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軛兩板輪牛車/1929年昭和4年 日本新光社/久焉魯原是雙軛牛車之意,能駕馭雙軛牛車耕作,道卡斯祖先善作田/繳納牛車稅-牛車牌照稅制到1971年便廢止/每頭水牛一天的排牛糞量大約1.38公斤,排尿1.72公斤 ,所以一條牛每年所排洩的屎尿平均有11.3公噸之譜/黃牛糞,晒乾後做為燃炊之物,澎湖居民慣稱為-牛柴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牛車/板輪牛車/芳苑海牛/耕牛文化/二輪牛車/四輪牛車/牛籍/早期牛隻如車輛一般,須列帳登記管制及課稅等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黃牛/水牛皮厚、汗腺極不發達,熱時需要浸水散熱,所以得名水牛/臺灣牛較可靠的證據是由荷蘭人輸入,在那之前臺灣恐無牛水牛?(1697)郁永河-竹塹(新竹)、 南崁一帶的山區,野牛非常多,經常成千上百隻整群出沒。原住民有辦法捕捉野牛,加以馴養,用來拉牛車。牛車的來源大半是這樣取得的。民間運送貨物及交通工具都以牛車為主。家家戶戶都養牛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_temp_1614090859494


_temp_1614093154542下載 - 2021-02-23T225422.7851597024692-2100656567-g_wn2021-11-21_102524

阿塱壹古道與瑯嶠卑南道/2017年三月號-明哲保生 | 臺灣國家公園

2021-02-23_225633


南港山系信義古道追源 - 房地產飛翔記錄 - udn部落格

6350844196578357922021-02-23_2258432021-02-23_225801

南港山系信義古道追源 - 房地產飛翔記錄 - udn部落格


南港山系信義古道追源 - 房地產飛翔記錄 - udn部落格

9k (8)2021-02-23_230427

日治時期臺灣黃牛水牛及大板輪牛車舊照

9MuZZebym0p5j0RHvihOuO5latPLUA91

臺灣歷史印象--陸路篇 (1/5) - kuma1954的相簿 @ 隨意窩 Xuite 相簿

2021-02-23_2301482021-02-23_230140


臺灣歷史印象--陸路篇 (1/5) - kuma1954的相簿 @ 隨意窩 Xuite 相簿

2021-02-23_2303222021-02-23_2303152021-02-23_2303042021-02-23_2302522021-02-23_2302432021-02-23_2302322021-02-23_2301482021-02-23_230140


台灣有句俗謜說:「無轎坐牛車」,即深刻傳達了「牛車」這項交通工具的常民氣質。台灣最早出現的牛車,是板輪牛車。板輪牛車,顧名思義是以木板為轉輪且無軸輻之分的兩輪牛車,輪高可及身。  牛車也隨著道路的改善,由兩輪的板輪牛車改良為四輪有輻且外包鐵皮環的牛車。改良後的四輪牛車載重量較兩輪的板輪牛車來得大,但是比不上兩輪的板輪牛車便捷。戰後,出現了橡皮輪的牛車,又漸漸取代鐵皮輪的牛車。  
由於牛車是庶民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官方於是藉著抽取牛車稅以便於管理,這樣的措施自清領時期已開始施行。<淡新檔案>曾記載「凡有牛車一輛,每年一律貼費銀五角」,證明清代台灣的牛車必須納稅。日治時代的牛車管理辦法是發給牛車主人一張登陸號碼的車牌,以便於繳納牛車稅,,類似今日牌照稅。戰後仍有此制,事項警察局申請,如果沒有車牌駕駛,會遭警方的取締。後來由於馬達氣、機車的普及,牛車只在鄉下或山地還繼續使用﹔因此,牛車牌照稅制到1971年便廢止
台灣牛的貢獻 https://bit.ly/3btJByM

2021-02-23_2305352021-02-23_2306302021-02-23_230622


清代官員的牛車南北大縱走
文/石文誠(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副研究員)【台灣老故事】清代官員的牛車南北大縱走─300多年前的臺灣「官道」 - 健行筆記 https://bit.ly/3bz5HQe
1697年(清康熙三十六年),有一位在福建省城福州當官員幕僚的郁永河,奉命來臺灣採硫礦。他在該年春天從廈門搭船出發,在臺南府城上岸,然後一路從臺南北上到淡水、關渡一帶。
300多年前的郁永河是搭乘什麼交通工具呢?答案是「牛車」。清代一般臺灣人出遠門多會搭乘牛車,短程則是步行或是乘坐轎子。清代在臺的官員要出遠門,也幾乎都是入境隨俗的搭牛車。
臺灣不產馬匹,因此古早時候的臺灣人如果要出遠門,便以牛車代步。本照片攝於1896...
臺灣不產馬匹,因此古早時候的臺灣人如果要出遠門,便以牛車代步。本照片攝於1896年。(館藏號2003.015.0201) 。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蒐藏品
郁永河剛抵臺府城準備要上岸時,就已經開始體驗搭牛車了。當時安平到府城之間,隔著所謂的「台江內海」,二地間尚未如今日的淤積成陸而相連。郁永河先從安平換搭小船進入台江內海,接近要上岸的府城五條港區時,因水淺使得小船無法前行,就下船改搭岸邊等候載客的牛車,坐著牛車涉淺水上岸。
郁永河一到府城後,即開始準備及購買相關採硫礦的器材,並招募煉硫礦的工匠。諸事備妥後,一行50多人,乘著多臺牛車展開20天的南北大縱走。坐牛車的臺灣在地體驗,對喜愛冒險的郁永和來說,還算甘之如飴,但對於板輪牛車行走時發出的嘎吱聲響,對他來說有時是頗為難受的噪音,尤其若在夜間趕路行走時,常吵的他無法入眠。
郁永河一路上停留住宿的地點多是所謂的「熟番」部落,「熟番」也就是歸順清政府的平埔原住民。郁永河一行人每到一個部落就換搭新的牛車,駕車的人是部落的青年。清代歸順的平埔原住民常需要幫官府出公差,例如遞送官府公文、幫巡視的官員駕牛車、擔運行李,以及接待出巡的官員等等。成為「熟番」也成為了官府壓榨的對象。
約1870年代所拍攝的照片。照片裡是用來載運甘蔗的板輪牛車。(館藏號2010.0...
約1870年代所拍攝的照片。照片裡是用來載運甘蔗的板輪牛車。(館藏號2010.018.0003) 。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蒐藏品
當時郁永河從臺南到臺北是走哪路呢?他走的是縱貫臺灣南北的「官道」。所謂「官道」也就是代表官府衙門大多都集中在這條道路沿線,沿線也有許多官兵駐守。「官道」以臺南府城為中心,往南連接到恆春墾丁一帶是「南路」,往北到臺北八里是「北路」,是當時人與牛車行走縱貫南北的主要道路。這條縱貫道路雖說是清代臺灣南北往來的主要道路,但其實路面幾乎就只是泥巴路、碎石路,很多時候其實跟田間小路沒什麼分別。17世紀就形成的這條南北縱貫線,其所貫穿的村落跟大致路徑,大概就是現在省道臺一線的前身。
約1870年代所拍攝臺灣鄉間的照片。照片裡路的中間有二道牛車板輪行走過的痕跡,可...
約1870年代所拍攝臺灣鄉間的照片。照片裡路的中間有二道牛車板輪行走過的痕跡,可以想見清代的「官道」也大致是這樣的景象。(館藏號2010.018.0003) 。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蒐藏品
郁永河等人抵達淡水後,在關渡一帶蓋了20多間茅屋居住,由當地原住民前往北投陽明山區採硫,以小船運來硫磺土後,再由工人煉硫。在關渡煉硫的工作大概持續5個多月結束,郁永河直接由淡水搭船返回福州,結束這趟7個多月的西部臺灣之旅。
郁永河在關渡停留期間,曾前往位於今陽明山國家公園的硫磺谷一帶實地探勘。300多年前郁永河驚嘆硫磺谷造化的神奇,他當時所描述硫磺穴「白氣縷縷」、「沸珠噴濺」的景象現在依舊可見,硫磺味幾百年來也依舊撲鼻不散。
17世紀西班牙人在陽明山區採硫的想像圖。(館藏號2009.011.0348) 。...
17世紀西班牙人在陽明山區採硫的想像圖。(館藏號2009.011.0348) 。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蒐藏品【台灣老故事】清代官員的牛車南北大縱走─300多年前的臺灣「官道」 - 健行筆記 https://bit.ly/3bz5HQe

2021-02-23_2307452021-02-23_230735


2021-02-23_230745_02021-02-23_230427_0

台灣僅有,板輪牛車,荷蘭開始到20世紀,黃牛水牛,納稅行駛


清代南台灣農村廍亭之珍貴照片
1870年代初,清同治年間,南台灣農莊。前方右側有一尖型茅草屋頂的廍亭,此為西方攝影師愛德華茲所拍攝清代台灣的珍貴照片,如實記錄了農村景觀。本圖取自1893年出版法國人于雅樂(Camille Imbault-Huart)所著福爾摩沙之歷史與地誌(L’île Formose , Histoire et Description)。該書內容詳實嚴謹,是西方第一部系統性介紹台灣的書籍,被視為西方的台灣學之權威著作。廍亭即傳統的製糖所,台灣傳統製糖技術隨著福建移民傳來台灣,廍亭内的工作包括採蔗、榨汁與煮糖等工序。為了維持寬敞的工作空間以及保護工作器具,廍亭的體積寬大,屋頂呈現尖型。由於製糖是農村重要生計,南台灣許多村莊均可見廍亭,今天高雄甲仙白雲山在清代道光年間即初名「廍亭尖」,後名廍亭山,即取其形,為南台灣著名山岳,即源於此典故。(農村生活顧問:游永福)中華之窗 | Facebook https://bit.ly/3rYULmN

231017960_1417293701981180_5149600619855435705_n


台灣牛圖像 - https://goo.gl/UKf8an

Taiwan10Taiwan8Taiwan20Taiwan211 (2)  

早期牛隻如車輛一般,須列帳登記管制及課稅等


牛車的行車执照!牛得很吧!(高寶川短文集)(2) 老照片交流道 | 牛車的行車执照 | Facebook https://bit.ly/3QE1VIr
在42、3年...我從新竹空軍子弟小學畢業後...因父親服務的空軍20大隊,移防台中的水湳機場,所以我家就搬到了台中市大雅路的中海新村...初中時通勤就讀豐原中學...雖然水湳機場每天都會派交通車接送往返火車站...但偶爾也會用走路...過五權路再過一小橋(直走到太平國小、台中公園)過橋右走...是湖北街通到中華路往成功路左弯一直走...就是到火車站的捷徑...“湖北街”(我們叫它牛車一條街...老一輩的稱“牛車寮”)有:牛車修理、保養、及牛隻牛車買賣...也有牛醫生及附近市郊割牧草去賣的...當然也是牛車出租的大本營...更有牛屎牛尿的牛騷味!所以記憶深深!
但時代的進步!老牛拉車很快就被三輪摩托貨車及貨運行給取代了!(2) 老照片交流道 | 牛車的行車执照 | Facebook https://bit.ly/3QE1VIr

297285862_1443656192745525_6875519045937867774_n


298071634_5336099496426728_6868429213240108005_n

(2) 臺灣古寫真上色x今昔時光機交流團 | 我父親早年是業餘攝影家,這張照片曾在台灣省攝影學會沙龍展獲獎,拍攝時間大約1950-1960間 | Facebook

這張照片曾在台灣省攝影學會沙龍展獲獎,拍攝時間大約1950-1960間。
牛車上滿載的是白甘蔗,準備運往糖廠,早年白甘蔗是蔗農和台糖公司契約種植,是製糖專用,1963年政府為了保護蔗糖生產,明訂處罰損害原料甘蔗法省府1月30日府農第2字88934號,「凡損害原料甘蔗者移送法辦」, 因此白甘蔗就成了「禁蔗」,不可任意吃它。 
小時候我住過虎尾和北港,這兩個小鎮都有糖廠,附近種植大面積的甘蔗田,我跟同學或玩伴經常偷偷跑進去「偷吃」,小孩子純粹是好玩,其實白甘蔗並不好吃,根莖較紅甘蔗細,皮很硬,沒什麼汁液也不甜,對了,甘蔗田裡還有很多青綠色、體形較小的蟬。
1950至1960年代,蔗糖為台灣帶來大把外匯,當時台灣到處都種有甘蔗,「跟著台糖五分仔車找甘蔗」更是台灣五年級生的童年回憶,當時的五分仔車不只載運甘蔗,也提供沿路居民搭乘,是當時鄉下除了客運以外另一個方便的交通工具。
每當糖廠的大煙囪冒出濃煙,就知道開始製糖了,附近的水溝都是從糖廠排放出來冒著煙,微熱的糖水甜味,記得北港糖廠外面宿舍區還有公共浴池,也是使用製糖排放的廢水,此外印象最深刻的記憶,就是到糖廠福利社買健素糖和枝仔冰棒。
不過1980年起,蔗糖因生產成本過高,台灣20多個糖廠陸續停產,目前僅剩下小港、虎尾及善化糖廠仍在製糖,小港糖廠以進口原料糖精煉成糖,虎尾及善化糖廠以本土甘蔗製作二砂糖。
如今台灣一年吃掉約 60 萬公噸的糖,其中 30 萬公噸來自台糖,這些糖大多使用進口原料製作,本土甘蔗製作的二砂糖只佔 4 萬多公噸
台灣的製糖歷史其實從荷蘭人佔領時就已開始,早期稱為「糖廓」,日治時期日本政府鼓勵借貸給資本家投資現代化機械建廠製糖,稱為「製糖所」,巔峰時總共有43座製糖所,戰後才改為「糖廠」並收歸為公營事業。
早年「糖」是昂貴的民生物資,只有富裕人家才能消費,所以聽說台南為什麼食物都很甜,是因為台南有錢人多,煮菜時多放一些糖,表示他們買得起也吃得起。現在糖廠雖然沒落,但擁有的土地仍然相當可觀。(部分資料取材自「雲林食通信」)(2) 臺灣古寫真上色x今昔時光機交流團 | 我父親早年是業餘攝影家,這張照片曾在台灣省攝影學會沙龍展獲獎,拍攝時間大約1950-1960間 | Facebook https://bit.ly/3AlYl0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