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家園一起來!彰縣「銀級」認證村里數 中台灣第一名
彰化縣秀水鄉金陵社區的生態堆肥農園成效良好,獲得環境部的低碳永續「銀級」認證。(梁秀琴提供)
低碳家園一起來!彰縣「銀級」認證村里數 中台灣第一名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4cSW6kS
2024/09/01 21:38
〔記者劉曉欣/彰化報導〕低碳家園一起來!面對氣候變遷的嚴峻挑戰,彰化縣全力在鄉里推動生活減碳,今年新增埔鹽鄉、秀水鄉金陵村、芬園鄉大埔村等1鄉2村,獲得環境部低碳永續家園的「銀級」認證,也讓全縣「銀級」認證累計1鄉鎮與12村里,居中台灣之冠,讓減碳不是口號,而是日常!
以往都是推動環保社區,為了讓環保意識更上層樓,縣府團隊全力輔導全縣鄉鎮,以及村里社區落實低碳生活,進而取得環境部的認證。目前全縣累計有10鄉鎮及89村里取得「銅級」認證,加上1鄉鎮、12村里取得「銀級」認證,村里社區的參與率超過9成,成績傲視中台灣。
環保局表示,今年埔鹽鄉取得低碳永續「銀級」認證,非常不容易,在鄉長許文萍的支持下,透過閒置空地綠美化、垃圾減量、資源回收、在地飲食、推廣設備節能與太陽光電系統等措施下,終於取得「銀級」認證。
環保局指出,今年新增「銀級」認證的,除了埔鹽鄉以外,還有秀水鄉金陵村與芬園鄉大埔村,其中,秀水鄉金陵村推動廚餘堆肥示範區,芬園鄉大埔村推動社區農園,都獲得一致肯定。
秀水鄉金陵村長劉宥慈表示,該社區把老人共餐的蔬果葉菜生廚餘,設置堆肥區來堆肥,不只達到資源回收,也有效達到垃圾減量,還可以自製肥料。
縣長王惠美強調,低碳家園是未來的趨勢,只有從生活落實,才是永續之道。環保局長江培根表示,低碳生活從村里出發,需要政府、地方公所與民眾一起努力,一起向碳排淨零的目標努力。
彰化縣秀水鄉金陵社區老人共餐回收蔬果葉菜進行生廚餘堆肥,獲得環境部的低碳永續「銀級」認證。(梁秀琴提供)
彰化縣秀水鄉金陵社區老人共餐回收蔬果葉菜進行生廚餘堆肥,獲得環境部的低碳永續「銀級」認證。(梁秀琴提供)
彰化縣秀水鄉金陵社區的園藝小廚房,還有雨水撲滿,獲得環境部的低碳永續「銀級」認證。(梁秀琴提供)
低碳家園一起來!彰縣「銀級」認證村里數 中台灣第一名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4cSW6kS


能源黃金占比三成的核電廠蓋在哪?
2024/08/10 22:00◎林仁斌自由開講》能源黃金占比三成的核電廠蓋在哪? - 自由評論網 https://bit.ly/3SIOZnY
童子賢董事長近來大力主張「核綠共存」,也提出要讓台灣電力達到減碳、穩定、低價的能源黃金比例「334」,即是三成綠電、三成核電、四成火力發電。但是,能源占比三成的核電要如何實現?童先生六月底接受《天下》訪問時,說台灣需要「至少十座核電機組」,這與後來多數專家的估算差異不大。那麼蓋在哪呢?童先生給的答案雖然在不同場合或有些許不同。不過大抵上就是「新增核電機組不需再覓新址,在原有的核能廠區增設機組,就足夠了」。然而,這樣輕巧的答案,真的會周延可行嗎?能夠獲得核電廠所在地居民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嗎?
台灣現有的四座核電廠都鄰近長斷層帶,核一、核二廠距離北台灣最大的活動斷層帶僅有7公里與5公里,核四廠區下方則有S斷層帶存在,恆春斷層甚至就從核三廠區下通過,距離該廠核島區僅1公里,都不符合國際最新的建廠安全標準。因此,在現有電廠增設機組的作法不可行。值得一提的是,近日日本的敦賀核電廠二號機因無法排除核子反應爐正下方存在活斷層,遭到日本官方認定不符合核電機組新規範標準,成為首座未獲同意重啟的核電機組,除役將不可避免。這全然是因為目前仍然無法實現地震的預知,無法確定何時、何地會發生什麼樣的地震,確保現在核電廠的安全是不可能的事。
近日日本的敦賀核電廠二號機因無法排除核子反應爐正下方存在活斷層,遭到日本官方認定不符合核電機組新規範標準,成為首座未獲同意重啟的核電機組。(法新社)
無論是從淨零減碳的公共利益出發、或是為穩定電力供應與經濟發展的理由,即便是編列了大量的回饋金來補償損失,也都必須要去嚴肅回答的問題是「為什麼核電廠還是要續蓋在我家附近?」;有些人士也會天真的認為「核廢料就繼續放在核電廠裡面就好啦」。對於已比鄰核電廠近五十年的居民,好不容易才盼到核電廠正在或將要除役拆廠、地方或將有新的發展,卻要他們再接受、再忍耐大量核廢料的繼續貯存,甚至現在還要在原址新建核電機組真的是情何以堪?如此作為與目前《氣候變遷因應法》第一條條文所開宗明義要落實的「世代正義」、「環境正義」以及「公正轉型」,也無一不是背道而馳。
童先生從「2050淨零碳排」的命題直接跳躍到「原址新增至少十座核電機組」的答案,特別是在地狹人稠地震頻仍、高核災風險的台灣,更是非常不負責任的政策見解。他所提出的「核綠共存」與能源黃金比例「334」,是沒有實際可行性,又缺乏社會正當性,並非台灣淨零碳排的妥適對策與有效方案。
(作者為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學術委員)自由開講》能源黃金占比三成的核電廠蓋在哪? - 自由評論網 https://bit.ly/3SIOZnY


國民黨立院黨團主張核電延役,更提出相關條例盼為核電延役解套,全國廢核行動平台昨集結近三百名群眾,在立法院外舉行集會活動,抨擊國民黨團態度傲慢,不理會民間訴求,若擁核法案要在立院闖關,下一步將發動包圍立法院遊行抗議,籲立委不要輕忽反核民意。   反對藍委修法延役核電 民團上街抗議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4da4DBk

311廢核/NO NUKES/非核家園/全國廢核大遊行/20311廢核/NO NUKES/非核家園/全國廢核大遊行/20


老蔣時代也缺電? 一張舊報紙看66年前的節電口號 | 全台供電拉警報 | 要聞 | 聯合新聞網 - https://goo.gl/QusdZB

311廢核/NO NUKES/非核家園/全國廢核大遊行/20  

-------------------------------------

日本也曾為台灣地震募款過

311廢核/NO NUKES/非核家園/全國廢核大遊行/20  

1935.7.17 竹南、苗栗地震

311廢核/NO NUKES/非核家園/全國廢核大遊行/20

1935(昭和10)年4月21日清晨,新竹臺中發生芮氏規模7.1大地震,死亡人數高達三千多人,之後餘震不斷,到7月17日竹南、苗栗發生芮氏規模6地震後才平息下來。
日本、臺灣長年同受地震威脅,近年來也逐漸發展出地震災後互相派員救災、捐款及致謝的文化。而其實在1935年臺灣發生大地震時,東京就曾為當時同屬日本治下的臺灣發起街頭募款了(如圖),募得近54萬圓(概略換算現值約5億4千萬),更早的1923年關東大地震,臺灣也曾發起義捐。

位於地震帶的臺日,面對地震恐怕是無可避免的宿命,期待雙方在彼此建立的友誼基礎下,對於地震預警、防災、救災、建築耐震等等經驗,能再做更深入的交流,面對未來地震考驗,都能平安渡過。

延伸閱讀
1935年新竹台中地震
http://www.twmemory.org/?p=1029
1935年新竹台中地震 II
http://www.twmemory.org/?p=5635
1935年新竹台中地震 III
http://www.twmemory.org/?p=5729
魚藤坪斷橋
http://www.twmemory.org/?p=1981
震災圖說
http://bit.ly/1r3HgMt
1935年新竹台中地震-維基百科
http://bit.ly/1hZRQC0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1935.7.17 竹南、苗栗地震 | 台灣回憶探險團 - https://goo.gl/SVUpK6


四論核四怎麼辦
www.peoplenews.tw查看原始檔
澎湖縣長痛批台汽電
六月二十六日,澎湖縣陳光復縣長在澎湖縣議會縣政總質詢時,破口大罵台汽電公司。副議長陳雙全質詢時說,當初為了達成澎湖低碳島的目標,縣府與台電公司合作成立澎湖能源公司,陸域風場 (124MW) 全年產值 12 億元,這個金雞母,縣長卻沒能好好掌握住,導致縣長都要聽中央的。陳光復答覆說,澎湖能源公司未能落實,主要原因在於大股東台汽電突然撤資。
籌備多年的澎湖能源公司,在籌設的最後階段,因為BOT案的最優得標廠商台灣汽電共生公司(台汽電)、原先承諾的6250萬元沒有準時匯入,使得澎湖能源公司在法定期限内原設定的資本額未收足,導致澎湖能源公司解體。據縣政府建設處前處長葉國清2015年11月5日在宜蘭「公民素養週」活動中的發言,台汽電公司是受到其母公司台灣電力公司的指示,而做出不匯入資金的決定。台電公司之所以要這樣做,是為了獨佔澎湖豐富的陸域風電資源。目前陳光復縣長以及澎湖縣民對台電陸域風機的設置,其實是採取抵制的姿態。尤其是設在澎湖縣龍門村的風力發電機,因為與村民居住的地方太近太吵,而使居民反對。這事情就像苗栗「苑里反瘋(風)電」的故事一樣。
説到澎湖風電,我真的是心中非常有感觸。為什麼呢? 因為在1992年、1993年在立法院為了抵抗台電及經濟部推動的核四建廠案,以及核四預算審查時,我們在立院公聽會發言說台灣應該要使用再生能源,台電公司代表都會跟我們講,台電在澎湖七美地方有風力發電機,在宜蘭清水有地熱發電廠。台電公司在澎湖七美的經驗證明台灣的風力發電不可行,在宜蘭清水的經驗證明台灣的地熱發電不可行。事隔20多年,同樣的戲碼竟然是以台電的子公司台汽電公司來演出:用具體行動來證明台灣風力及地熱發電不可行。
宜蘭縣却超愛台汽電
台汽電公司是怎麼樣的公司呢? 在網路上我們看到許多資訊。例如說目前台汽電有12位董事,其中有6位是台電指派的。台電公司是台汽電的最大股東佔27%,而且台汽電的董事長都由台電公司指派。平常是以台電公司的副總經理級的人與台汽電董事長互調,過去幾年來都是如此。而且我們還看到台中市長林佳龍2012年在立法院發言指責台汽電公司的董事長、總經理是台電指派的酬庸。林佳龍委員在委員會提案,要求經濟部應該訂定規範,限制台電經理級以上高階人員於退休前後五年內不得轉任台汽電及轉投資民營電廠之董監事或總經理。該份提案在經濟委員會獲得通過。
所以我們可以知道,台電公司對台汽電公司有絕對的掌控能力。除了在澎湖能源公司的惡劣作為之外,我們可以看一下台汽電公司近年在再生能源方面的作為。其中最重要的是台汽電公司在2016年8月22日投了宜蘭縣清水地熱的BOT案。然而由於宜蘭縣政府在八位審標委員中,除了縣府的三位一級主管之外,還任用了兩位台電公司的高階員工,包括台電綜合研究所的楊金石副所長、蘭陽水力發電廠的王進龍廠長。而開標的結果是台汽電得到第一名被選為最優得標廠商。事後、包括李長榮化工以及我們蘭陽地熱資源公司都向BOT案的主管機關財政部,投訴說台電與台汽電公司球員兼裁判。這個案子目前還在財政部的訴願委員會審理之中,日前卻傳出宜蘭縣政府的工商旅遊處池騰聯副處長說,在七月初縣府即將與台汽電公司進行BOT案的簽約。
我們在此要敬告宜蘭縣政府:既然這個案子有爭議,在財政部訴願委員會做出判決之前,縣政府不應該與台汽電公司簽約,否則以後引發的法律糾紛甚至國家賠償問題,宜蘭縣政府相關人員一定要負起責任,而且我們也一定會向監察院檢舉這個案子。
尤其令我們不解的是,BOT案中台汽電公司在2020年只願意做到1MW,2023年只願意做到3 MW,是四家投標廠商中承諾的產能最小的,為什麼可以拿第一名?而承諾產能 4 MW、6MW、10MW的公司卻是拿第二名、第三名、及第四名。更遑論這些公司所列的對宜蘭縣政府的回饋金額。因此我們主張宜蘭縣政府在財政部訴願委員會做出判決之前,不應該與台汽電公司簽約,以免引發以後的國賠問題。
台汽電可發揮的角色
台汽電公司是上市公司,資本額有55億元,每年EPS高達2塊錢,是一個可以為台電公司做出很多貢獻的子公司。很可惜目前台電對於這家子公司的做法,只是將其董事長當成酬庸來使用。事實上,當我們跟台電公司的高階主管討論時,台電公司都一直在推託說,目前地熱發電不是成熟的技術,因此台電公司目前只願意做像是綠島那樣的0.5 MW,最多2 MW的小型地熱電廠,不願意做更大規模的地熱電廠。但是,也有報導說台電在2025年時要做100 MW的地熱電廠,而且即將投入240億元。
我們認為在目前台電還沒有進一步進化之前,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台電公司給子公司台汽電的董事會一個任務,要求子公司台汽電做地熱發電的技術研發工作。這方面的一些技術研發,我們也可以來支援或者合作。例如說可以在大屯火山群共同研發抗腐蝕地熱管及相關的發電設施,為開發大屯火山區500MW的淺層地熱做準備工作。也可以在金山萬里地區,也就是說核二廠的外圍,由台汽電公司買一塊地,直接在當地挖5公里深的地熱井,來做核二廠以後轉型做地熱電廠的準備工作。或者只是出一筆數千萬元的挖井費用、協助將新北市與工研院共同開挖的四礦仔坪井,由目前的1300公尺深再加挖到5000公尺深。因為在核二廠正下方,金山萬里之間的正下方,有台北市四分之一大小的岩漿庫。而岩漿庫是在20公里深處,換句話講就是在20公里的地底有1200度C的高温,因此在當地挖五公里就會有320度C的高溫了。這就足夠作為將核二廠轉型做地熱電廠的先期研發工作。
核四怎麼辦、台電怎麼辦?
既然廢核四已成定局,而且明年又是已經到封存3年的核四封存期期滿。而核四案到目前為止已經投入的開發費用2838億元要如何處理?是認列損失、或者由電費支付,也有不同的意見。如果認列損失、台電公司資本額3300億元,依公司法馬上就要宣佈倒閉重整,因此直接認列損失是不可行的。那麼怎麼辦呢?在6月27日傳出經濟部長李世光同意、或者說主張應該要用五年為期的電費調整來抵銷核四這2838億元的損失,換句話講就是說要漲電價啦。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馬上出來否認,而且經濟部也由能源局李君禮副局長具名,發出一則否認的新聞在經濟部能源局的網站上面。因此、目前核四怎麼辦?台電怎麼辦?都是大家非常頭痛的問題。
我曾經在六月二日的民報上面,發表核四應該要怎麼辦的文章〈油管地熱管、雙管齊下救缺電〉。說明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就是不要使用核反應爐,而要很簡單、很直接使用核四的一個發電機組,以及已經建置好的、對外的輸配電網路。而我所以選擇使用液態燃料,是因為燃煤因PM2.5空氣汙染問題,在台灣已經不可行。燃天然氣,則連核四要用天然氣氣源的接收站,建到2025年都沒有辦法興建完成。我們只要看即將供應給桃園大潭天然氣發電廠的、觀塘天然氣接收站目前進度就了解狀況。其實這個接收站的環評在十年前就已經通過。而且即使立即順利通過環差(環境差異分析)的審核,單單興建接收站工程,也要到2023年才可能完成。而在核四地區,若要改建成天然氣電廠,加上環評的時間,到2025年也完成不了,所以燃氣是緩不濟急。
然而如果使用液態燃料,只要在核四重件碼頭由油輪接過來的地方做油管,而在核四廠內興建液態燃料的儲存槽即可。像大潭天然氣發電擴廠,要增加900萬噸燃料,可見在核四也可能就是建400萬桶的儲存槽就可以了。一個油輪就可以載200萬桶的油或液態燃料,因此在供應上不會有任何問題,剩下的問題只是成本而已。
而我們將使用液態燃料這個部分定位為3年轉型期。在這時間就是要在核四開始挖深井,就像我們蘭陽地熱的利澤地熱電廠一樣。而這個地熱井一個井大約7公里深,在利澤工業區就可以有10MW的發電量。那麼在核四廠因為地質、地層結構相像,以及跟龜山島都是20公里遠,基本上我推估也會是挖7公里深的向龜山島方向的定向井,就可以有10MW的發電產能。這樣只要多挖幾口井,就可以快速將核四廠轉型成地熱電廠。當然我們知道,目前台電公司高階人員的心態是,核四廠裡面不使用非成熟的技術。這就是為什麼我提出由台汽電公司在金山地區買一塊地,挖五公里的地熱深井,與我們合作來開發地熱發電的技術。使其在一年之內,將目前被台電視為不成熟技術的地熱發電,變成可以使核二廠及核四廠快速轉變成地熱電廠的成熟技術。
没有奠基於前人研究,是NEP2地熱挖井失敗的主因
六月十七日宜蘭選出的陳歐珀立委,帶著能源國家型計畫(NEP2)地熱主軸的相關教授以及能源局掌管地熱的陳科長,一起到宜蘭縣三星鄉紅柴林2號井去參觀。媒體報導陳歐珀立委要求NEP2要編更多的錢在礁溪及三星繼續挖井。他說NEP1研究結論說三星及礁溪的地底有2.6個核四廠的地熱潛能。因此政府要再編更多的挖井費用繼續在三星及礁溪挖井。其實,這說法是很大的誤導。因為原先江協堂教授與宋聖榮教授等人的研究是說整個宜蘭平原,而其中最重要的其實是在利澤龍德工業區。因為熱源是從琉球海槽或者從龜山島(台灣唯二的活火山之一)過來的,所以在2016年6月10日,我就曾經寫過一篇文章〈既然熱源來自於龜山島火山,NEP2地熱井為什麼不挖在海邊?〉我們看到日前陳歐珀立委說要爭取挖井的費用,主要是要花在三星鄉。當然他曾經代理過三星鄉長,對三星情有獨鍾,這一點我們可以理解。尤其是如果能將三星鄉因為挖掘地熱井而變成另外一個像礁溪的溫泉鄉,那麼對將投入宜蘭縣長選舉的他在選票上面會有莫大的幫助。
然而事實是:三星地區並不是一個適當的淺層溫泉區,從前人的研究就可以看出這樣的結果。不幸這幾年NEP2將幾乎全部的研發能量以及挖井經費都用在三星紅柴林地區。導致整個6億元的NEP2地熱主軸計劃只能發30KW(而非原訂目標1MW)電力,以失敗收埸。
我認為失敗的主要原因為:
第一、主導的地質地科教授們重視的是取得岩心、發表學術論文,是否能夠發足夠量的電是在其次。
第二、地方的政治人物想利用NEP2地熱發電研發經費探勘溫泉所在,將三星紅柴林地區變成溫泉區。這不只對選票有幫助,甚至還可以大發土地利益。
第三、NEP2挖地熱井時,認定四稜砂岩地層會有水層是錯誤的,專找地底最低電阻區的做法是錯誤的。其實在十年前,台東縣政府用能源局的經費補助、委託工研院在台東縣金崙地區調查地熱資源,其結案報告中我們就可以看到如下的論㫁:
「地層電阻率與溫度關係是研究地熱特性的重要因子。Ussher et al.(2000)研究大地電磁探測(MT),孔內電阻井測(Resistivity log)。岩心電阻率與溫度的關係時指出,由於熱水、黏土礦物及高溫的交互作用影響,使地熱系統中出現極低電阻率(<10 Ω-m)的地層特徵,此特徵普遍的存在於地熱系統,為地熱構造調查的重要指標。在地熱系統中,低溫岩層(<70℃)的電阻率最高;中溫岩層(70℃~200℃)的地層電阻率極低,約在1-10 Ω-m之間;高溫岩層(>200℃)的電阻率較中溫地層電阻率顯著增加,但仍不超過100 Ω-m。大地電磁法可以獲得深地層電性構造,是目前世界各國地熱資源開發最常使用的方法。」(P.7-18)
用這些論斷來看,紅柴林的挖井團隊努力找地電阻最低的地方。其實那些地方並不會是高溫的地熱區,因多水區的地電阻更低。但是,在金山萬里向下挖、或在核四向龜山島挖五公里以上的深井,可完全避開NEP2找不到熱源的錯誤。
如何既廢核四又使損失極小化
如何能既廢核四、又可使損失極小化呢?其實在過去這二十多年來,我們一些反核四的朋友都努力要做這樣的一件事情。例如說,在1996年5月24日,在立法院通過了引用憲法第五十七條第二款的「廢止所有核電廠興建案」(簡稱廢核案)時,如果台電公司依照當時的承諾,四個月之內行政院沒有覆議成功就把與美國奇異公司(GE)簽的國際標合約作廢,那麼損失只會有幾十億元,最多80億元。而在2000年時,行政院張俊雄院長在10月27日宣布廢核四政策後,那個時候核四的花費,即使再加上所謂的對GE公司合約的賠償,也不過是400億元左右。然而到2014年馬政府在311日本福島核災帶動的反核民意,及林義雄律師無限期禁食的壓力之下,宣布核四要封存時,核四已經用了2800多億元了。所以目前能夠做的就是,如何使核四廠已經投資下的資產「廢物利用」。例如說先賣掉核燃料棒、將核四廠的核反應爐低價退還給實際興建核四廠的日本日立公司。之後核四廠内的兩個汽輪機以及供電設施,其實是可以使用的。
那麼如何使用其供電設施,以及汽輪機呢?這是我過去寫〈再論如何將核電廠轉變成地熱電廠〉的主要構想。而想到中間需要一個過渡階段,所以後來再加上使用甲醇、乙醚、酒精、輕油等液態燃料的電廠,因此再提出〈油管地熱管、雙管齊下救缺電〉。這中間當然主要目標是要建成全世界最大、最先進的地熱電廠。我們台灣有這個條件嗎?有,因為在核四廠附近就有龜山火山島,而且還有琉球海槽就在附近。
打造全世界最大最先進的地熱電廠
全世界各地目前運轉的地熱電廠,都是歸類為淺層地熱電廠,也就是說它的地熱井的深度大約在2500公尺之內,而且直接取用地下熱水來做汽水分離、擴容閃發,並且使用蒸汽渦輪機來發電。而我們目前準備在核四廠建構的地熱電廠,是使用CEEG井取熱不取水的技術,使得由內管跟外管之間的環狀通道進入的冷水,在地底320℃的環境之下吸收外管外面的熱量,而由內管底部上升到井口,並且使用這個將近290℃的高壓高溫水,來做地熱電廠的發電之用。
這個方法目前全世界都還是只有觀念階段,還沒有真正實際運作的大型電廠。在2016年10月21日京都大學工學院Takehiko Yokomine教授,與日本新能源公司(J-NEC,Japan New Energy Corporation)合作,在九州大分縣做了一個1450公尺的閉迴路地熱管的取熱試驗,成功發出75KW的電力。而我們目前蘭陽地熱資源公司,即將在台灣的淺層地熱資源區,做一個CEEG式的地熱電廠,預計在一年之內可以完成。其發電容量至少1MW以上。
有了這些基礎之後,我們可以在核四廠或在核二廠附近的金山地區,挖一個5000公尺的深井,作CEEG井取熱的試驗。試驗成功後,我們可以同步在利澤地熱電廠以及核四廠內或核四廠的外圍,挖一口7公里深、斜向龜山島的定向井,並且做取熱試驗。只要取熱成功,那就可以保證在核四廠內建成CEEG式深層地熱電廠。當然接下來就是成本的問題。
目前我們也與德國的一些地熱公司接觸,例如說CEEG井取熱系統概念設計發明人、博賀丹‧沙基維茲博士(Dr. Bohdan Zakiewicz)。他也在歐洲努力要興建CEEG式的地熱電廠。但是因為德國等歐洲大陸地方的地溫梯度大約只有每百公尺3℃左右,遠低於利澤地區或者核四廠地區每百公尺6℃左右的地溫梯度。因此,在歐洲大陸要建CEEG式的地熱電廠是比台灣困難很多。
另外,在冰島地區,我們看到冰島深鑽計畫(IDDP)第一期及第二期。第二期即將挖到900℃的岩漿庫。那麼一口井就能夠發出非常高容量的電力。英國希望投資冰島的地熱電廠,並且建一條1400公里的海底電纜,將冰島的地熱電廠所發的電,送回英國使用。我們目前也接觸到歐洲的團隊,德國的團隊號稱可以挖20公里的深井,並且使用的材質可以耐溫到3000℃。目前我們也正與這個團隊積極聯繫,希望能在利澤地區至少挖一口10公里深的地熱井。如果這個10公里深的地熱井挖掘成功,我們也可以一樣在核四廠來挖地熱井。因為這樣的10公里深井,井底溫度超過375℃,即超過水的臨界溫度,這口地熱井就可以發出數十MW的電力。
要使用最先進的挖井技術,來建構最先進的地熱電廠,使核四廠能夠轉型為全世界最先進、最大的CEEG式深層地熱電廠,這是我們的信念及使命。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311廢核/NO NUKES/非核家園/全國廢核大遊行/20  

日本舉行311悼念儀式 災民有家歸不得道辛酸
上報作者陳博臻 | 上報 – 2017年3月11日 下午10:10
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島發生地震,接連引發海嘯與核災事故,重創日本東北地區。如今6年過去,許多當時尋求避難,或遭撤離的民眾卻依然流離失所。日本《每日新聞》11日報導,截至2月13日,逾12萬名日本民眾依然無法回家,有些人已決定這輩子不回家鄉,選擇在外地開創新的生命。
「我從來沒想過,我竟然在臨時住宅待了6年。」61歲的増倉弘敏(Hirotoshi Masukura)說道。當初福島第一核電廠發生事故時,他從管制區撤離,但管制區內輻射可能須花上幾十年才能消除。
増倉弘敏位於福島縣浪江町的家鄉將於3月底解除撤離命令,不過他已經決定不回家,他說:「即便我希望回去,我也做不到了。我想要住在安心的環境中。
曾住在仙台的居民於6周年時返鄉步行於曾遭地震、海嘯襲擊的區域。(湯森路透)
一名住在宮城縣仙台市的女護士向《每日新聞》表示,她的兄長是一名警察,不幸在引導民眾躲避海嘯時喪命,她說:「我以我兄長為榮,他盡忠職守。但我還是希望他能夠回來。」
日本東北地區的岩手縣、宮城縣,以及福島縣為受創最嚴重的3個行政區域,災害發生之際共47萬人逃離。《每日新聞》報導,截至2月13日,依然還有12萬3168名民眾無法返鄉。
日本國家劇院舉行悼念儀式
11日,日本國家劇院舉行東日本大地震悼念儀式,集會人士下午2時46分群體靜默,因為6年前311大地震於此刻襲擊日本。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致詞中提到,受創災區重建作業已邁入新的階段,基礎建設亦已恢復,且部分解除福島縣的撤離命令。他說:「我在這裡跟大家保證,政府將會盡全力建立一個面對災害時能夠強而有力應變的國家。」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出席悼念儀式。(湯森路透)
受害者家屬代表、現年72歲的石井義信(Yoshinobu Ishii)的家鄉在福島縣川內村。石井義信認為,川內村已經跟過去不一樣了,年輕人不會再回來,他說:「我認為,我們有責任號召人力重建村落。」
日本皇室同樣表達哀悼。日本秋篠宮文仁親王表示:「我們希望,困苦中的每個人將不會被忘記或拋棄,有朝一日他們一定能夠再次安居。」
日本明仁天皇與皇后美智子今年沒有參加悼念儀式,不過日本皇室宮內廳(Imperial Household Agency)指出,日本天皇與皇后選擇在皇居進行哀悼
秋篠宮文仁親王與妻子秋篠宮妃紀子。(湯森路透)
《每日新聞》指出,福島第一核電廠6座反應爐廢爐作業需花上40年,3萬9598名福島居民至今仍住在福島縣以外的地方。
日本警方、海岸巡防隊與志工11日則持續於岩手縣、宮城縣,以及福島縣沿岸搜尋失蹤人口。《每日新聞》報導,日本311災難共造成1萬5893人死亡、2553名失蹤。倖存者承受著生理與心理的苦楚,3縣共3523人的死因與災難相關,包括生理疾病死亡或心理因素而自殺。
不過,日本政府打算全面重啟一度暫停運轉的核電廠,目前已有3座核電廠啟用
反核人士抗議安倍晉三重啟核電廠。(湯森路透)


 

311廢核/NO NUKES/非核家園/全國廢核大遊行/20  

日本311福島核災滿6周年 台電:積極推動核電廠如期除役
-A
+A
風傳媒作者曾詩婷 | 風傳媒 – 2017年3月11日 下午3:01
日本311滿6週年,全國廢核行動平台11日聯合舉辦「非核低碳 永續能源」大遊行,台電對此表示,將積極依循政府能源政策,推動執行核電廠如期除役。台電指出,6年來,在社會各界投入,並持續透過多元對話、共同關注互動下,非核家園的目標已於今年1月正式寫入電業法。
針對今年遊行重視低碳、永續能源的推動,台電則表示,將持續從「電力供應端」強化既有機組運轉與維護,進行環保高效率火力電廠機組更新,以及風力、太陽光與水力發電等再生能源的發展,盼能提供更多元永續的能源選擇。
台電表示,目前也透過在電尖峰時段與用戶買電、打造虛擬電廠的需量競價,並透過用戶群代表居中有效即時減少用電,加上季節、時間電價等措施,盼能確保全國穩定用電。
台電更指出,將積極依循政府能源政策,推動執行核電廠如期除役、放射性廢棄物處置、蘭嶼低階核廢料遷出與核四資產利用最大化,並切實辦理環保高效率火力電廠更新、再生能源發展等,讓台灣的能源轉型兼顧永續環境與穩定用電。
對於廢核遊行所關注的放射性廢棄物處置,台電說明,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去年底決議成立「非核家園推動專案小組」,盼透過公共討論參與,凝聚核廢料處理的社會共識,台電也將依非核家園小組的決定,積極推動蘭嶼低階核廢料遷出與集中式貯存設施等規畫。
廢核遊行除台北場外,高雄和台東也同步舉行。台北場將於下午2點凱道上集合,高雄場「廢核反空污遊行」將於下午2時30分在高雄市勞工公園廣場集合出發。台東場「疼惜台東好生活 反核廢遊行x廢人活化市集」將於下午2時在台東市鐵花行人徒步區舉行。


下個月11日,也就是日本311大地震10周年,當時台灣對「東日本大震災」的援助,至少捐助200億元日圓,約台幣68億,且超過有捐款的其他93個國家總額,居世界第一,也讓日本人相當感念,十年過去依舊感謝。日本台灣交流協會昨在臉書發文表示,「我們的謝意,也許你們無法想像,十年了,我們還是要謝謝台灣。」,並附上一部影片,也深深感動台灣網友,高喊「台日一家,互相幫助!」、「十年了,日本還一直在謝謝台灣,這也很難想像。日本加油!」影片謝台灣!日本311地震10周年 網感動喊:台日一家 https://bit.ly/3aXGqA1
© 由 三立新聞網 提供
▲日本民眾謝謝台灣給他們活下去的力量。(圖/翻攝自日本台灣交流協會臉書)
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在臉書以感人的文字寫道,十年前櫻花盛開的某個下午,大家突然面臨從未想像過的痛苦,阿公辛苦開墾的田地、阿嬤留下的手錶、婚紗照、孩子送的小禮物、小時候手牽手走過的那條路、最愛的家鄉通通都沒了,全部被無情地沖走。
在每天充滿餘震、很多人想要逃走的時候,「願意走進來陪伴我們,災後也一直不忘替我們擔心、為我們鼓勵的就是台灣」、「我們的謝意,也許你們無法想像,十年了,我們還是要謝謝台灣,感謝有你」,並附上一部30秒的影片,是311地震災後畫面,與日本人感謝台灣的內容。
日本台灣交流協會的發文,感動台灣網友紛紛留言「十年了,日本還一直在謝謝台灣,這也很難想像。日本加油!」、「台日一家,互相幫助」、「希望台日友誼能一直保持,天佑日本疫情早日退散,好想念日本,解封後一定要報復性的出遊,台日友好。」、「台日一家,互相幫助」、「再努力加油,日本好鄰居!。影片謝台灣!日本311地震10周年 網感動喊:台日一家 https://bit.ly/3aXGqA1

311廢核/NO NUKES/非核家園/全國廢核大遊行/20

 


小英、林全回應廢核遊行:2025台灣擺脫核能依賴

2017-03-11  19:48

〔記者李欣芳/台北報導〕針對今天的廢核大遊行,蔡英文總統與行政院長林全今晚都在臉書做出回應,蔡總統期許2025年的台灣,將會是擺脫依賴核能,擁抱清潔、永續能源的台灣;林揆也說,6年前日本發生了福島核災,這個慘痛的事件,讓廢核及綠能成為我們的共識,也是我們長期努力的目標。

  • 針對廢核大遊行,蔡英文總統在臉書上做出回應。(記者李欣芳攝)

    針對廢核大遊行,蔡英文總統在臉書上做出回應。(記者李欣芳攝)

蔡英文說,政府積極發展再生能源。去年的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成長了21.2%,達到歷史新高的126.9億度。而今年初通過的電業法第一階段修正,將讓台灣綠電產業的發展,穩健、大步地前進,全力實現2025年,綠電占比20%的目標。

她表示,有一天,數百座的離岸風機將豎立在台灣海峽。我們的屋頂、廠房、閒置土地和集水庫都會廣泛佈建太陽能板。 有一天,台灣人可以開始使用地熱來發電,而多數的中大型養豬場都設置了沼氣發電設備。這是實現「2025非核家園」的那一天,也是我們努力的每一天。

林全表示,推動廢核及綠能,是為了讓人民免受核災風險、減少核廢料對環境的影響、降低空氣污染源,更是為了台灣的永續發展。

他說,今年年初,立法院通過了電業法的修正案,讓台灣的能源轉型,踏出一大步。我們將以穩健、開放的方式,加速台灣綠電產業發展,不但能讓我們達成在2025年綠電佔比20%的目標,還可創造更多經濟產值與就業機會,並提升整體生活環境。

林全指出,每年的3月11日,他知道有些團體與民眾選擇走上街頭,表達廢核的訴求,高雄還有反空污遊行。其實,政府跟人民的想法是一樣的,我們都想讓所有人能呼吸乾淨空氣、看見清澄的天空,享受乾淨、有效率、穩定、價格合理的電力供應,而且不用擔憂核災的發生及核廢料的污染。「我所領導的行政團隊,會竭盡所能,讓大家都能安全、安心地生活在這片土地上」。

311廢核大遊行 原能會:認同反核團體訴求

2017-03-11  15:28

〔記者楊綿傑/台北報導〕311非核低碳,永續能源大遊行,以「核廢遷出蘭嶼」、「建立社會對話機制」、「檢討增訂核廢處理相關機制」為主要訴求。原能會在遊行前也發布聲明表示,2025非核家園是政府的既定政策,原能會,將落實資訊公開及公民參與,監督台電做好核電廠除役及核廢料處置工作。

  • 反核大遊行3月11日在台北舉行,許多民眾響應。(記者方賓照攝)

    反核大遊行3月11日在台北舉行,許多民眾響應。(記者方賓照攝)

  • 反核大遊行3月11日在台北舉行,許多民眾響應。(記者方賓照攝)

    反核大遊行3月11日在台北舉行,許多民眾響應。(記者方賓照攝)

  • 311反核大遊行今下午展開。(記者楊綿傑攝)

    311反核大遊行今下午展開。(記者楊綿傑攝)

在如期廢核方面,原能會表示,認同民間團體311大遊行「核廢處置動起來」之訴求,也正朝2025非核家園的目標邁進,現正積極審查核一廠除役計畫,預定106年6月底完成審查,另亦要求台電於107年底及110年中如期提出核二廠及核三廠除役計畫。

對於反核團體要求「積極處理核廢」的部分,原能會已對台電未依時程選定低放處置設施場址,開罰1000萬元。近日也完成「低放處置計畫替代應變方案的具體實施方案」及「蘭嶼貯存場遷場規劃報告」兩項報告的審查,要求集中式貯存設施應3年選定場址8年完工啟用,做為蘭嶼遷場以及核電廠除役廢棄物貯存的解決途徑。另集中貯存設施僅為「中繼站」,台電仍應積極推動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計畫,早日選定處置場址,以妥善解決問題。

原能會也說,關於先前舉辦的民間核廢論壇中多項共識,不僅認同也參採,目前原能會已建立「公眾參與平台」,加強辦理公民參與、地方訪查、說明會及環境平行監測,以落實與社會溝通,納入公民參與機制。

「NO NUKES」佔領凱道 籲執政黨別忘廢核承諾

 

311廢核/NO NUKES/非核家園/全國廢核大遊行/20

台北場的主辦單位更將「NO NUKES」巨型字體放在凱道前,象徵社會堅定的反核決心。(圖擷取自廢核行動平台臉書)

2017-03-11  14:50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由全國廢核行動平台聯合舉辦的311「非核低碳 永續能源」大遊行,將於今下午在台北、高雄、台東三地展開。台北場的主辦單位更將「NO NUKES」巨型字體放在凱道前,象徵社會堅定的反核決心。

廢核行動平台表示,311下午2點遊行在凱道,「NO NUKES」巨型字體裝置已放在凱道正中央,每個字約2米高、1.5米寬,象徵台灣社會堅定的反核決心,更呼籲執政者別忘了「非核家園」的承諾。

廢核行動平台提醒,民眾可在上面簽名、貼貼紙,以總統府當做背景拍照打卡上傳,將廢核的聲音傳出去。

今年全國廢核大遊行主要訴求,除要求政府執行2025年非核家園,積極將核電除役、核廢處置、能源轉型納入政策之中,還要加入急需解決的低碳空汙議題,要求政府加快腳步,提出廢核政策的具體規劃與時程。

相關影音


遠東風電環評 補件再審
By 聯合新聞網, udn.com查看原始檔七月 21日, 2017
A-A+
2017-07-21 00:39經濟日報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
遠東集團將跨足風力發電。環保署昨(20)日審查由遠東集團德勤投資公司轉投資竹風離岸風電環評,該案預計投資上百億元、2021年動工,昨差點遭封殺,最後環評委員決議,補件再審。
分享
環保署快馬加鞭昨一口氣召開竹風電力公司開發的竹風離岸風電、上緯新能源開發的海能離岸風電環評,兩案皆決議補件再審。另外,環保署昨也審查英華威開發的陸域雲林縣口湖、四湖鄉風力發電案環評,則決議「進入二階」及「補件再審」兩案並陳方式,交由新一屆環評委員決定。
環保署昨日首度召開竹風風電環評專案小組會議,其風場位在新竹市外海、距岸邊約2至6公里,水深約15至50公尺,涵蓋面積約51.6平方公里,風機最大總裝置容量不超過450MW(百萬瓦),已避開環境敏感區位,如香山濕地,距離中華白海豚棲息地在5公里以上
在昨日閉門會議上,有環委認為,該案開發位在活斷層上,根本不宜開發,應打入二階環評後再予以否決。不過,也有委員認為,斷層上是可以開發,而是須避開觸動帶;還有委員認為,若因斷層活動致風機傾倒,因位於外海,人身安全影響不大,投資風險是業者自己要評估、承擔。最後決議補件再審。
竹風電力籌備處執行長吳宏能表示,該案投資額估計上百億元,以2021年動工、2023年營運為目標。未來不排除引進策略性夥伴,但遠東集團一定會主導。


 

選址斷層區造風場 環委:我都替竹風電力捏把冷汗 
分享選址斷層區造風場 環委:我都替竹風電力捏把冷汗到Facebook 分享選址斷層區造風場 環委:我都替竹風電力捏把冷汗到Line 分享選址斷層區造風場 環委:我都替竹風電力捏把冷汗到Google+
今日環保署首次審查竹風電力在新竹外海的離岸風電開發案。圖為離岸發電機組示意圖。(上緯公司提供)
2017-07-20 20:12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今日環境保護署首次審查竹風電力在新竹外海的離岸風電開發案。環評委員表示由於該場址南邊靠近新竹斷層,未來可能有安全上的疑慮,並直言該選址讓「我(環委)都替你們捏把汗」,全案最後仍需補件再審。
環評委員指出,該風場南邊有新竹斷層,且斷層變形幅度大、變形帶也寬。環委認為,業者應該要更詳細的調查斷層範圍和活動狀況。在閉門會議時,環委更直言「任何堅固人造物碰到斷層,都是螳臂擋車」。
與會的能源局官員則表示,雖然不確定斷層的狀況,但應不涉及安全問題。站在全國再生能源政策及產業的角度考量,政府希望能讓國內廠商參與離岸風電產業鏈,且目前離岸風電多設置在彰化外海,而且如果其他縣市都沒有離岸風電,太陽光電會與農業產生競合問題。
最後在環評委員的要求下,指示竹風電力應詳細調查斷層資料、繪製精確的地形圖,優先考慮迴避斷層帶,並且提出抗震設計,全案補件再審。
風電力的離岸風場位於新竹香山外海2至6公里,水深15至50公尺處。該開發案由遠東集團旗下德勤投資公司出資,是少數由台灣本土廠商完全主導開發的風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