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行(梵語:चङ्क्रमति,羅馬化:Caṅkramati;巴利語:caṅkamati),又稱行禪,佛教術語,一種以步行方式來修行止觀的方法。經行除了可以提振精神,促進消化,還可以作為禪坐的輔助,以增進修行。
《阿含經》有佛陀與弟子經行的記載。[1]
公告欄
facebook 姜太公廟
- Jan 16 Wed 2019 21:12
大愛道比丘尼-佛陀的姨母/五百比丘尼/大愛道夫人如願成為僧團中第一位比丘尼,名為大愛道比丘尼,五百女眾也跟隨出家,為佛門比丘尼之始。/五百比丘尼目睹異象,亦各自敷座,飛騰虛空,或坐、或臥、或經行,顯現十八種神通變化,最後進入滅盡地,各自涅槃。
- Jan 16 Wed 2019 18:57
《祭姪文稿》《祭姪帖》《祭姪稿》唐朝書法家顏真卿所書,後世譽為「在世顏體第一」、「天下行書第二」,真跡現藏於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王羲之《蘭亭集序》、顏真卿《祭姪文稿》、蘇東坡《寒食帖》合稱「天下三大行書字帖」
達文西的《救世主》+《游泳池與兩個人像》/2017年在紐約佳士得救世主拍出4.5億美元高價。這是史上最高的畫作拍賣價。在世畫家作品價格最高的,是英國霍克尼(David Hockney)作品《游泳池與兩個人像》,畫的是加州的美好生活,拍出9千多萬美元。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https://goo.gl/67cGmK
- Jan 16 Wed 2019 15:15
念「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經》中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往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這便是念佛的由來
農曆十一月十七日(國曆12月20日)是阿彌陀佛的佛誕日。在這一天,我們懷著敬仰與虔誠,祝福阿彌陀佛生日快樂。阿彌陀佛,民間常稱「彌陀佛」或「彌陀」,是大乘佛教中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其信仰在華人地區流傳甚廣。日常生活中,許多人會念誦「阿彌陀佛」來祈福或表達敬意,可見其形象深植人心。然而,關於阿彌陀佛佛誕日的由來,您了解多少呢?
農曆11/17為阿彌陀佛佛誕。(圖/三立新聞網)
- Jan 16 Wed 2019 09:47
周敦頤所傳之《太極圖說》/朱熹的《太極圖解》及《太極圖說附解》/《太極圖說》與朱子理學
太極圖說
作者:周敦頤 北宋
- Jan 15 Tue 2019 21:00
矛盾十誡+「愛,直到成傷」/原作by Dr. Kent M. Keith,德蕾莎修女,讀到了「矛盾十誡」之後,也把它做成一面牌子,掛在加爾各答兒童之家的巴滿牆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