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手而食者不得立宗廟
唐代家廟的體制是將庶人排除在外,雖然允許一般人民可以祭於寢,但是庶人沒有獨立的場所祭祀祖先,此外祭祀的對象只限於祖、禰,表現出貴賤之間身份上的差別,如甘懷真言:
公告欄
facebook 姜太公廟
- Jan 19 Tue 2021 17:11
庶人-持手而食者不得立宗廟-《禮記》中〈祭法〉與〈王制〉篇,〈祭法〉:「庶人無廟,死曰鬼。」〈王制〉曰:「庶人祭於寢。」唐代家廟的體制是將庶人排除在外,雖然允許一般人民可以祭於寢,但是庶人沒有獨立的場所祭祀祖先,此外祭祀的對象只限於祖、禰,表現出貴賤之間身份上的差別
《欽定儀禮義疏》言:禰廟「古者宗子法行,非宗子之家不可別立祖廟,故但有禰廟。」「生稱父,死稱考,入廟稱禰。」 杜預 注:“父廟也。同族謂高祖以下。”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冠婚喪祭在中華文化裏面,指的是成人從出生到死亡所必須經歷的四個禮儀,即是「冠禮」、「婚禮」、「喪禮」和「祭禮」,統稱為「四禮」或「家禮」。[1][2] 四禮隨著儒家文化的傳播,也流傳到日本、朝鮮半島、琉球、越南、臺灣、滿洲、香港等東亞國家地區,日本稱之為「冠婚葬祭」,韓國稱之為「冠婚喪祭」。
歷史上的「僰人」,是個歷史悠久、英勇善戰的民族。從 西周到明朝萬曆元年(約西元前1066年一西元1573年)長達2500餘年的時間裡,他們生存、繁衍在祖國西南這片神奇古老的土地上。他們曾參加過周武 王伐紂的牧野之戰,建立了戰功,被封為「僰侯」,在今天宜賓一帶建立了「僰侯國」今天生活在雲、川、貴的白彝、白族,他們同是氐羌系統的藏緬語族,其先民就是僰人。這已是當代學者一致認定了的。「僰濮同源」、「僰撩」、「僰越」等民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