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6火燒北鼓樓與1901火燒拱宸門/新竹市北鼓樓是竹子城   1886火燒北鼓樓與1901火燒拱宸門/新竹市北鼓樓是竹子城

北鼓樓Untitled Document - http://goo.gl/ID73Ax
北鼓樓   
  新竹市北鼓樓是竹子城時代的北門城門,也是老一輩口中的老地標。不過現今沒有人見過這座北門街頭的鐘鼓樓,它在一八八六年一場大火燒掉了。省立新竹醫院社會服務室主任吳俊雄考證北鼓樓的原址,係北門街十三號老振興和十五號曾義發商行之間巷子相對處。
   雍正十一年(1733)淡水同知徐治民,修建以竹子為材料的城垣。竹塹城以北鼓樓北端(今北門街)為北門,考棚邊街東南端(今關帝廟)為南門,暗街仔東端(今東前街)為東門,石坊腳(今石坊里)為西門。四個城門內的區域是清朝居民活動範圍,也是一個具有人性化的空間,歷史悠久的寺廟都在竹子城內。

  北鼓樓位於北門大街靠城隍廟這一端,接近淡水廳署,人車出入頻繁,因而成為公告示眾之所。道光二十九年( 1849 ) 八月勒石「禁佐雜擅受民詞」碑,禁止官員貪贓妄法,這塊石碑立於北鼓樓下左畔。 咸豐元年(1851)也在北鼓樓下右畔,立「憲禁家碑」,宣示禁止濫葬

  新竹縣政府前任主任秘書林炳章,接受市府耆老訪談時,曾回憶一首新竹城的台語兒歌,兒歌內容和廟名、地名有關十分有趣,其中提到北鼓樓。

  這首兒歌內容是:「琉璃燈,迎去媽祖宮,媽祖無閒(沒空),迎去觀音亭(竹蓮寺),觀音媽面笑笑,迎去大眾廟,大眾爺面烏烏,迎去絞場埔(刑場,在現西大路與食品路交叉處鄰近殯儀館東邊一帶),絞場埔沒發草(沒長草) , 迎去西門口 , 西門口沒石頭 ,迎去北鼓樓,北鼓樓沒米倉,迎去田中央」。

  這首押韻的兒歌,每個韻腳就是新竹過去人們所熟知的地標、包括北門 的媽祖宮、觀音亭、大眾廟、絞場埔、西門口、北鼓樓。以上多數是在西門 、南門和北門 。 東門是日據時代以後才發展出來的新市區 , 因此今天最熱鬧的東門,在這首兒歌中反而沒有出現

資料引用自潘國正先生的「新竹文化地圖」

--------------------------------------------------------------

鐘鼓樓是東亞傳統古代的一種系列建築,由鐘樓和鼓樓構成,其作用為報時,早晨鳴鐘,晚上擊鼓,因此有晨鐘暮鼓之稱。通常鐘樓和鼓樓分別建在東西兩側相向而立,東面為鐘樓,西面為鼓樓。但也有南北排列的,例如北京鐘鼓樓就是南北排列,鐘樓在北,鼓樓在南。鐘鼓樓也可以是單體建築,例如山海關鐘鼓樓、天津鐘鼓樓。

--------------------------------------------------------------

國寶流浪記 蔡仁堅
2014年9月21日 19:53
〈百年揭秘李慎彝傳〉之文刊出,一位中學歷史老師輾轉找到我,除了想把上文做為教材微詢同意,還希望進一步講述這淡水廳築城碑「國寶留浪記」的故事。這一方紀錄建築竹塹城歷史的古碑,一百六十年間(1829~1989),承載城市的悲歡離合,曾經光輝顯耀卻又顛沛流浪,確實也已成為一段富涵歷史教訓的歷史。

國寶回家記

一位友人用心可感,竟然從廿一年前的舊議事錄,找到了「國寶回家記」始末。1987年11月,筆者時為議員,為流落於動物園的竹塹珍寶請命,向當時的任富勇市長提出質詢:淡水廳築城碑「是國寶級的石碑,希望趕快把他從動物園搬回來(東門城前)。

這方質材堅硬色澤上好花崗岩的築城碑,1971年7月當時執政者為「新竹動物園成立紀念」,在背面另刻上「囿苑宏規」四大字,立碑於市立動物園入口處噴水池南側。任富勇市政府考慮了兩年,是讓他就此做為動物園成立紀念埤?還是完璧歸趙讓他回到城門前恢復為築城碑?

兩年後,幸而「完碑歸城」!

1989年11月筆者再度質詢追蹤、並進一步發展改善方案:「最近(築城碑)已經放回來(東門城)了」;質詢重點轉移至整個東門城廣場的問題,對於廣場上歷年層層的鐵欄杆、重重的添加建設「應該全部把它拆掉……整個廣場復舊,(整理成為)市民悠閒去看古蹟,去聊天的好場所。」此時廣場上擁擠著蔣公銅像、停擺多年的鐘塔、久已乾涸的噴水池……,但筆者全部拆除之議茲事體大,此次質詢乃無疾而終,卻為十年後的「新竹之心」計劃留下伏筆。

竹塹城繁華時代

築城碑全名「皇清新建臺灣府淡水廳城碑記」。光緒廿年(1894)塹城先賢陳朝龍撰修《新竹縣采訪冊》,曾實測築城碑高七尺一寸(227.2公分)、寬三央四寸(108.8公分)。這宏偉豐碑原本矗立何處?是如何流浪到動物園?

道光九年舊曆八月廿日由臺灣府知府鄧傳安撰文;管理虎尾溪以南海防理番事務的臺防同知、亦是以慈惠愛民流傳史冊的書法家蔣鏞書寫刻就的築城碑,要設置何處呢?

道光時代,塹城東門區屬較晚發展區;南門區雖中華式城制自古崇尚南區位,各式禮制建物常居此,但彼時塹城南門連接城外東南廂在安全上卻是最脆弱的;西門迤行香山狹小海岸平原;北門地區才是首善之地。雍正十一年(1733)同知徐治民「環植莿竹周圍四百四十餘丈(1408公尺),建樓四座凡四門」(淡水廳治)。環竹圍城原本是漢人從平埔族的生活智慧學得,多年後日本初據臺灣仍處處可見竹林鬱蔽的平埔番社。漢人鳩佔鵲巢,為了興建竹子城把竹塹平原的主人道卡斯族平埔社,強制集體遷往郊外舊社。竹城時代的北城門衍變為鐘鼓樓,人稱「北鼓樓」(今北門街近中山路口端),有許多塹城諺語兒歌圍遶北鼓樓傳誦至今。

張德南老師嘗自淡新檔案、日治土地申告書、戶籍謄本、族譜及田野訪談,重現北鼓樓地區前一個世紀餘(1733~1886)的昌盛繁華風貌。道光九年磚石造新城的新北門,命名為拱宸門,比之竹城舊欻門的北鼓樓,向外擴張約三百五十公尺(今北門街、北大路口),迅速成為塹城新地標。

淡水廳城碑就樹立在此精華中心街道的端點、拱宸門前的西畔(左側),確是當時全城最佳地點。

1886火燒北鼓樓與1901火燒拱宸門

出了拱宸門,西行是連接竹塹港(舊港)的商貿之路,道咸同半個世紀從北門到舊港,港口市街臻於極盛;北行則是由水田聚落北上新莊、艋舺的官道,是當時的臺灣第一號公路。每天市集聚散行人熙攘,北臺最繁忙的城門無過於此,北門口真是淡水全廳最佳傳播廣告的位置

拱宸門的右側,是次佳宣傳位置,要等候43年後,同治十二年(1873)淡水同知向燾才樹立了另一方「示禁碑」碑碣。這方示禁碑訴說:「淡疆風俗,原係樸美之區,一切兇橫強悍之習素所未聞,邇年人心不古詞訟繁興……」因此立碑禁止「藉命索擾、賣業重找、誣良為盜、命案牽連」濫興官司。136年後之今日臺灣,則更言論分類械鬥,舉國如訟矣!

繁華若夢,光緒十二年(1886)一場大火把北鼓樓焚毀,原來舊北城門前分立兩側的石碑:「禁佐雜擅受民詞碑」與「憲禁冢碑」從此遺佚至今不復聞見。無獨有偶,十五年後明治34年(1901)7月31日,又一場火災由北門街金德美商店起,當時《日日新報》報導火勢延燒廿七間店面,波及焚毀拱宸門,也把歷史悠久、張首芳家族創設於1830年代經營食品藥材、麵粉香粉的塹城老招牌金德美燒得就此家道中落,但又因此蘊育了日治時期美名傳兩岸的「北臺大儒」張純甫(1888~1941),寒徹骨後有撲鼻香,誠然不虛。

祝融劫後的築碑命運如何呢?

我是國寶:北臺第一碑!

1905年新竹繼臺中、臺北第三順位公告實施市區計劃(都市計劃),殖民政權對象徵前清國的城垣必要進行祛魅清洗,北門焚毀、西門南門及各段城牆在此後二次市區改正的十年間逐步拆解殆盡,僅餘東門於1935年總督府指定為史蹟紀念物予以保護。

在殖民地建設工程進行中遭遇的前朝舊物如古碑、古砲,包含淡水廳城碑陸續被送進「新竹公園」中。傳說城碑曾被人取走當橋板,卻發生牛車臨橋裹足不前,徒留無法証實的靈驗故事。

1916年日治總督公告成立臺北公園、臺中公園及新竹公園等。「新竹公園」內規劃有「兒童遊園地」,1923年建設動物小屋。沒想到日治都會公園附屬性質的動物小屋衍變成民國四十年代的「中山公園」動物飼養場,由於有新竹旅日華僑何國華捐贈虎豹獅象大型動物,小小竹塹城的小小飼養場竟繼臺北、高雄之後號稱「三大公立動物園之一」於民國六十年七月一日成立「新竹市立動物園」,執政者喜功之餘,把正流浪於中山公園、質材一流的國寶築城碑翻面銘刻「囿苑宏規」,誌記了那個年代政府對待歷史文物的態度。


短短半個世紀,臺灣遭逢兩次改朝換代。1895年之變,日本殖民政府迅速深入認識新領土,不但展開為期達廿年的調查事業,且對前朝文獻制度積極搜羅研究,掌握統治資料以厚植統治工程。1945年之易,國民政府於敗遁之際,心思在於整肅除異壓抑先住居民鞏固偏安政權,對認識僅存領土並無熱情。政權穩固後,連御用的各縣市文獻委員會也紛紛裁撤(1961~1975),至今僅剩兩個名存實亡。新竹縣文獻委員會幸有抗日餘生、又二二人倖存的鄉先賢黃旺成(1888~1979)主持,史筆正直博學多聞又熱愛鄉土,為後代留下十七期《文獻會通訊》
、一部《新竹縣志,1957》 、和62年日記(1912~1973),彌足珍貴。民國43年12月30日《通訊》第壹染期,刊出「新竹縣古物古蹟自然物保存案」,共列十九件由縣政府通令保存,為首者即「淡水廳建城石碑」,並說明石碑在「中山公園內」,其次才是迎曦門、再次為孔廟大成殿(1824)。淡水廳城碑乃我竹塹第一號歷史文物,筆者遍查臺灣現存各碑亦可確定:這國寶城碑是北臺(灣)第一碑。

1886火燒北鼓樓與1901火燒拱宸門/新竹市北鼓樓是竹子城1886火燒北鼓樓與1901火燒拱宸門/新竹市北鼓樓是竹子城1886火燒北鼓樓與1901火燒拱宸門/新竹市北鼓樓是竹子城  
原文刊於園區生活雜誌人間事情專欄

----------------------------

《新建臺灣府淡水廳城碑記》碑文如下:
淡水廳治距郡城三百里而遙。厥初環植刺竹為衛,故以竹塹名城。後又增砲臺於四門樓上。生聚日久, 周遭皆居民,四門如故,竹塹已有名無實。夫民保於城,無城何恃以固?臺郡自南而北,若臺、若鳳、 若嘉、若彰,或先或後並仡崇墉,獨淡水闕焉。道光六年,閩、粵分類之擾,淡水受害最後,而勢甚岌岌, 賴制府孫公東來,克奏膚功;迨去疾既盡,即請建城垣,捐廉千金以勸輸將,得旨嘉許。 時信齋李君慎彝以臺灣令權同知篆,實肩其事。淡水民本好義,感信齋之實心保障,益赴功如恐不及。 經始於是冬之十一月,至九年之八月竣工。傳安前後治郡,與聞是役之詳,既已遹觀厥成,可無文以應信齋請耶?

考春秋傳,楚蒍艾獵城沂、晉士彌牟營成周,功皆豫立,不愆於素。古今事勢不同,今南方城多用磚石, 不似古之擇地取土、峙榦束板以築,則無所謂平板榦、稱畚築、物土方、議遠邇者,淡水其難其慎,而興斯役。 欲求工堅,先期料實。料之大,無如磚、石矣;信齋念海外磚皆鬆脆,難以經久,內外兩面,易磚為石。 石條釆自內山、石柱運自內地,難計程期,欲如內傳之畢事不過三旬得乎!淡城周四里,計八百四十丈, 即傳所謂計丈數、略基址也。基底掘深數尺,用石填實;然後層累而築,下既厚、宅更 安矣。計城高一丈八尺、基寬一丈六尺、頂寬一丈二尺,即傳所謂揣高卑、度厚薄也。四里之城, 約分一十二段,每段各派紳士督工。其自下而上,分為三層,石條與細石相間;砌至五尺,乃用長石一道為眉, 內外如一,中用三合土、碎石層層堅築;至第三層乃磚石相閒。城面鋪磚,粘以石灰,不留罅隙 。城垛共九百七十四座,砲臺之建如前。其縱橫曲直之布置,皆集群策而成。工用捐輸,皆屬殷戶司出納, 不假手於在官,即傳所謂屬役賦丈也,所謂度有司、慮財用也。信齋相度有方,然戴星不常厥居。 其朝夕巡視、諧協紳耆、獎勵工匠、並程功積事以稟承於信齋者,則為竹塹巡檢易君金杓。信齋職在司馬, 易君為其屬吏,殆傳所謂書以授帥而臨以成令者乎!有城不可無池;城既畢,乃濠而橋其上,並為水涵以 走潦水。向之竹今既為城,向之塹今復成濠。而又以其餘力,脩治內外道路皆平。城工於是無遺憾矣。

信齋非擅聚米畫沙之韜略也,惟是慮事必周、臨事必果,積誠所動,人自無貳、無虞樂於效命。 故雖三年報竣,而人不以為遲;雖糜白金至十萬有餘,而人不以為費;雖聚紳蓑城,嚴寒酷暑,無少暇豫, 而人不以為勞;維億之費,出於官捐者十之二,餘皆取於士庶捐助,雖計畝輸粟、按船出算,而人不以為苛。 蓋惟公,故溥師古而不泥古,詎僅無負上官之委任,並足副當宁之勤求矣。

溯臺地初闢,北路最為荒涼。其植刺竹為城之徐君治民,為設淡水廳之第三同知, 尚僑寓彰化;至王君錫縉,乃自彰移治竹塹;承其後者,增設砲臺之楊君愚也。大約目南而北, 無不如履虎尾,慄慄危懼。不謂六十年後,竟得苞桑之固、磐石之安若此。王君創建衙署於先、 信齋創建城垣於後,皆籍隸四川之威遠,亦一異也。信齋已升通守,復以獲盜列薦簡;大工之竣, 仍須優敘。行見入覲天顏,必得顯擢酬庸。民思舊德,雉堞即甘棠矣。

維時始終斯役者,署淡水同知事、今升噶瑪蘭通判、前臺灣縣知縣李慎彝,四川威遠縣人,嘉慶戊辰進士; 署竹塹巡檢兼司獄事易金杓,江蘇儀徵縣人。總其成,則在籍前署廣西柳州府事、候補同知林平侯, 候選知縣進士鄭用錫等。襄厥事,則副貢生劉獻廷等;官海外者,前署臺灣鎮事、金門鎮總兵官陳化成, 福建同安縣人;今臺灣鎮總兵官劉廷斌,四川溫江縣人;前臺澎兵備道、今陞陝西按察使孔昭虔, 山東曲阜縣人,嘉慶辛酉進士;今臺澎兵備道加按察使銜、兼提督學政劉重麟,陝西朝邑縣人,廩貢生; 前臺灣府知府、今升四川成綿龍茂道徐鏞,安徽桐城縣人,嘉慶己巳進士;今臺灣府知府、 循例引見卸事鄧傳安,江西浮梁縣人,嘉慶乙丑進士;署臺灣府事、臺防同知王衍慶,山東聊城縣人, 乾隆壬子舉人;例得備書。其樂輸姓名,書於另碑。

道光九年,歲次己丑,秋九月壬辰朔、二十七日戊午建。

------------------------------------------

新竹市東城門與碑記+《新建臺灣府淡水廳城碑記》碑文如下 @ IHC5506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http://goo.gl/1sO9Gr

------------------

這一塊「皇清新建台灣府淡水廳城碑記」在新竹市動物園門口找到了。為什麼?因為陳玉焜市長(市長任期:1968-1973)把他刻上「囿苑宏規」四個字,作為動物園的標記,來彰顯他的政績。

會刻「皇清新建台灣府淡水廳城碑記」呢?因為是清朝道光九年造的城門、城牆、城壕,所以刻「皇清」。雍正元年(1723),當時諸羅縣以北,以大甲 溪為界,大甲溪以南屬「彰化縣」,大甲溪以北屬「淡水廳」,「淡水廳治」(縣府所在地)就設在竹塹,因為過於荒涼危險,所以歷任「淡水廳」的同知(縣 官),都賴在彰化城裡,而不到竹塹就任(鳳山縣官(較早稱為「台灣縣丞」)也住在台南府城不去上任)。從1723到1759的淡水廳父母官,可就一直住在 彰化城內。

1886火燒北鼓樓與1901火燒拱宸門/新竹市北鼓樓是竹子城1886火燒北鼓樓與1901火燒拱宸門/新竹市北鼓樓是竹子城1886火燒北鼓樓與1901火燒拱宸門/新竹市北鼓樓是竹子城1886火燒北鼓樓與1901火燒拱宸門/新竹市北鼓樓是竹子城1886火燒北鼓樓與1901火燒拱宸門/新竹市北鼓樓是竹子城   

---------------------------------------------------

美麗的竹塹城-新竹 @ 邁阿密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BtILUv

1886火燒北鼓樓與1901火燒拱宸門/新竹市北鼓樓是竹子城時代的北門城門在一八八六年一場大火燒掉了/勒石「禁佐雜擅受民詞」碑,禁止官員貪贓妄法/立「憲禁家碑」,宣示禁止濫葬/立碑禁止「藉命索擾、賣業重找、誣良為盜、命案牽連」濫興官司/早晨鳴鐘,晚上擊鼓,因此有晨鐘暮鼓之稱/北臺第一碑1829年「淡水廳建城石碑」,築城碑全名「皇清新建臺灣府淡水廳城碑記」+背面1971年刻「囿苑宏規」/東門於1935年總督府指定為史蹟紀念物

1886火燒北鼓樓與1901火燒拱宸門/新竹市北鼓樓是竹子城1886火燒北鼓樓與1901火燒拱宸門/新竹市北鼓樓是竹子城1886火燒北鼓樓與1901火燒拱宸門/新竹市北鼓樓是竹子城  


新竹市立動物園的「大象門」並非憑空出現,而是建築師參考德國漢堡的哈根貝克動物園所建造的。 二十世紀初,哈根貝克動物園是世界上名聲最響亮的動物園,日本建築師特地把在德國觀摩動物園的經驗帶回亞洲,成了臺灣透過日本間接與德國文化相遇的證明。
文:賀律銘
二○一七年因大幅整修而封園,到了二○一九年終於整建完畢的新竹市立動物園,其實是臺灣現址最古老的動物園,在將近九十年前落成,遺留了不少日本時代的痕跡。比如走進動物園裡逛一圈,可能會有遊人狐疑不已:怎麼一個園區有兩座大門,而且比較小、比較舊的入口前還擠滿了猛按快門的人群?
動物園舊大門上,鑄鐵製作的雄偉大象及獅子雕塑兩兩對視,鑲嵌在富麗、浪漫又典雅的牆柱上,充滿和洋兼容並蓄的美感。這入口蓋得不大,但來頭可一點也不小──正是一九三六年由日本建築師森田重所設計、完整保存至今的大門,現在已被列為歷史建築。
二○一七年的「新竹市立動物園Reborn」計畫,其中一項重點工作就是修復這日治時期留下來的大門,雕塑在許多專家的巧手下,褪去了高達十三層的顏料層,終於確認最初使用的是藍綠色,並以此為參照復原了這極富歷史意義的建築。
今日新竹動物園的舊大門一隅
當年,新竹市立動物園的「大象門」並非憑空出現,而是建築師參考德國漢堡的哈根貝克動物園(Tierpark Hagenbeck)所建造的,類似的大門也可在比新竹市立動物園早三年落成的福岡市立動物園看到二十世紀初,哈根貝克動物園是世界上名聲最響亮的動物園,日本建築師特地把在德國觀摩動物園的經驗帶回亞洲,並將當時最新潮的展示方式實現在新竹市立動物園內,成了臺灣透過日本間接與德國文化相遇的證明
但⋯⋯哈根貝克動物園究竟是特殊在哪裡,為什麼日本設計師會想遠渡重洋將德國的動物園模式帶回臺灣,它又為何是彼時全世界動物園產業的領頭羊呢?
 一個從六隻海豹開始的傳奇
一八四八年的漢堡,一艘易北河下游的漁船上傳來一陣騷動:「魚網卡了六隻海豹!」
回港後,拖著魚網的漁工向老哈根貝克報告此事。儘管港口城市裡漁船進進出出,但捕到海豹可不是件常有的事。看著這幾隻海豹,老哈根貝克沈思片刻,叫人弄來兩個大木盆,稍晚,即在斯皮爾布登廣場(Spielbudenplatz)展示這幾隻海豹,參觀費每人酌收一分錢。
原本老哈根貝克只不過想試試水溫,誰也沒想到,人們居然真的擠破了頭、爭相搶著看這區區幾隻海豹,受歡迎的程度遠超過老哈根貝克的想像。這家人於是嗅到商機,風塵僕僕地跑到當時普魯士的首都柏林故技重施,在柏林政治動盪的革命中靠著幾隻海豹又撈了好一筆錢。
當時,年僅四歲的哈根貝克還懵懵懂懂,尚不曉得在賺得這筆意外之財的同時,他也從此結下與野生動物的不解之緣。
有了這次海豹的經驗,哈根貝克家族深刻體會到「異國」的動物是多大的商機,他們決定從魚販正式跨足野生動物貿易。在家族的努力之下,不到二十年,哈根貝克家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動物供應商,雇用專業的獵人與各地原住民為歐美各國的動物園、馬戲團提供動物。在德國尚未加入殖民地角逐的那個時代,能打造這樣的國際貿易網絡堪稱奇蹟。
一八七四年,長大後的哈根貝克利用自家後頭的空地與馬廄開了家族的第一間動物園,展示了蒙古野馬、侏儒河馬與海牛等珍奇異獸(甚至還有異國民族展示),吸引無數漢堡市民蜂擁而至。
但時間久了,哈根貝克開始感到不滿足:動物收藏稀有是稀有,但總覺得這動物園少了個味兒。問題出在哪呢?
他在自傳中寫道:「我渴望給動物更多空間,我真的不想用籠子讓牠們擠在一起,我想讓牠們漫步在廣袤的空間中。」
對哈根貝克來說,看著在侷促空間裡踱步的動物,那跟看博物館裡的標本可真沒什麼不同。「我要透過最佳的角度呈現自然中的自由動物!」他幻想著有一天,一定要用最自然的方式來打造動物園,讓動物可以漫步在戶外的自然環境中(最好還要是與牠們原產地類似的環境);可惜的是,以他手邊這座動物園的條件,離達成夢想還有很長一段路。
於是,滿懷期待的哈根貝克開始著手尋找理想動物園的新地點,最後看中了有些山坡、有些窪地,一片位於漢堡近郊斯特林肯(Stellingen)的馬鈴薯田。
接著,哈根貝克僱用了來自蘇黎世的雕塑師艾根斯威爾(Urs Eggenschwyler)來設計他的新動物園。艾根斯威爾曾在他自己位於蘇黎世的私人小動物園中,初步嘗試透過壕溝來取代圈住獅子的圍籬——這種方式深得哈根貝克的心,以「壕溝」取代「圍籬」,動物當然看起來自由無比。而被大動物商找上的艾根斯威爾自然也很開心,他趕緊動員一票工班來到漢堡,想讓自己的構想與技術大放異彩。
一到漢堡,尷尬的問題來了:壕溝、假山固然潛力無窮,不過⋯⋯具體來說壕溝要挖多寬、多深?假山又要造多高、多陡呢?這種數據翻書找不到,問動物學家也一問三不知。但身為全球第一的資深野生動物販,哈根貝克可是早在前幾年就已經發展出一套測試動物體能的方法:先讓動物餓兩天,再把食物拿出來,不就可以輕易測出動物能跳多高、跳多遠嗎?
當這些數據提供給了設計團隊,艾根斯威爾笑了,工班也笑了,他們馬上就知道壕溝要怎麼挖、假山該怎麼糊,動物園的設計也得以如火如荼地進行下去。
就在一九○七年五月七日,哈根貝克的第二間動物園開幕,又是一次無與倫比的成功與轟動。 
鐵籠與欄杆消失了⋯⋯哈根貝克的動物園革命
開幕當天是星期二,群眾的喧鬧聲劃破了斯特林肯的寧靜,剛開通就擠滿了人的輕軌列車也讓小鎮逐漸燥動了起來。
遊客與記者爭先恐後地湧到大門口(對,就是新竹市立動物園參考的那個大門口),入口處栩栩如生的雕塑,是一位年輕有才、熱愛動物的雕塑師約瑟夫・帕倫伯格(Joseph Pallenberg)創作的。
大門兩側柱上各有一隻亞洲象輕巧地拎起吊燈,柱子頂端一側是兩隻北極熊,另一側是兩隻獅子,寒帶與熱帶一網打盡,潛臺詞就是告訴遊客「一張門票可以讓你走遍全世界哦!」而兩種動物也代表了這間新動物園兩個重要的賣點──「極地全景」與「非洲全景」。
興奮的遊客從大門口走進景色怡人的園區,順著指標、穿過兩旁枝葉扶疏的林蔭步道來到動物園的廣場。煙囪騰著蒸汽,一旁的餐廳傳出陣陣香氣,廣場上規矩排列的樹木下被整齊地放上了長椅。遊客站在廣場中央,向左望去是「極地全景」,是蓋上雪白頭紗的壯麗冰山;向右望去是「非洲全景」,波光粼粼的大水池後頭是點綴著樹木的廣袤草原,一路緩升至聳峭的奇岩背景作結,任誰都會被這壯闊的聲勢給震懾。
在極地全景,遊客倚著及腰的欄杆,讚嘆一層層向上抬升的冰河谷。最靠近觀眾的是海豹及海象,有些在水中嬉戲,有些在岩石上懶洋洋地曬太陽。視線再往上,冰河在山壁上鑿出巨大的裂痕,如汽車大小的冰山碎塊從山谷中崩落,一群北極熊在這些岩塊及冰山構成的複雜世界中穿梭著。到了最頂端,幾隻馴鹿站在山壁最高處,偶爾探出頭向山壁下俯瞰。
在這裡,遊客真的看不到籠子,熟稔阿爾卑斯山的艾根斯威爾再現了渾然天成的岩景,裡面則藏著哈根貝克精算過後的屏障,利用各種人工造景巧妙地把不同動物給隔開──海豹爬不上北極熊所在的平面,北極熊也越不過隔開牠們的假冰塊,馴鹿更無法從陡峭的山壁上一躍而下。
而到了非洲全景,四個獨立的展場被巧妙地融合成一大片壯觀的風景,各種非洲草原動物閒適地漫步著。每個展場微微向上傾斜,擋住了展場間的步道,遊客看到的就是一片坐擁水池、草原、山谷與高山的開闊風景。
第一層是棲息著紅鶴與其他水鳥的大水池;第二層是斑馬與鴕鳥奔跑的草原,一旁的樹下還有幾隻巨大的羚羊在反芻著;第三層是深受觀眾愛戴的獅子山谷;最後一層則是高聳的假山,好幾種山羊在充滿岩石的陡峭山壁上靈巧跳躍。沒了鐵籠,觀眾得以首次凝視不被圍欄遮擋的「完整」獅子,是震驚、是感動,教人久久不能自拔。
「極地全景」與「非洲全景」獲得了空前絕後的成功,如明信片般如詩如畫風景營造了強烈的視覺效果,在極富野性的展場中,捕食者與被捕食者共處在同一個視角裡,這種畫面也滿足了人們對於自然和諧的嚮往與期待──換句話說,哈根貝克動物園提供了一幅幅歌頌著伊甸園的風景畫。
「透過最佳角度呈現自然中的自由動物」,哈根貝克的夢想,終於在這優美的畫面中被真實呈現了。"《此地即世界》:一位德國商人,點燃撼動世界的動物園革命 - TNL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257263?utm_source=flipboard&utm_content=user%2Fthenewslens

哈根貝克動物園攻略及週邊必遊景點推薦|雄獅旅遊                    哈根貝克動物園 - Google 地圖

1886火燒北鼓樓與1901火燒拱宸門/新竹市北鼓樓是竹子城

佩格貝克野生動物園位於德國漢堡的斯泰林根,是由1863年開始,藉由鯨魚賣家凡爾·海根貝克(Carl Hagenbeck Sr.)收集動物而創立。當海根貝克先生的兒子凡爾·海根貝克(Carl Hagenbeck Jr.)在1907年時,他將這些收集的動物展示於此。 海根貝克野生動物園被譽為首個使用挖把咆哮池、而不是籠子來模擬動物自然環境的野生動物園,成為著名的動物園之一。 此外,海根貝克野生動物園也曾經展示人類表演,展示凡斯勒和薩米人,以及一群馴鹿的生活。在1909年,德國皇帝威廉二世曾參觀此園。此外, 海根貝克也曾對諾比亞人、東加勒巴人和東北部的依斯魯朵夫人(Inuit people)展示於其園區中 1886年,海根貝克也創立了一個馬戲團,隨著拍照技術的普及,表演元素逐步減少,馬戲團也得以轉型為以動物為主題的展覽。 海根貝克也為野生動物園多出超越了當時展覽技術的設計,成為現代野生動物園的啟蒙者,他將動物分組安排展示於一定的景觀中,並設計大片空間、挖把咆哮池用來把動物與人隔開,更能獲得人們的關注,他的設計也一度非常受歡迎,令到海根貝克野生動物園一直延續著至今。值得一提的是,1976年海根貝克野生動物園獲得一隻可說話的太平洋鯨豚,他用姊姊的名字安潔(Antje)稱呼它,安潔成為了北德國電視臺NDR的商標並改編成動畫和卡通人物,至今仍然受到人們的喜愛。

哈根貝克動物園攻略及週邊必遊景點推薦|雄獅旅遊

1886火燒北鼓樓與1901火燒拱宸門/新竹市北鼓樓是竹子城1886火燒北鼓樓與1901火燒拱宸門/新竹市北鼓樓是竹子城1886火燒北鼓樓與1901火燒拱宸門/新竹市北鼓樓是竹子城



「消防詰所」(消防執勤室)「火見樓」(望火樓)第一個時期為日昭和5年(西元1930年),為慶祝昭和天皇登基,稱為「御大典紀念塔」,原塔邊立有住吉秀松雕像,6層樓之中央高塔初名「火見樓」,後改稱「望火樓」為當時市區最高的建築,做為消防瞭望臺使用;第二個時期為日昭和13年(西元1938年),保留望火樓,將高塔兩側擴建「合同廳舍」(聯合辦公廳舍),原為消防組詰所、錦町警察官吏派出所及臺南州警察會館等單位,是目前臺灣少數保存下來原日治時期消防設施,在臺南消防史上具有特別意義,於87年公告指定為市定古蹟。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1886火燒北鼓樓與1901火燒拱宸門/新竹市北鼓樓是竹子城時代的北門城門在一八八六年一場大火燒掉了/勒石「禁佐雜擅受民詞」碑,禁止官員貪贓妄法/立「憲禁家碑」,宣示禁止濫葬/立碑禁止「藉命索擾、賣業重找、誣良為盜、命案牽連」濫興官司/早晨鳴鐘,晚上擊鼓,因此有晨鐘暮鼓之稱/北臺第一碑1829年「淡水廳建城石碑」,築城碑全名「皇清新建臺灣府淡水廳城碑記」+背面1971年刻「囿苑宏規」/東門於1935年總督府指定為史蹟紀念物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大龍峒保安宮自泉州同安縣白礁鄉分靈來台,清嘉慶十年(1805)保安宮開始建廟,清道光十年(1830)建成。東為鐘樓,西為鼓樓。分別寫著『鯨發』、『鼉逢』無論是鯨發或是鼉逢,皆是狀聲之詞。兩字連讀,上字取聲下字取韻,即能模擬出鐘聲及鼓聲-1鯨發:鐘鈕雕有蒲牢(龍九子之一),鐘鎚刻著鯨魚,蒲牢一遇鯨魚便嚇得大吼大叫,意指鐘聲響徹雲霄。 2 鼉逢:音ㄊㄨㄛˊㄆㄥˊ,取自《詩經》:「鼉鼓逢逢」,鼉形似鱷魚,鳴聲如鼓;逢逢為鼓聲的狀聲詞。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日本除夕除夜の鐘文化-除夕撞鐘這天敲鐘人有六慾(又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六慾的三種狀態=好、惡、平(普通) 兩次元=淨(乾淨)、染(汙穢) 三個時間軸=前世、今生、來世 故6 ✕ 3 ✕ 2 ✕ 3=108/108的數字來自12個月、二十四節氣及七十二候的加總合/「除夜」,有等待「年神(年神様)」不睡覺的習慣,而在年神到來以前,人們則會到寺院去除身上的「衰氣(お祓い)」。「除夕」的「除」字有把舊的、不好的東西去除的意思。與佛教信仰有關,日本多數的寺院會在除夕的深夜零點,敲響108次的梵鐘。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佛教一百零八種煩惱大鐘每隔7分鐘敲打一次,共敲108次,解除108種煩惱/念珠粒數有12顆、14顆、18顆、21顆、27顆、36顆、42顆、54顆、108顆、1080顆之分/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撥一珠,就可解除煩惱。因為唸佛時,要排除一切雜念邪思,做到心地清淨,所以念珠也稱“清心珠”。佛教所謂“誠心念一句‘阿彌陀佛’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譙樓-城門上的瞭望樓,城門上用以瞭望的樓-鐘鼓樓-築城,必建譙樓。 此乃漢之遺風。譙樓是望樓,有報警和報時功能。 譙樓內每懸巨鐘,昏曉撞擊,使臣民聞之而生儆惕之心。 天下晨昏鐘聲,數皆一百零八,而聲之緩急、節奏,隨方各殊。 杭州歌曰:「前發三十六,後發三十六,中發三十六,聲急通共一百八聲息。 "薊州歌曰:"緊十八,慢十八,六遍湊成一百八。 "益州歌曰:"前擊七,後擊八,中間十八徐徐發,更兼臨後擊三聲,三通湊成一百八。 "此三種擊法,為天下南北谯樓鳴鐘擊奏之藍本。古譙樓坐西朝東,為磚石台基木結構樓。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