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三教之爭
2014-04-14 15:28:00
公告欄
- Nov 23 Wed 2016 12:19
三教之爭/三教之爭,不僅表現為義理之爭,而且還訴諸武力。佛教稱之為「三武之厄」/「相剋亦相生,相輔亦相成」/道教重今生,追求長生久視,羽化成仙;佛教修來世,追求脫離輪迴的涅槃/中國大陸佛教信徒佔總人口的9%、中國台灣佛教徒佔總人口的28%、日本佛教徒佔總人口的71%、韓國佛教徒佔總人口的23%/歷史上曠日持久的佛、道、儒三教之爭,始終僅限於“君子動口不動手”,“要文鬥,不要武鬥”
儒以文亂法(儒家學者以其學說來擾亂法律), 俠以武犯禁(俠客用武力來挑戰法禁)
韓非(約前275年-前221年),為中國先秦法家的代表人物, 為韓國貴族子弟,他綜合了申不害、商鞅等人的法家思想,發展成為完整的理論。 韓非多次上書韓王,卻不為所用,憤而著《孤憤》、《五蠹》等篇,十餘萬言。 其後,秦王嬴政讀到韓非的文章,大為讚賞,於是以戰爭為要脅,逼韓非出使秦國。 韓非至秦國後,卻受李斯忌妒,向秦王進讒,陷韓非入獄,最後在獄中服毒自盡。
韓非子一書所談論的核心主題是「主道」(君主的統治術),這套學說成為秦統一 天下之後兩千年來帝王專制統治所奉行的法則。韓非的政治主張未必全然適用於 現代社會。而從文學的角度來看,《韓非子》一書,是中國文學的瑰寶。兩千多年前, 韓非竟已能寫出如此犀利深刻的議論文,其文章修辭語言精練,句法富於變化, 極具邏輯及分析力,又善於運用大量的歷史、傳說、典故、寓言以強化論證的說服 力及生動性。據《史記》記載,秦王贏政(秦始皇)看到韓非的《孤憤》、《五蠹》 文章時,慨嘆說:「寡人得見此人,與之遊,死不恨矣!」
- Nov 23 Wed 2016 08:41
族譜家譜軟體genopro 2019-免費版支援中文/家譜/族譜的軟體/GenoPro是套專門用來設計族譜的軟體
- Nov 23 Wed 2016 08:18
網路時代的階級與競爭力/一個在台大混四年的人,實力將遠遠不如一個在X大認真上網學習四年的人。讀了一篇學者花兩年研究後寫出來的論文,槓桿效率更可能高達 1:416(每週工作或思考40小時),甚至超過一千倍(一個傑出的學者花兩年搞懂的事,你也許花10年都不一定會明白)。
藍佩嘉/駱明慶/上台大你就賺了168萬元/《誰是台大學生?性別、省籍和城鄉差異》一九八二到二○○○年間台大學生來源的研究中就指出,有五十七.六%的台大學生來自雙北地區,而苗栗、嘉義、花蓮、新竹、台東五個縣的比率都低於一%。事隔十四年,駱教授的研究依然有效,更成了穩定趨勢。繁星計畫,希望讓偏鄉弱勢的學生進入「明星大學」,但依然無法改變由都會地區包辦的結構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S8hx17
台灣大學來說,我們雙北學生大約有60%,而台東的學生只有0.24%,即使在台北市中,大安區成為台大學生的機率也是大同、萬華區的3倍。我們的父母有42%是軍公教鐵飯碗,而公務員佔台灣人口比例根本不到4%,到現在,外省人成為台大學生的機率還是本省人的兩倍以上,而如果時間往回推的話,從戰亂的中國逃難來的外省人,在台大的比例卻是受義務教育多年的台灣人的九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