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政治攻防的主題淪為謊言與誤解的溫床與集散地,而可以讓政治投機分子如此肆無忌憚地運用資訊落差、專業權威公開說謊、全力造謠的,除了惡劣的政治環境,還有台灣長期不重視人文社科知識的因素,如果台灣未來烏雲遍佈的國內政治還有一絲改革的希望,穿透這層烏雲的,唯有人文社科知識的普及與重視,這是下一任有責任意識的政府,無可迴避的課題。
823後,留給整個台灣的時間不多了。國會結構沒有變,憲法法庭已凍結,接下來會看到更多離譜、誇張、荒唐的法案,政府預算一定會被砍更慘,今年已被砍以往的六倍,複凍以往的15-20倍,明年只會更慘,而這是民意的選擇。且財劃法讓各地方政府拿走超多錢,請大家要監督地方政府好好運用,不要貪污或浪費。絕大多數地方議會都是國民黨一黨獨大,監督力量需要全民加入。
重點還是在於行政權怎麼回應立法權的荒唐行為。執政黨的政務官們戰力大多很弱,能出來回應議題的人超少。不能只有零星的立委或民代在回應議題呀,希望賴清德不要忘記自己是總統與執政黨黨主席,趕快進化。至少府院黨之間的戰力要先整合起來,現在真的是各吹各的調。重大議題要想辦法多跟民眾溝通,總統要更積極主動。然後真的不要幻想用修辭就解決問題,該做的政策要推,該加碼就要更聰明地加碼,該堅持的事情就要堅持。
現在執政黨的狀況就是2018年的那個慘狀,不會回應議題、不會說明施政方向、該做的事情被攻擊後就縮了。台灣面對內憂外患,留給賴總統團隊的時間不多,留給整個台灣的時間也非常緊迫。 https://tinyurl.com/24tjdd6j
"陳方隅 -"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9%99%B3%E6%96%B9%E9%9A%85
https://tinyurl.com/2yg5bpve
一黨獨大制(英語:dominant-party system或one-party dominant system),又稱一黨優勢制[1],是形容一個國家由某政黨透過直接選舉制度下,長期勝出而得以達到穩固執政之政局情境。通常發生在共和制的開發中國家。此種政黨通常在立法機關(國會)中連續數次取得大多數議席,又或贏得總統選舉。
雖然一黨獨大制與一黨執政在結果上有某些類似特徵,但絕不應被混淆。[註 1]然而,選舉式威權國家能打擊最大在野黨,保留花瓶政黨與執政黨一同參與選舉,營造一黨優勢制形象,以免一黨專政形象過於明顯。一般而言,一黨獨大制可以產生於完全民主、部份民主國家、混合政權或專制政權,在攸關政權的中央選舉中會有數個政黨角逐權力及議席,但選舉結果卻是由一個大政黨勝選,長期壟斷執政權。此外一黨多元制,也被視為一黨獨大制的變體。
簡介[編輯]
一黨獨大制政權使用制度渠道而不是鎮壓來影響民眾。[2]主要有以下方法:
政權通過土地改革、扶貧、公共衛生、住房、教育和就業計劃的強制分配來控制公民和經濟精英。[3]此外,還向獲勝聯盟分配私人物品,以維持權力。[4]向獲勝聯盟提供私人物品也可以防止內部衝突。[5]
政權利用教育系統來教導和維護合法性,通過教師的招募、紀律和培訓允許專制政府控制教師實現其目標,即培養年輕人的服從性。[6]
政權保持控制的另一種方式是舉辦選舉,儘管不是公平的選舉,但選舉本身可以讓公民感到他們擁有一定的控制權和政治出路。[7]
政權還可以通過國際合作,通過支持和獲得其他類似政府的支持,特別是經濟支持,加強本國的統治
"一黨獨大制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4%B8%80%E5%85%9A%E4%BC%98%E5%8A%BF%E5%88%B6
異哉,所謂「一黨獨大」?
"陳信仲:異哉,所謂「一黨獨大」? – 思想坦克|Voicettank" https://voicettank.org/%E7%95%B0%E5%93%89%E6%89%80%E8%AC%82%E4%B8%80%E9%BB%A8%E7%8D%A8%E5%A4%A7/
自去年地方大選以來,直到總統大選僅剩四個月的現在,藍白在野勢力對執政黨的批判不曾停歇。通常這些批判都是圍繞著時事議題發散,當然,如果是有道理的監督、敦促執政當局改善與修正,未嘗不是整體社會向前邁進的動力。可惜的是如同我們早已習以為常的那樣,這些批判多半是沒有證據的含沙射影,滿溢著民粹煽動的氛圍;否則就是顧此失彼的雙重標準,混淆中央與地方權責的惡意指控。
彷彿生活於鐵幕的藍營造夢人
在毫無止盡的政治攻防當中,我們可以看到批判方遭受反駁而被逼到理路死角時,時常會放出的大招:「中央是誰執政?」、「民進黨一黨獨大不用負責嗎?」在他們的腦海裡,蔡英文的連任給他們帶來了很大的心理陰影,因為連任,所以一黨獨大;因為一黨獨大,所以絕對的權力造成絕對的腐敗,因此必須「下架民進黨」,好「阻止」腐敗的蔓延。然則更讓人訝異的是,抱持如此信念的,不僅是一般的尋常網友,甚至還有「知識藍」等某些專家學者。
這樣推論的連鎖,該有多滑坡姑且不論,台灣目前的政治現況可以算得上是「一黨獨大」嗎?倘若政治情勢變成「一黨獨大」真的就會「萬劫不復」、「十惡不赦」嗎?
何謂「一黨獨大」?
著名的義大利政治學者喬萬尼・薩托利(Giovanni Sartori)在其沿用至今的重要著作《政黨與政黨制度》(Parties and Party Systems)一書當中,透過比較各國歷來的投票結果與制度,提出了一黨獨大,或者一黨優勢制(dominant-party system)的定義。薩托利認為,取得國會優勢的政黨要建構起一黨優勢制,換言之,走向對政權的長期壟斷,至少要滿足以下三個條件:一、投票群體處於穩定狀態;二、明顯超過境界線(取得絕對多數席次);三、如果第一黨與第二黨之間的差距夠大的話,確保取得絕對多數席次的次數達到三次(或四次)。如果上述這三個條件都滿足,就可以預測一黨優勢制度已然成形;反之,如果上述條件欠缺任何一個,則觀察期間還要持續延長。
薩托利之所以提出這樣的定義,是因為過去研究的案例當中,一黨獨大的情勢很容易就被打破,即使我們所熟知的、作為案例來說最純正的日本五五年自民黨一黨獨大體制,從歷代的支持率看來,五五年六十三點六、六九年五十九點三、七二年五十五點二,到了七六年就喪失了絕對多數的席次。真正能夠滿足一黨獨大的案例並不多(十三國案例當中僅有兩到三個國家完全符合),更別提智利、丹麥、義大利等看起來像一黨獨大,實則要嘛必須與他黨組成聯合政府才能續命,要嘛本身就很短命,根本滿足不了一黨獨大定義當中的「長期」壟斷政權。
日本自民黨。圖片來源:達志影像/美聯社
因此,目前台灣的政治局勢,如果就薩托利的定義來看,尚且還不到「蓋棺論定」的程度,畢竟蔡英文政權發軔以來,民進黨也不過取得兩次的國會絕對多數,是否真的走向一黨獨大,還得看本次大選的結果(從民調來看很可能並不會演變至此)。而且就算本次大選民進黨真的又取得絕對多數,也不見得就會持續到永遠。
對於薩托利而言,一黨優勢制並不是什麼值得畏懼的事,因為一黨優勢制完全包含在政黨多元主義的範疇當中,它不過是偶然形成的產物。我們不能說,因為一個政黨取得長期政權,就代表我們失去了民主或者一定會產生弊端,從理論上來說,一黨優勢制底下的競爭者是合法且正當地存在著的,換句話說,以外的其他小黨是真的具備獨立地位且可以與優勢政黨對峙的。就歷史來說,一黨優勢制也不必然造成弊端,且因為長期執政就永久存續下去的判斷也不符歷史事實。
薩托尼在談論一黨優勢制時,在結尾之處貌似要回應大多數混淆視聽的言論般總結道:一黨優勢制底下,比其他複數政黨制,更有增加在野黨之間資源不平等的傾向,但是即使考慮所有細微的差距,也撼動不了以下的事實,即,一黨優勢制底下的政黨所享受到的機會平等,是霸權政黨制(hegemonic party system)底下的小黨聽都沒聽過、想都不敢想的。
真正該畏懼的是「霸權政黨制」
真正應該恐懼的,也困擾政治學家薩托尼已久的,是將有健全民主體制(競爭制度)底下的一黨優勢制,與不健全、甚至根本沒有民主體制(非競爭制度)之下的霸權政黨制相混淆。所謂的霸權政黨制,在官方或者事實上都不允許權力的競爭,在這樣的制度底下,縱然允許其他小黨的存在,也不允許敵對霸權政黨,或者與之公平競爭。政黨輪替這件事不僅實際上不會,理論上也不可能發生,無論喜不喜歡,霸權政黨都將持續掌握權力。一黨優勢制的情況底下,還存在能夠負起政治責任的政府的條件(意指監督是可能的),霸權政黨制底下,既不能回應民眾需求,也無法受到制裁。
歷史上符合霸權政黨制的,有前蘇聯的衛星國,現在的中國共產黨、北朝鮮以及過去的國民黨,因此我們應當恐懼的事物,不應該感到陌生。真正會造成弊端、扼殺民主的,從來只可能是國民黨威權復辟,或者台灣被對岸併吞的情形。然而藍白的KOL與某些學者專家們,無知也好、居心不良也罷,就要將兩者相提並論。其實,只要台灣的民主制度沒有改變,就算民進黨長期壟斷政權也是合於政黨多元主義的偶然現象,受到健全民主制度的監督,根本沒有所謂的「權力腐化」這件事。
在選舉接近白熱化的今日,讓筆者感嘆的是,從雞蛋到綠能,我們可以發現政治攻防的主題淪為謊言與誤解的溫床與集散地,而可以讓政治投機分子如此肆無忌憚地運用資訊落差、專業權威公開說謊、全力造謠的,除了惡劣的政治環境,還有台灣長期不重視人文社科知識的因素,如果台灣未來烏雲遍佈的國內政治還有一絲改革的希望,穿透這層烏雲的,唯有人文社科知識的普及與重視,這是下一任有責任意識的政府,無可迴避的課題。
"陳信仲:異哉,所謂「一黨獨大」? – 思想坦克|Voicettank" https://voicettank.org/%E7%95%B0%E5%93%89%E6%89%80%E8%AC%82%E4%B8%80%E9%BB%A8%E7%8D%A8%E5%A4%A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