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羅縣志是清朝諸羅縣的方志,於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完成,由諸羅縣知縣周鍾瑄負責主修,陳夢林、李欽文編纂。為臺灣第一本「縣志」[1]。全書共有十二卷,附卷首一卷[1]。
沿革 諸羅縣志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諸羅縣志的主修者為知縣周鍾瑄,而實際編纂者為漳浦縣監生陳夢林、鳳山縣學廩生李欽文與諸羅縣歲貢生林中桂[1]。該書大約在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五月開始編纂,於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二月完稿,同年四月完成梓板,然而刊行時間受朱一貴事件影響,延至雍正二年(1724年)[1]。
該書修志緣由是周鍾瑄見《臺灣府志》(高志)中對於諸羅縣的記載不夠詳實,遂呈文請修邑志[1]。該書除參考《臺灣府志》之外,亦有參酌沈光文《雜記》、陳小厓《外記》等前人著作[1]。 諸羅縣志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臺灣府志》為台灣清治時期自1685年起、1764年迄所記載台灣歷史之官方地方志。總計7個版本,實際刊行6個版本。分別為:蔣志、高志、周志、劉志、范志、余志等六志。
歷代府志臺灣府志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vv6TSg
《臺灣府志》至今計有7個版本。其中第3個版本宋志《增修臺灣府志》並未刊行。
康熙28年蔣毓英《臺灣府志》
簡介
《臺灣府志》是在清朝康熙24年(1685年),由首任台灣府知府蔣毓英與諸羅知縣季麒光、鳳山縣知縣楊芳聲共同起稿編纂而成。又通稱為《蔣志》。
《蔣志》為綱目體,全書分:沿革、敘山、敘川、物產、風俗、歲時、戶口、官制、人物、古蹟等10卷,每卷立有數項支目,為後人瞭解臺灣社會、經濟、文化及民俗風情等提供了翔實的歷史資料。如《蔣志》載:1413年(明永樂十一年),鄭和、馬歡(紹興籍通事)等下西洋途經臺灣海峽時,遇強颱風曾上臺島避風,才有今天臺灣的「三寶姜」、鄭和等飲水之用的「大井」等古跡留存。另外,鄭和船隊曾「三泊」臺地,但未提到另外二次上臺島的時間與事蹟。
編纂緣起
按照季麒光在《蓉州文稿》中替福建分巡臺灣廈門道周昌撰寫的〈臺灣誌書前序〉一文所提及,其修纂《府志》的主因是清政府在康熙24年(1685)年底下令修纂《一統志》、命各省將各郡縣誌送入北京以備編纂參考,因此才決定開始編纂「府志」。[1]
刊行年代
按本書書名頁只題:「臺灣府志,本府藏版」,而無序跋、凡例、修纂姓氏表等類目,在目錄次行署「襄平蔣毓英集公氏纂,男國詳、國祚校字」則此書刊行可能是在蔣毓英陞任江西按察使之後,在中國刊行的。
本書價值
蔣志也是康熙23年(1684年)臺灣置府(一府(臺灣府)三縣(臺灣縣、鳳山縣、諸羅縣))之後的第一部地方志,總共10卷。
編修者簡歷
蔣毓英,字集公,號集翁;浙江省諸暨縣人,盛京錦州府籍,官生。康熙17年(1678)起擔任福建泉州府知府,23年(1684)由泉州府知府調任為臺灣府知府,為首任臺灣府知府;28年(1689),擢陞江西按察使。
康熙35年高拱乾《臺灣府志》
簡介與刊行年代
康熙33年(1694年)時,福建分巡台灣廈門道高拱乾補纂新成《臺灣府志》(通稱《高志》)。康熙35年(1696年)刊行,總共10卷。
編纂緣起
高志的來源,大約有三:[1]
在高志凡例中,以「臺灣自康熙二十年始入版圖,其時諸公勞心草創,於郡志未遑修葺……但新闢殊方,事多荒昧。雖博採群言,較諸郡守蔣公毓英所存草稿,十已增其七、八」。[2]可知高志其中一的來源,是緣自於首任臺灣府知府蔣毓英所留存的《臺灣府志》草稿,並加以新輯而來。在廈門大學教授陳碧笙向上海圖書館取得蔣志的孤本並加以研究後,確定了高志的〈凡例〉所言不虛。
纂寫《諸羅縣志》的陳夢林則於〈卷三·秩官志·列傳·季麒光〉條中提到:「(季麒光)在任踰年,首創「臺灣郡志」,綜其山川、風物、戶口、土田、阨塞;未及終編,以憂去。(康熙)三十五年(1696),副使高拱乾因其稿纂而成之。」。[3]指出季麒光所編的《臺灣郡志》稿也是高志另外一個參考來源。
編纂《重修福建臺灣府志》的劉良璧則於〈卷十六·選舉·貢生王喜〉條中提到:「府學。手輯「臺志」;舊志創始,多採其原本。」[4]指出王喜所編的《臺志》也是高志另一個參考來源。
編修者簡歷
高拱乾,字洪喜,號九臨,陝西省榆林衛人(今榆林市);廕生。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由泉州府知府陞補福建分巡臺灣廈門兵備道;三十四年(1695)任滿,陞任浙江按察使。
任內網羅臺灣知府靳治揚、臺灣府海防總捕同知齊體物,舉人王璋、貢生王弼、生員陳文達等修成《臺灣府志》,通稱「高志」。其中〈藝文志〉收有〈臺灣八景詩〉、〈臺灣賦〉、〈東寧十詠〉等作品,開多種臺灣漢語文言文學創作文類風氣之先。臺灣知縣李中素為《臺灣府志》作跋,引高氏言:「臺灣自開闢之初,百事草創。從前諸公,一味苟且過去還得;到今日,再苟且不去了。汝等適當其難,不振起一番精神,認真為朝廷料理此一塊地,更欲推與誰人?」應是清國治臺灣初期,少見的積極任事的官僚之一。府志藝文志收錄他多篇文移,是為證明。
康熙49年宋永清《增修臺灣府志》,未刊行
康熙49年(1710年)鳳山縣知縣宋永清延攬鳳山教諭施士嶽與生員等諸人共同增補康熙35年(1696年)至康熙49年(1710年)之間臺灣府之政軍民情風俗諸事,以增補高志,故又稱為《增修臺灣府志》,但未及刊行,宋氏即離任。
康熙57年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
簡介
康熙51年(1712年),福建分巡台灣廈門道陳璸、台灣府知府周元文以鳳山縣知縣宋永清之增輯,仍有不詳之處,乃與臺灣府郡博士弟子員生廣搜資料補輯重修「府志」稱《重修臺灣府志》(通稱《周志》),10卷,首1卷。
內容
《周志》係就《高志》之舊版增補刻印,所增多屬康熙35年(1696年)以後之資料。增補較多為規制、秩官、武備、賦役及藝文等5志。「又據「秩官志」,諸如福建分巡台灣廈門道陳璸、梁文科、台灣府知府馮協一、王珍、經歷王士勷、台灣縣知縣張宏、俞兆岳、縣丞張琮、陳亮采、新港巡檢張知宰等到任或卸任年月多在康熙五十一年(1712)以後,竟有遲到五十七年的。足見本書曾經增補,其問世的時期,當在康熙五十七年以後」。[5]
編修者簡歷
周元文,號洛書,奉天海城縣金州巡檢司正黃旗人(今遼寧省大連市金州區)、監生。康熙46年(1707)由延平府知府調補臺灣府知府;52年(1713)秩滿,陞湖南辰沅靖道。
乾隆6年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
簡介與刊印年代
乾隆5年(1740年)時,由福建分巡台灣道劉良璧所重修的《重修福建臺灣府志》(通稱《劉志》),於同年(1740年)10月,開始重修「府志」,至翌年5月(1741年)完竣,歷凡八閱月而成。乾隆6年(1741年)刊行,總共20卷,首1卷(聖謨),全書總計近二十五萬字。
修纂緣起與體例
自周元文就高志加以增補之後,到了劉良璧擔任福建分巡臺灣道時,又經過了近三十年,而此時期臺灣府行政區域劃分巳有所變更,自雍正元年(1723年)劃定諸羅虎尾溪以北增設彰化縣與淡水廳。雍正5年(1727年),再增設澎湖廳。此時臺灣府已轄有臺灣縣、鳳山縣、諸羅、彰化縣四縣及兩廳(淡水廳、澎湖廳)。體例乃是模仿當時閩浙總督郝玉麟主編、謝道承主纂的《福建通志》而略加變通,大幅改變高志的體例,可說是全新編纂的《臺灣府志》。
編修者簡歷
劉良璧,字省齋,湖南衡陽人。由進士,歷官福建連江、將樂、龍溪知縣,擢漳州同知。清乾隆5年(1740年),薦陞福建分巡臺灣道。
乾隆12年范咸《重修臺灣府志》
簡介與刊行年代
乾隆九年(1744年)起巡視台灣監察御史兼提督學政范咸,與巡視台灣監察御史戶科給事中六十七二人重修《重修臺灣府志》,該志逾一年成書,並於乾隆十二年(1747年)刊行(通稱《范志》),計25卷、首1卷。
修纂緣起
主要是范咸與六十七兩人以高志草創,失之於略,而劉志雖加詳內容,但體例繁瑣,又有闕略,故而共同纂輯新志。修纂凡例稱其新修府志的綱目,乃是根據《劉志》與《高志》二志增刪而成,總計分為十二門、九十二目。各門中,尤以「封域」、「風俗」、「物產」、「雜記」等門,正文簡潔而附考詳細,為其特色。[6]
編修者簡歷
范咸,字貞吉,號九池,又號沅浦,浙江仁和人。雍正元年(1723)進士。著有《婆娑洋集》。
六十七,字居魯,滿洲鑲紅旗人。著有《番社采風圖考》,並輯有《使署閒情》一書。
乾隆28年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
簡介與刊行年代
乾隆27年(1762年)起台灣府知府余文儀主修「府志」稱《續修臺灣府志》(通稱《余志》),而在乾隆39年(1774),余文儀在福建巡撫任上刊行,總計26卷。
修纂緣起
按余文儀在〈續修臺灣府志序〉中提到,他在乾隆25年(1760)任職臺灣府知府時,看到不論高志或是劉志都有有所不備之處,於是興起重修《府志》的念頭,[7]而在乾隆27年(1762)開始大規模的重修臺灣府的府縣志,並於當年或28年(1763)年完成。[8]
編修者簡歷
余文儀,字寶岡,浙江諸暨人。乾隆二年(1737)進士。乾隆25年(1760)由漳州府知府轉任臺灣府知府、29年(1764)陞福建分巡臺灣道、同年陞福建按察使、31年(1766)以福建按察使前往臺灣鎮壓黃教事件、34年(1769)以身為大員未能臨陣督捕議罪,降補刑部陝西司員外郎、35年(1770)署刑部右侍郎、36年(1771)陞福建巡撫、41年(1776)任刑部尚書、42年(1777)退休,死於乾隆47年(1782),《國史列傳》有傳記。[9]
爭議
中研院院士方豪表示,方志雖是研究地方史不可缺少的資料,卻並非研究地方史的上乘史料。必須探查各地方志纂修先後及續修的不同版本,所用史料亦必得窮源溯流。[10]:39
清治以前的史料
鄭氏戶官楊英親撰《先王實錄》在1929年出土,史學界才發現清政府在1683年施琅攻台佔據台灣後,有計畫的全力將鄭氏在台灣的史蹟文物銷毀清空,與之前留下的官方典籍文書檔案史料盡皆毀棄改編。[11]在沒有清治以前官方檔案記錄的情形下,《台灣府志》與其他台灣各方志各版本的編修,並非整理明末、荷、西、鄭氏檔案而成,而是收集台灣當地居民口傳回憶傳說而成,《高志》即坦承「文獻無徵……蔣公召耆老集儒生……就所見聞詳加蒐輯」。[12]
鄭和到台灣、投藥於水、東番掛狗鈴
17世紀初陳第〈東番記〉、何喬遠《閩書》、張燮《東西洋考》、《明史》等記載鄭和到台灣、投藥於水、三保薑、東番掛狗鈴等鄉野傳說,《蔣志》以下也收錄此說,而陳文達《鳳山縣志》認為此說極為荒謬。學者研究認為明初鄭和與其他稱三保的人員皆極不可能前往台灣,因當時並無有關台灣的記錄,小琉求又為朱元璋指定「不通往來、不曾朝貢」的不征之國,其奉朝廷詔令預先指定前往目的地為西洋航線上的諸國,並未前往東洋航線(台灣不在東西洋之數),以當時原始航海技術,風向海流也不利其前往,但不能絕對排除因避颶風而來台灣暫避的可能性。[13]
利瑪竇台灣星野說
記載此說最早的方志是《諸羅縣志》,也被傳抄記載在《劉志》、《台灣縣志》、《鳳山縣志》、《彰化縣志》等。《諸羅縣志》原有關於利瑪竇的文字,因為這段文字而曾在日治時被列為禁書,而並未出現在戰後傳世版本。方豪研究認為利瑪竇和台灣星野測量不可能有關係,也不見於利瑪竇的其他著作:西洋星野說見於《時憲曆》,清初將一切西洋學說皆附會於利瑪竇之名,而利瑪竇與《時憲曆》毫無關係。[10]:46-48
林道乾遭俞大猷追剿竄逃至打狗、殺土番取膏血造舟、埋金
明萬曆年間,生於1575年的曹學佺著〈倭患始末〉記載林道乾的傳聞,稱他出生以前的1573年林道乾勾倭突犯漳泉海洋,竄據澎湖,尋投東番,並未記載是誰追剿。這是明人最早有關林道乾於1573年逃到澎湖和東番的記載。然而林道乾當年出海前仍受明官方招撫,此記載明顯是錯誤傳聞。
1686年《蔣志》記載1563年流寇林道乾橫行海洋,專殺土番,取膏血造船,都督俞大猷征之,道乾遁去占城,並無明確記載林道乾到台灣或台灣何地;1694年《高志》改成遁入台至安平,從安平、二鯤身隙間遁去占城;1717年《諸羅縣志》改為逃到大奎璧、劈破甕(諸羅地);1720年《台灣縣志》改成屯打鼓山恣殺土番,膏血造舟;1719年《鳳山縣志》改成逃居打鼓山,打鼓番逃徙為阿猴社,〈外志·雜記〉又改記餘番走阿猴林,林道乾妹埋金打鼓山;1764年《重修鳳山縣志》記載林道乾遁附倭,艤舟打鼓山下,遁占城,地復歸倭;《諸羅縣志》、《鳳山縣志》、《台灣縣志》的編纂的都有陳文達、李欽文,他們編纂到哪裡,林道乾就跑到哪裡,歷來十幾種府志和諸羅、鳳山、台灣縣志記載林道乾來台之說,前後變來變去,皆不相同,各說各話;黃叔璥《台海使槎錄·番俗六考》改編成林道乾逃到崩山,把崩山土番抓來削下一半頭髮,然後用土番的頭髮來做海盜船的碇繩;1840年《噶瑪蘭廳志》改編成林道乾竄泊蘇澳。
後世許多研究者,把林道乾來台、造成打狗原住民遷徙阿猴社、阿猴林的傳說,當作史實在論述。李國銘認為這是把鄉野傳說當真,很不可思議、很難自圓其說。[14]:81-82呂自揚研究明史中相關記載,認為林道乾從未到過台灣、打狗山,其騷擾都在廣東,未有到福建的記載,俞大猷也從未追擊到澎湖過,林道乾在台灣、俞大猷在澎湖的各種傳說,都是後人編造、穿鑿附會,可能是將1574年林鳳逃往東番魍港遭明海軍與原住民聯軍合剿之事張冠李戴。[15]
荷蘭人向日本人用牛皮誆地
《蔣志》、《高志》記載荷蘭人用一片牛皮向倭彛騙地。耶穌會士向來與信奉新教的荷蘭敵對,1735年出版《中國全誌》收錄了馮秉正的書信記載此鄉野傳奇,有可能翻譯自《高志》。[12]到了《范志》改編故事情節為向土番騙地。依荷蘭文獻是首任台灣長官宋克1625年1月以15匹花布向新港社購買普羅民遮市街的用地。
臺灣府志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vv6TSg


鄭和種薑被譽為三寶 臺灣割據志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三寶姜 鄭和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香祖筆記:產臺灣鳳山縣,相傳明初三寶太監所植,治百病有效。三寶姜
香祖筆記:產臺灣鳳山縣,相傳明初三寶太監所植,治百病有效。 鄭和種薑被譽為三寶 臺灣割據志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三寶姜是台灣省的著名特產,已有500多年的栽培歷史,其中尤以鳳山縣所產最為有名。因此姜為明朝航海家鄭和傳至台灣,故後人稱為三寶姜。
據說1405年,鄭和率領龐大的船隊遠航,為了貿易、飲食及防治感冒等疾病的需要,帶了不少薑。船隊經過台灣時,高山族同胞嚐了大陸人加薑烹製的菜餚十分好吃,又知姜可治病,當地人紛紛索取。於是鄭和便命人將所帶的薑種植在鳳山縣一部分。自此以後,鳳山一帶便有了薑。後人為感念鄭和,便名以「三寶」。
鳳山縣土地肥沃,氣候也適合種薑,經當地人長期培育,使三寶薑成了優良品種。這種薑塊大色鮮,辣烈香濃,纖維少,為調味、加工、藥用之佳品。

鄭和下西洋到沒到過寶島台灣_三寶_說法_年間

「三寶姜」鄭和/臺灣府志-蔣志也是康熙23年(1684年)臺「三寶姜」鄭和/臺灣府志-蔣志也是康熙23年(1684年)臺「三寶姜」鄭和/臺灣府志-蔣志也是康熙23年(1684年)臺

「三寶姜」鄭和/臺灣府志-蔣志也是康熙23年(1684年)臺鄭和種薑被譽為三寶 臺灣割據志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第六輯

明太祖朱元璋實行海禁的動機既複雜又簡單。新朝確立,想站穩腳跟,避開海盜倭寇的滋擾是其一。另外,元末逐鹿天下的老對手方國珍、張士誠有殘部逃到了海上,得杜絕其捲土重來的可能性。這位開國皇帝要做就做絕。
在洪武年間,朝廷連下四次「片板不許下海」的禁令,在東南沿海「遷界移民,堅壁清野」,已經定居澎湖的居民也一併遷往福建的漳州、泉州。本來,澎湖巡檢司這個依元朝舊例被承繼下來的機構,也在1387年撤銷了。
這種關門政策施行多年,卻在朱元璋駕崩後,發生了意想不到的逆轉。如今已成為全球記憶的「鄭和下西洋」橫空出世,震爍古今。
明成祖朱棣即位後,是想全面變更乃父的方向,向海洋進發,還是只想打發太監鄭和去海上遛幾圈,完成孤立的壯舉,也許連他自己都沒想清楚過。如今,鄭和下西洋被兩岸視為重要精神遺產,台灣經濟部門以「新鄭和計劃」來命名經濟活動,但鄭和同台灣究竟有沒有直接的關係?
更簡單更直接的問題是:鄭和究竟到沒到過台灣?
成為問題,在於有爭議,兩種說法各有立場、論據。
一種認為鄭和根本沒到過台灣,因為台灣當時既無奇貨,又無強大政治勢力,頂多只有部屬船隊因強風在赤崁(今台南)一帶停泊汲水。台灣在東,鄭和七下西洋都走西去的航路,不是東向航路,路過、漂流到台灣的可能性不大。
費信是鄭和的部屬,著有《星槎勝覽》,記載下西洋途中親臨其境的海上各地,其中台灣並沒有被列入「親監目識之所至」,證明最起碼費信肯定是沒到過台灣了。
關鄭和到過台灣的說法雖然多見於各種文獻,但那些文獻顯然都是把民間傳說記錄下來。對不起,鄭和去過許多地方,但錯過了台灣。
一說是下西洋,實際到達地是南洋各島,南洋、呂宋和台灣間常有颱風,被風吹著,路過台灣的可能性極大。此外,鄭和到台灣的記載雖是傳說,但傳說那麼多、那麼生動,難保沒有事實的依據,太史公司馬遷寫《史記》,不是也常採用傳說,不是也成了正史?
顯然,這一說法希望下西洋的巨大腳印曾留在寶島上,希望傳說是真的。
傳說一:約公元1430年,鄭和由東南亞返航途中遭遇海難,意外造訪了台灣。在這次造訪中,鄭和接觸了台灣少數民族,發現了一些具有療效的草藥,沒有遇到中原移民。
傳說二:是如今的台灣人尤其少數民族絕對不喜歡的說法。鄭和下西洋,海上諸夷賓服,只有「東番」,也就是台灣島上的少數民族不服進行抗爭,鄭和生氣了,後果很嚴重,揮師入島,降服東番,貽送這些土著們銅鈴,令其系在脖子上,後來這種脖子上掛著的鈴鐺反而被當成了寶貝,有錢人一掛就是好幾個。這種陰損的說法最早記載於明萬曆年間陳第的《東番記》裡,後被抄來抄去,竟然出現在《明史》中。
傳說三:鄭和抵達台灣,曾在鳳山投藥於水中,當地人以水濯洗,可治百病。鄭和還曾在今天的台南取水,取水地稱為大井。
傳說四:最美最皆大歡喜的一種,即「三寶姜」的傳說。鄭和到達了台灣,受到少數民族的歡迎和協助。鄭和將大陸特產分送給少數民族,其中包括生薑,因為這位最偉大的太監發現少數民族生活在山高水冷的地方,容易生病,就介紹了生薑驅寒去濕、避腥不葷的功能,教會少數民族用生薑治病、防病和調味,並親手在當地種植了一些生薑。從此,生薑在台灣島紮根落戶。因為鄭和號稱「三寶太監」,台灣的生薑也被稱為「三寶姜」。
傳說三、四見於清代首任台灣知府蔣毓英纂修的《台灣府志》中,問題是,在《台灣府志》中,投藥於水、井中取水、種植生薑的太監叫「三保」,有時候又稱之為王三保。鄭和固然以三寶太監著稱,可那年頭叫三寶(三保)的太監比比皆是,尤其是鄭和的副使、太監王景弘也稱為王三保。究竟哪個三寶在這些傳說里?究竟哪個三寶到過台灣?
再有,傳說在中國傳統里常常變為正史。除了鈴鐺掛脖子進入《明史》外,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的祖父連橫在名著《台灣通史》中,乾脆將傳說熔為一爐:
「永樂中,太監鄭和舟下西洋,諸夷靡不貢獻,獨東番遠避不至,東番者台灣之番也,和惡之。率師入台,東番降服,家貽一銅鈴,俾掛項間。其後人反寶之,富者至掇數枚。是為中國三略台灣之事。初,和入台,舟泊赤崁,取水大井。赤崁番社名,為今台南府治,其井尚存。而鳳山有三寶姜,居民食之疾瘳。云為鄭和所遺,則和入台且至內地,或謂在大岡山也。」
歷史確實有深意,鄭和到沒到過台灣,在史實上有爭論考據的價值,卻不是重點。就算真到過,他和他的大明朝也錯過了,從台灣到全中國,歷史沒有發生任何轉向,正像他的七下西洋,不曾為千年一貫的生聚興衰帶來一點點衝擊、變化。
不管是為了宣揚國威,還是朱棣懷著篡權的不安,要找到流落海外的建文帝,鄭和下西洋的心態都是「天朝上邦」。
在後世,有基於利害立場的苛責,說下西洋沒能協助中國成為海權國家,是「面子工程」;有基於道德立場的褒揚,認為鄭和不像西方列強那樣侵奪殺戮,是「仁義之師」。
共實兩種評價方向一致,就是台灣繼續被視為可有可無的蠻夷之地,最先航海的鄭和與他的大明朝,看不到這個邊陲島嶼地位、潛力,從未想過去主動經營。
鄭和之後,明朝重回海禁政策,走上焚船鎖國之路。此時世界形勢悄然變化,西方的深海航行技術取得重大突破,開始海上大冒險,葡萄牙、荷蘭、西班牙人相繼「發現」台灣,台灣海峽進入多事之秋。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vpmbo3y.html
鄭和七下西洋,究竟到沒到過台灣? - 每日頭條 https://bit.ly/48j0EzN

鄭和種薑被譽為三寶 臺灣割據志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中國-台灣的歷史沿革

鄭和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姜太公後裔-高姓+高拱乾-編《臺灣府志》+臺灣賦-福建分巡台灣廈門道1691─1695掌管台灣全境-清代臺灣212年間的最高官衙/祭祖的桌子,是張八仙桌。八仙桌的上方掛了族譜-族譜的兩側,有一副對聯是「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鄭和下西洋/共享太平之福-厚往薄來-“齎賜經濟”/(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間,鄭和先後七次下西洋/子對四夷諸國是無所求的,而且只要來中國,就一律都有賞賜,其採取的是「厚往薄來」的原則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佐倉孫三的《台風雜記》-《臺風雜記》一書是臺灣日治時期由日本人所寫的臺灣風俗記錄中,唯一一本用漢文書寫的-日本第一批赴台的官員/日本殖民臺灣時期的第一本有關臺灣風俗紀錄的著作,從中可以得見作者如何以「己文化」的視點來觀察、評論、比較「他文化」的態度,而其文化翻譯的權力情境與權力脈絡亦引人深究/《臺風雜記》可說是一本「殖民者文獻」,也是研究臺灣歷史文化學者不可或缺的一本臺灣小百科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全台唯一未修縣志雲林縣邀吳學明教授任縣志總編纂/歷時六年修撰完成的「屏東縣志」正式出版,新版縣志分十篇章+耗資二千餘萬可到縣立及各鄉鎮圖書館查閱,或上文化處官網閱讀數位版縣志/募集照片、影片辦追思/宜蘭縣史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