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福磚窯,又稱八卦磚窯,是位於台灣屏東縣恆春鎮的一處磚窯遺址,於2011年登錄屏東縣歷史建築。 文化部iCulture-找空間
歷史與建築設計 文化部iCulture-找空間
聯福磚窯原為1956年於恆春縣城城坦旁興建,以煤炭燒製磚塊的的圓窯磚窯工廠,後在1960年之增築工程中改由八卦窯,因此八掛磚窯的名稱是取其建築「如八卦坐鎮,同太極順勢運轉」的意涵而來,其中呈現橢圓形的手工旋轉窯,長近100公尺,寬6公尺,建築原料採恆春特有的泥土,於高溫的火候下燒製而成。[1]
當前工廠早已停止運作,多處結構巳拆除和毀壞,僅剩大煙囪仍保持完好 文化部iCulture-找空間
聯福磚窯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OuHUVc
屏東縣國家文化記憶庫:南國憶閾| 〈恆春北門聯福昌磚窯修復及再利用計畫 正式成果報告書〉
隱身恆春古城旁「八卦磚窯」 歷史建築將變身觀光亮點
2021-09-01 11:55 聯合報/ 記者潘欣中/屏東即時報導
隱身恆春古城旁「八卦磚窯」 歷史建築將變身觀光亮點 | 旅遊 | 聯合新聞網 https://bit.ly/3KwKFEo
位於屏東恆春古城旁的「八卦磚窯」,2011年登錄為屏東縣歷史建築,卻一直隱身在漫草中,恆春鎮長陳文弘日前拜訪後代獲同意免費租用2年並整理環境,未來結合導覽解說,讓磚窯成為恆春古鎮觀光新亮點。圖/讀者提供
屏東縣恆春古城牆旁有座一甲子前興建的磚窯廠,因造型「如八卦坐鎮,同太極順勢運轉」,地方稱之「八卦磚窯」,是早年煤炭燒製磚塊的的圓窯磚窯工廠,2011年登錄為屏東縣歷史建築,因後代無力整建周邊環境,一直隱身在漫草中,地方文史人士覺得可惜,恆春鎮長陳文弘日前拜訪後代獲同意免費租用2年並整理環境,未來結合地方導覽解說,讓磚窯成為恆春古鎮觀光新亮點。
屏南社區大學副校長張順興說,聯福磚窯於1956年在恆春古城旁興建、以煤炭燒製磚塊的的磚窯工廠,後在1960年增築改為八卦窯,「八掛磚窯」的名稱是取其建築「如八卦坐鎮,同太極順勢運轉」的涵而來,其中呈現橢圓形的手工旋轉窯,建築原料採恆春特有的泥土,於高溫的火候下燒製而成,以煤炭燒製磚塊,主要用途是燒建築用的紅磚。
「八掛磚窯」在恆春古城北門城左側,距離恆春古城牆僅5公尺,磚窯仍保留煙囪,建築景觀獨特,經地方文史人士爭取,2011年登錄為屏東縣歷史建築,因恆春古城是受文資法保護的國定古蹟,周邊土地建築使用受到嚴格限制,後代無力整建周邊環境,磚窯一直隱身在漫草中,地方文史人士認為可惜也浪費。
恆春鎮長陳文弘說,磚窯建築原料採恆春特有的泥土,於高溫的火候下燒製而成,目前多處結構巳拆除和毀壞,僅剩大煙囪仍保持完好,是難得的建築遺構和景觀亮點;月前拜訪磚窯後代獲同意無償租用公所2年,也請清潔隊協助環境清理,周邊尚有2塊國有土地、2塊台糖用地,還要再協調理撥用,全區進行綠美化,讓「八卦磚窯」成為觀光新亮點和民眾休閒好去處。。隱身恆春古城旁「八卦磚窯」 歷史建築將變身觀光亮點 | 旅遊 | 聯合新聞網 https://bit.ly/3KwKFEo
隱身恆春古城旁「八卦磚窯」 歷史建築將變身觀光亮點 https://bit.ly/4444hXo
位於屏東恆春古城旁的「八卦磚窯」,2011年登錄為屏東縣歷史建築,卻一直隱身在漫草中,恆春鎮長陳文弘日前拜訪後代獲同意免費租用2年並整理環境,未來結合導覽解說,讓磚窯成為恆春古鎮觀光新亮點。圖/讀者提供
【本報屏東訊】屏東縣恆春古城牆旁有座一甲子前興建的磚窯廠,因造型「如八卦坐鎮,同太極順勢運轉」,地方稱之「八卦磚窯」,是早年煤炭燒製磚塊的的圓窯磚窯工廠,2011年登錄為屏東縣歷史建築,因後代無力整建周邊環境,一直隱身在漫草中,地方文史人士覺得可惜,恆春鎮長陳文弘日前拜訪後代獲同意免費租用2年並整理環境,未來結合地方導覽解說,讓磚窯成為恆春古鎮觀光新亮點。
屏南社區大學副校長張順興說,聯福磚窯於1956年在恆春古城旁興建、以煤炭燒製磚塊的的磚窯工廠,後在1960年增築改為八卦窯,「八卦磚窯」的名稱是取其建築「如八卦坐鎮,同太極順勢運轉」的涵而來,其中呈現橢圓形的手工旋轉窯,建築原料採恆春特有的泥土,於高溫的火候下燒製而成,以煤炭燒製磚塊,主要用途是燒建築用的紅磚。
「八卦磚窯」在恆春古城北門城左側,距離恆春古城牆僅5公尺,磚窯仍保留煙囪,建築景觀獨特,經地方文史人士爭取,2011年登錄為屏東縣歷史建築,因恆春古城是受文資法保護的國定古蹟,周邊土地建築使用受到嚴格限制,後代無力整建周邊環境,磚窯一直隱身在漫草中,地方文史人士認為可惜也浪費。
恆春鎮長陳文弘說,磚窯建築原料採恆春特有的泥土,於高溫的火候下燒製而成,目前多處結構巳拆除和毀壞,僅剩大煙囪仍保持完好,是難得的建築遺構和景觀亮點;月前拜訪磚窯後代獲同意無償租用公所2年,也請清潔隊協助環境清理,周邊尚有2塊國有土地、2塊台糖用地,還要再協調理撥用,全區進行綠美化,讓「八卦磚窯」成為觀光新亮點和民眾休閒好去處。隱身恆春古城旁「八卦磚窯」 歷史建築將變身觀光亮點 https://bit.ly/4444hXo
恆春鎮長陳文弘受訪表示,前天下午六時又親自開怪手,率清潔隊人員清除雜木,開出一條可以通行抵達八卦窯參觀的小路,上任之初,發現列為歷史建築的八卦窯,座落在參觀人潮多的東門豎孤棚旁,如果能說動八卦窯主的繼承子女同意由公所來租用,稍加整理八卦窯供人參觀,也可增加北門多一處新景點,與東門豎孤棚並駕齊驅,成為二大亮點,吸引更多遊客來此尋幽訪勝。
陳文弘用心良苦,日前獲得八卦窯主許老師同意無償租用公所二年,因週邊尚有二塊國有土地、二塊台糖用地,皆需進一步協調後撥用,陳鎮長表示再進行下一步規劃,綠美化八卦窯成為休閒好去處。上網查出北門旁一座歷史建築八卦窯,1956年於恆春縣城城坦旁興建,以煤炭燒製磚塊的的圓窯磚窯工廠,後在1960年之增築工程中改由八卦窯。 鎮長開怪手清除八卦窯重見天日
因此八掛磚窯的名稱是取其建築「如八卦坐鎮,同太極順勢運轉」的意涵而來,其中呈現橢圓形的手工旋轉窯,長近100公尺,寬6公尺,建築原料採恆春特有的泥土,於高溫的火候下燒製而成。當前工廠早已停止運作,多處結構巳拆除和毀壞,僅剩大煙囪仍保持完好。鎮長又開怪手清除八卦窯重見天日 https://bit.ly/3KCQhwD
屏東縣 聯福磚窯
八卦磚窯原是一座磚塊製作的工廠,以煤炭燒製磚塊,主要用途是燒建築用的紅磚,迄今已有50年歷史。八卦磚窯,是取其「如八卦坐鎮,同太極順勢運轉」的意涵而來。
建築特色:這個呈橢圓形的手工旋轉窯,長近100公尺,寬6公尺,原料採恆春特有的泥土,在高溫的火候下燒製而成。
環境特徵:窯距恆春古城僅5米,近年每年更有中元搶孤的民俗活動,景觀全臺獨一無二。
屏東縣 聯福磚窯01 - 趙守彥(1960-) - 數位島嶼 https://bit.ly/47qAPh2
公告資料聯福磚窯|文化資產複合查詢|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https://bit.ly/453cPyZ
類別歷史建築 種類產業
恆春昔稱瑯嶠,日明治4年(1871)恆春地區發生牡丹事件後,日明治8年(1875)清廷在恆春地區建築古城及城牆,所需、土方、磚與石灰,就地取材,北門城外即為昔日築城燒磚及煉製生石灰燒石灰窯位置,當時常見白天冒煙。今磚窯場遺址尚在,燒石灰場遺址卻已不復見,民國45年磚窯原型係為以「圓窯」(形狀像福建土樓)建造,5年後進化改築為當時較高效率且先進之八卦型磚窯。
公告類別日期文號備註說明
指定/登錄2011-12-05屏府文資字1000318606號
公告公文公告函-屏府文資字第1000318606號.pdf
評定基準1.具歷史文化價值者2.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3.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4.其他具歷史建築價值者
登錄理由為50年代台灣磚窯之代表形式,具建築美學特色,表徵恆春在地建築磚料產業特色。雖然已部分遭破壞,但因所處位置可及性高,可就破壞方式了解窯體構造。符合四項歷史建築審查基準。
法令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5條暨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辦理。
所屬主管機關屏東縣政府
現況地址縣市行政區地址
屏東縣
恆春鎮
恆北路1巷5號
主管機關資訊名 稱:屏東縣政府
聯絡單位:屏東縣文化資產保護所
聯絡電話:08-7210234
聯絡地址:屏東縣屏東市菸廠路1號
定著土地範圍(文字描述)恆春鎮恆春段1、1-11地號,歷史建築本體及附屬建築,面積6,742平方公尺
所有權屬身分公私有
姓名/名稱
土地所有人私有
聯OOOOOOO
管理人/使用人身分
姓名/名稱
管理人
聯〇〇〇〇〇〇〇
使用人
聯〇〇〇〇〇〇〇
外觀特徵八卦磚窯原是一座磚塊製作的工廠,以煤炭燒製磚塊,主要用途是燒建築用的紅磚,迄今已有50年歷史。八卦磚窯,是取其「如八卦坐鎮,同太極順勢運轉」的意涵而來。
建築特色:這個呈橢圓形的手工旋轉窯,長近100公尺,寬6公尺,原料採恆春特有的泥土,在高溫的火候下燒製而成。
環境特徵:窯距恆春古城僅5米,近年每年更有中元搶孤的民俗活動,景觀全台獨一無二。
室內特徵無。
使用情形閒置。
現 狀殘破荒廢棄置。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協助所有權人避免本體持續崩塌或遭樹木盤據。
開放時間未開放聯福磚窯|文化資產複合查詢|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https://bit.ly/453cPyZ
〈恆春北門聯福昌磚窯修復及再利用計畫 正式成果報告書〉
分類國家文化記憶庫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創作者林思玲
媒體類型圖書及手冊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恆春北門
貢獻者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2016/06
地點類別
創作地點: 屏東縣屏東市民生路4-18號
取得方式借閱
取得對象屏東縣文化資產保護所
存放位置屏東縣文化資產保護所
時間分期戰後時期
原件著作權註記及使用限制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原件權利人屏東縣政府
原件權利人電話08-7320415
原件權利人地址屏東縣屏東市自由路527號
臺灣的磚窯業起始於荷蘭人來臺。初期荷蘭人所使用的磚塊並非在臺灣製造,而是由福建廈門沿海購買。後來荷蘭人在臺灣興建多座以紅磚為建材的重要建築。荷蘭人不再由外地採購紅磚,改由福建雇用工匠來臺灣,於當地取土燒磚,開啟臺灣磚窯業。明鄭時期以後引入包仔窯,包仔窯主要為燒製瓦條、片,故又稱瓦窯。包仔窯的築窯與製作技術都較簡易,包仔窯的引進在臺灣奠下磚窯業發展的基石。之後也逐漸發展出目仔窯的燒製技術。 日本殖民之後,提高關稅抑制大陸商品對臺輸入,因此臺灣製磚產業有了發展契機。隨著縱貫鐵路工程的鋪設及磚造建築流行,土木用需求量大增,許多大型的製磚工廠也紛紛設立並投入資本經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之下,臺灣煉瓦株式會社從日本引進了新式製磚機械及霍夫曼窯,特殊的窯體使用與燒製技術,使得紅磚產量大為提升。日治時期霍夫曼窯技術為專賣技術,戰後1945年普及。1970年代,臺灣的霍夫曼窯曾多達八百餘座。70年代以後,霍夫曼窯供應了國內紅磚80%以上的需求量,直到隧道窯的引進,霍夫曼窯才被取代。恆春北門聯福昌磚窯即為戰後所發展的霍夫曼窯燒製技術,創建於1961年左右,1981年左右停工,在1994年之後因土地轉移磚窯一半窯體被拆除。本磚窯在2011年由屏東縣政府登錄為文化資產歷史建築。
本報告書分為第一章計畫執行介紹;第二章磚窯產業歷史文化與型式功能;第三章聯福昌磚窯廠產業運作方式與恆春協和磚窯廠的經營;第四章磚窯建築分析;第五章聯福昌磚窯文化資產價值研判與再利用適宜性評估、建築結構安全與修復經費建議等內容來說明調查研究結果。屏東縣國家文化記憶庫:南國憶閾| 〈恆春北門聯福昌磚窯修復及再利用計畫 正式成果報告書〉 https://bit.ly/3ORMFJO
八卦窯入窯疊濕胚磚,並貼以報紙隔間
https://youtube.com/shorts/dPiNnm9pqdU?feature=share
臺灣霍夫曼窯之研究__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https://bit.ly/4579U8e
研究生: 周宜穎 論文名稱: 臺灣霍夫曼窯之研究
恆春北門聯福昌磚窯修復及再利用計畫 正式成果報告書.pdf
屏東縣國家文化記憶庫:南國憶閾| 〈恆春北門聯福昌磚窯修復及再利用計畫 正式成果報告書〉 https://bit.ly/3ORMFJO
八卦窯名字以其循環燒磚方式也有稱之為輪窯的/燒磚進行的方式是利用氣流控制火的力向,延著環狀窯身循環前進,再配合窯上方的五個小孔,投人煤炭加熱,從而把置放在窯內的生磚,燒成紅磚,循續不止: https://bit.ly/3Z6YFcR
https://www.facebook.com/reel/579957497681362
https://www.facebook.com/reel/579957497681362
霍夫曼窯是一個由主火道兩側的幾個小室包圍的結構。每個房間都包含一托盤磚塊。主消防通道設有消防車,可撲滅持續燃燒的火焰。每個房間都會燃燒特定的時間,直到磚塊完全玻璃化,然後消防車被帶到下一個房間進行燃燒。 每個房間都通過一條通道連接到另一個房間,通道輸送來自火的熱氣體。通過這種方式,最熱的氣體被引導到當前被點燃的房間中。然後氣體流入相鄰的房間,接下來將被點燃。氣體在那裡預熱磚塊。當氣體通過窯爐迴路時,熱量會在磚塊被預熱和乾燥時傳遞到磚塊上,從而逐漸冷卻氣體。這本質上是一個逆流熱交換器,可以非常有效地利用熱量和燃料。這種效率是霍夫曼窯的主要優勢,也是它獨立開發並在歷史上繼續使用的原因之一。除了通向消防通道的內部開口外,每個房間還有一個外門,通過該門將最近燒製的磚移走,換上濕磚,乾燥,並在下一個燒製週期中燒製。增加。 在經典的霍夫曼窯中,火會燃燒數年甚至數十年。在伊朗,仍然有一座活躍的窯爐,已經工作了35年。霍夫曼窯可以使用任何燃料,包括汽油、天然氣、重油和木材燃料。典型霍夫曼窯的尺寸各不相同,但平均約為 5 m(高)x 15 m(寬)x 150 m(長)
霍夫曼窯 Hoffmann Kiln: 最新的百科全書、新聞、評論和研究 https://bit.ly/3qF9ozw
【台灣煉瓦株式會社中壢工場遺址夷為平地】
台灣的日治時期TR磚生產工場遺址又少了一座,夷平前可能還保存不少磚窯遺構,但現今要研究日治時期這些紅磚的燒製狀況更困難了。
想必對日治時期建築熟悉的朋友都知道一個指標性的建材就是台灣煉瓦株式會社生產的TR紅磚(日文稱為煉瓦),在全台灣各地的官方官署與民間和院都可以見到,甚至成為屋主的炫富工具。其中一座1937年8月設置的「中壢工場」位於中壢埔頂,戰後荒廢後成為荒地,可惜前往現勘發現已經被整地。【臺灣煉瓦株式會社中壢工場遺址夷為平地】
想必對日治時期建築熟悉的朋友都知道一個指標性的建材就是台灣煉瓦株式會社生產的TR紅磚(日文稱為煉瓦),在全台灣各地的官方官署與民間和院都可以見到,據說出廠時還會以紙包裝以防破損,甚至成為屋主的炫富工具。其中也有一座「中壢工場」位於桃園地區,可惜前往現勘發現已經被整地。
台灣煉瓦株式會社在鼎盛時期曾經於全臺設置13座工場,其中保存最完整瓦窯廠區也最有名的為高雄工場,或稱為中都唐榮磚窯廠,保留非常著名的霍夫曼窯與煙囪。
台灣煉瓦也在1937年8月設置電力機械壓製的中壢工場於埔頂,有一座霍夫曼窯,員工達到74人。戰後推測短暫生產後荒廢,實際位置難以考證,這座工場的位置成為中壢的一宗懸案。
實驗工坊經過多年搜尋後,終於通過空照圖發現工場實際設於今中山東路二段323巷處,美軍空照圖中可見一座霍夫曼窯且有成排半成品堆疊,近年的空照圖則已不存在明確的磚窯構造物,僅有後期建築興建與不平坦的地勢。但前往現勘發現已經被整平填土,現場依然可見散落的紅磚與少量黑瓦,甚至是有疑似煙囪或霍夫曼窯構造的破碎紅磚結構,推測夷平前應保留少料磚場構造。這些遺構其實都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可以了解中壢工場紅磚製造過程與燒製產品,與紅磚之特色。
對照中原大學論文〈日治時期台灣近代建築 建築材料紅磚使用之研究——以商標作為建築編年的初步探討〉,可見中壢工場的紅磚接近文中所分類的「陽刻T.R商標紅磚類型一」。非常可惜原址已被夷平,並可能為私人用地,未來可能興建大樓。短時間內無法進行更深入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