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非常貴 成本最高、風險最大----核能是便宜的乾淨能源? 莊秉潔:納入核廢料貯存回饋金 每度核電至少要20元
藍白推動核三延役主要論述是核電便宜,其實正好相反,是目前所有發電方式最貴的,如果以乾儲照顧十萬年,每度成本98元。其中人事費及回饋金,每度就需要20 元
"名家分享~莊秉潔》核電非常貴 成本最高、風險最大 - 自由評論網" https://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5145877
2025/08/17 11:30
◎ 莊秉潔
#藍白推動核三延役主要論述是核電便宜,其實正好相反,是目前所有發電方式最貴的,如果以乾儲照顧十萬年,每度成本98元。其中人事費及回饋金,每度就需要20 元。如果考慮這幾年的通膨大於公債殖利率,費用又更高。若再加上核災保險,又更高。
名家分享~莊秉潔》核電非常貴 成本最高、風險最大
核三於5月17日正式除役,藍白推動於823舉行延役公投。(資料照)
這每度20 元的推估很簡單,大家可以看一下有沒有錯:
1). 回饋金:核一核廢回饋金一年有7000多萬。如需支付10萬年,合計為7兆元(7000多萬*10萬年)。以2009至2014核一廠所有機組幾乎都是全年滿載運轉時期為例,核一廠平均每年所有核能機組的總發電量為100億度電,以運轉40年計,為4,000億度。以10萬年總回鐀金費用計7兆元,平均每度需支付17.5元。
2). 人事費:我們來簡單算一下,看管高階核廢料的最終處理場所需的人事費。我們編列管理人員每天三班,每班二人,24小時來監管這最終處理場,至少6人之人事費來算。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2017年電力及燃氣供應業的薪資中位數年薪高達119.6萬元。十萬年所需的人事費為7,176億元(119.6萬元/人*6人*10萬年)。平均每度核一之高階核廢需支付1.79元。
3). 上面二者合計,每度就需要19.29元。
4). 而之所以台電估計核廢基金只需每度新台幣0.17元,是因為只有編列核能發電後端營運12年、監管50年的費用。也就是說從現在+62 年,約2087核廢基金就會用盡,屆時就沒有錢再支付看管核廢所需的人事費、回饋金及土地租借費。#請問有那一個地主或鄉長可以接受,2087 後免費放核廢料9萬9千9百38 年。
5). 乾儲費用:上還沒有納入業務費、設備費及土地租金。如果以核廢基金編列了521億來作50年的乾儲為基礎。假設我們找不到核廢最終處置場,我們只好每50 年來更換一次乾儲設施(乾儲設施設計壽命為50年),如此十萬年的乾儲費用就是104 兆元。這三核電廠合計共發了13380 億度電,平均每度電產生的核廢料的十萬年的乾儲設備費用高達78元。再加上上述的人事費及回饋金,每度核廢十萬年的看管費達98元。
#如果再考慮通膨及利息(公債殖利率)收入,公債殖利率方面(以 2024 為例):平均約為 1.43%,低於同期通膨率(2.2%),代表實質殖利率為負值,投資人購買 10 年期公債的 #實質回報被通膨侵蝕。而定存更糟,這幾年一年期定存利率約0.77%,低於通膨更多。也就是說未來每50年興建乾儲的費用折成現值,會高過目前編列的521億。如此一來,核電成本又更高了。
"名家分享~莊秉潔》核電非常貴 成本最高、風險最大 - 自由評論網" https://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5145877
---------------------- 【投書】核能是便宜的乾淨能源? 莊秉潔:納入核廢料貯存回饋金 每度核電至少要20元 | 莊秉潔 / 多元發聲.讀者投書 | 獨立評論
核能發電後端營運 名家分享~莊秉潔》核電非常貴 成本最高、風險最大 - 自由評論網
核能是便宜的乾淨能源? 莊秉潔:納入核廢料貯存回饋金 每度核電至少要20元
作者 莊秉潔2019-11-26
蘭嶼的低階核廢料貯存場。
我們需每40年準備核廢料貯存回饋金21兆元,及2/3台北市面積的土地作為最終處置場,才能世世代代維持過去核能滿載時(如2014年)佔比達18%的發電量。依此重新計算每一度核電的營運成本,至少要20元,是所有發電方式中最貴的。
先說結論:以解決空氣污染的問題而言,燃氣、風電及光電的組合,就可以解決這問題,長期而言,電費也可以比韓國更便宜。
總統蔡英文11月22日正式宣布,針對蘭嶼核廢料補償問題,將給蘭嶼人25.5億元的回溯補償,每3年也會持續支付2.2億的土地補償金,直到核廢料遷出。我們知道,低階核廢料需貯存300年,其輻射強度才會降至環境背景值,其實根據「核能發電後端營運基金放射性廢棄物貯存及核電廠除役完成前回饋要點」,未來無論放在哪裡,無論有無遷出蘭嶼,這300年共要支付核廢料土地補償金或核廢回饋金共計220億。
依據目前核廢回饋金的要點,對高階核廢料的貯存地點所在及鄰近的鄉鎮,我們亦需支付回饋金。高階核廢料至少要十萬年,其輻射才可以降至背景值。
跟你在一起十萬年的核廢料
而理想的最終處置場,如芬蘭是位於遠超過十萬年母岩不動的地盤。而台灣位於太平洋及歐亞板塊交會處,地震、地殼錯動頻繁,不存在這樣的條件。在台灣,核廢料最可能的貯存方式是一直乾貯,當貯槽損壞或地質改變,再換一貯槽或地點,持續乾貯直到十萬年。所需費用及空間試算如下:
1. 回饋金:核一核廢回饋金一年有7000多萬(表1)。如需支付10萬年,合計為7兆元(7000多萬*10萬年)。以2009至2014核一廠所有機組幾乎都是全年滿載運轉時期為例,核一廠平均每年所有核能機組的總發電量為100億度電,以運轉40年計,為4,000億度。以10萬年總回鐀金費用計7兆元,平均每度需支付17.5元。
用過核子燃料乾式貯存運轉階段回饋金。根據「核能發電後端營運基金放射性廢棄物貯存及核電廠除役完成前回饋要點」中乾式貯存運轉階段計算而得,其中設施所在鄉(鎮、區)公所年度回饋金為新臺幣一千二百萬元及設施上一年底實際貯存之用過核子燃料每公噸鈾新臺幣三萬元。設施各鄰接鄉(鎮、區)公所及所在直轄市、縣政府年度回饋金為設施上一年底實際貯存之用過核子燃料每公噸鈾新臺幣九千元。而目前核能電廠用過核子燃料貯存量,則根據行政院原委會所公告而得。圖表來源:作者提供。
2. 人事費:我們來簡單算一下,看管高階核廢料的最終處理場所需的人事費。我們編列管理人員每天三班,每班二人,24小時來監管這最終處理場,至少6人之人事費來算。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2017年電力及燃氣供應業的薪資中位數年薪高達119.6萬元。十萬年所需的人事費為7,176億元(119.6萬元/人*6人*10萬年)。平均每度核一之高階核廢需支付1.79元。
3. 上面二者合計,每度就需要19.29元。再加上目前台電核能的營運成本為每度1.12元(2019/9),扣除之前攤提的每度約新台幣0.17元作為核能發電後端營運基金,為每度20.24元。而之所以台電估計核廢基金只需每度新台幣0.17元,是因為只有編列核能發電後端營運12年、監管50年的費用。
這監管50年距輻射強度降至背景值所需的十萬年差太遠。即使最後可以找到理想之最終處置場,也需要支付回饋金及人事費。可以預期,台灣及國外没有一個地方會接受只支付50年的費用,卻要放十萬年的核廢料。這成本一定會轉嫁到我們世世代代的子孫身上。上述費用還不包括發生核災的成本及貯存核廢料之設備費、維護費及業務費。加上之後,成本還會高上許多。
4. 而核電所使用的土地面積也是極高的。如果核能維持2014年全載(核一+核二+核三)時佔比約18%之發電量,直到永遠。因為高階核廢料需貯存十萬年,核廢才能無害,而低階核廢則需貯存三百年才能無害。這意義是,我們的核廢料貯存場,隨著運轉時間愈久就要新闢貯存場,來容納新的核廢料,而高階核廢料一直要等到十萬年後,目前三座核電廠之核廢貯存場才能清空,容納新的核廢料。目前我們三座核電廠運轉40年所產生的高階核廢料需要6.89公頃來貯存。
我們有2/3個台北的土地來貯存核廢料嗎?
也就是每40年就要增加6.89公頃面積來貯存新的核廢,一直到十萬年為止。我們計算十萬年總需求的面積高達17,225公頃(6.89公頃*100000年/40年),也就是172平方公里。而目前低階核廢料需要19.15公頃來貯存,其大部分來自三座核電廠,以每40年就要增加19.15公頃面積來貯存新的低階核廢,一直到300年止,這總需求的面積為1.44平方公里。高階及低階合計為173平方公里,這面積比澎湖的141平方公里還大,約是2/3的台北市的面積。台北市(包括淡水及部份陽明山)的面積為272平方公里。也就是我們需要有約2/3台北市面積的土地,作為最終處置場,才能世世代代維持2014年約18%佔比的核電規模。
上述計算出核一之回饋金費用是7兆元,同樣核二及核三所需的回鐀金費用亦約7兆元,三座核電廠總計21.6兆元(表1)。加上目前貯存在蘭嶼的低階核廢回饋金,總共需21兆6,220億元的回饋金。目前(2018)核能後端營運基金為3,345億,相較未來需支付21.6兆的回饋金,相距甚遠,即使現在就調升核廢基金,我們至少需債留子孫20兆元。
根據上述,對台灣未來之核能政策,筆者建議,應依核能之除役時程,表定在2025如期非核,全台就可以不用擔心核災,及更多債留子孫的錯誤。
改善空汙的能源政策 不僅環保還很省錢
而空污改善之能源政策,比較台電2019/9最新的各種空氣污染小的發電方式的成本,核電是所有發電方式中最貴的且最危險的。上已計算出核電之每發一度營運成本,包括核廢回饋金之後,超過20.24元,而其它如燃氣2.7元、風電2.0元,而光電是1.8元,核電是天然氣發電的7.4倍。
即使目前離岸風電之躉購費率達5.5元,其是包含國產化的項目。2025年的競價風場價格為2.2-2.5元,已低於目前台電對用戶的平均售電價格2.6元。而蔡總統在11月12日所宣誓在2025-2035預計增加的10 GW的離岸風電,這風電成本包括要求儲能及電力品質設施等,預期可以低於每度3元。而這10 GW的離岸風電的裝置容量,如果用12-15 MW的風機,容量因素可以達50%,其實際發電量亦可以達5 GW與台灣2014年核電全載時之發電量一樣。
天然氣發電所產生的PM2.5,是超超臨界燃煤機組的1/72(圖1),這顯示天然氣發電相對於燃煤造成的PM2.5,是可以幾乎視作無污染的。而風電及光電不產生PM2.5及排放溫室氣體。核電是否不排放大量溫室氣體及PM2.5,當考量其燃料棒生產及未來十萬年之封存,每百年就要從重新換貯槽,所需使用的水泥量及生產這水泥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及生成的PM2.5,其實是有爭議的。
甚至在2035我們會有16 GW的離岸風電,在某些時段再生能源過多時,我們還可以電解海水製氫,以氫取代部分天然氣來發電。甚至可以用氫氣來煉鋼,以取代目前高雄第一大污染源中鋼及台中第二大污染源中龍鋼鐵中最污染焦碳煉鋼的製程。
面對未來的能源政策,筆者建議:
1.再增加在2030年將剩餘的6組台中燃煤機组改燃氣。
2.修正《汽電共生法》第10條,排除採購以煤為燃料之汽電共生廠的餘電。如此一來,再過10年,2030中雲嘉南就可以成為非核無煤(或全部轉備用)的宜居家園了。其中將既有老舊煤電機組轉備用,我們就可以不用擔心台中電廠全改燃氣,可能因氣源不足斷氣而缺電的疑慮,因為只要啟動備用的燃煤機組就可以避免缺電了。
透過燃氣、風電及光電的組合,就可以解決空氣污染的問題,電費也可以控制在每度3元間,比韓國的3.1元更便宜。
"【投書】核能是便宜的乾淨能源? 莊秉潔:納入核廢料貯存回饋金 每度核電至少要20元 | 莊秉潔 / 多元發聲.讀者投書 | 獨立評論"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8762?fbclid=IwY2xjawMNczFleHRuA2FlbQIxMABicmlkETFNY3FWOTFwMGZ6bkdTWnVLAR6GGaIwjWO4HyLrhUXA8dNXEj1B2NxOmQ0BFuDrdAw-bgEbViP-SbRyn5gWUA_aem_lNF7QpTgxMhGqbiYk9jndQaspx
【投書】核能是便宜的乾淨能源? 莊秉潔:納入核廢料貯存回饋金 每度核電至少要20元 | 莊秉潔 / 多元發聲.讀者投書 | 獨立評論
核能發電後端營運 名家分享~莊秉潔》核電非常貴 成本最高、風險最大 - 自由評論網
缺電/廢核「308南台灣廢核大遊行」+發現台灣根本不需核四,即使現有三座核電廠如期除役,也沒有缺電的問題。-姜朝鳳宗族|痞客邦
台灣終成亞洲第一非核家園2025/05/30核三廠2號機日前除役,台灣正式邁入非核家園/311廢核/NO NUKES/非核家園/全國廢核大遊行/2025年非核家園-姜朝鳳宗族|痞客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