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後裔,秋姓(仲孫秋),秋瑾
李雯《菩薩蠻憶未來人》有詞:「心事兩朦朧,玉簫春夢中。」清革命志士秋瑾則有詞云:「但恐玉簫難再,愁煞韋皋。」 https://bit.ly/2JW9Hz3
姜太公後裔,秋姓(仲孫秋),秋瑾
李雯《菩薩蠻憶未來人》有詞:「心事兩朦朧,玉簫春夢中。」清革命志士秋瑾則有詞云:「但恐玉簫難再,愁煞韋皋。」 https://bit.ly/2JW9Hz3
太白山圖卷(王蒙)
元王蒙
顧愷之〈洛神賦圖〉〈女史箴圖〉/班婕妤-中國古代最完美女人/以女史箴顧名思義就是用來勸誡婦女們的文章/西晉大臣張華收集了九段歷史上先賢聖女的故事寫成《女史箴》,顧愷之再依內容分段做畫/「女史」原本是女官的官位,後來被用來稱呼受過教育的婦女/《女史箴圖》長卷(部份),此畫根據晉詩人張華所公元292年作《女史箴》一文所繪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http://bit.ly/2EJ9GKn
顧愷之《洛神賦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乾隆皇帝收藏 @ 姜朝鳳宗族 https://bit.ly/2WA86Vi
《帛畫人物御龍圖》,形似龍舟畫,推斷是戰國中期的畫(1973年在湖南省長沙市子彈庫一號墓出土)。圖中有高冠長袍男子,腰佩長劍,手執韁繩,駕馭一飛龍,龍身平伏,略呈舟形,似在水中沖風揚波。這畫宛然是龍舟的原形,畫也反映了戰國時盛行的神仙思想。 《帛畫人物御龍圖》,推斷為戰國中期繪畫/屈原《九歌‧湘君》中,有「駕飛龍」過洞庭湖的描寫:「駕飛龍兮北征,過吾道兮洞庭」。學者們認為所駕「飛龍」就是指龍舟。想必楚國當地江湖本已有龍舟,划龍舟在汨羅中尋找屈原遺體。後來賽龍舟成了紀念屈原的習俗。 https://bre.is/7w7bOdBE9
龍鳳帛畫 https://is.gd/DAwU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