給其他同學閱讀,因此我在同學間相當受歡迎。整體而言,我在國外進修的日子一切順利。
請問老師,在您求學過程中對您影響最深的人是誰?
影響我最深的是我在美國就讀研究所的幾位授課教授,如Harry Triandis。
老師自1959年起即在母系服務,自此春風化雨近四十年,並歷經兩任系主任,勞苦功高,非常感謝您對學弟妹的諄諄教誨。請問您現在回過去看這段教學生涯,有什麼想要告訴大家的?
我從美國進修回來後,剛好系上老一輩的教授們都想退休了,因此自然而然地就接任教職。首先,我認為課程的更新是當時系上應要調整之處。在保留原有課程的同時,也要參考國外情形新增課程。教學體制上也要更新,以符合時代的潮流。
民國七十年,我接任系主任,當時我希望調整大學部與研究所的課程,讓學生不受僵化的制度所限而可加快修業速度,如碩士班學生可以修習博士班課程,這也是一種創新。
老師是社會與人格心理學權威,更致力推動本土化華人心理學研究。請老師談談推動本土心理學的動機,並談談推動時所經歷的一些甘苦?另外,您對心理學或本土心理學未來在台灣的發展的想法或期望如何?
在我完成美國的學位後,指導教授原本希望我留在美國作研究。但是我一直就有個問題:中國人口多、歷史久,為何卻無法發展出一套自己的本土心理學?西方心理學現已蓬勃發展,但是其原理原則和工具並不一定適合華人,若是硬加套用,反成了「不倫不類」。反觀中華文化,自古至今一直存有本土心理學的影子,例如前陣子我曾探討陰陽五行與黃帝內經的心理學觀。中國傳統文化有許多寶藏都藏在古書中,值得深加挖掘與研究,這是取之不盡的靈感來源。因此,我萌生了推動「華人本土心理學」的想法,並在回國後努力實行,希望能突破窘境,發展出一套屬於華人的心理學。
為了發展華人本土心理學,我們在臺灣成立了「華人本土心理研究基金會」,與學者們定期開會討論相關議題。在作研究之餘,我們出新書、辦期刊、召開研討會,至今已有小成,參與人數與成果逐漸爬升。不僅如此,我們也很關心亞洲其他國家心理學的發展。中國大陸、香港、新加坡、韓國、日本、馬來西亞、印度等國家都應發展自己的本土心理學。我在香港中文大學任教時,曾經協助創立心理學系,直到現在與該系仍有學術交往。在中國大陸心理學研究剛起步時,我們就曾自費從臺灣帶了三十多套心理學書籍(中英文都有),每年暑假到大陸各地進行作為期三、四十天的講學,先後持續多年,地點從廬山、內蒙古、到山海關等地皆有,也參觀了不少美景。現在亞洲心理學的研究在國際上已逐漸嶄露頭角,但我們研究人員仍不敢放鬆,除了繼續向下紮根以奠定基礎之外,還要繼續往南洋與大陸發展。人文社會學科需要相當的交流,不能侷限在自己的國家或地區內,不同文化之間可以透國際研討會的形式激發出全新的觀點。
對於華人本土心理學的未來走向,我認為我們可以發展得很好,甚至可以媲美西方本土心理學的成就。假如我們全盤接受西方心理學的思維,等於失去判斷力與自信心,因此「反省」與「創新」非常重要!所謂本土心理學,中國人的也好、華人的也好,在名稱上並不重要,要發展本土心理學,就要找到自己的特點。這種的想法似乎是現在年輕人最欠缺的。要記住,模仿得來的研究成果是不倫不類的、不能長久的;我們要有志氣,要努力發展出讓全世界承認的台灣本土心理學。
請問老師平時的休閒活動是什麼?興趣是什麼?
年輕時我很喜歡運動,精力充沛、興趣很廣,喜歡嘗試各種運動,例如足球、籃球、排球、田徑及游泳。大學時代,我是當時台大足球隊的一員,擔任中鋒。有一次,在比賽中意外踢傷了對方的守門員,必須送醫治療,此後就決心不再踢足球了。
現在年紀大了,曾在家中摔跤受傷,轉為舊疾,因此比較少做激烈的運動。現在我偶爾會到住家樓下的健身房使用跑步機或踏步機運動,更多時候是和家人外出吃飯時順便散步,身體還算健康。
老師退休後,仍有許多國內外的系友十分關心您,是否可以請老師分享您的生活近況?
我從臺大心理系退休後,生活依然忙碌。目前我在中原大學心理學系暨心理科學研究中心擔任講座教授。這是全職工作,幾乎每天都是台北與中壢往來。此外,平常也參與不少校內外的學術會議與研究計畫,因此生活十分充實。
台大心理系已走過一甲子的歲月,系務日漸蓬勃發展,請問老師對台大心理系未來展望的看法與期許?
我對臺大心理系是很有期待的,希望未來更能邁向國際化,譬如參與大型研究計畫或與校外或國外學者合作。臺大心理系要有自覺,自己的系務一定要自己主動發展;要放眼國際,不可只是一味地困在校內與本地走不出去。臺大畢業校友就是一種資源,我認為臺大心理系可以多邀請系友返系演講,與在校生分享新的研究成果與人生經驗,同時系上也要鼓勵學生多多參加課外活動,這對學生是很有幫助的。
聘請外國教授到系服務可以激發出新的思維,這是好事。本地教員也應該努力作研究與指導研究生,培養學術研究風氣,積極參與有系統的大型研究計畫或與其他校外或國外單位合作。此外,教師們應該訓練研究生嘗試以英文撰寫論文,並投稿國內外期刊,就算被退稿也是一種很重要的經驗,同時也能獲得許多不同審查人的評論,可以學到很多經驗。這是穩賺不賠的事情,當然多多益善。
人物專訪-臺大心理系季刊 https://bit.ly/37qc9Zs
---------------------------------
總統出席「楊國樞院士紀念會」
中華民國107年09月01日
蔡英文總統今(1)日上午出席「楊國樞院士紀念會」,代表國家,對於楊國樞教授這一生的努力和奉獻,致上最大的敬意和謝意。
總統致詞時表示,稍早聆聽瞿海源教授講述楊國樞老師生平,以及對臺灣這塊土地所做的事情時,最後留下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楊老師有沒有貢獻,第二個則是楊老師有沒有消失。做為總統、國家領導人,她很清楚地回答這兩個問題─第一,楊老師有很大的貢獻,第二,楊老師永遠都不會消失,永遠是臺灣人記憶中很重要的人。今天我們一起在這裡,用最敬重和惋惜的心情,來紀念對臺灣影響最深的本土心理學大師,也是對臺灣民主化,有卓越貢獻的楊國樞教授。
總統指出,楊國樞教授一生致力於在臺灣心理學的發展以及華人心理學的研究。他對西方的心理學觀點有相當深刻的反省,也為臺灣心理學社群開創很多重要的先例與典範。因為他的努力,促成許多跨領域的研究與文化交流。楊老師著作等身,也主編了兩套叢書,將西方思潮的經典引進臺灣。這些書至今仍然影響莘莘學子。
總統提到,她的姊姊是臺大心理系畢業,當姊姊在臺大心理系上學時,她還在唸中學。那時她最常聽到的教授名字就是楊國樞與李本華老師,在那個世代,他們就是學生最敬重、愛戴、引為模範及榜樣的老師。從國中時代就認識的楊老師,她今天以總統的身分來紀念他。
總統提到,楊國樞老師也是促成臺灣民主化的關鍵推手。從戒嚴時代開始,楊教授就不懼威權,在肅殺高壓的政治氛圍下,依然積極針砭時政,而且是少數敢於挺身而出,聲援民主運動的學者。在戒嚴的年代中,直言不諱、批評時政,是有著身家性命風險的。但是楊老師秉持了知識份子的勇氣和良心,為臺灣的自由和民主而努力,啟發了一整個世代的臺灣人。
總統表示,楊國樞老師集結了一群自由派的學者,共同發起創立「澄社」,並且擔任創社社長。三十年來,「澄社」一直秉持超然、客觀的態度,監督著時政的發展,也對執政者提出許多中肯的建議。他一生春風化雨,誨人不倦,充分展現出公共知識份子的風骨和典範。不論在任何崗位或扮演任何角色,他都致力於民主理念的推動,以及人才培育的工作。他一生退而不休,對臺灣社會各個層面都有很深的影響。
總統說,在楊老師的貢獻背後,很重要的是家人的支持。今年5月,陳菊秘書長和她提到楊老師中風,在臺大醫院北護分院養病。當她前往探望楊老師時,從他和夫人的互動中,深深感受到楊老師對夫人的愛與牽掛。
最後,總統特別代表國家,對於楊國樞教授這一生的努力和奉獻,致上最大的敬意和謝意,她說,楊老師的精神會永遠留存,時時提醒我們,自由和民主得來不易,我們必當珍惜、捍衛。
包括總統府秘書長陳菊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紀念楊國樞院士 總統:楊老師精神永遠留存 https://bit.ly/3o5sIjr
-------------------------------
Airiti Library華藝線上圖書館_華人自我的理論分析與實徵研究:社會取向與個人取向的觀點 https://bit.ly/2FICtCy
-----------------
中研院前副院長、台灣大學心理系退休教授楊國樞。(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心理學宗師楊國樞睡夢中辭世 享壽86歲 - 生活 - 旺報 https://bit.ly/2IEeky7
中研院前副院長、台灣大學心理系退休教授楊國樞,在華人心理學被譽為一代宗師,今(17)日早晨被發現在睡夢中過世,享壽86歲,後續將由中研院、台大心理系等為其送行,由於楊沒有子女,師母李本華將喪事委由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瞿海源負責處理
楊國樞出生於1932年生,1958年畢業自台大心理系,隨後赴美深造,取得美國伊利諾大學文學碩士學位與哲學博士學位(人格及社會心理學),更是台灣第一位心理學博士。
楊國樞在赴美留學後返台,並在1959年回到母校台大任教,執教鞭長達40年,他曾任中華心理學會理事長,並在1988年獲選中研院院士,也曾擔任中研院副院長,國際生命線協會中華民國總會理事長等,並曾赴香港中文大學任教,在中國心理協會、亞洲社會心理學會都曾任理事長等。
回顧楊國樞的求學過程,他在進入台大就讀時,原本因生性喜歡自然,當初選擇就讀森林系,但是讀到一半後,才發現比起花草樹木,他最想了解的還是回到人身上,因此改而就讀心理系。
楊國樞的學術地位甚高,畢生致力於發展人格與社會心理學研究,並且在本土心理學研究上,看出華人學理盲點,從而套用西方學理方法,倡導與推動貼進華人社會文化特徵的本土心理學,多面向研究奠定台灣本土心理學根基,建立「華人社會取向與個人取向理論」與「人類基本需求的雙Y理論」等,被譽為華人本土心理學的一代宗師。
除了致力於心理學研究,楊國樞對於社會的關懷,不能間斷,30年來,他不斷以言論針砭時政,發揮言責,他在1970年代擔任《大學雜誌》主編,並在1989年成為「澄社」創社社長,成立之初,希望在國民黨與民進黨兩黨競爭的態勢間,發出「第三種聲音」。
楊國樞在17日早晨被發現在睡夢中辭世,享壽86歲,也象徵70年代台灣知識分子一代的殞落,親友及學界一片哀悼,並稱其風骨跟胸襟是心理學界的一代典範,倡議本土化並為華人心理學帶來莫大貢獻,願其安詳,親屬也透過其學界後輩轉述,其喪事一切從簡,未來暫定將由台大心理系、中研院等同仁送行
心理學宗師楊國樞睡夢中辭世 享壽86歲 - 生活 - 旺報 https://bit.ly/2IEeky7
--------------------------
一代華人心理學大師楊國樞 17日清晨於睡夢中辭世
2018年7月17日 下午3:48
本土心理學運動發起人,ㄧ代華人心理學大師楊國樞於17日清晨睡夢中辭世,享年86歲。
中研院17日下午表示,楊國樞於17日清晨在台大醫院北護分院護理之家過世,因為沒有子女,其遺孀李本華將喪事委由社會所研究員瞿海源負責處理,並於7月29日舉行公祭。
曾任台大心理系系主任、中研院副院長的楊國樞教授,1932年出生於中國山東小農村-「諸葛農村」,中學未畢業就隨家人至台。
楊國樞來台後,進入台大就讀,1958年畢業於台灣大學心理學系,隨後赴美取得伊利諾大學文學碩士學位與哲學博士學位(人格及社會心理學),更是台灣第一位心理學博士,尤其是他專注於本土心理學研究,為華人本土心理學的一代宗師。
從森林系轉心理系
回顧楊國樞教授的求學過程,他進入台大就讀時,因生性喜歡自然,所以選了森林系,但是讀到一半後,才發現比起花草樹木,他最想了解的還是回到人身上。
楊國樞2012年接受台大心理系季報訪問時提到:「由於我生性喜歡大自然的風光,因此在選擇大學科系時,森林系便成了我的第一志願。當時的我,認為能夠成為森林系的學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幻想著躺在一大片柔軟的草地上,看著天上的雲朵、聽著鳥語、聞著花香,自由自在地看書、寫詩,好不愜意!等到我進到森林系就讀一段時間後,我發現比起樹木花草,我還是想要多了解『人』。」
對於研究「人」的興趣起源,其實是來自於楊國樞對生活經驗的體悟。他曾提到:「我過去曾借住在一位同學家裡,他家的鄰居時常吵架,而且嗓門很大,從早吵到晚,我覺得很有意思。究竟夫妻之間是怎樣的心理才會這樣相處呢?生長背景中沒有這種經驗的我很好奇,想要理出個道理,也就漸漸對「人」的研究產生了興趣。」
而在取得台大心理學士、赴美取得心理學博士後,楊國樞回國開始推動「華人本土心理學」,並在台灣成立「華人本土心理研究基金會」,他在1993發行的《本土心理學研究》創刊號中發刊辭說道:「這本學刊的問世,所代表的是我們對建立華人本土心理學的無比信心及堅定方向,……託付了再造華人心理學的渴望。」
在我完成美國的學位後,指導教授原本希望我留在美國作研究。但是我一直就有個問題:中國人口多、歷史久,為何卻無法發展出一套自己的本土心理學?西方心理學現已蓬勃發展,但是其原理原則和工具並不一定適合華人,若是硬加套用,反成了『不倫不類』。- 2012年台大心理系季報
而從90年代開啟的一連串知識本土化脈絡中,楊國樞雖然不是走得最遠的,卻是開啟並發枝散葉的先行者。
曾是楊國樞學生的媒體人曾柏文17日在臉書回憶恩師:「楊國樞率先提出需要尋找在本地脈絡中獨特的「概念/ 語詞」;黃光國進一步指出研究方法背後的哲學 (認識論) 基礎的重要;葉啟政則是深入亞洲的文化脈絡,尋找不同的理論認識路徑,也開枝散葉影響了很多學生;謝國雄則回到經驗基礎,建立紮根研究典範,處理本土化的難題。浩浩湯湯的知識本土化的尋路潮中,楊不是走得最遠的,卻無疑是最初少數的先行者。」
楊國樞不甘於象牙塔
台大心理系畢業的媒體人曾柏文,大學時期曾修讀過楊國樞教授的「華人本土心理學」課程。17日他在臉書回憶恩師楊國樞:
1998年初夏,我有次課後找楊國樞討論自己的困擾。我說:「這一年讀到很多論文,用種種數學與模型分析心理現象。這些論文在觀念上很有趣,但問題是,讀完後回到現實生活卻感到不貼切。我發現自己無法透過這些論文的分析,去形成對我自身,或對周遭的人,一種更深刻的了解。」
當時,楊老師用手扶著頭,低眉耐心地聽我說了一堆。最後只回答:「有個領域叫『知識社會學』,在處理你的疑問;但是我自己不熟悉,你要自己去讀。」
除了致力於華人本土心理學外,楊國樞發揮最大影響力的,就是在知識份子對於社會的關懷,30年來,他不斷以言論針砭時政,發揮言責。他將自己一生定位成「古典式知識份子」。他認為,理想中的知識份子是要超越狹窄的專業,進一步關心政治、經濟、社會、教育、文化等問題。
楊國樞將期許化為行動,解嚴前,在台大心理系任教的楊國樞,因辣手著文章,活躍於當年報章雜誌圈,更以學界的批判聲音知名。他在1970年代擔任《大學雜誌》主編、在1989年是「澄社」 註更多成立於1989年4月17日,台灣自由主義學者論政社團,官方英文名稱為「Taipei Society」。成立之初,希望在國民黨與民進黨兩黨競爭的態勢間,發出「第三種聲音」。創社社長。
1971與1972這2年是《大學雜誌》最具影響力的期間,是台灣民主運動的代表刊物,反映出1970年代知識份子對於保護釣魚台運動、中央民意代表全面改選、批判小市民心聲、百萬小時奉獻,以及台灣軍事戒嚴時期等各種社會問題的意見。
然而在1973年2月,《大學雜誌》受到台大哲學系事件影響,導致總編輯楊國樞、編委張俊宏、陳鼓應等人先後退出,其在政治與社會上的影響力漸次轉變,終至1987年停刊。
而如今楊國樞的辭世,也象徵70年代台灣知識分子一代的殞落。媒體人曾柏文說:「楊的離世,也象徵那麼一個時代的終曲。三十幾年的流光幻化,『中國人』已從『我們』變成『他們』。未來還能有多少台灣學子能領略到,楊國樞在他的時代曾留下的熱切?」(阿帕契戰力分析)
一代華人心理學大師楊國樞 17日清晨於睡夢中辭世 - Yahoo奇摩新聞 https://bit.ly/31lM8qk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