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欄
- Nov 19 Sat 2016 08:31
《葉隱》是日本武士道的經典,1716年葉隱指的是「在君主看不到的地方也要盡忠」講述武士忠君事蹟,亦作《葉隱聞書》,因其成書的方式而又被稱作《葉隱論語》/提倡武士要毫不猶豫的奉獻生命,絕不偷生,只有不要自己的命,才能要別人的命
日本這個民族確實是有兩極性格的民族,一方面清淡如菊,非常隱忍;一方面又拔刀見血,非常殘暴。這個民族隱忍到什麼程度,日本這個國家自古就沒有城牆,房子沒有煙囪,臥室里沒有床,廳里沒有椅子,他們認為一切物化的東西,一切外在的、張揚的東西都不好。日本民族認為一切都要有道,插花有花道,喝茶有茶道,下棋也不大砍大殺,要追求棋道。所以日本人一方面是這樣一種清淡如菊、謙恭隱忍的性格,一方面居然又把性和生命都不當回事兒,日本人的性極為開放,把生死也置之度外。日本人每次打仗,旗子上寫的是「祈戰死」,這讓全世界都看傻了,因為全世界的都是「祈戰勝」,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最好。而日本不是,日本人出去就「祈戰死」,至於勝不勝沒關係。所以日本民族就是這樣一個有著極端性格的民族,這一點非常值得研究。
三島由紀夫未發表錄音帶 自殺9個月前談生死觀
- Nov 18 Fri 2016 21:06
元祿赤穗事件忠義故事/赤穗浪士+《忠臣藏》,日本武士文化的象徵效忠主人,忠心不二的觀念合了日本集體主義和自殺美學的概念,將生命終結鎖住消蝕的剎那之中/家臣47人為主君報仇的事件/大石內藏助遂率領赤穗家臣共47人夜襲吉良宅邸,斬殺吉良義央,將吉良義央的首級供在泉岳寺主君墓前,為主君復仇。事發後雖然輿論皆謂之為忠臣義士,但幕府最後仍決定命令與事的赤穗家臣切腹自盡
47浪人 /47 Ronin/1705年元祿赤穗事件/“忠”準則/自殺以“盡忠”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mZqDkC
明明是日本家喻戶曉的悲壯復仇歷史,卻在「武士復仇也需要錢」的新角度下被拍成喜劇,原該有的浪漫悲壯都成了笑點。(可樂電影提供)【影評】復仇要花多少錢 《浪人47愁錢中》 https://bit.ly/3epbzw2
- Nov 18 Fri 2016 20:14
《武經七書》由《孫子兵法》《吳子兵法》《六韜》《司馬法》《三略》《尉繚子》《李衛公問對》七部著名兵書彙編而成,為武學科舉必讀的兵學教材。結語說:「臣聞古之善用兵者能殺士卒之半,...能殺其半者,威加海內...,故曰:『百萬之眾不用命,不如萬人之鬥也...』。」文中(殺)為裁減之意,明確指出精兵主義之必要性,值得後人深思。
姜太公/六韜三略/《六韜》被列為《武經七書》之一,為武學必讀之書/《六韜》又稱《太公六韜》或《太公兵法》全書以問答形式呈現,以周武王設問、姜太公答之,來探討各種古代軍政議題。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BCioRU
============
- Nov 18 Fri 2016 19:43
御節料理/日本有人日(人日、じんじつ)、上巳節(上巳、じょうし)、端午節(端午、たんご)、七夕(七夕、たなばた)、重陽節(重陽、ちょうよう)等五大節日
御節料理 (日式年菜)是日本在節日時所做的特殊料理,特別是在過年時的主要料理,所以又稱正月料理,通常也只說「御節、おせち」即可。
在日本有人日(人日、じんじつ)、上巳節(上巳、じょうし)、端午節(端午、たんご)、七夕(七夕、たなばた)、重陽節(重陽、ちょうよう)等五大節日,在這些日子都有推出御節料理的習慣,意指五穀豐收,全家平安健康的祈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