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欄
facebook 姜太公廟
- Jan 29 Fri 2021 17:08
台灣窯公窯神是製陶業的祖師爺-羅文、羅明-哥哥羅文擅長徒手作陶,弟弟羅明慣以轆轤製陶/太上老君-女媧娘娘-孫臏-魯班、普安、老君、窯土地公+范蠡傳說的宜興陶業祖師爺/福建窯神-窯坊公-林炳/陶瓷業供奉的神多元化,有童賓、趙慨、蔣知四、華光、范蠡、土地神、火神、章氏兄弟、伯靈翁、金火聖母、堯帝、舜帝、雷公、陶正等,因燒製陶瓷用窯,故瓷業所奉之神又多稱窯神
陶瓷業供奉的神多元化,有童賓、趙慨、蔣知四、華光、范蠡、土地神、火神、章氏兄弟、伯靈翁、金火聖母、堯帝、舜帝、雷公、陶正等,因燒製陶瓷用窯,故瓷業所奉之神又多稱窯神
台灣客家人敬奉「爐公先師」最為虔誠,固定每年農曆四月十三日為先師例祭日。通常在家祭祀時於爐側置香案,牆上用紅紙書寫『爐公先師之神位』,早晚祭拜。鐵匠所祭拜的為「爐公先師」,即鐵拐仙師、白鶴仙師、風式尊王三位
如今台灣已無本省外省之分,但71歲的呂昱仍記得當年切身經驗,差別待遇從便當盒就開始──那時本省孩子只有3塊地瓜,外省孩子卻能吃白米飯,配菜就更不用談、本省孩子連菜都沒有,「一天一餐兩餐沒關係,但整個學期下來,不會恨嗎?」甚至呂昱當年球鞋是珍惜地拎在手上,怕走多了磨壞、到學校才敢穿起來,外省孩子卻是公家配給半年一雙、從不缺新鞋。
「省籍矛盾是在這種生活形態下產生的,不必灌輸什麼,不用知道二二八、我小時候也不知道二二八,但我就是覺得,不公平……」呂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