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F1361DSC03349-1嘉義種《臺海采風圖》中的番薯(國立臺灣圖書館藏)陳第〈東番記〉,是台灣有番薯最早的記載

夯番薯四百年~蔡承豪講古:吃番薯不可不知的番薯史 | 上下游News&Market https://bit.ly/3VzZWrF
冷冷的天,好想來顆烤番薯,暖胃又暖手!不說你可能不知道,番薯很夯並不是最近的事,台灣人夯番薯,已經夯了四百年啦!
吃番薯不能不知番薯事。對番薯歷史瞭若指掌的故宮圖書文獻處副研究員蔡承豪,曾為了撰寫《台灣番薯文化誌》一書,翻遍數百年來的文獻典籍,把眼睛都看花了,只為尋找「番薯」二字。最後終於拼湊編織出台灣番薯的複雜身世,還發現許多新鮮有趣的番薯軼事。
一顆小小番薯,穿越台灣歷史長河,故事處處有梗,有辛苦也有香甜。且聽蔡承豪老師細說分明。
蔡承豪細細爬梳台灣番薯史,從史料中挖掘重要發現和趣味軼事(攝影_蔡佳珊)
番薯是台灣象徵,所以是本土作物?
不是喔,番薯的原鄉在中南美洲!在祕魯,曾經發現距今一萬年以上的番薯塊根遺骸。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以後,番薯才從美洲傳播到歐洲,而後的大航海時代,番薯因為容易保存,被當做船上糧食,因而跟著環遊世界。葡萄牙人把番薯帶往非洲,西班牙人把番薯帶到亞洲,亞非的熱帶氣候地區,非常歡迎番薯來此繁衍。現在番薯是世界上分布最廣的作物之一。
因此番薯之於台灣,是個道地的舶來品,歷史大約四百多年。
那麼,番薯是如何來到台灣的?
途徑可能不只一種。
一, 原住民帶來的。台灣原住民與太平洋諸多島嶼住民同屬於南島語族,各物種也藉著黑潮航行從南洋傳播而來,其中可能包括番薯。
二, 外國人船難時漂來的。六、十七世紀,往返台灣附近海域的外國船隻眾多,因氣候或海流影響而發生船難者時有所聞,若船上旅客攜帶番薯當作糧食,很可能因此而漂到台灣島上落地生根康熙年間的方志,提到有些台灣番薯來自南洋,特別有一種是來自「文來國」(今汶萊),推論有可能是西班牙等外國人帶來台灣的。
三, 中國傳來的。1594年,中國官方在福建大力推廣番薯,當地的漁民或商人,來台灣捕魚或經商時,可能隨身攜帶幾個番薯,一部分在船上充飢,一部分就留在台灣種植。
誰第一個提到台灣有番薯這件事?
陳第的〈東番記〉,是台灣番薯的第一份目擊報告。陳第是個文人也是個旅行家,在1603年跟著名將沈有容來到當時被稱為「東番」的台灣,調查有沒有倭寇。他在〈東番記〉寫下所觀察到的台灣物產,其中就有番薯,不過是歸類在蔬菜類而非穀類,可見當時番薯還不是平埔族的主食。
陳第〈東番記〉,是台灣有番薯最早的記載(攝影/蔡佳珊)
番薯為什麼有個「番」字,跟原住民有關係嗎?
跟原住民沒有關係喔。番薯是從西洋傳入中國的作物,所以用「番」字開頭,就像番茄、番石榴、番麥(玉米)一樣。
有時寫作「蕃」薯,是因為日本時代的文獻中,跟作物有關的「番」字會加上草字頭。至於「甘藷」,則是日本時代官方調查當中的正式學術稱呼。
其實以前的原住民還曾經拿番薯來嘲笑漢人呢。因為漢人拓墾經常欺騙侵佔原住民的土地,原住民就以閩南語的「壞人」來稱呼漢人,有的更稱漢人叫做「噗」,就是放屁的聲音。因為漢人常常吃番薯簽摻米,腸胃蠕動常放屁,原住民見狀就直接叫漢人「噗」,比「壞人」更言簡意賅。
聽說番薯曾經救援國姓爺,是怎麼一回事?
鄭成功發兵東渡台灣時,因風浪太大,被困在澎湖島上多日,面臨缺糧危機。鄭軍只好就地募集糧食,湊合到一些番薯、大麥等雜糧,勉強稍解燃眉之急。
鄭軍開進鹿耳門以後,荷蘭軍隊退守熱蘭遮城,撤守時把庫存稻米都燒掉了。戰事不斷拉長,鄭軍的糧食又拉警報,於是鄭成功下令:就地開墾!
種什麼能最快收成又能填飽肚子?答案就是:番薯!根據《梅氏日記》,就是被鄭軍俘虜的荷蘭土地測量師Philip Meij的紀錄,士兵們非常認真地種植番薯,無論是山腳或是可以開墾成水田的平地,「幾乎沒有一個角落沒被耕種」。無論士兵的年紀多小,通通都瘋狂投入番薯的種植,直到足以維持鄭軍三個月的溫飽。
番薯成為鄭軍能夠支撐九個月最終獲勝的大功臣,如果沒了番薯,台灣歷史可能就此改寫!
《臺海采風圖》中的番薯(國立臺灣圖書館藏)
番薯是漢人來台的拓墾先鋒作物,到底有多強大?
清初來台採硫的郁永和說台灣「產糖蔗雜糧,有種必穫」,好像處處平疇沃野的天堂,讓移民冒險勇渡黑水溝也要來。可是水源有限,平原有水田、旱田;土壤有別,有上上田也有下下田。如果分到沒水又貧瘠的田,難道就天堂夢碎?
幸好還有番薯,幫忙先民扭轉乾坤。番薯不僅耐旱,對各種土壤的適應力也相當強,無論是砂質壤土還是壤質砂土都能長得頭好壯壯,連海邊的鹽份地帶都可以種植。它又生命力強韌,不用太費心照顧也能繁殖收成。
移民紛紛渡海來台,要養活這麼多的人口,幸虧有番薯。清初的台灣方志就如此記載番薯:「一畝地有數十石之穫。地土薯、力省而獲多,有貧者賴以克腹。」
當平原開墾逐漸飽和,先民只好往山區發展,番薯繼續當他們的開路先鋒。「左手植藍,右手種薯」是漢人利用山區的主要模式。「藍」就是山藍,又稱大菁,是可製作染料藍靛的植物,「薯」指的自然就是番薯了。有番薯作為後盾,開墾者不用擔心糧食問題,得以專心在山上種植經濟作物。
而更厲害的是,番薯在地下成長時,隨著塊根逐漸膨大,地底的土層也跟著鬆軟了,等於一邊種植一邊改良土壤,是初墾之地的天然幫手。
竟然有人為了台灣番薯走私?
番薯在台灣如魚得水,到了清初,從南到北的多本方志中都有番薯的記載,可見番薯已經遍布全台了。因為物美價廉,到了十八世紀初,竟然開始回銷中國了。漳泉一代的商人,從中國運來布匹、鐵鍋、瓷器、紙等台灣缺乏的生活用品,回程時載運米、麥、豆、鹿肉和番薯到廈門等地銷售。
由於當時台灣番薯比中國大陸便宜很多,有人甚至為此鋌而走險,偷渡來台,就是為了買台灣番薯,再賣回中國大賺一筆。1790年,就有兩艘小船偷偷摸摸在東港上岸,船上行跡可疑的四個人,還沒來得及買番薯,就被查獲了。
彼時,大陸沿海若發生饑荒,官方也會立刻調動台灣的「薯絲」前往賑災。薯絲就是曬乾的番薯簽,在災荒時比稻米還好用,因為稻米還要去殼,薯絲加水煮熟就能吃。
阿公阿嬤都說他們是「呷番薯長大」,他們吃的番薯是哪一種?
老一輩常說「我們都是呷番薯長大的」,但是每個人吃的可能不是同一種番薯。其實日本時代的番薯品種百花齊放,1922年之前,栽培面積最多的大老級品種是從沖繩來的白和蘭。北部和東部的明星品種是七十日早,號稱七十日就可收成。中南部地區是台農三號、十號、青心尾、嘉義種的天下。除此之外,還有地方性的草根勢力,譬如新竹的鐵線藤、台中的五斤種、高雄的番種……
稱霸台南的嘉義種番薯,顏色偏白、產量極高,是嘉義東石的農民從嘉義農事試驗支所(今農試所嘉義分所)偷採出來的,這個原本不被研究人員看好的品種,卻意外走紅,成為1930年代台南地區占有率最高的品種。
嘉義種
嘉義種
日治時期的甘藷品種多元豐富
五斤種
台農31號
台農27號
台農26號
台農25號
台農19號
台農17號
台農16號
台農10號
台農9號
台農3號
台灣番薯的品種是從哪裡來的?
日治時期,番薯有一波重要的「綠色革命」。1900到1937年間,台灣番薯的收穫量從兩億公斤激增到十七億公斤,種植面積從三萬九千公頃增加到十三萬九千公頃。平均每公頃收穫量更翻倍,從五千兩百公斤,提高到一萬三千公斤。這般亮眼的增產成績,來自於有計劃的品種引進、改良和栽培技術提升。
1907年起,台灣總督府的農事試驗場就從中國、日本、美國、爪哇、婆羅洲等地引進各種品種,進行馴化試驗,並推廣優良品種。1922年,更在嘉義農事試驗支所展開雜交育種工作,精選出產量高、品質又佳的品種。
這些「混血兒」模樣、滋味各個不同,都以「台農」為首命名,如同一個番薯地球村。
當時的番薯除了食用之外,還加入了戰時的「工業兵團」,背負著支援戰事的使命。因為番薯可用於發酵工業和無水酒精的製造,生產乙醇、甲醇、丙酮等有機溶劑,作為軍需工業原料。
台灣人何時開始以「番薯」自稱?
在日本時代,有些到中國大陸的台灣人自稱「番薯仔」,因為台灣的形狀就像一顆番薯。不過大規模稱台灣人為番薯,是到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之後。
當時台灣兵與外省士官因為語言習慣大不同,為區隔彼此而有了戲稱,外省士官覺得台灣兵土土鈍鈍,就像他們吃的番薯一樣,所以就叫他們「番薯」,台灣兵很自然就反稱這些班長、排長為「芋仔」。
原本這些戲稱也無惡意,而且只在軍中流傳,不過後來在政治情勢下,才被煽動而帶有族群對立的意涵。
其實,芋頭比番薯更早生根在台灣土地上,甚至可溯及新石器時代!早期台灣根本是主食芋頭的原住民樂園,而番薯是漢人大量遷台以後才普及的。所以從歷史說來,是番薯趕走了芋頭才對。
台灣種最多番薯是什麼時候?
戰後二十五年,是番薯狂飆的黃金年代。戰後初期百廢待舉,台灣民眾搶購糧食,商人囤積走私,造成米價高漲。稻米更必須擔任外銷主力,出口來換取日本的肥料和工業器材。此時幸好有番薯,為台灣島民打造了一層安全網,發揮穩定社稷的功效。
隨著農業逐漸復甦後,農家普遍以養豬作為副業,番薯的角色更為關鍵。當時糧食局提倡「雜糧、養豬、稻米」的循環增產模式,也就是種植番薯等雜糧用來養豬,豬的排泄物又可用來堆肥、改善土壤,進而增加稻米產量。
番薯餵豬也餵人,領土不斷擴張,最高峰時廣達二十四萬公頃!這數字幾乎與現今稻米種植面積相當,顯示番薯在那個「以農養工」的年代,默默擔任台灣經濟起飛的幕後功臣。也因此,現今許多長輩的腦海中都銘刻著煮番薯養豬、再賣豬付學費家用的童年記憶。
阿公吃番薯長大,我吃番薯減肥,為什麼番薯都不會退流行?
番薯就像是七十二變的孫悟空,從養豬到養生都行。1970年代後,由於養豬企業化、玉米開放進口,番薯的需求量一落千丈,近年都維持在一萬公頃上下。但是番薯在台灣人心目中的重要性,並沒有因此消失,反而更上層樓,以健康、天然、懷舊的形象再次風靡眾生,變身為養生聖品,進軍超商,持續創造跨越世代的共同甜蜜記憶。
在台灣歷史的舞台上,番薯既是開墾先鋒,又是救災良佐,既可當糧食又可當飼料,連軍需工業都能軋一角,角色舉足輕重,比稻米更為靈活多變。其貌不揚、平凡價廉的番薯,始終貼合時代脈動,與台灣緊緊相繫,難怪可以連夯四百年!
番薯夯四百年不退燒(攝影/蔡佳珊)夯番薯四百年~蔡承豪講古:吃番薯不可不知的番薯史 | 上下游News&Market https://bit.ly/3VzZWrF


【圖解】黃地瓜、紅地瓜、紫地瓜差在哪?適合什麼料理? - 食譜自由配 - 自由電子報

16954038256685

臺灣人的主食之一。 早期大部分的農民除了種稻以外,秋冬之際還會種甘藷。農民會將收成的甘藷削成一條一條的「甘藷簽」,曬乾後就可以儲藏好幾個月,想吃的時候就撈點甘藷簽和稀飯一起煮,熱騰騰的地瓜稀飯就完成了。此外,過去每戶農家都會養幾頭豬,當時農民習慣將家裡的剩菜剩飯、甘藷簽和地瓜葉混在一起,煮成一大鍋粥後,當成飼料餵豬吃。 現代人吃地瓜稀飯是為了養身,但早期農家吃地瓜稀飯主要是為了節省白米。1954年時,當時的農政單位希望能多出口一些白米到日本,為臺灣賺取外匯,還曾發起「大家都來吃甘藷」的運動,鼓勵大家能多吃點甘藷,節約白米,以增加臺灣出口到日本的白米。如今臺灣生產的稻米非常充足,甘藷也從早期的糧食作物轉為養身的健康食品,甘藷的營養價值也極度受到重視。 作者:AG Studio、摘錄自農業超有梗
大家都來吃甘藷 - 農業知識入口網 https://bit.ly/3rWVVA3

2022-10-16_1021302022-10-16_102123160427-1468-00-jHDux

【圖解】黃地瓜、紅地瓜、紫地瓜差在哪?適合什麼料理? - 食譜自由配 - 自由電子報


吃地瓜(蕃薯)時配這個東西竟可消胃酸!!在這個黃金時段吃下地瓜,功效百倍!|Cook1Cook食譜話題 https://bit.ly/3CEKGRG
營養分析
  一、飽腹低卡
  食品名稱(每100克可食部) 熱量(千卡) 膳食纖維(克) 地瓜99 1.6 面條284 0.8 稻米346 0.7
  三種食物對比結果:同等重量下,地瓜熱量最低,膳食纖維含量最高。所以用地瓜代替部分主食,既能減肥又不用挨餓,一舉兩得呀!(不過吃了地瓜就要適量減少主食了,注意控制總熱量)
  二、通便排毒
  地瓜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約相當於米麵的10倍,而且質地細膩,不傷腸胃,吃起來沒有粗糙感。
  膳食纖維中的纖維素可以增加糞便體積和排出量、增加胃內的填充物、加快胃腸道蠕動,從而增加飽腹感,促進糞便排出,縮短有害物質在腸道內停留的時間,達到排毒的效果。
  地瓜中的果膠是一種可溶性膳食纖維,會在胃內形成很粘稠的物質,延緩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另外果膠還可以降低血清膽固醇水平。
  三、預防癌症 
  抗癌物質一:脫氫表雄酮。日本國立癌症預防研究所近日公佈的一項研究結果指出,地瓜是超級抗癌食物。這主要歸功與地瓜中特有的一種特殊成分:脫氫表雄酮,這種植物激素可以防癌並且延緩衰老。美國科學家經過研究也發現:這種植物激素對於預防乳腺癌和結腸癌最有效。
  抗癌物質二:膳食纖維。地瓜中富含膳食纖維,增加了糞便排出量,縮短糞便在大腸內的停留時間,稀釋了致癌物;包裹了膽酸和其他致癌物;細菌使膳食纖維分解產生短鏈脂肪酸,降低了糞便的PH值,抑制致癌物的產生。
吃地瓜(蕃薯)時配這個東西竟可消胃酸!!在這個黃金時段吃下地瓜,功效百倍!|Cook1Cook食譜話題 https://bit.ly/3CEKGRG


蕃薯/地瓜/蕃薯是如何傳入台灣+福建省有一個名叫陳振龍的商人,他在菲律賓呂宋島+廣東有一個叫林懷蘭的名醫到交趾(今日的越南)+蕃薯傳入台灣途徑早在荷蘭人到達以前,後又有其它途徑、品種陸續攜入 1.隨福粵移民攜入 2.台灣原住民早已食用 3.由呂宋、婆羅洲等地攜入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地瓜/蕃薯/紅薯、甘薯、山芋、番芋、地瓜+蕃薯是什麼時候引進台灣的呢?四種可能:十七世紀以前台灣原住民南島民族攜入或在十七世紀荷蘭人統治台灣時,或由西班牙人在台灣時帶入,或由福建省的移民帶至台灣栽種的。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地瓜品種/番薯是最具台灣精神的農作物。 原產於中南美洲。 由於容易攜帶保存,約15~16世紀的時由西班牙人和荷蘭人帶到台灣和中國福建省/日本時期發現台灣適合種植番薯,1921年在嘉義成立嘉義農事試驗支所(嘉義農業試驗分所) 專門收集台灣本土品種結合外來品種來培育優良番薯品種。 從1922年到1944年嘉義農事試驗支所共培育33種番薯品種,這些品種都冠上「台農」, 直到今天,台灣的番薯品種仍然以這種方式命名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番薯+土豆-馬鈴薯+玉米/人口成長+人口壓力/中國歷代人口發展趨勢圖-康熙:1712年「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王朝的人口極值往往出現在鼎盛之後、滅亡之前,且更加靠近滅亡/乾隆朝,中國有了正規的人口統計。西元1741年,乾隆六年第一次全國人口統計的數字為1.4341億/中國縣太爺們的日常就兩樣:刑名和錢谷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