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台灣地區的實際統治者--台灣道 1684--1895/1888台灣省最高行政長官全稱為“福建台灣巡撫”/1887福建臺灣布政使,臺灣內政最高官員/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https://goo.gl/DYlo4c
姚瑩/姜秀鑾/(1838)擢臺灣兵備道/清代台灣地區的實際統治者--台灣道 1684--1895/姚瑩奏摺特別提到姜公秀鑾英勇,也是北台灣唯一榜上有名之人/姚瑩與林則徐一樣,都是一位憂國憂民的民族英雄/姚瑩五戰五捷把英軍打的抱頭鼠竄卻被清廷下獄.姚瑩的勝利引起了朝廷內主和派的嫉妒,同時英軍也對清政府施加壓力。昏庸的道光帝不僅罷免了林則徐,還將姚瑩以“欺飾冒功“罪名,革職查辦,逮捕入獄。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https://goo.gl/piJy1J
高拱乾(?-?),字九臨,中國陝西人,清朝官員。福建分巡台灣廈門道就職位等級來說,是屬於道員類的正四品文官
身為蔭生的高拱乾,於1682年(康熙21年)任戶部郎中,1690年任泉州府知府。翌年,再升任台廈道,掌管台灣全境。1695年任滿後,任浙江按察使[1]。高拱乾所修編的《臺灣府志》(後世通稱「高志」)為台灣史重要文獻之一[2]。
-----------------
臺灣府志 (蔣志):臺灣府知府蔣毓英與諸羅知縣季麒光、鳳山知縣楊芳聲共同起稿編纂而成之方志。
臺灣府志 (高志):福建分巡臺灣廈門道高拱乾所編纂之方志。
重修臺灣府志 (周志):福建分巡臺灣廈門道陳璸、臺灣府知府周元文及鳳山縣知縣宋永清增輯的方志。
重修福建臺灣府志 (劉志):福建分巡臺灣道劉良璧所重修的方志。
重修臺灣府志 (范志):巡視臺灣監察御史兼提督學政范咸與巡視臺灣監察御史戶科給事中「六十七」二人重修之方志。
續修臺灣府志 (余志):臺灣府知府余文儀主修的「府志」。
福建分巡台灣廈門道為1684年-1727年;台灣道的正式官職名稱,為台灣地區的實際統治者;清治時期初期的這階段,台灣西部為福建省所管轄,按照清朝官員迴避本籍的制度,各地主官皆為外地輪調。
根據康熙二十三年正月21日(1684年3月6日)的廷議,清聖祖認為「臺灣棄取,所關甚大。鎮守之官三年一易,亦非至當之策。若徙其人民,又恐失所;棄而不守,尤為不可。爾(指內閣大學士李霨)等可會同議政王大臣、九卿、詹事、科道再行確議具奏」並命令「福建督、撫、提、鎮詳議」。[1]
而在康熙二十三年4月21日(1684年5月27日),根據差往福建料理錢糧侍郎蘇拜,會同福建督、撫、提督的奏報,認為「臺灣地方千餘里,應設一府三縣。設巡道一員分轄。應設總兵官一員、副將二員、兵八千、分為水陸八營。澎湖應設副將一員、兵二千、分為二營。每營各設遊、守、千、把等官。」[2]。並得到清聖祖的同意,於當年開始設置福建分巡台灣廈門兵備道,簡稱為台廈道。而福建分巡台灣廈門兵備道係由福建巡海道移設而來。
福建分巡台灣廈門兵備道主要的職權為:
鎮壓並防止動亂的發生,所以擁有綠營兵力。而根據《清實錄·聖祖實錄》的記載,福建分巡台灣廈門兵備道轄下有「守備一員、千總一員、把總一員、 兵三百六十名、戰船四隻」。[3]
監督戰船的建造,根據《重纂福建通志》,卷84的記載,雍正3年(1725年)決定「臺灣水師等營戰船,於臺灣設廠,文官委臺灣道、武官委臺灣協副將會同監督修造」。[4]。
因為福建和臺灣之間有海峽的間隔,交通較為不便,本來應由福建學政所辦理的科舉考試的事宜,也委由台廈道來辦理。
監督下級屬官,所以在文獻上,又稱為監司[5]。
因為朱一貴事件,所以在康熙六十年(1721年),清聖祖決定將台灣廈門道的兵備銜拿掉,並將原來隸屬於台灣廈門道的綠營兵力分散到南、北兩路防守,並將戰船撥歸台灣鎮總兵管理。[6]因為將其兵備銜拿掉,所以正式官銜改稱為福建分巡台灣廈門道。
雍正五年(1727年),因為福建總督高其倬奏請清世宗,將福建興泉道加上巡海道銜並移駐廈門,改福建分巡台灣廈門道為福建分巡台灣道,專責管理台灣事務,而吳昌祚為改制之後的首任主官。
福建分巡台灣廈門道就職位等級來說,是屬於道員類的正四品文官。
福建分巡臺灣廈門道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PjvSMW
分巡臺灣道
清代臺灣建省之前的最高行政長官。1684年(康熙23年)清廷治臺後設置,正四品,由道員出任,專掌刑名,稱為巡道,以別於專管錢穀的守道。除了專管臺灣之外,亦兼管廈門,通稱臺廈兵備道。1721年朱一貴事件爆發後,以臺廈兵備道梁文煊未戰先逃,故去除兵備頭銜,稱臺廈道,往後單純處理民政,不預軍事。1727年(雍正5年)裁改臺廈道為臺灣道,專管臺灣與澎湖的政務,又稱臺澎道,並將其職缺定為具有「衝、繁、疲、難」四種不同行政難度的「最要缺」。
雍正皇帝即位之初,對道員發下諭旨,命令道員平時贊襄布政使與按察使,督導下屬官吏,特別對於官吏廉潔與否,必須仔細訪察,並將結果隨時密報其上級總督、巡撫,以整飭地方官箴。由於臺灣的海疆屬性,清廷賦予臺灣道三項職權:(一)學政:臺灣的生員歲、科二試,其試務不必福建提督學政親臨主持,而由臺灣道代理;(二)審判:因臺灣無按察使,刑名由臺灣道掌理,為第二級的審判權;(三)船政:臺灣府設立船廠,修造水師戰船的任務交由臺灣道負責;(四)稅務:1860年(咸豐10年)臺灣開港後管釐金局。
1787年(乾隆52年)與總兵同駐一城的道臺都加兵備銜,臺灣道恢復為臺灣兵備道。1787年復加按察使銜,按察使為正三品,清制凡三品以上官員皆可上奏,因此可單銜上奏,亦可與臺灣鎮總兵官聯銜上奏,儼然成為封疆大吏。唯此一權力在1875年(光緒元年)福建巡撫冬、春駐臺後大減。1885年臺灣建省,審判、學政事務交由臺灣巡撫辦理。但因未設立按察使,刑名仍交由臺灣道辦理。
清代歷任福建分巡臺廈道
康熙二十三年(西元1684年)開始派任福建分巡台灣廈門兵備道,簡稱「台廈道」,因在康熙六十年(1721年) 朱一貴事件,清聖祖決定將台灣廈門道的兵備銜拿掉,並將原來隸屬於台灣廈門道的綠營兵力分散到南、北兩路防守,並將戰船撥歸台灣鎮總兵管理。雍正五年(1727年),因為福建總督高其倬奏請清世宗,將福建興泉道加上巡海道銜並移駐廈門,改福建分巡台灣廈門道為福建分巡台灣道,專責管理台灣事務,所以至雍正六年,清代共計有十六任福建分巡台灣廈門道。
1、周昌 康熙二十三年由汀漳道調任(1684),康熙二十五年解任囘京(1686)
2、王效宗 康熙二十六年由廣東肇慶知府陞任(1687),康熙三十年秋以疾卒於任(1691)
3、高拱乾 康熙三十年冬由泉州知府陞任三十一年到任(1691),康熙三十四年任滿陞任浙江按察使(1695)
4、常光裕 康熙三十五年由泉州知府陞任十月初八到任(1696)
5、王之麟 康熙三十八年由興泉道調任(1699),康熙四十三年任滿調任湖北督糧道(1704)
6、王敏政 康熙四十三年由興泉道調任(1704),任滿調任廣東雷瓊道(1710)
7、周元文 康熙四十九年以臺灣知府護理(1710)
8、陳璸 康熙四十九年由四川督學道特旨調任七月到任(1710),康熙五十四年奉旨超擢湖南偏沅巡撫(1715)
9、梁文科 康熙五十四年由福建鹽驛道調任(1715),康熙五十六年十一月初二日陞任廣東按察使(1717/12/4)
10、王珍 康熙五十六年以臺灣知府護理(1717)
11、梁文煊 康熙五十七年秋任(1718),康熙六十年十二月十八日以朱一貴案正法(1722/2/3)
12、陶範 康熙六十年以興泉道奉檄來臺安撫並署(1721)
福建分巡臺灣廈門道
13、陳大輦 康熙六十一年任(1722),雍正二年以疾卒於任(1724)
14、吳昌祚 雍正二年秋任(1724),雍正六年正月二十七日陞任山東按察使(1728/3/7)
15、俞存仁 雍正六年以臺灣知府護理(1728)
16、朱鴻緒 雍正六年由安徽鳳陽知府陞任(1728),雍正六年改任汀漳道(1728)
臺灣道為1727年-1885年清代臺灣212年間的最高官衙之一,另外還有臺灣府,而後者才是正式的清代行政區劃。「道」,本是清代的「省」(福建省)之派出機構,不算是正式地方行政區劃,所以清代臺灣前期,福建省管轄的臺灣府,才算是清代臺灣的正式行政區劃。但清中後期,「道」的權力漸增,全清朝內地各省轄區的各「道」皆然,「道」逐漸成為介於清代的「省」與「府州」之間的新一層「準行政區劃」,這不獨臺灣道為特例,然而臺灣道也因此逐漸凌駕於臺灣府之上,但同樣都還是受福建省節制管轄。
臺灣道前身為1684年—1727年的臺廈道。1885年臺灣建省,但因為福建與臺灣仍有相當密切的行政體系關係,因此臺灣省的正式名稱仍為「福建臺灣省」。然而臺灣建省後,臺灣道的編制仍在,所以也曾造成淮軍系的臺灣巡撫劉銘傳與湘軍系的臺灣道道員劉璈彼此不合,相互爭權。
臺灣道屬於道員一級之正四品文官,清中葉後提高到正三品按察使頭銜。除了統管臺灣政學經建內政外,也制約管轄臺灣鎮總兵,所以到清代中後期,臺灣道為臺灣地方的實際軍政領導,但都須受上級長官福建省巡撫、或更上級長官閩浙總督的監督管轄。而臺灣道官職全名,依沿革先後為福建分巡臺灣廈門道、福建分巡臺灣道、福建分巡臺灣兵備道、按察使銜分巡臺灣兵備道。除此,臺灣道官職名稱亦稱為臺灣巡道或分巡臺灣道。
官餉酬勞方面,以1755年(乾隆二十年)臺灣所列歲出為例子,臺灣道之年俸銀錢為六十二兩四分四釐,養廉銀一千六百兩(臺灣縣及鳳山縣各出四百兩,諸羅縣八百兩),合計為一千六百六十二兩四分四厘。而當時差役與工人薪餉,約為一年二十兩至三十兩白銀。
福建分巡臺灣廈門道
主條目:福建分巡臺灣廈門道
福建分巡臺灣廈門道為1687年至1727年間臺灣道的正式官稱,又稱為臺廈道。事實上,清治時期初期的這階段,臺廈道駐守地仍為福建廈門,而首任道員為周昌。1727年,福建分巡臺灣廈門道改制為福建分巡臺灣道,吳昌祚為改制後的首任道員。
福建分巡臺灣道
主條目:福建分巡臺灣道
福建分巡臺灣道設置於1727年,此官職與前身臺廈道最大不同是臺廈道道署設於廈門,改制之後的臺灣道則設署於臺灣臺南,也派實赴任。不過在幾乎同時期,清朝亦增設巡視臺灣監察御史來制衡渡臺設署之臺灣道。此外,臺灣清治時期的這階段,臺灣仍為福建省所管轄,主官皆為外地輪調,而這是中國歷代在各省各道各府州各縣都有的「利益迴避原則」,即是本地人不能當本地官,以避免與本身鄉里勢力盤根錯節,故需利益迴避。1767年,陝西人張珽任職期間,福建分巡臺灣道改制為福建分巡臺灣兵備道,此次改制後不久,擁有監察臺灣軍政權責的巡臺御史也為之裁撤。
福建分巡臺灣兵備道
臺北城為1880年代中期之臺灣道劉璈所督工興建,該城是臺灣史上唯一全部用優良石條所建的石城,也是唯一的長方形城池,更是清代最後一座風水石城。
主條目:福建分巡臺灣兵備道
福建分巡臺灣兵備道改制設置於1767年。該官銜與前身分巡臺灣道最大不同在於明確加授臺灣軍權,也就是統領臺灣鎮,負責總兵亦受該官職制約,之後更免受巡視臺灣監察御史制衡。1791年,雲南人萬鍾傑任職期間,福建分巡臺灣兵備道再度升格為按察使銜分巡臺灣兵備道,也就是增加了可直接上奏清朝皇帝之職權。
按察使銜分巡臺灣兵備道
主條目:按察使銜分巡臺灣兵備道
1788年,清治時期的臺灣地區的實際統治主官再度升格,名稱則變成按察使銜分巡臺灣兵備道。該官銜明確加授按察使銜,也就是將本來的正四品道員官銜提高到正三品按察使官銜。同時,也將福建省監察臺灣的職務劃分與臺灣道。簡言之,就是新官銜增加了可直接上奏清朝皇帝之職權。而此次的升格,也與動搖全臺的林爽文事件有很大關係。
1885年,臺灣升格建立「福建臺灣省」之後,正三品按察使銜分巡臺灣兵備道,原則上受從二品之臺灣省巡撫制約,實際行政權也為福建臺灣布政使所承襲。也因為臺灣省與臺灣道管轄區域重疊,也造成了軍政皆雙首長制的窘困尷尬。而首任臺灣巡撫安徽人劉銘傳,與同時期就任臺灣道的湖南人劉璈,因爭權造成許多紛爭,1889年,臺灣道台劉璈因西仔反戰役立功且主導興建臺北城,但最後還被誣告而充軍黑龍江,這與劉銘傳不無關係。
臺灣道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eYTfZN
高拱乾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QRn6XT
臺灣府志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V9Zgx6
分類:高姓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KTJN6b
高拱乾 臺灣賦--福建分巡台灣廈門道1691─1695
高拱乾(?-?),字九臨,中國陝西人,清朝官員。
身為蔭生的高拱乾,於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 任戶部郎中,1690年任泉州府知府。翌
年,再升任台廈道,掌管台灣全境。1695年任滿後,任浙江按察使。
高拱乾所修編的台灣府志(後世通稱「高志」)為台灣史重要文獻之一。
清胡之鋘主修,周學曾等纂 《道光晉江縣誌》(卷之三十四·政績志):
高拱乾,號九臨,陝西榆林衛人。由監生康熙二十九年知泉州府。郡南安平一帶,自辛丑播遷後,田地多荒蕪,
按舊冊征輸,民苦糧累。拱干躬歷田畝,逐一勘丈清查。其無著者,申請具題豁免,民累以蘇。安平士民,建祠
龍山寺前,與前邑令王承祖並祀焉。後升台灣道,歷官布政。
《重修台灣省通志》: 高拱乾(?~?),號九臨。陜西榆林人。廕生。
清康熙三十一年 (1692)任分巡臺廈兵備道,康熙三十四年(1695)秩滿陛浙 江按察使。
任內纂修《臺灣府志》,為臺灣官修志書之始。
臺灣賦
繄洪荒之未闢兮,含混沌而茫茫。迨河山之既奠兮,爰畫野而分疆。
裂九州而成天下兮,誰不知乎海之為百榖王。維禹功之所不及兮,遂棄之於莽莽而蒼蒼。
一自地借牛皮,謀成鬼伎;斷髮裸身,雕題黑齒。營赤嵌之孤城,築安平之堅壘;隱樓櫓於鯤身,藏火攻於鹿耳。
貿易遍於三洲,資生憑乎一水。藉三保而標名兮,致懷一以不軌。哀商賈之何辜兮,聚魂魄於蒿里。
嗣是荷蘭煽虐,天贊成功:鹿耳潮漲,潝窟戍空。時移事去,兵盡矢窮。
竄余生而歸國兮,遂此地為蛟宮;非天心之助逆兮,蓋劫運之未終。不謂寇我疆場,焚我保聚;
時乘無備而肆其鴟張,或因不虞而資其竊取。
收亡命於淮南兮,聚無良於水滸。民不聊生,王赫斯怒;咨左右之夔龍,率東南之熊虎。
定百計以安瀾兮,果一戰而納土。於焉擴四千載之洪濛,建億萬年之都邑。風既變為新裁,俗亦除其舊習。
文武和衷,干戈載戢。誰肆志以行吟,豈有懷而靡及!
若夫狂瀾既倒,海若呈奇;一時琥珀,萬頃琉璃。情渺渺兮孤往,天青青兮四垂;風輕兮水面,云淡兮山眉。
即孤臣與孽子,亦撫掌而忘機。至於輝璧耀奎,陰陽分位;月白飛銀,空明捏翠。乘舴艋兮小舟,結金蘭兮同志;
玉樹兮三章,青州兮一醉。實自幸世外之有身,誰復疑此間之無地。
又若山山含紫,樹樹凝青;層巒疊嶂,戴月披星。或瓊飛而皓皓,或體潔而盈盈;時微云以肆抹,忽巧鳥兮一聲。
懷高崗兮彩鳳,聞此地兮仙靈;羗應接而不暇,又何讓乎山陰。爾乃石尤乍起,馬首長驅;雷鳴海底,霧失天隅。
濤倉皇而山立,浪怒激而箭趨;驚聞聲為飛砲,訝入眼而墜珠。乾坤兮云狗,風水兮人魚。
則惟有寄余生於泡影,誰復望視息乎斯須。
若乃水土無情,番夷裸處;既慣狎鷗,誰傷碩鼠?雖敬老而尊賢,奈輕男而重女。
富賽懸壺,糧無宿貯。圍尺布之蒙蒙,謂衣裳之楚楚。蛇目蜂腰,雀行鳥語。而
或蕩子從軍,貞臣流寓。哭倒行於途窮,傷逆旅於旦暮;奮一臂而長呼,輕余生以不顧。
至闔室以雉經,且從容而遵路。於是水變為愁,山真如醉;叫泣月之子規,淚批風之贔贔。
魂黯黯兮牢騷,魄淒淒兮憔瘁。固志士之不忘,亦斯文之未墜。
乃至蝦鬚百丈,鱛骨千尋;貝文似鳳,魚首如人。大黿之壽三萬歲,蝴蝶之重八十觔:非此邦之物產,蓋在乎南海之濱。
又如蜃樓縹緲,海市高低;碧云擁日,滄海為梯;光從定后,圓始天躋:非此邦之風景,又在乎東海之青齊。
更或橋邊鱉泣,別淚如珠;山頭劍舉,雪城為墟;飛女仙之一石,起剡史於沾濡;扶紅裳之魚女,使之返於沮洳:
而茲邦又無此怪異,或見之於洞庭湖。噫嘻!
戶滿蔗漿兮,人藝五穀;地走風沙兮,群遊麋鹿。厭五畝之宅而不樹桑兮,任三家之村而亦植竹。
道無遠近兮,肇牽車牛;人無老幼兮,衣帛食肉。惟占籍而半為閩人兮,故敦厚亦漸而成俗。
若欲盡寫夫杳渺之離奇兮,恐或見嗤夫齊莊而端肅。即飲食亦平易而無奇兮,原未足以窮夫人間之水陸。
惟聖世而能破夫天荒兮,幸滄溟而亦擴其地軸。搦管而賦其物情兮,用以佐夫大風之一曲。
亂曰:秋風起兮楓木丹,天地閉兮荷始攤。懊多寒少兮厥民析,雷轟海發兮響空山。
為王尊兮應叱馭,為王陽兮心一酸。
於山則見太行之險,於路則見蜀道之難。於海道之難上難、險上險,
普天之下望洋興嘆者,吾知其無以過乎臺灣。
咱逐ê人用中古河洛漢音來吟咱台灣ê漢詩。
本詩係1696年(清康熙35年)付刊,由高拱乾所纂寫的《台灣府志》的台灣八景中之一景。
安平晚渡 高拱乾‧作---許澤耀 朗讀、吟唱 台語漢詩吟唱 宜蘭社大,羅東社大 17~0428-29。
高拱乾-安平晚渡
日腳紅彝壘,煙中喚渡聲。一鉤新月淺,幾幅淡帆輕。
岸闊天遲瞑,風微浪不生。漁樵爭去路,總是畫圖情。
〈彝有筆誤〉
***高拱乾 (生卒年不詳),字洪喜,號九臨,清陜西榆林人,廕生。1691年出任福建省分巡臺廈兵備道,1695年任滿陞浙江按察使。任內網羅臺灣知府靳治揚、臺灣府海防總捕同知齊體物,舉人王璋、貢生王弼、生員陳文達等修成《臺灣府志》,通稱「高志」。***
資料來源:國立台灣文學館
http://ikm.nmtl.gov.tw/index.php?option=com_klg&task=ddetail&id=31&Itemid=238
台詩 安平晚渡 高拱乾‧作 --- 宜蘭社大 - 大安宜蘭社大吟唱班 - 臺灣瀛社詩學會 - Powered by Discuz! - https://goo.gl/FvM5jg
------------------------------
高拱乾任福建省分巡臺廈兵備道,修《臺灣府志》(高志),首列〈藝文志〉,收入〈臺灣賦〉、〈臺灣八景詩〉等作品。
歷史人物
高拱乾任福建省分巡臺廈兵備道,修《臺灣府志》(高志),首列〈藝文志〉,收入〈臺灣賦〉、〈臺灣八景詩〉等作品。
高拱乾 (生卒年不詳),字洪喜,號九臨,清陜西榆林人,廕生。1691年出任福建省分巡臺廈兵備道,1695年任滿陞浙江按察使。任內網羅臺灣知府靳治揚、臺灣府海防總捕同知齊體物,舉人王璋、貢生王弼、生員陳文達等修成《臺灣府志》,通稱「高志」。其中〈藝文志〉收有〈臺灣八景詩〉、〈臺灣賦〉、〈東寧十詠〉等作品,開多種臺灣漢語文言文學創作文類風氣之先。臺灣知縣李中素為《臺灣府志》作跋,引高氏言:「臺灣自開闢之初,百事草創。從前諸公,一味苟且過去還得;到今日,再苟且不去了。汝等適當其難,不振起一番精神,認真為朝廷料理此一塊地,更欲推與誰人?」應是清國治臺灣初期,少見的積極任事的官僚之一。府志藝文志收錄他多篇文移,是為證明。〈初至臺灣曉諭兵民示〉是到任之初曉諭兵民各安生業,不得遊手好閒、結盟結社、醉酒賭錢,宣示促成公平、安定社會之決心。〈月課示〉是針對府學教職、諸生,不得荒疏本學。兵備道兼理學政,命諸生每月16日齊集本學,道臺親頒試題,學官親督課試,試畢,鑒別優劣。〈嚴禁歲考鑽營招搖示〉以嚴厲之吻警告各種可能的考試鑽營招搖行為。〈禁止對支兵米示〉是針對兵丁月糧,令其自行催取的台灣陋習,下達禁令。〈禁重利剝民示〉是嚴禁放高利貸。〈禁苦累土番等弊示〉是令禁贌社需索花紅,剝削壓榨番民。〈勸埋枯骨示〉是勸告性非強制性之告示,主要是曉諭:「嗣後凡有未墾荒埔,果係官地,聽民營葬;若係批照在民,未經開墾者,亦准附近人民營葬,不許阻撓!」〈禁飭插蔗並力種田示〉為了確保糧食之充足,禁止人民種經濟價值較高的甘蔗。這些文移顯示高拱乾雖是勤政愛民仁心宅厚的好官,但也相當主觀霸道,往正面想是有魄力。即使公文書,也有作者的思想、感情在。
臺灣府志(高志) 首任臺灣知府蔣毓英於1684~1689年任內所修的《臺灣府志》遲遲未能刊刻,1692年,高拱乾出任臺廈兵備道之後,認為「夫有疆土,必有風俗;有制度,必有沿革。海外兵燹之餘,人心甫定、耳目未開,不為搜羅廢墜、纂輯典故,使天下觀者如身履其地而習其俗,無以彰聖天子一德同風之盛、廣久道化成之治;自亦守土者之過也。」因此,有府志之纂修,刊刻於1695年,亦稱《臺灣府志》,但以「高志」區別「蔣志」。蔣志除了遲未刊刻之外,亦見草創之簡陋。
「高志」分封域、規制、秩官、武備、賦役、典秩、風土、人物、外、藝文10志,每志1卷,凡10卷。大體確定日後臺灣志書之體例。〈藝文志〉雖是藝文作品之彙編,但從搜集藝文作品的範圍及相次分類,則可見纂修者的藝文定義及藝文觀。高拱乾的「藝文」,包含了宸瀚、奏議、文移、序、傳、記、賦詩8類,他說:「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六經子史之外,凡施諸政事、見諸諷詠,足以垂世勵俗,皆所當尚。是以誌集藝文,其中王言如綍,崇文德而振武功,蔑以加矣;至若章疏、移會、銘傳、詩篇,有關世教,例得採取。……文雖工非品不傳,……」有強烈的載道文藝觀。宸瀚是帝王書迹,收有〈至聖先師孔子贊〉等6種。奏議事臣子上奏的條疏、疏略,有施琅〈報入臺灣疏〉等3種。公移為各種公文,有周昌〈詳請開科考試文〉及高拱乾示禁文等11種。序有高拱乾〈捐修諸羅縣學宮序〉等2種。傳有陳元圖〈明寧靖王傳〉等4種,記有施琅〈平臺紀略碑記〉等6種。賦2篇及詩多首。詩有多家〈臺灣八景詩〉,是為特色。
臺灣賦 史料記載中,最早的〈臺灣賦〉作者是沈光文,1685年,季麒光所撰的〈沈文開傳〉云:「……所著:〈臺灣賦〉、〈東海賦〉、〈賦〉、〈桐花賦〉、〈芳草賦〉……俱係存稿……。」目前均已亡佚。現在看到的沈光文〈臺灣賦〉;盛成認為〈平臺灣序〉係拼湊沈光文〈臺灣輿圖考〉、〈臺灣賦〉及施琅〈飛報大捷書〉而成的偽作,因此「改其容質,使之還丹」,抽離出〈臺灣賦〉加以增補、註釋,成〈臺灣賦并註〉。
沈光文之後,則有1687~1691年任臺灣府學教授的林謙光(芝嵋)、1692年任臺廈兵備道的高拱乾及王必昌等人著有〈臺灣賦〉。另外尚有內容相去不遠的〈臺山賦〉、〈臺海賦〉、〈臺灣形勝賦〉等作,開啟臺灣賦體創作之先河。臺灣的賦體文學是融合臺灣的歷史詮釋、地理山川景物描述、產物陳列、風土民情記述的綜述文體,是臺灣的全面記錄,也是臺灣的導讀手冊。《臺灣府志》(高志)〈藝文志〉收入林謙光、高拱乾2人的〈臺灣賦〉,林作詞藻華麗,接近漢賦,高作記述性較強,二者共同開啟了清治時代臺灣賦創作的風氣,其後有純寫景、詠物、抒情、勵志等變化,應用極廣。許俊雅、吳福助主編的《全臺賦》蒐集了包括近人作品在內的賦作近200篇。
臺灣八景 八景詩是清代臺灣詩作之特色之一,首見於高拱乾《臺灣府志》〈藝文志〉,收有高拱乾、齊體物、王璋、王善宗、林慶旺五家的〈臺灣八景〉。後來也有不少人沿用這個詩題創作。因臺灣八景引申出去的各地八景詩,如鳳山八景、臺灣縣八景、淡水八景,或者稍異其名的 臺陽八景、瀛壖八景,加上將形式應用出去的〈北郭園八景〉(鄭用錫)、〈聚芳園八景〉(翟灝),以及不完整的八景──只寫八景中之一景或數景,在文學的總產量上,是相當可觀的。〈臺灣八景〉也有唯名主義和實質主張的歧義,有些詩題就有「八景」之名,或者小題上的題目就是八景詩相同的題目,譬如〈斐亭聽濤〉是臺灣八景之一,當它只有1首獨立存在時,把它劃為八景詩,固然不成問題,但像卓肇昌的〈鼓山八詠〉,每詠都是一景,與八景詩之創作形式沒有差別,是否將之排除八景之外呢?似乎沒有堅持「唯名」之必要。八詠可以,何以二詠、四詠、六詠、十詠就不可以?如果採實質原則,清代臺灣八景詩可稱氾濫。
從文獻上看起來,高拱乾應是「臺灣八景詩」的首創者,他的〈臺灣八景詩〉是安平晚渡、沙鯤漁火、鹿耳春潮、鷄籠積雪、東溟曉日、西嶼落霞、澄臺觀海、斐亭聽濤。八景中,後二景都在府衙裡面,一般人是看不到的。安平晚渡、沙鯤漁火、鹿耳春潮,都在臺灣府衙外七鯤鯓、鹿耳門一帶,只有西嶼落霞指澎湖西嶼澳。東溟曉日沒有確切的說法,一說在臺東,謝金鑾《續修臺灣縣志》說是淡水。鷄籠積雪的鷄籠在諸羅縣的極北,周鍾瑄《諸羅縣志》:「皆耳食而未親歷其地者也。」吳子光《臺灣紀事》:「鷄籠積雪為郡志八景之一,亦傅會之辭。臺地稀見霜雪。」都顯示八景詩的寫作,大部分都不是寫真實之景,虛寫心景者多,實寫真景者少。尤其是八景之八,顯然只是宦遊文人喜歡的吉祥數字,為了湊足八景,也是八景詩的文學性顯得虛而不實的原因之一。臺灣八景詩,古今二體皆有,以近體佔絕大多數,有五言有七言,七言居多,有律有絕,律佔多數。七律是最常見者。
台灣府志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 https://goo.gl/wqatR4
臺灣府志(清)高拱乾纂輯_【台灣文獻叢刊·第 065 種】臺灣府志(清)高拱乾纂輯_国学导航 - https://goo.gl/EWpmqm
例授修職郎/大安區之所在稱為大灣庄/明代有歲貢、選貢、恩貢和細貢;清代有恩貢、拔貢、副貢、歲貢、優貢。清代貢生列為五貢,別稱「明經」。 拔貢生作為五貢之一,不能算正式的功名,只能算身份的一種,相當於一種保送生或推薦生的身份。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https://goo.gl/U28beQ
臺灣府志
(清)高拱乾纂輯
台灣府志之輿圖研究(1694) @ 鯤鯷工作室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https://goo.gl/36QXZb
1871臺灣府總圖纂要 @ 鯤鯷工作室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https://goo.gl/DyqNwM
高氏家族概貌一覽
1、歷史發展
1、主要源流
源於姜姓,出自春秋時期齊惠公之子公子祁,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姜姓,原是炎帝的後裔,高氏則是炎帝的後裔,高氏的血緣初祖是炎帝,得姓始祖為高一。因炎帝神農氏生於薑水,以薑為姓。炎帝17世孫伯夷輔佐大禹治水有功,受封呂侯,子孫因此亦以呂為氏。呂侯伯夷第37代孫姜尚,即姜太公,又名呂尚、呂望,輔佐周文王、武王滅商立週,受封於齊國。齊國傳至太公8世孫文公姜赤,文公次子受封於高邑,稱公子高。依照周朝貴族禮儀,其孫傒取祖名為氏,為高傒。高傒在齊國為上卿時,迎立公子小白為君,就是齊桓公。高傒成為著名的渤海高氏的始祖。高傒7世孫高止在齊國遭到公孫灶、公孫躉排擠,出齊奔燕。高止9世孫高量為宋國司徒,高量10世孫高洪為東漢渤海郡守。高洪的一支後裔高隱、高瞻叔侄創立了漁陽高氏、遼東高氏,另一支後裔高悝創立了廣陵高氏。渤海高氏的後人高伯祥又創立了京兆高氏。姜姓高氏族人大多尊奉高傒為得姓始祖,亦有尊奉高渠彌(姜渠彌)、高克為得姓始祖者。
以王父字為氏。齊惠公元是齊桓公小白與姬妾少衛姬所生的兒子,當了10年齊國國君。齊惠公的兒子叫公子祁,字子高,其後代也以高為姓,為山東高氏。
源於鮮卑族:
北魏孝文拓拔·宏(元宏)於太和十七~二十年(熙元493~496年)大力實行政治改革,推行文化上漢化政策,在這個過程中,改北方胡人多音節複姓為漢字單姓,鮮卑族拓拔部寔婁氏部落改為高氏,後融合於漢族,是為河南高氏之一,江蘇省徐州市豐縣城西有單高樓村和雙高樓村,猜測為鮮卑族樓氏一脈,並在單高樓村存有高氏祠堂。
在南北朝時期的東魏政權末期,鮮卑族人元景安因在邙山之役中力戰有功,被東魏大丞相高歡賜爵西華縣都鄉男,在其子高洋於東魏孝靜帝元善見武定八年(公元550年)廢黜東魏孝靜帝,建立北齊政權後,於同年即北齊文宣帝高洋天保元年(公元550年)賜他貴族姓氏為高氏。另外,鮮卑族人元文遙在北齊時期也先後得到國王高洋、高演的重用,因迎立國王高湛繼位有功,北齊天統二年(公元566年)後主高緯下詔特賜他姓高。他們的後代就以高為姓氏,亦為河南高氏之一。
十六國時,後燕國王鮮卑族人慕容雲改稱為高陽氏後裔,遂改姓高,稱高雲,其後裔在這個歷史背景下,多有改複姓慕容氏為單姓高氏者,後文化上漢化,是為河北高氏的主流。其後裔有改複姓為單姓,稱高氏。南北朝時,先後有鮮卑族元氏和徐氏改姓為高氏。北齊文宣帝姓高名祥,當時有元景安、元文遙本鮮卑族,改漢字姓元,因有功於北齊,高洋賜他們“高”姓;又北齊時重臣高隆之,本姓徐,因其父與高歡交厚,遂改為高氏[7] 。當高氏建立北齊政權後,其姓氏就貴為北齊政權的國姓,於是北齊皇帝便賜他姓為高氏以示恩寵之舉,徐子遠從此改姓為高氏,其後代後來在今河南杞縣一帶發展起來,成為當地的望族,是為河南高氏之一。唐朝宦官高力士,是馮盎的曾孫,本姓馮,後被高延福收養,所以改高氏。以“高”字開頭的兩個字的複姓,後有改單姓“高”為氏。譬如:高車氏、高堂氏、高陽氏、高陵氏等。當高氏建立北齊政權後,高姓就貴為北齊的國姓,於是北齊皇帝便賜他姓為高姓以示恩寵之舉。
當代高姓的人口已達1452萬,為中國第十五位姓氏,大約佔中國人口的1.21%。從明朝至今近600年中高姓人口由93萬激增到1450餘萬,達15倍之多。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300萬,當代的人口按12億計,人口增長了13倍。高姓人口的增加速度高於中國人口的增加速度,1 000年高姓人口增加率是呈“V”形態勢。在中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山東、安徽、江蘇三省,大約佔高姓總人口的30%;其次分佈於湖北、河北、河南、四川、廣東,這五省又集中了31%。山東居住了高姓總人口的14.6%,為高姓第一大省,佔省總人口的2.3%。中國形成了渤海灣、東部沿海地區高比率的高姓區域。在近600年間,高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元、明期間有了很大的區別,尤其是流動方向由東部向華中、華北的回遷已經大於由北向南和東的遷移,同時,向西南和南方的移民已經成為重要的移動流。
高姓人口單位面積內密度最高的地區在山東、河北、江蘇、安徽、浙江北部、湖北東部、甘肅西部、東北三省、內蒙古東部,每平方公里的高姓人口達到2.7人以上,尤其在山東中部的地區高達6.4人。高姓分佈密度表明:密度最高的(2.7萬人以上/平方公里)地區佔國土面積的18.1%,高姓人口大約641萬;0.9-2.7萬人/平方公里的地區佔國土面積的42.2%,高姓人口大約719萬;不足0.9萬人/平方公里的地區佔國土面積的39.7%,高姓人口大約92萬。高姓分佈很廣,但不均衡。高姓在人群中分佈頻率表明:高姓在華北、東北、西北地區是比較常見的姓氏之一,一般佔當地人口的比例達最高,在1.2%以上,尤其在甘肅河西走廊、山東中部、陝晉北部、黑龍江東北,在1.8%以上,有的達到3.6%以上,這部分高比例的地區的覆蓋面積約佔了中國總面積的29.2%;在四川、重慶東部巫山,奉節、湖北大部及利川、湖南北部、江西、浙江、福建、台灣、廣東東部、青海東部、新疆西北,高姓頻率在0.6%-1.2%,其覆蓋面積約佔了中國總面積的30.5%;其他廣大地區,高姓頻率不足0.6%,其覆蓋面積約佔了中國總面積的40.3%。
2、得姓始祖
名稱來歷:
據《新唐書·宰相世系》《通志·氏族志》等古代姓氏著作記載齊太公呂尚的6世孫(依《史記·齊太公世家》則為8世孫)齊文公呂赤有個兒子被封在因高夷居住過而得名的高邑(在今山東禹城縣),世襲“高子”爵位,名字就叫“高”,稱作“公子高”。
呂高的孫子名叫呂傒,字敬仲(一說是諡號),被周天子任命為齊國上卿,執掌軍政大權,因和名臣管仲合作,使齊桓公(公子小白、呂小白)稱霸中原,建立大功,桓公賜“以王父(即祖父)名為氏”,因而叫做高傒。高傒就是後世絕大部分高姓子孫的共祖。高傒去世後,子孫世襲上卿的職務。
高氏和國氏同為上卿的國氏成為齊國最顯赫的兩貴族。從高傒迎立桓公時算起,高氏的歷史最少也有2680年了。自齊國第一代高子—高傒起,直至後來田氏代齊,高氏世襲上卿之職,在齊國歷次軍事、外交大事件中,大多扮演了主角。
齊國世系:
(依《史記·齊太公世家》、《蕭山高氏家譜·原系圖》)
一世二世三世四世
太公呂尚—丁公汲—乙公得—癸公慈母—
五世六世七世八世
哀公不辰
胡公靜
獻公山—武公壽—厲公無忌—文公赤
*《新唐書·宰相世系》和多數姓氏著作、民間族譜均稱齊文公為太公6世孫,但據《史記·齊太公世家》和《蕭山譜》記載,文公為太公8世孫,今按《史記》所載摘錄於此。
齊國高氏世系:
(依《春秋左傳集解》、《新唐書·宰相世系》)
襄公
成公—禧公
文公桓公—惠公—子—子—子良
呂赤高祈尾蠆高強
呂高—癸受—高傒—莊子虎—頃子—宣子固
人物簡介:
高傒,字祖望,號白兔,諡號敬仲,又稱高子。高傒是齊太公的後裔,也就是齊國的貴族,他的另外的一個身份是周天子賜封的齊國上卿,相當於宰相,不過可以世襲。下面是他的簡單生平只有關於他擁立兩代齊國國君和幫助選立魯國國君的事,寫的很簡單,要是全寫的話相信一本書都不一定能寫完,這裡只希望大家能了解一下始祖的一些事蹟。
高傒與襄公的弟弟小白交好。襄公無道、言行無常,所以管仲侍襄公的另一個弟弟公子糾去魯,而鮑叔牙侍公子小白去了莒。公元前686年冬,齊襄公遊姑棼,遂行獵沛丘,被野豬咬傷了腳,被公孫無知殺害。公孫無知於公元前685年,到雍廩遊玩,雍廩人偷襲殺死了無知。眾臣商議擁君之事,高傒搶先暗中從莒國召回小白,魯國聞之齊國無君,也派兵護送公子糾返齊,並命管仲另帶軍隊遏阻莒國通往臨淄的道路。管仲暗射小白一箭,射中衣帶鉤,小白假裝死去,以蒙魯軍,並且很快就和前來接應的高傒會合。管仲以為小白被射死,派人飛報魯國,魯國護送公子糾的隊伍聽說小白已死,前進的速度就放慢了,六天才到齊國,而小白已先入齊都,高子、國子立小白為君,就是齊桓公。這時,魯國護送公子糾的軍隊才剛剛到達齊國邊境,就被高傒毫不客氣的給攔了回去。憤怒的魯莊公和公子糾並不甘心失敗,就組織了大軍向齊國殺來。在這緊急關頭,齊國上下也是意見不一,有的要迎戰,有的要遷都,危難時刻,高傒挺身而出,力主迎戰,並親自指揮大軍,在乾時(今臨沂沂水)將魯國大軍打的潰不成軍,並從側翼迂迴,截斷魯軍歸路,使近萬魯軍成了甕中之鱉,迫使魯莊公向齊國作出妥協,並滿足了齊桓公提出的所有條件,包括處死公子糾,交出管仲等。
如果沒有國子、高子作內應同意立小白,齊桓公是難以繼位的,因為齊襄公諸兒是長子,公子糾是次子,小白是三子,按長幼排,理應是二哥繼位,而輪不到小白。不以長幼為準而以能力大小而論,才數著老三,小白佔了優勢,取得了君位。這裡面高傒起了重要作用。
齊桓公要實現富民強國、稱霸諸侯的宏圖大業,任用了一批人才,高傒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之一。《史記·齊太公世家》載:“桓公即得管仲,與鮑叔牙、隰朋、高傒修齊國政,連五家之兵、設輕重漁鹽之利,以贍貧窮,祿賢能,齊人皆說。 ”可以看出高傒不僅是扶立齊桓公繼位的關鍵人物,還是輔助齊桓公和管仲進行改革治齊的重要人物之一。
管仲治理齊國的一項重大改革就是“三其國五其鄙”,即“制國以為二三分國都,五分鄙野”。二十一鄉,工商之鄉六,士鄉十五。齊桓公帥五鄉,國子帥五鄉,高子帥五鄉。
高傒是掌管齊國軍政大權的上卿,在齊國軍政改革,建立完整的軍事體制中起了重要作用。
高傒還是齊國外事大臣。齊桓公二十四年(公元前662年),魯莊公死,魯國發生爭奪君位的內戰。莊公庶兄慶父殺魯君公子般,立公子啟為君,是為魯閔公。齊桓公二十六年(公元前660年),慶父欲自立為君,派大夫殺閔公,魯國大亂。齊國派大夫仲孫湫到魯國慰問,齊使報告齊桓公說:“不去慶父,魯難未已。”不久,魯國國內要誅殺慶父,慶父逃往到莒。慶父誅殺二位國君,罪惡昭彰,魯國要求將他們引渡回國,迫使他畏罪自殺,參與叛逆弒君的魯莊公夫人哀姜逃到邾國,齊國派人取而殺之。齊桓公二十七年(即公元前659年)冬,派上卿高子與魯國訂盟。高子率領南陽甲兵,幫助確立了魯僖公的君位,修復了魯國都城從鹿門到爭門的城防。高子率軍安魯定盟,在歷史成為美談。魯人“猶望高子”即出典於此,表示魯國人民對齊國高傒安魯的衷心感戴。
齊桓公43年(公元前643年)這時,上卿高傒已經85歲了,本來應該在家頤養天年的時候,偏偏齊國又出現動盪,歷史在一次將這個老人推到老前台。
這年,做了43年齊國國君的73歲的齊桓公病得起不了床了,豎刁和易牙就先下手為強,突然派兵把守住宮門,對外只說是齊桓公要清靜,不耐煩與人說話,不准任何人進宮問安。過了三天,齊桓公還沒死,豎刁、易牙就把伺侯齊桓公的宮人,不論男女,一概趕出來,把臥室四周壘起三丈多高的圍牆,牆底下只留一個小口子,象狗洞一般。每到夜裡派一個小丫頭鑽進去打探一下齊桓公的生死訊兒,就等著齊桓公那邊斷了氣兒,這邊就立公子無虧做國君齊桓公由於聽信奸佞小人易牙,豎刁,所以在齊桓公在後的日子竟然是誰也見不著,只由這兩個小人伺候。就連齊桓公的兒子們都不讓相見。他們把齊桓公住的宮門給封了起來,致使這個稱霸春秋多年的霸主活活餓死。
他們得知齊桓公已死的消息後,馬上和齊桓公的長子公子無虧勾結起來,不顧齊桓公生前選定的繼承人三子公子昭,而偽稱齊桓公遺旨改立公子無虧。於是遭到了高傒的極力反對,由於高傒帶頭反對,朝中的國氏,管氏,鮑氏,隰氏等大臣也都響應,集體抵制易牙,豎刁另立的公子無虧。豎刁和易牙惱羞成怒,乾脆就實行兵變,直接在朝上就指揮侍衛對大臣們進行攻擊,當時叫武士們殺了十幾個不服氣的大臣。還有不少人受傷。而高傒由於威望太高,叛軍怕引起眾怒而有所顧忌,因此沒有遭到毒手。這時,高傒見大勢已去,只得另做打算。
原來齊桓公雖然寵信奸佞,但是在齊國他最相信的還是當年把他扶上國君位子的上卿高傒,於是他就將自己選定的繼承人託付給了高傒,而當年在葵丘會盟的時候,齊桓公就和當時的宋襄公有過協議,既將來雙方國內有叛亂發生是可相互幫助鎮壓。而公子昭又是當時會盟的時候已經定好的繼承人。所以現在公子昭不能順利繼承國君的位子宋襄公就有義務幫助公子昭既國君位。於是高傒就安排了公子昭出城向宋國求助。而自己則在齊國做內應。送走公子昭以後,齊國並沒有平靜下來,由於齊桓公的其他的三個兒子見公子無虧不遵守王命而要自己做國君都不服氣,結果奸臣開方聽說豎刁、易牙立公子無虧做國君,就對公子潘說:“太子昭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無虧憑什麼做國君?難道你就不應該當國君嗎?”公子潘就和開方把早就準備好的家丁全部集中起來,佔領了右殿,叫人通知各位大臣來這兒承認公子潘是國君。公子商人得知了這個情況,趕緊跑過去跟公子元說:“我們都是先君的兒子,齊國的江山也有咱們的份,無虧和潘為了爭做國君,現在打起來了,難道咱哥倆就不該做國君?我看咱們得趕快去佔住左殿,通知大臣們來咱們這兒開會,或者你做國君,或者我做國君,誰打咱們,咱們就跟誰打。退一萬步說,也得把齊國分成四份,各分一份。”公子元認為很有道理,兩人就都帶上自己的家丁占住了左殿。一霎時,哥兒四個你打我,我打他,他打你,亂哄哄地一齊開了仗,一直乾了六十七天。齊桓公的屍身在那個像燜罐兒似的屋子裡發了臭,生了蛆,蛆從牆裡爬到牆外,也沒有哪個兒子去搭理他。
這個時候,高傒實在是忍不住了,他不顧人們的勸阻,冒著生命的危險,前去痛罵這四個只知道爭國君而不管父親屍首的混帳兒子,罵他們不配做人子,這才把兒子們罵醒,於是都有去搶著去給父親發喪。結果有變成搶屍首了,最後還是公子無虧搶到的,就在他剛草草的把齊桓公埋葬以後,公子昭就搬來了宋國大軍。
這時齊國的兄弟四個這才罷兵言和,決定先打退公子昭和宋軍之後在來解決內部問題。
高傒聽到公子昭搬來救兵的消息後非常高興,於是就設計了鴻門宴殺了豎刁,然後召集國氏,管氏,鮑氏,隰氏等大臣,聯合起來帶兵攻打王宮,裡應外合,把公子昭迎進成,最後,易牙逃亡魯國,由於他們作惡太多,人們就將怒火燒向公子無虧,公子無虧成了替罪羊戰死,其他人都投降。這次奪儲之戰公子昭在高傒的幫助下坐上了齊國國君這就是齊孝公。這也是高傒最後一次在齊國發揮他的影響,這年他已經86歲了。
周襄王15年,(齊孝公6年,公元前637年),高傒逝世,諡號敬仲,葬於齊都城北十三公里的淄河西岸,由於高傒的一生對齊國以及整個週朝都產生重要的影響,特別是在他的幫助下,不光立了兩個齊國國君,還幫助魯國立過國君,所以整個社會對他的評價都非常高,他幫助齊國率先成為春秋霸主國,讓齊國國民享受高等國民待遇,深受百姓愛戴,據說,他的墓就是當年老百姓自發的用衣服兜土堆起來的,可見他在百姓心中的威望。高傒墓是1977年12月23日山東省革命委員會公佈的山東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臨淄墓群中的重要墓葬之一。
3、遷徙傳播
春秋戰國時期,高氏主要活動在華北地區,其中一支在戰國後期,楚國滅越後,經吳越之地,進入楚國,最終到達海南。秦漢時期高姓的足跡已經遍布於華北、陝甘寧以及中原地區。東漢末期是高姓的鼎盛時期,在山東地區形成了歷史上最著名的渤海高姓。西晉時,高姓主要向北和東北遷移。南北朝時,高姓因北齊的滅亡而被迫移民陝南和西蜀。在四世紀末和五世紀初以及五世紀末,中原人民為躲避戰亂,大規模遷徙日本群島,形成兩次日本史書稱之為“歸化人”赴日的高潮。主要禍根是由西晉後期的五胡亂華等,長期極其殘酷的民族仇殺使大陸漢族人不堪忍受,開始了向四周大規模遷徙的浪潮:主要是南遷江南,其次是由東北逃向朝鮮半島,南北兩路難民都有相當多的一部分最後去了日本。當年阿知王(劉姓)來日本的時,高姓有隨行者。隋唐時期,高姓主要的活動地仍在長江以北,但繼續向四川和江浙地區遷移。五代宋元時期,高姓大批移民於江南各地,尤其是江浙地區。明末清初高姓進入了台灣。
2、人口分佈
4、宋朝時期
宋朝時期(公元960-1279年),高姓大約有89萬人,約佔中國人口的1.15%,排在第十五位。安徽為高姓的第一大省,約佔中國高姓總人口的15.6%,佔安徽總人口的3.1%。在中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安徽、河北、陝西、河南、四川五省,這五省高姓佔高姓總人口的62%;其次分佈於山西、湖北、浙江,這三省的高姓又集中了20%。中國以皖豫陝冀為中心,向東北、西北、東南呈放射形的高姓分佈帶。
5、明朝時期
明朝時期(公元1368-1644年),高姓大約有93萬人,約佔中國人口的1%,為明朝第十九位姓氏。宋、元、明600年中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高姓人口基本沒有增長,遠遠低於中國人口的增長速度。600年中高姓人口純增加率為4%,淨增加了4萬。山東為高姓第一大省,約佔總高姓人口的18.8%。在中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山東、江蘇(12.5%)、浙江(12.2%),這三省高姓大約佔高姓總人口的44%;其次分佈於山西、江西、甘肅、河北,這四省的高姓又集中了29%。宋、元、明期間,高姓的分佈總格局變化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東南和西北遷移,特別是向江浙贛地區移民。中國重新形成了山東、江浙贛、陝晉三個高姓人口聚集地區。
6、當代人口
當代高姓的人口已達1 452萬,為中國第十五位姓氏,大約佔中國人口的1.21%。從明朝至今近600年中高姓人口由93萬激增到1450餘萬,達15倍之多。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300萬,當代的人口按12億計,人口增長了13倍。高姓人口的增加速度高於中國人口的增加速度,1 000年高姓人口增加率是呈“V”形態勢。在中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山東、安徽、江蘇三省,大約佔高姓總人口的30%;其次分佈於湖北、河北、河南、四川、廣東,這五省又集中了31%。山東居住了高姓總人口的14.6%,為高姓第一大省,佔省總人口的2.3%。中國形成了渤海灣、東部沿海地區高比率的高姓區域。在近600年間,高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元、明期間有了很大的區別,尤其是流動方向由東部向華中、華北的回遷已經大於由北向南和東的遷移,同時,向西南和南方的移民已經成為重要的移動流。
高姓人口單位面積內密度最高的地區在山東、河北、江蘇、安徽、浙江北部、湖北東部、甘肅西部、東北三省、內蒙古東部,每平方公里的高姓人口達到2.7人以上,尤其在山東中部的地區高達6.4人。高姓分佈密度表明:密度最高的(2.7萬人以上/平方公里)地區佔國土面積的18.1%,高姓人口大約641萬;0.9-2.7萬人/平方公里的地區佔國土面積的42.2%,高姓人口大約719萬;不足0.9萬人/平方公里的地區佔國土面積的39.7%,高姓人口大約92萬。高姓分佈很廣,但不均衡。高姓在人群中分佈頻率表明:高姓在華北、東北、西北地區是比較常見的姓氏之一,一般佔當地人口的比例達最高,在1.2%以上,尤其在甘肅河西走廊、山東中部、陝晉北部、黑龍江東北,在1.8%以上,有的達到3.6%以上,這部分高比例的地區的覆蓋面積約佔了中國總面積的29.2%;在四川、重慶東部巫山,奉節、湖北大部及利川、湖南北部、江西、浙江、福建、台灣、廣東東部、青海東部、新疆西北,高姓頻率在0.6%-1.2%,其覆蓋面積約佔了中國總面積的30.5%;其他廣大地區,高姓頻率不足0.6%,其覆蓋面積約佔了中國總面積的40.3%。
3、姓氏文化
7、郡望堂號
郡望
渤海郡、漁陽郡、廣陵郡、河南郡
堂號
廣陵堂:以望立堂,亦稱江都堂、江陽堂、揚州堂。
遼東堂:以望立堂,亦稱扶餘堂、襄平堂、遼陽堂、凌東堂。
渤海堂:以望立堂。唐朝時高固、高崇文都被封為渤海郡王;北齊高歡被封為渤海王,其後裔子孫遂以為堂號。
厚餘堂:孔子弟子高柴,曾擔任費城宰(縣長)。孔子評他:“柴也愚”。朱熹注“愚是知不足而後知有餘”。《詞海》:愚,純樸也。由是,高氏後代以“厚餘”作為高氏的堂號。
8、宗祠楹聯
四言通用聯
三年泣血;八戰銘功。
——佚名撰高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春秋時衛國人高柴,字子羔,孔子的弟子,性情仁愛,對父母孝敬,為雙親執喪禮,泣血(哀痛至極,哭泣無聲,如血出)三年。下聯說唐代幽州人高崇文,貞元年間隨韓全義鎮守長武城,治軍有名。吐蕃兵侵犯寧州,他率軍前去,大獲全勝,封渤海郡王。劍南西川節度使劉閥反亂,他由宰相杜黃裳推薦,以左神策行營節度使率兵討伐,在鹿頭山八戰八勝,活捉劉癖,晉封為南平郡王。後官鄰寧節度使、京西諸軍都統。
技工翦馬;兆應射雕。
——佚名撰高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南北朝時東魏渤海蓨人高歡,字賀六渾,先後參加破六韓拔陵、杜洛週、葛榮等起義軍,後隨葛榮投奔爾朱榮。一次,爾朱榮讓他去剪一匹惡馬(把馬腿交叉綁起來),他不用羈絆就完成了,那馬竟也不踢不咬,他說:“對付惡人也應該這樣!”得到爾朱榮的信任,官晉州刺史。爾朱榮死後,他依靠鮮卑武力,聯絡山東士族,掌東魏兵權,稱大丞相。後逼孝武帝西奔長安,另立孝靜帝,執掌朝政達十六年。死後,他兒子高洋代東魏建北齊,追尊他為神武帝。下聯典指唐末幽州人高駢,高崇文的孫子。一天,有兩隻大雕從天上飛過,他說:“我如果能富貴,就應該射中。”果然一箭射落二雕,當時號稱“落雕御史”。僖宗時,歷任天平、劍南、鎮海、淮南節度使,諸道行營都統等職,鎮壓黃巾起義軍。他懾於起義軍聲威,又因朝中互相傾軋,坐守揚州,企圖保存實力,割據一方。封渤海郡王。後因相信仙術,重用方士呂用之,將士離心,被部將所殺。
戶部世澤;渤海家聲。
——佚名撰高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金高德基,大定中,官戶部尚書。下聯典出高姓望族渤海郡。
女中堯舜;學本程朱。
——佚名撰高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英宗高皇后,臨政九年,朝政清明,人稱為“女中堯舜”。下聯典指明?高攀龍,志於程朱之學,後與顧憲成修復東林書院講學其中。
豹變隱霧;鴻漸表儀。
——佚名撰高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東漢高鳳,少耽學,晝夜讀書不息,遂成名儒,元和間教授西唐山中,不應徵辟,隱身漁釣。下聯典指東漢?高彪,群舉孝廉第一,校書東觀,數奏賦頌奇文,因事諷諫,靈帝詔東觀畫彪像,以勸學者。
五言通用聯
渤海家聲遠;洪溪世澤長。
——佚名撰高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爲安徽省旌德縣高甲村高氏宗祠聯。上聯典出高氏郡望;下聯嵌“洪溪”為祠西水名。
渤海家聲遠,龍門世澤長。
——佚名撰高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爲福建省長樂市龍門村高氏宗祠聯。龍門高氏宗祠是一座經清代重修過的明代古建築。
渤海家聲遠;禹州世澤長。
——佚名撰高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爲福建省武平縣高氏宗祠聯。
隱釣變之霧;表鴻漸之儀。
——佚名撰高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東漢隱士高鳳,字文通,葉人。少耽學,家以農為業,晝夜讀書不息,遂成名儒。元和間教授西堂山中,不徵辟,隱身漁釣。下聯典指東漢內黃令高彪,字義方,無錫人。諸生,游太學,有雅而納於言,郡舉孝廉第一。除郎中,校書東觀,遷內黃令,有德政。詔東觀畫彪像,以對學者。
才女稱學士;夫婦捐忠軀。
——佚名撰高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南唐高越妻,美而慧,有文才,稱“女學士”。下聯典指唐高睿與妻秦氏,同陷虜中,虜以官爵餌之,睿顧其妻曰:“報國酬恩,正在今日。”遂同為虜害。
子孝雙親樂;家和萬事成。
——明高則誠撰高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爲元末明初戲曲作家高則誠《琵琶記》中聯語句。
人間丞相府;天上蕊珠宮。
——明高則誠撰高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爲元末明初戲曲作家高則誠《琵琶記》中聯語句。
一門五舉子;三步兩道台。
——趙鶴清撰雲南省姚安縣光祿鎮土官衙門高氏故里
此聯已經不是一般的榮耀了,如此的口氣,如此的氣勢,在滇中地區的名門望族中,只有高氏才配享有。
七言通用聯
燕歌行中詠邊塞;蘭墅集外續紅樓。
——佚名撰高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代詩人高適(702-765),其詩以描寫邊塞風光及兵士生活狀況之“邊塞詩”為著,《燕歌行》即其代表作。下聯典指清代文學家高鶚(約1738-約1815),字蘭墅,蘭史,別噸紅縷外史,漢軍鑲旗人。乾隆進士,曾任侍讀學士,刑科給事中。一般認為,曹雪芹作八十回本《石頭記》,由他續成一百二十回本《紅樓夢》,讓寶、黛愛情故事終以悲劇結局,使曹書成為首尾完整的文學巨著。另有《蘭墅詩鈔》。
莫道名高與爵貴;須知子孝和妻賢。
——明高則誠撰高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爲元末明初戲曲作家高則誠《琵琶記》中聯語句。
人爵不如天爵貴;功名爭似孝名高。
——明?高則誠撰高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爲元末明初戲曲作家高則誠《琵琶記》中聯語句。
人居東晉風流後;家在西湖山水間。
——清高螺舟撰高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爲清代書法家高螺舟書贈聯。高螺舟,字人鑑,仁和人。道光進士。
達夫詩派吟邊塞;劍父畫風創嶺南。
——佚名撰高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代詩人高適事典。下聯典指近代畫家高崙,字劍父,開創“嶺南畫派”。
池上詩系春草夢;水心人坐藕花風。
——明高允恭撰高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爲明代畫家高允恭,撰貴陽中山公園池心亭聯。高允恭,字彥敬,號房山,畏兀兒族。居大都房山(今北京市房山)。官至刑部尚書、大名路總管。著有《雲橫秀嶺》、《墨竹石英鐘坡》等。
軟紅不到藤蘿外;嫩綠新添几案前。
——清高其佩撰高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爲清代畫家高其佩(1660-1734)自題聯。高其佩,字韋之,號見園,鐵嶺人。以指畫稱一時。官至刑部右侍郎。
九爽七公八宰相;三王一帝五封侯。
橫額:高讓公故里
——趙鶴清撰雲南省姚安縣光祿鎮土官衙門高氏故里
八言及以上通用聯
前輩典型,秀才風味;華嵩品格,江海文章。
——清文治撰高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爲清代乾隆進士文治(夢樓)贈老儒高心餘聯。
9、家譜文獻
遼寧渖陽奉天高佳氏家譜,(清)伊桑阿纂,清乾隆五十六年(
高氏族譜
高氏族譜
公元179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科學院圖書館。
上海崇明崇邑高氏家乘不分卷,(清)高守卿重修,清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冊。現被收藏在河北大學圖書館。
江蘇淮安高氏族譜五卷,(清)高士魁等重修,清咸豐七年(公元1857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江蘇揚州維揚裕民洲高氏重修族譜十二卷,(清)高元鈞等九修,清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江蘇揚州維揚高氏宗譜十卷,(民國)劉嵩泉纂輯,高連海主修,民國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世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冊。現被收藏在哈爾濱師範大學踏歌。
江蘇泰州續修高氏遷泰支譜一卷,著者待考,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江蘇省泰州市圖書館。
江蘇靖江高氏重修宗譜八卷,(清)高仙階等重修,清光緒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雙印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江蘇如皋高氏宗譜十七卷,首一卷,(民國)高元升高維岳修,民國十年(公元1921年)石印本二十冊。現被收藏在河北大學圖書館。
江蘇鎮江丹徒高氏宗譜二卷,(清)高雪麟修,清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冊。現被收藏在上海市圖書館。
江蘇武進芳田高氏宗譜十六卷,(民國)高金福主修,民國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常州守愚堂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江蘇省常州市圖書館。
江蘇武進毗陵戴墅高氏宗譜三十四卷,(清)高步瀛纂輯,清光緒六年(公元1880年)毗陵報本堂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江蘇省常州市圖書館(僅存三卷)。
江蘇武進高氏宗譜八卷,(清)高近遠、高文炳等重修,清光緒八年(公元1882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冊。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江蘇武進毗陵高盪高氏宗譜十六卷,(清)高鳳岡等編,清光緒九年(公元1883年)守愚堂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江蘇省南京市圖書館。
江蘇武進毗陵高氏宗譜十六卷,(民國)高福潮、高懋榮等續修,民國四年(公元1915年)守愚堂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南開大學圖書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江蘇武進毗陵高氏宗譜十六卷,(民國)高永祖高、繩租等編輯,民國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毗陵守愚堂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江蘇省常州市圖書館。
江蘇武進晉陵高氏支譜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高溍增補修,清光緒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冊。現被收藏在江蘇省常州市圖書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江蘇武進毗陵高氏宗譜十四卷,(清)高雲漢、高鴻達主稿,高德昌、高鏞慶主修,清光緒二十三年(公元1879年)毗陵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八卷。現被收藏在江蘇省常州市圖書館。
江蘇江陰高氏宗譜十二卷,(清)高煥章、高鳴盛纂,清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riben dongjing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江蘇江陰暨陽高氏宗譜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國)高藩高惠文續修,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思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冊。現被收藏在中國科學院圖書館(二部)、人民大學圖書館、吉林大學圖書館、西南師範大學圖書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江蘇吳縣高氏宗譜二卷,著者待考,手抄本,今僅存第一卷。現被收藏在廣東省中山市圖書館。
江蘇吳縣相城高氏族譜不分卷,(清)高曾懋等增輯,清同治餘慶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冊。現被收藏在江蘇省蘇州市博物館。
江蘇吳縣吳郡楓江派高氏家譜十二卷,(清)高治源纂修,清光緒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吉林大學圖書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浙江杭州增輯高氏杭州泥孩兒巷派家讀不分卷,著者待考,附錄民國年間補筆寫本二冊。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浙江富陽富春靈泉高氏宗譜十二卷,著者待考,民國六年(公元1917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富陽縣文物管理局。
浙江蕭山越州蕭山高氏家繒十卷,(民國)高德良修,民國四年(公元1915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河北大學圖書館(二部)。
浙江嘉興竹林廟稽古堂高氏譜不分卷,(民國)高楨輯、高煥文錄,稿本一冊。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嘉興市圖書館。
浙江紹興山陰前海高氏仲如公派房譜稿不分卷,(清)高圻等重修,清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履素堂活字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浙江嵊縣剡南高氏宗譜八卷,首一卷,(民國)高寶慈續修,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嵊縣文物管理局。
浙江金華天泉高氏宗譜,(清)高徐福等纂修,清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金華市文物管理局(存一冊)。
浙江金華天泉高氏宗譜,(清)高徐福等纂修,清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六卷,另一部今僅存第二卷。現被收藏在浙江省金華市文物管理局。
浙江金華天泉高氏宗譜六卷,(民國)高邦俊等纂修,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冊,另一部今僅存第三卷、第六卷。現被收藏在浙江省金華市文物管理局。
浙江常山平西大□高氏族譜不分卷,(清)魯封高水泰等重修,清光緒二十年(公元1894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常山縣東魯鄉東湖村(不全)。
浙江仙居樂安高氏宗譜,(民國)金秀庭纂,民國八年(公元1919年)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一卷、第四卷。現被收藏在浙江省臨海市博物館。
浙江遂昌平昌高氏宗譜四卷,著者待考,民國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遂昌縣大拓鄉大ri村。
安徽績溪梁安高氏宗譜十二卷,(清)高富浩纂修兼校正,清光緒三年(公元1878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河北大學圖書館、吉林大學圖書館、安徽省徽州市博物館,兩部皆有缺損。
安徽績溪霞間高垂裕堂支譜四卷,(民國)高秉松等纂修,民國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石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河北大學圖書館、吉林大學圖書館、。
安徽桐城高氏宗譜十卷,(清)高卜芳等修,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慶壽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福建安溪安平高氏族譜,著者待考,清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手抄本六冊。現被收藏在台灣。
福建安溪安平高氏六卷,著者待考,(清)莊鼎光序,高有階重抄,清乾隆三十上年(公元1768年)手抄本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福建安溪景美安平高氏下派四房高積祥派族譜,著者待考,清嘉慶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木刻活字印本,民國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高烶再修。現被收藏在台灣。
福建安溪安平高氏下派四房高積祥公派下族譜系統圖不詳,著者待考,清嘉慶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木刻活字印本,民國高烻深重抄本二冊。現被收藏在台灣。
福建安溪安平高氏下派六房高積成派下族譜,(民國)高烻深編,民國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手抄本四冊。現被收藏在台灣。
福建安溪景美安平高氏下派六房高積成公派下系統圖,(民國)高烻深編,民國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台灣。
福建安溪景美安平高氏下派八房高積和公派下族譜,著者待考,民國三十年(公元1941年)手抄本二冊。現被收藏在台灣。
福建安溪景美安平高氏下派八房高積和公派下族譜系統圖,著者待考,民國三十六(公元1947年)手抄本一冊。現被收藏在台灣。
福建安溪安平高氏上派五房高佛信公派族譜,著者待考,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重修,1951年手抄本。現被收藏在台灣。
福建安溪景美安平高氏上派三房族譜,著者待考,清光緒八年(公元1882年)修,民國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重抄本。現被收藏在台灣。
福建安溪安平高氏親派族譜,著者待考,民國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手抄本一冊。現被收藏在台灣。
山東淄博淄川孝義高氏族譜不分卷,(清)高總緒等修,清光緒十五年(公元1889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山東淄博淄川高氏族譜不分卷,(清)高遠堮等纂,清光緒十九年(公元1893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人民大學圖書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山東濰坊北海高氏族譜不分卷,(清)高守訓撰清嘉慶二十年(公元1815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山東臨朐德化坊高氏譜不分卷,(民國)高鴻飛撰修,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石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山東省濟南市博物館。
山東棲霞高氏譜書不分卷,(民國)高春田纂,民國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手抄本九冊。現被收藏在山東省棲霞寨里鄉百佛院村。
山東蓬萊縣高氏宗親譜冊一卷,(民國)高思泰纂,民國六年(公元1917年)鉛印本。現被收藏在遼寧省遼陽市吉洞鄉禮備村。
山東沂水高氏族譜不分卷,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riben dongjing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山東臨沭高氏家乘十卷,著者待考,現被收藏在山東省臨沭縣臨沭鎮東北村。河南鄢陵高氏族譜不分卷,(民國)高家寶纂修,民國六年(公元1917年)鉛印本。現被收藏在河南大學圖書館。
湖南溈益高氏重修族譜十四卷,(清)高光崇、高耀宇纂修,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僅存一卷)。
湖南寧鄉溈寧高氏族譜十六卷,首二卷,(清)高耀董、高名長等纂修,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僅存卷首)。
湖南寧鄉高氏五修族譜二十一卷,首二卷,(氏國)高青珊、高芸陔等修,高卓吾、高雨村等纂,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僅存三卷)。
湖南湘鄉高氏五修族譜二十六卷,首一卷,(民國)高彥駐、高尚誌等總纂,民國十二年(公元1923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冊。現被收藏在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湖南江華高氏族譜不分卷,著者待考,清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手抄本三冊。現被收藏在湖南省江華縣檔案館。
湖南益陽資陽高氏六修族譜三十三卷,首六卷、末七卷,(民國)高耀黃、高祖植等纂修,民國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僅存三卷)。
廣東番禺重修高氏世譜十卷,(清)高長年重修,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冊。現被收藏在中山大學圖書館。
廣西岑溪高氏族譜一卷,(民國)高崑崙編,民國三十年(公元1941年)鉛印本。現被收藏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
四川儀隴高氏家譜一卷,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殘本。現被收藏在四川省儀龍縣檔案館。
雲南鶴慶高氏族譜不分卷,著者待考,稿本一冊。現被收藏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圖書館。
陝西高氏族譜,附高母宋太夫人秩壽言不分卷,(民國)高洪等重修,民國九年(公元1920年)文蔚合鉛印本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二部)、riben dongjing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甘肅莊浪高氏三代宗親世系家譜四卷,(民國)高榮錦纂修,民國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手抄本。現被收藏在甘肅省莊浪縣万泉鄉高家川。
高氏家譜,(清)高世泰纂修,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
高氏宗譜,(現代)高映昭、高海成等纂修,1963年手抄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苦田高氏宗譜十四卷,(清)高茂元等纂修,清光緒四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梁安高氏宗譜十二卷,(清)高富浩纂修,清光緒三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高氏家錄,(清)高樹然纂修,清道光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三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中山高
10、字輩排行
江西宜春高氏字輩:“員學遠仕伯若文鬥亮應”
貴州松桃高氏字輩:“祖宗志亮明方秀”
山東淄博高氏字輩:“思本持家在惟書可繼長廣培祥雲樹保毓錫同光(二十世起)
山東梁山高氏字輩:“景手(清)成(思)啟文昌茂”。
山東山亭高氏字輩:“學玉其長洪(振)廣錫貴安邦”。
山東五蓮高氏字輩:“維興曰華……”
山東膠州高氏字輩:“蔚業徽方振奕祀緒愈興承啟(其)昌繼世茲乃雍(永)照穆(謨)”。
山東高密高氏字輩:“德賢安樂吉和順福瑞祥”。
山東明水高氏字輩:“鬥廣向(春)玉(福)振(洪)延(全)尉佩兆邵”。
山東章丘高氏字輩:“佩兆廣印玉”。
安徽貴池高氏字輩:“繼居成為本一心再錦寒支能求剛面方詳文士班國正天星盛家修世德昌。”
安徽肥東高氏字輩:“蘭繼(桂)紹(玉)先業樹立良模”。
安徽和縣高氏字輩:“正大紹宗德寬和啟運昌”。
安徽阜陽高氏字輩:“西其廣玉傳新學友承繼忠義懷良信同力保國志”
安徽淮北高氏字輩:“宏福正祥……”
安徽蕭縣高氏字輩:“尚賢宜永立忠孝信義長”
安徽桐城高氏字輩:“洪祥柏孝忠”。
遼寧撫寧高氏字輩:“志守維國崇”。
遼寧喀左高氏字輩:“瑞昌振龍……”
遼寧鞍山高氏字輩:“世德起昌彥文華志齊賢貞良開隆業仁義紹宗傳”。
遼寧高氏一支字輩:“庭永昇常萬殿志崇雲翰明德承繼遠宗樹權嘉樣”。
湖北棗陽高氏字輩:“子遵文德詳宗孔道正大光明萬世皚昭”。
湖北鍾祥高氏字輩:“世代宗支宇家學永紹光安仁复尚德心純自善良端本承先澤繼傳慶克昌文明恆進化保遠定祖拜”。
湖北竹山高氏字輩:“天起文光武昌興勝玉運蘭方家傳厚道過楚連長”。
湖北鄂州高氏一支字輩:“友法作□建”。
湖北鄂州高氏一支字輩:“開承有法作述自光祖德宏啟家傳晉昌志期中正書慶安康克定於一國朝用章”。
高氏一支字輩:“鳳記述為存善”。
高氏一支字輩:“延世德希振”。
高氏一支字輩:“燕喜延嘉慶”。
高氏一支字輩:“震有廣云燦國”。
高氏一支字輩:“為念立品成祥”。
重慶奉節巫山、湖北利川高氏字輩:“國世應祖啟發人文道德天長登明見大祥瑞隆光書濟永紹”。
湖北公安,江西吉水高氏一支字輩:“世傅忠厚,家遵孝友,輝賢崇德業,華國著鴻章......”。
高氏一支字輩:東景才升守、文林乘疏廣、遠丕起家聲、世澤存忠厚、昭明樹永成
山東東平高氏字輩:“希言公彥承弘(宏)聞貞尚胤(衍)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建道敦安定懋修肈彝常裕文煥景瑞永錫世緒昌。”
遼寧高氏一支字輩:恆慶榮春瑞、弘興國殿清、雲天連紹福、學士泰芳名、培振延年紀、鳳萊建業長、錫恩秉守憲、樹德永生祥
11、宗祠陵園
甘肅條城高氏祠堂位於素有“隴上平遙”之譽的千年古鎮——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青城鎮主街道旁,被甘肅省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高氏祠堂始建於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祠堂臨街坐南向北,落成於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大殿中梁題辭記事可考:上書“大清乾隆五十年歲次已巳仲呂月下浣吉日創建,第六世之孫高登、高官七世孫希、良翰眾孫文、弟、武翰等敬立,水木匠祁成元等,畫工陶理作等,石匠馮大科,泥水匠陳國祥、梁子林等”。據譜記,乾隆五十年間,公請貢生九世祖高秉信和其子十世祖高登、高官(四世祖高銳第六世之孫)及其孫十一世祖高希翰、高良翰、高文翰、高弟翰、高武翰父子祖孫三代創修祠堂上殿三間,東西廂房各三間,山門三間。道光十八(公元1838年)公請十一世祖高登泰、高翔翰、高其明重修家祠山門移前,中修雨廊、過庭、牌廈。咸豐六年(公元1856年)公請拔貢高鈺、高丕麟、高繼和、高崇信等協力彩畫家祠。嘉慶八年(公元1803年)武舉高中、高仲魁鑄立鐵旗桿一對,武舉高凌樞立木旗桿一對。
祠堂一進三楹,由山門、過庭、雨廊、大殿組成。總體方案為方形八卦,院內四合小院成四寶聚珠之勢,左右對稱,東西各設廂房和耳房。山門為懸山頂磚木結構,青瓦朱門,脊高簷飛,正中懸掛“高氏祠堂” 四字匾額,門外有鎮宅石獅子二座,旗桿二枝,坐南向北,聳立街心。進山門首先進入眼簾的是兩米多高的石碑(碑文見後)一座,過小院直入過庭,過庭、雨廊均為歇山頂式,庭內廂房照壁上,分別寫著家訓格言和繪有孝道圖畫。雨廊橫梁正中懸掛一幅三尺見方匾牌,上寫端莊秀麗的“進士”二字,旁書“咸豐鉞次癸丑會試中貳第一百六十三名高鴻儒”、“署理甘肅蘭州府正堂加三級紀祿五次王”。穿過雨廊直入大殿,大殿面寬三間,進深二間,為重簷結構,大殿內地面鋪設二公分厚木板,正面牆壁正中為彩繪高氏先祖畫像,前面供桌中間擺放著“高氏門中列祖列宗之神位”的精緻牌位,周圍以鮮花、香燭、供品配飾。殿內東西牆上張貼著讚詞,(附後,《恭題》)。整個建築構想精妙,造型古樸典雅,佈局奇巧別緻,嚴謹凝重而又不失寬敞大度,尤其是磚雕壁畫,可謂匠心獨運,其構圖奇異瑰麗,畫面生動多彩。其中山門裡側有兩幅“虞舜感動天地”和“庾黔婁嘗糞祈禱”二十四孝故事磚雕刻繪圖,工藝十分嚴整精美。前後兩過庭右側有一尺許粗的古柏,根為一體,三尺高左右分杈相依相攜直插兩簷夾縫天外,百餘年來不用管護,其自然枝繁葉茂,剛勁挺拔,傲然獨立,望之使人肅然,其冥冥之中之所昭示,常常使後來之人頓生悠遠而深廣的無限遐思。緊挨祠堂之左側有重簷懸山頂式瑩門一道,進門直入,拐入祠堂後先祖墓地,也可從祠堂大殿旁小門進入墓地。據譜記,此處系始祖殿候原配晉氏始祖母及其以下二至八世祖之墳塋。墳地有六等嘉禾章清封承德郎前陝西長武縣知事高公字顯庭墓誌銘石碑(碑文見後)一座。據高氏老人回憶,祠堂和瑩地西側是規模恢宏的“福堂”,進山門為寬敞院落,碗粗桑樹錯植相間,東西各為五間廂房,坐南向北三間大殿,殿內供奉著財神佛祖。重簷山門十分氣派,門上方正面懸勒“高氏福堂”四字,背面懸勒“降福孔階”四字,和祠堂匾額一樣均為清光緒乙酉年舉人高顯庭書寫。整個福堂由十二世祖中鏵高樹楠、西鏵高克仁、東鏵高丕映共同倡議,於光緒五年(公元1879年)修造完成,與祠堂互為映襯、渾然一體。
高氏祠堂、福堂的相繼建成,為紀念先祖,啟迪後昆,昭示晚生,整肅族風,撻惡揚善,和諧家族社會,傳承孝道文化,繼承民族傳統美德,弘揚民族愛國精神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據健在的高氏老人們回憶,因為祠堂蓋在高氏祖墓塋地之前、福堂之側,所以每年清明和農曆七月十五日祭奠先祖時,祠堂、福堂內外十分熱鬧,門口旗桿上飄著鮮紅旗幟,所有房屋都張燈結彩,雙嗩四鼓吹吹打打,殿內香火燎繞,果酒飄香,殿外爆竹聲聲,人山人海,對河兩岸加上五溝十三莊的高氏子民,手提祭品,扶老攜幼,家境較好者乘坐轎車或騎馬,先後來到祠堂聚會。良辰時刻,公推家長在助理季首的主持下,先行祭奠先祖之禮,由各村莊德高望重的大輩們按次序進入墳院墓地,擺好事先宰殺製作的豬羊等供品,焚香化紙,跪拜祈禱,宣讀祭文,祝告祖宗,以祜後生。禮畢,按大小遠近順序到福堂內吃祭祖之份飯,由於人丁眾多,場面十分壯觀,雖然略顯擁擠,但規矩嚴明,秩序則有條不紊。飯後為家長例會,由公推的宗族家長與各地宗族長者聚集廂房議事,除公佈祠堂收支、推選家長、修訂族規外,特別重要的一項是對一年中各村莊家風狀況、老人瞻養、孝悌遵訓、樂善好施、子女讀書等狀況進行禀報評比,從中推選排出幾名孝敬父母、讀書有成、尊老愛幼、勤儉持家的孝子、烈女典型和不學無術、為害鄉鄰、虐待老人、不遵守家規的逆子惡少悍婦,當場執行高氏傳統族規、家法。對值得讚揚者有的授於稱號,有的披紅掛花予以旌表;對需要懲罰的喝令拿下,由執事壯漢將其五花大綁,押在過庭(也叫論理庭)之中,壯漢手持事先準備好的柳條,在主持者歷數其劣行,宣布懲戒形式後,當眾執行家規,施以鞭刑,直至進行到一定程度,本人告饒並發誓改好時,准其跪請本莊大輩老人出面作保,詢問眾人可否允許,主持人才可訓戒幾句罷休。至此一年一次的祠堂祭祖活動即告結束,人們或收拾返家,或逛街購物,一路上的話頭說笑均為某某披紅掛花光榮、某某挨打受刑丟人之類。大人們則因勢利導、諄諄告誡,循循善誘,曉以利害,誡後生於以往;子女們則刻骨銘心,望而生畏。從而達到了祭祖育人之功效,所以每當快到清明 、七月十五祭祖時節,各村莊凡是有一些惡行的後人,都十分懼怕,一方面趕快改邪歸正,另一方面則請人到家長處求情說話,避免當眾丟人臉面。條城高氏的家規一向以嚴明而著稱,直到民國之後,施刑責罰做法稍有放鬆。
高氏祠堂的管理由各莊推選的會長負責,平時委託一些無拖累、善操心的成年人住守,祠堂的維修管理及祭祀費用來源:一是讀書做官獲得功名之高氏自願資助,二是靠當地高氏富戶的資助,三是祠堂積累或放貸吃息,或置地收租,四是各村莊按高氏人丁數量的攤派。所有收支狀況都有專人記載,均在分家長會議上公佈議定。
一九四九年新中國成立後,高氏祠堂仍由高姓家族派人看管使用,修繕保護。人民公社化後,福堂被稅務所佔用,“文革”中,青城人民公社將祠堂以2700元賣給青城供銷社當作倉庫使用,墳地被夷平,劃給村民當宅基建房。後來祠堂山門被供銷社拆除用二扇鐵門代替,福堂全部建築被稅務所拆除建成三層辦公樓,其余建築設施均遭到破損丟失。
“文革”後,高姓家族子孫先後出資48092元,將高氏祠堂從青城供銷社贖回,進行了整理修復。1997年10月,高家祠堂被榆中縣政府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在省、市、縣、鄉和文物部門領導的關心支持下,2002年4月11日,高氏族人成立了祠堂維修擴建籌委會,先後自願捐款17萬元,貸款1. 6萬元,省文物局撥款6萬元,於2002年開始擴建維修,先後完成了大殿過庭廂房補修、山門和院內四角三間耳房重建、壁畫磚雕修理、地坪整修、全面彩繪等項內容,使其恢復了昔日的原貌風采。2003年7月5日,省政府以甘政發(2003)63號文件“甘肅省人民政府關於公佈第6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 明確確定將位於榆中縣青城鎮城河村建於清代的古建築“高家祠堂”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9月17日,成立了“條城高氏祠堂管理委員會”,在省、市、縣、鄉和文物部門領導的關心支持下,集高姓宗族之力,不斷加強對高氏祠堂文物的保護和完善,不斷豐富高氏祠堂的文化內涵。收集挖掘了一些貴重文物,如十八世孫白銀高家台子高生河捐送的祖傳六世祖高寧支系祖宗神靈牌位影和“名門壽母”匾額一幅、“懿範出名門天河大姓榮生五桂崇甲第,令儀欽壽母婺宿靈輝慶集三多近珍從”闆對一幅,予以展出;填充了高忠誠編撰的“高氏歷史文化百幅圖解”、“高門廣被仁雨德風源渤海,氏牆固植清輝雅范炳青城”闆對一幅、“高氏頌—懷祖”大幅條框六幅、《蓨城高氏公祭先祖大典文集》一本和高志武編的《條城高氏文化》初稿一本;山門外臨街立起了“高家祠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石碑一座;山門正中懸掛起由高占祥書寫的“高氏祠堂”木匾一幅;塋門上方懸掛起由高昌禮書寫的“高氏祖塋” 匾額一幅;過庭正中懸掛起高立峰主辦恢復的清道光皇帝御賜高鳴桂“才兼文武”圓匾一幅、高建苑出資恢復的“進士及第” 匾額一幅;大殿門前對柱上和對門雨廊簷下懸掛起高昌禮書寫的“為武聖人靈宣昭代,合渤海君慶荷神恩”闆對一副和“光前裕後”、“木本水源”匾額一對。在2006年9月舉行的蘭州市青城古鎮文化藝術節期間,陸浩、陳寶生、李發伸等先後參觀,並給予了高度評價。2007年4月5日,在祠堂成功地舉辦了一次隆重的“公祭高氏祖先居隴五百週年大典”活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如今,高氏祠堂已成為甘肅一處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是高氏子孫尋根祭祖、感受親情的一個場所,是慎終追遠、明德歸厚的一個聖地,是閃耀在隴原大地上的一顆明珠。
12、名勝古蹟
簡介:
因其畫藝超群,被列為“揚州八怪”之一,與鄭板橋等私交甚篤。高氏一生除書畫外,文學著述亦頗豐。此外,高氏對發掘三里河古代文物做出廠不可磨滅的貢獻,正是他的—些以古遺址殘片為題的畫作,成為後世考古工作者發現三里河3990年前古文化遺址的重要線索。高氏病逝於故里,年67歲。鄭板橋等為其題寫墓碑。其故居遺址新建紀念館,已對社會開放。
鳳翰紀念館是為紀念膠州歷史名人——高鳳翰而建的,位於膠州市南涅河西北,佔地0.93公頃,分為故居和附屬設施兩部分,被青島市評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高鳳翰是我國17世紀末18世紀初的揚州派左筆書畫家及篆刻家、詩人,他的一生在仕途上是坎坷不平,但他對藝術的追求卻永無止境,在右手病痺後,又用左手堅持練字。此外,在繪畫、制硯、篆刻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是“揚州八怪”之一(“揚州八怪”一般所指的八位畫家是:金農、黃慎、鄭燮、李鱓、李方膺、高翔、高鳳翰、羅聘)。
建築構成:
故居分為石鰲館、北堂、春草堂、西亭和南齋五大部分。館內環境幽雅,遊人步入其中,會對一代藝術大師肅然起敬。
人物資料:
高鳳翰(1683-1749),工書、畫,善山水,縱逸不拘於法,純以氣勝,兼北宋之雄渾,元人之靜逸。花卉亦妙是天趣。老年患風,右臂不仁,用左手作畫,筆益蒼辣,故號尚左生,歸雲老人,博學精藝,尤豪於詩,早為王士禎所賞識。性嗜硯,所藏至千餘,大半手琢,自為銘詞。因刻“丁巳殘人”“尚左生”二印,官徽州績溪縣令,有政聲,康熙五十九年(1720)客安邱張卯居家,張為作《南村草堂圖》,西園為作《杞城別墅圖》以報之,乾隆十二年(1747)為其孫攀鱗作《寒香圖》卷,有《硯史》、《南阜詩抄》。卒年六十六歲。(按高鳳翰生卒年,王伯敏《中國繪畫史》作(16338-1719),享年八十二歲;秦嶺雲《楊州八家叢話》作(1863-1749)六十七歲。其說不一,待考。雍正十一年官泰州巡鹽分司。去職後流寓揚州。工於山水,花卉,山水師法宋人,近趙令穰、郭熙一路,中年以後,到了江南,與揚州畫派畫家如金農、鄭燮、高翔、李方膺、邊壽民等相往還,畫風相互影響,多作花卉樹石,筆法奔放,縱逸不拘成法。亦能畫人物,造型準確,神態瀟灑秀逸。晚年則趨於奔放縱逸。乾隆二年丁巳右臂病發,堅持用左臂,自號後尚左先、丁巳殘人,艱苦力學,書、畫為之一變,生拗蒼勁,更富奇趣,為時所稱。傳世畫蹟有南京博物院藏《層雪爐香圖》軸、中央美術學院藏《秋山讀書圖》軸等。工書法,善篆刻,喜收藏,精鑑賞,曾收藏秦漢印章及明清名家製印至萬餘方,各 有譜錄,又收藏硯石至千百方,並製有銘詞,手書後大半自行刻鑿,著有《硯史》等行世。亦被列為揚州八怪之一。有《南阜山人全集》等著作傳於世。
13、傳說典故
崇禎十三年(1640年),張獻忠在瑪瑙山戰敗,逃竄到興、歸邊界來,高傑隨從賀人龍和他的副將李國奇在鹽井大敗張獻忠的部隊。
崇禎十五年(1642年),賀人龍因罪被殺,朝廷任命高傑做了實際上的游擊將領。同年十月,陝西總督孫傳庭到達南陽,李自成同羅汝才向西去抵擋他。孫傳庭讓高杰和一個姓魯的做先鋒,在塚頭與農民軍相遇,展開大戰,打敗農民軍,追趕他們六十里。羅汝才看到李自成戰敗前來援救,繞到明軍後面出擊。後軍將領左勷看到農民軍從後邊來了,嚇得搶先逃跑了,其他各軍也都跟著逃,明軍於是被打得大敗,只有高傑的部隊損失很小。
崇禎十六年(1643年),高傑被提拔為副總兵,同總兵白廣恩一起充當前鋒,他們兩人都是投降過來的將領。白廣恩性情兇猛不馴,一向不聽從管教,而高傑比他還要兇暴。朝廷認為高傑是李自成切齒痛恨的對象,所以讓他在孫傳庭的指導下鎮壓農民軍。九月,高傑跟從孫傳庭攻占寶豐,收復了郟縣。當時明軍乘勝深入,缺少糧食。降軍李際遇暗通農民軍,所以李自成率領精銳騎兵打了過來。孫傳庭向各位將領訊問對策,高傑請求出戰,白廣恩認為不行。孫傳庭認為白廣恩膽怯,白廣恩不高興,率領部下逃離駐地。
明軍出兵迎戰時,陷落在農民軍的埋伏中,高傑登上嶺看著說:“支撐不住了。”他也率領部下撤退了。明軍於是狂奔逃命,死了數万人。白廣恩去汝州,坐視他們戰敗不加援救,高傑就只好隨同傳庭撤退到黃河北面。後來他們從山西渡過黃河,轉入潼關。白廣恩已經先到了這裡。
同年十一月,李自成攻打潼關,白廣恩竭力廝殺,而高傑恨白廣恩在自己寶豐一戰失敗時沒有去救自己,所以也擁兵不肯援救他。白廣恩戰敗,潼關被農民軍打下,孫傳庭陣亡。李自成打下西安,就在那裡住下了。
高傑北上到達延安,農民軍將領李過在後邊追擊他。高傑向東到宜川,河水正好結冰,就過去了,然後進入蒲津城駐兵防守。賊兵到來,冰融化不能過河,高傑才算逃脫了厄運。廣恩戰敗後,逃往固原,被賊將追上,就獻城投降了。
14、名著流傳
鑑賞:
安南送曹別敕歸朝邊城聽角邊方春興殘春遣興池上送春春日招賓對花呈幕中對雪二妃廟
訪隱者不遇風箏赴安南卻寄台司赴西川途經虢縣作廣陵宴次戲簡幕賓閨怨
過天威徑海翻和王昭符進士贈洞庭趙先生
寄鄠杜李遂良處士寄題羅浮別業錦城寫望句
留別彰德軍從事範校書馬嵬驛南海神祠南征敘懷
平流園席上遣興遣興筇竹杖寄僧入蜀
塞上寄家兄塞上曲二首山亭夏日蜀路感怀送春
太公廟嘆徵人途次內黃馬病,寄僧舍呈諸友人
渭川秋望寄右軍王特進聞河中王鐸加都統湘妃廟
寫懷二首言懷宴犒蕃軍有感依韻奉酬李迪寓懷
雜歌謠辭·步虛詞贈歌者二首、山亭夏日、對雪、太公廟、句、寓懷、寄鄠杜李遂良處士、馬嵬驛、贈歌者二首、依韻奉酬李迪、途次內黃馬病,寄僧舍呈、雜歌謠辭·步虛詞、宴犒蕃軍有感、渭川秋望寄右軍王特進、閨怨、別彰德軍從事範校書、春日招賓、赴安南卻寄台司、送春、遣興、言懷、和王昭符進士贈洞庭趙先生、赴西川途經虢縣作、邊城聽角、步虛詞、聞河中王鐸加都統、廣陵宴次戲簡幕賓、海翻、蜀路感懷、塞上曲二首、南海神祠、湘妃廟、入蜀、安南送曹別敕歸朝、筇竹杖寄僧、對花呈幕中、訪隱者不遇、嘆徵人、殘春遣興、過天威徑、平流園席上、錦城寫望、塞上寄家兄、邊方春興、風箏(一作題風箏寄意)、遣興、南征敘懷、寄題羅浮別業、池上送春。
詩詞:
山亭夏日
唐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
樓台倒(dào)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
滿架薔薇一院香。
註釋:
1.水精簾:又作水晶簾。形容質地精細而色澤瑩澈的簾。
2.薔薇:花名。夏季開花,有紅、白、黃等色,美艷而香。
意譯:
綠葉茂盛,樹蔭下顯得格外清涼,白晝比其它季節要長,
樓台的影子倒映在清澈的池水里。
微風輕輕拂動色澤瑩澈的珠簾,
而滿架的薔薇散發出一股清香,整個庭院瀰漫著沁人心脾的香氣。
簡析:
這是一首描寫夏日景色的詩,主要是捕捉夏日涼快的一面,在炎夏或者煩悶氣躁時讀來倍感清涼安詳。
綠樹蔭濃、池塘倒影,這些景像都可消除暑氣,讓人的心很自然的平靜下來,如果再看到微風輕拂水晶簾,吹動滿庭花香,那麼就更能感覺出夏日的可愛,而不覺得它的漫長與悶熱了。詩人捕捉了微風之後的簾動、花香這些不易覺察的細節,傳神地描繪了夏日山亭的寧靜。
詩的第三句中“水精簾動”是比喻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瑩透澈(chè);微風吹來,水光瀲(liàn)灩(yàn),碧波粼粼(lín),這一景象,整個水面猶如一掛水晶做成的簾子,被風吹得泛起微波,在蕩漾著的水波下則是隨之晃動的樓台倒影,美妙而逼真,多美啊!
意境: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水精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這是一首描寫夏日風光的七言絕句。
首句起得似乎平平,但仔細玩味“陰濃”二字,不獨狀樹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時正是夏日午時前後,烈日炎炎,日烈,“樹陰”才能“濃”。這“濃”除有樹陰稠密之意外,尚有深淺之“深”意在內,即樹陰密而且深。《紅樓夢》裡描寫大觀園夏日中午景象,謂“烈日當空,樹陰匝地”,即此意。夏日正午前後最能給人以“夏日長”的感覺。楊萬里《閒居初夏午睡起》說“日長睡起無情思”,就是寫的這種情趣。因此,“夏日長”是和“綠樹陰濃”含蓄地聯在一起的,決非泛泛之筆。
第二句“樓台倒影入池塘”寫詩人看到池塘內的樓台倒影。“入”字用得極好:夏日午時,晴空驕陽,一片寂靜,池水清澈見底,映在塘中的樓台倒影,當屬十分清晰。這個“入”字就正好寫出了此時樓台倒影的真實情景。
第三句“水精簾動微風起”是詩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此句可分兩層意思來說。其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瑩透澈;微風吹來,水光瀲灩,碧波粼粼。詩人用“水精簾動”來比喻這一景象,美妙而逼真──整個水面猶如一掛水晶做成的簾子,被風吹得泛起微波,在蕩漾著的水波下則是隨之晃動的樓台倒影,多美啊!其二,觀賞景緻的詩人先看見的是池水波動,然後才感覺到起風了。夏日的微風是不會讓人一下子感覺出來的,此時看到水波才會覺著,所以說“水精簾動微風起”。如果先寫“微風起”,而後再寫“水精簾動”,那就味同嚼蠟了。
正當詩人陶醉於這夏日美景的時候,忽然飄來一陣花香,香氣沁人心脾,詩人精神為之一振。詩的最後一句“滿架薔薇一院香”,又為那幽靜的景緻,增添了鮮豔的色彩,充滿了醉人的芬芳,使全詩洋溢著夏日特有的生氣。“一院香”,又與上句“微風起”暗合。
詩寫夏日風光,純乎用近似繪畫的手法:綠樹陰濃,樓台倒影,池塘水波,滿架薔薇,構成了一幅色彩鮮麗、情調清和的圖畫。這一切都是由詩人站立在山亭上所描繪下來的。山亭和詩人雖然沒有在詩中出現,然而在欣賞這首詩時,卻彷彿看到了那個山亭和那位悠閒自在的詩人。
對雪:
六出①飛花入戶時,
坐看清竹變瓊枝②。
如今好上高樓望,
蓋盡人間惡路歧③。
註釋:
①六出:六瓣。雪的形狀如六瓣花
②瓊枝:白玉雕成的樹枝
③惡路歧:險惡的岔路
譯文:
雪花飄入庭戶,窗外的青竹漸漸變成玉液瓊枝。如果登上高樓欣賞野景,那野外一切崎嶇難走的道路都將被大雪蓋盡。
賞析:
這是一首借景抒情之作,詩人希望白雪能消除人世間一切罪惡,使艱難險阻都變成光潔的坦途。
詩句:
【作品名稱】《山亭夏日》
【作品別名】《夏》
【創作年代】晚唐
【作者姓名】高駢
【文學體裁】七言絕句
【全詩】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4、姓氏名望
15、歷史貢獻
16、歷史名人
高瓊祖上世代居燕,其祖高霸,其父高乾(追贈尚書令、冀國公)。至五代時遷居蒙城(今安徽省蒙城縣渦北區泰山鄉高莊)。
高瓊少時兇猛無賴,淪為強盜,被抓後,將在午門被斬首。時值夏雨滂沱,看守稍有鬆懈,高瓊便掣斷鎖釘逃遁。先在後周王審琦部下為將,顯德五年(958年),從征南唐時立過戰功。
趙光義(即宋太宗)任京兆尹時,得知高瓊勇猛有將才,便召來安置在帳下做貼身侍衛。太宗曾陪侍宋太祖趙匡胤在宮中宴飲,喝得大醉,到退席時,趙匡胤送趙光義到苑門。當時高瓊與戴興、王超、李斌、桑贊都隨從趙光義,高瓊左手抓住馬靮,右手執馬鐙,趙光義才能乘馬。趙匡胤見到高瓊等人,頗為賞識他們的壯猛,並認為他們都有將帥之才,因此賜給高瓊等控鶴官的衣帶及器物布帛,且勉勵他們盡心侍奉趙光義。
開寶九年(976年),宋太宗趙光義即位,高瓊升任御龍直指揮使。
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太宗率軍親征北漢,高瓊隨徵,太宗命他帶領兩班弓箭手,合圍攻城。五月,太宗趁伐取北漢之勢,從太原出發展開北伐,雖初戰告捷,卻在高梁河之戰中大敗。太宗倉皇撤離,留高瓊與軍中吹鼓手殿後,當時六班扈從都沒跟上,只有高瓊最先率所部跟上,太宗很高興,特別慰勞他。同年,升任天武(步軍)都指揮使、領西州刺史。
太平興國五年(980年),改任神衛左廂(《宋史》作右廂)都指揮使,兼任本州團練使。太宗巡師大名時,命高瓊與日騎(騎軍)右廂都指揮使朱守節一同任京城內巡檢。
太平興國七年(982年),發生了盧多遜私通秦王趙廷美之事,高瓊因巡查京城而受牽連,被降職外出任許州馬步軍都指揮使。
當時許州的數十個亡命騎兵,在知州臧丙出遊城郊時,謀劃威逼劫迫臧丙的導從叛亂。高瓊獲悉此情后即告訴臧丙,勸他還城,並親自率領隨從將士數十人,帶著弓箭單騎追捕叛兵,至榆林村,才追上他們。叛軍進入村後民舍,登在牆頭抗拒。叛軍首領外號青腳狼,正要搭弩射高瓊,被高瓊一箭擊斃,於是將他們全部捕送到許州。臧丙上奏此事。
雍熙三年(986年),太宗正籌劃北伐,召高瓊回京。同年,宋軍五路北伐(雍熙北伐),高瓊被授任為馬步軍都軍頭,兼任薊州刺史、樓船戰棹都指揮使,率船千艘趕赴雄州,自滄州出海,北攻平州(今盧龍縣),連克秦皇島、錦州等地,後又築易州城。同年,北伐失敗。高瓊回京後,任天武右廂都指揮使,兼任本州團練使。
端拱元年(988年),升任左廂都指揮使,改兼富州團練使。同年秋,出任單州防禦使,後改貝州部署。當初,高瓊與範廷召、王超、孔守正等一同外調京師。數月後,範廷召等都復任軍職,高瓊悒悒不樂。當時王承衍鎮守貝丘,其妻昭慶公主常常入宮,頗知太宗很是厚愛高瓊,王承衍因而多次寬慰他。
端拱二年(989年),高瓊被召還京師。先例,廉察(一般指觀察使)以上的官員入朝,才有茶藥賞賜,但太宗卻特例賞賜高瓊。三月後,升朔、易二州帥臣,太宗下詔授高瓊任侍衛步軍都指揮使,領歸義軍節度使,而范廷召等人才開始加授觀察使,無法與高瓊相比。
後又出任并州馬步軍都部署,鎮守雁門、寧武、偏頭三關。當時潘美也在太原,舊制規定,節度使兼任軍職者位居上,而高瓊卻因潘美是老臣,特地上表請讓自己位居其下,獲太宗允許。後來,守兵中有人因為倉廩糧米陳腐而謠言惑眾,高瓊知道後,一日出巡各營,士兵正在聚餐,高瓊因此取飯自吃,並對眾人說:“現在邊線無警,你們坐在這裡飽食酒肉,應該知福。”眾人於是不再議論。改任鎮州都部署。
至道年間(995年—997年),就地改任保大軍節度使,仍舊領兵。
宋真宗即位後,加高瓊為彰信軍節度使,充任太宗山陵部署,後又復任並、代都部署。
咸平二年(999年)冬,遼兵入侵,真宗親自前往河朔,命馬步軍都虞候傅潛統兵八萬迎敵。當時蕭太后到達狼山大夏。
咸平三年(1000年),真宗抵達大名府,派楊允恭馳往邊關,令高瓊率所部出土門,與石保吉在鎮、定二州會合,分屯冀州、邢州。此時,傅潛怯戰潰退,遼兵長驅直下。真宗急詔高瓊代傅潛為帥,遼朝旋即撤兵,高瓊復還本職。轉運使上報高瓊的功績,真宗下詔褒獎。
同年,高瓊輪換回到京師,因手傷不能持笏,特詔許執木棒入見,並授任殿前都指揮使。先前,範廷召、桑贊所帶邊防士兵臨敵後退,諫官請求將他們治罪。真宗詢問高瓊意見,瓊答道:“兵違將令,依法當殺。但陛下去年已免了他們的罪,如今怎能又去治罪呢?而且又正要派兵屯守各路,在這種時候改變原來的決定,臣恐怕人心會疑惑畏懼。”此事便作罷。
景德元年(1004年)冬,蕭太后與遼聖宗率精兵二十萬,再次南侵,直抵澶州(今河南濮陽市)北城,朝野震驚。真宗召集群臣議策,有的主張南遷,有的主張西逃。宰相寇準力排眾議,請真宗親征。真宗畏敵,朝議難決。寇准出殿遇高瓊,言明此事,高瓊說:“國家臨危,理當效死!”隨同寇准上殿見真宗。高瓊慷慨陳詞:“宰相主戰,實乃良謀。若避敵遷都,就一定會軍心動搖。望陛下親征,重振軍威,一定能大敗遼師。老臣雖年近古稀,願效力死戰。”促真宗下定親征的決心。
真宗起駕後,高瓊與寇準二人不離左右,適時進諫,堅定真宗抗敵的信心。到了澶州南城,探馬飛報遼軍勢盛。真宗懼敵,不想前進。高瓊勸道:“陛下若不渡河,難定軍心,請火速進軍。”僉書樞密院事馮拯大聲斥責:“太尉無理。”高瓊亦怒聲大喝:“學士因為文才位至兩府(指中書省與樞密院),如今敵軍騎兵多到如此,還責備我無禮,你為什麼不賦詩退敵?”馮拯不敢回答。高瓊遂擁真宗前行。到達黃河浮橋,真宗又想停留,高瓊急令馭輦武士飛馬前進,直抵澶州北城,請真宗全副儀仗登上城樓。城外宋軍見真宗親征,都高呼“萬歲”,軍威大振。當時宋軍以伏弩射殺遼國先鋒蕭撻凜,遼軍士氣受挫。其後與北宋訂立和約,史稱“澶淵之盟”。
景德二年(1005年),因宋遼和議,朝廷精簡兵卒,但凡班直十年以上的出補軍校之職,年老的退為本班剩員。高瓊上奏說:“這不是激勵將士的方法,宿衛難道不辛苦嗎?”從此,但凡宿衛八年的也可補職軍校。
馬軍都校葛霸代理步軍司,當時正因病告退,真宗令高瓊兼領這二司。高瓊從容地對真宗說:“臣已經年老體衰,如果又有疾病,那又必須一人來總領此二職。臣在前一朝任職時,朝中侍衛都虞候以上常常多至十員,職位相當,容易改任,而且使軍隊熟悉他們的名望,到時若邊關有急,也可以選用。”真宗深以為然。不久,高瓊因久病在身請求解除兵權,真宗便授其為檢校太尉、忠武軍節度使。
景德三年(1006年),高瓊病危,真宗想要親臨慰問,卻遭宰相王欽若有意勸阻。同年十二月四日(12月26日),高瓊病逝,享年七十二歲,獲贈侍中。歸葬故里雙鎖山西南麓。
高瓊不識字,但他經常告誡他的兒子:“你們不要依仗父輩的功績作蔭庇,而要勤奮讀書,以求得個人的出路。”
後加贈太師、尚書令兼中書令,追封衛國烈武王。
建炎年間(1127年—1130年),高宗下詔在杭州武林門內建高氏”五王祠”,內祀武烈王高瓊、康王高繼勳、楚王高遵甫、普安郡王高士林、新興郡王高公紀一門五代。
紹興初年(1131年),在山陰縣西梅花山白達灣建分祠。
乾道二年(1166年)二月,提舉浙東高敏信順從民意,祭祀五王,並附祀少保忠節公高世則。
王珪:①伏思太宗之發燕南、真宗之渡澶北,當是之時,王智有足過人者,一旦濟國家之難以休兵靖民,顯名於後世,顧所施,豈不閎哉,與夫自昔將帥搴旗斬馘之事異矣,澤流子孫,與宋無極,殆神理之有相乎。②紹恢皇圖,於赫神宗。憺我常武,繄王之雄。威威繄王,出入金革。外動四夷,其武孔碩。王從北征,翼帝之輿。六龍安禦,天旋日舒。建事真宗,決策於河。敵駭枝披,奉書請和。王長六師,闞如暴虎。烝徒嘽嘽,疇予敢侮。誰謂人遐,尚有遺烈。至今受祉,亦莫我遏。思齊曾孫,寶有慈極。天子仁孝,化及萬國。上方念王,幽州之功。澶州之畫,其利亡窮。乃誄王行,乃銘王勞。作碑磪峞,在濬之郊。陟彼高岡,望王之塋。千載而下,其凜如生。
王稱:高瓊與寇準協謀勸真宗親征,戮力破敵,遂成莫大之功,自是和好益固,人物歲滋,北邊無烽燧之警者百有馀年,盛徳之報,慶流後裔,篤生聖後為女中堯舜,天實興之也。
王十朋:昔在景德初,胡虜犯中原。朝廷用萊公,決策幸澶淵。高瓊雖武夫,能發忠義言。詠詩退虜騎,用醜樞相顏。鑾輿至北城,斷橋示不還。一箭斃撻覽,夜半卻腥羶。至仁不忍殺,和好垂百年。偉哉澶淵功,天子能用賢。
羅大經:澶淵之役,畢士安有相公交取鶻倫官家之說,高瓊有好喚宰相來吟兩首詩之說,則當時策略,亦自可見。
脫脫:真宗澶淵之役,高瓊之功亦盛矣。範廷召年十八,能手刃父仇;瓊將磔於市,幸以逃免;葛霸善擊刺馬射,給事藩邸:皆非素習韜略者也。及其出身戎行,迭居節鎮,而卓有可觀,由所遇之得其時也。或謂瓊頗自用,謀議不及參佐,而洞曉軍政;霸雖失於巽懦,而能謹直自持;廷召性雖癖,在軍中四十年,累從征討,所至有功:皆不害其為驍果也。廷召諸子,珪為最賢,霸子懷敏以戰死,固皆足稱。若繼宣、繼勳之將業,則過其父遠甚,此“克勤敏功鍾慶之碑”所由以立歟!夫以三子之自樹如此,而不得與狄青、郭逵同日而論者,豈非拳勇之有餘,而器識之不足也歟!
《壽州府志》:宋高瓊封爵見武功,不識字,而練於軍事,嘗替寇準成澶淵之功。
王夫之:嗚呼!盈宋之庭,錚錚自命者充於班序,曾無一人能知準之所恃,而驚魂喪魄,始撓其謀,終妒其功,高瓊、楊億以外,皆巾幗耳。
17、近代名人
1932年參加東北抗日義勇軍,任第一軍支隊長。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參加八路軍。曾任高平縣游擊隊隊長,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第三縱隊團長、縱隊參謀長,太行軍區分區、太岳軍區分區參謀長,遼吉軍區分區司令員,東北民主聯軍縱隊參謀長,第十五兵團軍參謀長。參加了百團大戰和遼沈、平津、渡江等戰役。建國後,歷任兵團參謀長,廣州軍區副參謀長,軍事科學院戰爭理論研究部部長、副院長。是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1955年被予少將軍銜。曾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著有《軍事唯物辯證法》。
軍事科學院原副院長。
高體乾同志是遼寧省建平縣人,1932年參加東北抗日義勇軍,任第一軍團第十二支隊隊長,先後參加了攻打錦西縣城戰鬥、寧城霍里霍川戰斗等,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時期,歷任山西高平游擊大隊隊長,山西壺關游擊支隊參謀長,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第三縱隊九團團長、縱隊參謀長,太行軍區第五軍分區參謀長,太岳軍區第三軍分區參謀長,太岳軍區司令部參謀處處長等職,率部參加了反擊國民黨頑固派發動的第一次反共高潮的戰鬥和百團大戰,堅持反“掃蕩”鬥爭,積極向敵占區開展游擊戰,為晉冀豫抗日根據地的鞏固和發展,為奪取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貢獻。解放戰爭時期,歷任遼吉軍區第五軍分區司令員,遼吉軍區第四軍分區司令員,東北軍區第七縱隊參謀長,第四野戰軍四十八軍參謀長等職,參加了秀水河子戰鬥、攻打四平的作戰和秋季攻勢、冬季攻勢,以及遼沈戰役、平津戰役、解放贛西南地區等戰役戰鬥,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兵團參謀長,軍參謀長,廣州軍區副參謀長,軍事科學院戰役研究部副部長、戰爭理論研究部部長等職,經常深入部隊調研、檢查、指導工作,領導了軍事科學許多重大課題的研究工作,為繁榮發展我國的軍事科學理論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文化大革命”期間,他對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進行了堅決鬥爭。他擁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與黨中央保持一致。
高體乾同志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七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他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高體乾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1998年5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
高體乾是遼寧省建平縣人,1911年出生於農民家庭,原名高讚興,字化如。少年進私塾讀書,後到建平高等小學讀書,於1929年畢業。由於家庭人口多,生活困難,無力再供其深造。為了維持生計,父親違心地讓其當小學教員,高體乾求知心切,求助於老師的力量,說服父親,於1929年秋隻身來到瀋陽,半年後考取省第一師範學校。“九一八”事變後,高體乾到北平尋找中共黨的組織,未能如願。1932年春,他參加東北抗日救國會組織的軍政訓練班。一個月後,他回到家鄉,訪親串友,組織發動民眾團結起來抗日。後第二次到北平,終於找到了中共黨的組織。
1932年6月,中共熱河特別支部成立,高體乾被吸入黨並兼特支委員。8月,高體乾回到家鄉,組織起一支二十餘人的騎兵隊伍,跟隨彭筱秋領導的抗日義勇軍攻打錦西日軍。江屯一戰,殺傷日本五十餘人,撤出戰鬥後在朝陽縣六家子整修。12月,高體乾第四次到北平向黨組織匯報。黨組織批示他要繼續擴大力量,並給他東北人民抗日義勇軍第一軍團第12支隊的番號。月底,高體乾回到建平。把四十餘名有武裝的人員帶到彭筱秋領導的第一軍團,領取了彈藥和軍裝。嗣後,帶領隊伍,組織發動群眾,到1933年3月,12支隊已發展壯大到兩千餘人,分八個地區活動。高體乾任支隊長。3月初,日本侵略軍進攻熱河,東北軍潰逃。12支隊因無統一行動,不能形成一個拳頭,被迫向熱中轉移,經隆化、豐寧進入察東沽源縣一帶進行修整。7月,12支隊與遼西義勇軍項忠義部在豐寧匯合。10月初,該部被東北軍騎兵五師收編,單獨成立一個團。不久,部隊移防河南省駐馬店。1934年夏,在蔣介石的指示下,遣散全團官兵。高體乾拒絕高官厚祿的誘惑,帶領原12支隊的幾十名被遣散的士兵,返回家鄉。
1934年7月,高體乾帶領叁名原義勇軍戰士,突然襲擊了公營子的“大滿呈”,繳獲了3支手槍、5支大槍。1935年1月,高體乾從北平返回建平,又秘密組織了七八十人的抗日武裝隊伍,活動在敖漢、平莊、喀左、建平等地。不久,與以北票縣大黑山為根據地的蘭天林抗日救國軍取得聯繫,於是,兩支抗日隊伍開始聯合行動,8月中旬,日軍進行秋季大掃蕩,調集六個縣的偽軍,由日軍配合,動用飛機、大砲,分兵四路掃蕩大黑山,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兩支抗日隊伍與日偽軍展開了殊死戰鬥,突破重圍。在轉移途中,又經歷數十次大小戰鬥,部隊受到損失。最後,高體乾為了保存革命實力,將部隊化整為零,分散隱蔽。10月底,高體乾去北平找黨組織聯繫,途經朝陽時被敵人抓獲。他沒有暴露身份,後來他父親用一百塊銀元將他贖回。
1936年2月,高體乾來到北平,在北平市委的兵委會做秘密的士兵工作。同年8月,他到商都王英部做秘密工作。11月,黨又派他到冀東自治政府保安叁總隊當班長。高體乾廣泛聯絡總隊中的黨員和進步士兵,順利地打開了工作局面。“七七事變”前夕,高體乾返回北平,黨派他到北城做群眾工作,以協助國民黨二十九軍保衛北平。後由於二十九軍撤退,市委決定黨員同志到西山去開展游擊戰爭。在八大處西邊遇到叁百餘名散兵,高體乾等人向他們宣傳抗戰,介紹打游擊戰的經驗,組成抗日游擊總隊,不久編入冀察游擊縱隊。
1938年2月,高體乾調到山西壺關縣,接上了黨組織關係。當時縣里有有中共領導的人民武裝自衛隊,縣委就讓高體乾到自衛隊幫助工作。由於他當過義勇軍,打過仗,在自衛隊受到干部、戰士的敬佩,大家都願意和他接近,向他請教作戰經驗。3月,縣委將縣自衛總隊和縣警察局合併為壺關縣抗日游擊支隊,高體乾擔任了參謀長。高體乾帶領2個中隊到長治以東沿山邊一帶打游擊,曾和日軍的1個中隊作戰,打傷日軍5人,繳獲8支叁八式步槍。戰果不算很大,但是日軍在進占長治後遭到的第一次打擊,在當地影響很大。3月底,壺關縣游擊支隊編為晉東南抗日游擊第1支隊,高體乾擔任參謀長。7月初,晉東南抗日游擊第1支隊改編為山西第5行政區保安第1支隊,高體乾擔任支隊參謀長,他還兼任壺關縣警察局局長。閻錫山為了控制保安第1支隊,派了一個檢查團,來調查中共在部隊裡的活動,並提出檢閱部隊,高體乾極力抵制,只派參謀處長去主持檢閱。當時黨組織在這支部隊不公開活動,高體乾秘密發展了一批黨員。
1939年6月,保安第1支隊改編為保安9團,高體乾任團參謀長。8月高體乾指揮保安9團2個連和國民黨53軍的1個營攻打壺關縣城,戰鬥打響後,53軍的那個營畏敵撤退,高體乾在攻城半小時後只好指揮撤出戰鬥。保安9團的團長是個舊軍官,中共黨組織對他開展了鬥爭,11月,決死叁縱隊撤換了這個團長,高體乾擔任了保安9團團長。高體乾從抗大要來了一批營連排幹部和青年知識分子,後來授少將銜的田維新、呂士英就是此時調入保安9團的。在12月事變中,保安9團保持完整無損。保安9團後改編為決死叁縱隊7團,高體乾擔任團長,全團2000餘人。1940年3月,決死叁縱隊整編,高體乾升任縱隊參謀長。
高體乾後來調離決死叁縱隊,在太行軍區第5軍分區和太岳軍區第3軍分區擔任參謀長,還擔任過太岳軍區司令部參謀處處長。解放戰爭,太岳軍區抽調班排以上乾部組成五個乾部團太岳支隊赴東北戰場,高體乾任隊長。後又被任命為遼西軍區第5軍分區司令員,不久,第5軍分區轉移到通遼,組成哲理木盟蒙漢聯軍,高體乾任司令員,通遼地區失守後,第5軍分區機關、部隊轉移到洮南,高體乾又改任遼吉軍區第4軍分區司令員。高體乾1947年擔任東野7縱參謀長,1948年任48□x參謀長。
建國後,高體乾歷任21兵團參謀長、55軍參謀長。1954年任中南軍區司令部訓練處長。1955年任廣州軍區副參謀長。1960年到軍事科學院,歷任戰役研究部副部長、戰理研究部副部長、部長。1975年升任軍事科學院副院長。
1955年授予少將軍銜,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1911年出生於建平縣孤山子鄉白銀代溝村的一個農民家庭。
1932年8月高體乾回到家鄉組織起20餘人的騎兵隊,隨義勇軍到錦西攻打日本侵略軍。在江屯戰鬥中,高體乾帶領戰士們同友鄰部隊殺傷日軍50多人。
1932年12月黨組織授予他東北人民抗日義勇軍第一軍團第十二支隊的番號,任命他為支隊長。到1933年3月,支隊發展到2000餘人。
1933年7月高體乾帶領十二支隊與遼西義勇軍項忠義部在豐寧匯合,一起進行抗日游擊活動。
1935年8月日偽軍隊開始秋季大掃蕩,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兩支抗日隊伍與日偽軍展開殊死戰鬥,突破重圍。
1936年3月高體乾到北平,在北平市委的兵委會做秘密的士兵工作。
1937年10月高體乾被派往山西高平縣做發展擴大游擊隊的工作。
1942年3月高體乾從抗大總校畢業後到太行五分區任參謀長。
1943年,他被調到太岳軍區三軍分區任參謀長。
1945年春,又被任命為太岳軍區參謀處長。
同年10月,任太岳支隊支隊長,並率隊奔赴東北參加解放戰爭。此間,先後任遼西軍區五分區司令員、哲里木盟蒙漢聯軍司令員、四分區司令員、西滿野戰軍參謀長、四十八軍參謀長。
1954年被調到中南軍區任訓練處長。
1955年任廣州軍區副參謀長,同年被授予少將軍銜,並授予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各l枚。
1960年調到中國軍事科學院,任戰略政府部副部長、部長,
1970年任副院長。
1982年離休。
18、當代名人
1984年進入遼寧少年足球隊,1988年進入北京青年足球隊,1990年進入北京國安足球隊,1997年轉會前衛寰島足球隊,1999年轉會瀋陽海獅足球隊,2000年又轉會天津泰達足球隊,2003年退役。
高峰在球場上速度奇快、突破能力超強,頭腦冷靜。被譽為“中國第一前鋒”,是中國國家隊歷史上最有特點的前鋒之一。在北京國安待了三個賽季,拿了一個聯賽亞軍、一個足協杯冠軍和兩個最佳球員。在中國足壇有“快馬”和“浪子”的稱號。即便在退役之後仍然深受廣大球迷的喜愛。
2014年12月10日,受邀參加上海東方衛視大型明星舞蹈真人秀《與星共舞》節目。
高峰出生於遼寧瀋陽一家萬人大廠的家屬區。他的父親曾經是半專業的足球運動員,母親則學習過射擊。高峰從小對足球懷有真摯的熱忱。小時候,媽媽去體校宿舍找不到他,但在附近的空地上一定能找到他。他獨自在空地上顛球。平時住校,週末回家,但一到休息日早上,他早早起床,換上運動服和球鞋一個人去隔壁球場練球,風雪無阻。在小學四年級的時候,高峰拿了雙百分,媽媽送他一雙貼球釘的球鞋作禮物。他抱著這雙鞋睡了一宿。
1988年,高峰被北京青年足球隊教練洪元碩挑中,並進入北京青年足球隊。
1994年,中國隊迎戰桑普多利亞,高峰打入了一球。同年中國足球甲A聯賽粉墨登場,是第一屆職業聯賽,北京國安隊雖然只獲得第8名,但高峰還是憑藉出色的表現讓人們記住了他的名字。
1995年,國安迎來輝煌,高峰和曹限東以及謝峰、鄧樂軍等人聯手為國安奪得了甲A聯賽的亞軍。
1996年,甲A聯賽,國安主場對陣天津,高峰幫助國安進4球完胜。同年11月3日,國安對戰濟南泰山隊,高峰連進兩球,國安隊最終4比1取勝。那是國安俱樂部的第一個冠軍,也是高峰在國安的謝幕之戰。同年又對戰新西蘭,高峰用後腳跟射入一球。
1997年,世界杯亞洲十強賽的一場關鍵對決,中國隊客場挑戰科威特。只有獲勝,中國隊才有繼續比賽、征戰法國世界杯的機會。雙方在九十分鐘戰成1比1平,第90分鐘,高峰在中場右側帶球,突然利用速度起動,連續晃過了三名科威特球員,在禁區前沿突然橫切將球打入,從此,高峰被加上“快刀”的綽號。
2001年,高峰轉會泰達,在02年甲A聯賽中,天津泰達在與瀋陽金德比賽中,高峰出現因對手犯規而腳踹對手的事件,被停賽5場。
2003年,高峰在體測中,因為犯規而被取消了體測資格,從此告別足壇。同年皇馬足球隊訪問北京時,工體球迷依然喊出“換上高峰”的口號,可見他在球迷心中的位置。
高姓的起源及人口分布 高氏的族譜有哪些?
2016-11-19 由 歷史之家吧 發表于文化
高姓最早出現在上古黃帝時期,中國最早系統記載姓氏來源的典籍《世本》載「黃帝臣高元作官室。」《竹書紀年》說黃帝「居有熊」。有熊,巳口今鄭州新鄭。春秋時期,齊太公呂尚(姜子牙)的六世孫齊文公呂赤有個兒後代即以先人封邑為姓,姓高。
高姓的起源說法:
在《新唐書》與《廣韻》中記載高姓的起源主要有兩種。
據中國最早姓氏典籍《世本》記載,黃帝時有大臣高元,是今河南的先民之一,因黃帝所居的地方是有熊,即今河南省新鄭市。
第二種出自姜姓。是齊太公呂尚的後人,被封於高,以地為氏,姓高。但關於這種說法的具體人物和地點,無史可考。另一支姜姓高氏,以祖字為氏。齊惠公的兒子公子祁,字子高,其後裔有以其字為姓的,稱高氏。
高姓還有一些是由他族改姓而來。
高姓的遷徙發展與人口分布
高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源流眾多,在《百家姓》中排第153位,在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百家姓第十九位,在台灣則名列第三十位,人口約一千四百七十六萬九千餘,占中國人口總數的0.92%左右,多以漁陽、遼東、廣陵、河南、遼東為郡望。高氏主流發源於今河南省境內,但在春秋以後,卻以齊魯之地分布居多。
當代高姓的人口已達1 452萬,為中國第十五位姓氏,大約占中國人口的1.21%。從明朝至今近600年中高姓人口由93萬激增到1450餘萬,達15倍之多。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300萬,當代的人口按12億計,人口增長了13倍。高姓人口的增加速度高於中國人口的增加速度,1 000年高姓人口增加率是呈「V」形態勢。在中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山東、安徽、江蘇三省,大約占高姓總人口的30%;其次分布於湖北、河北、河南、四川、廣東,這五省又集中了31%。山東居住了高姓總人口的14.6%,為高姓第一大省,占省總人口的2.3%。中國形成了渤海灣、東部沿海地區高比率的高姓區域。在近600年間,高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元、明期間有了很大的區別,尤其是流動方向由東部向華中、華北的回遷已經大於由北向南和東的遷移,同時,向西南和南方的移民已經成為重要的移動流。
高姓人口單位面積內密度最高的地區在山東、河北、江蘇、安徽、浙江北部、湖北東部、甘肅西部、東北三省、內蒙古東部,每平方公里的高姓人口達到2.7人以上,尤其在山東中部的地區高達6.4人。高姓分布密度表明:密度最高的(2.7萬人以上/平方公里)地區占國土面積的18.1%,高姓人口大約641萬;0.9-2.7萬人/平方公里的地區占國土面積的42.2%,高姓人口大約719萬;不足0.9萬人/平方公里的地區占國土面積的39.7%,高姓人口大約92萬。高姓分布很廣,但不均衡。高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表明:高姓在華北、東北、西北地區是比較常見的姓氏之一,一般占當地人口的比例達最高,在1.2%以上,尤其在甘肅河西走廊、山東中部、陝晉北部、黑龍江東北,在1.8%以上,有的達到3.6%以上,這部分高比例的地區的覆蓋面積約占了中國總面積的29.2%;在四川、重慶東部巫山,奉節、湖北大部及利川、湖南北部、江西、浙江、福建、台灣、廣東東部、青海東部、新疆西北,高姓頻率在0.6%-1.2%,其覆蓋面積約占了中國總面積的30.5%;其他廣大地區,高姓頻率不足0.6%,其覆蓋面積約占了中國總面積的40.3%。
高姓名人有:高肅、高友璣、高培支、高適、高士奇。
高氏的家譜文獻
遼寧瀋陽奉天高佳氏家譜,(清)伊桑阿纂,清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科學院圖書館。
上海崇明崇邑高氏家乘不分卷,(清)高守卿重修,清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冊。現被收藏在河北大學圖書館。
江蘇淮安高氏族譜五卷,(清)高士魁等重修,清咸豐七年(公元1857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江蘇揚州維揚裕民洲高氏重修族譜十二卷,(清)高元鈞等九修,清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江蘇揚州維揚高氏宗譜十卷,(民國)劉嵩泉纂輯,高連海主修,民國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世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冊。現被收藏在哈爾濱師範大學踏歌。
江蘇泰州續修高氏遷泰支譜一卷,著者待考,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江蘇省泰州市圖書館。
江蘇靖江高氏重修宗譜八卷,(清)高仙階等重修,清光緒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雙印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江蘇如皋高氏宗譜十七卷,首一卷,(民國)高元升高維岳修,民國十年(公元1921年)石印本二十冊。現被收藏在河北大學圖書館。
江蘇鎮江丹徒高氏宗譜二卷,(清)高雪麟修,清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冊。現被收藏在上海市圖書館。
江蘇武進芳田高氏宗譜十六卷,(民國)高金福主修,民國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常州守愚堂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江蘇省常州市圖書館。
江蘇武進毗陵戴墅高氏宗譜三十四卷,(清)高步瀛纂輯,清光緒六年(公元1880年)毗陵報本堂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江蘇省常州市圖書館(僅存三卷)。
江蘇武進高氏宗譜八卷,(清)高近遠、高文炳等重修,清光緒八年(公元1882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冊。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江蘇武進毗陵高盪高氏宗譜十六卷,(清)高鳳岡等編,清光緒九年(公元1883年)守愚堂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江蘇省南京市圖書館。
江蘇武進毗陵高氏宗譜十六卷,(民國)高福潮、高懋榮等續修,民國四年(公元1915年)守愚堂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南開大學圖書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江蘇武進毗陵高氏宗譜十六卷,(民國)高永祖高、繩租等編輯,民國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毗陵守愚堂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江蘇省常州市圖書館。
江蘇武進晉陵高氏支譜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高溍增補修,清光緒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冊。現被收藏在江蘇省常州市圖書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江蘇武進毗陵高氏宗譜十四卷,(清)高雲漢、高鴻達主稿,高德昌、高鏞慶主修,清光緒二十三年(公元1879年)毗陵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八卷。現被收藏在江蘇省常州市圖書館。
江蘇江陰高氏宗譜十二卷,(清)高煥章、高鳴盛纂,清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riben dongjing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江蘇江陰暨陽高氏宗譜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國)高藩高惠文續修,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思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冊。現被收藏在中國科學院圖書館(二部)、人民大學圖書館、吉林大學圖書館、西南師範大學圖書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江蘇吳縣高氏宗譜二卷,著者待考,手抄本,今僅存第一卷。現被收藏在廣東省中山市圖書館。
江蘇吳縣相城高氏族譜不分卷,(清)高曾懋等增輯,清同治餘慶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冊。現被收藏在江蘇省蘇州市博物館。
江蘇吳縣吳郡楓江派高氏家譜十二卷,(清)高治源纂修,清光緒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吉林大學圖書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浙江杭州增輯高氏杭州泥孩兒巷派家讀不分卷,著者待考,附錄民國年間補筆寫本二冊。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浙江富陽富春靈泉高氏宗譜十二卷,著者待考,民國六年(公元1917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富陽縣文物管理局。
浙江蕭山越州蕭山高氏家繒十卷,(民國)高德良修,民國四年(公元1915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河北大學圖書館(二部)。
浙江嘉興竹林廟稽古堂高氏譜不分卷,(民國)高楨輯、高煥文錄,稿本一冊。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嘉興市圖書館。
浙江紹興山陰前海高氏仲如公派房譜稿不分卷,(清)高圻等重修,清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履素堂活字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浙江嵊縣剡南高氏宗譜八卷,首一卷,(民國)高寶慈續修,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嵊縣文物管理局。
浙江金華天泉高氏宗譜,(清)高徐福等纂修,清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金華市文物管理局(存一冊)。
浙江金華天泉高氏宗譜,(清)高徐福等纂修,清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六卷,另一部今僅存第二卷。現被收藏在浙江省金華市文物管理局。
浙江金華天泉高氏宗譜六卷,(民國)高邦俊等纂修,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冊,另一部今僅存第三卷、第六卷。現被收藏在浙江省金華市文物管理局。
浙江常山平西大□高氏族譜不分卷,(清)魯封高水泰等重修,清光緒二十年(公元1894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常山縣東魯鄉東湖村(不全)。
浙江仙居樂安高氏宗譜,(民國)金秀庭纂,民國八年(公元1919年)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一卷、第四卷。現被收藏在浙江省臨海市博物館。
浙江遂昌平昌高氏宗譜四卷,著者待考,民國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遂昌縣大拓鄉大ri村。
安徽績溪梁安高氏宗譜十二卷,(清)高富浩纂修兼校正,清光緒三年(公元1878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河北大學圖書館、吉林大學圖書館、安徽省徽州市博物館,兩部皆有缺損。
安徽績溪霞間高垂裕堂支譜四卷,(民國)高秉松等纂修,民國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石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河北大學圖書館、吉林大學圖書館、。
安徽桐城高氏宗譜十卷,(清)高卜芳等修,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慶壽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福建安溪安平高氏族譜,著者待考,清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手抄本六冊。現被收藏在台灣。
福建安溪安平高氏六卷,著者待考,(清)莊鼎光序,高有階重抄,清乾隆三十上年(公元1768年)手抄本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福建安溪景美安平高氏下派四房高積祥派族譜,著者待考,清嘉慶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木刻活字印本,民國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高烶再修。現被收藏在台灣。
福建安溪安平高氏下派四房高積祥公派下族譜系統圖不詳,著者待考,清嘉慶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木刻活字印本,民國高烻深重抄本二冊。現被收藏在台灣。
福建安溪安平高氏下派六房高積成派下族譜,(民國)高烻深編,民國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手抄本四冊。現被收藏在台灣。
福建安溪景美安平高氏下派六房高積成公派下系統圖,(民國)高烻深編,民國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台灣。
福建安溪景美安平高氏下派八房高積和公派下族譜,著者待考,民國三十年(公元1941年)手抄本二冊。現被收藏在台灣。
福建安溪景美安平高氏下派八房高積和公派下族譜系統圖,著者待考,民國三十六(公元1947年)手抄本一冊。現被收藏在台灣。
福建安溪安平高氏上派五房高佛信公派族譜,著者待考,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重修,1951年手抄本。現被收藏在台灣。
福建安溪景美安平高氏上派三房族譜,著者待考,清光緒八年(公元1882年)修,民國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重抄本。現被收藏在台灣。
福建安溪安平高氏親派族譜,著者待考,民國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手抄本一冊。現被收藏在台灣。
山東淄博淄川孝義高氏族譜不分卷,(清)高總緒等修,清光緒十五年(公元1889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山東淄博淄川高氏族譜不分卷,(清)高遠堮等纂,清光緒十九年(公元1893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人民大學圖書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山東濰坊北海高氏族譜不分卷,(清)高守訓撰清嘉慶二十年(公元1815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山東臨朐德化坊高氏譜不分卷,(民國)高鴻飛撰修,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石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山東省濟南市博物館。
山東棲霞高氏譜書不分卷,(民國)高春田纂,民國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手抄本九冊。現被收藏在山東省棲霞寨里鄉百佛院村。
山東蓬萊縣高氏宗親譜冊一卷,(民國)高思泰纂,民國六年(公元1917年)鉛印本。現被收藏在遼寧省遼陽市吉洞鄉禮備村。
山東沂水高氏族譜不分卷,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riben dongjing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山東臨沭高氏家乘十卷,著者待考,現被收藏在山東省臨沭縣臨沭鎮東北村。河南鄢陵高氏族譜不分卷,(民國)高家寶纂修,民國六年(公元1917年)鉛印本。現被收藏在河南大學圖書館。
湖南溈益高氏重修族譜十四卷,(清)高光崇、高耀宇纂修,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僅存一卷)。
湖南寧鄉溈寧高氏族譜十六卷,首二卷,(清)高耀董、高名長等纂修,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僅存卷首)。
湖南寧鄉高氏五修族譜二十一卷,首二卷,(氏國)高青珊、高芸陔等修,高卓吾、高雨村等纂,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僅存三卷)。
湖南湘鄉高氏五修族譜二十六卷,首一卷,(民國)高彥駐、高尚志等總纂,民國十二年(公元1923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冊。現被收藏在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湖南江華高氏族譜不分卷,著者待考,清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手抄本三冊。現被收藏在湖南省江華縣檔案館。
湖南益陽資陽高氏六修族譜三十三卷,首六卷、末七卷,(民國)高耀黃、高祖植等纂修,民國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僅存三卷)。
廣東番禺重修高氏世譜十卷,(清)高長年重修,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冊。現被收藏在中山大學圖書館。
廣西岑溪高氏族譜一卷,(民國)高崑崙編,民國三十年(公元1941年)鉛印本。現被收藏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
四川儀隴高氏家譜一卷,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殘本。現被收藏在四川省儀龍縣檔案館。
雲南鶴慶高氏族譜不分卷,著者待考,稿本一冊。現被收藏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圖書館。
陝西高氏族譜,附高母宋太夫人秩壽言不分卷,(民國)高洪等重修,民國九年(公元1920年)文蔚合鉛印本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二部)、riben dongjing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甘肅莊浪高氏三代宗親世系家譜四卷,(民國)高榮錦纂修,民國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手抄本。現被收藏在甘肅省莊浪縣萬泉鄉高家川。
高氏家譜,(清)高世泰纂修,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
高氏宗譜,(現代)高映昭、高海成等纂修,1963年手抄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苦田高氏宗譜十四卷,(清)高茂元等纂修,清光緒四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梁安高氏宗譜十二卷,(清)高富浩纂修,清光緒三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高氏家錄,(清)高樹然纂修,清道光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三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中山高氏家譜,(清)高騰纂修,清光緒元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北海高氏族譜不分卷,(清)高守訓纂修嘉慶二十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東星高氏世恩錄,(明)高拱輯,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兩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丹徒高氏宗譜二卷,(清)高玉麟纂,清道光十四年木刻活字印本兩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丹徒高氏宗譜四卷,(清)高壽昌纂,清光緒二十二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丹徒高氏宗譜四卷,(民國)高觀昌纂,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丹陽雲陽高氏宗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廉潔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冊,今僅存第二~五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平湖渤海高氏宗譜一卷,(民國)高兆瀛等纂,民國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手抄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西安府西高氏宗譜,著者待考,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第二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江陰、無錫高氏續修宗譜二十四卷,(清)高裕芳等纂,清光緒三十年裕遠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江陰暨陽高氏宗譜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國)高藩等纂,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思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江陰澄江高氏宗譜十四卷,首一卷,(民國)高學誠主修,民國七年(公元1918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武進高氏大統宗譜五十五卷,首二卷,(民國)高鼎業纂,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思仁堂鉛印本六十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荊溪高氏宗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裕遠堂木刻活字印本兩冊,今僅存第三~四卷、第七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宣城候潭高氏族譜十卷,(清)高泳纂,清康熙三年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一~六卷、第九~十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宣城候潭高氏族譜十七卷,(清)高紹桂纂,清乾隆二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冊,今僅存第三~十七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浦陽高氏宗譜,(民國)高美楷纂,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年)木刻活字印本兩冊,今僅存第一卷、第四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漢壽高氏族譜,著者待考,民國八年(公元1919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冊,今僅存第一卷、第三卷、第五卷、第九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漢壽羅坪分高氏八修族譜十二卷,首二卷,高曉嵐等主修,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全鏡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冊,今僅存第一~七卷、第九~十卷、第十二卷、卷首。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寧鄉溈寧高氏族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第四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寧鄉溈寧高氏五修族譜,著者待考,民國年間木刻活字印本六冊,今僅存第四卷、第九卷、第二十三卷、第二十七卷、第二十九~三十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蕭山東瓜瀝高氏家譜十卷,(民國)高德良纂,民國四年(公元1915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歸安雙溪高氏家乘不分卷,附慕陶吟稿二卷,(現代)高鷹基纂,1958年手抄本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羅江高氏族譜不分卷,(清)高翼堂纂,清光緒九年紅嚴祠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河南南陽高氏族譜不分卷,(民國)新野高氏纂修。現卷本失蹤,只有族人口頭流傳十氏家譜。
樂清盤古高氏貴六公房譜弁言一卷,世系表八卷,雜表一卷,志一卷,傳二卷,圖像一卷,附刊二卷,(民國)高誼纂,民國二十四年溫州新墨林朱墨套印本十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高氏宗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第十二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高氏族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三冊,今僅存第七~八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湖南漢壽高氏族譜六卷,首一卷,(民國)高在文主修,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高氏族譜十八卷,首一卷、末卷上、下冊,(民國)高才植主修,民國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渤海高氏族譜一卷,(清)高興明等修,清宣統三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湖南新化高氏六修族譜八卷,首卷上、下冊,(民國)高柏古主修,民國十七年(公元1928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湖北公安高氏族譜七卷,首一卷,(民國)高訓源主修,民國六年(公元1917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mgenb6g.html
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青城鎮高氏祠堂
副標題:青城高氏祠堂
責任編輯:loffy
上傳時間:2015/12/24 10:53:04
簡要介紹:高氏祠堂位於素有“隴上平遙”之譽的千年古鎮——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青城鎮主街道旁,被甘肅省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高氏祠堂始建於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祠堂臨街坐南向北,落成於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甘肅條城高氏祠堂位於素有“隴上平遙”之譽的千年古鎮——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青城鎮主街道旁,被甘肅省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高氏祠堂始建於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祠堂臨街坐南向北,落成於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大殿中梁題辭記事可考:上書“大清乾隆五十年歲次已巳仲呂月下浣吉日創建,第六世之孫高登、高官七世孫希、良翰眾孫文、弟、武翰等敬立,水木匠祁成元等,畫工陶理作等,石匠馮大科,泥水匠陳國祥、梁子林等”。據譜記,乾隆五十年間,公請貢生九世祖高秉信和其子十世祖高登、高官(四世祖高銳第六世之孫)及其孫十一世祖高希翰、高良翰、高文翰、高弟翰、高武翰父子祖孫三代創修祠堂上殿三間,東西廂房各三間,山門三間。道光十八(公元1838年)公請十一世祖高登泰、高翔翰、高其明重修家祠山門移前,中修雨廊、過庭、牌廈。咸豐六年(公元1856年)公請拔貢高鈺、高丕麟、高繼和、高崇信等協力彩畫家祠。嘉慶八年(公元1803年)武舉高中、高仲魁鑄立鐵旗桿一對,武舉高凌樞立木旗桿一對。
祠堂一進三楹,由山門、過庭、雨廊、大殿組成。總體方案為方形八卦,院內四合小院成四寶聚珠之勢,左右對稱,東西各設廂房和耳房。山門為懸山頂磚木結構,青瓦朱門,脊高簷飛,正中懸掛“高氏祠堂” 四字匾額,門外有鎮宅石獅子二座,旗桿二枝,坐南向北,聳立街心。進山門首先進入眼簾的是兩米多高的石碑(碑文見後)一座,過小院直入過庭,過庭、雨廊均為歇山頂式,庭內廂房照壁上,分別寫著家訓格言和繪有孝道圖畫。雨廊橫梁正中懸掛一幅三尺見方匾牌,上寫端莊秀麗的“進士”二字,旁書“咸豐鉞次癸丑會試中貳第一百六十三名高鴻儒”、“署理甘肅蘭州府正堂加三級紀祿五次王”。穿過雨廊直入大殿,大殿面寬三間,進深二間,為重簷結構,大殿內地面鋪設二公分厚木板,正面牆壁正中為彩繪高氏先祖畫像,前面供桌中間擺放著“高氏門中列祖列宗之神位”的精緻牌位,周圍以鮮花、香燭、供品配飾。殿內東西牆上張貼著讚詞,(附後,《恭題》)。整個建築構想精妙,造型古樸典雅,佈局奇巧別緻,嚴謹凝重而又不失寬敞大度,尤其是磚雕壁畫,可謂匠心獨運,其構圖奇異瑰麗,畫面生動多彩。其中山門裡側有兩幅“虞舜感動天地”和“庾黔婁嘗糞祈禱”二十四孝故事磚雕刻繪圖,工藝十分嚴整精美。前後兩過庭右側有一尺許粗的古柏,根為一體,三尺高左右分杈相依相攜直插兩簷夾縫天外,百餘年來不用管護,其自然枝繁葉茂,剛勁挺拔,傲然獨立,望之使人肅然,其冥冥之中之所昭示,常常使後來之人頓生悠遠而深廣的無限遐思。緊挨祠堂之左側有重簷懸山頂式瑩門一道,進門直入,拐入祠堂後先祖墓地,也可從祠堂大殿旁小門進入墓地。據譜記,此處系始祖殿候原配晉氏始祖母及其以下二至八世祖之墳塋。墳地有六等嘉禾章清封承德郎前陝西長武縣知事高公字顯庭墓誌銘石碑(碑文見後)一座。據高氏老人回憶,祠堂和瑩地西側是規模恢宏的“福堂”,進山門為寬敞院落,碗粗桑樹錯植相間,東西各為五間廂房,坐南向北三間大殿,殿內供奉著財神佛祖。重簷山門十分氣派,門上方正面懸勒“高氏福堂”四字,背面懸勒“降福孔階”四字,和祠堂匾額一樣均為清光緒乙酉年舉人高顯庭書寫。整個福堂由十二世祖中鏵高樹楠、西鏵高克仁、東鏵高丕映共同倡議,於光緒五年(公元1879年)修造完成,與祠堂互為映襯、渾然一體。
高氏祠堂、福堂的相繼建成,為紀念先祖,啟迪後昆,昭示晚生,整肅族風,撻惡揚善,和諧家族社會,傳承孝道文化,繼承民族傳統美德,弘揚民族愛國精神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據健在的高氏老人們回憶,因為祠堂蓋在高氏祖墓塋地之前、福堂之側,所以每年清明和農曆七月十五日祭奠先祖時,祠堂、福堂內外十分熱鬧,門口旗桿上飄著鮮紅旗幟,所有房屋都張燈結彩,雙嗩四鼓吹吹打打,殿內香火燎繞,果酒飄香,殿外爆竹聲聲,人山人海,對河兩岸加上五溝十三莊的高氏子民,手提祭品,扶老攜幼,家境較好者乘坐轎車或騎馬,先後來到祠堂聚會。良辰時刻,公推家長在助理季首的主持下,先行祭奠先祖之禮,由各村莊德高望重的大輩們按次序進入墳院墓地,擺好事先宰殺製作的豬羊等供品,焚香化紙,跪拜祈禱,宣讀祭文,祝告祖宗,以祜後生。禮畢,按大小遠近順序到福堂內吃祭祖之份飯,由於人丁眾多,場面十分壯觀,雖然略顯擁擠,但規矩嚴明,秩序則有條不紊。飯後為家長例會,由公推的宗族家長與各地宗族長者聚集廂房議事,除公佈祠堂收支、推選家長、修訂族規外,特別重要的一項是對一年中各村莊家風狀況、老人瞻養、孝悌遵訓、樂善好施、子女讀書等狀況進行禀報評比,從中推選排出幾名孝敬父母、讀書有成、尊老愛幼、勤儉持家的孝子、烈女典型和不學無術、為害鄉鄰、虐待老人、不遵守家規的逆子惡少悍婦,當場執行高氏傳統族規、家法。對值得讚揚者有的授於稱號,有的披紅掛花予以旌表;對需要懲罰的喝令拿下,由執事壯漢將其五花大綁,押在過庭(也叫論理庭)之中,壯漢手持事先準備好的柳條,在主持者歷數其劣行,宣布懲戒形式後,當眾執行家規,施以鞭刑,直至進行到一定程度,本人告饒並發誓改好時,准其跪請本莊大輩老人出面作保,詢問眾人可否允許,主持人才可訓戒幾句罷休。至此一年一次的祠堂祭祖活動即告結束,人們或收拾返家,或逛街購物,一路上的話頭說笑均為某某披紅掛花光榮、某某挨打受刑丟人之類。大人們則因勢利導、諄諄告誡,循循善誘,曉以利害,誡後生於以往;子女們則刻骨銘心,望而生畏。從而達到了祭祖育人之功效,所以每當快到清明 、七月十五祭祖時節,各村莊凡是有一些惡行的後人,都十分懼怕,一方面趕快改邪歸正,另一方面則請人到家長處求情說話,避免當眾丟人臉面。條城高氏的家規一向以嚴明而著稱,直到民國之後,施刑責罰做法稍有放鬆。
高氏祠堂的管理由各莊推選的會長負責,平時委託一些無拖累、善操心的成年人住守,祠堂的維修管理及祭祀費用來源:一是讀書做官獲得功名之高氏自願資助,二是靠當地高氏富戶的資助,三是祠堂積累或放貸吃息,或置地收租,四是各村莊按高氏人丁數量的攤派。所有收支狀況都有專人記載,均在分家長會議上公佈議定。
一九四九年新中國成立後,高氏祠堂仍由高姓家族派人看管使用,修繕保護。人民公社化後,福堂被稅務所佔用,“文革”中,青城人民公社將祠堂以2700元賣給青城供銷社當作倉庫使用,墳地被夷平,劃給村民當宅基建房。後來祠堂山門被供銷社拆除用二扇鐵門代替,福堂全部建築被稅務所拆除建成三層辦公樓,其余建築設施均遭到破損丟失。
“文革”後,高姓家族子孫先後出資48092元,將高氏祠堂從青城供銷社贖回,進行了整理修復。1997年10月,高家祠堂被榆中縣政府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在省、市、縣、鄉和文物部門領導的關心支持下,2002年4月11日,高氏族人成立了祠堂維修擴建籌委會,先後自願捐款17萬元,貸款1. 6萬元,省文物局撥款6萬元,於2002年開始擴建維修,先後完成了大殿過庭廂房補修、山門和院內四角三間耳房重建、壁畫磚雕修理、地坪整修、全面彩繪等項內容,使其恢復了昔日的原貌風采。2003年7月5日,省政府以甘政發(2003)63號文件“甘肅省人民政府關於公佈第6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 明確確定將位於榆中縣青城鎮城河村建於清代的古建築“高家祠堂”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9月17日,成立了“條城高氏祠堂管理委員會”,在省、市、縣、鄉和文物部門領導的關心支持下,集高姓宗族之力,不斷加強對高氏祠堂文物的保護和完善,不斷豐富高氏祠堂的文化內涵。收集挖掘了一些貴重文物,如十八世孫白銀高家台子高生河捐送的祖傳六世祖高寧支系祖宗神靈牌位影和“名門壽母”匾額一幅、“懿範出名門天河大姓榮生五桂崇甲第,令儀欽壽母婺宿靈輝慶集三多近珍從”闆對一幅,予以展出;填充了高忠誠編撰的“高氏歷史文化百幅圖解”、“高門廣被仁雨德風源渤海,氏牆固植清輝雅范炳青城”闆對一幅、“高氏頌—懷祖”大幅條框六幅、《蓨城高氏公祭先祖大典文集》一本和高志武編的《條城高氏文化》初稿一本;山門外臨街立起了“高家祠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石碑一座;山門正中懸掛起由高占祥書寫的“高氏祠堂”木匾一幅;塋門上方懸掛起由高昌禮書寫的“高氏祖塋” 匾額一幅;過庭正中懸掛起高立峰主辦恢復的清道光皇帝御賜高鳴桂“才兼文武”圓匾一幅、高建苑出資恢復的“進士及第” 匾額一幅;大殿門前對柱上和對門雨廊簷下懸掛起高昌禮書寫的“為武聖人靈宣昭代,合渤海君慶荷神恩”闆對一副和“光前裕後”、“木本水源”匾額一對。在2006年9月舉行的蘭州市青城古鎮文化藝術節期間,陸浩、陳寶生、李發伸等先後參觀,並給予了高度評價。2007年4月5日,在祠堂成功地舉辦了一次隆重的“公祭高氏祖先居隴五百週年大典”活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如今,高氏祠堂已成為甘肅一處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是高氏子孫尋根祭祖、感受親情的一個場所,是慎終追遠、明德歸厚的一個聖地,是閃耀在隴原大地上的一顆明珠。
雲舒:過年·祭祖--祭祖的桌子,是張八仙桌。八仙桌的上方掛了族譜-族譜的兩側,有一副對聯是「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二月 14日, 2018
姐姐們做的壽桃饅頭和面魚(雲舒/大紀元)
今年二姐做了麵魚和壽桃饅頭,三姐為了祭祖做了棗饅頭。以前母親在世時會做好幾種,那時在東北的時候沒有麵魚壽桃這些饅頭模子,她就是手工做出壽蟲、小燕子、等等很多各式漂亮形狀的饅頭。壽蟲是要放到麵缸裡,保佑明年一年有麵吃,要到二月二龍抬頭那天才拿出來蒸熱吃掉,小燕子饅頭就是蒸饅頭的當天給孩子們嘗鮮的。
祭祖的桌子,是張八仙桌。八仙桌的上方掛了族譜,上面有列祖列宗的名字。父親有時會給我們講解上面誰是誰,然後指著下面空的某處說,將來我在這。族譜的兩側,有一副對聯是「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供桌上面擺滿各式的供品,除了饅頭是母親做的,其餘都是父親親手製作。有一塊帶皮煮熟的豬肉,上面放了染成紅色和綠色的粉條作裝飾。另外拿了一把粉條一端用線綁住,另一端放在加熱的油裡,「呲啦」一聲,原來透明的粉條就變成了一束盛開的白色的花兒。大概半個月前,父親就會在一個碗裡面放上水,把一顆白菜芯兒養在裡面,到三十這天拿出來已經長大的有了綠色葉子的白菜,上面也用紅綠粉條裝飾一下。這些都擺在供桌靠裡面的一層,中間的一層放了兩座饅頭,饅頭是對稱的左右各五個,三個在下面作底座,一個圓面的衝下,插滿棗的衝上。供桌最外面的一層放置了香爐和燭台,香爐一個,在中間,燭台兩個對稱的擺在左右。
大年三十下午,在東北的時候,因為離山東老家太遠,父親就到家附近的一個十字路口,向遠方的祖先遙拜,請祖先來家裡過年。回來後,父親要面對供奉了祖先的供桌跪拜。除夕之夜,快要到十二點的時候,父親先去院子裡放了鞭炮,母親在屋裡開始下餃子。餃子下好,擺到一家人吃飯的桌子上。在東北睡火炕,吃飯也是在炕上的飯桌,炕燒的很熱乎。父親正式開始跪下,三拜,給祖先拜年問候。之後是母親,也是三拜。然後是孩子們以次給父母叩頭拜年。
在小時候物質非常匱乏的年代,東北或山東的年夜飯基本就是餃子。爸說「好吃不過餃子」,天底下的最佳美食就是餃子。餃子裡麵包上幾個硬幣,如果吃到有帶錢的餃子會覺得像中了大獎一樣的高興,因為預示著新年裡會發大財。通常吃到錢餃子最多的人就是父親。吃完飯,就是父母發壓歲錢的時刻,孩子們最激動的時候。小時候就是從幾毛錢漲到最後父母去世前的十塊錢。
初一,一大早開始了給親朋友好友左親右鄰拜年的路程。在東北的時候,給僅有的親戚兩位表大爺和他們的子女即我們的表哥表姊們,還有高密老鄉父母親的好朋友們。回山東後,在我們住的地方風俗是要給一個村子裡的人都拜。我們剛回去那年,還不熟悉情況,結果初一那天鄰居們一大早就來了,父母還沒有做準備,稍稍的有些陌生和尷尬,不過很快就熟絡了。我們也趕緊準備好去給鄰居們拜年。人與人之間溫暖的互動,傳遞著過年的溫馨熱鬧氣氛。
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歷史和文明,充滿了敬天信神的禮俗。祖先們把從神明那裡得到的恩惠,用禮儀風俗的方式傳承下來,教導後代、一脈相傳。過年祭祖,為的是緬懷祖先的恩德,不要忘了根本,自己是誰。回溯歷史,女媧造了人,軒轅氏黃帝開啟了華夏文明,眾多的神明為我們開創造就了燦爛的文化,代代相傳。
我們的祖先是同一個人。
我們是一家人。
高其華(閩南語:Ko Kî-hoâ,1849年-1890年),字袞夫,譜名天爵,福建省澎湖廳東西澳媽宮人(今澎湖縣馬公市),台灣清領時期澎湖水師協標左營最後一位千總,里人敬稱高總爺[1][2]。
高其華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VtvHZg
生平
欽加同知銜高公官章清標長生之祿位。(供於澎湖提標館)
高其華之父名高清標,其偕兄長高清河自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劉五店渡海來澎,自此定居於媽宮東甲。高清河時任額外外委,道光十二年(1832年)渡台參與張丙之亂平叛,不幸陣亡[3][2]。
高清標育有三子,長子高天助為養子,因元配葉氏頭久無所出,遂從烏崁社葉氏家族處收養而來[3]。次子高天由則是側室葉氏梅所生。三子高其華才是正室葉氏頭所出,故為高清標嫡長子,但高其華出世僅五日,母親葉氏頭即撒手人寰,高其華遂由庶母葉氏梅撫育成人[2]:91。
光緒元年(1875年)澎湖媽宮諸紳見東甲北極殿殘破,高其華時為武庠生(武舉人),便同舉人鄭步蟾與郭鶚翔出面號召,募款重建,此次修建乃存有碑文銘記[4]。同年,因應澎湖豐收,蔡玉成敬邀諸紳捐款修建文石書院,澎湖通判唐世永、高其華等無不拋磚引玉,慷慨解囊。此外,澎湖水師協副總兵官吳奇勳不忍澎湖武廟(即澎湖關帝廟)傾圯頹敗,倡議修建武廟,次年竣工,千總吳宗泮、武生高其華、舉人鄭步蟾皆在響應之列[5][2]:87、88。光緒十六年(1890年)病逝,享年41歲[2]:86。
職官
根據清代武官制度,千總位列「從五品」以下,屬下級武官[a],不需「在籍迴避」,故高其華得以在家鄉任官。高其華在同治、光緒年間陸續出任澎湖水師協標左營外委、本營把總,最後晉升為千總。光緒年間,大清帝國的把總人數為3141名,千總人數為1542名,全福建省的千總官職計283名,把總晉升千總的機率約莫一半,後來高其華順利晉升千總,也是清代澎湖水師協標左營的最後一位千總[2]。:86其實清代自康熙朝領有台灣,長期以來實施「班兵制度」,在台灣駐紮軍隊多由大陸內地輪調,三年一戍,班滿輪替回原籍,少有台灣籍人士能從軍[6],高其華能當上千總之職殊為可貴[2]:85。惟高其華出任千總的年份不詳,根據高家後代子孫高啟進在《西瀛人物誌》中的推斷,前幾任千總何僯芳任職時間為同治十年至十二年(1871年-1873年),光緒二年(1876年)千總則為吳宗泮的情況下,高其華出任千總的年份最早為光緒三年(1877年),而至光緒十六年(1890年)高其華病逝告終,任期推估在光緒三年至十六年(1877年-1890年)之間[2]:86。
家族
高其華的祖父高榮、父親高清標皆蒙子孫顯貴,身後獲得朝廷追贈名號,兩人皆為「武德騎尉」,武官正五品之封號。高榮身後葬於媽宮草樹仔尾的公墓,而高清標原葬潭邊(今湖西鄉),在日治時期亦遷葬於媽宮草樹仔尾公墓,其墓碑文字「皇清例贈奉政大夫高祖考諱清標之佳城」,從中「贈」字代表受封對象非為本人,而是其祖先,另外獲贈者尚在世者為「授」、已逝者則為「贈」,其用字遣詞考究細膩,可窺見清代禮俗制度之一二[2]:90-91。
高攀,又名高媽義(高天由次子、高其華姪子),清代秀才、一新社成員。日治時期的明治29年(1896年),獲得臺灣總督府授予紳章,翌年則被舉薦為澎湖文石書院的董事[3]。
高其華姪孫高恭(1889年-1946年),字靖安,又名作謙,父親高媽光,乃高天由長子。日治時期,高恭曾出任馬公街協議委員,二戰後出任馬公鎮長、台灣省參議員、國大代表等職;除此之外,高恭擅長琴棋書畫、吟詩作對,國畫造詣更是諸人望其項背,今澎湖觀音亭立面壁牆仍可見「蟹蘭圖」,即為高恭之作品
高其華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VtvHZg
姜志禮《姜同節集》(1589年)登進士,(1606年)擔任泉州府知府-(1623年)由浙江副使,升任尚寶少卿,後再升為尚寶卿,拒絕迎合魏忠賢。後辭職,仍被削奪為民,追奪誥命。崇禎初年(1628年)閹黨被除,恢復官職/民思其德,為建生祠於洛江之上。邑人何喬遠為文記之/明代姜志禮大修洛陽橋的功勞,亦應永遠值得後人傳頌。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https://bit.ly/3jbfCNM
姜太公後裔-高姓+高拱乾-編《臺灣府志》+臺灣賦-福建分巡台灣廈門道1691─1695掌管台灣全境-清代臺灣212年間的最高官衙/祭祖的桌子,是張八仙桌。八仙桌的上方掛了族譜-族譜的兩側,有一副對聯是「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https://bit.ly/30pCF3L
清代台灣地區的實際統治者--台灣道 1684--1895/1888台灣省最高行政長官全稱為“福建台灣巡撫”/1887福建臺灣布政使,臺灣內政最高官員/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https://bit.ly/2YLzOBg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