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倉孫三(1860 ~1941)於日治之初(1895)即來台任職,是日本第一批赴台的官員。佐倉初為學務部員,1898 年升任鳳山縣打狗警視。在台任職三年期間,足跡遍及台北(景美、大稻埕)、宜蘭(羅東)、澎湖、安平、高雄等地,利用公務之餘,將其所見所聞及個人感想以精簡漢文摘記百餘條,做為當局施政的參考資料,而於1903 年以《臺風雜記》之名在日本正式刊行。《臺風雜記》一書記錄了百餘年前日治初期與日本相異的臺灣風俗,是日本文化與臺灣文化的第一次接觸。原文計114 條(正文110 條,附尾4 條),每條皆有標題,正文之後均附有「評曰」(分別由佐倉的四位朋友針對正文所述內容予以評論),是日本殖民臺灣時期的第一本有關臺灣風俗紀錄的著作,從中可以得見作者如何以「己文化」的視點來觀察、評論、比較「他文化」的態度,而其文化翻譯的權力情境與權力脈絡亦引人深究。佐倉孫三身為殖民官,其認識臺灣、記錄臺灣、「翻譯」台灣的目的,並非單純文學創作,主要是為了殖民統治之需要。在正文中,處處可見作者百科全書式的描述手法,將生活化與經驗性的知識作微觀描寫,舉凡人民食衣住行、教育程度、宗教信仰、醫療衛生、社會習俗、農漁工商、器皿產物、山川風土以及建築等,無不有所敘述,對當時日本人的認識台灣極具價值。因此,《臺風雜記》可說是一本「殖民者文獻」,也是研究臺灣歷史文化學者不可或缺的一本臺灣小百科


《臺風雜記》 
文/楊琇如/整理組研究助理 
作者:佐倉孫三(達山)
出版日期:民國50年5月出版
出版單位: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
  臺灣位處東亞交通樞紐中心並有豐富的資源,自早期就吸引外來族群的移入,且在明鄭及清領時期更有大批移民來臺定居,各自帶來原生地的文化習俗,彼此在生活習慣、風俗制度等方面交流融合,形塑成臺灣特有的文化風貌。《臺風雜記》所描述的時代為臺灣成為日本殖民地初期的社會情景,透過外地人的眼光描述其所看到的臺灣庶民生活情境,由於當時臺灣風俗受到日本文化及現代化的影響尚淺,因此,本書可作為日臺、今昔的文化對比研究,是一本珍貴的參考資料。
  《臺風雜記》作者為日本人佐倉孫三,佐倉氏於明治28(1895)年5月來臺,係屬第一批來臺的日本官員,於臺灣總督府民政局警務部門任職達3年,常因公務至臺灣各地巡視,接觸臺灣社會風俗民情的機會甚多,在臺停留期間以漢文記載當時所見所聞,並於明治36(1903)年8月由東京國光出版社出版成書,是日治時期第一部有關臺灣風俗的紀錄。本書除描述臺灣文化風俗外,且可作為日本治臺的參考,如佐倉氏於文中所云:「…公務之餘,摘記其人情、習俗…等與我本土相異者一百餘事…以供施政之資料…」。
  《臺風雜記》經過多次復刻,本書為民國50(1961)年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版本,是將東京國光出版社版本重新標點,另增加百吉弁言、繪圖三幀與目錄,本書採百科全書式條列書寫,內容計有114條,所述包含衣食住行(如:油熬、肩轎)、社會習俗(如:婦女纏足、葬典)、宗教信仰(如:城隍廟)、教育程度(如:婦眼無字)、農工商賈(如:剃頭人)、器皿產物(如:樟腦)、慣例制度(如:童言無忌、農制)等,且每條之後皆附評語,由佐倉氏的朋友書寫,評語除補充事實外,多比較臺灣和日本相異處,說明臺灣風俗習慣的優劣及描述日本在臺推行的治理作為 (如:「不潔」條談到街衢清潔法、「火車」條談到建設火車鐵道等)。
  其中雖有些繆誤錯置、觀察不深之記載,如「橄欖」條將橄欖等同文旦來說明;大體而言尚屬可表現當時臺灣社會現象。本書除可了解日臺文化差異外,也可觀察臺灣今昔社會風俗傳承或相異之處,如:「葬典」條所描述「…傭泣人數名,白衣倚杖,成伍追隨,哭聲動四鄰;而靜視其人,未嘗有一滴淚,是全屬虛禮。」彰顯日臺葬禮儀式的差異,日本葬禮為簡便隆重,而臺灣葬禮常是繁複瑣雜,而其中僱人哭喪以表達對亡者不捨,卻常淪為未掉淚哭喊的擾人虛禮,至今偶有葬禮僱請「孝女白琴」便是此風俗的延伸,但現今已漸漸捨棄這些形式禮儀。
  世界各地風俗習慣相異其趣,最近新聞節目總會邀請來臺定居的外籍人士,講述對於臺灣風俗習慣的特別印象,當中有讚美也有批評,皆值得我們深思,而《臺風雜記》便是早在一百年前外地人對於臺灣的印象描述,是研究十九世紀末臺灣社會情境的重要參考,也可作為現今臺灣社會變遷下其文化傳承或改變的對照資料。
參考資料:
1.林美容,〈殖民者對殖民地的風俗記錄-佐倉孫三所著《臺風雜記》之探討〉,《臺灣文獻》第55卷第3期,p.7-24,2004。
2.臺灣大百科全書網站,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23389,2011年6月30日。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電子報 - https://goo.gl/kimHzW


佐倉孫三(1861年-1941年),號達山,日本福島縣二本松市人,精通漢文,為明治、大正年間活躍的中國問題評論家[1]。曾來臺灣擔任過臺灣總督府學務部員、警保課高等警務掛長、鳳山縣打狗警視、臺南辨務署長[1]。其所著的《臺風雜記》一書是臺灣日治時期由日本人所寫的臺灣風俗記錄中,唯一一本用漢文書寫的[1]。
生平
佐倉孫三於1868年就讀二松學舍,曾向三島中洲學習過漢文,步入社會後曾在日本東京府任職,1895年臺灣割讓給日本後,臺灣首任民政長官水野遵的兩個門生來勸他一起去臺灣,佐倉遂辭職與其他官員陪同首任總督樺山資紀於5月24日搭乘橫濱丸從宇品港出發[1]。來到臺灣後他擔任過學務部員、警保課高等警務掛長,1898年任鳳山縣打狗警視,也曾任臺南辨務署長,在臺灣約待了三年的時間,其間遭逢妻子去世[1]。
離開臺灣後,他前往中國福建省擔任過中學堂及警察學堂教官,任職時間在《二本松市史第九卷》說是八年,而佐倉孫三所著的〈三十七年前の夢〉則自述為六年[1]。
著作
《日本尚武論》(1892年,日本教育社)
《日岡鉄舟傳》(1893年,普及社)
《臺風雜記》(1903年,東京國光社)
《武士かたぎ》(1926年,日東之華社)
《達山文稿》(1937年,達山會)

臺風雜記(日)佐倉孫三撰_【台灣文獻叢刊·第 107 種】臺風雜記(日)佐倉孫三撰_国学导航 - https://goo.gl/q4ouCK


島嶼的餐桌: 36種台灣滋味的追尋 - 陳淑華 - Google 圖書 - https://goo.gl/Q8pofS

高雄民間信仰與傳說故事論集 - 謝貴文 - Google 圖書 - https://goo.gl/HqrzQW


臺風雜記

(日)佐倉孫三撰


透過來台參訪的文化人所書寫的紀行文,以文化的角度,除了從中可理解出這些帝國知識份子對於殖民地所抱持的觀感外,旅遊紀行裡也反應出了殖民政策的施行方針與其對殖民地帶來的影響。而這類經由殖民地旅行過程所衍生的紀行文,除了早先隨著日本軍隊來台的佐倉孫三,及曾經在殖民地成長而家人又在台移住的真杉靜枝外,其他短期來台的文化人,似乎都建構在三個基礎架構上,其一是日本殖民母國與殖民地間往來交通運輸的完善;其二是殖民主希望藉由文化人以其所擁有的文化資本,將殖民地統治的成果展現在日本殖民母國的人民中;其三是在看似自由活動的旅途中,統治者在行程的安排上,卻透露著殖民主欲對外展現的地景,均具有重複性與同質性,間接設限了文化人觀覽的方向,某一部份也主導了文化人書寫的範疇,而在全程的旅途中,官方人員的插置,更是為了避免文化人脫序的演出,並對文化人在殖民地的行動的掌握。   紀行文除了前述所指的具有特殊的政治意義外,在文化的層面上,則可從帝國知識份子在旅程中所採取的觀看角度,反應出他們對於殖民地最真切的觀感,包含了殖民地體驗中,帶有意識性的呼應殖民政策的書寫手法。另一方面,帝國男性/女性對於殖民地女性書寫與觀看,均隨著外在局勢的變動而有所更迭。因此本文第二章藉由佐倉孫三的《台風雜記》,從日人漢文書寫到女性去纏足的文化面向上,都與初期統治階段有著緊密聯繫的關係;第三章主要是探討佐藤春夫的〈女誡扇綺譚〉與〈魔鳥〉兩篇殖民地改編的地方傳說,利用傳說的變異性特質,將帝國論述合理化的置入在文本中;第四章則是說明北村兼子的《新台灣行進曲》,將社會運動與地方作緊密的連結,並可明顯的區分出北、中、南三個特殊的文化地景,此外,雖然她能清楚的看出殖民地的問題,並對被殖民者抱予同情的目光,但卻無法探析殖民統治的內地問題;第五章將林歌子、林芙美子、野上彌生子、佐多稻子四位不同時期來台的女性文化人,以歌子呼應殖民建設與芙美子貶抑的殖民地觀看方法,對應出野上、佐多對於被殖民者兩者對立的書寫方式;第六章則是探討真杉靜枝《囑咐》《南方紀行》中,表現出他對於國語教育的失敗、對來台帝國男性的無奈感的失落心情、決戰下帝國女性與殖民地女性對於男性角色的取代與扮演中得到相當大安慰的對比心境 


《臺風雜記》:遇見120年前,台灣人的美麗與怪異
2017-03-19 14:00
李禎祥
文史工作者,台大中文系畢業,現就讀政大台史所。曾任職《自由時代週刊》和《黑白新聞週刊》。長期研究戰後台灣人權和白色恐怖,旁及對台灣史的種種思考。本系列專欄文章,都可視為作者的「台灣懺悔錄」。[完整介紹]
《臺風雜記》提到:「台灣人士嗜鴉煙,甚於食色。大抵男子自十七、八歲喫煙,至老尚不廢。」為了供應男人鴉片之需,許多女人必須下海賣淫。圖/取自網路
《臺風雜記》提到:「台灣人士嗜鴉煙,甚於食色。大抵男子自十七、八歲喫煙,至老尚不廢。」為了供應男人鴉片之需,許多女人必須下海賣淫。圖/取自網路
「台人重葬典,棺槨必選良材。坑穴必欲深,最稱古聖賢喪死之遺旨。唯葬送之際,傭泣人數名,白衣倚杖,成伍追隨,哭聲動四鄰;而靜視其人,未嘗有一滴淚。是全屬虛禮,可笑也!」
這段文字,是來自日本的警政官員佐倉孫三,對台灣早期「孝女白琴」的描述,收錄在他的《臺風雜記》。該書記錄他在台灣三年(1895-1898)的所見所聞,可見台灣喪葬怪俗「孝女白琴」,至少已有120年歷史了。
從近代化日本,看前近代台灣
不過,這段文字最重要的,是他的觀點,那是一個經過「近代化」洗禮的人,對「前近代」社會現象的觀察,而看到「虛禮」(形式主義、表面工夫)的一面。這種「從近代看前近代」的觀點,貫徹全書,是本書一大亮點。不幸的是,他看得太準,因為「表面工夫」正是台灣文化的精髓,至今發揚光大,「孝女白琴」只是涓滴之例。
佐倉孫三(1861-1941),號達山,福島人。少孤,好學,從名師遊,精通經史,且喜擊劍。他的老師是日本「三大文宗」之一的漢學家三島毅,因此他也精通漢文,《臺風雜記》就是以文言文寫成。1895年5月,34歲的佐倉與第一任台灣總督樺山資紀同乘「橫濱丸」抵台,是日治時代第一批來台官員。他在台任「警視」(中階警官),三年後喪偶歸國。期間因職務關係,到處趴趴走,北到大稻埕,南至高雄,東走羅東,西遊澎湖,大開眼界,返日後出版《臺風雜記》(1903)。這是他第一次渡台。1910年,又從「征番軍」來台,配合佐久間左馬太總督的五年「理番」計畫,從事番地調查,也留三年。
佐倉孫三雖然是殖民官員,但從《臺風雜記》考察,並沒有一般殖民者的傲慢自大,這點難得。特別是他來台不久,乙未戰爭在全島燎原,日軍殺戮甚烈。但他並沒有歌頌皇威、教訓「清奴」,反而在〈耶穌教〉一文提到:「台人信耶穌教。觀十字會塔聳立於街上,又觀信徒集合唱贊美歌,亦盛矣…余曾觀台人坐叛逆罪處斬首刑者,概從容就死,毫無鄙怯之態,竊怪焉。自今日思之,知宗教之力居多矣。」從死刑犯身上看到宗教的莊嚴,這完全不是殖民者的思維。
佐倉孫三的《臺風雜記》雖然是觀察「異文化」,卻非獵奇文章。獵奇文章有特定的題材選擇,競奇炫異,沒有或很少同理心。以「性文化」來講,這是獵奇文章酷嗜題材,且內容常以輕佻誇誕為能事。但佐倉寫〈賣淫婦〉是:「台婦賣淫者亦多。而大抵有夫之婦為之,處女則甚稀;是不獨恐妊娠,且忌汙節也…深察其事情,固非好而為之;一則家貧而苦育兒、一則為夫得煙資,衷情亦可憫矣!」這段點出賣淫背後的社會問題:一是貧窮,二是鴉片;前者普世皆然,後者台灣特色(男人吸鴉片,女人墮火坑),「亦可憫矣」則是同理心的流露。  
從比較文化學,看台灣文化深層結構
本書充滿「比較文化學」(台灣文化vs.日本文化;近代vs.前近代)的色彩,既然「比較」,重點就不在奇異,而在相異。《臺風雜記》的「近代化」觀點,體現科學、理性、實用、效益、客觀、進步、人權等價值觀,但又揉合日本人的自制和道德,因此沒有流於功利性,讓本書親切、耐讀。功利性的文章,缺乏人文深度,縱夸夸而談,也味同嚼蠟。
筆者最有興趣的,是從本書觀察日治最初三年的台灣(當時日化未深,可視為清治末年的台灣),和現在的台灣,在深層結構、精神文化上的異同。理論上,如果本書勾勒的一些面向,在今天依然存在,那就表示它是台灣文化深層結構的一部分,即使經過日本、國民黨統治的全面性改造,也不受影響(甚至強化),這對研究台灣人的精神史就有幫助了。
例如,作者在本書多次強調台灣人「勤於貨殖」:「台人勤業貨殖之風,無貴賤、無老少皆然。是以一年三百六十餘日,營營栖栖,未嘗休業撤勞」(盂蘭會);「島人蓄財之思想,出於天性。自幼至老,雞鳴而起,營營栖栖,貨殖是勤、生理是務」(蓄財);「台人急於生理,殖利之事,莫不講究,如市場最為然」(市場)。這和現代台灣的重商精神,以及最流行的口號「拚經濟」完全合節。
據此可以推論,「賺錢」或「逐利」對台灣人特別重要,已經成為台灣文化(或台灣精神)深層結構的一部分(也許是最重要的部分)。進而可以申論:只要讓台灣人有利可圖,要統治他們其實不難——這個論點雖然邪惡,但從後藤新平、中國國民黨到中國共產黨,都懂得抓這個罩門,而誘之以利,台灣人想要自覺自救,更不能不懂這個民族性。
又如作者敏銳的觀察到,台灣兒童非常聰明,「指字讀之,強記如流,不讓內地兒童;如筆跡,則遠在其上」,但又說:「蓋聞台島兒童,大抵敏捷伶俐;漸長至壯年,勞力廢學;又嗜鴉煙,消耗精氣。前寧馨兒,變為魯鈍漢…可嘆矣!」(學房)。台灣兒童至今依然聰明(中學生常在「國際科學奧林匹克」競賽拿獎,可為佐證),而兒童是民族之本,因此可以說,台灣人是一個聰明的民族。但為何這麼聰明的民族(寧馨兒),只匹配二流的國家(魯鈍漢)?既無鴉片,台灣人的精氣消耗哪裡去了?吾人不能不有佐倉之嘆。
台灣人好逞口腹之欲,在《臺風雜記》也得到印證。作者在〈割烹〉提到,他曾遊「支那割烹樓」,滿桌五味八珍,「其最貴品者:曰燕巢、曰熊掌、曰鳳雛」,這一餐共吃掉「八十餘金」。他說泰西諸邦(歐美各國)以割烹誇世,最貴者不出二十五金,日本只有一半;台灣竟然吃掉八十金,「其貴可知耳」。
福爾摩沙的美俗與陋俗
不過,有些百年前的「臺風」,在日本統治下,現已不存。作者多次提到台灣人的不衛生:「台人不厭物之污穢。凡自飲食器具至家室井池,塵埃堆積、發異臭而不毫介意。且垢膩滿肌膚,不施沐浴,可怪矣」(婦女濯衣);「台地市街…不潔堆積、溺水泛濫、豚鵝雜還,異臭撲鼻,使人發嘔吐,而台人毫不顧」(不潔);「台人不好湯浴。塵垢充體,則以湯水洗拭手足耳。是以身體常有異臭」(浴場)等。但經過日本五十年公共工程的建設,和整潔習慣的培養,台灣人已經變成相當「清氣性」。反而是戰後國民黨來台,再度帶來髒亂。
佐倉孫三對台灣的美俗不吝稱讚、兼以自省。他讚美台灣人尊師重道,「師弟(按,即師徒)之情,亦有一種可掬者;不似我俗日頹廢,師弟之情漸如路人」(重師道);讚美台灣人酒品好,「操行溫靜,不似我酒家粗豪之態」(紹興酒);讚美台灣夫婦不輕易離婚,「台島破鏡少,而我反之」(娶妻);讚美台灣男女互敬互重,「本島風俗可觀者不鮮。其最可稱者:男女間畫然有別,頗存古國之風。蓋男子營營勵生業,婦女則裁衣、炊食,細心經理。兩者之間,肅然如調琴瑟,未嘗相媟戲淫語、未嘗相紛爭諠怒」(男女有別);更讚美台灣家庭的團圓之風,「台俗之最美者,莫若於一家團欒之風」(一家團欒)。
不過台灣的陋俗,也出現在佐倉筆下。除了女人裹小腳、男人吃鴉片等典型案例外,他還發現兩種駭人習俗:一是「錮婢」,「台地民間之婢女,年迄三、四十,有猶未嫁者;甚則終身禁錮,髮白齒落,尚被轉售」;二是質女,「典質子女,借金於人,名曰媳婦。及破瓜年紀,為娼妓,從賤業。及二十歲以上,尚不得贖還者,比比皆然」,對此他特別斥為「背反天理」。兩者都顯示當時台灣女權的低弱(上段的男女有別,並不包括婢女和典當女),可作為台灣女性史研究的參考。
還有一段,作者也感到駭異:「台人嗜豚肉。每家必畜豚…吸濁水、吃不潔,溺水狼藉,尿糞堆積,怪臭撲鼻,而家人視之如孩兒,愛撫成育。及肥大而屠殺,碧血淋漓,叫聲動人,至此時,家人視之如仇人,毫無悲哀惻隱之色,甚可怪矣。」(畜豚)
土匪作亂常綁票,原漢相爭吃生番
作者對台灣的匪亂有生動的描述:「台地多害物,曰瘴癘,曰生番、曰土匪,是為三害。而土匪之害最慘烈,不可名狀。其嘯集夥黨,多者百餘人,少者二、三十人,各提銃劍,暮夜擁炬火,驀然來襲。壞門戶、破牆壁,奪主翁;主翁不在,則奪子息而去,抑留於深山幽谷之中。以人需償金,或一、二百金或四、五百金,不見金則不放還。若夫不能得財,則舉水牛、雞、豚之屬而奪之。其狀殆似我國往昔山賊者,可謂可惡之極矣。」(土匪)
至其對生番、原漢衝突的描述,則可視為重要史料:「余曾帶特命,巡視宜蘭地方。過羅東,土人齊飛報曰:『昨夜生番襲民家,殺八人,冀賜臨檢。』乃奔就其眾,家眷八口,橫屍相枕,皆無首級;碧血淋漓,腥氣撲鼻,不覺豎毛髮。」(生番)作者說,村民用銃(土槍)打死一名生番,痛恨之餘,剖其胯肉,投鍋煮羹,吃番肉以弔死者。原漢衝突激烈由此可見。不過,佐倉對土匪和生番,倒有一套殖民者才會想到的絕招:向當局獻策,「驅番奴夾擊土匪」,而且奏效。
佐倉孫三的《臺風雜記》是一扇窗子,讓我們窺見120年前既熟悉又陌生的老台灣,頗值得研讀。此外,它也為台灣人示範一個態度:當你站在權力、身分、文明、知識的制高點,遇到一個「位置」(而非水準)比你低的異文化、異民族時,你如何客觀以對,並保持同理心?這是個人修養問題,也是文化涵養問題。
延伸閱讀:
佐倉孫三,《臺風雜記》(《台灣文獻叢刊》第107種,1961年5月出版,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


林美容 
台灣南投縣人 
現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 
   台灣宗教學會創會會長 
學歷: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研究所畢業 
   美國加州大學爾文(Irvine)校區社會科學博士 
經歷:國立台灣大學助教(1977.8-1979.7)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1982.4-1983.6)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1983.7-1989.7)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行為研究組主任(1995.7- 2002.6)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1989.8) 
專長領域:文化人類學、漢人親屬結構、台灣民間信仰 
     民間佛教、宗教與社會、台灣史 
主要著作:《漢語親屬稱謂的結構分析》、《人類學與台灣》 
     《台灣人的社會與信仰》、《彰化縣曲館與武館》 
     《台灣文化與歷史的重構》、《高雄縣民間信仰》 
     《村莊史與鄉土史》、《媽祖信仰與台灣社會》

舉凡衣食住行、社會習俗、宗教信仰、教育程度以及農工商賈、器皿產 物,莫不有所敘述,對於當時的日本人對台灣的認識,可以說是非常有價值的資料。 

台風雜記是敘述日本殖民地時期日本的行政官員佐倉孫三先生,在台灣停留期間中以漢文記載當時台灣的風景事物等見聞,整理歸納的一本書,在1903年即明治36年,由東京國光出版社所出版的一部作品。 

這本書的內容記事共計一百一十四條,舉凡衣食住行、社會習俗、宗教信仰、教育程度以及農工商賈、器皿產 物,莫不有所敘述,對於當時的日本人對台灣的認識,可以說是非常有價值的資料。現由林美容教授編集的台風雜記,從漢文翻譯成現代的白話文,並補充分析當時台灣的風俗特徵、當時出版的目的、及殖民主義時期的狀況與現代的關係,配合照片詳細說明而成《白話圖說臺風雜記:臺日風俗一百年》。


1903年《臺風雜記》(佐倉孫三)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臺風雜記(佐倉孫三)
 臺風雜記(佐倉孫三
◎前言 
《臺風雜記》是日治初期殖民官員佐倉孫三來臺任職期間的筆記,內容包括臺灣文化、風俗、習慣、物產、生活等, 總計一百一十多篇,出版於1903年。
佐倉孫三(1861-1941),號達山,日本福島縣二本松市人。1895年5月,他跟隨第一任臺灣總督樺山資紀抵臺, 成為日治時期第一批來臺的日本官員。佐倉孫三在臺期間,擔任學務、警務等工作,因職務之需,得以遊歷臺灣各地, 認識臺灣風土民情。
佐倉孫三師承日本著名漢學家三島毅,精通漢文,《臺風雜記》即是以漢文書寫。我最近剛完成《臺風雜記》譯述, 將原書文言文譯寫為現代白話中文,並選錄了一些與主題內容相關的日治時期臺灣老照片穿插於內文。原書每篇文章都附有評論, 其中包括作者自評,也有作者友人橋本矯堂、細田劍堂、山田濟齊及《臺灣新報》記者臺灣人某氏等人作評, 亦為本書添色不少。至於作者的觀點,囿於文化差異,也難免有失之主觀之處,然而透過他的描述, 我們得以一窺一百二十年前的臺灣社會風貌。
以下選錄《臺風雜記》數篇,分享給有興趣的讀者們。
圖:鴉煙
 鴉煙
◎ 鴉煙 
臺灣人嗜好鴉片煙的程度,甚至超過食色。
男子大概從十七、八歲開始吸食鴉片,至老年時還無法戒除。
每個家庭的床鋪寢台都擺設煙器,讓人可以橫躺著吸食;有客人來訪,也提供鴉片招待客人。以我觀察的情景, 鴉片煙管大小像洞簫,裝入鴉片液,以燈火燃熱。吸食二、三回之後,漸入佳境。雲霧迷濛,宛如漫遊仙境。 其舒爽感覺,真讓人飄然忘記生死。
一般貧民一天花費二、三十錢;至於有錢人則花費八、九十錢吸食鴉片,而不覺得可惜。花錢事小,鴉片毒害猛烈, 吃久漸染毒癮,面容枯槁,元氣沮喪,很多人因此於無法工作。
清國曾經下定決心要革除鴉片卻遭遇失敗,留下巨大的弊害直到今曰,實在是令人感嘆。或許有人會說:「臺灣人吸食鴉片固然不好,然而日本人嗜好喝酒,醉後吵架爭鬥,倒臥路旁,被警察取締的醉徒也非常多,為了喝酒而傾家蕩產而毫不在乎,這也是令人感嘆啊。」我回答說:「酒可以振奮元氣,適度飲用,有何傷害?因而傾家蕩產、敗壞風俗的人,並不是飲酒,而是沉迷於酒的人。吸食鴉片的弊害是飲酒所無法比擬的!」
【評論】鴉煙的毒害更甚於纏足,都是清朝的社會痼疾,應當儘快制定矯正的方法。而鴉片煙毒深入心腹,漸漸為為毒癮,其症狀比我國酒精中毒者更為嚴重。一會兒休息,一會兒吸煙,精神萎靡,以致於無法工作。我曾經在打狗警察署逮捕土匪,偵訊時,起初這名土匪的對答還像一般普通人,不久就精神恍惚,無法應答。我覺得奇怪,詢問通事,通事回答說:「這就是所謂的癮毒發作。若讓他吸食鴉片就可以恢復精神了。」於是讓他吸口煙之後,他就忽然張眼開口,繼續應答,接受偵訊。於是我才明白煙癮的症狀。目前臺灣的治理無法完全禁絕鴉片,大概也是這個原因吧。
圖:臺灣廟宇
 臺灣廟宇
◎祈禱者 
臺灣婦女信仰神佛的風氣,完全不輸內地人。
大稻埕城隍廟及媽祖宮,農曆元宵時,婦女都盛裝打扮,穿著彩繡衣服,三、五成群,進入廟裡焚香祈禱; 香煙繞繚,香油錢堆得滿滿的,其敬神佛的誠心值得嘉獎。
然而男子拜神禮佛,也像婦女一樣,或割竹根為兩片(筊杯), 形狀像蝦魚,默禱時,將其拋在地面,以其正反轉的情形來卜算吉凶。
或有裸著身體,右手持庖刀、 左手執小旗,一邊跳躍一邊揮刀;庖刀砍地,甚至砍傷額額,流血淋漓,似發瘋的病患,使人悚然豎毛髮,可說是非常的迷信。
【評論】我國也有信徒在嚴寒的天氣沐浴冷水,或裸體踩踏於雪地,或絕食數十天,以向神佛祝禱。豈只是臺灣人才有如此奇異習俗呢?
圖:惜字亭
 惜字亭
◎惜字亭 
官府衙署及街上,處處都有以煉瓦建築的小亭子,形狀如小燈台,稱為惜字亭。
收拾屋外及路上所遺棄字紙,投入惜字亭的爐中焚燒,可說是一種美好的風俗。
我國古時候亦重視字紙,近年來民情風俗浮薄,輕視紙張如鹿土,甚至有投棄廁中而不顧者。今天聽聞臺灣有此風俗,難到不會感到羞恥嗎?
【評論】聽說我國有一位翻譯員承租民屋居住,有一天誤將字紙丟入廁中,屋主看了覺得不忍心,將字紙拾起,清洗乾淨,貼在牆上曬乾。這位翻譯員看見,覺得很不好意思,而向對方道謝。聽到這件事的人,因此都變為更謹慎,以避免再犯同樣的過錯。另外,以前兒童學習寫字,毛筆寫禿之後,就將毛筆供放於管廟,或埋葬於土中,並立碑紀念。如今這種風俗已經漸漸廢棄,真是令人感慨。
圖:婦女濯衣
 婦女濯衣
◎婦女濯衣 
臺灣人並不會討厭物品骯髒。
凡是日常生活使用的飲食器具,及至於家室的水井池塘,塵埃堆積,發出異臭,也不會介意。
且而身體皮膚汙垢油膩,也不想洗澡,實在是令人奇怪。唯有婦女洗濯衣服非常勤勞, 不管是河水、池水,只要有水的地方,就可以洗濯衣服。其洗衣的方式,跪坐水邊, 像是膝蓋著地;洗衣時,或磨擦石面、或棍棒打衣,洗來洗去,打了又打,至衣服乾淨後才停止; 洗衣的辛苦可想而知。而可惜的是洗衣服卻不選擇水質;衣服掠乾後,還留有臭味,令人覺得可厭。
【評論】聽說臺灣人洗濯衣服,會預先貯存尿水於桶中,再加入清水,用來洗衣服,這樣容易除去汙垢及油膩; 此事並非虛誕。我在臺灣三年,民間習俗,大概都知道,但不曉得此事是真的,還是誤傳?
◎牛糞代炭 
我曾經讀過竹添井井先生《清國漫游》的〈棧雲峽雨日記〉。竹添先生住宿於偏僻鄉邑的旅舍, 旅舍主人燒馬糞以取暖。當時我認為他所說的事是虛誕的。去年我遊覽澎湖島,島上的居民畜牛以耕田, 到處堆積牛糞,農夫撿牛糞,或塗?於牆壁,或曬乾後用來燃燒,以替代木炭。於是才相會竹添先生所言不虛。 
【評論】日本的風俗忌諱以穢物投入火中,認為會受到神明的懲罰,所以謹慎相戒,不會將污穢物投於火中。 像這種會屎糞來升火的事情,實在是做夢都想不到。
圖:臺灣街道
 臺灣街道
◎不潔 
臺灣的市街,石砌的牆壁,瓦片的屋脊,漆塗各種色彩,美輪美奐,大概不輪西洋各國。
惟獨街道非常狹窄,路面砌凹凸不平,加上汙垢堆積,又有積水,飼養的豬鵝雜處,異臭撲鼻,使人聞到就想嘔吐,而臺灣人毫無感覺。
而且家裡沒有設置廁所,就在街上設一個大公廁,每個人毫無隱私遮掩的上廁所,也是令人厭惡。 若是有潔癖的人身處在這種環境,將不知作何感想。然而我國領有本島以來,致力於街衢的清潔, 或建造新的排水溝,或填敷砂礫,使道路平坦,車馬舒適的行走。而且挖掘新的水井,取得乾淨的水源, 可以洗澡、洗濯衣裳,比起從前街衢灰塵積垢的情景,差別有多麼大啊。
【評論】清國人勤儉努力賺錢的風氣,大概是一種天性;因此建立市街經營商舖,以謀賺巨額利潤。 所以國家有多餘的財富,百姓生活沒有饑餓,這是最令人欽佩之處。唯獨一生汲汲於賺錢而不顧衛生, 處於汙垢不潔之環境而仍然覺得高興。這是歐美人士所討厭忌諱的事情, 所以時常有不歡迎清國人的議論,真是為清國人感到惋惜。
圖:歌妓
 歌妓
◎歌妓 
臺灣的歌妓,類似我國的藝妓。年紀大約從十二、三至十六、七歲,衣裝鮮麗,打扮艷麗。
來到宴席時,先撥弦歌唱幾回。酒筵之中,與賓客敬酒周旋,賓客隨意賞錢,絲毫沒有作何失禮節的嬌情姿態。
而且吹奏樂器,輕妙自在,有如黃鶯出谷;身材婀娜,有如蓮花,嬌柔可愛。只是與賓客同坐飲食、 以手拭涕鼻這兩件事,與我國藝妓不同而已。
【評論】歌妓與賓客同座一起飲食,又有什麼關係呢?至於用手拭涕鼻,不太衛生,則應該加以改進。
[前人遊記].1903年《臺風雜記》(佐倉孫三)(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第1265篇) - https://goo.gl/BCiFfq


【專文】公平正義,找到了基督教精神!基督徒蔡百銓2017年見證
www.peoplenews.tw查看原始檔十二月 22日, 2017
行公義,好憐恤,謙卑與神同行。 
—舊約聖經《彌迦書》6:8b 
人類生存的唯一目的是在追求上帝的救贖,這個救贖必須落實在人間公義的實現! 
—神學家馬丁路德
1970年代初當我就讀高中時,經常思索歐美先進國家為什麼會遠比台灣進步、富強,我直覺就認定是因為它們信仰基督教之故。我常到教會聽牧師佈道,參加英文查經班與以馬仵斯聖經函授學校,但是因功課太重而未很用功於函授。
大學就讀歷史系,知道歐洲文化有兩大支柱(希臘精神與希伯來精神Hebraism),希伯來精神就是指基督教信仰。但是基督教精神又是指什麼呢?大一時我參加過幾次教會主日禮拜。1975年大三時難得逮到機會而受洗,但是天性內向到近乎自閉的程度,大四居然被牧師趕出、氣出教會
找到基督教的精神
離開教會38年多,2014年10月重返教會。這將近40年歲月,正是台灣政治天翻地覆的時期。我在這期間曾經翻譯與撰寫過宗教方面的學術著作,也曾在大學開授過世界宗教科目。重返教會後,我對於基督教感受特別深刻。我經常自問:為什麼歐美基督教國家,率先建立完備的社會福利制度?為什麼它們能夠開創民主政治與獨立司法?它們信奉基督教,但是基督教精神是甚麼?今年我終於找到答案,豁然開朗。
在我看來,舊約聖經《彌迦書》6:8b一語道盡基督教精神:「行公義,好憐恤,謙卑與神同行」(to do justice, and to love kindness, and to walk humbly with your God)。
「行公義」意指追求公平正義,「好憐恤」意指憐恤弱勢的人道主義精神,而謙卑則是耶穌最強調的涵養。耶穌說:「謙沖自卑者反而會升到高位。」(路加福音18: 14)「與神同行」則意味著時時刻刻遵守神的誡命。
(一)好憐恤:所有宗教共有美德
「好憐恤」意指憐恤居於弱勢的低端人口。這其實是許多宗教的共有美德,但是基督教國家,卻率先建立完備的社會福利制度。為什麼其他宗教信仰的國家,卻光說不練或者聊備一格?這可能必須歸功於歐洲文化,除了希伯來主義外,還有希臘主義之故。
基督教「好憐恤」,踐履到世界!耶穌離開人間之前,號召門徒「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馬可福音16:15)。傳教士懷著拯救世人靈魂的使命感,梯山雲海,前往世界各地傳道與行醫。就在我們台灣的窮鄉僻壤,也經常可以看到神父與修女身影,默默行醫與傳道、行善(註釋)。
(二)行公義:基督教特有精神
「行公義」意即實踐公平正義(righteousness, justice),這就是基督教獨具而其他宗教最缺乏的精神。在新舊約聖經裡,我們經常可以發現相關章句。這種追求公義的精神,必然是歐美國家,能夠率先建立民主政治與獨立司法的基因。
請問世界上有哪個宗教信仰,像基督教這麼高調標榜「公平正義」?台灣人自然的民族性,是否包含追求公義與正義感?台灣人的追求是什麼?台灣多數宮廟山川脊上面豎立著福祿壽三星。三星拱照,象徵著台灣人追求財富、官祿、長壽的價值觀。
從台灣傳統價值觀來看,耶穌貧賤、短命、橫死,一無是處。但是很抱歉,耶穌開創的基督教,卻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信仰。美國皮屋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統計,2015年全球31.2%人口23億人,是基督徒,24.1%人口18億人穆斯林。換句話說,全球53.3%逾半人口至少相信耶穌是先知,只是穆斯林不願意承認他是上帝之子而已。為什麼耶穌與基督教能夠打動這麼多人口的心弦?
公義使邦國高舉
什麼特質能夠提升國家的崇高地位,值得別國刮目相看?在基督教價值觀裡,能夠使國家地位崇高的要件,不是物質財富,不是軍事實力,而是公平正義。所羅門王說:「公義使得邦國高舉,犯罪使得人民應該遭到譴責」(Righteousness exalts a nation, but sin is a reproach to any people, ESV)(箴言 14:34a)
台灣人民大多缺乏正義感。台灣政府包庇犯罪,宛如盜匪集團的共犯結構!試問台灣法官「有錢判生、無錢判死」,蔡英文政府是否真心想要矯正?還是只會說「心有餘力不足」。這種公義蕩然的國家,有甚麼值得我們自豪的?台灣詐騙集團行走全世界國內外,政府真的束手無策嗎?台灣在國際社會上,建立了什麼形象?
普遍缺乏正義感的國家裡,司法改革與轉型正義,喊喊口號罷了,頂多做些揚湯止沸的表面工作。俗語說「司法乃是正義的最後防線」。缺乏正義,這道最後防線必然失守。詐騙集團橫行霸道,包庇他們或喜歡政治分贜的共犯結構卻「標榜改革」,這實在很諷刺!台灣最需要什麼改革?答案就是前總統李登輝說的:心靈改革
秉公持義,比拜拜更蒙神悅納
台灣人喜歡拜拜,舊約時代的猶太人亦然。基督教揚棄拜拜,因為體認神最喜歡的不是拜拜,而是「追求公義」的行為。舊約聖經《利未記》規定五種拜拜(祭祀),但是承認行使公義比拜拜更重要。《箴言》21:3就說「秉公持義比拜拜(祭祀)更蒙神悅納」(To do righteousness and justice is more acceptable to the Lord than sacrifice.)。正義也是《天主教教理》揭舉的7種美之一,其他6種包括謹慎、節制、勇氣或堅忍、信、望、愛)。
正邪不兩立!
基督教追求公義。正邪不兩立,是非分明,沒有模糊空間。聖經經文洋溢這種精神,例如「你們說話應該如此: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再多說就是出於邪念。」(馬太福音 5:37)
其他經文還有「不要留給惡魔立足餘地」(以弗所書4:27)、「那殺身體而不能殺靈魂的,不要怕他們」(馬太福音10:28)、「秉公行義使義人喜悅,使作孽的人敗壞」(箴言21:15)、「大衛做以色列王,向人民秉公行義」(撒母耳記下8:15)等等。
但是在這五濁惡世裡,追求公義的義人經常遭到迫害。耶穌在《登山寶訓》裡,安慰他們,特別為他們祈福。他說:「渴求公義的人有福了,追求公義而受迫害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馬丁路德: 救贖在於落實人間公義
人類如何獲得救贖?「獲得救贖」可以詮釋為進入佛教的西方極樂世界,或是進入道教與基督教的天堂。神學家馬丁路德認為想要獲得救贖,唯有實踐公義!他說:「人類生存的唯一目的是在追求上帝的救贖,而這個救贖,必須落實在人間公義的體現!」請問世界上還有哪個宗教,這麼詮釋救贖的?還有哪個宗教這麼強調「人間公義」的?
我們市井小民如何落實人間公義?消極地就是獨善其身,不要協助惡人作惡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積極地就是「兼善天下」,譴責與打倒為非作歹的政客與惡棍。我們好人相信神,認為正義應會盛行人間,但是實況並非經常如此。我們應該藉著神賦予我們的力量,與神共同推展正義。當更多人列身於神的陣營時,邪魔必然勢窮力蹙
台灣基督徒為上帝作見證
耶穌勉勵門徒「作鹽、作光」。作鹽充當防腐劑,作光光照世界,驅散邪惡黑暗勢力。台灣基督徒為上帝作了美好見證。1970年代戒嚴期間,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發表3篇人權宣言,當事人預先寫好了遺囑。一百多年前,日本警政官員佐倉孫三更讚美台灣基督徒視死如歸
1898年佐倉孫三的《台風雜記》出版。他在〈耶穌教〉這篇裡讚美說:「台人信耶穌教。觀十字會塔聳立於街上,又觀信徒集合唱讚美歌,亦盛矣...…。余曾觀台人坐叛逆罪處斬首刑者,概從容就死,毫無鄙怯之態,竊怪焉。自今日思之,知宗教之力居多矣。」(民報2017-03-19李禎祥「《台風雜記》:遇見120年前,台灣人的美麗與怪異」)
耶穌勉勵門徒「作鹽、作光」。作鹽充當防腐劑,作光光照世界,驅散邪惡黑暗勢力。(圖/創用CC授權)
(三)更願神的旨意行在台灣
打造公平正義的國度,打造人間為天國!
這必然是全世界各種族、各國家裡的有志之士,潛意識裡的共同心願,這必然也是基督教能夠打動各地有志之士的心弦,而傳遍全世界的主要原因。
耶穌在《主禱文》開頭說道:「我們在天上的父,但願世人都尊您的名為聖,但願您的國降臨。但願您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註釋:附帶談一個翻譯問題。基督教(Christianity)包含東方基督教與西方基督教,西方基督教,包含天主教與抗議教(Protestantism)。但是台灣卻把Protestantism翻譯為基督教,宛如天主教不屬於基督教大家庭似的(按:抗議教Protestantism是指1517年馬丁路德向教宗抗議、掀起宗教改革後出現的新興教派,例如:信義會或路得會、浸信會、長老會等等)。台灣學術界發現這種翻譯錯誤,但是不思把Protestantism正名為抗議教,反而把Christianity改譯為基督宗教。頭痛醫腳,腳痛醫屌,這就是台灣學術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