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布施錫蘭山佛寺碑」中文碑文    斯里蘭卡加勒》三寶大人在哪裡? - 走著走著,就到這裡 - udn部落格 https://bit.ly/3SOEVtS
大明皇帝遣太監鄭和、王貴通等,昭告於佛世尊曰:仰惟慈尊,圓明廣大,道臻玄妙,法濟羣倫。歷劫沙河,悉歸弘化,能仁慧力,妙應無方。惟錫蘭山介乎海南,言言梵剎,靈盛翕彰。比者遣使詔諭諸番,海道之開,深賴慈佑,人舟安利,來往無虞。永惟大德,禮用報施。謹以金銀織金、紵絲寶旛、香爐花瓶、表裏燈燭等物,布施佛寺,以充供養。惟世尊鑒之。
總計布施錫蘭山立佛等寺供養︰金壹阡錢、銀伍阡錢,各色紵絲伍拾疋、各色絹伍拾疋、織金紵絲寶旛肆對,納︰紅貳對、黃壹對、青壹對。古銅香爐伍對、戧金座全古銅花瓶伍對、戧金座全黃銅燭臺伍對、戧金座全黃銅燈盞伍個、戧金座全硃紅漆戧金香盒伍個、金蓮花陸對、香油貳阡伍佰觔、蠟燭壹拾對、檀香壹拾炷。
峕永樂七年歲次己丑二月甲戌朔日謹施
斯里蘭卡加勒》三寶大人在哪裡? - 走著走著,就到這裡 - udn部落格 https://bit.ly/3SOEVtS


鄭和布施錫蘭山佛寺碑漢文通解|Airiti Library 華藝線上圖書館

布施錫蘭山佛寺碑 明朝
鄭和等1409年        
此碑在1911年斯里蘭卡西海岸大城加勒(Galle)修路時發現。碑文以中文為主,另橫書泰米爾文、波斯文。此碑今由斯里蘭卡「可倫坡國家博物館」永久典藏,是鄭和航海留在海外最珍貴文物中的無價之寶,也是該館唯一的一塊中國碑。
大明皇帝遣太監鄭和、王貴通等,昭告於佛世尊曰:仰惟慈尊,圓明廣大,道臻玄妙,法濟羣倫。歷劫沙河,悉歸弘化,能仁慧力,妙應無方。惟錫蘭山介乎海南,言言梵剎,靈盛翕彰。比者遣使詔諭諸番,海道之開,深賴慈佑,人舟安利,來往無虞。永惟大德,禮用報施。謹以金銀織金、紵絲寶旛、香爐花瓶、表裏燈燭等物,布施佛寺,以充供養。惟世尊鑒之。
總計布施錫蘭山立佛等寺供養︰金壹阡錢、銀伍阡錢,各色紵絲伍拾疋、各色絹伍拾疋、織金紵絲寶旛肆對,納︰紅貳對、黃壹對、青壹對。古銅香爐伍對、戧金座全古銅花瓶伍對、戧金座全黃銅燭臺伍對、戧金座全黃銅燈盞伍個、戧金座全硃紅漆戧金香盒伍個、金蓮花陸對、香油貳阡伍佰觔、蠟燭壹拾對、檀香壹拾炷。
峕永樂七年歲次己丑二月甲戌朔日謹施。
鄭和布施錫蘭山佛寺碑 -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https://bit.ly/48lNu4h


布施錫蘭山佛寺碑鄭和碑被史學家稱為「鄭和布施碑」、「三種文字碑」,是一九一一年工程師托瑪林在斯國南部港口城市加勒發現,清楚載明鄭和在一四○九年前後,曾經數訪斯里蘭卡。在斯里蘭卡獨立後,這塊碑被送到首都可倫坡國立博物館保存。碑文記載鄭和等人受明朝皇帝派遣下西洋時,至斯里蘭卡巡禮聖蹟,並到佛寺布施香禮的情況,同時碑上還列有布施祭品清單,碑文落款為明代永樂七年二月。
鄭和碑以當時印度洋地區商人通用的三種文字雕刻,除了中文,還有泰米爾文和波斯文。根據研究,泰米爾的碑文表示對泰米爾人信奉的婆羅門教毗濕奴神的敬意;波斯碑文表示對伊斯蘭教信奉的真主敬仰之情;兩種文字都記載鄭和一行向他們的宗教神靈敬獻禮的情況。
斯里蘭卡史學家、倫敦大學博士洛娜.德瓦拉賈表示,鄭和身為穆斯林,卻能在一塊碑上以三種宗教為對象,表示出同樣的禮敬與尊重,反映鄭和及明朝廷對各國人民的尊重和宗教上的寬容,同時反映鄭和一行希望其經濟、文化交流活動,不至受宗教對立所影響鄭和布施碑 證明尊重各宗教 https://bit.ly/3UuoiVV

鄭和下西洋/共享太平之福-厚往薄來-“齎賜經濟”/(1405

大明  
皇帝遣太監鄭和、王貴通等昭告于佛世尊    曰:仰惟慈尊,圓明廣大,道臻玄妙,法濟群倫,歷劫河沙,悉歸弘化,能仁慧力,妙應無方。惟錫蘭山介乎海南,信言梵剎,
靈應翕彰。比者遣使詔諭諸番,海道之開,深賴慈佑,人舟安利,來往無虞。永惟大德,禮用報施。謹以金銀、織金、紵絲、寶旛、香爐、花瓶、表裏、燈燭等物,布施佛寺,以充供養。惟      世尊鑒之。 
總計布施錫蘭山立佛等寺供養:金壹阡錢、銀伍阡錢、各色紵絲伍十疋,各色絹伍拾疋,織金紵絲寶旛肆對,納:紅貳對、黃壹對、青壹對。古銅香爐伍個戧金座全,古銅花瓶伍對戧金座全,黃銅燭臺伍對戧金座全,黃銅燈盞伍個戧金座全。硃紅漆戧金香盒伍個、金蓮花陸對、香油貳阡伍佰觔、蠟燭壹拾對、檀香壹拾炷。 
峕永樂柒歲次、己丑二月、甲戍朔日謹施。 
--------
此碑湮沒數百年,可幸大體保存完好,是鄭和下西洋壯舉中最真實的歷史見證。全碑高 144 厘米、寬 77 厘米、厚 12 厘米,為輝綠岩岩質,石質略顯灰綠色。碑首雕有五
爪雙龍,碑沿則為「唐草文」邊飾。下刻三種文字,中文居右,楷書陰刻 11 行,計 265字;泰米爾文居左上,計 23 行;波斯文位左下,計 22 行﹝11﹞。碑文以中文為主,直書,兩種外文則由右向左橫書。此碑不大,高不及一人,在中國石碑中算是中型,但十分精緻,文彩煥然。碑體及紋飾皆明代風格,雖經歷了 600 年,仍引領觀者注目!但碑座已佚而不存。 
此碑的三種文字,分別代表 15 世紀初錫蘭做為印度洋中一個國際大商港的文化背景。中文是碑主鄭和的母國文字;泰米爾文是當時錫蘭的通用文字;而波斯文則是當時海商貿易所使用的國際語文,目前除中文已解讀外,泰米爾文也已譯出﹝12﹞,對古波斯文譯解,則因碑刻漫漶,仍有相當難度。根據中文文本,已有英文轉譯本﹝7﹞及日
文譯本﹝6﹞。 〈布施錫蘭山佛寺碑〉雖用三種不同文字,但布施禮品名單相同,「奉禮」對象則各不相同。當時錫蘭有三種不同宗教信仰,都有其特別意義。一種是佛教、一種是印度教、一種是伊斯蘭教,所以鄭和在中文碑文中所貢奉的是「佛世尊」(釋加牟尼);在泰米爾文中所貢奉的則為印度教的「神」(濕婆);而波斯文中則獻給「伊斯蘭教之光」,也就是真主阿拉。這種審慎的安排,確實具有面面俱到的智慧,這可能也是鄭和七下西洋都能順利成功的一個原因。 
鄭和出生於雲南昆陽(今晉寧)的伊斯蘭家庭,原姓馬,後因「軍功」賜姓「鄭」,父親馬哈只到過麥加朝聖。鄭和出生時即授予經名「三保」(Abdul Sabbur 之音譯,乃「真主之僕」之意),此即後世尊稱鄭和為「三保太監」的原由。後來將「保」改書為「寶」,形成了很大解釋上的混淆,其實「三保」就是鄭和(原姓馬)的經名(小名),乃由「阿訇」授予,此為伊斯蘭信仰習俗,可以確定。 鄭和第三次下西洋(實即印度洋),在抵達錫蘭前,曾經統一的島國已經分裂成三個敵對政府,以錫蘭人為主的政權掌握島嶼的中部,主要信奉佛教;來自印度南部的泰米爾人,信奉印度教,居於北部;而南部則多是信仰回教的阿拉伯人,三者常處於交戰狀態,鄭和的到達實處於危險情況,並發生了戰鬥,因戰勝才能繼續前行。 
鄭和第三次下西洋於永樂六年(1408)9 月 28 日奉詔,於永樂七年(1409)12 月由閩江口五虎門開洋,於永樂九年(1411)6 月 16 日返回,乃第三次穿麻六甲海峽到
錫蘭,並第一次越印度洋到波斯灣的忽魯謨斯。 鄭和在 15 世紀初葉的 28 年間(1405-1433),七下西洋,在海外各國「封山勒銘」、「布施立碑」多有,即使是「御碑銅鐘」、「碑亭鐘亭」也建了不少,但到了 600 年後的今日,能倖存者實在絕無僅有。而〈布施錫蘭山佛寺碑〉以鄭和伊斯蘭信徒的身份,禮「佛」尊「神」,恰代表了當時東方三大宗教亙敬的胸懷。此碑能歷劫不毀,也算得是「佛世尊」的天意,也可視之為「宗教互敬」先賢賞賜後人的歷史恩典。除「布施碑」外,在蘇門答臘最北端之亞齊另存有「鄭和銅鐘」一口,此鐘與福建南平「鄭和鐘」型制相同,應屬同時期鑄造,略晚於鄭和七航,由中國帶往當時麻六甲海峽西口要衝亞齊者,此鐘現存「亞齊博物館」花園中,建有鐘亭保護,也是無上珍品。 就碑論碑,因漢、滿、蒙、回、藏等均是我國文字,所以我國歷代碑刻中另有兩種外文者,實不多有,可以說鄭和〈布施錫蘭山佛寺碑〉是中國碑刻中的一大異數!鄭和〈布施碑〉不僅是鄭和航海歷史的見證,它也「見證」了 15 世紀初年中國與南亞國家間的海商貿易、宗教交流與歷史友誼。 
此碑使用華南常用的硬質火成岩閃長岩,主要組成礦物為角閃石和長石,無石英,呈灰綠色,耐風化力強,不易磨蝕,故能保存 600 年而無大傷。依碑記時間為永樂七年
(己丑)二月,顯然是在南京奉詔之後刻就,隨「寶船」前往錫蘭,並於布施後留於當地。 
作者因無泰米爾文和波斯文知識,完全無由置喙,對整體碑額、碑文和邊飾也只看過複製照片,難以作進一步推敲,但對漢文碑文之通解,筆者自認雖不敢說完滿,但出
現錯失之機率想已極小,但仍請海內外學者多多指教,使此歷史名碑能正確解讀流傳,
有功於後世! 

鄭和布施錫蘭山佛寺碑漢文通解|Airiti Library 華藝線上圖書館


印度洋海域驚現明代石碑 鄭和下西洋的真實目的浮出水面 | 印度洋海域 | 明代石碑 | 明成祖朱棣 | 鄭和下西洋 | 真實目的 | 滿剌加 | 希望之聲 https://bit.ly/49oYA9n
 《鄭和布施碑》“鄭和之業,其主動者,實絕世英主明成祖其人也”。鄭和七下西洋的故事在中國廣為流傳,時至今日仍舊是無數中國人的驕傲。在《明史鄭和傳》當中記載,當時的大明皇帝明成祖朱棣之所以會讓鄭和下西洋,就是為了尋找失蹤已久的建文帝,然而這一說法並沒有得到歷史學家的認同!時至今日,關於鄭和下西洋的真正緣由仍舊眾說紛紜。直至人們在印度洋海域打撈出了一塊明代石碑,才使得鄭和下西洋的真實目的浮出水面。那麼這塊石碑上究竟寫了什麼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段塵封已久的歷史。
1911年,一位名叫湯普森的英國考古學家在斯里蘭卡東部海域進行考古活動時,偶然在一個漁村附近發現了一塊古舊的石碑。這塊石碑表面磨損嚴重,幾乎已看不出原來的樣子,於是湯普森將石碑帶回倫敦詳細鑒定。在湯普森細細清洗石碑表面後,一個一個彷彿蝌蚪一般的文字浮現出來。這種奇特的文字使在場的語言學家陷入了迷惑,就在人們打算放棄時,一位學識淵博的翻譯專家看出,這是中國明代的文字。這塊石碑就是明代永樂年間,鄭和下西洋訪滿剌加(今斯里蘭卡)時所立,用以紀念此次友好往來!
一個偶然的發現,讓這塊沉寂了四百多年的石碑重新回到人們視野,它開啟的是重新認識鄭和下西洋的歷史之門。在這塊石碑被發現之前,人們對鄭和下西洋的歷史了解還十分有限。鄭和下西洋究竟出於何種目的?史書上對此也解釋不一。這塊石碑的出現,為破解這個歷史謎題提供了珍貴線索。我們不得不回到600年前的明朝,當時正值一個多事之秋,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忙於經營這新生的王朝,但很快就遇到了繼承人問題。他原本立皇太子朱標為嗣,但朱標早逝後,只得立孫子朱允炆為繼承人,就是後來的建文帝。
然而,朱元璋晚年又封多位兒子為藩王,其中以四子朱棣勢力最大。朱棣出任燕王,掌握軍政大權。公元1398年,朱元璋去世,建文帝即位,出於集權考量,建文帝開始削藩。而朱棣直接發動了靖難之役,最終稱帝,是為明成祖。建文帝在這場戰役結束之後,下落生死不明。於是朱棣派遣鄭和下西洋搜尋建文帝的下落,也進一步打擊建文帝的勢力。永樂三年(1405年),明成祖任命鄭和為正使,王景弘為副使,率領外洋班師27800人,搭乘63隻巨艦自蘇州劉家港啟航,正式開啟了史無前例的遠洋之旅。
據石碑上的記載,鄭和第一次航海就歷時兩年余,長達3萬餘里。鄭和率領一支龐大的船隊,載着豐厚的貢品,船隊里不僅有水手舵工,還有翻譯、醫官等,甚至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工匠。鄭和在訪問各國時,會帶來這些技藝嫻熟的工匠向當地人民展示各種手工技藝,中外文化在船隊上充分交融。可以說鄭和船隊是一支海上大國的命脈,更是一支海上文明的使者。永樂十五年(1417年),鄭和船隊訪問了滿剌加。當時的滿剌加國王想強佔明朝船隊所帶的貢品,遭到鄭和的堅決反對,之後鄭和以武力制服滿剌加國王,並立其弟龍牙兒為新王。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鄭和訪問各國,並不像西方殖民者那樣強佔土地。相反鄭和奉行“武力不凌人”的理念,即便遇到當地君主的無理行為也堅持正義原則,不失大明朝使者的尊嚴。鄭和給滿剌加帶去了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等禮物,滿剌加國王也回贈了寶藏。兩國以禮相待,造福當地百姓。從這件歷史可以看出,鄭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是宣揚大明威德,傳播中華文明,穩定東南亞局勢,而非征服佔領。這也給後人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視角去審視這段歷史,鄭和與滿剌加的邂逅是多舛歷程中的一環。
據石碑記載,鄭和下西洋途中曾遭遇驚濤駭浪,船難頻發。一次,鄭和的大船在印度洋遭遇颶風,彷彿要把船吞噬,船上的人面露驚恐之色,生死一線之間。就在船快要翻覆之時,鄭和在船尾祈求上天保佑,只見浪頭忽然平息了下來,退散開去,人們這才長舒一口氣,將這視為上天的眷顧。鄭和與滿剌加國王立碑紀念這歷史性的邂逅,留下了千古佳話,但這塊碑石也經歷了坎坷的命運。自鄭和立碑,直到1911年被英國人發現,這塊石碑已傍水400餘載才再度重見天日。
鄭和下西洋不僅彰顯了明朝的國力強盛,同是也促進了中國的文化等方面的發展。鄭和在下西洋途中見識了海外的人文風情,同時也帶回了許多中國本土沒有的農作物種子,讓中國的農產品種植種類更加繁多,豐富了百姓的飲食。而《鄭和布施碑》的打撈現世,也豐富了鄭和下西洋的史料,讓人們對那段輝煌的歷史有了更加詳盡的認知。

鄭和下西洋/共享太平之福-厚往薄來-“齎賜經濟”/(1405鄭和下西洋/共享太平之福-厚往薄來-“齎賜經濟”/(1405鄭和下西洋/共享太平之福-厚往薄來-“齎賜經濟”/(1405


布施錫蘭山佛寺碑是鄭和第二次下西洋,即永樂七年(1409年)布施錫蘭山當地佛寺所立的一塊三語石碑。
1911年,該碑為英國工程師托馬林(H. F. Tomalin)在斯里蘭卡南部港口加勒(Galle)發現,現收藏於斯里蘭卡可倫坡國家博物館[1]。碑文由三種文字,中文、泰米爾文和波斯文寫就。其中泰米爾文和波斯文風化嚴重,難以辨認,中文部分大體可識。該碑製作考究,推測為在鄭和出發前於南京刻制完好後攜帶至斯里蘭卡安置[2]。
明朝《殊域周咨錄》記載,永樂七年,中使鄭和偕行人泛海至其國。齎金銀供器、彩妝織金寶幡,布施於其寺。永樂十四年,錫蘭王遣使偕占城、爪哇諸國貢馬及犀象方物。中官鄭和等齎敕及錦綺紗羅彩絹等物,往賜各國王
布施錫蘭山佛寺碑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UvAsOa

鄭和下西洋/共享太平之福-厚往薄來-“齎賜經濟”/(1405鄭和下西洋/共享太平之福-厚往薄來-“齎賜經濟”/(1405鄭和下西洋/共享太平之福-厚往薄來-“齎賜經濟”/(1405鄭和下西洋/共享太平之福-厚往薄來-“齎賜經濟”/(1405鄭和下西洋/共享太平之福-厚往薄來-“齎賜經濟”/(1405鄭和下西洋/共享太平之福-厚往薄來-“齎賜經濟”/(1405

對於古代中國東南沿海的居民而言,海上絲路令貿易更加蓬勃。(新華社)
緣繫千年 錫蘭保有鄭和布施石碑 - 話題觀察 - 旺報 https://bit.ly/3SOCJ5Y
此次斯里蘭卡考古隊領隊陳傑日前表示,海上絲綢之路大致是從大陸東部沿海城市出發,途徑越南,到南海諸國,然後穿過印度洋,進入紅海抵達東非和歐洲的路線。從世界範圍看,在這條貿易道路上,斯里蘭卡處於非常重要的地位。
斯里蘭卡舊稱錫蘭。中國和斯里蘭卡的交往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東晉高僧法顯曾到達斯里蘭卡,留下著作《佛國記》;唐代《大唐西域記》有若干關於斯里蘭卡的記載;明朝著名航海家鄭和率領龐大船隊七下西洋,歷時30年,曾經多次到過斯里蘭卡。斯里蘭卡也留下很多反映絲綢之路相關的遺跡和遺物。目前,斯里蘭卡發現與中國相關最早的一件文物是絲綢殘片,距今已有2000年歷史。
永樂七年,鄭和第二次下西洋就在斯里蘭卡賈夫納(Jaffna)停留,留下《鄭和佈施錫蘭山佛寺碑》。該石碑正面從右至左、從上至下分別有中文、泰米爾文、波斯文三種陰刻文字,目前只有中文能夠清晰解讀。碑文記錄了鄭和、王景弘等人在錫蘭山佛寺,布施金銀、織金、寶幡、香爐、花瓶、燈燭、檀香等物品的經過。這個石碑在1911年被發現,現存放在斯里蘭卡國家博物館,體現中國和斯里蘭卡的交往歷史。
其他與中國有關的文物還有瓷器、銅錢等。阿努拉達普拉、波隆納魯瓦、雅帕忽瓦分別是西元前6世紀到13世紀的斯里蘭卡王城,這些王城中都曾經出土過中國的瓷器和錢幣。阿努拉達普拉古城中的無畏山寺院,是法顯當時在斯里蘭卡的居所,也被記入了《佛國記》中。
緣繫千年 錫蘭保有鄭和布施石碑 - 話題觀察 - 旺報 https://bit.ly/3SOCJ5Y


鄭和下西洋/共享太平之福-厚往薄來-“齎賜經濟”/(1405

鄭和最早發現美洲/《坤輿萬國全圖》,是一幅由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於神宗萬曆三十年(1602年)所製的世界地圖,是第一幅出現美洲的中文地圖。/1502年最早的顯示葡萄牙在東方和西方的地理發現的地圖--坎迪諾平面球形圖/1507年瓦德西穆勒世界地圖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l96zXO

福船-中國古代優秀船型,亦稱「大福船」。福船是一種尖底海船,以行駛於南洋和遠海著稱。明代一種巨型戰船/鄭和寶船即是福船/鄭芝龍與鄭成功父子更是充分利用福船的遠航性能,將之發展成為商戰兩用船/《中國水密隔艙福船制造技藝》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0年“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TFTZee

鄭和寶船/鄭和的艦隊在1405年時已經能稱霸世界/1424年朱高熾為朱棣的長子,於永樂二十二年八月接帝位,接位後即下旨「罷西洋寶船」命令停止寶船出使西洋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7BxzxK

法蘭西斯·德瑞克/英國著名的私掠船長、探險家和航海家,據知他是第二位在麥哲倫之後完成環球航海的探險家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FbTZUs


明朝,許多圖、藉、方志對南海諸島的記載已經不勝枚舉。如「七下西洋」的鄭和因長期航行在南海中,繪有《鄭和航海圖》,內中標出了「石星石塘、萬生石塘嶼、石塘」等島群名稱和相對位置。而從古籍方面來說,鄭和下西洋的隨從人員費信著的《星槎星覽》、馬次著的《瀛涯勝覽》、鞏珍著的《西洋番國誌》等書中,對南海及南海諸島的記載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資料。
其後出現的航海著作,如1527年顧蚧的《海槎余錄》、黃衷的《海語》等書,對南海航行、島礁分佈及地理特徵也都有詳細的描述。而彼時的海防著作,無不把南海諸島作為中國海防的「門戶」和「天塹」。如明武宗正德七年(1512年)《廣東通志》中就有「立海防營於萬州」的記載,正德《瓊台志》中也已把西沙、南沙群島作為中國的海防區域。
此外,在永樂、宣德年間,鄭和下西洋時,曾到西沙群島巡視,其同行者有費信和馬歡二人,他們在書中曾記載其事。鄭和乃朝廷命官,其視察行動,可以作為主權的見證。
明初,海南設立統一的地方行政管理機構——瓊州府,隸屬廣東。恢復崖州、儋州、萬州,將南海諸島劃歸瓊州府領屬的萬州管轄,並明確區分為「南澳氣」、「七洲洋」、「萬里長沙」、「萬里石塘」等四大島群(即今的東沙、西沙、中沙、南沙群島) https://is.gd/NWfCa5

鄭和下西洋/共享太平之福-厚往薄來-“齎賜經濟”/(1405


厚往薄來
【名稱】:厚往薄來
【拼音】:hòu wǎng báo lái
【釋義】:在交往中施予豐厚而納受微薄。
【出處】:《禮記·中庸》:“厚往而薄來,所以懷諸侯也。”孔穎達疏:“厚往,謂諸侯還國,王者以其材賄厚重往報之。薄來,謂諸侯貢獻使輕薄而來。如此,則諸侯歸服。”
【例子】:不利其土地,不勞其人民,~,羈縻而已。<br>★明·陳子龍《用夷目兵》
【序號】:28076


鄭和下西洋/共享太平之福-厚往薄來-“齎賜經濟”/(1405

一帶一路


美防長:中國擴張勢力 似效法明朝「朝貢制」

2017-02-09  19:12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外號「瘋狗」的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James Mattis)本月初接連出訪南韓、日本,談到中國,馬蒂斯說,中國似想像明朝的朝貢制一樣,把周邊地區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

  • 美防長馬蒂斯說,中國似想像明朝的朝貢制一樣,把周邊地區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彭博)

    美防長馬蒂斯說,中國似想像明朝的朝貢制一樣,把周邊地區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彭博)

《日經中文網》評論員秋田浩之在一篇文章中指出,針對中國在南海和東海擴張勢力,馬蒂斯在記者會僅說「正在加強對決行動」,但其未公開的發言中,對中國有相當嚴厲的觀點。多位相關人士透露,馬蒂斯表示,美國在南海不會採取以往寬容的態度,將為保衛航行自由而行動。

馬蒂斯還以「明朝」比擬中國,據了解,他表示,中國似乎想要恢復明朝的冊封體制(即朝貢制),他認為中國試圖利用軍事及經濟力量,把周邊地區全部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他說,這種作法在現代世界絕對行不通。

另外,《朝鮮日報》指出,南韓外交人士透露,馬蒂斯在與韓方討論北韓核威脅問題時,表示「我們應該讓北京感覺到平壤並非『資產』,而是『負擔』」。


 

在“厚往薄來”這種頗具中國特色的“齎賜經濟”刺激下,東南亞的“朝貢者”們,免費搭乘鄭和的偉大艦隊,到中國大做其朝貢“生意”,只要向大明政府獻上幾句好話和幾個媚 

鄭和下西洋/共享太平之福-厚往薄來-“齎賜經濟”/(1405

鄭和下西洋 弘揚燦爛中華文明(上)
宣揚明成祖遠大理想 與海外諸國共享太平之福
劉曉
鄭和下西洋,宣揚明成祖朱棣「共享太平之福」的美好理想,向世界展示燦爛的中華文明。(網路圖片)

更新: 2016-06-11 7:35 AM 標籤: 明成祖, 朱棣, 鄭和, 鄭和下西洋

明成祖時期,亦積極開展與周邊其它國家的外交,並改變明太祖朱元璋時期的「海禁」政策。比如明成祖朱棣從1403年開始派使臣到安南、日本、暹羅(泰國)、高麗、爪哇、西域等國訪問,建立友好關係,而鄭和下西洋更是擴大了明朝在海外各國的影響,用《明史》的話來說就是「示中國富強」,用明成祖的話來說就是「宣教化於海外諸番國」,傳遞「共享太平之福」的美好理想,而實現這一美好理想貫徹在其所有的對外交往中。

鄭和下西洋

鄭和下西洋/共享太平之福-厚往薄來-“齎賜經濟”/(1405

鄭和原姓馬,小字三保,回族人,祖居雲南昆陽州(雲南晉寧)。史載,他「身長七尺,腰大十圍,四岳峻而鼻小。眉目分明,耳山過面.齒如編貝,行如虎步,聲如洪鐘」。

明太祖統一雲南後,鄭和被閹入宮,靖難之役中從燕王起兵有功,朱棣賜他姓鄭,提拔為內官監主管太監。當時侍奉皇族的有十二監,內官監主管宮室陵墓的建造、銅錫飾品的鑄造以及各種器皿的購置等。因其舊名為「三保」,所以又被稱為「三保太監」。

當明成祖決定派遣出使西洋的船隊時,「姿貌才智,內侍中無與比者」的鄭和成為合適的人選。明成祖任命鄭和為下西洋的正使,由他率領龐大的船隊。不同朝代對「西洋」有不同的定義,明朝時「西洋」的概念與元朝時相同,指的是蘇門答臘島以西的北印度洋及其沿岸地區,包括孟加拉灣及其沿岸,印度半島、阿拉伯海及其沿岸,阿拉伯半島及東非海岸一帶

從永樂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的28年間,鄭和先後七次下西洋,成為聞名世界的一件盛事。

鄭和船隊出訪東南亞、南亞、西亞,遠至阿拉伯地區和東非,歷經亞、非占城(越南南部)、真臘(柬埔寨)、暹羅(泰國)、滿剌加(馬六甲)、彭亨(馬來西亞)、蘇門答臘、舊港、爪哇(在印度尼西亞)、榜葛剌(孟加拉)、古里(印度西南海岸卡利庫特)、柯枝、瑣里、加異勒(印度半島)、錫蘭山(斯里蘭卡)、溜山(馬爾地夫)、忽魯謨斯(波斯灣口)、祖法兒、阿丹(阿拉伯半島)、木骨都束、卜剌哇、竹步(索馬利亞)、麻林(肯尼亞的馬林迪)等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史稱「鄭和下西洋」。

鄭和艦隊下西洋的路線(玖巧仔/維基百科)
十五世紀規模最龐大的船隊

鄭和率領的船隊堪稱十五世紀規模最為宏大的船隊。其數量大,種類也多,史無前例,充分說明當時中國的造船技藝之先進。

隻船隊由二百多艘同用途、不同船型的遠洋海船組成,其中包括寶船,意思是「運寶之船」,它是鄭和率領的海上特混艦隊的旗艦。據鄭和隨行人員鞏珍的目擊紀實,說這種寶船「體勢巍然,巨無與敵」。

另據《明史•鄭和傳》記載,鄭和航海寶船共63艘,最大的長四十四丈四尺,寬十八丈,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根據《中國度量衡制史》記錄明尺31.1厘米計算,船長139米,寬56米;若按出土的明代木尺實物28厘米計算,船長124米,寬50米。寶船有4層,船上9桅可掛12張帆,錨重有幾千斤,要動用200人才能啟航,一艘船可容納千人。

鄭和下西洋/共享太平之福-厚往薄來-“齎賜經濟”/(1405
鄭和下西洋,向世界展示燦爛的中華文明,圖為印尼發行的鄭和寶船郵票。(維基共享資源)
除了寶船外,鄭和船隊還包括另外其它類型的船舶,即「馬船」,是一種遠洋運輸船,用來裝運戰馬,馬船長三十七丈,寬十五丈;「糧船」,是一種遠洋運輸船,用來裝運糧食,糧船長二十八丈,寬十二丈;「坐船」,是一種交通遠輸船,用來裝載人員、貨物,坐船長二十四丈,寬九丈四尺;「水船」,用來儲備淡水、淨化海水的船隻;還有「戰船」,裝載可以作戰的士兵,長十八丈,寬六丈八尺。

整個船隊每次出行人數至少有2.7萬人,船隊人員主要有五個部分:指揮部分、航海部分、外交貿易部分、後勤保障部分、軍事護航部分,也就是說,成員中有使節、外交官員、水手、船師、軍事指揮和士兵、工匠、醫官、翻譯、採辦人員、觀測天象人員等。而且據說平均150人就有一名醫官,這在世界航海史上也是沒有先例的。

鄭和下西洋/共享太平之福-厚往薄來-“齎賜經濟”/(1405
明代航海羅盤24方位圖。(維基百科公共領域)
此外,船上還有航海圖、羅盤針,具有當時世界上先進的航海設備和技術。也正是有著如此充分的準備和強大的技術保證,鄭和船隊才可能在茫茫大海上完成多次遠航的任務,留下讓後人驚歎的航海記錄。

再看鄭和乘坐的鄭和寶船,這是專供鄭和船隊的指揮人員、使團人員及外國使節乘坐的船隻,同時,用它來裝運寶物,其中有明朝皇帝賞賜給西洋各國的禮品、物品,如中國瓷器、茶葉、鐵器、農具、絲綢、紵絲、金銀等,也有西洋各國進貢明朝皇帝的貢品、珍品,還有鄭和船隊在海外通過貿易交換得來的物品。

鄭和下西洋/共享太平之福-厚往薄來-“齎賜經濟”/(1405


明朝永樂時期江西景德鎮瓷瓶(大英博物館提供)
試想想,如此龐大的船隊,航行在浩瀚的大海大洋中,確實是浩浩蕩蕩,雄偉壯觀。不僅當時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與之相比,就連近百年後歐洲航海家的船隊,無論是規模還是裝備、人員等,與之比照後也是黯然失色。@*

鄭和下西洋/共享太平之福-厚往薄來-“齎賜經濟”/(1405鄭和下西洋/共享太平之福-厚往薄來-“齎賜經濟”/(1405鄭和下西洋/共享太平之福-厚往薄來-“齎賜經濟”/(1405

鄭和下西洋 弘揚燦爛中華文明(下)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
從1405年開始,鄭和船隊七下西洋。第一次出行從1405年到1407年,第二次從1407年到1409年,第三次從1409年到1411年,第四次從1413年到1415年,第五次從1417年到1419年,第六次從1421年到1422年,第七次從1432年到1433年,前六次都發生在永樂年間,最後一次則是在宣德時期。

這七次航行,前三次最遠都到達古里(今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的第三大城市),第四次到達忽魯謨斯(今伊朗東南米納布附近,臨荷姆茲海峽),最後三次都到達非洲東海岸,而且有一種說法,就是在第六次航行中,鄭和船隊中的部分船隻曾到達美洲大陸和澳大利亞大陸,並穿越了麥哲倫海峽。換言之,美洲大陸和澳大利亞大陸以及麥哲倫海峽的最早發現者是中國人。

鄭和下西洋/共享太平之福-厚往薄來-“齎賜經濟”/(1405

鄭和艦隊下西洋的路線(玖巧仔/維基百科)
宣成祖「共享太平之福」之理想

鄭和下西洋的主要任務並非是史書上所載的為尋找建文帝,而是向世界宣揚明成祖的遠大理想。

在鄭和第三次下西洋的時候,明成祖給了他一封敕書,帶給西洋各國番王和頭目。敕書中說道:「朕奉天命,為天下主,一體上帝之心,施恩報德;天之所覆,地之所載,日月照臨,霜露所濡之處,皆欲遂其生業,不至失所。今特遣鄭和齎敕,普諭朕意。爾等祗順天道,恪遵朕言,循禮安分,毋得違越,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幾共享太平之福。若有攄誠來朝,咸錫皆賞。故此敕諭,悉使聞知。」


明成祖朱棣(羊妹/大紀元製圖)
從這封敕書可以看出明成祖的天下觀和對世界的期望,天子為天下共主,在天下共主下,無論遠近,無論種族,無論華夷都一視同仁。承受天命的他的遠大理想就是希望自己能夠把這個世界的秩序變得井井有條,希望大家在這個世界上可以共享太平之福。而要做到這一點,就要「順天道,恪遵朕言,循禮安分,毋得違越,不可欺寡,不可凌弱」。

明成祖還在敕書中透露,天子對四夷諸國是無所求的,而且只要來中國,就一律都有賞賜,其採取的是「厚往薄來」的原則。顯然,鄭和下西洋的真正意圖就是宣揚成祖的「共享太平之福」的理解和天朝特有的禮制體系。


鄭和下西洋的寶船模型(Mike Peel/維基百科)
帶著明成祖的期望,鄭和每到一國,第一件事便是宣讀明成祖的詔書,向各國宣諭:明朝皇帝是奉天乘命的上邦大國之君,是奉「天命天君」的旨意來管理天下的,四方之藩夷都要遵照明朝皇帝說的去做,各國之間不可以眾欺寡,以強凌弱,要共享天下太平之福。如果奉召前來朝貢,則禮尚往來,一律從優賞賜

第二件事便是贈送禮物。鄭和代明成祖賜予各國國王誥命銀印,賜國王及各級官員冠服和其他禮物,表示願意和那些國家建立和發展友好的關係。除了建立藩屬關係之外,鄭和還奉命調解海外各國之間的紛爭,飽受強國欺凌的滿刺加國(今馬拉西亞),就是在鄭和的幫助下獲得獨立的。

第三件事就是進行貿易,即以中國精美的手工藝品換取各國的土特產品。各國都為中國的瓷器、絲綢製品等所折服,紛紛向中國納貢稱藩,發展貿易。

鄭和接受南海人貢獻圖(公有領域)
各國國王貢使紛至沓來

明朝皇帝的宏大理想,慷慨的饋贈,以及通過鄭和船隊所展示的彬彬有禮和中國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上的強大,使不少國家從內心賓服,隨船隊來中國的各國貢使、國王等都大量增加。

《明史》載,永樂年間,鄭和所到的海外各國,派使臣來華的達318次(不包括日本、朝鮮、琉球)。有四個國家的11位國王先後來到中國,這在中國歷史上是從來沒有過的。

再如1422年鄭和第六次下西洋回航的時候,船上載有16國1,200多名使臣及其家屬。其中包括浡泥(印度尼西亞加里曼丹)和滿剌加兩國的國王與王后,由東、西、峒三王率領340餘人的蘇祿(在今菲律賓境內)使團等,他們都受到隆重的國賓待遇。此外,東非的麻林王哇來頓本親自率眾訪問中國,不幸到福州就病死了。

明朝與各國發展的朝貢關係分為三類,一類是直屬的,如爪哇的舊港,由明朝委派宣慰使管理;一類是關係比較親密的,貢使往來頻繁,國王有時親自來朝貢,如滿剌加、浡泥和蘇祿;一類是僅有一般往來的朝貢關係,這些國家居多。事實上,朝貢關係表面上是藩屬之國對明朝的一種納貢關係,但實際上是一種通商關係。正如明成祖在敕書上所說:「若有攄誠來朝,咸錫皆賞。」

鄭和下西洋/共享太平之福-厚往薄來-“齎賜經濟”/(1405
明成祖朱棣派鄭和下西洋,向世界展示燦爛的中華文明,西元1414年榜葛剌國進貢長頸鹿,圖為明朝沈度《瑞應麒麟圖》(因索馬利亞語稱長頸鹿為giri)。(公有領域)
厚往薄來 共享太平之福

由於明朝採取的是「厚往薄來」的政策,即明朝朝廷在接受香料、珍奇等貢物後,會成倍的賞賜,賞賜物品與貢品的差價一般在1至20倍左右。比如,胡椒在蘇門答臘市場每百斤值1兩,但作為「貢品」,明朝政府給予每百斤20兩。而賜給各國國王、王族絲綢、瓷器等物品時,絲綢動輒數千匹。這固然是天朝禮制體系的體現,更彰顯了天朝大國的富足和大氣,也是成祖所追求的「天下共享太平」的境界的折射。

除了賞賜,明朝招待貢使也是盡心竭力。貢使沿途往返的車船住宿均由明朝政府承擔,另外還給銀錠作為車馬費。於是,許多貢使和大批隨從,一邊從容處理自家的貿易,一邊樂不思蜀地等待。有的貢使為了搭乘免費的寶船回國,甚至一等就是三年。

此外,對於貢使帶來在中國出售的貨物,明朝只是部分收稅,有的不收稅就允許他們在市場上出售。

對此,明成祖的看法是「商稅者,國家以抑逐末之民,豈以為利?今夷人慕義遠來,乃欲侵其利,所得幾何?而虧辱大體萬萬矣。」因此,各國朝貢時也兼在中國做貿易,獲取利益。

世界航海史壯舉與影響

鄭和遠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到達非洲赤道以南東海岸的地方,比義大利人哥倫布和葡萄牙人達•伽馬發現新航路要早半個世紀以上。他使明朝發展了對外關係,使天威遠達東南亞、南亞、西亞和非洲,其遠航,將中華文明傳播到世界更廣大的範圍,對所經國家的政治、經濟和科學文化方面都產生深遠的影響。另一方面,也擴大了中國與他國的對外貿易,開闊了中國人的眼界。而「鄭和航海圖」是中國十五世紀前,最為詳盡的一張亞非地圖,其所標註的亞非地名多達500個,其中本國部分占200個,亞非其他國家占300個。


明茅元儀《武備志》載鄭和航海圖局部(公有領域)
鄭和船隊或到過美洲與澳洲

曾任英國皇家潛水艇司令的凱文•孟席斯(Gavin Menzies)在2002年的新書《1421—中國發現世界》一書中提出一個新假設,即中國人鄭和比哥倫布早72年「發現」新大陸。

孟席斯根據鄭和航海路線上發現的明代瓷器、石碑、中國地圖和星圖等資料提出如下新說:鄭和船隊早在1421年至1423年就已經將世界地圖的雛形繪製出來了;美洲大陸和澳大利亞大陸都是中國人發現的,而不是歐洲人;鄭和下西洋的副將洪保和周滿比麥哲倫早近一個世紀抵達南美最南端的麥哲倫海峽。

對於孟席斯的新說,國內外學者有各種看法,有贊同的,有反對的,也有持中間看法的,但從其提供的論點看,確有證據表明鄭和船隊的部分人馬到達過美洲和澳洲。

鄭和立像。(公有領域)
此外,有近代史家認為,鄭和下西洋對於明朝的財政是個大負擔,這種看法並不對。明萬曆時的《廣志繹》卷一寫道:「國初,府庫充溢,三寶鄭太監下西洋,齎銀七百餘萬,費十載,尚逾百餘萬歸。」也就是說,鄭和下西洋是在國庫充盈的情況下進行的,皇帝給了700萬,鄭和最後還剩了100多萬。

明王世貞撰寫的《弇山堂別集》卷四《皇明盛世述四》也記載:「其次則內官監太監鄭和,以永樂四年率師二萬七千人駕海舶齎敕諭金帛行饋西洋,瑣里,暹羅等三十餘國皆隨使入朝,所奉獻及互市採取未名之寶以巨萬計。」意思是遣使入朝的三十多個國家所進貢和互市所盈利的非常可觀。而且,鄭和下西洋所達到的「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的壯觀局面,又豈是單單的銀兩可以計算的?成祖的遠見卓識,古今罕有。

而忠心耿耿、秉承明成祖旨意的鄭和,在第七次下西洋回來途中也去世了,由其為統帥的大規模遠航自此終止,但其壯舉與明成祖那宏大的理想卻在五千年文明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一章。@*

--------------------

名稱】:厚往薄來

【拼音】:hòu wǎng báo lái

【釋義】:在交往中施予豐厚而納受微薄。

【出處】:《禮記·中庸》:“厚往而薄來,所以懷諸侯也。”孔穎達疏:“厚往,謂諸侯還國,王者以其材賄厚重往報之。薄來,謂諸侯貢獻使輕薄而來。如此,則諸侯歸服。”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