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僰人」,是個歷史悠久、英勇善戰的民族。從 西周到明朝萬曆元年(約西元前1066年一西元1573年)長達2500餘年的時間裡,他們生存、繁衍在祖國西南這片神奇古老的土地上。他們曾參加過周武 王伐紂的牧野之戰,建立了戰功,被封為「僰侯」,在今天宜賓一帶建立了「僰侯國」今天生活在雲、川、貴的白彝、白族,他們同是氐羌系統的藏緬語族,其先民就是僰人。這已是當代學者一致認定了的。「僰濮同源」、「僰撩」、「僰越」等民族

僰文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漢代僰人---僰(拼音:bó,注音:ㄅㄛˊ
漢魏時期,僰多與氐羌同時提及,而且曾經北達湟中,為氐羌之類。
明代僰人
明代僰人即今日白族之先民。從族姓上來看,明代僰人的段、楊、高、尹諸姓,都是現在白族中的大姓。[8]
明代僰人分布地和當今白族大致相同。
萬曆元年(1573年)——以「僰人拒稅」理由,派總兵劉顯帶領14萬大軍討伐。
僰文
僰文,也被稱爲方塊白文、漢字白文、漢字型白文或古白文,是白族人民仿照漢字創造的書寫白語的意音文字書寫系統
有關懸棺
懸棺是僚俗而非僰俗,懸棺為宋明時期事,明時所謂的僰人指的都只是白、彝這樣的人群,僰人懸棺的說法卻最早出現在明以後。[13]
雲南鹽津乃至於整個川滇間敘南片區的「僰人懸棺」在歷史文獻上只在清代地方志的記載中才出現的,例如清乾隆餓縣勘「藝文志」載: 「僰棺崖,縣南上下羅計諸山中,僰酋懸棺之崖甚多,世代姓名皆無考」。又如清光緒供文縣劫「墳墓」載: 「古僰人墓,建武一帶,凡懸崖峭壁上,鑿岩為穴,置棺其中,重疊相望,今其棺尚有存者」。而在較早的歷史文獻中並沒有把「懸棺」與「僰人」相連的。現知最早記載敘南崖葬的當是北宋的《太平寰宇記》,其卷八「瀘州風俗」中載: 「其夷僚則與漢不同,⋯巢居岩谷,因險憑高。著斑布,擊銅鼓,弄鞘刀。男則露髻跣足,女則椎髻橫裙。夫亡婦不歸家,葬之崖穴」。北宋時昭通一帶是與烏蠻交界的「敘州領羈縻州」及「瀘州領羈縻州」地,此地早已沒有「僰人」的蹤跡,流行崖葬習俗的是「夷僚」的「僚人」而不是「僰人」或「烏蠻」
僰人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8UsJAY
-----------------

The_Shanhua_Tablet2021-01-19_1044502021-01-19_1103342021-01-19_110422
僰文(拼音:bó,注音:ㄅㄛˊ,南京官話:bä5,粵拼:baak6,蒲北切,音同「伯」),也被稱爲方塊白文、漢字白文、漢字型白文或古白文,是白族仿照漢字創造的書寫白語的意音文字書寫系統。[1]對此種文字的存在性目前尚有爭議:大多數學者認爲僰文是一種獨立於漢字的文字[2],也有學者認爲僰文不過是漢字記白音的表現[3]。
由於不規範以及記錄規則的缺失,在歷史的長河中消失,其可能是派生漢字的一種。如今對其的研究也十分少。
僰文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5P58Qg
發展歷程
南詔有字瓦、有字磚「古白文」 → 漢字記白音 → 僰文 → 拉丁白文[4][5]
僰文的發展並不成熟,尚屬於較原始的文字系統。
僰文用於南詔至明初,元初雄辯法師文,「解僰人之言為書,其書盛傳,習者益眾」,另由《蠻書》卷二《高黎貢山謠》、《說郛·玉溪編事》間《驃信和清平官星四節唱和詩》所記載。[6]
文字形式及其來源
借用漢字形(音讀、直讀)[2]
借用漢字音
借用古寫漢字
修改漢字形
形聲、意聲
增刪筆畫
僰文的使用範圍
祭文
山歌(白族調)
大本曲(白族曲藝),在大本曲的唱本中,為了適應演唱,會採取一種圈白點漢的方法來標明唱本中哪些該唱白語,哪些該唱漢語[4]。具體而言,標圈者爲漢字記白語音(類似日語萬葉假名),標點者爲漢語。圈白點漢是白族對於漢字記白音和對於白文的進一步規範和標識[4]。
手抄佛經的白文註疏
詩歌,如山花碑上所刻的《詞記山花·詠蒼洱境》,長達510字,是白文詩歌的典範[4],屬於明代白族詩人楊黼所作。[7]
墓誌銘
僰文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5P58Qg

僰文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僰人懸棺:特別的埋葬儀式
「僰人懸棺」位於四川省宜賓市境內,珙縣、興文、筠連等縣境內均有分佈。我國古代的南方民族中,百越、幹越、僚人、僰人(都掌人)民族都有懸棺葬的 習俗。而最有名的就是川南的僰人懸棺和福建的船形懸棺。《珙縣誌》載「珙本僰地,僰人多懸棺」。僰人懸棺被稱為世界之最、巴蜀一絕。懸棺葬是古代少數民族 的一種葬制。「僰人懸棺」崖葬墓群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僰bó人」是先秦時期就在中國西南居住的一個古老民族。僰字讀輕唇音為白。古時無輕唇音,只有重唇 音,讀濮。又稱「山都掌」「都掌蠻」。據研究,濮即越人。人們多叫為百濮,百越。唐朝前以俚獠著稱。宋代才開始以壯族為名……可見壯族是古代西南少數民族 的主幹,也是今天廣西壯族自治區的主流」。
僰人在兩千年裡不斷發展壯大,以至於成為了西南少數民族的領袖,而僰人雄據雲貴川三界的咽喉地帶,卻並 不是一個易於馴服的人群,因此歷來是中央政府的心頭之患。明朝開國以後,政府為了加強對西南地區的統治,開始逐步限制僰人的利益,尤其萬曆初年,中央政府 在這裡強行廢除了一直以來的蠻夷酋長制度,代之以漢臣,使原本緊張的對抗終於演變成一場全面反抗明朝政府的戰爭。
這個古老而神秘消失的民族,在歷史上究竟是個什麼樣的民族?我們從零星的史料中,從對麻塘壩部分懸棺的 清理發掘中,從峭壁上的岩畫中,從流傳于敘南一帶那眾多民間傳說中,多少捕捉到了他們—些「影子」。歷史上的「僰人」,是個歷史悠久、英勇善戰的民族。從 西周到明朝萬曆元年(約西元前1066年一西元1573年)長達2500餘年的時間裡,他們生存、繁衍在祖國西南這片神奇古老的土地上。他們曾參加過周武 王伐紂的牧野之戰,建立了戰功,被封為「僰侯」,在今天宜賓一帶建立了「僰侯國」。這在秦漢以後的史料中多有記述。《珙縣誌》(舊志)上說:「珙本古西南 夷服地,秦滅開明氏,僰人居此,號曰僰國。」


400多年前,在四川宜賓發生了一場慘烈的戰爭。 這場戰爭之後,僰人,這個曾經長期生存於中國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神秘地消失了。 如今,唯有留在山崖上的懸棺依稀中訴說著曾經的輝煌和榮耀本文作者追根溯源,試圖尋找這個已被史學家認定消亡的民族。
麻塘壩位於四川宜賓市珙縣以南59公里的洛錶鎮,這裡保存有懸棺223具。 攝影/牛牛
戰地尋蹤僰人后裔今安在 | 中国国家地理网 https://bit.ly/3oXjyVT
2006年初夏的一個陰雨天,我來到四川珙縣的麻塘壩,這裡是中國懸棺分佈最密集的區域。
涓細的螃蟹溪,從麻塘壩蜿蜒而過,在溪流兩岸的山崖絕壁上,密密麻麻懸掛著兩百多具棺木。 "僰人不知何處去,惟見懸棺留崖進去。" 在獅子岩旁邊的古懸棺博物館里,遊客們圍著一位講解員,聽他講述那場明王朝和僰人的戰爭。 "那是 1573年的春天,明朝的14萬大軍給僰人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 那場戰爭之後,僰人在歷史上消失得無影無蹤,只留下這些懸棺昭示他們曾經的文明。
講解員叫黃華良,是當地民族中學的歷史老師,常常來博物館當義務解說員。 他說,有關僰人的來歷至今尚未有定論。 有些學者認為他們可能是從東南沿海順著長江,輾轉遷徙來到西南地區,因此具有百越民族的血統;也有的學者認為僰人原屬於氐羌,居住在西北地區,戰國和秦漢時期,逐漸南遷至宜賓一帶。 由於僰人説明周武王伐纣有功,首領被封為侯,因而建立了"侯國"。
根據歷史記載,驍勇善戰的的僰人雖然與各周圍民族相處融洽,但歷朝統治者卻大多認為其"叛服無常",因此常被排擠和鎮壓。 明朝開國以後,朝廷推行改土歸流政策,官府欺壓百姓,僰人紛紛據山為王,與明王朝展開了長達二百多年的戰爭。 到明萬曆年間,僰人的勢力範圍已縮小到以麻塘壩為中心的南廣河流域。 明神宗萬曆元年(西元1573年)三月,四川巡撫曾省吾調集14萬大軍,以劉顯為總兵,對宜賓南部山區的僰人進行了規模空前的圍剿。 據《萬曆實錄》記載,明軍用誘降的辦法捕捉了都掌人(明朝對僰人的另稱)首領阿苟,並先後攻克了淩霄城、都都寨。 當年農曆九月九日賽神節上,明軍乘都掌人大醉,組織敢死隊爬城而上攻破九絲城,前後"克寨六十餘處,擒酋首拓地四百余裡,得諸葛銅鼓九十三面",蕩平了被朝廷認為"負隅稱亂,歷三百餘年"之久的"都蠻"。 隨後,明王朝又再次搜捕藏匿深山的造反僰人,直至"都蠻盡滅",被"招安"的僅2381僰人。
僰人后裔今安在 | 中国国家地理网 https://bit.ly/3oXjyVT


僰人懸棺之謎粗探
楊鵬 
台北市雲南省同鄉會 - 臺北市雲南省同鄉會 - 僰人懸棺之謎粗探 | 台北市雲南省同鄉會 - 臺北市雲南省同鄉會 https://bit.ly/35StKrA
今年八月,因事赴昆明,借機與湯世煒先生語談,寒喧之餘,詢及撰稿事,愧未寫就。煒君脫口而言曰:「何不就寫僰人懸棺之謎」。這本來是近現代史學界熱衷探索的命題,我雖然有所接觸,限於缺乏資料,未曾作過認真研究,因此不敢動筆,以免貽笑方家。
回昭後,翻閱了《華陽國志》、《史記‧西南夷列傳》及當代地方史料,試作「粗探」以就教於史學界諸權威,藉以助鄉親文友茶餘飯後漫話家鄉古老民族悍勇的精神,神奇的智慧,為後人留下一座千古不解之謎──懸棺文化遺跡。
僰人的源流
辭源釋「僰」;「古代我國西南地區少數民族名。……古僰侯國」。漢置縣為僰道,屬(濁國)犍為郡。「道」是少數民族聚居治所,如氐道縣、嚴道、零道縣等。故址有三:一為漢址,在今宜賓市西南;一為唐太宗徙於三江口,即今市境;一為唐武宗徙於蜀江北岸者,即舊州城。
僰人是蜀(叟)人的一個部族,至漢始置僰道縣,設官管理。其先出現過「僰侯國」之名,語焉不詳,殊難臆斷。《蜀志》 云:「蜀之為國,肇於人皇,與巴同囿。至黃帝,為其子意昌娶蜀山氏之女,生子高陽,是為顓頊(原文誤為帝嚳),封其支庶於蜀,世為侯伯。歷夏、商、周,武王伐紂,蜀與焉。…… 其寶則有……滇、僚、賓、僰僮仆六百之富」。這就是「僰侯國」建立的依據,僰人早在黃帝時便已生活在僰道這片土地上,而且在這裡建立過黃帝支庶封此的「僰侯國」。據史籍記載,其範約包括今川西南、黔西北、滇東北,還有江漢流域也散布著僰人族落。
歲月滄桑,僰人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或因戰爭流落他鄉,或因生活轉徙。或被巴蜀豪民擄掠,或因民族融合,漢以降,以漢字「僰」為標誌的「僰人」,在史籍上逐漸消逝了。其實,古老的「僰人」後裔,以他樸質的胸懷,與「字」無爭地創造著歷史,展現出「南方絲綢之路」昔日的輝煌,今天生活在雲、川、貴的白彝、白族,他們同是氐羌系統的藏緬語族,其先民就是僰人。這已是當代學者一致認定了的。致於「僰濮同源」、「僰撩」、「僰越」等民族淵源問題,在此,不再詳述了。
懸棺之謎
懸棺是一個葬俗問題。首先談談筆者親見的懸棺遺址,當車行經過鹽津縣豆沙關(唐袁滋摩崖石刻處)時,便可看到對岸有一帶高峻的峭壁,峭壁上有裸露的橫形長方孔穴,當地人說是僰人棺葬的地方。一眼望去,墓穴上下沒有下足之點,也無攀援之處。想到古代僰人置棺,是何等令人驚心駭目啊!從鑿穴到置棺,都叫人不可思議,因而成為今天許多人探索的主要一謎。這種懸棺葬,在我國滇東北、川南、江西等地均有發現。有的人認為「置庄」踏足攀援而上;有的說「築壩」乘船至墓穴處;我臆斷:可能是用「索兜」下墜至墓穴點,因為雲南古代過江用籐索為僑,掛兜以橫渡的事跡,如從上往下墜,似乎更容易些。姑妄言之,以備一說,以待海內外專家、學者親臨考察、研究,一解此謎。
說到懸棺葬,也許是古代僰人獨有的一定時間,一定人物的葬俗。鹽津豆沙關的懸棺文化遺址,是研究葬制,墓主生前的地位,進而討論懸棺文化的社會性質,民族的衍變等重大歷史課題有重大意義。
較之我國古代葬制,考古發現,浙江餘杭縣一九八六年出土的「反山良諸文化墓地」,是人工築的土墩,隨葬玉器極豐,可以認識墓主生前的地位,應是四○○○多年前一處部落顯貴的墓地;雲南晉寧石寨山古墓群,出土四○○○餘件文物,其中一件金質篆書「滇王之印」,轟動了國內外文物考古界,墓穴選擇山上石頭之間土壤掘坑;江川李家山的(春秋時)古墓群,墓葬為豎穴土坑墓,隨葬品有銅、鐵、玉、陶、瑪瑙等器物;滇東北的東漢崖墓,是在石壁上鑿出的墓葬,有較長的墓道,圓拱形頂,葬品亦夥;最高的是大關縣岔河崖墓,建築在十米高的崖坡上。比起懸棺葬來說,實有天壞之別。
懸棺之謎的第二個問題是年代,這也是難以判定的。前面所引我國葬制,從二千年前到四千年間,已發現的築土墩,或選擇山崗、土坡,最高是達十米的崖壁。而高達百米以上的險峻石壁上,鑿石穴而懸棺的葬制還沒有,大膽一點推測,其年代當早於「良渚文化墓地」的時間。
懸棺之謎的第三個問題是墓主。位於今宜賓市之南,昭通市之北,墓主必然與這兩地有密切關係,因為懸棺遺址正好在這兩地僰人群落之間的豆沙關。宜賓有過顯貴的「僰侯」,時間大致是夏代以前;昭通出過一位稱帝於蜀的望帝杜宇,時間約在公元前六○○年左右的春秋時代。兩者都與豆沙關的懸棺墓主拉不攏來,理由是:懸棺發現後未聞有大量的珍貴隨葬器物,更說不上有顯示身份的琮、璧、銊、杖首等禮儀用器。
但是,懸棺卻是眾多僰人冒著生命危險,安放墓主於面臨滔滔江水,人跡不能至的高峻石壁上。那麼懸棺之主,可能是一位最受尊敬和熱愛的長者。他像江水的清明,有長流的恩澤,有最高的德行,有聖潔的胸懷。僰人置懸棺於岩壁,即可使墓主的德澤長流,庇蔭後人,又可使後人瞻仰前賢,傳頌德行。而高壁鑿穴,則昭示了古代僰人先民的神勇和智慧。
以上所述,有的可能是無稽之談,胡說八道,殊難確解「懸棺之謎」。不過,有拋磚引玉之心,甚願海峽兩岸的鄉親達人,海內外的名流學者,解開這一考古之謎。台北市雲南省同鄉會 - 臺北市雲南省同鄉會 - 僰人懸棺之謎粗探 | 台北市雲南省同鄉會 - 臺北市雲南省同鄉會 https://bit.ly/35StKrA


懸棺和一個古老民族的消亡
我在「梧桐樹下戲鳳凰」中,說過中國南方的特殊葬俗——崖葬。崖葬分崖洞葬和懸棺葬兩大類。
僰人懸棺調查:消失在明朝的一個神秘葬俗 消失的原因更令人唏噓 * 阿波羅新聞網 https://bit.ly/39J8QMy
這兩種葬式有共同特徵,就是都葬在高山上,都屬於「崖葬」。不同之處是,懸棺葬將葬具安置在懸崖峭壁高處天然淺穴,或人工鑿成的石龕內,外面敞開,並不封閉,可以看到。最具特徵最有代表性的,是將棺材放在懸空的岩壁橫木上。
而崖洞葬,是將葬具放入天然或人工開鑿的山洞中,洞較深較大,洞口封閉,不希望被人發現和看到。
這篇,就以四川珙縣懸棺為例,來聊聊僰人懸棺葬。
懸棺葬在國內外都有發現,中國主要流行於長江及以南地區,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四川、重慶、雲南、貴州、廣西、及台灣都有分佈。
(湖北崖葬遺址)
福建省主要分佈在崇安武夷山,現存101處,殘棺30多具。年代很早,距今約3500年(商周時期)。江西省主要分佈在貴溪龍虎山,現存13處,棺37具,年代距今2900年(春秋戰國時期)。
以上兩處,一般認為是古越人,或與古越人關係密切的民族,還有別的地方和民族有崖葬風俗。
長江三峽流域也有懸棺,已發現約80具,年代大概在戰國至東漢暑期,為楚國、巴國少數民族。
而最具代表性,最集中的懸葬區,在川南、滇東北一帶,年代較晚,多為明朝懸棺,是已消失的僰人(都掌蠻)遺存,目前已發現懸棺300餘具。
(珙縣麻塘壩一處叫棺材鋪的岩石上的懸棺)
2010年我曾前去川南珙縣洛表鎮麻塘壩一帶,考察懸棺。這裏有全球保存最多、最集中、最完整的懸棺,稱之為「懸棺葬天然博物館」並不為過。
洛表鎮地處川滇兩省交界,位於大雪山北麓,目前這裏已開發成「懸棺景區」。
麻塘壩位於洛表鎮西南,周圍群山連綿,山勢雄偉。蓮台山、觀寶山、大雪山海拔均在千米以上。兩側峭壁雄峙,地形奇峭險絕。此是一處南北向的岩溶槽谷,懸棺分佈在東西兩側山岩上。而谷底十分平坦,原有溪流,現在基本都消失了。流經麻塘壩的溪流,當地人稱「螃蟹溪」,春夏兩季雨水豐沛時才會有水,其他時間都是無水的河床。
(麻塘壩)
這裏有「九溝一壩」之稱,「九溝」指龍洞溝、劉家溝、川溝、楊家溝、吳家溝、沈家溝、唐家溝、黃乾溝、龔家溝;「一壩」便是麻塘壩。溝溝有懸棺,壩上棺尤多。槽谷內一派田園風光,兩側峭壁佈滿懸棺。
據前些年當地文物部門普查資料,珙縣境內現存懸棺295具,而麻塘壩一地就有228具,有22處懸棺葬區。峭壁上有密密麻麻的樁孔和棺木落下後所剩下的無數殘柱——當年這裏的山崖岩壁上,有密集的懸棺。
(淺岩穴懸棺)
如有一處叫「獅子岩」的地方,岩高約60米,長約100米,在四五十米高處的岩壁上,有27具懸棺,其中14具置於天然洞穴式,13具為木樁式。值得注意的是,在懸棺岩壁上,還發現了40多處紅色岩畫。
在一當地人稱「九盞燈」的山峰岩壁上,有棺24具,其中18具為木樁式懸棺,離地面高度在
25-55米之間。
曹營鄉的蘇麻灣,則是珙縣另一處懸棺比較多的地方,現存數量僅次於麻塘壩。如在這裏的鄧家河畔,已發現了42具懸棺,其中35具都是木樁式懸於高空,頗為壯觀。
(懸棺墜落後留下的空穴)
這裏懸棺都是哪來的?早在民國時,就有歷史專家、考古學者對珙縣的懸棺進行了調查和發掘。這裏的懸棺年代大多數明朝的,只有少數為宋朝,而明朝之後當地再無懸棺。因此認為,珙縣的懸棺應該從宋朝才開始出現的。
經考證,珙縣懸棺為已消失的僰人遺存。
何為僰人?
僰(bó)人即濮人,又稱「都掌蠻」,是中國非常古老的民族之一,傳是夏朝遺民,商朝戰俘,本為遊牧民族。周武王伐紂時僰人響應參戰,後在今四川宜賓封建「僰侯國」。僰人非常了不起,也有自己的文明,最早開發連出了絲綢之路——連接今印度的絲路南線,比漢武帝派張騫開拓的絲路北線至少早200年。
(僰人留下的岩畫)
在隋唐以前,僰人安身西南,雖然地盤越來越小,與中原朝廷並無大的衝突。到宋朝衝突見多,宋朝曾四次討伐僰人。第一次發生在宋真宗當皇帝的大中祥府元年(公元1008年)六年十一月,僰人被平。
到元朝,僰人的地盤進一步縮小,居於今四川興文(古夜郎國所在)、珙縣、雲南威信一帶的有限空間內。時僰人分成居於水濱的「水都掌」和居於山林的「山都掌」,山都掌這支被現代人稱為「懸崖上的民族」。
到明朝,由於朝廷實行「改土歸流」,僰人土司的利益被損,於是強烈反對,多次對抗朝廷,所以明朝也多次討伐僰人。
(僰人懸棺葬區)
這事在《明史》上都有記載。明朝從洪武到嘉靖近200年間,10多次征討僰人。最慘烈的是萬曆年間的第十二次,也是最後一次,直接導致僰人被滅族,令人唏噓!
僰人英勇善戰,連以狠出名的開國皇帝朱元璋,都拿不出對付僰人的高招,僰人成為明朝的西南之患。萬曆元年(公元1573年),朝廷再次派劉顯領兵剿僰。僅僅三月時間,官軍攻破僰人城寨60餘個,擒僰人將頭36人,斬殺人4600多人,招降5600多人,還有很多僰人赴火、跳岩死亡。
劉顯使的手段很歹毒,針對僰人在山上林中活動,使用火攻、封堵等手段,圍而不打,封禁糧食,然後進行拉網式搜捕。攻下僰人山上根據地時,剩下的全是老弱病殘幼,躲在洞穴或藏入山林,最後不是餓死,就是凍死、病死。現代考古人員在麻塘壩一處叫「九盞燈」附近的一個岔洞內,發現一百多具骨骸,推測是是當年遭明軍圍堵的僰人。
(僰人懸棺)
當地至今有一傳說,明軍搜捕時,不敢貿易進入山洞,於是燒石灰,與蒸煮好的糯米和成灰漿,用巨大的石塊把洞口砌實堵死。並在洞口守候三個月,等洞內僰人死後,屍臭從岩縫中飄出來,才撤退。
400多年後,考古人員發現灰漿和石頭已融為一體,很難辨認出洞口,至今沒有發掘。
據估,當時僰人在兩萬左右,除了極少逃命者,整個僰人被「斬盡殺絕」。所以,時翰林院經筵講官任瀚所撰《平蠻碑記》稱,「冬十月,取次就擒都蠻,至是盡滅。」
(江西出土懸棺)
一個古老的民族,到萬曆元年被滅族,從從民族的中國歷史舞台上徹底消失,雖然仍不排除有僰人後裔,但再沒有以「僰人」自居的群體了,。在明朝以後,甚至連「僰」這個字都成了冷僻字,不識此字的網友應該不是少數。
明朝來了僰人,也滅亡僰人的文化,僰人的懸棺葬成為歷史!興文縣《平蠻碑》即記稱:「自明朝萬曆以後,「僰」之一字已很少見稱,或也衰微而融於其它之族屬,懸棺為之中斷。」
考古發現,正是在被反覆征討的明朝,興文、珙縣一帶的山岩上,僰人懸棺大增。而在僰人曾生活的地區,如瀘州、犍為等地卻無懸棺,再者,仍存的僰王墓證明,僰人曾奉行土葬。
(僰人懸棺)
推測,僰人是在宋朝以後,由於外部生存環境的變化,看重祖墳和先人屍骨、有祭祖習俗的僰人,在被逼「上山」,以山為家,隨山而居後,受到古老崖葬的啟發,於是讓亡人也跟着上山,於是開始實行懸棺葬:將棺材葬於天然孔洞的。
在沒有更多天然孔洞的情況下,於是在岩壁鑿龕存棺,打樁懸棺……這也可以防上被敵人盜發和破壞,保護先人,免除後顧之憂。
懸棺,只要是僰人都可以實施,但並不是人人死後都能做到,要看權力、財力、物力,所以已考古清理的懸棺大多有隨葬品,主人應是有身份的僰人,如酋長、頭領一類。而少數沒有發現隨葬品、葬具簡單的,應該是普通僰人。
所以,懸棺在僰人生活中,應該是一種體面的死後待遇。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梧桐樹下戲鳳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僰人懸棺調查:消失在明朝的一個神秘葬俗 消失的原因更令人唏噓 * 阿波羅新聞網 https://bit.ly/39J8QMy

2019072602395052420190726023950101201907260239501802019072602394971120190726023949725201907260239495192019072602394814420190726023948510201907260239482232019072602394861720190726023947487


The_Shanhua_Tablet2021-01-19_104450

有關懸棺
懸棺是僚俗而非僰俗,懸棺為宋明時期事,明時所謂的僰人指的都只是白、彝這樣的人群,僰人懸棺的說法卻最早出現在明以後。[13]
雲南鹽津乃至於整個川滇間敘南片區的「僰人懸棺」在歷史文獻上只在清代地方志的記載中才出現的,例如清乾隆餓縣勘「藝文志」載: 「僰棺崖,縣南上下羅計諸山中,僰酋懸棺之崖甚多,世代姓名皆無考」。又如清光緒供文縣劫「墳墓」載: 「古僰人墓,建武一帶,凡懸崖峭壁上,鑿岩為穴,置棺其中,重疊相望,今其棺尚有存者」。而在較早的歷史文獻中並沒有把「懸棺」與「僰人」相連的。現知最早記載敘南崖葬的當是北宋的《太平寰宇記》,其卷八「瀘州風俗」中載: 「其夷僚則與漢不同,⋯巢居岩谷,因險憑高。著斑布,擊銅鼓,弄鞘刀。男則露髻跣足,女則椎髻橫裙。夫亡婦不歸家,葬之崖穴」。北宋時昭通一帶是與烏蠻交界的「敘州領羈縻州」及「瀘州領羈縻州」地,此地早已沒有「僰人」的蹤跡,流行崖葬習俗的是「夷僚」的「僚人」而不是「僰人」或「烏蠻」。


"僰(bó)人"又稱"濮(pú)人",是先秦時期中原華夏諸族對其西南諸族的統稱,即今雲貴高原及川渝南部地區諸民族
《珙縣誌》(舊志)上說:"珙本古西南夷服地,秦滅開明氏,僰人居此,號曰僰國。 ”
北宋政和五年(西元1115年),僰人在首領卜漏的帶領下,在僰王山上築城審批、修寨門,聚眾造反,揭竿起義,但被宋軍用"火猴戰"打敗,僰王被宋軍擒獲後招安。 僰人兵敗僰王山後,在400多年的時間裡偃旗息鼓,直到明朝萬曆元年(西元1573年),再次在興文、珙縣兩地造反,明王朝派四川總兵劉顯、劉挺父子率領十四萬官軍大舉圍剿,最終在興文縣九絲城將僰人徹底剿滅,僰人從此銷聲匿跡。
懸棺遺址
珙縣位於中國的川、滇、黔三省鄰接處,是古代懸棺葬最典型的地方,現已發現懸棺遺址四十一處,計有懸棺二百八十八具。 是中國乃至世界懸棺最多的地方。
岩畫文物
僰人岩画
僰人岩畫
中國14個有懸棺的省和直轄市中,四川省珙縣麻塘壩的"僰人懸棺"保留最好。 1935年,在中國華西大學供職的美籍學者葛維漢曾專程赴珙縣調查。 他在《川南的"白人墳"》一文中寫道:「另一使作者感到極大驚奇的,是在非常接近白人墳的岩面上有許多岩畫",並附錄了岩畫的少許。 這是人們最早見到的珙縣麻塘壩「僰人岩畫」臨摹圖。 葛氏推論"牠們似乎不是美術作品,可能是放棺的人所畫的。 "繼後,在1946年,前往珙縣考察"僰人懸棺"的學者還有前中央研究院的芮逸夫和石釧鍾健。
做繪畫和雕刻的目的,不外乎是安慰死者,或者借以張大死者威望,以懾服生者;或者表示死者所屬的民族,部落的徽志。 前者是人物畫,如岩壁畫,有舞蹈、釣魚等畫幅,大概是安慰死者用的,有躍馬戰場的戰鬥畫幅,大概是誇耀死者的威武功業,使生者對他更加尊重用的"。 岩壁畫還有更為重要的作用,在於的反映行懸棺葬的人的宗教信仰和精神世界,正是從這種宗教信仰出發,一整套喪葬禮制才逐漸形成起來。
僰人悬棺
僰人懸棺
1974年,在對珙縣麻塘壩「僰人懸棺」的首次發掘清理中,四川省博物館的考古工作人員對麻塘壩東西兩側20多座山岩的岩畫進行臨摹,先後在「棺材鋪」、、"獅子岩"、"大洞"、"九盞燈"、"豬圈門"、"麻磨山"、"硝洞"、"鄧家岩"、"三仙洞"等處,臨摹下了大量"僰人岩畫"。 這些岩畫經過整理問世后,很快受到學術界的重視。 珙縣麻塘壩「僰人岩畫」,一般都畫在懸棺周圍的岩壁、岩框上,在多用紅色,少數用白色,有的色澤猶新。 繪畫採用的是平塗的手法,雖線條粗獷,但多形而又傳神,人物極富變化和動感,題材十分廣泛,內容豐富多彩。 有舞蹈、體操、雜技、刑術、擊劍、賽騎、踢毽、球戲、釣魚、狩獵、征戰和各種動物以及刀矛、車輪、日月、太極圖、各種紋飾圖案等,構圖簡練,形態動人,乍看起來確是栩栩如生。 [1] 
1985年,在對麻塘壩「僰人懸棺」的第二次發掘清理中,清理現場的淩空廂架,靠近「九盞燈」峭壁頂端的岩上檐補正了在地面上無法看清、原來沒有臨摹下的10餘幅岩畫。
這些珍貴的藝術品,生動地記錄了當時僰人的生活情況和戰鬥風貌


近日,國際權威雜誌《細胞》的子刊上發表了關於懸棺葬人群的古DNA的研究成果——《華南和泰國北部懸棺葬習俗的母系遺傳視角研究》,標誌著雲南昭通"僰(bó)人"懸棺葬人群族屬的古DNA研究獲得重要突破。 研究表明,昭通懸棺葬人群屬古代百越族群的後裔侗傣語系民族的先民。
據瞭解,懸棺葬是我國南方一種古老而奇特的喪葬習俗,最早發現於大約距今3600年的福建武夷山地區,之後以人群遷徙和流動的方式在華南地區的福建、江西、廣西、四川、雲南等地區傳播。 大約2000年前,該習俗傳播到了泰國北部等東南亞地區的一些原住民群體中。 絕對年代測定顯示,懸棺葬習俗在中國大陸最晚的記錄,是昭通市鹽津縣豆沙關的懸棺葬(可能也包括相鄰的四川珙縣麻塘壩懸棺葬遺址),明代末期之後就不見蹤跡。 但清代以後泰國等東南亞地區還流行這種葬俗,而台灣蘭嶼的耶美人和印尼蘇拉威西島上的托拉賈人至今還保留此種習俗。
"僰人"是已經消失的少數民族,懸棺葬在昭通當地一直被稱為"僰人"懸棺。 關於懸棺葬習俗的起源、人群源流、文化傳播和擴散模式、族群歸屬以及與現生人群的關係等,一直存在許多爭議。 體質人類學研究認為懸棺葬人群與侗傣語系人群有著較為密切的關係,而懸棺中隨葬品分析的結果則顯示,南亞語系的孟高棉族群和苗瑤語系人群是懸棺葬習俗重要的實施者和傳承者,甚至還帶有少部分中原漢文化因素。
為探明這些重要問題,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泰國藝術大學的研究人員合作,利用古DNA分析技術,對來自昭通市威信縣和鹽津縣、廣西百色市華村和泰國邦瑪帕地區,年代在2500~660年前人類遺骸樣品開展了線粒體DNA全序列分析。 研究發現,昭通地區的懸棺葬人群母系遺傳世系的遺傳多樣性非常高,而泰國北部懸棺葬人群的遺傳多樣性相對較低,該結果符合懸棺葬習俗在中國南方起源並向南流傳到東南亞的觀點。 研究者將遺傳學分析結果與考古學、體質人類學、民俗學和歷史學等證據相結合,推測懸棺葬習俗約在距今3600年前起源於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如武夷山地區)的百越族群(現今侗傣語系族群的祖先),之後懸棺葬習俗因人群大量遷徙和流動,在華南地區廣泛流傳(這就是母系遺傳多樣性非常高的原因)。 大約在兩千年前,非常少數的懸棺葬習俗傳承者(G3a1世系人群)將該習俗帶到泰國北部等東南亞地區的一些原住民群體(比如孟高棉民族)中,形成大面積傳播。
研究結果顯示,昭通懸棺葬人群屬古代百越族群的後裔侗傣語系民族的先民。
此項研究成果,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的張曉明副研究員、李春梅博士和周亞楠碩士生為共同第一作者,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的宿兵研究員、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吉學平研究員和泰國藝術大學的拉斯米·舒孔德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 昆明理工大學的石宏教授為本研究前期樣品的收集和實驗平臺的搭建作出了重要貢獻,雲南大學雲南省地理研究所的地理學家和探險隊為採集樣品提供了重要的技術和團隊支援,本研究還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雲南省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等項目的資助。 (記者 張勇) 古DNA揭开昭通“僰人”悬棺葬人群族属之谜-新华网


史學家說僰人在地球上滅絕了,近年卻發現僰人後裔,上萬人姓何
僰(bo)人是什麼人,相信你一定很陌生吧?
僰人是生活在我國西南的歷史悠久、英勇善戰的少數民族。據史載,從西周到明萬曆元年,在長達2500多年的時間裡,僰人一直在我國西南在這片神奇古老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他們在「牧野之戰」中立過戰功,被封為「僰侯」,在今天的四川宜賓一帶建立了「僰侯國」。四川《珙縣誌》(舊志)上說:「珙本古西南夷服地,秦滅開明氏,僰人居此,號曰僰國。」可是,歷史學家們早已斷言,僰人在明萬曆年間已經在地球上消失了。如果不是有這個斷言,我國56個民族恐怕就要加上一個「僰族」了。
僰人後裔。來源於網絡。
僰人是個什麼樣的族群?到底是誰要滅僰人? 僰人真的於明萬曆年間在地球上消失了嗎?且聽強哥給大家擺一擺「龍門陣」。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大西南的水土也養育了僰人。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雄踞雲、貴、川三地咽喉地帶的僰人不斷發展壯大,最終成為西南少數民族的領袖。政府看不得僰人勢力的壯大,特別是僰人英勇頑強、不屈不撓、視死如歸,不容易被馴服的性格,更讓政府擔心,歷朝「中央政府」都視僰人為心頭之患,卻又無可奈何。
到了明朝,僰人就沒那麼幸運了。明朝開國以後,「中央政府」為了加強對西南地區的統治,他們採取了一系列措施要征服僰人。是時,「中央政府」開始逐步對僰人的權利進行限制。到了萬曆初年,「中央政府」廢除了僰人長期以來的酋長制度,以漢臣取而代之,這一決策引起了僰人的強烈不滿,對抗情緒日烈。明憲宗時期,芮成、汪浩被派去招撫僰人。汪浩認為僰人「存有異志」,斬殺了僰人270多個寨的寨主,僰人怒不可揭,決意反叛朝廷。
僰人懸棺葬。來源於網絡。
明成化三年(1468年),僰人再次舉起反朝廷旗幟。明憲宗以李瑾為總兵,太監劉恆為監軍,兵部侍郎程信為尚書提督軍務,合三省土、漢官兵18萬人,對僰人進行全面清剿,打了四年多,明軍僅攻下大壩,根本動不了僰人的「九絲天塹」。
明萬曆元年(1573年),四川巡撫曾省吾,以劉顯為節帥,調動土、漢官兵14萬人,對不服從明朝統治的僰人先後進行了多次武力「血洗」。當時,「前軍引火炬燒城屯千餘,炎焰漫天……赴火墜崖谷者數萬……都掌蠻至是盡滅。」 僰人阿大王等首領先後戰死,其餘僰人多被屠殺,僰人從此銷聲匿跡,只在高高的山崖上留下一掛掛「懸棺墓葬」。歷史記述中再也找不到有關僰人的任何活動記錄。歷史學家們據此斷言,僰人在明朝萬曆年間已經在地球上消失,一個具有2500多年歷史的民族人間蒸發了。
歷史卻跟人們開了一個大玩笑。歷史學家們斷言在地球上消失了400多年的僰人,其後裔在四川省宜賓市的珙縣、興文縣被發現,而且至少有上萬人改姓何。這些人是僰人後裔嗎?他們怎麼改姓何了?
一句民諺隱藏的秘密
在珙縣洛表鎮,自古流傳一句民諺:「游倮倮,范苗子,後山何家掛岩子」。意思是說,當地姓游的是彝族,姓范的是苗族,當地人把何家岩與麻塘壩的馬腦包兩山中間形成的溝谷叫做「後山」,「掛岩子」是當地人對懸棺的俗稱,指的就是僰人。民諺透出的信息就是,後山的何家是僰人的後代。
懸棺主人名字的印證
珙縣麻塘壩兩位老人拿出他們的家譜,告訴研究人員說,他們是山崖懸棺主人的後裔。這事在當時可是「炸鍋」的新聞。專家來到麻塘壩附近的墳地,還真找到與家譜對應的5、6位先人名字。僰人的習俗是懸棺葬,而這些人都是土葬,怎麼回事?
2004年5月,專家在整理一座懸棺墓葬時意外發現一個僰人漆碗,碗的底部有「何永進」三個漢字,這應是懸棺墓主人的名字。「何永進」這個名字正好記錄在何體全老人的家譜中,是何全體的先人。這個物件恰好證實了這裡的何家人是僰人的後裔的說法。消息傳回到麻塘壩的何家,何體全老人欣喜若狂,專程爬到懸崖上祭拜了自己的祖先。
僰人後裔為什麼改姓何
專家們在研究僰人懸棺問題時卻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即這個地方的僰人後裔怎麼都姓何?傳說中僰人的祖先叫哈十三雄,姓哈。但據何體全老人介紹,僰人先後兩次改姓。第一次是由「哈」改為「阿」,第二次是由「阿」改為「何」。第一次改姓,雖然老人未說明改姓原因,但從僰人與朝廷的對抗來看,還是少不了朝廷對僰人「血洗」。改「哈」為「阿」,可能是音近所致。第二次是改「阿」為「何」,原因自然是明萬曆年間慘遭滅頂之災,僥倖躲過劫難的僰人,為了生存,不敢再姓「阿」只好改為「何」,可能是「字相似」、偏旁好改之故。所以,在珙縣、興文縣發現的僰人後裔,大多姓何,至少有上萬人。
一些習俗與技藝的印證
據研究,僰人與苗族的服飾以及生活習慣比較接近,因此,僰人在被清剿時,最易混於苗人之中。興文縣有一支陶姓苗人與僰人最為接近。專家在陶姓苗人處了解到,每年三月三、九月九上墓時,陶姓苗人都要抬上一個完整豬頭,去祭奠大耳朵,而史書上就有僰人首領阿大王耳大,有「大耳」之稱的記錄。過去一些陶姓老人還會說一種只有他們自己才能聽懂的語言,這在苗族中絕無僅有。
當地何姓人與陶姓人中多竹編高人,女人也多長於針線者,這與歷史上記載的僰人長竹編、善針繡十分吻合。至於為什么僰人有懸棺葬俗,《珙縣誌》記述:「相傳有羅因者,因僰人嘗其滅宗,乃教以懸葬岩上,子孫高顯。於是爭掛高岩以趨吉。」也有人說,是諸葛亮用這個辦法消耗僰人的力量。
僰人後裔如是說
洛表鎮國土所的何體華被認為是僰人後裔。他於2007年底接受央視七套《鄉土》節目攝製組採訪時說,我們是後山何家,是土生土長的洛表人,與其他湖廣填四川來的何姓沒有關係,別的何姓看不起我們,說我們「苗不苗,漢不漢」的,不會與我們聯宗……曾祖父在世時,家裡有族譜,明確記載了自己的僰人身世,但族譜在民國十年(1922),被從雲南林口來洛表尋祖的僰人後代偷走,缺乏了證明。2005年,我們也專程去雲南林口,找到了當年來人的住地,但那些僰人後代並不知道我們族譜的下落……何家有祖墳可證明自己的僰人身世。祖墳在洛表鎮互助村八社。據墓碑記載,祖墳修造於明朝萬曆十年(1582)。碑文二伯伯記得完整,可惜墓碑在「文革」時,被生產隊打來修保管室去了……自從僰人於1573年被剿滅後,懸棺葬就中斷了,以後都土葬。
雲南丘北縣也發現僰人後裔
2006年7月,雲南大學麗江旅遊學院的劉春教授,到麻塘壩拍攝了專題片《尋找懸棺主人》。據劉教授介紹,在今天雲南省文山州丘北縣捨得鄉白泥塘村的大山里,有近兩千「彝族人」,但他們有許多民族特徵,與幾百年前的僰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這些人為僰人後裔,基本為學術界所共識。
歷史學家們斷言在明萬曆年已消失了的僰人,為什麼還會有後裔存在?專家認為,明朝政府雖然重兵圍剿,試圖對僰人斬盡殺絕,成功後還到處建兵營、設關口,發現一個屠殺一個。由於僰人生活區域廣、地勢險要,仍有少部分僰人生存下來。但他們再也不敢公開自己的僰人身份,經過許多代人之後,他們已經基本融入了漢、苗等民族。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vaalm62.html


 

llscree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