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詰所」(消防執勤室)「火見樓」(望火樓)第一個時期為日


1902年11月27日,臺北消防組開始設置
你知道以前的消防組織是私人籌設的嗎?
早年的臺灣房屋大多是土石建造,大火災比較少見。進入日本時代以後人口較為稠密,又引入木造建築,火災也變多了。
當時的消防員是一般人兼任,平時都有自己的工作,日常訓練怎麼操作唧筒、演練救火技術,有火災才從各地聚集救難。
不過要救火就需要登梯、爬高、甚至需要拆房子、闢防火線,而這些工作就數建築工人最擅長。因此日治前期的私人消防組織,也多是造屋工人兼任。
這樣的情況直到1902年年底,臺北廳頒布法令設立「公設消防組」才有了改變,原有的私人消防組被收編進公設消防組織,之後隨著自來水水道設施逐漸完備,更出現了消防栓、消防車等消防近代化的重要設備。
圖中建築為1916年啟用的臺北消防詰所(潘興華建築師建模重現,收錄於《轉角風情》),二樓露台外有著紀念第一任臺北消防隊長澤井市造的半身銅像,而高約30公尺的望火樓鐘塔,有著方便瞭望市區火災地點、敲打警鈴示警的功能,也是當時除了總督府塔樓以外最高的建築物。
臺北消防詰所建築於1980年拆除,改建為城中消防大樓,位於今臺北重慶南路、忠孝西路口。(3) 聚珍臺灣 - #歷史上的今天 1902年11月27日,臺北消防組開始設置 你知道以前的消防組織是私人籌設的嗎?... | Facebook https://bit.ly/3GhHa27

「消防詰所」(消防執勤室)「火見樓」(望火樓)第一個時期為日「消防詰所」(消防執勤室)「火見樓」(望火樓)第一個時期為日「消防詰所」(消防執勤室)「火見樓」(望火樓)第一個時期為日「消防詰所」(消防執勤室)「火見樓」(望火樓)第一個時期為日


台南景點︱台南市消防史料館,原臺南合同廳舍,帶孩子瞭解台南消防歷史與體驗小小消防員 - Vicky 媽媽的遊樂園

「消防詰所」(消防執勤室)「火見樓」(望火樓)第一個時期為日「消防詰所」(消防執勤室)「火見樓」(望火樓)第一個時期為日「消防詰所」(消防執勤室)「火見樓」(望火樓)第一個時期為日「消防詰所」(消防執勤室)「火見樓」(望火樓)第一個時期為日「消防詰所」(消防執勤室)「火見樓」(望火樓)第一個時期為日「消防詰所」(消防執勤室)「火見樓」(望火樓)第一個時期為日「消防詰所」(消防執勤室)「火見樓」(望火樓)第一個時期為日「消防詰所」(消防執勤室)「火見樓」(望火樓)第一個時期為日「消防詰所」(消防執勤室)「火見樓」(望火樓)第一個時期為日「消防詰所」(消防執勤室)「火見樓」(望火樓)第一個時期為日「消防詰所」(消防執勤室)「火見樓」(望火樓)第一個時期為日「消防詰所」(消防執勤室)「火見樓」(望火樓)第一個時期為日

1930年「御大典紀念塔」,係為慶祝昭和天皇登基而興建、也是「消防詰所」(消防執勤室)、當時臺南制高點之一、地標、也稱「火見樓」(望火樓)
1937年增建工程啟動,在中央塔身的兩翼加蓋三層樓高的消防與警察合同廳舍(即聯合辦公場所),1938年完工啟用。也是該古蹟稱之「原臺南合同廳舍」的來由
該處今日扔保有一根從3樓直抵1樓、也是全台僅存、最古老,目前只有在電影裡才可能看得到的消防滑桿。 台南景點︱台南市消防史料館,原臺南合同廳舍,帶孩子瞭解台南消防歷史與體驗小小消防員 - Vicky 媽媽的遊樂園
臺灣古寫真上色x今昔時光機交流團 | Facebook https://bit.ly/3mOT8og
-----------
原臺南合同廳舍為日治時期興建於臺南市的聯合辦公廳舍,現位於臺南市中西區,是臺南市市定古蹟。最初建築只有中央高塔,後來才增建旁邊的廳舍。該建築在日治時期有消防組詰所(左翼)、警察會館(右翼)與錦町派出所(端部)等三單位共同辦公,在戰後則改駐有臺南市消防大隊第二分隊(左翼)、保五總隊第一大隊(右翼)第二分隊、第二警分局民生派出所(端部),不過民生派出所已於民國九十二年(2003年)裁撤[1]。其在整修完成後,部分空間規劃為「臺南市消防史料館」,而消防分隊仍持續在此服務。
原臺南合同廳舍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JvovWR
沿革 台南景點︱台南市消防史料館,原臺南合同廳舍,帶孩子瞭解台南消防歷史與體驗小小消防員 - Vicky 媽媽的遊樂園
臺南御大典紀念塔
日昭和五年(1930年),為了慶祝昭和天皇登基,興建了現在六層樓高的中央高塔,當時稱為「御大典紀念塔」,並在塔邊則立有對消防隊有功的營造商人住吉秀松的雕像。高塔初名「火見樓」,後改稱「望火樓」,為當時臺南市區裡最高的建築,後來便做為消防瞭望臺使用。昭和十二年(1937年)5月19日,在高塔兩側擴建了加強磚造的「合同廳舍」(聯合辦公廳舍)[2](p61),作為消防詰所、警察會館與錦町警察官吏派出所,建築由台南州土木課營繕係所設計,於隔年4月25日完工[2](p61)。
二次大戰後,該建築的右翼與端部仍為消防隊與派出所,但左翼則作為空軍新生社使用,空軍撤離後,左翼部分則由保警第五總隊使用。於蘇南成市長任內,因拓寬民生路而拆除部分北側立面,在切面重作三米深的騎樓,而成今貌。該建築於民國八十七年(1998年)6月26日被臺南市政府指定為古蹟。其於2015年間開始修復工程,包含清除外牆白漆和北側騎樓外觀復舊等作業,工程期間曾因故停工兩年,在2019年4月15日月才完工開幕,空間規劃為臺南市消防史料館[3]。
建築特色
該建築屬於折衷樣式之建築,外觀並不對稱,而裡面的各單位有各自的出入口。原本的高塔作為消防塔使用,消防塔西側為消防組,一至三樓分別為車庫、事務所休憩室、組員宿舍。消防塔東側一樓為派出所,其他空間則為警察會館,包含一樓的事務室、娛樂室、調理室,二樓的圖書室、食堂、浴室,三樓則是鋪設榻榻米的座敷空間,並設有一小洋室[4]。戰後,消防隊使用中央高塔底下入口,保五總隊是用左翼的入口,而端部的入口則是由派出所所使用。
各樓層間在外牆上以突緣橫帶隔開,並貼附褐色釉面溝磚。右翼部分的一樓為大開間,供消防車出入,而其上各樓層開有平拱窗。中央高塔底部則為半圓拱門,上有雨遮,旁邊的端部為平拱門,在接近高塔一側開有圓形窗,其餘為平拱窗。左翼部分的入口置有古典柱式,並有雨遮,而其二、三樓之間除突緣橫帶外,又加上了一對壁柱,並且在頂端加上了平山牆。而在建築物的中央,則有六角形的內庭。
原臺南合同廳舍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JvovWR
-------------------
全台首座消防史料館正式啟用  再現古蹟新風貌
(新聞及國際關係處發布)
全國首座消防史料館正式啟用,為台灣消防史再添新頁。今(15)日上午由市長黃偉哲親自主持「同市全心歷史開步來,合則齊力消防八十載」啟用典禮,會中更邀請臺南首支義消隊「臺南消防組」領導長住吉秀松之次子住吉弘光及其家族代表來臺觀禮,並由市長頒贈感謝狀予住吉家族,並接受其對台南消防局50萬元日幣捐款。黃市長表示,臺南消防組是臺南最早的義消組織,成立於西元1919年,住吉秀松擔任臺南消防組之領導長長達10年以上,是近代常備消防的重要功臣,對臺南消防貢獻卓著,同時也感謝臺南消防弟兄時時守護市民生命財產安全,為打造安全無虞的生活環境而努力。
黃市長表示,消防史料館是一部活的臺南消防史與活字典,也是一部進行式的歷史,中正分隊持續在此守護中西區消防安全,為市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努力;原臺南合同廳舍自103年度開始規劃修復,於108年3月完工,總經費約6,774萬元,最大特色是落實古蹟修復及有效再利用,將右側原為派出所、女警隊、少年隊使用空間,改建為「消防史料館」。
黃市長指出,消防史料館將台灣消防史的演進歷程,清楚呈現在大眾面前,希望各界在能夠參訪消防史料館後,深入了解防災急先鋒們的卓越奉獻和台南消防史的演進,並學習各種防災的知識和常識。臺南消防組領導長住吉秀松家族代表今天也一同來見證這個歷史性的一刻,感謝住吉家族對臺南的愛,及對臺南消防歷史的卓越奉獻,同時也感謝許多打火弟兄一直守護著市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在天災、火災或0206震災發生時,奮勇出生入死的付出跟努力,衷心期許這些精良的消防設備永遠都用不到,也就是徹底做好防災教育,降低災害的發生機會。
消防局表示,原合同廳舍建造分二個時期,第一個時期為日昭和5年(西元1930年),為慶祝昭和天皇登基,稱為「御大典紀念塔」,原塔邊立有住吉秀松雕像,6層樓之中央高塔初名「火見樓」,後改稱「望火樓」為當時市區最高的建築,做為消防瞭望臺使用第二個時期為日昭和13年(西元1938年),保留望火樓,將高塔兩側擴建「合同廳舍」(聯合辦公廳舍),原為消防組詰所、錦町警察官吏派出所及臺南州警察會館等單位,是目前臺灣少數保存下來原日治時期消防設施,在臺南消防史上具有特別意義,於87年公告指定為市定古蹟。
現階段廳舍不僅維持中正消防分隊編制,消防史料館亦融入原臺南合同廳舍之消防歷史文化內涵,再現古蹟文化新風貌,成為結合防災、古蹟文化及觀光等綜合效益的消防據點,記錄臺南消防發展史及默默付出的消防人員事蹟,並對外開放民眾參觀。臺南市政府全球資訊網-全台首座消防史料館正式啟用  再現古蹟新風貌 https://bit.ly/2JSmxiM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https://bit.ly/36MbSPY
原臺南合同廳舍的建造是由兩個時期構成。第1個時期在日昭和5年(西元1930年)5月建造完成的臺南市御大典紀念塔,即所謂的臺南市「消防組詰所」的6層塔樓建築,初名「火見樓」後改稱「望火樓」;第2個時期為日昭和13年(西元1938年)4月完成的合同廳舍,是保留望火樓,將左右擴建及增高樓層而成的三樓建築。臺南合同廳舍的完成,在某些程度上具有時代性的意義,原因是當時的日本已為籌劃太平洋戰爭而作準備,一但戰事爆發,位於大東亞共榮圈的臺灣,將成為受創的重點,為加強防衛力量,及時控制災情,乃有擴編消防體制,廣招消防人員的措施。西元1945年二戰後,消防組由警察接收,臺南市警察局保安課指揮監督,並改名為「臺南市警察消防隊」。後來,因為大多數的日本消防人員多已遣送回國,警民協會理事長侯全成便招募已遣散之日治時期義勇消防隊員,於民國37年(西元1948年)創立義勇消防隊,為二戰後,臺南的第一支消防隊。民國41年(西元1952年)6月,義勇消防隊改組為民防總隊義消大隊。次年,撤銷民防總隊義消大隊,縮編為義勇消防隊。民國57年(西元1968年),義消改編為5個區隊。次年成立臺灣省消防協會臺南分會。民國87年(西元1998年),經臺南市政府公告指定為市定古蹟,古蹟名稱「原臺南合同廳舍」。
公告日期1998/06/26
公告文號87南市民文字第20283號
評定基準1.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2.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3.具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潛力者
指定理由建於1938年,具30年代主要建物風貌,中央高塔瞭望台,在本市消防史上有特別意義,為目前臺灣少數保存下來原日據時期消防設施。
法令依據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中華民國71年5月26日總統令公佈)第27條
所屬主管機關臺南市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臺南市 中西區
地址或位置中正路二之一號
主管機關資訊名  稱: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
聯絡單位:有形文化資產組
聯絡電話:(06)2213597
聯絡地址:臺南市安平區中正路5巷1號3樓
地籍資料19c4d3f8-84af-41de-8b3a-78f8aa681608.jpg
土地使用分區都市地區 保存區
所在地地號中西區中正段一小段1地號、中西區幸段一小段74-1號與中西區錦段一小段103、106、106-1、109、110、111地號
所有權屬身分公私有姓名/名稱
土地所有人公有中華民國、台南市土地所有人公有中華民國、台南市
管理人使用人身分姓名/名稱
使用人吳定文
外觀特徵第1期「消防組詰所」的建築,由較寬的一層平面及方形的6層望火樓組成。以方形平面向上微微收殺,至頂層4邊伸出工作平臺;稍退入平臺邊緣的四周,以鐵質欄杆圍繞,防止不慎摔落。平臺中央的頂層,室內較下層收縮許多,為守望者執事的空間,其屋頂有略為突出的挑檐,在一個角落上掛著火事發生時用以敲擊的警鐘(日文稱為半鐘)。塔身四邊中央有3分之1寬作成略為退凹的直立牆面,正面開兩樘直立長窗及最頂上一樘圓拱窗,側面則用盲窗。窗台以外的牆面,由一樓至頂樓均用橫向寬溝紋,使建物外觀呈現如石砌的厚實感。由於這是日治昭和時期所建的官廳,不會用赤煉瓦,可以想見用「國防色」貼面煉瓦的可能性極高。至於第2期「消防組」的建築,為日昭和13年(西元1938年)完成的臺南合同廳舍,則是利用望火樓現有框架的條件下,做水平和立體的修正與擴增而成。在外觀上,以女兒牆及各層窗檯嵌邊的水平飾帶與稍微突出的立體望火樓相呼應,並以寬大的木窗及外包的望火樓牆體造成繁簡對比的現代感。尤其全館的轉角正面,不僅有柱墩形的美術柱,還具備了精雕細琢的雨庇及嵌邊、約略脫離古典柱式的門柱,強調主要入口的象徵意味十分濃厚。
室內特徵原臺南合同廳舍的建築是由消防組詰所、錦町警察官吏派出所及臺南州警察會館等3個部分構成,由於辦公機能各不相同,各有其入口,在空間上也相互獨立。望火樓及其右側空間為消防組詰所,包括可供雲梯車出入的車庫,以及其後的庫房,其中以車庫為全建築中空間最大最高者,就昔日的設計而言約可停6部消防用自動車。望火樓左側的轉折空間為錦町派出所,以其居於轉折之地而有眼觀四方的寬廣面闊及轉角入口的特質,其室內空間亦為開闊之廣間。派出所左側為佔地最廣、面積最大的警察會館,由於經常有多數人出入,所以門口退凹,並設踏階五步,前立雙柱,成為檐廊式的入口空間。2樓平面是以環圍六角形中庭四周的走道為主,由3座樓梯相互連通,做為垂直交通的聯繫動線。三樓以榻榻米構成的居室為主,大部分作為宿舍使用。空間機能以望火樓為分界各自獨立。1、2、3樓的整體平面空間,佈局自由而無上下接續之必然性,是其主要特色。近年來,在不同單位的各種需求及使用下,隔間大量變更,幾乎完全脫離原有形式與功能。現為臺南市消防局中正分隊、臺南市警察局第二分局民生派出所、臺南市警察局少年隊及臺南市警察局女警隊聯合辦公及使用中。
使用情形警察局及消防局。
現  狀「原臺南合同廳舍」在二戰後曾為消防總部的重要據點,如今則為臺南市消防局中正分隊、臺南市警察局第二分局民生派出所、臺南市警察局少年隊及臺南市警察局女警隊聯合辦公的所在。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磚牆裂縫、磚牆風化、磚牆白華、飾帶脫落、白灰粉刷脫落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https://bit.ly/36MbSPY


望火樓的未解之謎!
2019-05-11 
望火樓的未解之謎! - 每日頭條 https://bit.ly/3gce7iB
新舊望火樓
望火樓的老建築雖已不復存在,但關於它的歷史仍是島城諸多文史學者愛好者時常談論的話題,網上流行的關於望火樓建成年代和設計師的一種說法如下。
「望火樓位於觀象山西麓的觀象一路45號,建於1905年,由德國建築師庫爾特·羅克格設計。望火樓為膠澳巡捕局消防觀望台,24小時安排人員守侯觀望,一旦發現火情,由樓內的值班員拉響樓頂懸掛的銅製警鈴,先鳴亂鍾30下,然後通過鳴鐘的下數來通知消防隊火場的位置,即市南區鳴一下,市北區鳴二下,依次類推。1930年前後,青島開通撥號自動電話後,望火樓的功能逐漸被電話報警取代。到上世紀40年代初,完成了歷史使命的望火樓便被封閉」。
青島建工學院的一篇論文也持此觀點。
搜索一下羅克格的資料及作品。
這個網站詳細記錄了Curt Rothkegel,(1876–1945),Architektin China1903-1929的工作生活,包括建築作品和1914年日德戰爭後被擄去日本熊本,其中沒有這座望火樓的相關記錄。
這是羅克格在北京的建築作品
看來羅克格和青島的望火樓沒有什麼關係,不知道1905年的德國建築的說法從何而來。
德租青島時期,德國人的城市規劃是以現德縣路、保定路為界,南部為青島區北部為鮑島區——華洋分區,那網上的「市南區,市北區」指的是哪裡?難道1905年就有了市南區和市北區?「望火樓為膠澳巡捕局消防觀望台」,望火樓發現了火情向誰報警?德國人的消防隊設在哪裡?消防隊聽到三十一下鳴鐘就能準確知道火場的位置?
  望火樓位於鮑島區。1905年鮑島區里的建築有多少?人口有多少?為何德國人不在他們的居住區「青島區」里建消防觀望台?反而將其設在正在建設中的華人區?
時至今日,誰見過德占時期拍的望火樓的照片?連續17年的「膠澳發展備忘錄」里因為什麼不提如此重要的公共建築「望火樓」?
好像沒有望火樓的蹤影。 1916年印製的明信片,發現四方路遠端的觀象山麓上還空無一物。據此,應該可以否定望火樓建於德租時期的觀點。
1918年(大正7年),相同位置無標註,地圖發行於大正七年十二月,也就是1918年12月。
1921年(大正10年)有望火樓疑似標註,3年間有了變化。
根據地圖來看,望火樓應該建於1919-1921年之間。
難道我眼花了,望火樓赫然在目,注意同一套圖中的旗,不是日本旗。
放大看總督府房頂上的旗子
帶有望火樓的那張圖是現今發現最早的望火樓的照片,這張一套明信片里的其中一張。這套明信片的另一張上位於現魚山路的日本中學和第7張上的青島病院已經有了,明信片的拍攝與發行只能在這兩處建築建成之後。
下面是一組1914年的全景圖
1914年以前沒有發現過望火樓的照片,再看其他的全景圖。
最早的照片應該是1920年前後,假如說是日本人建的望火樓,這個位置應該還是很合適的,日本人1914年以後重點規劃建設的是聊城路,小鮑島一帶,望火樓偏重西南,西北方向也說得過去。
望火樓的視角,高度還是不錯的。再一個,山頂已有德國人建的測候所了。
以下引用島城文史學者王棟的一篇文字作為結束語:
在1920年9月出版的《青島守備軍第四步兵大隊寫真帖》上,刊有一張從觀象台環視360°拍攝的青島全景圖片,圖上還看不到望火樓,通過已建成的普濟醫院(1919年11月竣工)和尚未建造的日本中學(1921年6月竣工),可以判斷照片約攝於1920年。而1922年版《青島寫真帖》上已經可以看到普濟醫院、日本中學和望火樓。兩廂比較大致就能判斷出望火樓建於1921—1922年。不過由於在1922年青島主權回歸中國已成定局,日本當局應不會再投資建造基礎或公共設施,所以望火樓建於1921年應比較符合邏輯。
望火樓還是有未解之謎!
望火樓的未解之謎! - 每日頭條 https://bit.ly/3gce7iB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news/kvl2pbb.html

510px-臺南御大典紀念塔「消防詰所」(消防執勤室)「火見樓」(望火樓)第一個時期為日「消防詰所」(消防執勤室)「火見樓」(望火樓)第一個時期為日「消防詰所」(消防執勤室)「火見樓」(望火樓)第一個時期為日「消防詰所」(消防執勤室)「火見樓」(望火樓)第一個時期為日「消防詰所」(消防執勤室)「火見樓」(望火樓)第一個時期為日「消防詰所」(消防執勤室)「火見樓」(望火樓)第一個時期為日「消防詰所」(消防執勤室)「火見樓」(望火樓)第一個時期為日「消防詰所」(消防執勤室)「火見樓」(望火樓)第一個時期為日「消防詰所」(消防執勤室)「火見樓」(望火樓)第一個時期為日「消防詰所」(消防執勤室)「火見樓」(望火樓)第一個時期為日「消防詰所」(消防執勤室)「火見樓」(望火樓)第一個時期為日「消防詰所」(消防執勤室)「火見樓」(望火樓)第一個時期為日「消防詰所」(消防執勤室)「火見樓」(望火樓)第一個時期為日800px-台南合同廳舍_Jun_2019


日治時期台灣第1座具鋼筋混凝土望火樓的消防建築-台北市本町消防詰所 
您知道台灣第1座配備鋼筋混凝土造望火樓的消防局在哪裡呢?答案是「台北市本町消防詰所」,這座位於台北市府前街(今重慶南路)街口的消防機關建築,最大的特色乃是具備70尺高(約5層樓),以鋼筋混凝土築造的望火樓,不僅作為登高警戒、確認火災發生地點的機能,其高聳直立的特色,亦成為城市中的重要地標
望火樓,又有望樓、望櫓、火見樓、火見台、火見櫓等稱謂,就是當災害發生時,登高望遠以清楚辨認發生地點之用,上面並配有警鐘,作為警報之用。是消防建築不可或缺的重要設施。
望火樓的構造方式不一,有木骨、鐵骨、鋼筋混凝土等等。因著構造不同,其建築型式亦隨之不同。這座落成於大正五(1916)年的台北市本町消防詰所,即首創以鋼筋混凝土所築造,根據史料調查顯示,這類構造的望火樓直至1930年代才從台灣都市的消防建築設施之中漸漸風行起來,具有相當的歷史意義。
而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這座台北城的地標為不斷竄起的高樓所取代,漸漸地被埋沒在鱗次櫛比的新市街當中。而隨著機能與空間使用性的老舊及不足,消防詰所也於戰後被拆除重建,走入歷史。取而代之的是今日所見的「城中消防大樓」一帷幕玻璃的現代建築。
從日治時期到今日;從「本町消防詰所」到「城中消防大樓」,伴隨著城市走過數十個年頭的消防機關,雖然時代遷移、樣貌改變,但迄今仍然屹立在此,日日守護著都市的安全與人民的幸福。
消防全記錄-台北市本町消防詰所 https://bit.ly/2VJ1e69

「消防詰所」(消防執勤室)「火見樓」(望火樓)第一個時期為日


【台南景點】台灣唯一消防史料館在台南!台南旅遊務必朝聖的景點:台南消防史料館 - 熱血玩台南。跳躍新世界

「消防詰所」(消防執勤室)「火見樓」(望火樓)第一個時期為日「消防詰所」(消防執勤室)「火見樓」(望火樓)第一個時期為日「消防詰所」(消防執勤室)「火見樓」(望火樓)第一個時期為日「消防詰所」(消防執勤室)「火見樓」(望火樓)第一個時期為日「消防詰所」(消防執勤室)「火見樓」(望火樓)第一個時期為日「消防詰所」(消防執勤室)「火見樓」(望火樓)第一個時期為日「消防詰所」(消防執勤室)「火見樓」(望火樓)第一個時期為日「消防詰所」(消防執勤室)「火見樓」(望火樓)第一個時期為日


民生綠園旁的「原台南合同廳舍」,1998年經台南市政府公告指定為市定古蹟,現為消防局中正合同廳舍,經市府修復後,搖身一變成為台南消防史料館,15日落成啟用,這座日治古蹟將重生再現風華。
台南市文化局指出,原台南合同廳舍的建造,歷經兩個時期,第1個時期1930年5月建造完成的台南市「消防組詰所」的6層塔樓建築,初名「火見樓」後改稱「望火樓」,第2個時期為1938年4月完成的合同廳舍,是保留望火樓,將左右擴建及增高樓層而成的3樓建築,中央高塔望火樓曾是台南市最高的建築。
經歲月的洗禮雖已斑駁,它在台南消防史上深具意義,且位在民生綠園圓環且鄰近原台南州廳公署旁,是都市景觀軸線的重要節點。市府斥資6410萬在原台南合同廳舍修復工程,及523萬元用在消防史料館設置經費。
如今,消防史料館1樓及3樓展覽空間,展出內容包括清領、日治、戰後時期消防沿革的相關文物及照片、消防員的消防、救護勤務介紹、特搜隊簡介及任務、防災知識小學堂及VR地震搜救任務體驗等。
文史工作者黃建榮導覽,1919年住吉秀松成立台南日治時期最早的義消組織「台南消防組」,並擔任消防組織領導者長達10年以上;1928年住吉去世,1930年消防組特別製作他的半身像,安置在當時的望火樓右側屋頂,以為紀念。住吉開啟台南近代史常備消防的序幕,現年90多歲的兒子等家屬也受邀出席啟用儀式。
影/原台南合同廳舍修復 消防史料館再現風華 | 綜合 | 聯合影音 https://bit.ly/2VGga4T 

「消防詰所」(消防執勤室)「火見樓」(望火樓)第一個時期為日「消防詰所」(消防執勤室)「火見樓」(望火樓)第一個時期為日「消防詰所」(消防執勤室)「火見樓」(望火樓)第一個時期為日「消防詰所」(消防執勤室)「火見樓」(望火樓)第一個時期為日


【台南景點】全台唯一消防史料館|免費導覽|小小消防員體驗|災難現場VR體驗~台南市消防史料館 - 南人幫

「消防詰所」(消防執勤室)「火見樓」(望火樓)第一個時期為日「消防詰所」(消防執勤室)「火見樓」(望火樓)第一個時期為日「消防詰所」(消防執勤室)「火見樓」(望火樓)第一個時期為日


「消防詰所」(消防執勤室)「火見樓」(望火樓)第一個時期為日「消防詰所」(消防執勤室)「火見樓」(望火樓)第一個時期為日「消防詰所」(消防執勤室)「火見樓」(望火樓)第一個時期為日「消防詰所」(消防執勤室)「火見樓」(望火樓)第一個時期為日

你看過古代望火樓是啥樣子嗎?現代火警科技消防。。。。
2019-03-11 由 中國浙安消防 發表于歷史
據史料記載,宋朝屢屢發生的火災,給宋朝統治者敲響了警鐘。為此,宋朝政府專門制定了一系列防範措施。望火樓的產生,便是其中的一項。
望火樓自宋起,直至民國,在長達800多年的歷史時期,為城市的防火滅火,立下了汗馬功勞。
杭州宋代望火樓
古代皇城望火樓模型
中國古代設置望火樓,一般由二人在樓頂眺望,發現火情便及時報告。這便是中國最早的消防站
望火樓的建構出於李誡的《營造法式》。望火樓一般要建在全城的高處。「樓」是建在立柱之上。根據《營造法式》規定樓要高30尺以上,望火樓必須要有9.30米以上的高度,士兵站在建在高處的望天樓上,瞭望全城,火警可以說是一覽無餘。
青島古望火樓
發生火災如何發撲救信號:「消防隊員」若發現火情,白天就用旗幟發出撲救信號,朝天門內揮指三次旗,朝天門外揮指兩次旗,城外揮指一次旗,夜間用燈光發出撲救信號
火情巡邏:每坊巷三百步許,有軍巡鋪屋一所,鋪兵五人,夜間巡警及領公事。這種消防組織和設施,對於保衛城市的防火安全和減少火災危害是十分必要的。儘管當時汴京相當繁華,但從史料上看,重大火災並不多,這是與望火樓的功勞是分不開的。
明清時代望火樓
後來,南宋朝廷針對杭州城火災嚴重的情況,沿用了北宋的作法,在杭州「分六都監界分,差兵一百四十八鋪,以巡防煙火」,並「森立望樓,朝夕輪差兵卒卓(了)望」,如瞭望人員發現火災,白天和夜間分別用旗子和燈光發出警報。
南宋靜江府城(今桂林市)也設有望火樓。現在桂林市城北的鸚鵡山石壁上仍然保存著南宋咸淳七、八年(公元1271、1272年)鐫刻的當時全城總平面圖。
望火樓是宋代城市建設中一個很有意義的創造。它不僅是一個發現火警的設施,在更大意義上是一個有效地撲救火災的設施。因為望火樓下駐有大批隨時可以出動的官兵,而且這支隊伍是專門用來撲救火災的,可以說是我國最早建立的專職消防隊。同時,望火樓還備有多種救火器具,不僅改變了救火器具僅限於平時生產和生活用具的歷史,而且做到了隨需隨用。
望火樓是中國古代城市建設,同時也是世界古代城市建設中的首創。它對宋代以後城市建設有著啟迪意義。從城市防火滅火歷史看,宋代以後的元、明、清和民國時期,均設有望火樓。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83ykmel.html


「消防詰所」(消防執勤室)「火見樓」(望火樓)第一個時期為日昭和5年(西元1930年),為慶祝昭和天皇登基,稱為「御大典紀念塔」,原塔邊立有住吉秀松雕像,6層樓之中央高塔初名「火見樓」,後改稱「望火樓」為當時市區最高的建築,做為消防瞭望臺使用;第二個時期為日昭和13年(西元1938年),保留望火樓,將高塔兩側擴建「合同廳舍」(聯合辦公廳舍),原為消防組詰所、錦町警察官吏派出所及臺南州警察會館等單位,是目前臺灣少數保存下來原日治時期消防設施,在臺南消防史上具有特別意義,於87年公告指定為市定古蹟。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1886火燒北鼓樓與1901火燒拱宸門/新竹市北鼓樓是竹子城時代的北門城門在一八八六年一場大火燒掉了/勒石「禁佐雜擅受民詞」碑,禁止官員貪贓妄法/立「憲禁家碑」,宣示禁止濫葬/立碑禁止「藉命索擾、賣業重找、誣良為盜、命案牽連」濫興官司/早晨鳴鐘,晚上擊鼓,因此有晨鐘暮鼓之稱/北臺第一碑1829年「淡水廳建城石碑」,築城碑全名「皇清新建臺灣府淡水廳城碑記」+背面1971年刻「囿苑宏規」/東門於1935年總督府指定為史蹟紀念物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大龍峒保安宮自泉州同安縣白礁鄉分靈來台,清嘉慶十年(1805)保安宮開始建廟,清道光十年(1830)建成。東為鐘樓,西為鼓樓。分別寫著『鯨發』、『鼉逢』無論是鯨發或是鼉逢,皆是狀聲之詞。兩字連讀,上字取聲下字取韻,即能模擬出鐘聲及鼓聲-1鯨發:鐘鈕雕有蒲牢(龍九子之一),鐘鎚刻著鯨魚,蒲牢一遇鯨魚便嚇得大吼大叫,意指鐘聲響徹雲霄。 2 鼉逢:音ㄊㄨㄛˊㄆㄥˊ,取自《詩經》:「鼉鼓逢逢」,鼉形似鱷魚,鳴聲如鼓;逢逢為鼓聲的狀聲詞。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日本除夕除夜の鐘文化-除夕撞鐘這天敲鐘人有六慾(又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六慾的三種狀態=好、惡、平(普通) 兩次元=淨(乾淨)、染(汙穢) 三個時間軸=前世、今生、來世 故6 ✕ 3 ✕ 2 ✕ 3=108/108的數字來自12個月、二十四節氣及七十二候的加總合/「除夜」,有等待「年神(年神様)」不睡覺的習慣,而在年神到來以前,人們則會到寺院去除身上的「衰氣(お祓い)」。「除夕」的「除」字有把舊的、不好的東西去除的意思。與佛教信仰有關,日本多數的寺院會在除夕的深夜零點,敲響108次的梵鐘。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佛教一百零八種煩惱大鐘每隔7分鐘敲打一次,共敲108次,解除108種煩惱/念珠粒數有12顆、14顆、18顆、21顆、27顆、36顆、42顆、54顆、108顆、1080顆之分/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撥一珠,就可解除煩惱。因為唸佛時,要排除一切雜念邪思,做到心地清淨,所以念珠也稱“清心珠”。佛教所謂“誠心念一句‘阿彌陀佛’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譙樓-城門上的瞭望樓,城門上用以瞭望的樓-鐘鼓樓-築城,必建譙樓。 此乃漢之遺風。譙樓是望樓,有報警和報時功能。 譙樓內每懸巨鐘,昏曉撞擊,使臣民聞之而生儆惕之心。 天下晨昏鐘聲,數皆一百零八,而聲之緩急、節奏,隨方各殊。 杭州歌曰:「前發三十六,後發三十六,中發三十六,聲急通共一百八聲息。 "薊州歌曰:"緊十八,慢十八,六遍湊成一百八。 "益州歌曰:"前擊七,後擊八,中間十八徐徐發,更兼臨後擊三聲,三通湊成一百八。 "此三種擊法,為天下南北谯樓鳴鐘擊奏之藍本。古譙樓坐西朝東,為磚石台基木結構樓。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