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訓》一本著名的善書/命運其實可以改變,積極為善助人,改變自身的命運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王鳳儀(公元1864年-公元1937年)原名樹桐,字鳳儀,是清末民初大陸東北地區有名的善人;雖出身農家未曾上學念書,一生卻致力於講道、辦學、推行慈善事業。他四處宣講,教人盡忠孝、化習性以止宿命、長天命。更發明了「性理講病」的治療方式,以談話方式直指病人的過錯,只要病人立即發露懺悔,惡業便能夠消除,病痛也得以痊癒。加入萬國道德會之後,更積極宣講、說病以度化世人,實踐道德救世的主張。王鳳儀言行錄 https://bit.ly/37uREsB
王鳳儀出生於熱河省朝陽縣的農家,父親名清河,母親李氏,共有兄弟四人,他排行第二。他天性孝順老實,由於家境貧窮,從小沒有機會讀書,但常常注意觀察週遭人們的作為,遇到好的行為就立志效法;若看到不好的行為則謹記在心,警惕自己不可犯同樣的過錯。幼年時就開始幫著家人務農,年齡稍長後為人放牛,後來又替人做傭工,看到東家或同事有不好的行為時,也會盡心規勸他們改過向善。
十六歲那年,王鳳儀與白守坤成親;二十四歲時突然身染瘡疾,久治不癒,但為了生活壓力,還是不得不繼續工作。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正月,他在內弟家聽楊柏(字蔭軒,人稱「楊善人」)講解善書《宣講拾遺》,內容以忠孝節義,善惡報應的故事為主,他越聽越有興趣,以後便常隨著楊柏四處聽講。有一次聽到「雙受誥封」(三娘教子)的故事,說到一開始小孩子聽到三娘不是自己的生母,與三娘有了爭執,後來聽了老家人的勸,向三娘跪下認錯;三娘則承認自己也有不是之處,最後母子倆言歸於好。王鳳儀聽了以後感慨良多,了悟「賢人爭過,愚人爭理」的道理,在回家的路上便開始懺悔自責,認為自己一看到別人的缺點、毛病就生氣,實在是愚人的行徑,難怪會得瘡癆治不好。他不僅一路責問自己,到晚上還不斷地自問自責,直到想通以後自己忍不住笑了出來。沒想到第二天醒來,他身上的皮膚病忽然就都全部結疤癒合,也讓他認定了「悔過可以治病」的理念,此後便常常四處聽講善書,並且在耕作時不忘思考各種善書中的道理。
同年(公元1898年)農曆四月底,王鳳儀在種地時,心裡一邊將村人的行為與善書所言相互參照,頓感世人皆是男不孝悌、女不賢淑,覺得世風敗壞再難挽回,於是便有了棄世的念頭,回去躺在炕上絕食。五天後在昏沉中經歷了靈魂出體的體驗,突然醒悟:自己還有祖父和父親兩代老人要奉養,應該要先盡孝道,然後勸化世人;否則世人不會因為自己的死亡而產生任何改變的。十月,楊柏善人遭人誣陷被捕入獄,王鳳儀覺得楊柏為人忠厚,好做善事救濟孤貧,又常宣講善書教化人心,若因此遭難,以後還有誰肯做善事?於是他效法〈羊角哀捨命全交〉的故事,決定趕往朝陽府營救楊柏。走到半路時,忽然覺得看到了「黑夜見白日」的景象,於是豁然開悟,感到自己得了天光,對許多道理、人情世故也都清楚覺悟了。
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地方大亂,盜匪橫行,楊柏和當地士紳想要挽救人心,就合作開設「至善堂」進行宣講,請了一位山東籍的夏先生來指導,又請一些老學究來擔任主講,便開始招收學生學習宣講善書。王鳳儀也參與其中,並且邊學習善書內容、邊認字,也一邊開始講善書。隔年(公元1901年),長子國華也開始加入講善書的行列;十月時他的父親去世,王鳳儀立志學古人守墓三年,但依舊外出講道。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正月,他又有了一次神秘經驗,感受到諸天神佛都蒞臨他守墓所住的草房;此後即發明了「性理療病法」,開始用「講病」的方式來度化世人。其中所謂的「性」,代表人的氣質與性格;「理」是指規律及法則;王鳳儀認為人的性子可依五行分為金、木、水、火、土等五種特質,其陰暗面則稱為「氣稟性」,會導致人產生相應的疾病。因此透過講病,可以了解病痛的根源,通過真心誠意地挖找病根、自道過錯、悔過,進而從根本化掉氣稟性,就能夠把病治好。
王鳳儀透過四處勸化、宣道及講病,體悟到「欲救人心,必先教育」,認為教育需從家庭做起,而母親往往是孩童在家中的啟蒙師,故女性乃是世界的源頭、未來國民之母,於是他又產生了倡辦女學的願望。首先,他要妻子先進入義縣雜木林鄉義塾受學。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他開始試辦女義學,由妻子白守坤擔任教員,他自己處理校務。試辦成功後,隔年(公元1908年)又在錦州楊興屯設立了第二所女義學,此後不斷地向外拓展,共創辦了七百多所女子義務學校,形成一股風潮。
受到王鳳儀的影響,熱河及東北數十縣辦學、講道的風氣大開,「王善人」的稱號也不脛而走。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他到北京與領導萬國道德會的江希張等人見面,被眾人推舉為萬國道德會宣道部主任。回到東北後,王鳳儀便將所有的義學作為萬國道德會的分會,積極推動會務。晚年他又提出「崇儉結婚」、「儲金立業」和「創辦新農村」等理念,大力鼓吹「翻轉世界,重立人根」,希望重建大同世界。民國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他預告自己的死期,後於十一月二十五日在萬國道德會的長春總會逝世,享年七十四歲;臨終時還頻頻向眾人拱手,像是在還禮一樣,態度安詳。
綜觀王鳳儀的一生,以宗教人的悲憫情懷出發,身兼教育家、慈善家與社會改革者,而成為公認的「善人」。他以民間流行的儒家性理觀念、雜糅陰陽五行、因果、悔過、道德忠孝等傳統宗教的元素,憑著一己之誠,用最淺顯易懂的通俗語言,投身於亂世中的救世行動,也感動了許多人追隨他的腳步,共同透過慈善事業來落實社會改革。正可展現華人宗教發展的歷史中,相對於「制度性」宗教的一種民間「擴散性」宗教,如何藉由共同的信念與行動而匯聚、影響社會的歷程。
【撰寫者】王鳳儀言行錄 https://bit.ly/37uREsB
劉怡君(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兼任講師及博士候選人)首頁 > 宗教知識+ > 宗教人物 > 王鳳儀 https://bit.ly/2zBC9CI
http://www.wwes-tw.org/page09.htm
http://www.wwes-tw.org/page09.htm
王鳳儀善人簡介 王鳳儀嘉言錄
王鳳儀善人諱樹桐,熱河省朝陽縣(在今遼寧省朝陽市)人。 從小給人放牛,長大為人扛活(傭工),自幼就很有孝心,作工忠實,三十五歲時,見義勇為,為救友人楊柏,誓死前往,行於中途"黑夜見白日"明道。 自此,講病、勸善、度人、化世,垂四十年之久。
一般人見人不好就生氣,其實如果沒有病人,要醫生有什麼用? 要是沒有惡人、罪人,就不需要教主,也沒人可救了。 不救人,怎能成道呢? 有人問善人:「哪個教好? "善人說:"全世界都贊成五大教,當然全是真的。 只要真信、真行,就能得道。 "
五大教主,全是心存善心、行天道,寧肯犧牲身體,保全天理,發揚天性,沒有是己非人的心。 各教教主,既然能忍辱,哪會有爭強奪勝的心呢? 不過各教信徒,以人心而體會不透聖意,才發生教爭,這是最可惜的事! 各教信徒,應當努力糾正是己非人的錯誤,教爭不息,世界就不能清平。 各教教徒,所負的責任太大了!
各教聖經說的全是天理,耶穌講"洗心移性,默禱親一";穆聖講"堅心定性,禮拜朝一";老子講"修心煉性,抱元守一";孔子講"存心養性,執中貫一";佛陀講"明心見性,萬法歸一";善人講"死心化性,萬教歸一"。 "一"是天性,人成道時,全得捨了生命,性靈歸天,才是真歸一了。 所以人類全是"一"個,不分什麼你我。 因之善人說:"有德的聖人,象電燈似的,不怕多,越多光越大。 人是沒把自己的教義悟透,才自找煩惱,論勝爭強,自以為是護道,哪知耽誤了自己成道,你說可惜不可惜! "
要想明道,就請研究研究王善人所講的道!
-------------------------------
王凤仪嘉言录 https://bit.ly/3cYbFsx
王鳳儀老善人(1864——1937年)是位農村長工,未曾讀書,因篤行忠、孝,自誠而明。 年三十五,往救友人楊柏,行至中途'黑夜見白日'明道。 三十八歲,父逝世,守墓至百日,大徹大悟,發明性理療病法,講病化世,普度群倫。
王善人講道,語似俚俗,而意境深遠,均由自性中所流露,不拘經教,權宜說法,活潑自然,不僅足為圭臬,且為經天緯地之大經大法。 其要旨在教人盡忠孝之道而化性立命。 實行『去習性、化稟性、圓滿天性。 ''止宿命、了陰命、長天命。 '王善人常說:'人是什麼性,就有什麼命。 木性人招難,火性人受苦,土性人受累,金性人受貧,水性人受氣。 (以上為五陰性)'又說:'身界人主賤,心界人主貧,意界人主富,志界人主貴。 '說明人生的富貴貧賤、否泰苦樂,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欲窺全貌,就請閱讀本書。
介紹袁了凡、王鳳儀兩位大善人
于淩波
中國過去的農業社會,一般人對於'善人'都十分尊敬。 那個時代,在城市或農村的社會中,有著各種不同類型的善人。 他們或修橋補路,或賑災恤貧;或冬設粥廠、夏施茶水;或施棺木、施湯藥,種種善行,不一而足。 然而,時代進步到工商業社會,'善人'這個名詞在社會上消失了——像仁義道德,忠孝節義這些詞彙被時代淘汰了似的。 此時此地,如果對人說仁義道德、說誠信貞節、說溫良恭儉,一定會被人視為異類、被譏為落伍、迂闊。 當然,我不是說當代社會沒有人行善,據我所知,默默行善的人不計其數,但是在整個社會來說,以農業社會的道德標準來看現代、以農業社會的慣用辭匯用於現代,一定會被人譏為不識時務。
像我這種不識時務的人、慣做些不識時務的事。 在這個功利主義流行的社會中,我來介紹農業社會的善人,豈不是不識時務? 但是我相信,也一定有人認同我這種舊觀念,認為善人值得推重,值得介紹,也值得學習。 我現在要介紹的兩位善人,一位是明朝萬曆年間的袁了凡先生,一位是清末民初的王鳳儀先生,現在先自袁了凡先生說起。
袁了凡先生名黃、字坤儀,江蘇省吳江縣人。 他是嘉善縣學生員,隆慶四年中舉人,萬曆十四年成進士。 任寶坻知縣七年,升任兵部職方司主事。 未幾倭(日本)兵襲擊朝鮮,北韓向明庭乞援,經略宋應昌奏調了凡到軍中參贊軍事,兼督北韓兵。 在朝鮮時,提督李如松部下殺平民以冒功,了凡力爭,因之結怨,李如松乃引兵東去,倭兵襲擊了凡,為了凡擊退,而李如松卻敗於倭兵。 如松把責在推到了凡身上,劾他十大罪,明庭不察,了凡被罷職。 他返回家鄉,行善益切,活到七十四歲逝世。 到明熹宗天啟年間,追敘征倭之功,朝庭贈了凡官為尚寶司少卿。
了凡為生員時即好學問,對於法律、算學、兵政、水利之學,無不熟練,而通達古今之務。 他在寶坻知縣任內,孜孜為縣民謀福利,他疏浚三岔河,築堤防水;發動鄉民沿海岸密植柳樹,海水挾沙而上,遇柳樹而淤積下來,久之成堤。 他於農村疏治溝渠,督民耕種,壙地日辟,人民生活獲得改善。 他自己的生活,則不富而好施,居家則誦經坐禪,日有定課,公私遽忙,而未嘗暫輟。 他的夫人十分賢慧,助他為善,某年冬要為兒子制冬襖,將買棉絮,了凡說:'絲棉輕暖',夫人曰:'我豈不知,但絲貴棉賤,我以貴易賤,多做些棉衣分給窮人穿。 '了凡喜曰:'若如此,不患此子無祿。 '他的兒子袁俨,後來亦成進士,官廣東高要知縣。
世所流傳的《了凡四訓》,是了凡先生晚年寫的四篇訓子文。 民國初年,由於靈岩山印光大師的發揮,流通日廣。 近年來,凈空法師也提倡這本書,著有《了凡四訓講記》,錄製有錄音帶及光碟片,流傳世界各地。 淨師的皈依弟子們且組織了'了凡弘法學會',專門弘揚這本書,以期對社會風氣有所改善。 至於這本書的內容與好處,各位讀了便知。
另一位清末民初的善人王鳳儀先生,名樹桐,鳳儀是他的字。 熱河省朝陽縣人,父名清河,母親李氏,兄弟四人,他是老二。 他生於清同治三年,家庭貧窮,從小為人放牛,長大為人做傭工。 他天性奉親孝順,做人誠實,為人傭工,盡心盡力,決不偷懶。 他娶妻白氏,兄弟分家後,未幾母親逝世,他迎請祖父到家中奉養,鄉里人都稱他孝順。
他二十四歲患『瘡疾』纏綿不愈,為了生活不得不繼續工作。 光緒二十四年,王鳳儀三十五歲,那年正月,在他內弟家聽一位楊柏先生講善書,講的是《宣講拾遺》,那是一本專講'忠孝節義,善惡報應'故事的書,他逾聽逾有興趣,以後常隨楊柏聽講。 有一天聽講'三娘教子'的故事,先是母子爭執,後來兒子聽了老家人薛保之勸,跪下認錯,母親承認自己也有不是,母子言歸於好。 王鳳儀聽了感觸頗深,在回家的路上他自悔自責:'怪不得我生瘡痨,我一看人家有毛病(缺點)我就生氣,我是愚人呀。 '他一路責問自己:'我專找人家的毛病,那怎算對? 看人不對我就生氣,那怎算對? '他深自悔悟,第二天,他身上的皮膚病竟疤了。
這以後,他經過了幾個月的思索,似有所悟,他決定以覺民化俗為己任,乃獻身入宣講善書的宣講堂,他開始學識字,學善書格言,到各地為人講病,勸人為善,度人化世。 後來他想:欲救人心,必先教育。 而教育須由家庭開始,於是他有了倡辦女學的志願。 他叫他妻子白氏,先進入義縣雜木林鄉義塾受學。 光緒三十三年,他開始試辦女學,由他妻子充任教員,他自己辦事理事務。 第一所義學試辦成功,翌年在錦州楊興屯設立了第二所女學。 不意未幾引起界的誤會,有人造謠稱他是邪教,經朝陽縣知事王乃斌明察暗訪,瞭解他祗是熱心辦學,別無其他,一場風波始告平息。 十年之後,各地仿效,民間辦女學成為一種風氣。 到他六十歲以後,熱河及東北數十縣,辦學講道的風氣大開,世人稱他為王善人。
民國十八年,他到北京與領導萬國道德會的江希張等人見面,眾人推舉他為禹國道德會宣道部主任。 他回到東北后,積極推動萬國道會的會務。 王善人度人化世垂四十年,於民國二十六年夏曆十月,七十四歲之年逝世。 當代高僧如崑檢虛法師、定西法師、樂果法師等,都是王鳳儀在宣講堂講善書時代的朋友。
台中的陳月嬌居士來印經會找我,稱要捐款印一本善書為她父親祈福。 她熟讀《了凡四訓語譯》、和《王鳳儀言行錄》兩本書,覺得內容都很好,一時難以取捨。 我為滿她心願,在王鳳儀言行錄中選出嘉言錄部分,編成《了凡四訓語譯·王鳳儀嘉言錄合刊》,她十分歡喜,我也有機會在此介紹這兩位大善人的行誼。
王凤仪嘉言录 https://bit.ly/3cYbFsx
王鳳儀於1864年(清同治三年)11月1日(陰歷十月初三日)子時,出生於熱河省(現遼寧省)朝陽縣雲蒙山前王家營子村樹林子屯的一個蒙古族家庭里,祖籍在河北省密雲縣石匣鎮;九世祖遷朝陽定居。 祖父王德澤、父親王清和世代務農。 王鳳儀在兄弟中行二,長兄名樹田,三弟名樹森,四弟名樹永。 王鳳儀因家貧不曾讀書,自幼便給人家放牛,稍長就為人家扛活做工,天性淳厚善良,對父母盡孝道,對兄弟盡悌道。 困苦的生活和社會的紛擾,使其從青年時期就思索人生的道理。 三十五歲那年,聽大善士楊柏宣講善書,因悟"賢人爭罪,愚人爭理",而沉痛後悔自己的過錯,身患十二年的瘡痨,一夜之間,霍然痊癒。 同年五月,感歎世人,男不知盡忠孝,女不知賢淑,世俗風氣難以挽回。 生出棄世的念頭,躺在炕上絕食五天,突然間生出靈感,認為就這樣死去不值得,自己還有爺爺與父同年十月善士楊柏宣,遭誣陷被捕入朝陽監獄,王鳳儀效法"羊角哀捨命全交"故事,誓死前往朝陽府營救楊柏宣。 行致途中,夜間忽然出現光明,好像白天一樣,王鳳儀豁然開悟,乃明心見性。 三十八歲那年十月,父親去逝,王鳳儀志奪古人守墓三年,三年守墓中洞悉性理療病法,講病化人,立竿見影成效顯著,創造了古今罕見的奇跡。 他為了使女子明白道理,昌明家教,致力於興辦女子義務學校。 他所興辦的女義學一時間遍及「白山黑水」之間和長城內外。 晚年又提出「崇儉結婚」、「儲金立業」、和創辦「新農村」。 特別難能可貴的是在那君權、夫權、族權橫行的年代,敢於提出並實行"翻轉世界,重立人根"。 幾十年間,他創辦了700餘所女子義務學校,推助女子教育的發展,被人們譽為"王善人"。 王鳳儀道德思想書籍:王鳳儀言行錄、王鳳儀嘉言錄、王鳳儀性命哲學淺述、王鳳儀十二字薪傳、王鳳儀化性談、王鳳儀誠明錄 王鳳儀的融會貫通 王鳳儀是我國清末民初東北的一位普通農民,他沒有念過書,卻成了一位有影響的教育家。 他雖然在歷史上不太知名,但我認為他對於認識我們中華民族的特點還是很有説明的。 由於偶然原因,認識了王鳳儀的後裔王元午女士。 王元午女士原來是一名普通的職工,為了研究和宣傳王鳳儀的思想,她提前退休。 她送我了好幾本王鳳儀的書。 讀了這些書,感到自己的內心有一種隱隱的觸動。 有人說,中華民族沒有強烈的宗教傳統,這是一個缺點。 其實,任何一個所謂的缺點,從另外一個方面看也是優點。 正是由於這個特點,中國人對於宗教有極大的開放性,對所有的宗教都能夠接納。 這一優點,在王鳳儀的身上也充分地體現了出來。 王鳳儀在信仰問題上,沒有偏見。 他不批駁任何宗教,也不專信奉某一宗教。 他說:"真理唯一,但其道路非一。 "所謂"條條道路通羅馬",這個道理許多人都會說,但是一位普通的農民通過自己切身的體驗說出這樣的話,就很不簡單。 王鳳儀還說:「孔子行忠恕,耶穌行博愛,穆罕默德行仁恕,老子用感應,佛陀行慈悲。 五教教主,全是用善心,行天道。 他們都知道身體是個臭皮囊,早晚是要壞的,只有天性,能存萬古。 所以孔子主張'殺身成仁';耶穌說:'為義而死的,能回天國';穆聖說:'真回教徒處逆境,常抱樂天知命之念';老子說:'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佛被哥利王割截身體還說:『我成佛,先度你。 ' 他們全知道身體是暫時的軀殼,性靈才是萬古長存的。 為了借假修真,才肯犧牲肉體,完成大道。 "在這裡,他說的"能存萬古"的"天性",也就是"真我"、"大我"。 正是從這種天性出發,王鳳儀對宗教有一種融會貫通的能力:"所說孔老佛耶回一同開化,是要鑽透過去,不論那一教的門徒,把一教的經典鑽透,都可以和其他宗教打成一片。 這和會當兒子,就必然會當父親是一理的。 " "不論那一教的門徒,把一教的經典鑽透,都可以和其他宗教打成一片。 " 所謂"鑽透",從自身的成長來看,就是要達到"真我"、"大我"的層次。 我接觸過不少宗教徒,包括佛教徒、基督教徒、天主教徒、伊斯蘭教徒。 我感覺,大凡信仰很深者,對於其他宗教都非常具有開放性。 一些能量極大的偉大人物,更是信多種宗教。 例如,印度的聖雄甘地信仰三種宗教:印度教、佛教、基督教。 "我所講的性合天理,心合道理,身盡情理,三者總稱為三界,與佛家的三皈,道家的三寶,儒家的三綱是一樣的。 我所講的五行,與佛家的五戒,道家的五氣,儒家的五常也是一樣的。 所以只要能克己,能盡道,能與天地合一,自然也就能與萬教合一了。 「宗教其實是相通的。 不同的教徒,只要達到了終極關切意義上的信仰,他們所關切的那個物件,都是同一個東西。 或者說,大家都有同一個"真我"。 王鳳儀看到了這一點,所以他說:"只要能克己,能盡道,能與天地合一,自然也就能與萬教合一了。 "各教都是因為死規矩把教弄壞了。 其實萬教都是一個。 像手足耳目,雖各有各的名,各有各的功用,而其實都在一體上,都是為這一體,各教在世間也是這樣,目的都是教人的,而不是教物的。 "能夠窮盡我們對那個"上帝"、"終極者"、"超越者"、"無限者"、"絕對者"、"全能者"、"真主"、"真我"、"大我"、 "道"、"理"、"空"、"規律"等的認識。 據說,王鳳儀在35歲時曾有一次神秘體驗,當時"楊善士誤陷朝陽府獄,善人效法古人'羊角哀捨命全交'故事,誓死前往營救,途中夜間忽現光明,宛如白晝,豁然徹悟,明心見性。 "(鄭于東《王鳳儀言行錄》序) (註釋:"羊角哀捨命全交"的故事源自《今古奇觀》等。 春秋時代,左伯桃和羊角哀是結拜兄弟,他們學識淵博,俱有治國安邦之才。 由於各諸侯國互相吞併,戰爭不斷,百姓受難,二人決定要去楚國輔佐明君。 行至深山天降大雪,二人被困在山林中無法存身。 面對困境他們相互攙扶著、相互照顧著共勉前進。 然而衣、食兩缺,弟兄二人性命難保。 左伯桃決定自己捨命保全羊角哀。 於是他讓羊角哀下山尋水,自己赤身而死,鞋、襪、衣、物堆積一處。 左伯桃重義捨身的精神使羊角哀深受感動,到後來他身中高官仍所謂"夜間忽現光明",這光明既在外界,又在內心。 有不少人在開悟時都有這樣的體驗,覺得光線一下子發生了變化,裡裡外外都變得透亮。 王鳳儀後來全力投身教育40餘年。 他創辦女學、幼稚園、敬老院,光是女學,就辦了700多所。 《王鳳儀年譜與語錄》是王鳳儀的弟子朱循天所記錄的王鳳儀生前的語錄。 裡面關於王鳳儀有豐富的記載,讀後不禁令人稱奇。 例如,王鳳儀從小表現出驚人的善根和替他人著想的能力: 「我幼年時候,母親給我們兄弟四人作了兩個兜兜(一名『腰子』),兄弟爭起來,我當時看見母親為難,我不但在那個當時沒爭,更立志以後也不要。 " (朱循天:《王鳳儀年譜與語錄》,第11頁。 ) "我十四歲給人家放牛,我有時回家,母親給我餑餑,我不吃。 母親問我因甚不吃,我說,因為我吃得太飽了。 我心想,我若吃了,我母親必要疑惑:東家的飯食不好,我兒子不得飽飯吃,總要天天的惦記,所以我絕不吃。 " (朱循天:《王鳳儀年譜與語錄》,第11頁。 ) 看起來似乎有一些不近人情,實際上應該是不同凡響。 王鳳儀說:「人的根在天上,樹的根在地下。 "我體會,他是一位真正感悟了"大我"的人。 化性愈病 '化性'療法首先是要知性,認識自己的病,是由五行性中的哪一行的陰面促成的,再進一步做到化性,即化除自己性中的陰濁氣質,這是性理療病的一條根本途徑。 如癱瘓七年的趙品三,首先認識到自己的氣稟性是什麼色,什麼味,發動時候有多麼長的勁。 後來由於外界的一觸動,便發現了自己的陰氣升起,於是氣機突變,陰性化除,七年癱瘓,霍然而愈。 當然,也有的病是逐漸痊癒的,隨著陰氣的漸漸化除,病也漸漸地好轉痊癒。 鳳儀先生說:「憂愁時才生黑氣,為難時就生暗氣,這些氣有毒就容易生病。 醫生治病,只知藥力,而不知道病人的境遇和心性。 吃藥雖然也有效果,但愈病不一定完全徹底。 因為病像賊似的,藥像兵似的,身體像民戶似的,兵力大能把賊殺盡,當然是了禍啦。 然而若只能把賊攆走,兵不能索給民戶看家,兵走了,賊又回來啦,這時賊禍必然更大。 所以病輕的,藥力能勝它固然可以好,但不好的病,必越發厲害。 我主張化性養神,神足則病自然就好了。 "這是鳳儀先生通過性理療病實踐,對心理——軀體——精神三者互相制約及疾病變化的經驗總結。 人與人之間的資訊是相通的。 祖先父母與子孫後代的資訊也是相通的。 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正是體現了無形的資訊在起作用。 這好像一棵大樹似的,樹根、樹榦與權枝葉之間完全相通,有『光合作用』在上下不停地運動著。 祖先父母是根,子孫後代是丫杈枝葉,根深葉茂,本固枝榮,資訊總在不斷地運作著。 如果子孫和老人之間的資訊隔絕了,上下不通了,對晚輩人大為不利,子孫便容易生病。 鳳儀先生在為他姑母勸病時,就曾對姑母的兒媳說:"老人是陽氣。 兒女是陰氣(重兒女輕父母就是陰氣重),你這堆兒女. 我看是一堆陰氣,你是這氣根,你罵老人就是把陽氣隔開啦。 "以後她果患大肚子病。 由於向婆母悔過病便好了。 鳳儀先生曾用黃蔥葉作比喻說:"我小時候,用黃了的蔥葉,一頭捏住,一頭用氣吹得很鼓的,也用手捏住(把氣隔住了),盡為的一拍,就很響的。 姑母是表嫂的老人,老人為陽氣,她天天罵老,是把陽氣斷了,兒女為陰氣,她只知道為兒女,哪有不生病的理呢! "(能撥陰反陽自可轉化) 從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發現,夫妻和睦,小孩健康無病。 有時夫妻吵架,甚至幾天不見'開晴',小孩便容易生病。 這是因為把水攪混了,魚放在髒水裡,哪能不病呢!. 所以家庭中的資訊,雖然看不見,卻無時不在起作用。 一個人的疾病,除了從他的性心身中查找病因之外,有時也須要把病人放在特定的時空中(更大的範圍)去考慮病的根源。 王鳳儀王善人的言行錄 前言 王鳳儀老善人(1864——1937年)是位農村長工,未曾讀書,因篤行忠、孝,自誠而明,年三十五,往救友人楊柏,行至中途"黑夜見白日"明道。 三十八歲,父逝世,守墓至百日,大徹大悟,發明性理療病法,講病化世,普渡群倫。 王善人講道,語似俚俗,而意境深遠,均由自性中所流露,不拘經教,權宜說法,活潑自然,不僅是為圭臬,且為經天緯之大經大法。 其要旨在教人盡忠孝之道而化性立命。 實行"去習性、化稟性、圓滿天性。 ""止宿命、了陰命、長天命。 "王善人常說:"人是什麼性,就有什麼命。 木性人招難,火性人受苦,土性人受累,金性人受貧,水性人受氣。 "(以上為五陰性)又說:"身界人主賤,心界人主貧,意界人主富,志界人主貴。 "說明人生的富貴貧賤,否泰苦樂,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欲窺全貌,就請閱讀本書。
王鳳儀善人簡介
王鳳儀善人諱樹桐,熱河省朝陽縣人。從小給人放牛,長大為人夯(厂尢)活(傭工),自幼就很有孝心,作工忠實,三十五歲時,見義勇為,為救友人楊柏,誓死前往,行於中途(黑夜見白日)而明道。自此講病、勸善、度人、化世,垂四十年。
一般人見不好就生氣,其實如果沒有病人,要醫生有什麼用? 要是沒有惡人、罪人,就不需要教主,也沒有可救了。不救人,怎能成道呢? 有人問王善人:「那教好?」善人說:「全世界都贊成五大教,當然全是眞的。只要眞信、眞行,就能得道。」
五大教教主,全是存善心、行天道,寧肯犧牲身體,保全天理,發揚天性,沒有已是人非的心。各教教主,旣能忍辱,那會有爭強奪勝的心呢? 不過各教信徒,以人心,體會不透聖意,才發生教爭,這是最可惜的事! 各教信徒,應當努力糾正已是人非的錯處。教爭不息,世界不能清平。各教教徒所負的責任太大了!
各教聖經說的全是天理,耶穌講「洗心移性,默禱親一。」老子講「修心煉性,抱元守一。」孔子講「存心養性,執中貫一。」佛講「明心見性,萬法歸一。」善人講「死心化性,萬法歸一。」一是天性,人成道時,全捨了生命,性靈歸天,像電燈似的,不怕多,越多光越大。人是沒把自己的教義悟透,才自我煩惱,論勝爭強,自以為護道,那知躭誤了自己成道,你說可惜不可惜!
◎ 要想明道,就請研究王善人所講的道!
編者 謹識
序
今日之世風,沉淪至此地步,凡有道德心者,誰能不灑淚而嘆呢?上天派盡神仙佛下降,或轉生為人,或附靈人身,或揮鸞降筆於沙盤,用盡心機、傾盡方法,如著書、咏詞、賦詩以勸化世人。但其收效,微乎其微,寧不嘆呼? 最後若不能挽囘,上天祇有降大災禍,收除頑固生靈,以去濁澄清,拯救世界之外,別無佳策了。在此之間,凡有德之衆生,應盡其所能之力,有一分者出一分,有一兩者拱一兩,大衆合力駕出慈帆,渡化迷衆。上天決不負其功勞,雖無卽時顯化賞賜功德,總是不負善果,若無報之於子孫,必報於其先靈,使免入地獄受苦,或轉生富貴。或拔薦為神為仙,享受萬代香煙朝拜。或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絕非不報,而是時侯未到。所以殷勤衆人,棄近視眼鏡,戴掛遠視眼鏡,才是上智慧之人也。本仙從少就感人們之心太粗硬、不行人情義理、唯物是爭,毫無萬靈之長之模範,所以立志,從自身脚踏實地,欲行所謂」人情義理之路「。幸得上天輔助恩賜,我步步如願,其間雖經辛苦練磨,終不違目的,件件實現。適國家多難之秋,諸多徒兒孫,各為維其自我身命而四散逃生,致我所傳,未能續行於世,眞是不堪囘首。今逢海雷洞孔明仙翁靈徒,有心揚我微行,使我再有機會揮筆奉勸世人,確是想不到之喜事。原書乃屬大陸北方口音及語詞,有感諸多不便,今將其事語,改寫為白話文,以符合現時社會。字句力求淺白,達到人見人通為目的,並非是在顯耀文章之詞句,所以請諸大德、先輩,寬恕字語之粗俗,勿置而譏之,是所懇望。並望將本書廣為流傳,期望早日挽囘人心,以避免天降奇禍毀滅生靈之慘境。而序之。
公元一九八零年四月十五日序於臺東八仙洞
海雷洞 王鳳儀 揮筆
天大的罪一悔便消!—《王鳳儀嘉言錄》王鳳儀、劉有生兩位大德的講病總結查詢表,建議收藏 https://bit.ly/3fmxsMj
把不好的習性改了,病就好。 真切懺悔是根治一切疾病的靈丹妙藥 。
一、兩位大善人簡介王鳳儀、劉有生兩位大德的講病總結查詢表,建議收藏 @ 如如~第五元素 :: 痞客邦 :: https://bit.ly/3fmxsMj
王鳳儀先生
王鳳儀先生(1864—1937)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民間教育家,倫理道德宣傳家,女子教育的開拓者。早年是農村長工,未曾讀書,因篤行忠、孝,自誠而明。三十五歲那年,聽大善士楊柏宣講善書,因悟「賢人爭罪,愚人爭理」,而沉痛後悔自己的過錯,身患十二年的瘡癆,一夜之間豁然痊癒。感嘆人世,男不盡忠孝,女不知賢淑,世俗風氣難以挽回,立志勸化世人。同年十月,善士楊柏遭誣陷被鋪入朝陽監獄,王鳳儀效法「羊角哀捨命全交」故事,誓死前往朝陽府營救楊柏。行至途中,夜間忽然出現光明,好像白天一樣,王鳳儀豁然開悟,乃明性見性。三十八歲那年十月,父親去世,王鳳儀志奪古人守墓三年,三年守墓中洞悉性理療病法,講病化人,成效顯著,創造了古今罕見的奇蹟。
劉有生(劉善人)
劉有生(劉善人)先生,1939年生,黑龍江克山縣農民,小學文化。20歲時身患絕症,有幸聆聽王鳳儀先生弟子的性理療病宣講,運用性理療病的方法戰勝了絕症,深刻領悟王鳳儀先生性理療病學說的精髓,現身講道20餘年幫助眾多百姓解除病苦,治癒了無數的患者。多次應邀到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廣西中醫學院等高校以及廣州、深圳、哈爾濱、杭州等現場演講,不收分文,效果良好,頗獲好評,贏得佛家高僧大德的高度讚譽。
二、兩大善人講病的核心思想
1、「病是外添的。性格好,病魔跑。三分藥,七分養。善治不如善養」。
2、「不怨人就是成佛的大道根。那我們每天檢查自己,看看我們還怨人不怨人。那我們就要很好地檢查自己」。
3、貪、嗔、痴,慢、疑、怨,恨,惱,怒,煩,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不信,才導致多種疾病,這些是病的根,好比是樹根,想治病,還要從這些根上去修正,根如果不好,枝葉不論怎麼修也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前兩條為善人原話,第3條為個人總結語,待高人完善。
三、王鳳儀大德的講病總結
1、怨傷脾---- 怨會造成胃脘疼悶、脹飽、噎膈、上吐下瀉、胃虛、胃炎、胃潰瘍、胃黏膜脫落,甚至胃癌等疾病。
2、恨傷心---- 恨會造成冠心病、心肌炎、心積水、二尖瓣狹窄、心肌梗塞、癲狂失語等疾病。
3、惱傷肺---- 惱會造成氣喘、咳嗽、吐血、肺虛、肺炎、肺結核等疾病。鼻炎因爭強好勝引起,挑理導致感冒,冒犯長輩會發燒,不服人得肺病。
4、怒傷肝---- 怒會造成頭暈眼花、耳聾、牙疼、嘴斜眼歪、中風不已、半身不遂、肝膽病。
5、煩傷腎---- 煩會造成腰疼、腿酸、肚腹疼痛、腰間盤突出、腰椎結核、股骨頭壞死、糖尿病,以及尿毒症等疾病。(總之,脾氣越壞、氣量越小、心情越差之人越易得病)。
6。血液病(白血病,造血功能不足,紅斑狼瘡) ---- 與錢有關係
四、劉善人講病病例
(一)劉善人講病例之一:
1、咽喉炎--- 經常打斷別人講話,喜歡搶話。
2、肝內血管瘤---- 怒氣生的,生悶氣。
3、皮膚怕冷怕風---- 沒有熱度,對人沒有感情。性情太冷漠、太孤僻
4、兒童嘴歪眼斜病---- 喜歡罵人,說話要有準,不出妄語。
5、講高血壓、耳鳴----生悶氣,怒氣傷肝,頭暈眼花,耳鳴牙疼。
6、兒童咳嗽病---- 原因在媽媽跟公公婆婆或者自己爸媽有不開心、生氣的事情,媽媽虧孝,孩子得肺病,或者肺結核。
7、講紅斑狼瘡血管炎病---- 是從財上來的。動火氣來的,因為血屬水,水屬商,商屬財。對治:少花錢,不鋪張浪費。
8、頭暈病---- 跟老人得的。
9、心病、頭痛---- 恨氣大。
10、膽結石病 ----跟老人生怒氣來的。因為膽屬空,屬陽。大多數是跟男的長輩生氣來的。性格太暴躁,必須改性格。
11、青光眼、白內障---- 看別人缺點動心,生氣。
12、頸椎病肩周炎---- 頸椎病是背後不願意長輩或者領導。肩周炎是管事管多了,擔子太重了,誰的事都想管。
13、白癜風病---- 血液病,火性人,火性太高,燒出來的。
14、紫癲病----過敏性的紫癜,屬於瘡,起小點,容易破。若是孩子得這個病,一般是由於父母互相怨氣連天。若能各正本位,則能耗,因為皮膚屬火,老上火,則把皮膚弄壞了。
15、兒童手病---- 是母親跟手足之情的人(比如兄妹、表兄妹、堂兄妹等)過不去。
16、講腰痛---- 煩人煩出來的。煩丈夫、妻子,煩人把腎傷了,腰酸腿痛,肚腹疼痛,浮腫,腎虛,腎炎。
17、偏頭痛---- 偏頭痛偏左的是跟長輩的男的是生氣,偏右的是跟長輩的女的生氣。
18、講風濕寒症、風濕關節炎---- 這個病是無毒全有,恨、怨、惱、怒、煩都存在這裡頭了。要明理,不怨不惱,不生氣。
19、精神病----有的精神病是氣血逆心來的,一口恨氣扎到心裡頭,不是氣逆心,就是血逆心了。他心臟周圍如果是氣逆的,心臟周圍是白沫子;如果是火逆的,心臟周圍就有淤血。若這個東西不讓它出來,病情就時好時壞,很難穩定。
還有就是驚嚇,導致各個神經功能紊亂,生理器官發生變化,緣由也是由恨氣,氣血逆心的基礎上導致的。
治療方法:在他清醒時,讓他知道這股恨氣是跟誰生的,找人家的好處,認自己的不是。若能把黑血吐出來,就能好。
20、心臟腿疼全身疼----上火,火往上行,上焦是火,下焦是寒。人要是生氣,氣往下一走,就變化為寒。若自己一煩躁,這股陰氣往骨髓里扎,導致腎功能下降,陰氣會導致關節炎,類風濕,各種疾病。這個病和心臟病和渾身痛有連帶關係。心上的病來自於恨和火,火大傷心,心臟發生病變,心臟就供血不足,導致氣短,這幾個病是一路來的。治療法:從12歲開始,自己回憶跟誰有恨,自己認不是。
21、血壓高----來自無名火,有火氣沒地方發,壓抑在內部,有無名火。對治:什麼事情來了不著急,「逆來順受天加福,非來正對了前因」。改變性格,自己認帳,誠心道歉。
22、四肢病---- 胳膊就是跟平輩的,外邊的人,恨到骨子裡了。腿像針扎一樣的疼,是跟晚輩、平輩,在某種事情上特別看不順眼。
23、肝病----怒起來的,悶氣來的,木性人主肝,若生氣則扎在肝上,若肝不好,膽也會受影響。這種毒藏於經絡里。B肝多和女同志來的。治療:改性格,講出來,不生氣。若能吐出黑色淤血,或者往下排,就好了。
24、甲狀腺病---- 生氣上火
25、怕涼,無名頭暈,背痛---- 好煩,氣往下一走變寒。後背痛,氣血流通不好,實際是背後不願意人,等於背後背著一個人。背後跟誰看不順眼了,一定要認錯。
26、講腿疼病---- 跟晚輩生氣來的,氣往下一走變寒。煩和氣在心裡頭,心裡頭有氣的話,因為錢財有煩惱,跟他們生氣。
27、青春痘---- 心性上遇事臉急,遇到事情臉一下子就紅了,著急上火。存毒火,和性格有關係。
28、胸悶---- 生悶氣,阻礙血液不足。找對了,不是往上排就是往下排,這個病就好了。
29、膀胱病---- 不是憋得就是煩的。一般是煩男的。膀胱屬陽。
30、個子矮小----人來到世上,有外五行,有內五行。什麼人,以什麼性當令的話,就看外五行。「木瘦金圓水主肥,土形墩厚背如龜,唯有金性面帶白,她長的小巧玲瓏。
這都是根據每個人的性,決定你的長相。不能改變。
31、腸炎---- 惱人來的,大腸和肺相交,肺的毛病來自於惱,或者和老人生氣。若是老人晚年憂愁兒女,容易傷肺,若不在肺上出毛病,則在大腸上出問題。
32、產後風---- 病因是性格比較固執,有脾氣,有個性。
33、膝蓋冒涼風---- 有炎症,冒涼風還好些,這是外五行的病,右邊可能在女兒方面或者在妹妹身上,或者侄女、兄弟媳婦方面生氣上火。氣往外一走,就成寒的。
34、股骨頭壞死,腰間盤突出----股骨頭壞死,從父親身上找,因為骨頭是父親給的,血是母親給的。得往男同志身上找病因。骨頭的病來自於恨和煩,腰間盤突出是煩,火大也是個很大的因素。
35、心尖歪---- 在婆娘兩邊找原因,對兩邊不公平。心裡這桿秤沒放正。
36、骨膜炎病 ---- 煩上來的。浮腫也是從煩上來的,水排不出去,瘀水。腎臟有毛病,可以通過排汗排毒。
37、鼻炎---- 有兩種,一種是怨老人,還有一種是有火。
38、小腹冷、腰風病---- 小腹冷,是心裡對某個人寒心和怨太大了。腰裡透風,還是由於煩。
39、兒童骨折---- 若兒童在11、12歲之前,就得在父母身上找,因為木性人愛受傷,父母的木性太強了,太硬了。生頂硬碰就讓孩子受傷了。
40、頭頂發麻---- 與怒氣有關,經絡不通。
41、嗅覺聞不到味道---- 怨上來的。
42、糖尿病----1)遇事容易生火氣 2)遇事好煩 3)飲食過盛
43、皮膚病----1)家中有人放高利貸或者干一些暴利的生意 2)自己火氣太大
44、痛風----這個問題是阿玉阿姨親自去問的劉善人,因為她爸爸痛風,後來聽說是職業病,因為她爸爸是搞科研的,可能造成的殺生太多。
(二)劉善人講病例之二:
1.偏頭痛 ---- 怨恨老人和領導的過(能管自己的都是領導)
2.頭昏腦脹 ---- 不滿意老天,與領導和長輩生悶氣的過
3.頭昏怕冷 ---- 恨天怨地對老人不孝,看不起老人的過。
4.頭痛 ---- 恨天怨地對老人不忠不孝的過
5.白天頭痛 ---- 因外事發愁的過
6.黑天頭痛 ---- 因家事發愁放入過
7.抬頭痛 ---- 巴結不上人的過
8.低頭痛 ---- 看不起人的過
9.眩暈症 ---- 瞧不起人看不起人,自私自利的過
11.腦炎、腦膜炎(結核性腦膜炎) ---- 貪心太重,不顧他人死活,自私自利的過
12.腦瘤 ---- 違背天意自私自利的過
13.面肌痙攣 ---- 不讓人,不饒人的過
14.神經痛---- 愛發瘋一陣冷一陣熱的過
15.失眠、植物神經紊亂、神經官能症 ---- 思慮過多的過
16.神經分裂證 ---- 氣大、不饒人,自私自利的過
17.躁狂症 ---- 自己理想沒實現,暴跳如雷特好強的過
18.抑鬱症 ---- 自己理想沒實現嫉妒人家有好事的過
19.睏倦、打盹、嗜睡 ---- 心理煩悶,管事太多,懶惰的過
20.精神病 ---- 愛生氣,愛看別人錯,不知自己錯,不饒人的過
21.多夢 ---- 思想過濾,慾望太多,實現不了的過
22.腦供血不足,腦梗塞,腦血栓 ---- 不服人,硬逞強,愚痴、任性自私的過。
23.腦出血 ---- 自私,不管別人死活,貪心重、老有理、整天琢磨別人錯、愛整人、自己不能反思的過
24.白內障、青光眼 ---- 辦不開的事,心裡有壓力,看人家做事不對、生氣、看不上人的過。
25.眼底充血 ---- 上焦火大,性格不溫柔的過
26.眼疼 ---- 生氣看不上人的過
27.耳鳴、耳聾 ---- 愛聽閒話、煩人家說話、生氣的過
28.中耳炎 ---- 聽閒話、不能辯解是非的過
29.鼻子疾病 ---- 不愛與人溝通的過
30.歪嘴 ---- 說話咬邪理的過
31.痰多、口臭 ---- 心裡骯髒事太多的過
32.口腔潰瘍 ---- 愛說刺激的過
33.咽炎 ---- 上火憂愁、憂思憂慮、悲傷的過
34.扁桃體炎 ---- 打斷人說話、說話噎人的過
35.爛上嘴唇 ---- 在長輩身上說話過分的過
36.爛下嘴唇 ---- 在晚輩人身上說話過分的過
37.粗脖根 ---- 有事說不出憋氣的過
38.甲亢 ---- 愛生悶氣、包屈,怨恨、不理解人、遇事不表態的過
39.聲帶小結、聲帶息肉 ---- 愛罵人,愛挑邪理、老懷疑人的過
40.喉息肉、喉癌 ---- 陷害人、不饒人、說話噎人的過
41.壓痛、牙齦出血、牙周炎 ---- 內心有怨心、發不出來、恨的咬牙切齒的過
42.淋巴結核、淋巴肉瘤 ---- 毒火大,愛生氣的過
43.心口痛 ---- 恨人解不開的過
44.心臟病 ---- 愛逞能、愛生氣。愛激動。脾氣暴、愛發火、恨人不饒人的過
45.心動過速 ---- 愛激動、愛嗔心的過
46.心臟偷停、突停 ---- 辦事不果斷猶猶豫豫的過
47.心肌炎 ---- 恨人、怨人、性急、愛發脾氣、不饒人的過
48.風濕性心臟病 ---- 心裡;老想著別人過錯不依不饒的過
49.膽囊炎、膽息肉、膽結石 ----暗中較勁、心腸太惡、和老人生悶氣的過
50.A肝 ---- 脾氣暴躁、不理解人的過
51.B肝 ---- 感覺窩囊,覺得委屈、夫妻之間之悶氣,生怒氣的過
52.脂肪肝 ---- 貪吃的過
53.肝腫瘤、肝癌 ---- 生悶氣生氣喝酒的過
54.胰臟病 ---- 暴飲暴食,恨人解不開的過
55.糖尿病 ---- 暴飲暴食、怨人、不認帳的過
56.腎臟病 ---- 做事過分不符合天理、不符合人情、抓住別人過錯不放的過
57.尿毒症 ---- 氣火勝、煩人怨人、不認帳的過
58.腎壞死 ---- 做事過分,抓住別人過錯不放的過
59.膀胱炎、膀胱癌 ---- 愛生氣,還不說的過
60.男性**(**) ---- 和父母吵鬧頂撞。不認命、瞧不起父母、抗拒父母的過
61.攝護腺炎、攝護腺增生、攝護腺癌 ---- 生氣不理解人,恨人,解不開的過
62.脾病 ----不原諒人。不理解人的過
63.胃幽門長疙瘩、胃幽門癌 ---- 賭氣吃飯,怨氣的過
64.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潰瘍、胃粘膜脫落 ---- 怨人、恨人、抱怨、氣大的過
65.胃息肉、胃癌 ---- 怨氣達到頂點,恨人解不開的過
66.脹飽、胃難受、食吐和瀉 ----老是怨氣衝天、並且怨一切的過
67.食道癌 ---- 說話狠毒、不饒人、愛生悶氣、不理解人說話噎人的過
68.咳嗽 ---- 生盼望心,總認為是為人家好的過
69.氣短 ---- 打斷人家說話,不饒人的過
70.氣管病 ---- 恨活著、急上火的過
71.肺病 ----忌恨、嘔氣、憂思、悲傷、憂愁煩惱、擔心。盼望、生愚氣、虧孝道的過
72.肺癌 ---- 恨、惱。怒、煩、怨、虧孝道的過
73.腸道疾病 ---- 看不起人、忌恨人、和老人生氣上火、和老人不交流、暗生氣的過
74.十二指腸球部潰瘍 ---- 愛發脾氣,不饒人的過
75.便秘 ---- 心狠毒,愛嫉妒,暗中整人的過
76.痔瘡病 ----愛罵人(或心裡暗罵)恨人的過
77.白血病 ---- 做事不符合天理,坑人利己的過
78.紅斑狼瘡 ---- 做事斷人後路的過
79.內分泌失調 ---- 喜歡他(她),喜歡又不敢表現出來的,放不下心的過
80.婦科病 ---- 夫妻之間性格不合,對丈夫有疑心、怨恨不說、憋著的過
81.尿道炎 ---- 愛生悶氣,著涼上火的過
82.閉經(月經少) ---- 愛著急,愛上火、愛接人短,自己有事還不說的過
83.痛經 ---- 對母親有嗔恨心的過
84.月經特別多 ---- 包屈,怨恨丈夫的過
85.乳腺增生(小葉增生)乳腺癌 ---- 心量小,不容人,覺得別人心眼小,跟愛人生氣,老是反感男的,對愛情覺得人家噁心的過
86.脂肪瘤、纖維瘤---- 貪心太大,吃東西不顧別人的過
87.脖子硬 ----愛較勁內心不服氣的過
88.肩周炎 ---- 兄弟姐妹妯娌之間抗上,虧孝道的過
89.頸椎狹窄 ---- 愛較勁,不服人,抗上不服領導的過
90.頸椎病(頸椎增生)---- 不服氣,特別愛較勁,倔強的過
91.腰痛 ----夫妻不和,男女互圧,不平等硬撐著,或硬挺著傷心,較勁找閒氣的過
92.腰椎病,腰椎結核 ---- 較勁倔強、煩加恨,性格倔強,不讓人,恨人,愛逞能的過
93.腰間盤突出 ---- 硬撐著,生悶氣,煩人煩事物的過
94.後背痛 ---- 自己所做的壞事太多的過
95.後背冷 ---- 膽小,害怕的過
96.骨膜炎 ---- 怨氣,怒氣,瞧不起人過
97.股骨頭壞死 ---- 愛逞能,心理壓力大,不服人的過
98.骨癌 ---- 對父母不孝,夫妻之間不忠有恨之入骨的過
99.腿腳,膝蓋疾病 ---- 恨晚輩人,看晚輩人不是的過
100.蛇盤瘡 ----對人對人狠毒,惱,怒,怨氣大的過
101.白癜風 ---- 做事太毒辣的過
102.皮膚病 ---- 潔癖,暴躁,瞧不起人的過
103.青春痘 ---- 著急上火的過
104.癢病 ---- 看別人鬧心的過
105.肉疼 ---- 知疼人,自私自利的過
106.冷病 ---- 人冷酷無情,不疼人的過、
107.風濕病 ---- 脾氣暴躁,不服人,愛逞能,不認命的過
108.感冒 ---- 愛上火,心裡有事辦不成,老盼望的過
109.小孩紫癜 ---- 父母找夫妻之間生氣的過
110.小孩癲癇 ----父母找對老人不孝的過
111.小孩腎炎 ---- 父母找貪圖錢財的過
(三)劉善人講病散記
病根源在哪裡,還需要自己對照,自己懺悔,懺悔的時候哭,把陰氣排出,有的人真明白,真懺悔,就會有各種反應,比如嘔吐,排泄,放屁,打嗝等等症狀,然後再讓你笑,把陽氣提起,自然病就除了,關鍵還是在自己真的以後能按照自己的本位去行,任勞任怨,踏實努力,孝養父母,友愛兄妹,照顧家人,關愛鄉鄰。這就是印光大師所說的「敦倫盡分」。
業障病怎麼消?磕大頭大懺悔,當初怎麼招的病,跟誰生氣了,就向誰懺悔!
內心認帳,受大屈忍大辱,消無數陰命
就是你起個念,都會長病。
王鳳儀講那麼個理:病是外添的。性格好,病魔跑。三分藥,七分養。善治不如善養。
不怨人就是成佛的大道根。那我們每天檢查自己,看看我們還怨人不怨人。那我們就要很好地檢查自己。
王鳳儀、劉有生兩位大德的講病總結查詢表 https://bit.ly/3fmxsMj
不生氣,不怨人,絕對沒有病!
天大的罪一悔便消!—《王鳳儀嘉言錄》
一、兩位大善人簡介
王鳳儀先生
王鳳儀先生(1864—1937)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民間教育家,倫理道德宣傳家,女子教育的開拓者。早年是農村長工,未曾讀書,因篤行忠、孝,自誠而明。三十五歲那年,聽大善士楊柏宣講善書,因悟「賢人爭罪,愚人爭理」,而沉痛後悔自己的過錯,身患十二年的瘡癆,一夜之間豁然痊癒。感嘆人世,男不盡忠孝,女不知賢淑,世俗風氣難以挽回,立志勸化世人。同年十月,善士楊柏遭誣陷被鋪入朝陽監獄,王鳳儀效法「羊角哀捨命全交」故事,誓死前往朝陽府營救楊柏。行至途中,夜間忽然出現光明,好像白天一樣,王鳳儀豁然開悟,乃明性見性。三十八歲那年十月,父親去世,王鳳儀志奪古人守墓三年,三年守墓中洞悉性理療病法,講病化人,成效顯著,創造了古今罕見的奇蹟。
劉有生(劉善人)
劉有生(劉善人)先生,1939年生,黑龍江克山縣農民,小學文化。20歲時身患絕症,有幸聆聽王鳳儀先生弟子的性理療病宣講,運用性理療病的方法戰勝了絕症,深刻領悟王鳳儀先生性理療病學說的精髓,現身講道20餘年幫助眾多百姓解除病苦,治癒了無數的患者。多次應邀到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廣西中醫學院等高校以及廣州、深圳、哈爾濱、杭州等現場演講,不收分文,效果良好,頗獲好評,贏得佛家高僧大德的高度讚譽。
二、兩大善人講病的核心思想
1、「病是外添的。性格好,病魔跑。三分藥,七分養。善治不如善養」。
2、「不怨人就是成佛的大道根。那我們每天檢查自己,看看我們還怨人不怨人。那我們就要很好地檢查自己」。
3、貪、嗔、痴,慢、疑、怨,恨,惱,怒,煩,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不信,才導致多種疾病,這些是病的根,好比是樹根,想治病,還要從這些根上去修正,根如果不好,枝葉不論怎麼修也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前兩條為善人原話,第3條為個人總結語,待高人完善。
三、王鳳儀大德的講病總結
1、怨傷脾---- 怨會造成胃脘疼悶、脹飽、噎膈、上吐下瀉、胃虛、胃炎、胃潰瘍、胃黏膜脫落,甚至胃癌等疾病。
2、恨傷心---- 恨會造成冠心病、心肌炎、心積水、二尖瓣狹窄、心肌梗塞、癲狂失語等疾病。
3、惱傷肺---- 惱會造成氣喘、咳嗽、吐血、肺虛、肺炎、肺結核等疾病。鼻炎因爭強好勝引起,挑理導致感冒,冒犯長輩會發燒,不服人得肺病。
4、怒傷肝---- 怒會造成頭暈眼花、耳聾、牙疼、嘴斜眼歪、中風不已、半身不遂、肝膽病。
5、煩傷腎---- 煩會造成腰疼、腿酸、肚腹疼痛、腰間盤突出、腰椎結核、股骨頭壞死、糖尿病,以及尿毒症等疾病。(總之,脾氣越壞、氣量越小、心情越差之人越易得病)。
6。血液病(白血病,造血功能不足,紅斑狼瘡) ---- 與錢有關係
四、劉善人講病病例
(一)劉善人講病例之一:
1、咽喉炎--- 經常打斷別人講話,喜歡搶話。
2、肝內血管瘤---- 怒氣生的,生悶氣。
3、皮膚怕冷怕風---- 沒有熱度,對人沒有感情。性情太冷漠、太孤僻
4、兒童嘴歪眼斜病---- 喜歡罵人,說話要有準,不出妄語。
5、講高血壓、耳鳴----生悶氣,怒氣傷肝,頭暈眼花,耳鳴牙疼。
6、兒童咳嗽病---- 原因在媽媽跟公公婆婆或者自己爸媽有不開心、生氣的事情,媽媽虧孝,孩子得肺病,或者肺結核。
7、講紅斑狼瘡血管炎病---- 是從財上來的。動火氣來的,因為血屬水,水屬商,商屬財。對治:少花錢,不鋪張浪費。
8、頭暈病---- 跟老人得的。
9、心病、頭痛---- 恨氣大。
10、膽結石病 ----跟老人生怒氣來的。因為膽屬空,屬陽。大多數是跟男的長輩生氣來的。性格太暴躁,必須改性格。
11、青光眼、白內障---- 看別人缺點動心,生氣。
12、頸椎病肩周炎---- 頸椎病是背後不願意長輩或者領導。肩周炎是管事管多了,擔子太重了,誰的事都想管。
13、白癜風病---- 血液病,火性人,火性太高,燒出來的。
14、紫癲病----過敏性的紫癜,屬於瘡,起小點,容易破。若是孩子得這個病,一般是由於父母互相怨氣連天。若能各正本位,則能耗,因為皮膚屬火,老上火,則把皮膚弄壞了。
15、兒童手病---- 是母親跟手足之情的人(比如兄妹、表兄妹、堂兄妹等)過不去。
16、講腰痛---- 煩人煩出來的。煩丈夫、妻子,煩人把腎傷了,腰酸腿痛,肚腹疼痛,浮腫,腎虛,腎炎。
17、偏頭痛---- 偏頭痛偏左的是跟長輩的男的是生氣,偏右的是跟長輩的女的生氣。
18、講風濕寒症、風濕關節炎---- 這個病是無毒全有,恨、怨、惱、怒、煩都存在這裡頭了。要明理,不怨不惱,不生氣。
19、精神病----有的精神病是氣血逆心來的,一口恨氣扎到心裡頭,不是氣逆心,就是血逆心了。他心臟周圍如果是氣逆的,心臟周圍是白沫子;如果是火逆的,心臟周圍就有淤血。若這個東西不讓它出來,病情就時好時壞,很難穩定。
還有就是驚嚇,導致各個神經功能紊亂,生理器官發生變化,緣由也是由恨氣,氣血逆心的基礎上導致的。
治療方法:在他清醒時,讓他知道這股恨氣是跟誰生的,找人家的好處,認自己的不是。若能把黑血吐出來,就能好。
20、心臟腿疼全身疼----上火,火往上行,上焦是火,下焦是寒。人要是生氣,氣往下一走,就變化為寒。若自己一煩躁,這股陰氣往骨髓里扎,導致腎功能下降,陰氣會導致關節炎,類風濕,各種疾病。這個病和心臟病和渾身痛有連帶關係。心上的病來自於恨和火,火大傷心,心臟發生病變,心臟就供血不足,導致氣短,這幾個病是一路來的。治療法:從12歲開始,自己回憶跟誰有恨,自己認不是。
21、血壓高----來自無名火,有火氣沒地方發,壓抑在內部,有無名火。對治:什麼事情來了不著急,「逆來順受天加福,非來正對了前因」。改變性格,自己認帳,誠心道歉。
22、四肢病---- 胳膊就是跟平輩的,外邊的人,恨到骨子裡了。腿像針扎一樣的疼,是跟晚輩、平輩,在某種事情上特別看不順眼。
23、肝病----怒起來的,悶氣來的,木性人主肝,若生氣則扎在肝上,若肝不好,膽也會受影響。這種毒藏於經絡里。B肝多和女同志來的。治療:改性格,講出來,不生氣。若能吐出黑色淤血,或者往下排,就好了。
24、甲狀腺病---- 生氣上火
25、怕涼,無名頭暈,背痛---- 好煩,氣往下一走變寒。後背痛,氣血流通不好,實際是背後不願意人,等於背後背著一個人。背後跟誰看不順眼了,一定要認錯。
26、講腿疼病---- 跟晚輩生氣來的,氣往下一走變寒。煩和氣在心裡頭,心裡頭有氣的話,因為錢財有煩惱,跟他們生氣。
27、青春痘---- 心性上遇事臉急,遇到事情臉一下子就紅了,著急上火。存毒火,和性格有關係。
28、胸悶---- 生悶氣,阻礙血液不足。找對了,不是往上排就是往下排,這個病就好了。
29、膀胱病---- 不是憋得就是煩的。一般是煩男的。膀胱屬陽。
30、個子矮小----人來到世上,有外五行,有內五行。什麼人,以什麼性當令的話,就看外五行。「木瘦金圓水主肥,土形墩厚背如龜,唯有金性面帶白,她長的小巧玲瓏。」
這都是根據每個人的性,決定你的長相。不能改變。
31、腸炎---- 惱人來的,大腸和肺相交,肺的毛病來自於惱,或者和老人生氣。若是老人晚年憂愁兒女,容易傷肺,若不在肺上出毛病,則在大腸上出問題。
32、產後風---- 病因是性格比較固執,有脾氣,有個性。
33、膝蓋冒涼風---- 有炎症,冒涼風還好些,這是外五行的病,右邊可能在女兒方面或者在妹妹身上,或者侄女、兄弟媳婦方面生氣上火。氣往外一走,就成寒的。
34、股骨頭壞死,腰間盤突出----股骨頭壞死,從父親身上找,因為骨頭是父親給的,血是母親給的。得往男同志身上找病因。骨頭的病來自於恨和煩,腰間盤突出是煩,火大也是個很大的因素。
35、心尖歪---- 在婆娘兩邊找原因,對兩邊不公平。心裡這桿秤沒放正。
36、骨膜炎病 ---- 煩上來的。浮腫也是從煩上來的,水排不出去,瘀水。腎臟有毛病,可以通過排汗排毒。
37、鼻炎---- 有兩種,一種是怨老人,還有一種是有火。
38、小腹冷、腰風病---- 小腹冷,是心裡對某個人寒心和怨太大了。腰裡透風,還是由於煩。
39、兒童骨折---- 若兒童在11、12歲之前,就得在父母身上找,因為木性人愛受傷,父母的木性太強了,太硬了。生頂硬碰就讓孩子受傷了。
40、頭頂發麻---- 與怒氣有關,經絡不通。
41、嗅覺聞不到味道---- 怨上來的。
42、糖尿病----1)遇事容易生火氣 2)遇事好煩 3)飲食過盛
43、皮膚病----1)家中有人放高利貸或者干一些暴利的生意 2)自己火氣太大
44、痛風----這個問題是阿玉阿姨親自去問的劉善人,因為她爸爸痛風,後來聽說是職業病,因為她爸爸是搞科研的,可能造成的殺生太多。
(二)劉善人講病例之二:
1.偏頭痛 ---- 怨恨老人和領導的過(能管自己的都是領導)
2.頭昏腦脹 ---- 不滿意老天,與領導和長輩生悶氣的過
3.頭昏怕冷 ---- 恨天怨地對老人不孝,看不起老人的過。
4.頭痛 ---- 恨天怨地對老人不忠不孝的過
5.白天頭痛 ---- 因外事發愁的過
6.黑天頭痛 ---- 因家事發愁放入過
7.抬頭痛 ---- 巴結不上人的過
8.低頭痛 ---- 看不起人的過
9.眩暈症 ---- 瞧不起人看不起人,自私自利的過
11.腦炎、腦膜炎(結核性腦膜炎) ---- 貪心太重,不顧他人死活,自私自利的過
12.腦瘤 ---- 違背天意自私自利的過
13.面肌痙攣 ---- 不讓人,不饒人的過
14.神經痛---- 愛發瘋一陣冷一陣熱的過
15.失眠、植物神經紊亂、神經官能症 ---- 思慮過多的過
16.神經分裂證 ---- 氣大、不饒人,自私自利的過
17.躁狂症 ---- 自己理想沒實現,暴跳如雷特好強的過
18.抑鬱症 ---- 自己理想沒實現嫉妒人家有好事的過
19.睏倦、打盹、嗜睡 ---- 心理煩悶,管事太多,懶惰的過
20.精神病 ---- 愛生氣,愛看別人錯,不知自己錯,不饒人的過
21.多夢 ---- 思想過濾,慾望太多,實現不了的過
22.腦供血不足,腦梗塞,腦血栓 ---- 不服人,硬逞強,愚痴、任性自私的過。
23.腦出血 ---- 自私,不管別人死活,貪心重、老有理、整天琢磨別人錯、愛整人、自己不能反思的過
24.白內障、青光眼 ---- 辦不開的事,心裡有壓力,看人家做事不對、生氣、看不上人的過。
25.眼底充血 ---- 上焦火大,性格不溫柔的過
26.眼疼 ---- 生氣看不上人的過
27.耳鳴、耳聾 ---- 愛聽閒話、煩人家說話、生氣的過
28.中耳炎 ---- 聽閒話、不能辯解是非的過
29.鼻子疾病 ---- 不愛與人溝通的過
30.歪嘴 ---- 說話咬邪理的過
31.痰多、口臭 ---- 心裡骯髒事太多的過
32.口腔潰瘍 ---- 愛說刺激的過
33.咽炎 ---- 上火憂愁、憂思憂慮、悲傷的過
34.扁桃體炎 ---- 打斷人說話、說話噎人的過
35.爛上嘴唇 ---- 在長輩身上說話過分的過
36.爛下嘴唇 ---- 在晚輩人身上說話過分的過
37.粗脖根 ---- 有事說不出憋氣的過
38.甲亢 ---- 愛生悶氣、包屈,怨恨、不理解人、遇事不表態的過
39.聲帶小結、聲帶息肉 ---- 愛罵人,愛挑邪理、老懷疑人的過
40.喉息肉、喉癌 ---- 陷害人、不饒人、說話噎人的過
41.壓痛、牙齦出血、牙周炎 ---- 內心有怨心、發不出來、恨的咬牙切齒的過
42.淋巴結核、淋巴肉瘤 ---- 毒火大,愛生氣的過
43.心口痛 ---- 恨人解不開的過
44.心臟病 ---- 愛逞能、愛生氣。愛激動。脾氣暴、愛發火、恨人不饒人的過
45.心動過速 ---- 愛激動、愛嗔心的過
46.心臟偷停、突停 ---- 辦事不果斷猶猶豫豫的過
47.心肌炎 ---- 恨人、怨人、性急、愛發脾氣、不饒人的過
48.風濕性心臟病 ---- 心裡;老想著別人過錯不依不饒的過
49.膽囊炎、膽息肉、膽結石 ----暗中較勁、心腸太惡、和老人生悶氣的過
50.A肝 ---- 脾氣暴躁、不理解人的過
51.B肝 ---- 感覺窩囊,覺得委屈、夫妻之間之悶氣,生怒氣的過
52.脂肪肝 ---- 貪吃的過
53.肝腫瘤、肝癌 ---- 生悶氣生氣喝酒的過
54.胰臟病 ---- 暴飲暴食,恨人解不開的過
55.糖尿病 ---- 暴飲暴食、怨人、不認帳的過
56.腎臟病 ---- 做事過分不符合天理、不符合人情、抓住別人過錯不放的過
57.尿毒症 ---- 氣火勝、煩人怨人、不認帳的過
58.腎壞死 ---- 做事過分,抓住別人過錯不放的過
59.膀胱炎、膀胱癌 ---- 愛生氣,還不說的過
60.男性**(**) ---- 和父母吵鬧頂撞。不認命、瞧不起父母、抗拒父母的過
61.攝護腺炎、攝護腺增生、攝護腺癌 ---- 生氣不理解人,恨人,解不開的過
62.脾病 ----不原諒人。不理解人的過
63.胃幽門長疙瘩、胃幽門癌 ---- 賭氣吃飯,怨氣的過
64.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潰瘍、胃粘膜脫落 ---- 怨人、恨人、抱怨、氣大的過
65.胃息肉、胃癌 ---- 怨氣達到頂點,恨人解不開的過
66.脹飽、胃難受、食吐和瀉 ----老是怨氣衝天、並且怨一切的過
67.食道癌 ---- 說話狠毒、不饒人、愛生悶氣、不理解人說話噎人的過
68.咳嗽 ---- 生盼望心,總認為是為人家好的過
69.氣短 ---- 打斷人家說話,不饒人的過
70.氣管病 ---- 恨活著、急上火的過
71.肺病 ----忌恨、嘔氣、憂思、悲傷、憂愁煩惱、擔心。盼望、生愚氣、虧孝道的過
72.肺癌 ---- 恨、惱。怒、煩、怨、虧孝道的過
73.腸道疾病 ---- 看不起人、忌恨人、和老人生氣上火、和老人不交流、暗生氣的過
74.十二指腸球部潰瘍 ---- 愛發脾氣,不饒人的過
75.便秘 ---- 心狠毒,愛嫉妒,暗中整人的過
76.痔瘡病 ----愛罵人(或心裡暗罵)恨人的過
77.白血病 ---- 做事不符合天理,坑人利己的過
78.紅斑狼瘡 ---- 做事斷人後路的過
79.內分泌失調 ---- 喜歡他(她),喜歡又不敢表現出來的,放不下心的過
80.婦科病 ---- 夫妻之間性格不合,對丈夫有疑心、怨恨不說、憋著的過
81.尿道炎 ---- 愛生悶氣,著涼上火的過
82.閉經(月經少) ---- 愛著急,愛上火、愛接人短,自己有事還不說的過
83.痛經 ---- 對母親有嗔恨心的過
84.月經特別多 ---- 包屈,怨恨丈夫的過
85.乳腺增生(小葉增生)乳腺癌 ---- 心量小,不容人,覺得別人心眼小,跟愛人生氣,老是反感男的,對愛情覺得人家噁心的過
86.脂肪瘤、纖維瘤---- 貪心太大,吃東西不顧別人的過
87.脖子硬 ----愛較勁內心不服氣的過
88.肩周炎 ---- 兄弟姐妹妯娌之間抗上,虧孝道的過
89.頸椎狹窄 ---- 愛較勁,不服人,抗上不服領導的過
90.頸椎病(頸椎增生)---- 不服氣,特別愛較勁,倔強的過
91.腰,m痛 ----夫妻不和,男女互圧,不平等硬撐著,或硬挺著傷心,較勁找閒氣的過
92.腰椎病,腰椎結核 ---- 較勁倔強、煩加恨,性格倔強,不讓人,恨人,愛逞能的過
93.腰間盤突出 ---- 硬撐著,生悶氣,煩人煩事物的過
94.後背痛 ---- 自己所做的壞事太多的過
95.後背冷 ---- 膽小,害怕的過
96.骨膜炎 ---- 怨氣,怒氣,瞧不起人過
97.股骨頭壞死 ---- 愛逞能,心理壓力大,不服人的過
98.骨癌 ---- 對父母不孝,夫妻之間不忠有恨之入骨的過
99.腿腳,膝蓋疾病 ---- 恨晚輩人,看晚輩人不是的過
100.蛇盤瘡 ----對人對人狠毒,惱,怒,怨氣大的過
101.白癜風 ---- 做事太毒辣的過
102.皮膚病 ---- 潔癖,暴躁,瞧不起人的過
103.青春痘 ---- 著急上火的過
104.癢病 ---- 看別人鬧心的過
105.肉疼 ---- 知疼人,自私自利的過
106.冷病 ---- 人冷酷無情,不疼人的過、
107.風濕病 ---- 脾氣暴躁,不服人,愛逞能,不認命的過
108.感冒 ---- 愛上火,心裡有事辦不成,老盼望的過
109.小孩紫癜 ---- 父母找夫妻之間生氣的過
110.小孩癲癇 ----父母找對老人不孝的過
111.小孩腎炎 ---- 父母找貪圖錢財的過
(三)劉善人講病散記
病根源在哪裡,還需要自己對照,自己懺悔,懺悔的時候哭,把陰氣排出,有的人真明白,真懺悔,就會有各種反應,比如嘔吐,排泄,放屁,打嗝等等症狀,然後再讓你笑,把陽氣提起,自然病就除了,關鍵還是在自己真的以後能按照自己的本位去行,任勞任怨,踏實努力,孝養父母,友愛兄妹,照顧家人,關愛鄉鄰。這就是印光大師所說的「敦倫盡分」。
業障病怎麼消?磕大頭大懺悔,當初怎麼招的病,跟誰生氣了,就向誰懺悔!
內心認帳,受大屈忍大辱,消無數陰命
就是你起個念,都會長病。
王鳳儀講那麼個理:病是外添的。性格好,病魔跑。三分藥,七分養。善治不如善養。
不怨人就是成佛的大道根。那我們每天檢查自己,看看我們還怨人不怨人。那我們就要很好地檢查自己。
感 恩 辭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
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飲食約而精,園蔬愈珍饈。
勿貪口腹而恣殺生禽。
感恩天、地、君、親、師。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news/vz8k9aq.html
王鳳儀善人講病的故事
日常法師 講述
一般生病的人,都是去找醫生看病,王善人雖然不是醫生,但是病人都請他看病,他看病的方法,不是替病人「醫」病,而是「講」病:講道理給病人聽。妙的是別人醫不好的病,經過善人一講道理,不但沒有醫不好的,而且好得之快令人稱奇。
據說有一個人,患了手伸不直的毛病,拖了幾十年,後來遇到王善人,善人一替他「講」病,手就可以伸直了。另外有很多人腿伸不直,拄了一根拐杖,去找王善人看病,王善人講完病以後,叫他站起來走路,他果真一站起來,就走起路來,不但拐杖丟棄了,病也立刻好了。
因為如此神奇,王善人就把他講病的方法,傳給其他人,於是很多人跟隨著他學習。善人講病最主要的重心,就是儒家所講的「誠」和「仁」。其實這只是佛法中最基礎、最淺近的一部份,真正最高明的還是佛法,但王善人把淺近部份,用得非常真切,就產生了這麼大的效果。
王善人如何替病人「講」病呢?他是先看這個病人心裡面的「邪氣」,如果能夠把心裡的那個邪氣逼出來,病就會痊癒,所謂「邪氣」,就是相對於為人應該做到的「孝、悌、忠、信」,換句話說,邪氣就是為人不孝、不悌、不忠、不信。
就如現代很多人一樣,不但不曉得別人對我們的好處,而且只看見別人的壞處,就更談不上感恩別人了。為什麼看不到別人的好處,感受不到別人的恩惠呢?我想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現代的教育,不再重視傳統的良好教育,不再研讀古書了。
記得我小的時候,多多少少還念一點古書,像唸到「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的詩句,自然會想起農人的辛苦。種田的時候,太陽高掛在上頭,烈日直曬下來,農人們一面辛勤種田,一面汗流浹背,汗水都滴到土裡去了,讀到這樣的描述,才知所吃的,無一不是農人辛苦栽種培育的。
因此這些古詩在無形中,就教導我們知恩圖報,不僅是父母的養育,即使是農人的辛勤,都是值得感謝的!所以透過讀古書的薰習,自然而然會感恩,否則會覺得他是他、我是我,亳無關係可言。
實際上,人與人之間,彼此互助產生很大的功和恩。認識這一點以後,會更從心底覺得人與人之間,是要相互依賴的,而「孝」和「悌」都是從這基本意義,引申出來的做人準則。
這些基本道理,假如從小父母就教子弟,子弟也好好的學,個人和社會都充滿了正氣,相反的,不好好教、不好好學的話,就會出毛病。心裏如果是正氣的話,邪不能來侵擾,如果是邪氣的話,邪自會來侵擾。
王善人講病的時候,就是告訴病人正邪的道理,若心裏存著什麼怨氣,這個怨氣會導致什麼病....等,他這個方法非常靈驗,多少人都因為這個方法,而治好多年的痼疾。除非善人認為這個病沒救了,否則只要善人肯講,病人也能夠聽王善人的話,而改邪歸正,全部靈驗有效。
因為王善人救了很多人,因此感動了很多人,很多人跟隨著他學習,其中有一位趙先生,學會了講病的方法以後,跑到山東地帶「講」病,結果講到那裡,病就好到那裡。
有一次,地方遭到蝗蟲侵襲,蝗蟲滿天一片像烏雲一樣,只要牠們一飛到那裡,一在那裡停下來,不到一、二天,那兒種植的穀物全部被吃光,不管種的是什麼,牠們都吃。種菜,菜吃光;種稻,稻吃光;種甘蔗,甘蔗吃光,沒得吃時就吃樹葉,蝗蟲過境就是這麼可怕,只要牠們一來,人類還有什麼希望呢?只好眼巴巴的等著餓死。
但大家怎甘因此而餓死呢?於是紛紛想辦法,結果想到了這位「講」病的趙先生,心想何不去求他呢?所以大夥兒一起去找趙先生,他以為他們是來看病的,就問:你們是什麼病呢?他們回答:「我們沒有病,但是蝗蟲一批一批的來侵襲我們,眼看著我們就快沒命了,請你救救我們吧!」
他回答:「我只會『講』病,驅除蝗蟲我可不會。」但那些人不死心,仍然請求:「你一定要救救我們啊!你不救我們,誰救我們呢?」經他們這樣你一句我一句的哀求,他心裡想:只好試試看了,就告訴他們:「我願意盡力,成不成我可不知道!」
於是他隨著這一群人,去看被蝗蟲侵擾的地方。蝗蟲吃穀物的時候,他聽見「松、松、松」的聲音,那聲音實在不好聽,再仔細看那一群蝗蟲,趙先生忽然想起這些人男不忠、女不孝,換句話說,這些人心中沒有真正的正氣,依著正氣所表現出來的,人與人之間以誠相對,每個人設身處地的為別人著想,相反的依著邪氣就互相猜忌,你爭我奪。
趙先生看出這些人的問題後,就告訴他們:「你們彼此之間,不能以誠相待,男不忠、女不孝,當然上天要降下這些災禍。如果你們願意改過,大家就一起祈求消除災禍。」大家正面臨這大災禍,當然都表示願意改、願意求。
趙先生又說:「在之前,要先立誓,而且立了誓後,要大喊:『我要盡忠、要盡孝,我絕不再犯』。」說也奇怪,當大家喊三聲之後,蝗蟲也一起飛掉了。這整個過程,我們聽起來像笑話一樣,但確實是事實。
另外一個故事,是王善人自身的經歷。他從小意志很堅強,而且很孝順父母。當他眼見周圍的環境很惡劣,人心很險惡時,就常在心裡想:這個時代怎麼這樣糟呢?這些人怎麼都不講道理呢?
每次一想起,心裡就憤恨不已,看見別人不忠、不孝、不信、不悌,心中起了很大的瞋心,這種瞋心不是那種想和別人打架的心,而是看見別人不學好,就抱怨、就憤恨的心,有句話叫「憤世嫉俗」就是這種心態。受瞋心之害,久而久之不知不覺地,善人的肚子上長了一個瘡。
佛法告訴我們,最傷害自己的,就是起了瞋心。近代的醫學也發現,發脾氣的時候,生理上會分泌一種毒素。西方人曾做過一個試驗,母親發大脾氣時,所分泌的奶汁含有毒,孩子吸吮以後,有時甚至有毒死孩子的危險。所以最近幾年,西方的醫學漸漸注意到,如何用愛心來治病,如何拿掉瞋心,以治癒病疾。
王善人年輕的時候,不知道瞋心為害之大,依著自己的習性,憤世嫉俗,心中充滿了怨和恨,不斷累積的結果,肚子上生了一個瘡。剛開始,只是紅紅的、腫腫的,因為他是個鄉下人,家裡既沒錢,農事又忙碌,也就沒有去理它。
一天又一天,這個瘡越長越大,而且化了膿,他用手把膿擠乾淨,並用一塊布包紮起來,這樣一拖拖了六年,越來越痛,沒辦法可想了,只得去找醫生治療。這個醫生也長過同樣的瘡,後來到北京找醫生治療,最後不但把瘡治癒,而且學會治療的方法。
當王善人一到,這位醫生解開布一看,嚇了一跳,他說:「拖太久,已經無藥可救了,你就好好地吃、好好地玩,準備等死吧!」王善人說:「我不會死的。」醫生奇怪的問:「為什麼你不會死呢?」他說:「我上有父親、祖父,我沒有福可受,難道我父親、祖父也沒有福可享嗎?我還要養他們呢!」
醫生一聽,不禁讚嘆的說:「原來你還是個孝子啊!老天應該不會降禍給你,再說,聽你講話的聲音,毒素可能還沒傷到中氣,可能還有救,我就試著幫你治病吧。」說著就幫他治療瘡疾,使傷口潰爛部份不再擴大。
最後醫生還是對善人說:「現在,你的命是保住了,可是你的腿不能完全康復。」也就是說王善人這一生就因此殘廢了。從此,王善人很吃力的工作,到後來,田裡粗重的工作他無法勝任,只好在家裡做些簡單的事情。
就這樣過了好多年,終於出現了轉機。善人去聽人講善書,善書都是勸人為善,以及做人的道理。
有一天他聽人說書,講到三娘教子的故事,當兒子向三娘悔過時,三娘反倒跪下來說:「是我不會作媽媽,你要原諒我。」
當時三十幾歲的王鳳儀一聽,整個心情翻轉過來,他突然領悟到平日怨家人的不是、指責別人,其實問題出在把自己看得太偉大,才要正義凜然的罵家人。
王善人聽完了這個道理以後,內心大為感動。在回家的路上,不停的責備自己:我以前一天到晚責怪別人,講的是那一門子道理呢?
真正講道理的人,是看自己的錯啊!回去後他整個人跪下來,覺得人應該要認自己的「不是」。
他跪著一直哭,哭到睡著,第二天一起床,肚子上長了十二年的瘡居然好了。起初他並未察覺,只覺得肚子癢癢的,於是用手抓一抓,咦!怎麼平平的?原來瘡不見了,長了十二年的節瘡竟結疤了!一夜之間多年的瘡疾痊癒了!
親自經歷這件事後,他深刻體會到,病原來是這樣得來的!病的根本源自自己的內心,因此,如果懂得善巧利用內心,可以解決世間所有的事情,然後當自己解決後,還可以進一步幫助別人。
王鳳儀嘉言錄 https://bit.ly/2B8ZPi6
王鳳儀嘉言錄
王鳳儀老善人(1864~1937年)是位農村長工,未曾讀書,因篤行忠、孝,自誠而明。年三十五,往救友人楊柏,行至中途「黑夜見白日」明道。三十八歲,父逝世,守墓至百日,大徹大悟,發明性理療病法,講病化世,普度群倫。
王善人講道,語似俚俗,而意境深遠,均由自性中所流露,不拘經教,權宜說法,活潑自然,不僅足為圭臬,且為經天緯地之大經大法。其要旨在教人盡忠孝之道而化性立命。實行「去習性、化稟性、圓滿天性。」「止宿命、了陰命、長天命。」王善人常說:「人是什麼性,就有什麼命。木性人招難,火性人受苦,土性人受累,金性人受貧,水性人受氣。(以上為五陰性)」又說:「身界人主賤,心界人主貧,意界人主富,志界人主貴。」說明人生的富貴貧賤、否泰苦樂,都掌握在自己手中。欲窺全貌,就請閱讀本書。
第一節--善惡
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做事合乎道理就是善,悖乎道理就是惡;把事做好就是善,把事做壞就是惡;存心公就是善,存心私就是惡。
世上有三大惡人,盜賊不算在內。講道不行道、知過不改過,是第一等惡人;吃點虧心裡就難過,佔點便宜心裡就高興,是第二等惡人;非分的事,知道不可得而念念不忘,非法的事,知道不可做卻偷偷地去做,是第三等惡人。此外,有人誇獎,心裡就高興,受人批評,心裡就不快,都是不善的人。
佔便宜就樂,吃虧就生氣,都不是好人。某人跟我學道,也算是個善人,他存的糧多,天旱糧漲價,他就樂啦,下雨糧價落,他就愁啦,哪有一點善心呢?
要想當好人非常容易,你看別人做的事,良心上過不去,自己不那樣做就是啦。
把自己修治好,天下就好了,因為我好了,走到哪兒就好到哪兒。
一個人便是一個世界,我好了就是好了一個世界;佛成了就成了個西方極樂世界,耶穌成了就成了個天國。今人都等世界好了再去當好人,豈不知,真到世界好的時候,你再想好也來不及啦!
回到頁首
第二節--學聖
人念古人書,要學古人才對。現在的人光念不學,把書都念「輸」啦!聖人要把書收回去,不叫人念啦!你若立志學古人,將來世人就得念你。給後人做個榜樣,到了大同世界,人人都跟你學,那就是念你。念書學道貴乎實行,身子要低,志向要大,和古人接碴(靈),你也就是古人。
人只知念書要多要熟,不知照書去實行,這像看熟了地圖,知道各地的方位,沒能親臨其境,又怎能看見真風景呢?又像念熟了菜譜,沒有實際吃過,又哪能嘗到真滋味呢?
今人念了許多書,知道很多古人,可是一位也沒有看上,一位也沒合心意,所以一位也沒有去學,這就是看起自己啦。可自己又常耍脾氣,不知足,這又是自己看不起自己。我看也太愚啦!
我從小沒念過書,也不識字。聽說哪位古人好,我就學哪位古人。若見今人好,我就不離開他,看他怎麼行的?多知一個人就多知一條道。我初學「羊角哀捨命全交」去救楊柏,次學「楊一守墳」給我爹守墳三年。我做一宗事就學一位古人,那古人的靈就來助我。這就是我的「學而時習之」,正和聖人的道相合。可惜世人信不真,不肯去學,遇見好人也不注意,那是空學沒習。
念書不如念人,念人不如念我,念我不如念天。古時念書,每人一本,會念不會用,書是書,人是人,那是「一本散為萬殊」。現在道德會不用書,光講道,叫做「念我」。念明白了再去實行,這是「萬殊仍歸一本」。一是天道,這是念天。
念書不如念人,把一個人當作一個字,把一家當作一句,把一村當作一章,把一縣當作一本,把一省當作一部。一個字有許多講,一個人也有許多事,這就叫念人。
有一位前清考中的秀才對我說:「古人說書內有黃金,我已中秀才,還是受窮,古人把我騙啦!」我說:「你讀了很多書,實行了幾句呢?你若不照書行,不是古人騙了你,是你把古人騙啦!」
王曉峰問我:「我早年讀書,不敢希聖希賢,今日學道又不敢學佛學仙。聽善人說,立地可以成佛,不知我能不能成?」我告訴他說:「念書的人,叫聖人給嚇住了,不敢去學。學道的人被佛給嚇住了,不敢邁步。古時的聖賢仙佛都是人成的。你也是人,要能學他,也就是他,有什麼可疑的呢?」
聖人所以為聖人,就是勸人學道。我們要想學聖人,勸人就是了,有什麼難呢?古時聖人是教書成的道,現今的教員也是教書,為什麼沒成呢?聖人教人學道,不管有錢沒有錢,是以教人為主。現今的教員,只知賺錢,不管人成不成。我說聖人凡人的區別,就在這一點。
我們認識一個人,也不過認識他面貌的大概,就知道他是誰,又哪能把他的肢體毛髮,處處辨認清楚呢?明道也是這樣,讀書也是這樣。能把《大學》頭一章念明白,一切人道都知道了。把《中庸》的頭一章念明白,天道就都明白了,成神成佛、為聖為賢都用不了,可惜人都是務廣而荒啊!
孔子老年和群弟子言志,他願「老安少懷」,光(只)說沒有做到。我立了許多安老院和懷少園,是替孔子還了大願。孔子傳道,光(只)教男子,沒教女子,我辦女學是補孔子的漏。我辦安老院能成萬尊佛,是承孔子的志。所以我敢說,我是造佛的祖師。(站長補充:每一位老人都被當佛菩薩般的尊敬與供養,這就是能成萬尊佛的涵義。)
回到頁首
第三節--學佛
存佛心、說佛話、行佛事,當體成真就是佛了。現今學佛的人,大都從「欲明明德於天下」上去用力,不知從「修身、正心、誠意、致知、格物」上入手,所以不能成佛。
好佛的人聽說哪廟修的好,就往哪廟去找佛。南去朝海,北去拜山,朝叩首,晚念經,求佛度他往生西方,去見我佛。人都不知顧名思義,不知「我佛」,就是我自己。偏向外求,越求越遠。所以古人說:「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
現今的人都被大帽子扣住了,學佛的人便以為佛是獨一無二的,誰也不能學。若有人說要學佛,就以為狂妄,認為是侮慢佛。其實這樣人是把佛看小啦!如果人人行佛道,人人是佛,那該有多麼好!佛是願意人人都能成佛,不是自己成佛就完了。
佛的心理,不但願意人人都能成佛,並且願意能比佛更高幾等。人也必須把人教得比自己高,才算對得起人。
普通人以為別人的事與自己沒有關係,所以不注意。不知人就是我,我就是人,人我本是一體。把人我一體做到了才是佛界人。
人說佛國裡一人有飯吃,大家都有飯吃,一人有物用,大家都有物用。為什麼呢?因為沒有人我的分別。所以沒有人我的分別才是佛國人。
學「好」是學「好」,學道是學道,分不清可不行。趙鎮侯開口就是佛,我專講我。他當他的佛,我當我的善人,佛不說話,我還會說話,人還不認識我。佛是人樣子(人的榜樣),照佛說的去做,才能成佛。天天講佛,日日說佛,顯示自己知道的多,那是學「好」,不是學道,像開個謊花,不能結果。
人都念已成的佛,佛反而不理他。我念未成的佛使他成佛,才是真念佛。誰是未成的佛呢?世上人都是。我勸他盡人道,就是念他成佛呢。豈不知佛不是念成的,是由爭貪裡漏下來的,我不爭貪也勸人不爭不貪,我是造佛的祖師爺,眾人還不信,真招笑。
佛是人成的,今天不求人道,先求佛道,真是捨近求遠。我是從扛活(傭工)上得的道,人都輕視我。有一年王澤溥向我說禪機語:「芥子能藏須彌山」我說:「是我」。他說:「請解釋」,我說:「我這個人活在世上,真像一粒芥子那麼藐小,可是我的心裡藏著佛國、天堂、苦海、地獄四個大世界。不正是說我嗎?」
八德是八個門,都能進入佛國。不過人應當從哪個門進,就由哪個門進,這就是「素位而行」的意思。我是由忠、孝兩個門進來的,給人放牛、扛活全部抱定一個「忠」字;對老人抱定一個「孝」字,這是我敢自信的。
人不得道是由於性、心、身三界未能合一。身子做事,心裡想別的,是心和身不合一;遇著逆境受不了,生氣上火,是性和心不合一。必須三合一,才能得道。要想成佛,還得四大界合一。今人只用一心念佛,身口與佛相違,怎能成佛呢?
這回改變為大同世界,風俗又得改。就像去年種的高粱,要把碴子刨掉,才能再種。現在人說佛教好,豈不知老佛已回西天,因為人不信他,又另換新佛來了!我早年勸世,不敢帶書,怕人問我是什麼教?我遇著什麼教就是什麼教。現在萬教齊發,不合萬教的,就是萬教的罪人。那年我到朝陽基督教會,有人問我是什麼教?我說沒教。他把我好損(諷刺譏笑)說:「你沒教還沒父母教嗎?」其實道是一個,教是一理,人若不真也難成道。
王鳳儀嘉言錄 https://bit.ly/2B8ZPi6
《宣講拾遺》作為當時全國孝廉統一的宣講教科書,書中勸人孝親尊師、友愛兄弟、和睦鄉鄰、訓教子孫、明理修德、解仇化忿的指導思想,宣講的都是"忠孝節義,倫理道德"的故事,勸人學好,多做善事。 最初是設宣講堂,後來又遊行到各鄉村宣講。 今天我們再版《宣講拾遺》一書,對於和睦家庭、和諧社會有著重要的意義,對研究我國歷史的民風、民俗也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宣講拾遺》,(清)冷德馨,(清)莊跛仙集,本書根據聖諭六訓收錄近三十篇書目,共分六卷,主要內容包括:孝順父母、尊敬長上、和睦鄉里、教訓子孫、各安生理、毋作非為等。《宣講拾遺》是清光緒乙巳歲(1905年)出版的孝廉教科書,距今已107年。
《宣講拾遺》作為當時全國孝廉統一的宣講教科書,書中勸人孝親尊師、友愛兄弟、和睦鄉鄰、訓教子孫、明理修德、解仇化忿的指導思想,宣講的都是"忠孝節義,倫理道德"的故事,勸人學好,多做善事。最初是設宣講堂,後來又遊行到各鄉村宣講。今天我們再版《宣講拾遺》一書,對於和睦家庭、和諧社會有著重要的意義,對研究我國歷史的民風、民俗也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序
愚才疏學淺,不嫻文辭。適有冷君,號德馨者,晤言樂書堂莊君,號跛仙者,手集古人遺事數款條切身心病中世俗,欲附棗梨,以資宣講。恨無序語,囑余為文,以冠其篇。愚思莊君之善心可表,冷君之美意堪嘉,遂不揣譾陋,草徹俚語。
謂古來宣揚聖教,講解經文,莫非令人達其詞,通其義,體其理,察其情。可法者法,可戒者戒也,非即今之宣講一事哉?然所宣講者,聖經賢傳,詞尚文雅,非愚夫愚婦所能知。且設宣講者,家塾黨庠,地關禮法,非愚夫愚婦所能近。曷若茲之採摭前事,演作俚言,一宣而人皆樂聞,不講而亦人必曉。不拘乎地,不擇乎人,不限以時,不滯以禮。宣之而如歌詞曲,講之而如道家常。固較之設學謹教,尤便於家喻而戶曉也。雖有聞聲而醜其妄,觀事而嗤其迂者,而善者之感發善心,惡者之懲創惡念,何嘗不與聖經賢傳,同一有關於風化,有補於勸懲也?
余用是樂為弁言明嘉乃事。
時同治十一年歲次壬申荷月上旬偶題於古頓寄居瀛賓蔣岸登拜撰
序
嘗觀教化之書,歷代不乏,至我朝
聖祖仁皇帝,頒行
聖諭十六條,尤為美備,例於每月朔望日,司鐸率各處紳耆於城鎮誦解,此古讀法之遺意,即今宣講之由來也。近世所宣講者,有《集要》一書,就十六條之題目,各舉案證以實之,善足勸而惡足懲。行之數年,人心有轉移之機。考其書,乃潛江王文選先生所採集也。余心焉慕之,茲又於古今所傳有關教化之事,擇取若干條,仿《集要》之體,而暢其義旨,顏之曰《拾遺》,亦恐鄉黨鄰裡間,有厭《集要》之故者,為之一新其聽聞焉。鄙意之所存僅此,夫何敢同《集要》之書,遍傳宇內哉?不意宣講諸先生,謬為賞鑒,慫恿付梓,余深愧言之不文,不堪行遠,特於鐫成之日,書數語以自表雲爾。
時同治十一年歲在壬申仲夏月書羲都杏林跛上敬錄
--------------------
宣講拾遺丨慈虐異報
2016-09-02 由 故紙新編 發表于資訊
前言:《宣講拾遺》是清末及民國時期流傳很廣的一部書,主要是講關於「聖諭六訓」的故事,這些故事在當時幾乎家喻戶曉,現在六七十歲的人可能也有比較深的印象,比如「三娘教子」、「燕山五桂」、「姜安送米」等。具有很強的教化作用,也可以說是傳統文化的優秀成果。
我從去年開始在新浪博客陸續發布了一部分,從現在開始在今日頭條首發。
從來婦人之道,相夫子,事翁姑,和妯娌,宜家室,四德三從,自古為昭。其或為人繼室,待前房子女,更宜憐恤,則後母較勝於前母,善報固自不爽。苟或居心殘毒,其夫又不檢約,則孤兒幼女之苦,有不堪言者矣,惡報焉能免乎?
今講一案,慈受旌獎,而虐遭殘罰者,請大眾細聽。
陝西鳳翔府有一人,姓秦名潤福,前妻胡氏身故,撇下一子名克禮,繼娶柴氏,生一子名克讓。柴氏賢淑,待前子勝如己子。克禮五歲,克讓三歲,不幸父又身亡。
自後柴氏待前子更加慈愛。凡衣服飲食,偏厚長子,非次子所能及。二子漸至少壯,俱送學堂讀書。
一日他弟兄角孽,克讓回家,對母啼哭曰:「哥哥吃穿都勝於兒,心仍不足,仗他身大力強,欺壓與兒,望母親與兒出氣。」
柴氏聽之大怒,遂執竹板責打。
【宣】
罵克讓,蠢奴才,急跪堂前。
聽為娘,把情理,細向你言。
你哥哥,他本是,前娘生產。
一歲時,撇了母,零丁孤單。
況你父,臨終時,囑咐一遍。
只恐怕,到後來,待兒心偏。
我若還,厚待你,把他看賤。
恐難免,外人們,罵娘不賢。
娘終日,把此情,仔細盤算。
薄待你,厚待他,方為正端。
蠢奴才,年幼小,識見太淺。
除卻父,尊兄長,分所當然。
昔晉時,有王祥,並弟王覽。
他後母,待王祥,刻虐百般。
那王覽,跪母前,垂淚幾諫。
感得母,心慈愛,萬古稱賢。
想此情,兄責弟,不可懷怨。
曾不思,家庭內,孝弟為先。
今為你,無弟道,打你幾板。
從今後,再如此,決不容寬。
【講】
柴氏手舉竹板,要打克讓,適值克禮自館中歸家,見母親要打兄弟,即跪母前懇恩曰:「兒與兄弟角孽,惹母親憂氣,是兒之不孝,母親莫打兄弟,把兒重責才是。」
柴氏觀此情景,轉怒為喜。放下竹板曰:「但願爾等知娘養恁,受了無窮辛苦,就該和睦,盡心讀書,方不負我養恁一場。」
二人深知悔悟,自此兄寬弟忍,甚屬可嘉。
鄰近有一商人,姓李名大發。也是前妻身故,只撇一女,名桂香。後娶金氏,帶來一子,名丁混。
金氏素性險毒,貌慈心惡,每每背夫折磨桂香。大發若在家中,看她倒也慈愛,故未細察。
—日大發又要出外貿易,囑其妻曰:「望你憐女年幼,從容教訓。」
金氏說:「自來何曾把她看薄了,夫君真乃多心。」
大發去後,待桂香倍加刻虐。將撿柴擔水、舂米推磨等事,盡付與桂香一人經理。可憐十數歲女娃,怎能做得許多。又兼食不充口,衣不遮身。若有些許不到處,就打罵不休。每日撿柴路過柴氏門前,柴氏看他如此饑寒,心發仁慈,叫到家中,與她些剩飯充飢。偏被丁混看見,遂回家對他母親墊害。
【宣】
丁混見娘淚梭梭,聽兒把話向娘說。
桂香對鄰把娘數,
(「她數我些什麼?」)
他說窯娘把她磨。
(「還說些什麼話無有?」)
又說饑寒難得過,逼她撿柴上山坡。
(「他說你些什麼無有?」)
待他長短作踐我,父回要把兒除卻。
【講】
金氏聽後,懷恨在心。
晚間桂香撿柴回來,不容分說,用繩子捆綁在地,用木棍周身打了一遍,又使大針釘入十指,火鉗烙其兩胯。恐外人聽見,不准高聲啼哭。
桂香疼痛難忍,就地打滾而哭。
【宣】
喊聲媽,叫聲哥,快把十指針抽脫。
(「盡你再疼一陣抽也未遲。」)
疼得狠,實難過,兩胯又用火鉗烙。
(「這還算輕的,還要使刀割你呢。」)
聽一言,膽嚇破,問娘兒犯何等錯?
(「撿柴怎麼這時候才回來?」)
上山坡,無裹腳,路險柴重慢慢拖。
(「你上秦家去做什麼?」)
兒從他,門前過,伯母留我停停腳。
(「你怎麼與他要飯吃?」)
秦伯母,憐念我,與我兩個冷飯飥。
(「怎對他說窯娘折磨你甚苦呢?」)
兒豈敢,說娘錯,旁言不可信真確。
(「哪有旁言,不重打你幾棍,必不認錯!」)
算兒錯,兒改過,望母慈悲恕饒我。
(「毒口道我長短,豈肯輕饒!」)
憐兒幼,血脈薄,施恩勝似念彌陀。
(「生來嘴甜心苦,你父回來要是學話的。」)
娘只要,恕饒我,若露一字雷擊我。
【講】
金氏說:「暫把你鬼妮子恕饒。這有穀子斗半,今夜若舂不凈,定要你命。」
因把大針抽脫,繩子解下。
桂香不敢怠慢,忍疼即去舂糧,金氏母子回房安睡。
桂香舂著谷糧,周身傷痕疼痛難忍。再說不舂,明早苦刑難受。心中暗想,終無生路,不如一死,免受罪苦。待他母子睡沉,暗暗出了大門,到母親墳前,一陣痛哭。
【宣】
小桂香,跪墳前,淚珠滾滾。
哭一聲,慈心母,細聽苦情。
想當初,得孩兒,父母歡欣。
終日間,懷中抱,猶如寶珍。
怕兒冷,怕兒餓,時刻謹慎。
出天花,與痘麻,費盡苦心。
數歲時,遭不幸,母把命殞。
撇下了,苦命兒,身靠何人?
兒的父,終日間,主意打盡。
無奈何,娶繼母,扶養兒身。
繼母來,帶一子,名叫丁混。
他母子,俱懷著,狠毒陰心。
父在家,做面情,假意慈憫。
父出外,就不把,孩兒當人。
好歹飯,不教兒,飽吃一頓。
身穿的,襟打襟,鞋無後跟。
到晚間,無被褥,寒冷難忍。
凍得我,骨如酥,倚靠灶門。
舂穀糧,與推磨,種菜送糞。
割豬草,並擔水,靠兒一人。
有一毫,做不贏,怒氣忿忿。
不是打,就是罵,還不稱心。
秦伯母,看此情,心中不忍。
叫她家,拿剩飯,付與兒吞。
是何人,對他說,心中懷恨。
撿柴回,才到家,綁倒埃塵。
足打夠,百餘棍,還不算狠。
十指尖,釘大針,火鉗烙身。
心猶若,滾油煎,疼痛難忍。
還不准,高聲哭,驚動四鄰。
忍著疼,苦哀告,方松繩捆。
斗半谷,舂不凈,要兒三魂。
哎爹呀!
兒在家,受的苦,怎得知信?
哎娘呀!
娘不死,兒怎能,受此苦辛?
爹呀!
從今後,咱父女,不得相近。
娘呀!
願母親,快顯靈,來接兒身。
【講】
桂香哭訴一陣,遂去投井。
幸遇秦克禮,夜讀之間,忽聞犬吠,出宅防賊,救回家去,交與母親。
柴氏問她為何尋死,桂香把責罰苦情細訴一遍。
柴氏勸解,不必如此,待天明我去勸你母親回心,便送你回還,遂與柴氏同眠。
次日黎明時,金氏在床上喊叫「桂香推磨」,連聲不應,即咒罵不堪。起身要打,尋之不見,「這死妮子那裡吊鬼去了?」
正咒罵間,柴氏到家,欣然一禮,問候:「刻下清安?」
金氏還禮曰:「承問了,秦大嫂,無事不輕出門,有何貴幹?」
柴氏即用良言相勸。
【宣】
我今早,到此院,不為別件。
把咱們,當後娘,來由細談。
(「當後娘有什麼來由?」)
因前生,少修積,有此缺陷。
膺後妻,於人道,便屬不全。
(「也是咱的命該如此。」)
前房兒,更要比,親生重看。
憐念他,年幼小,須要從寬。
(「若不從寬,焉有他命?」)
切不可,做面情,陰毒心險。
當後娘,磨前子,醜名難擔。
(「就待他百分慈愛,也難落賢名。」)
待兒好,待兒歹,難瞞眾眼。
或陰毒,或慈愛,更難欺天。
(「不怕人說長短,自有青天看到。」)
因咱們,是同類,才來相勸。
話有些,不周備,望其包涵。
(「我有哪些不是,只要你說,無不遵服。」)
小桂香,十幾歲,正學針線。
經年間,去打柴,難免人談。
(「細活她又不會,難道叫她坐吃現成?」)
既吃苦,就當該,把她憐念。
殘冬時,皮包骨,周身無棉。
(「新衣都被她穿破,哪還有許多。」)
若一日,他的父,貿易迴轉。
見女兒,此情景,未必心甘。
(「我沒折磨他女兒,就對得起。」)
你還說,從未曾,把女磨鍊。
今夜間,因何故,叫苦連天。
(「不知又作甚精的,早起就出去吊鬼,尋之不見,不知何往?」)
只要你,從今後,心回意轉。
若不然,誰怎肯,告你實言。
(「只管實言告我,自後再不磨她就是。」)
昨夜晚,受不過,去尋短見。
幸遇我,克禮兒,救回家園。
(「虧你令郎救他,不然我的臭名怎擔?」)
從今後,再不可,把他嫌賤。
設有個,不測處,後悔遲延。
【講】
金氏說:「秦大嫂只管放心,以後再要如此,教我不得善終。」
柴氏聽得此言,即回家去喚桂香。
丁混素與秦克禮不睦,遂唆其母曰:「此情若泄於外,咱母子醜名難擔,再說父回豈肯干休?」
金氏說:「這可怎的?」
丁混說:「依我之見,就說桂香不正,與克禮有私,與他斗鬧一場,逼死桂香,告他強霸幼女,一計兩得,有何不可?」
金氏依從,丁混遂持刀罵到秦門。克禮大怒,手持木棍,把丁混胸骨打破,七竅流血而亡。
金氏抱兒痛哭一場,遂協同地保,進城稟官。縣主即委右堂,下鄉驗屍。
柴氏在家,喊天叫地,無所措手。欲教克讓替兄填命,不知他肯從否。遂把克讓叫到密室相商曰:「你哥哥好心救人,反遭大禍。若填他命,豈不負屈?況又絕你父之長嗣,如何是好?望兒速作良策,全爾兄命。」
克讓口尊:「母親,兒欲替兄頂案。一全父暨前母之嗣,一表俺兄弟友愛之情,萬望母親應允。」
柴氏曰:「兒真乃孝弟可獎,正合母意。」
遂懇地保,依此報案。事已忙迫,未得與克禮說明。官即到來,解驗以畢,吩咐地保人役,帶兇手進城。地保就把克讓帶去。
克禮急與母曰:「丁混是我打死,然何把兄弟帶去?」
柴氏把頂替罪案,情由說明,克禮聽之,心中不忍。要同母親一齊進城,「不然兒即撞死母前。」
柴氏無奈,只得同他進城。地保把克讓帶到案前,縣主盤問,克讓一一招呈。
縣主就要動刑,克禮趕到,急跪堂前,叩稟曰:「丁混是我一人打死,該我戴罪,與兄弟無干。」
縣主看他二人滿面書氣,彼此爭罪,不像兇惡之輩,遂喚地保把他實情訴明。地保跪到堂前,把柴氏素行賢淑,又命親生替前子頂案,始終訴明。
縣主聽之,暗想:「此等賢淑,世所罕聞。」又喚柴氏,把你兒子行兇情由訴來。柴氏即跪案前哭訴。
【宣】
未開言,不由的,淚往下傾。
尊太爺,聽為婦,仔細詳明。
小丁混,他本是,隨娘改姓。
前房女,被他母,磨害無情。
昨夜晚,受不過,家後投井。
被吾兒,聽得見,救回家中。
次早起,我把她,後母勸懲。
她言許,從今後,不磨女童。
(「你倒是好意,你兒為何把丁混打死?」)
勸罷她,回家去,欲把女送。
小丁混,即當時,持刀行兇。
到我門,出惡言,咒罵不等。
誣我兒,與他妹,有些私情。
克禮兒,聽此言,怒氣上涌。
只一棍,打得他,七孔流紅。
(「明是你長子行兇,為何教次子頂案?」)
因長子,施仁慈,反遭禍境。
還憐他,前娘兒,孤苦伶仃。
因此情,才使我,親生填命。
他情願,盡弟道,救他長兄。
(「既是次子頂案,長子為何又來認罪?」)
我長子,自生來,天性剛正。
自行兇,不忍心,累弟命傾。
我不教,他認罪,要把頭撞。
無奈何,才與他,同路進城。
(「此等友愛,實屬可嘉,罪若坐與次子,你可心愿?」)
非是我,忍得心,舍兒苦並。
恐絕他,前娘後,更體夫情。
說到此,只哭得,咽喉哽哽。
望青天,大老爺,恕兒殘生。
【講】
縣主聽之,讚嘆不已。遂吩咐把克禮暫送儒學,克讓同母歸家,候本縣申文詳上。
又命金氏回家,把子押埋,候上司定奪。金氏回家把子埋了。
未數日,大發自外貿易歸家,父女相見,痛哭一場。桂香把始終情由,細說一遍。大發一聽,心中火起,就要處治金氏。
桂香阻攔曰:「官司尚未結局,暫時不可。」
一日,上諭到縣,縣主遂差人役,把原案人等,一齊傳到。眾人聚齊,同跪堂前。
縣主捧諭讀曰:「曉諭全案人等知道:
秦柴氏舍親生以體夫情,該旌表賢慈無雙。秦克禮兄弟友愛,姑赦其罪。該安分讀書,勉圖上進。李桂香該與克禮作良偶,以報全命之恩。李大發任妻殘害女娃,全未經心覺察,本當重責,念其女與婿皆賢,姑免之。李金氏心乏仁慈,殘害前房子女,於例當出,任其丈夫處治。各自具結,謹遵勿違。
眾人據結回家。大發得此札言,回家把金氏如磨害桂香一般樣,苦打一頓,逐出家門。
金氏出門,周身傷痕疼痛難忍。欲要再醮,皆知他心腸險毒,無人接娶。想起當初事故,自知追悔,痛哭一陣。忽又雙目失明,落與乞討。眾鄰恨他殘毒,多不與食,漸至餓死。屍撇荒野,豬扯狗拖。
迨後克禮兄弟皆登甲榜。柴氏受誥封,為一品夫人,享壽八十八歲善終。
依此案看來,世之為後娘者,當以柴氏為法,以金氏為戒。
更多相關內容,敬請移步至我的博客瀏覽。(博客:譚洪福)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news/ggey3l.html
---------------
《宣講拾遺》是清光緒乙巳歲(1905年)出版的孝廉教科書,距今已107年。
《宣講拾遺》作為當時全國孝廉統一的宣講教科書,書中勸人孝親尊師、友愛兄弟、和睦鄉鄰、訓教子孫、明理修德、解仇化忿的指導思想,宣講的都是"忠孝節義,倫理道德"的故事,勸人學好,多做善事。最初是設宣講堂,後來又遊行到各鄉村宣講。今天我們再版《宣講拾遺》一書,對於和睦家庭、和諧社會有著重要的意義,對研究我國歷史的民風、民俗也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
萬國道德會
以宣揚道德、倡導和平為目標的全球性社團。成立於1921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中國山東歷城儒生江壽峰有感於人類殺戮之慘酷,授意次子江希張於1915年作《息戰論》一書,擬以儒家文化融合佛教、道教、基督宗教、回教等宗教義理,振興人類道德意識,避免人類社會因戰爭而趨向滅亡,書後附有「萬國道德會」章程18條。此書頗受好評,支持者日眾,江壽峰遂呈准政府立案,於1921年8月27日召開「萬國道德會」成立大會。初始推舉孔子嫡裔孔德成為會長,但因孔家以其年幼而婉辭,改舉康有為擔任會長。1926年江壽峰去世,1927年康有為去世,因江希張赴法國留學,會務幾乎中止。1928年推舉東北慈善家杜紹彭為理事長,並迎請東北義學團體領導人王鳳儀入會,除將數百處義學併入道德會外,所提倡的性命倫理思維也成為道德會宗旨。會務最盛時有分會一千兩百餘處,會員百餘萬,興辦的中、小學與民眾進修班千餘處。分會以東北分布最密,華北次之,華南則少見。1949年中共執政,會所次第解散,會產收歸政府。
少數會員於1949年隨政府遷來臺灣,於臺北重立總會,展開軍眷識字班、縫紉班、免費托兒所、長青中心等社會服務工作。在臺歷任理事長相繼為尹子寬、王汝霖、梁肅戎。2008年時的理事長為關中。
袁了凡《了凡四訓》,是明朝袁了凡(1533年—1606年),字坤儀,寫給兒子的家訓,是中國一本著名的善書。
成書緣起
袁了凡原名袁黃,字坤儀,在考科舉之前由相命之人推測其未來功名,結果都應驗,因此認為命運不可改變,且命運中他將於53歲壽終,且無子嗣。然之後於1569年遇見雲谷禪師,透過雲谷禪師教導準提咒與解說命運(數)其實可以改變之後,積極為善助人,因此改變自身的命運,不僅未於53歲壽終,且生下兒子,並於69歲那年寫下「了凡四訓」。了凡四訓正是袁要給兒子的訓示。
四篇主題
了凡四訓全冊劃分為四篇,包括以下:
第一篇 立命之學 - 說明人的命運是可靠自己創造,而不是被命數所束縛。
第二篇 改過之法 - 從小的過失起改過,那自然便不會犯下大的過錯。
第三篇 積善之方 - 多做善事幫助別人,善事積多了,命運自然也有所改變。
第四篇 謙德之效 - 與人相處,待人要謙虛,從中學習,自然便有進步。
影視作品
電影《了凡四訓》由大陸著名演員達式常、丁嘉麗所主演,根據明代袁了凡的真實傳奇故事改編,宣傳中華傳統文化與佛教思想。 亦有拍成電視劇《了凡的故事》,全劇共23集,由淨空法師出資指導,游本昌居士主拍,淨宗學會發行。
參考資料
《袁了凡先生略傳》
袁了凡先生,原名黃,字坤儀,江南吳江人。博學多材,精通河圖、洛書之理數、星命之學、堪輿之道、律呂音樂、數學算術、水利、兵備無不獲有心得,並留有著作甚多。《了凡四訓》即其戒子之文。
明朝隆慶四年為舉人,萬歷十四年中進士。歷任寶坻縣長、兵部職方司主事、軍前參贊、督兵等職。享年七十四歲。明熹宗追贈「尚寶司少卿」。
----------------------------
袁黃=袁了凡(1533年12月26日-1606年8月14日),原名表,字儀甫,又字坤儀,後改名黃,更字慶遠,號學海,又號了凡,南直隸蘇州府吳江縣(今江蘇)人,改入籍浙江嘉興府嘉善縣。萬曆進士,曾任主事、拾遺之官,贈尙寶司少卿。崇信佛法,六十九歲時,將一生的體驗寫成著名的勸善文《了凡四訓》。
生平
據日本學者酒井忠夫考證,袁家祖居嘉興陶莊(明代併入嘉善縣),元末時家境富足。明初,因燕王朱棣以靖難之變奪取建文帝皇位,袁家因與忠於建文帝的官員往來,被燕王抄家。袁了凡的先祖(袁順)倖免於難,四處逃亡,後定居於吳江。
袁黃於嘉靖十二年(1533)十二月十一日出生於嘉善縣魏塘鎮,[1]袁父(袁仁)不欲其為官,而希冀其習醫。後遇雲南孔先生傳邵雍《皇極經世》,並為其卜算一生之榮枯壽夭。袁黃接受孔先生之建議,放棄學醫,求取功名。
隆慶三年(1569年)遇金陵棲霞山雲谷禪師,講行善積德,改造命運之理。袁黃如大夢初醒,自號為了凡,以此明其悟立命之說,不欲落凡夫窠臼之志。袁了凡曾做記功、過的表格,稱之為「功過格」,功過格在晚明甚為盛行,[2]劉宗周弟子張履祥更稱「竟為近世時人之聖書。」[3]
隆慶四年(1570年)中舉人,萬曆十四年(1586年)登進士第三甲第一百九十三名,任寶坻縣令。後升為兵部職方司主事。此時日本對朝鮮發動侵略戰爭萬曆朝鮮之役,隨經略宋應昌、提督李如松率兵入朝鮮。李如松與日倭談判,佯稱將賜厚祿,日倭信以為真,沒有設防。如松遂襲破日倭於平壤。袁了凡認為李如松此舉有損國威,並斥責其部下濫殺無辜,冒領軍功。[4]倭兵襲擊袁了凡,了凡以三千兵力擊退之,而李如松卻敗於倭兵。萬曆二十一年,李如松以十項罪名彈劾袁了凡,袁了凡被停職返鄉。居鄉期間又參與編修《嘉善縣誌》等。卒年七十四歲。天啟三年(1623年),吏部尚書趙南星追敘袁黃軍功,贈尙寶司少卿(從五品)。[5]
著作
所著《了凡四訓》,享譽後世,並被拍成大型《了凡四訓電影》與《了凡四訓電視劇》。
評論
王夫之曾批袁了凡對於經義的解釋,識見狹小,引人錯誤。[6]
袁黃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deOCes
-------------------------------------------
袁了凡之子袁儼
袁儼-天啟五年乙醜科(1625年)余煌榜,三甲一百四十九名,字若思,趙田(今蘆墟鎮新南村)人,萬曆十四年(1586年)進士袁黃之子。 授廣東高要知縣。 七年夏天,西潦河發大水,城中水深三尺,死者無數,他冒酷暑竭力指揮搶救,搭席棚、草棚,施粥,撈溺死的人人殮。 秋天淫雨不止,米價高得咋舌。 他親自踏勘災情,開展賑濟。 因勞累過度而嘔血不止,只好回家養病。 走時只有被子和簡單的行李,進他的百姓哭聲震天。 著有《抱膝齋漫筆》行世,另有《紫薇集》未流傳下來。 據《分湖小識》卷2、《分湖志》卷2,《進士題名錄》注浙江嘉善民籍。
出自《吳江札記》
----------------
準提菩薩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UQKwSm
多數佛教宗派認為準提菩薩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又稱準提觀音、天人丈夫觀音,歸入六觀音之一,為救度「人道」之觀音菩薩化身。六觀音即:慈航觀音(救拔餓鬼道)、千手觀音(救拔地獄道)、馬頭觀音(救拔畜生道)、十一面觀音(救拔修羅道)、準提觀音(救拔人道)、如意輪觀音(救拔天道)。
因菩薩具有十八隻手,故又俗稱為「十八手觀音」,其造象常讓人誤以為是「千手觀音」。有說法稱摩利支觀音為準提菩薩化現。準提菩薩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UQKwSm
---------------------
準提陀羅尼,又稱準提咒、準提神咒、準提真言,是佛教的重要咒語,禪門、淨土宗都有許多人持誦。此咒語代表準提菩薩(準提佛母、準提觀音,準提又作「准提」,意思是「清淨」)的功德,為早、晚課的十小咒之一,許多寺院在用齋進餐時,也會先誦準提咒。誦持此咒者,準提菩薩會在其頭上護持,使他所求遂意,以精進修習佛理。每日誠心推薦持誦108遍,49日不間斷,準提菩薩即令二眷屬跟隨庇護。
傳統上認為,虔誠又具善心者,凡持誦準提神咒,無論在家、出家,茹素、食肉,一律可得福佑、如願,最後得到諸佛加持,成就佛果[1]。
因緣
此神咒宣說之因緣,據《七俱胝佛母所說準提陀羅尼經》所載,釋迦牟尼佛因愍念未來薄福惡業眾生的緣故,入準提三昧,而說此過去七俱胝佛(七千萬佛)所說之陀羅尼;另據《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所載為七十七俱胝諸佛如來,於《六字大明咒》的因緣同時示現,共同宣說準提神咒[2]
咒文
天城梵文
नमः सप्तानाम् सम्यक्सम्बुद्ध कोटीनाम्।तद्यथा। ओं चले चुले चुन्दी स्वाहा।
梵文拼音
namaḥ saptānām samyaksambuddha koṭīnām|tadyathā| oṃ cale cule cundī svāhā|
漢語音譯
南無。颯多南。三藐三菩陀。俱胝南。怛侄他。唵。折隸。主隸。準提。娑婆訶。
漢語意譯
南無(皈依),颯多南(七),三藐三菩陀(正遍知,即佛),俱胝南(千萬),怛侄他(即說咒曰),唵(神聖的發語詞),折隸(奉為首領),主隸(隨之前進),準提(音譯為準提菩薩,意譯為清淨),娑婆訶(成就圓滿)。
白話大概可以譯成,「皈依七千萬諸佛,即說咒曰: 『唵!奉準提菩薩為首領,隨著準提菩薩前進,成就圓滿。』」如果完全用漢語解釋,可說是「皈依諸佛,隨著清淨之心前進,而成就佛果。」
偈文
中國佛教徒念誦咒文之前,會先吟唱四句偈,讚頌準提菩薩。「稽首皈依蘇悉帝,頭面頂禮七俱胝,我今稱讚大準提,惟願慈悲垂加護。」
蘇悉帝,梵語,譯為「妙成就」。
準提菩薩是七千萬佛之母,號稱「過去七俱胝如來之母」,七俱胝,傳統上譯為「七億」,意為「七億尊佛」。實際上,準確地講,俱胝指的是「千萬」,並非今日的「一億」。
龍樹菩薩作偈云:準提功德聚,寂靜心常誦,一切諸大難,無能侵是人,天上及人間,受福如佛等,遇斯如意珠,定獲無等等。準提陀羅尼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hqxJ2F
醫和:能預知人壽數和國運的醫生
文/張清雅
醫和以天人合一、四時陰陽相生相剋的理論,講述了「上醫治國、中醫治病」的道理。醫和:能預知人壽數和國運的醫生 | 勸諫 | 晉平公 | 大紀元 https://bit.ly/2WOkbFm
這位名醫生明明是給國君看病,卻還要議論國家大事,還能推斷出大臣將死、國家將亂,而他的預言,竟然都兌現了。
醫和,春秋時期秦國著名的大醫學家,其姓不可考,名和。他以天人合一、四時陰陽相生相剋的理論,講述了「上醫治國、中醫治病」的道理。
晉平公是春秋時期晉國的國君,名叫姬彪,公元前541年,晉平公生病,向秦國求醫。秦景公派醫和去給他治病。
診病以後,醫和對晉平公他說:「您的病不能治了。這叫親近女色,病如蠱症,既不是鬼神作怪,也不是飲食失調,而是因為迷惑於女色而喪志。輔佐您的良臣將要死去,老天爺就不再保佑晉國了。您即使不死,也要失去諸侯們的擁戴。」
晉平公說:「先生的話嚴重了吧?難道女人不可以親近嗎?」
醫和回答:「應該有節制。先王制定的音樂,是用來節制百事的,所以有五聲的節奏,快慢、本末以互相調節,聲音諧和然後降下來。正聲下降後,就不該再彈了。如果再彈,就有了繁複的手法和靡靡之音,使人心煩耳亂,忘記平正諧和,因此君子是不聽的。凡事如同音樂一樣,一過度,就應該停止,否則陰陽失調,就會導致疾病。君子接近妻室,是用『禮』來節制的。
「天有六種氣候,派生為五種口味,表現為五種顏色,應驗為五種聲音。凡過度就會發生六種疾病。六種氣候就叫做陰、晴、風、雨、夜、晝,分為四段時間,順序為五聲的節奏,過度就是災禍。人有五臟,五臟化五氣,發為喜怒悲憂恐,這些情志如果不加以節制就會傷氣。大喜傷陽氣,大怒傷陰氣。陰沒有節制是寒病,陽沒有節制是熱病,風沒有節制是四肢病,雨沒有節制是腹病,夜裡沒有節制是迷惑病,白天沒有節制是心病。女人,屬於陽事而時間在夜裡,對女人沒有節制就會發生內熱蠱惑的疾病。如今您對女人沒有節制不分晝夜,所以到了這個地步。」
醫和對晉平公他說:「您的病不能治了。這叫親近女色,病如蠱症,是因為迷惑於女色而喪志。」圖為《帝鑒圖說》之《德滅祥桑》描繪伊陟勸諫商中宗(局部)。(公有領域)
趙文子聽了醫和話,便說:「我和晉國的幾位公卿大夫們輔佐國君成為諸侯盟主,至今已經八年了。國內太平無事,外面諸侯們沒有二心。您怎麼能說『良臣不生,天命不佑』呢?」
醫和回答:「我說的是將要發生的事。我聽說:國家的大臣,榮耀地受到信任和爵祿,承擔國家的大事。有災禍發生卻不能改變,必然受到災殃。您不直諫君主,使其被女色迷惑而生病,您不反省自己,還以政績為榮。如果八年就認為時間很長,那如何能保國家長治久安呢?」
趙文子質問醫和:「醫生治病,還要管到國家大事嗎?」
醫和回答說:「上等醫生可以治理國家大事,其次才是治療人體疾病,這本來就是醫生的職守,這才可以稱得上是『醫官』呀!」
趙文子又問:「什麼叫做蠱?」
醫和回答:「蠱損傷了穀子,它是從穀子揚起的灰塵中生出來的,但物體中沒有不隱藏蠱的,也沒有比穀子更好的東西,谷氣興起,蠱就隱藏起來了。人吃了不霉爛生蟲的穀子,就得益聰明。所以吃穀子的人,白天選擇有德的男子親近,就好像因吃穀子而聰明起來,夜晚與有德的女子一起休息而有節制,才能避免蠱惑。如今君王親近女人不分晝夜,如同不享用穀子而去吃蠱蟲,做了接受蠱的器皿,就不會聰慧,在文字中,『蟲』和『皿』二字合成『蠱』字。在《周易》裡,女人迷惑男人、大風吹落山木也叫蠱,這都是同類事物啊。所以我才這麼說。」
趙文子說:「那平公還能活多久呢?」
醫和回答說: 「如果諸侯繼續擁護他當盟主,他能活三年;如果不再支持他當盟主,他活不過十年。超過十年以後,晉國必有大災難。」
這一年,趙文子便死了,諸侯也開始背叛晉國,擁立楚國為盟主。公元前532年,晉平公去世了。醫和的預言一個個全都準確兌現了。
醫和認為天道無邊,全在於陰陽。陽是仁德,陰是刑法。天使陽常處在盛夏,用來養育萬物使之生長,使陰常處在隆冬,聚積在空虛不用的地方。陽氣上來主導一年的時序,陰氣進入地下伏藏,時時出來輔佐陽氣。陽氣沒有陰氣的幫助,也不能單獨形成一年的時序。帝王秉承上天的意志來行動,才能風調雨順,萬物不夭折,天地和暢,康福降臨。
醫和的 「上醫醫國」的理論,對後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一些文人志士自比「活國醫」、「醫國策」。 宋黃庭堅寫過 「誠求活國醫,何忍棄和緩」之句,陸游慨嘆「胸次豈無醫國策,囊中幸有活人方」,辛棄疾也有「萬金不換囊中術,上醫元自能醫國」的理想。所以「上醫」一詞,既可指賢明的宰相等,也可以讚頌醫術高明的醫生。醫和:能預知人壽數和國運的醫生 | 勸諫 | 晉平公 | 大紀元 https://bit.ly/2WOkbFm
王鳳儀言行錄王鳳儀言行錄 https://bit.ly/37uREsB
三十八、學習宣講善書
光緒二十年中日戰爭以後,清朝皇上降下聖旨,叫全國各地?人、秀才,都為國教民,宣講善書,挽正人心。最初是在各寺廟內,後來又遊行各鄉村宣講。
我三十七歲那年,八國聯軍進了北京,愛國志士憂國憂民,又沒有救國的辦法,就都聚集廟宇,燒香扶乩,懇求神佛,指示迷津。經神壇指示:設立宣講堂,代天宣化,勸人學好。並飛鸞顯像。於是在朝陽府,六家子設立宣講堂,由楊柏善人當堂主,張銘齋當督講,李韻卿當主講。他們三位都是有學問的人,在地方很有人望,所以由他們領導我們行善。
建宣講堂時,抹牆壁、設床舖、房間隔間、打掃院落,都是我一個人做的。
開講後,慈航古佛降諭:提倡五倫八德,神人共駕救生船,大開普渡。善男信女,一天比一天多起來了。別個地方也相繼設立宣講堂,我就在堂裡,一面幫忙一面學講善書。
我剛學會講一章書,堂裡又請來了一位秀才,名叫邢九先生。他就當主講,他看我用白話講善書,認為太俗氣,不如文人咬文嚼字,文乎理乎的好。
可是他看聽講人,又歡迎我所講,他的心裡有些不自在,就向我說:「這種團體裏,不許白了(沒有學文的人)亂講,非?人或秀才不可,汝?農家人,還是?家種田好!」我說:「你是剛來的人,怎就要攆我呢?那可不能的,宣講堂是神佛立的,牆壁是我抹的,床是我架的,你是不可能攆出我去。」我這樣一說,他也沒話可說了。我又說:「你們讀書人,可以做善人,難道不識字的人,都是惡人麼?你?不能容我,我也不願賴衣求食,更不必為難汝們,給我一部『宣講拾遺』我自己到外邊去講好了。」
楊善人給我一部書,我就往八家子去。一面走?一面想,你們在六家子死講(在固定地方講),我往八家子去活講(活動講著),還比你們多兩個村,越想越自喜。開講以後,聽?還很多,因為我用白話講,人們容易聽得懂。我在八家子,講了三天,六家子宣講堂,又派人來把我找?去。我就和年輕人在一起,一面講、一面學道。
三十九、不屈受刑
人要學道,非抱犧牲精神不可,因為學好是不容易。學道的人,時常會遭「天考人磨」,意志是不堅固,絕難精進。我在六家子宣講堂,剛學著講善書勸人,我表弟李儒,參加胡匪。佟營官領?兵,搜拿得很嚴,李儒聞風逃跑了。佟營官拿不到李儒,把他內弟捉去,押到營部,嚴刑拷問李儒的下落,他內弟受刑不過,就說把李儒送到我家去了。於是佟營官領了官兵,在?叫的時侯,把我家團團圍住,來捉李儒,因為沒有李儒,便把我捉去,向我要人,我說不知道,佟營官就把李儒的內弟帶上來和我對質,他一口咬定,硬說把李儒送到了我家,這時我才知道是被他胡說亂道的連累。我便向他說:「你?是個小人,受不了刑拷,就胡說麼?想害我?」佟營官聽我這麼說,認為我一定是個刁民,就吩咐手下,用棍拷問我。他們一面打,我一面喊:「沒罪不挨打、打、打、打,打死就算了。」佟營官越發生氣,說我是個賊骨頭,親自打我,打了一個多鍾頭。又換人輪流打著,從早晨打到午飯後,打斷四根軍棍,又用門腰槓打,足足打了四個多鍾頭,連打我的人,都不忍心了,流下眼淚。小聲說:「你說領我們去找,不就完了麼?」我一看打我的人,都累得滿頭大汗,也實在是可憐,我就照他教我的話,向那帶兵官一稟就不打了。
我雖是一直喊著沒罪不挨打,打死算了!可是心裡一點也沒有怨恨他們,因為有人咬定了,怎能不打呢?也沒有怨李儒的內弟,他是受刑不過,才咬我的。怎能怪他呢?事後地方的仕紳們,向營官說,我是辦善事的正人,才寧願自己被打死,也不肯胡說,連累好人,營官也就不再問了。
我生平就是這種特性,人若是不肯服我,我就不肯離開他。佟營官的隊伍轉移,我拿著一本善書,跟著軍隊,走到缸?嶺。有一個兵,早晨被責罰,挨了一百二十軍棍,腿就不能走路,晚上傷腫得越大,疼得直喊叫。其實我的傷,比他重有數倍,一點也沒有腫,還跟著他們跑三十里路找李儒,晚間我還講善書給他們聽。全營的官兵,都稱讚我有道。他們已經肯服了,我才離開他們。
由這宗事,我才知道,心裡若不怨恨,挨打也傷不著。等到後來,我守墳的時侯,才悟知,我的受挨打的原因。是我在駛車的時侯,常用籐鞭子打牲口,打得太狠,有時一鞭把牛皮抽開。天理是循環的,身界造的罪,還由身界還。人若明白性理,就是被打死也不動性,就成道了。
王鳳儀言行錄 https://bit.ly/34w41Dx
-------------------------------
學習宣講善書 回主頁 回善書系列總目
光緒二十年中日戰爭以後 ,清朝皇上降下聖旨,叫全國各地擧人、秀才,都為國教民,宣講善書,挽正人心。最初是在各寺廟內,後來又遊行各鄉村宣講。
我三十七歲那年,八國聯軍進了北京,愛國志士憂國憂民 ,又沒有救國的辦法,就都聚集廟宇,燒香扶乩,懇求神佛,指示迷津。經神壇指示:設立宣講堂,代天宣化,勸人學好。並飛鸞顯像。於是在朝陽府,六家子設立宣講堂 ,由楊柏善人當堂主,張銘齋當督講,李韻卿當主講。他們三位都是有學問的人,在地方很有人望,所以由他們領導我們行善。
建宣講堂時 ,抹牆壁、設床舖、房間隔間、打掃院落,都是我一個人做的。
開講後,慈航古佛降諭:提倡五倫八德 ,神人共駕救生船,大開普渡。善男信女,一天比一天多起來了。別個地方也相繼設立宣講堂,我就在堂裡,一面幫忙一面學講善書。
我剛學會講一章書,堂裡又請來了一位秀才,名叫邢九先生。他就當主講,他看我用白話講善書,認為太俗氣,不如文人咬文嚼字,文乎理乎的好。
可是他看聽講人,又歡迎我所講,他的心裡有些不自在,就向我說:「這種團體裏,不許白了(沒有學文的人)亂講,非擧人或秀才不可,汝旣農家人 ,還是囘家種田好!」我說:「你是剛來的人,怎就要攆我呢?那可不能的,宣講堂是神佛立的,牆壁是我抹的,床是我架的,你是不可能攆出我去。」我這樣一說,他也沒話可說了。我又說:「你們讀書人 ,可以做善人,難道不識字的人,都是惡人麼?你旣不能容我,我也不願賴衣求食,更不必為難汝們,給我一部『宣講拾遺』我自己到外邊去講好了。」
楊善人給我一部書 ,我就往八家子去。一面走着一面想,你們在六家子死講(在固定地方講),我往八家子去活講(活動講著),還比你們多兩個村 ,越想越自喜。開講以後,聽衆還很多,因為我用白話講,人們容易聽得懂。我在八家子,講了三天,六家子宣講堂,又派人來把我找囘去。我就和年輕人在一起 ,一面講、一面學道。
三十八、學習宣講善書 https://bit.ly/33zcKFV
-----------------
善書。 編輯。 討論。 上傳視頻。
善書是一種說唱結合的曲藝曲種。 自清乾隆年間形成曲藝形式以來,已有260年的歷史,曾盛行於湖北全省、河南開封、四川樂山和湖南大部。 至今,湖北省漢川市和仙桃市的善書藝人繼承並發展了這一曲種。 俗稱宣講善書。 因藝人常用"未開言來,淚流滿面"開場,故民間戲稱其為"未開言"。 流傳於漢川、沔陽(今仙桃市)、天門、潛江、孝感、黃陂、雲夢、安陸一帶,湖北善書有漢川善書和沔陽善書兩種流派。
名稱。善書。定義。是一種說唱結合的曲藝曲種。盛行地點。湖北全省、河南開封。藝稱。"未開言來,淚流滿面"民間戲稱。"未開言"時間。元宵節和中秋節。
目錄。
1。 基本介紹。
▪。 歷史淵源。
▪。 分佈地區。
▪。 藝術特色。
2。 主要價值。
▪。 追憶淵源。
▪。 傳承意義。
▪。 走進校園。
基本介紹。編輯。
早期善書只在元宵節和中秋節說唱,後來逐漸成為經常性活動。 20世紀30年代,漢川善書藝人進入武漢城鎮說唱,1936年在漢口成立"宣講、評書聯合公會",入會的漢川善書藝人有50多人。 至此,善書進入全盛時期。
善書通常以一人主講、多人應答的形式演出。 形式有問有答,說唱結合。
曲詞分為"說詞"、"宣詞"、"答詞"3種。 答詞在善書中起畫龍點睛的作用,答詞的演員,既是"包袱"的製造者,又是"包袱"的揭示者,一句話,一個動作,往往逗得聽眾哄堂大笑。 善書的說唱藝術要求演員做到"舌生花,口生香,臉生采,目生光"。
有人以「正派、雅緻、細膩、動聽、感人」來概括它的藝術特色。 善書的唱腔以"宣腔"為主,與漢川早期流行的"獨鼓書"唱腔有密切的關係,具有深沉委婉、靈活多變等特點,在主曲中佔有重要位置。 其他唱腔有"丫腔"、"梭羅腔"、"流浪腔"、"哀思腔"等10餘種,分別表現喜怒哀樂等不同情緒,各有特色。
演員說唱時,只拿一塊醒木和摺扇或手帕,沒有樂器伴奏,是一種徒歌形式。 善書的曲目稱為"案傳"。 據藝人解釋,採用舊時官府判案的材料和宣講的材料,稱為"案";用民間傳說故事編寫的宣講材料,稱為"傳"。
傳統的案傳有300種左右,較有代表性的為《竇娥冤》、《烏金記》、《蜜蜂記》、《生死牌》、《四下河南》、《一江血》等。
歷史淵源。
善書是民間文學範疇的重要組成部分起一。 據四川天日鎮古墓出土的"說書俑"所析,遠在漢代就有萌芽,至唐代的出現了散韻相同,說唱並茂的"穴文"
演员何中华即兴表演
演員何中華即興表演。
和"俗講"。 宋元以後,說唱文學的種類日益擴大,明代永樂年間便有"欽頌善書"印行天下。
清代時,善書由案頭文學發展成講唱文學,且產生了善書曲藝,流行於八旗直隸各省,後北衰南盛,除流行於湖北的武漢、孝感、荊州和黃岡等市縣外,在上海、重慶、河南開封、四川萬縣、湖南津市等也有從事這種宣講活動的藝人。
新中國成立之後,南方的善書漸趨消亡,惟湖北漢川、蔡甸、仙桃一帶的藝人繼承和發展了這一曲種,且逐步形成了以漢川為中心的「漢川善書」。。
善書之所以在漢川生根、開花、結果,是由於歷史上漢川是眾水匯歸之區。 清代至民國,襄河兩岸開出九條支津,匯歸漢水,水鄉逐漸變成平原,群眾也逐漸由捕撈轉至耕種,生活日趨安定,對文化、教育的要求也日益迫切。 道光年間,官家宣講聖諭漸為民間宣講孝敬父母、和睦家庭、友善鄰里、救難救急等"十全大善"所取代。 最初只在元宵節、中元節前後宣講,后逐漸發展到經常性的活動,並可在田頭地邊、街頭巷尾、茶樓酒肆宣講,深受鄉民歡迎。 1936年前後由鄉間進入武漢等城鎮。
分佈地區。
主要流行於湖北中部地區的漢川、漢陽等縣和武昌、漢口城鎮一帶,其中以漢川縣最為盛行。 抗日戰爭時期,漢川藝人將它傳入四川重慶、萬縣等地。 善書起源於清順治年間的"宣講聖諭"。 "宣講聖諭"說唱的是宣揚封建倫常的故事。 至光緒年間,「宣講聖諭」就被「十全大善」所代替,具體提出了孝敬父母、和睦鄉里、設義學、設義渡、施茶水、恤孤貧等十大善行,
湖北地图
湖北地圖。
以提倡正直善良、勤勞儉樸,反對姦盜邪惡、傷天害理為說唱內容。 從此稱為"宣講善書"、"說善書",後來簡稱"善書"。
藝術特色。
由於善書是一種敘述體,不象戲劇那樣要求化妝,其形式簡單,易於繼承,故善書很快被人接受,並發展演變成為漢川的曲藝曲種。 善書初為一人宣講,後發展為三人或多人同台宣講。 多人宣講時,有"主案"與"宣詞"之分。 主案重說講,宣詞(又叫答詞)說兼唱。
其表演程式"宣"、"講"、"答"、"對"等項,內容多高台教化和勸善祈福的色彩。 主案自始至終說講故事,宣詞則隨主案人詮釋故事情節,分扮各種角色上場或退場。 語言通俗易懂,有問有答,有講有唱。 善書曲目有"案"、有"傳",合稱"案傳"。 取材於官府判定了的案情故事謂之"案";取材於民間故事者謂之"傳"或"書"。 善書的唱詞為十。
中共汉川市委书记冯云乔致欢迎词
中共漢川市委書記馮雲喬致歡迎詞。
字句。 上下句式結構。 不隨意增字減字,一韻到底。 主腔叫"宣腔",速度舒緩,節奏自由。 善書原為徒歌形式,現經改革加入絲弦伴奏。 唱腔曲調有"大宣腔"、"小宣腔"、"丫"、"梭羅腔"、"怒斥腔"、"哀思腔"等。 傳統曲目有《四下河南》、《猛回頭》、《蜜蜂記》、《生死牌》等。 新曲目有《雙團圓》、《飛鴿案》等。
漢川善書按講唱的場所不同分兩類,一類是「場書」,即在固定的書場、 茶館 中講唱,在漢川城區和馬口鎮邱子村有兩個書場常年表演;另一類是「台書」,一類是「場書」,即在固定的書場、茶館中講唱,在漢川城區和馬口鎮邱子村有兩個書場常年表演;另一類是「台書」,一類是「台書」,即在固定的書場、 即每年春節到農曆三月中下旬,做生祝壽、婚喪嫁娶等鄉間大事,是善書表演最集中時段,許多鄉村都要搭台請善書藝人講書,而且有俗規,要講就要連續講三年,每年講三場。 當地不少老人都保留著童年時期擠在台前聽善書的美好記憶。
主要價值。編輯。
善書是一種說唱結合的曲藝曲種。 自清乾隆年間形成曲藝形式以來,已有260年的歷史,曾盛行於湖北、河南、四川湖南等地,目前只有漢川市的善書藝人繼承並發展了這一曲種。 "漢川善書"書目達300多部,唱腔具有濃郁的江漢平原特色,目前尚存的曲牌有13首。 "漢川善書"目前已引起了國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
湖南
湖南。
"善書"又是善本之書。 一類,是古代書籍在學術或藝術價值上,比一般本子優異的刻本或寫本。 如《笑林廣記》,外函是布面骨簽,清代版本,只有火柴盒大小,起碼世間流傳一二百年了,不知輾轉了多少人之手,最後我的書櫃,做了它的歸宿,如果磁器,恐怕早在時間長河中,一朝不慎,清脆一聲而裂為碎片了。 一本民間藥方,手抄本,不曉得何人所抄,何時所抄,又抄自何處。 是否為哪位名醫,積一生臨床經驗,而整理的孤本呢。 二類是名家簽名書,若說收藏,當最具價值的。 大學者張中行,在所送我的多本書中,簽字竟無一重複;大作家王蒙、劉白羽、浩然,著名詩人張志民、李瑛,著名作家劉恒、畢淑敏、史鐵生,歷史學家白剛、王宇信等等,莫說拜讀每一本大作,就是單看這或清秀、或剛勁、或笨拙、或瀟灑的簽字,也是一種享受。
追憶淵源。
漢川"善書"與江城武漢的淵源和對已故研究"善書"的專家王遠翔學兄的追憶。
解放前,每逢陰曆七月的初一到十五的這半個月中,武昌、漢口、漢陽三鎮的大街小巷內的善堂,在太陽西下之際都要臨時用桌子搭一小台,台前擺一長方桌,左右各放一"風燈(不怕風吹之燈)",桌子的左右方各站一身著白色夏布長衫的先生,一宣一講地在那裡說"善書",聽眾則是自帶板凳前去聽書的市民。 當時最有名的"善書"段子為《打蘆花》,內容是。
说书
說書。
說後娘替前妻之子所做的寒衣,鋪的不是棉花而是蘆花,因而孩子凍得發抖。 其父用棍子去打小孩,結果寒衣被棍子打破后,發現衣內不是棉花,而是蘆花,因而父子抱頭痛哭,恨那婦人心太毒。 其他的「善書」段子有《四下河南》、《磨坊產子》等。
改革開放后,1983年末,湖北省曲藝界在漢口的民眾樂園內舉行了全省第二屆百花書會,漢川"善書"當時被作為孝感地區代表隊的一個節目,在民眾樂園演出了新"善書"《梅花記》。 新"善書"讓觀眾耳目一新。 首先是內容有了革新,跳出了過去單純勸善的圈子,而是宣傳計劃生育等現實生活中的新人新事;在形式上也有了改革,將過去的兩個男演員的"一講、一宣"改為了一男二女的"一講二唱",並且還加上了音樂伴奏,對"善書"這門優雅藝術的風格既做到了繼承又有所發展和創新,贏得了武漢觀眾熱烈的掌聲。 王遠翔是湖北省漢川市劉家隔人,生於1919年,其父早年留學日本,乃早稻田大學畢業生。 遠翔在抗日戰爭之前就讀於武昌大公中學時與筆者為同窗,1941年我們則同時畢業於武昌,為該校首屆學員。 解放後,遠翔任漢川市文化館長併兼任漢川漢劇團編劇,且專門從事"善書"研究工作。 年過古稀,不滿八十因病與世長辭。
1989年他在《漢口憶舊》一書中以《話說"善書"》為題說"武漢人時興過'中元節(陰歷七月初一至十五)'。 戲園子上演應節戲《董永分別》。 一至夜晚,各善堂鑼鼓喧天送河燈,街頭巷尾則宣講'善書'。 說到'善書'它是勸人行善做好事,對安定社會有所裨益,所以各善堂都宣導講'善書',宣講者多為年高德重的知名人士,而且不收報酬。 1931年大水淹了武漢,大批災民困居江城,漢川等地的半職業'善書'藝人則來漢組班說'善書'賺錢糊口。 當時,漢陽縣的蔡甸鎮上發生了一起余海子謀殺案,有人就把它編成『善書』名之為《一口血》。 漢川「善書」藝人就抓住這個本子大做文章,宣講得有聲有色,使聽者為之淚下,吸引了大批的武漢工人聽眾。 漢口三曙街有個叫贏台的茶社,請來漢川'善書'潘炳福、王海元坐堂演出,從1935年一直講到1943年。 可見武漢聽眾對『善書』這個曲藝曲種的熱愛之情。 "
傳承意義。
"漢川善書"現存優秀名篇300多篇,經常宣講的有100多篇,專門從事宣講創作"漢川善書"的人員有300多人。
進入新世紀,受外來文化衝擊和多元文化的興起影響,加之一些有造詣的老藝人相繼辭世,年輕世人能獨樹一幟的少,一些優秀的曲目瀕臨失傳。 漢川善書在當前的傳承發展遇到了空前困難,青年藝人斷檔,傳統流失嚴重,亟需扶持保護。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曲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走進校園。
2007年11月24日,漢川二中組織高三文科班學生到階梯教室聽"漢川善書"。
"漢川善書"是馬口人王海元首創的文藝曲種,已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為了弘揚其藝術精華,讓這個瀕臨失傳的優秀曲種重放異彩,該。
参加研讨会全体代表合影
參加研討會全體代表合影。
市有計劃地讓青少年接觸、了解這個文藝曲種,「漢川善書」歷來具有戒惡勸善的教育功能,這次來校的4位老藝人把廉政教育的內容用「漢川善書」的形式向學生宣傳,老藝人們攝人心魄的演唱,引起同學們強烈的共鳴。
由漢川市政府和華中師範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主辦的「漢川善書」2006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漢川舉行。 36名中外專家學者參加了研討會,並提交論文。
善书_百度百科 https://bit.ly/30AYISj
------------------
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
【摘要】 本文主要探討清初至民國時期民間勸善方式之傳承關系:從宣講圣諭、宣講拾遺到說善書的演變。善書與圣諭、官箴、家訓、蒙學等勸戒教化文獻,在明清時代社會廣為流傳。清代善書的傳播方式、已呈現多元化的特色。不單是用文字,還有繪圖、采集果報案例與說唱。勸化不限于城鎮或宣講所等固定地點,還有流動的"講善書人",在民間寓教于樂。因此善書不僅有閱讀、傳抄用的案頭本,清中葉以來還有供說唱用的宣講本。清末民初湖北、四川等地區的說善書,即由清代的宣講圣諭衍變而來。現今中國大多數地區的善書只限于文本流傳,難能可貴的是,由于地方藝人不斷地改良和創新的努力,此講唱結合的曲藝在湖北漢川,顯示了堅韌的生命力得以傳承下來。而漢川善書,于2006年列入首批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本文從善書宣講本等文獻入手,對近代民間勸善方式進行研究,使善書豐厚的內涵及其文化價值得到進一步認識、保存和發揚。
王鳳儀言行錄 https://bit.ly/37uREsB
智慧從哪裡來?——讀王鳳儀老先生的故事
作者:祥雨
智慧從哪裡來?——讀王鳳儀老先生的故事 | 教育 | 大紀元 https://bit.ly/3iAG0As
王鳳儀是民國期間著名的民間教育家、倫理道德宣傳家、女子教育的開拓者 。(公有領域)
智慧從哪裡來?——讀王鳳儀老先生的故事 | 教育 | 大紀元 https://bit.ly/3iAG0As
智慧從哪裡來?曾經,我們篤信智慧從書本中來。所以當面對生活、事業、感情中的種種不如意後,我們不禁要懷疑多年的書本教育似乎並沒有讓我們成為一個更加有智慧的人。甚至那些古聖先賢留下的典籍也要淪為「心靈雞湯」,味道固然鮮美,卻似乎不大受用,面對現實問題時依然束手無策。
然而,19世紀初,曾經有一位出身世代務農家庭的東北農民,既沒有過人的天資,也從未接受過正規的學校教育,只是聽當地一位先生講一本專講「忠孝節義,善惡報應」故事的書,篤行忠、孝,自誠而明。在困苦的生活和紛亂的社會中,他從青年時期就思索人生的道理。經過思索,似有所悟,他決定以覺民化俗為己任,乃獻身於宣講善書的宣講堂,他開始學識字、學善書格言,到各地勸人為善,度人化世。
後來他想:欲救人心,必先教育。教育需由家庭開始,而家庭中教導子女的任務多由母親負責,於是他有了倡辦女學的志願。為了使女子明白道理,昌明家教,他致力於興辦女子義學。幾十年間,他創辦了七百餘所女子義學,遍及「白山黑水」之間,被當時人們譽為「王善人」。他就是王鳳儀老先生。
王鳳儀,於清同治三年(1864年)出生於熱河省(現遼寧省)朝陽縣。祖父王德澤、父親王清和世代務農。王鳳儀在兄弟中行二,名樹桐,字鳳儀,是民國期間著名的民間教育家、倫理道德宣傳家、女子教育的開拓者 。
從一個目不識丁的農民成為一位民國時代著名的倫理教育家,他的智慧從哪裡來呢,下面摘錄幾則老先生自述的故事,從中細細品味吧。
放牛
我是極愚極笨的人,又沒念過書,家裡有些山坡地,因為缺少糞土,打的糧食很少。我十四歲那年,就給村東頭王樹德家放牛。
我上工時,東家(僱主)吩咐我說:「你每天上山放牛,要把牛放飽了,飲好了水。當心不要叫牛吃了人家的莊稼。晚上再燒好這十二鋪火炕,擋(關)好雞架和豬圈的門。」
我就照著東家吩咐的話,每天上山放牛。我不和別的放牛的在一起放,因為他們把牛圈在一處,就只顧自己去玩耍,也不管青草好壞,一有跑出圈的,就拚命毒打,都有打斷腿的。也有牛把牛抵傷了的,傷口化膿長蛆,還有因為吃不飽生病死的,看著實在不忍心。
我專找草好的地方去放。給牛飲水的時候,飲完了不叫牛跑,怕它患了水受病。冬天生牛犢時,晚上我把牛犢抱到伙房(農家工人住的房屋)炕上,怕它凍死。所以我放的牛都吃得肥胖,毛色油光水滑的,生的小牛犢也沒有損傷。我常說:「因為有牛,東家才給我們飯吃。若是不愛護牛,就太沒有良心了!」
做活兒
我在錦州城西十里台張表兄家扛活,離家一百三十多里地,連做了四年。
上工後,張家表侄叫我吃飯時喊道:「做活的,吃飯了!」我聽了心裡不高興,因為以往都是叫表叔,才一上工就換了稱呼。暗想:誰給起的這個名?怎麼這麼難聽呢?以後我天天想「怎麼叫做活的呢?」總是想不通。我便一面做活,一面問天:「怎麼叫做活的呢?」耕地時,便問牛:「怎麼叫做活的呢?」問來問去,因為心念專一了,連對面的人大聲說話,我聽到的聲音都很小,像聽電話似的(當時科技不發達,電話中聲音不清晰)。問到九十多天,對面的人說話,只看見嘴動,連聲音都聽不見了。問了一百天,才問明白了,這是「天命」啊!人做活,要「做活了」,不可「做死了」。
在東家方面,因為有做活的,園子、地裡的菜蔬糧食才能種起來,一家人才能生活;在做活的這一面,因為有活做,才能掙到錢,養家活口,活己又活人。
不只是這樣,做活的若是能把東家的事事物物,盡心竭力地做好,叫東家佩服了,一旦遇著急難,東家準能幫忙,這就是「主有仁,僕有義。」雖是東、伙(僱主和工人),無異至親好友,一心一德,相愛相助,這才叫「做活了」。若是只顧多掙工錢,少做活計(工作),又挑剔吃喝,身是東伙,心似路人,做活再馬馬虎虎,走一處棄一處,這就叫「做死了」。
掙錢
我給人扛活,每逢上工時,必先到兩天;滿工後,多做兩天才回家。在錦縣十里台老張家,一連做了四年,沒缺過一天工,還起早睡晚,凡是應該做的活計,不用東家吩咐,自己看著該做的便做,應問的就問。別人做活都認為是給東家做,我把東家的家,看成是我的家,盡心竭力地去做。等我滿工臨走時,東家向我說:「你以後有為難道窄時,儘管來找我,我一定幫你的忙。」後來我周姑父因我沒錢給他贖當,損(譏諷叱斥)我,我向張東家借的錢,才把借他家的當(衣物),贖回還給他。後來又成全我買地,家裡有了田地,我才能把家放下,入宣講堂講善書。
現在的人專講掙錢,不肯出力,反倒受了窮。我不講掙錢,專講掙命。甚麼叫掙命呢?就是我們為人做事,使眾人佩服了,命就準長,這就是掙到命(立住命)了。像我的張東家,若不佩服我,哪肯幫助我呢?
周家表兄(名國元),讀了十幾年書,很有學問,在學房教書,收入豐富,生活很講究,態度特別傲慢。他們父子不和,分居另過,我姑姑又是他的繼母,他更不知道盡孝了。雖是住在一個院裡,相處得像異姓人一樣,我實在看不慣。
有一天吃早飯,他說:「像我們讀書的人,責任太大了!你看所有的忠臣孝子,哪一個不是讀書的人教出來的呢?若是誤人子弟如同殺人父兄,就有罪了。」我說:「你只知道讀書人的責任大,你不知道世上每個人的責任都不小啊!我是莊稼人,在你家裡扛活。我若是不儘心竭力地做活,每晌地(七畝)少打一石糧,十晌地就少打十石,你說少打這十石糧,是虧了誰了呢?」他說:「虧東家了。」我說:「你說虧了東家,我問你,東家能不能因為少打糧,就少吃飯呢?」他說:「不能少吃。」我說:「我也不能少吃一口飯,究竟少了誰呢?實在是虧了天(天下眾人)了。你只知道教書重要,我告訴你,我在鏟地分苗時,掌生殺大權,應留哪一棵,應去哪一棵,我敢說一棵也沒屈了它,一定選大的留。若沒有天災人禍,經我手種的地,準能多打糧,我就有這樣自信力。你自以為責任大,若沒有莊稼人種地,有錢你都買不到糧,活活得把你餓死!你要知道,世上各行有各行的天命,缺那一行也不中,哪有貴賤之分呢?」
慈母逝世
我媽五十一歲那年臘月,病得很重,我知道不能好了。她老可還很明白,臨危前三天,身體疼痛哎呀哎呀地呼叫,我問我媽:「你老心裡還惦念甚麼嗎?」我媽說:「我就是惦念老四,因為他好耍錢(賭博),壞名在外,我死後恐怕沒人給媳婦,要打一輩子光棍,我死也不了心。」我說:「這事在我,你老放心好了,有我,一定叫他成家,決不叫他打光棍。」
我媽一聽,即刻精神起來,對我講起家族和親友們的三世因果:誰家做過甚麼樣的好事,得了甚麼樣的善報;誰家做過甚麼樣的壞事,遭了怎樣的惡報,說得詳詳細細。一連講了三天三夜,還囑咐我,多做好事。
她老算把「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的真理,說得一明二白。最後她老說:「我有你這樣的兒子,我很放心!」說罷,含笑去世。由這樁事我明白了,人若把心事了啦,準得善終。
悔過好病
在我三十五歲那年正月,有一天家裡人向我說:「牛又跑了。」我說:「這牛丟不了,它準是又回老白家去了(因為是從白家買來的),吃完晚飯,我再去找它。」
晚飯後我到老白家,我內弟(白勤,字俊卿)說:「牛跑來了,你放心吧。你來得正好,楊善人(名柏,字蔭軒)正住在我家,領著先生們每天宣講善書,你也聽聽吧。」我說:「好啊。」
有一天,他們講「雙受誥封」(三娘教子),講到小東人在學房裡,聽同學說三娘並不是他生身之母,他在放學回家晚間照例背書時,就故意地不好好背誦。三娘督促他,他就冷言冷語譏刺三娘說「你並不是我的生身之母,若有我的親娘在,我哪能受你的冤枉氣呢!」三娘聽了這話,一怒之下,就把織布的機頭割斷。
家奴老薛寶,聽他母子吵鬧,出來問明了原委,就向小東人說:「三娘為著教養你讀書,日夜在織布,望你長大成人,光宗耀祖。你萬不該惡言相加,趕快頭頂家法,請娘親責罰。」於是小東人便跟在三娘面前,認罪說:「孩兒年幼無知,忤逆娘親,請教訓孩兒,打兒幾下。」三娘說:「兒快起來,是我不會做娘,不該和你一般見識,來動肝火。」
我聽著,心裡很奇怪,他們娘倆不是在吵嘴麼?怎麼又都各自認不是(認錯)呢?想來想去想明白了,怪不得人家是賢人,賢人爭「不是」,愚人才爭理呀!自覺著刷啦一下子心裡亮啦,立刻跑到院子裡,呵乎(斥責)自己:「王樹桐啊,王樹桐!就算人家耍錢(家裡兄弟賭博)不對,你生氣就算對嗎?弟兄耍錢,你可勁兒生氣,氣出病來,他們就不耍錢了嗎?」心想,怪不得我是愚人,愚人才爭理呀!接著哭了起來,哭一陣子往回家走。一面走,一面責備自己:「你專看人毛病,那怎算對?人家不對就生氣,那怎算對?」 一直數落到家。夜裡還自己問自己,問來問去,問的自己也笑起來,自己把過悔真了,頓悟從前皆非。
第二天早晨,覺著肚皮癢,一看原來長了十二年的瘡癆,一夜的工夫,竟結了疤,以後完全好了。所以我在最初給人家講病的時候,就告訴人們,若能把自己的過悔真了,就能好病。這種方法,就是從我自身的經驗上得來的。
讀了幾個王鳳儀老先生的故事,很是慚愧,自認為讀了一些書,受過教育,卻從沒有像老先生那樣認認真真、細緻入微地把那些所謂人生的大道理付諸實踐,那又怎麼有可能從中有所領悟呢,反而還要懷疑古人倡導的「忠孝仁義」在當今社會還是否可行。
智慧不僅是從書本中來,它更是從我們的實踐中來,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去思考和體會,正如王鳳儀老先生所言:在教人盡忠孝之道而化性立命。實行「去習性、化稟性、圓滿天性。」。智慧從我們的「圓滿天性」中來。智慧從哪裡來?——讀王鳳儀老先生的故事 | 教育 | 大紀元 https://bit.ly/3iAG0As
聖諭宣講既與寶卷、善書等宗教文本有所混融,又與清代天主教宣教活動和傳教文本產生聯結,為清代社會文化研究之重要參佐文獻。本書針對清代聖諭宣講之「案證」,從「神界」、「冥界」、「人界」三界概念,探討其懲顯感靈、遊獄巡歷、訴訟爭訟故事。透過宣講文本的外緣成因之建構,善書的發展脈絡之條理,感靈和遊獄案證的宗教淵源之探究,清代宣律和律例內容之整理,呈現聖諭宣講的文本背景,以為案證內涵的完整研究。
https://core.ac.uk/download/pdf/41691577.pdf
劉崑誠
論文名稱: 高雄文武聖殿宗教活動研究- 以聖諭宣講與祭祀儀軌為例
高雄文武聖殿宗教活動研究- 以聖諭宣講與祭祀儀軌為例__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是以大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筭。
《太上感應篇》說教有理-善書寶卷典藏特展|善書 https://bit.ly/3d3IC8R
善書是明清以來台灣民間廣泛流傳的通俗讀物,對道德倫理、常民生活、宗教信仰、慈善服務、社會秩序以及出版事業等,各種層面都產生了莫大的影響。善書的流通,即代表著「善念」的流通,能深入人心,能讓人心安住,進而改變行為,改變群體,提供人們面對現實生活與問題的信念。而善的行為只要有心,人人皆可以做到,甚至有改變命運的效果,讓人無法忽視善書所帶來的影響。在此介紹幾類善書的代表類型:
典型善書
從宋代以降,流傳至今的《感應篇》、《玉歷寶鈔》以及《陰騭文》、《功過格》及其相關之註釋、圖文,這四部善書以果報、陰德、地獄、罪罰、懺悔等觀念為主旨,是許多善書的立論基礎與參考範本。
太上感應篇圖說
陰騭文果報圖注
繪圖玉曆寶鈔勸世文
太上感應篇圖說
《太上感應篇》,簡稱《感應篇》,作者不詳,屬道教勸善書之一,全文約一千二百多字。成書於北宋時期(1101~1125),受到皇室尊崇,成為「勸善書」的指標與代表,歷久不衰,至今仍流通廣泛。
《感應篇》開頭十六個字:「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即為其綱要。全篇表達出時時刻刻皆存在著無形的規範和約束,體現了對鬼神的敬畏,也讓人們的行為與信仰也在善惡賞罰的激勵下,愈發穩定與虔誠;無形與有形的規範,即架構出一股維持社會秩序的內在力量。
勸善文
以自省、慎獨修養為主題的倫理規範、勸學文,多為善人編著,宗教色彩不明顯, 屬家傳警世的立命之學。
勸學文
範行恒言
善神童詩
勸學文
勸學文
尺寸:15×24.5×0.1cm
順治皇帝為文作序,收錄宋真宗、宗仁宗、司馬溫公、朱熹等九篇言簡意賅的勸學文詞,如真宗云:「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取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男兒欲逐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
朱熹則曰:「勿謂今日不學而有來日,勿謂今年不學而有來年。日月逝矣,歲不我延。嗚呼老矣,是誰之愆?」
神明善書
台灣地區流傳許多與神明、民間教派相關的勸善書,由於民間信仰沒有固定的經典,任何宗教、神靈文書都可能成為某一民間教派或組織的「善書」,透過民間人士不停地翻印流傳、宣講推廣的結果,成為數量豐富、內容也相當多樣化。
說教有理-善書寶卷典藏特展|善書 https://bit.ly/3d3IC8R
宣講拾遺丨慈虐異報
宣講拾遺丨慈虐異報 - 每日頭條 https://bit.ly/3d3Ynwi
前言:《宣講拾遺》是清末及民國時期流傳很廣的一部書,主要是講關於「聖諭六訓」的故事,這些故事在當時幾乎家喻戶曉,現在六七十歲的人可能也有比較深的印象,比如「三娘教子」、「燕山五桂」、「安安送米」等。具有很強的教化作用,也可以說是傳統文化的優秀成果。
我從去年開始在新浪博客陸續發布了一部分,從現在開始在今日頭條首發。
從來婦人之道,相夫子,事翁姑,和妯娌,宜家室,四德三從,自古為昭。其或為人繼室,待前房子女,更宜憐恤,則後母較勝於前母,善報固自不爽。苟或居心殘毒,其夫又不檢約,則孤兒幼女之苦,有不堪言者矣,惡報焉能免乎?
今講一案,慈受旌獎,而虐遭殘罰者,請大眾細聽。
陝西鳳翔府有一人,姓秦名潤福,前妻胡氏身故,撇下一子名克禮,繼娶柴氏,生一子名克讓。柴氏賢淑,待前子勝如己子。克禮五歲,克讓三歲,不幸父又身亡。
自後柴氏待前子更加慈愛。凡衣服飲食,偏厚長子,非次子所能及。二子漸至少壯,俱送學堂讀書。
一日他弟兄角孽,克讓回家,對母啼哭曰:「哥哥吃穿都勝於兒,心仍不足,仗他身大力強,欺壓與兒,望母親與兒出氣。」
柴氏聽之大怒,遂執竹板責打。
【宣】
罵克讓,蠢奴才,急跪堂前。
聽為娘,把情理,細向你言。
你哥哥,他本是,前娘生產。
一歲時,撇了母,零丁孤單。
況你父,臨終時,囑咐一遍。
只恐怕,到後來,待兒心偏。
我若還,厚待你,把他看賤。
恐難免,外人們,罵娘不賢。
娘終日,把此情,仔細盤算。
薄待你,厚待他,方為正端。
蠢奴才,年幼小,識見太淺。
除卻父,尊兄長,分所當然。
昔晉時,有王祥,並弟王覽。
他後母,待王祥,刻虐百般。
那王覽,跪母前,垂淚幾諫。
感得母,心慈愛,萬古稱賢。
想此情,兄責弟,不可懷怨。
曾不思,家庭內,孝弟為先。
今為你,無弟道,打你幾板。
從今後,再如此,決不容寬。
【講】
柴氏手舉竹板,要打克讓,適值克禮自館中歸家,見母親要打兄弟,即跪母前懇恩曰:「兒與兄弟角孽,惹母親憂氣,是兒之不孝,母親莫打兄弟,把兒重責才是。」
柴氏觀此情景,轉怒為喜。放下竹板曰:「但願爾等知娘養恁,受了無窮辛苦,就該和睦,盡心讀書,方不負我養恁一場。」
二人深知悔悟,自此兄寬弟忍,甚屬可嘉。
鄰近有一商人,姓李名大發。也是前妻身故,只撇一女,名桂香。後娶金氏,帶來一子,名丁混。
金氏素性險毒,貌慈心惡,每每背夫折磨桂香。大發若在家中,看她倒也慈愛,故未細察。
—日大發又要出外貿易,囑其妻曰:「望你憐女年幼,從容教訓。」
金氏說:「自來何曾把她看薄了,夫君真乃多心。」
大發去後,待桂香倍加刻虐。將撿柴擔水、舂米推磨等事,盡付與桂香一人經理。可憐十數歲女娃,怎能做得許多。又兼食不充口,衣不遮身。若有些許不到處,就打罵不休。每日撿柴路過柴氏門前,柴氏看他如此饑寒,心發仁慈,叫到家中,與她些剩飯充飢。偏被丁混看見,遂回家對他母親墊害。
【宣】
丁混見娘淚梭梭,聽兒把話向娘說。
桂香對鄰把娘數,
(「她數我些什麼?」)
他說窯娘把她磨。
(「還說些什麼話無有?」)
又說饑寒難得過,逼她撿柴上山坡。
(「他說你些什麼無有?」)
待他長短作踐我,父回要把兒除卻。
【講】
金氏聽後,懷恨在心。
晚間桂香撿柴回來,不容分說,用繩子捆綁在地,用木棍周身打了一遍,又使大針釘入十指,火鉗烙其兩胯。恐外人聽見,不准高聲啼哭。
桂香疼痛難忍,就地打滾而哭。
【宣】
喊聲媽,叫聲哥,快把十指針抽脫。
(「盡你再疼一陣抽也未遲。」)
疼得狠,實難過,兩胯又用火鉗烙。
(「這還算輕的,還要使刀割你呢。」)
聽一言,膽嚇破,問娘兒犯何等錯?
(「撿柴怎麼這時候才回來?」)
上山坡,無裹腳,路險柴重慢慢拖。
(「你上秦家去做什麼?」)
兒從他,門前過,伯母留我停停腳。
(「你怎麼與他要飯吃?」)
秦伯母,憐念我,與我兩個冷飯飥。
(「怎對他說窯娘折磨你甚苦呢?」)
兒豈敢,說娘錯,旁言不可信真確。
(「哪有旁言,不重打你幾棍,必不認錯!」)
算兒錯,兒改過,望母慈悲恕饒我。
(「毒口道我長短,豈肯輕饒!」)
憐兒幼,血脈薄,施恩勝似念彌陀。
(「生來嘴甜心苦,你父回來要是學話的。」)
娘只要,恕饒我,若露一字雷擊我。
【講】
金氏說:「暫把你鬼妮子恕饒。這有穀子斗半,今夜若舂不凈,定要你命。」
因把大針抽脫,繩子解下。
桂香不敢怠慢,忍疼即去舂糧,金氏母子回房安睡。
桂香舂著谷糧,周身傷痕疼痛難忍。再說不舂,明早苦刑難受。心中暗想,終無生路,不如一死,免受罪苦。待他母子睡沉,暗暗出了大門,到母親墳前,一陣痛哭。
【宣】
小桂香,跪墳前,淚珠滾滾。
哭一聲,慈心母,細聽苦情。
想當初,得孩兒,父母歡欣。
終日間,懷中抱,猶如寶珍。
怕兒冷,怕兒餓,時刻謹慎。
出天花,與痘麻,費盡苦心。
數歲時,遭不幸,母把命殞。
撇下了,苦命兒,身靠何人?
兒的父,終日間,主意打盡。
無奈何,娶繼母,扶養兒身。
繼母來,帶一子,名叫丁混。
他母子,俱懷著,狠毒陰心。
父在家,做面情,假意慈憫。
父出外,就不把,孩兒當人。
好歹飯,不教兒,飽吃一頓。
身穿的,襟打襟,鞋無後跟。
到晚間,無被褥,寒冷難忍。
凍得我,骨如酥,倚靠灶門。
舂穀糧,與推磨,種菜送糞。
割豬草,並擔水,靠兒一人。
有一毫,做不贏,怒氣忿忿。
不是打,就是罵,還不稱心。
秦伯母,看此情,心中不忍。
叫她家,拿剩飯,付與兒吞。
是何人,對他說,心中懷恨。
撿柴回,才到家,綁倒埃塵。
足打夠,百餘棍,還不算狠。
十指尖,釘大針,火鉗烙身。
心猶若,滾油煎,疼痛難忍。
還不准,高聲哭,驚動四鄰。
忍著疼,苦哀告,方松繩捆。
斗半谷,舂不凈,要兒三魂。
哎爹呀!
兒在家,受的苦,怎得知信?
哎娘呀!
娘不死,兒怎能,受此苦辛?
爹呀!
從今後,咱父女,不得相近。
娘呀!
願母親,快顯靈,來接兒身。
【講】
桂香哭訴一陣,遂去投井。
幸遇秦克禮,夜讀之間,忽聞犬吠,出宅防賊,救回家去,交與母親。
柴氏問她為何尋死,桂香把責罰苦情細訴一遍。
柴氏勸解,不必如此,待天明我去勸你母親回心,便送你回還,遂與柴氏同眠。
次日黎明時,金氏在床上喊叫「桂香推磨」,連聲不應,即咒罵不堪。起身要打,尋之不見,「這死妮子那裡吊鬼去了?」
正咒罵間,柴氏到家,欣然一禮,問候:「刻下清安?」
金氏還禮曰:「承問了,秦大嫂,無事不輕出門,有何貴幹?」
柴氏即用良言相勸。
【宣】
我今早,到此院,不為別件。
把咱們,當後娘,來由細談。
(「當後娘有什麼來由?」)
因前生,少修積,有此缺陷。
膺後妻,於人道,便屬不全。
(「也是咱的命該如此。」)
前房兒,更要比,親生重看。
憐念他,年幼小,須要從寬。
(「若不從寬,焉有他命?」)
切不可,做面情,陰毒心險。
當後娘,磨前子,醜名難擔。
(「就待他百分慈愛,也難落賢名。」)
待兒好,待兒歹,難瞞眾眼。
或陰毒,或慈愛,更難欺天。
(「不怕人說長短,自有青天看到。」)
因咱們,是同類,才來相勸。
話有些,不周備,望其包涵。
(「我有哪些不是,只要你說,無不遵服。」)
小桂香,十幾歲,正學針線。
經年間,去打柴,難免人談。
(「細活她又不會,難道叫她坐吃現成?」)
既吃苦,就當該,把她憐念。
殘冬時,皮包骨,周身無棉。
(「新衣都被她穿破,哪還有許多。」)
若一日,他的父,貿易迴轉。
見女兒,此情景,未必心甘。
(「我沒折磨他女兒,就對得起。」)
你還說,從未曾,把女磨鍊。
今夜間,因何故,叫苦連天。
(「不知又作甚精的,早起就出去吊鬼,尋之不見,不知何往?」)
只要你,從今後,心回意轉。
若不然,誰怎肯,告你實言。
(「只管實言告我,自後再不磨她就是。」)
昨夜晚,受不過,去尋短見。
幸遇我,克禮兒,救回家園。
(「虧你令郎救他,不然我的臭名怎擔?」)
從今後,再不可,把他嫌賤。
設有個,不測處,後悔遲延。
【講】
金氏說:「秦大嫂只管放心,以後再要如此,教我不得善終。」
柴氏聽得此言,即回家去喚桂香。
丁混素與秦克禮不睦,遂唆其母曰:「此情若泄於外,咱母子醜名難擔,再說父回豈肯干休?」
金氏說:「這可怎的?」
丁混說:「依我之見,就說桂香不正,與克禮有私,與他斗鬧一場,逼死桂香,告他強霸幼女,一計兩得,有何不可?」
金氏依從,丁混遂持刀罵到秦門。克禮大怒,手持木棍,把丁混胸骨打破,七竅流血而亡。
金氏抱兒痛哭一場,遂協同地保,進城稟官。縣主即委右堂,下鄉驗屍。
柴氏在家,喊天叫地,無所措手。欲教克讓替兄填命,不知他肯從否。遂把克讓叫到密室相商曰:「你哥哥好心救人,反遭大禍。若填他命,豈不負屈?況又絕你父之長嗣,如何是好?望兒速作良策,全爾兄命。」
克讓口尊:「母親,兒欲替兄頂案。一全父暨前母之嗣,一表俺兄弟友愛之情,萬望母親應允。」
柴氏曰:「兒真乃孝弟可獎,正合母意。」
遂懇地保,依此報案。事已忙迫,未得與克禮說明。官即到來,解驗以畢,吩咐地保人役,帶兇手進城。地保就把克讓帶去。
克禮急與母曰:「丁混是我打死,然何把兄弟帶去?」
柴氏把頂替罪案,情由說明,克禮聽之,心中不忍。要同母親一齊進城,「不然兒即撞死母前。」
柴氏無奈,只得同他進城。地保把克讓帶到案前,縣主盤問,克讓一一招呈。
縣主就要動刑,克禮趕到,急跪堂前,叩稟曰:「丁混是我一人打死,該我戴罪,與兄弟無干。」
縣主看他二人滿面書氣,彼此爭罪,不像兇惡之輩,遂喚地保把他實情訴明。地保跪到堂前,把柴氏素行賢淑,又命親生替前子頂案,始終訴明。
縣主聽之,暗想:「此等賢淑,世所罕聞。」又喚柴氏,把你兒子行兇情由訴來。柴氏即跪案前哭訴。
【宣】
未開言,不由的,淚往下傾。
尊太爺,聽為婦,仔細詳明。
小丁混,他本是,隨娘改姓。
前房女,被他母,磨害無情。
昨夜晚,受不過,家後投井。
被吾兒,聽得見,救回家中。
次早起,我把她,後母勸懲。
她言許,從今後,不磨女童。
(「你倒是好意,你兒為何把丁混打死?」)
勸罷她,回家去,欲把女送。
小丁混,即當時,持刀行兇。
到我門,出惡言,咒罵不等。
誣我兒,與他妹,有些私情。
克禮兒,聽此言,怒氣上涌。
只一棍,打得他,七孔流紅。
(「明是你長子行兇,為何教次子頂案?」)
因長子,施仁慈,反遭禍境。
還憐他,前娘兒,孤苦伶仃。
因此情,才使我,親生填命。
他情願,盡弟道,救他長兄。
(「既是次子頂案,長子為何又來認罪?」)
我長子,自生來,天性剛正。
自行兇,不忍心,累弟命傾。
我不教,他認罪,要把頭撞。
無奈何,才與他,同路進城。
(「此等友愛,實屬可嘉,罪若坐與次子,你可心愿?」)
非是我,忍得心,舍兒苦並。
恐絕他,前娘後,更體夫情。
說到此,只哭得,咽喉哽哽。
望青天,大老爺,恕兒殘生。
【講】
縣主聽之,讚嘆不已。遂吩咐把克禮暫送儒學,克讓同母歸家,候本縣申文詳上。
又命金氏回家,把子押埋,候上司定奪。金氏回家把子埋了。
未數日,大發自外貿易歸家,父女相見,痛哭一場。桂香把始終情由,細說一遍。大發一聽,心中火起,就要處治金氏。
桂香阻攔曰:「官司尚未結局,暫時不可。」
一日,上諭到縣,縣主遂差人役,把原案人等,一齊傳到。眾人聚齊,同跪堂前。
縣主捧諭讀曰:「曉諭全案人等知道:
秦柴氏舍親生以體夫情,該旌表賢慈無雙。秦克禮兄弟友愛,姑赦其罪。該安分讀書,勉圖上進。李桂香該與克禮作良偶,以報全命之恩。李大發任妻殘害女娃,全未經心覺察,本當重責,念其女與婿皆賢,姑免之。李金氏心乏仁慈,殘害前房子女,於例當出,任其丈夫處治。各自具結,謹遵勿違。
眾人據結回家。大發得此札言,回家把金氏如磨害桂香一般樣,苦打一頓,逐出家門。
金氏出門,周身傷痕疼痛難忍。欲要再醮,皆知他心腸險毒,無人接娶。想起當初事故,自知追悔,痛哭一陣。忽又雙目失明,落與乞討。眾鄰恨他殘毒,多不與食,漸至餓死。屍撇荒野,豬扯狗拖。
迨後克禮兄弟皆登甲榜。柴氏受誥封,為一品夫人,享壽八十八歲善終。
依此案看來,世之為後娘者,當以柴氏為法,以金氏為戒。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news/ggey3l.html
王鳳儀(1864—1937年),民國奇人,儒家慧能,傳奇民間教育家,女子教育開拓者。他告訴世人:人生的富貴貧賤、否泰苦樂,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王鳳儀因家貧不曾讀書,自幼便給人家放牛,稍長就為人家扛活做工,天性淳厚善良,對父母盡孝道,對兄弟盡悌道。困苦的生活和社會的紛擾,使其從青年時期就思索人生的道理。
三十五歲那年,聽大善士楊柏宣講善書,因悟「賢人爭罪,愚人爭理」,而沉痛後悔自己的過錯,身患十二年的瘡癆,一夜之間,霍然痊癒。同年五月,感嘆世人,男不知盡忠孝,女不知賢淑,世俗風氣難以挽回。生出棄世的念頭,躺在炕上絕食五天,突然間生出靈感,認為就這樣死去不值得,自己還有爺爺與父親兩代老人要養活。應該先盡孝道,然後再立志勸世化人。
同年十月,善士楊柏遭誣陷被捕入朝陽監獄,王鳳儀效法「羊角哀捨命全交」故事,誓死前往 朝陽府營救楊柏。行致途中,夜間忽然出現光明,好像白天一樣,王鳳儀豁然開悟,乃明心見性。三十八歲那年十月,父親去逝,王鳳儀志奪古人守墓三年,三年守墓中洞悉性理療病法,講病化人,立竿見影成效顯著,創造了古今罕見的奇蹟。他為了使女子明白道理,昌明家教,致力於興辦女子義務學校。他所興辦的女義學一時間遍及「白山黑水」之間和長城內外。晚年又提出「崇儉結婚」、「儲金立業」、和創辦「新農村」。特別難能可貴的是在那君權、夫權、族權橫行的年代,敢於提出並實行「翻轉世界,重立人根」。幾十年間,他創辦了700餘所女子義務學校,推助女子教育的發展,被人們譽為「王善人」。王鳳儀先生於1937年去世。
他是個有實行的人,積功德的人生理念,在他身上也是應驗了的,網傳馳名海內外的學者李開復先生就是他的曾外孫。
下面是王善人的自述人生經歷:
(1)放牛
我是極愚極笨的人,又沒念過書,家裡有些山坡地,因為缺少糞土,打的糧食很少。我十四歲那年,就給村東頭王樹德家放牛。我上工時,東家(僱主)吩咐我說:"你每天上山放牛,要把牛放飽了,飲好了水。當心不要叫牛吃了人家的 莊稼。晚上再燒好這十二鋪火炕,擋(關)好雞架和豬圈的門。
我就照著東家吩咐的話,每天上山放牛。我不和別的放牛的在一起放,因為他們把牛圈在一處,就只顧自己去玩耍,也不管青草好壞,一有跑出圈的,就拚命毒打,都有打斷腿的。也有牛把牛抵傷了的,傷口化膿長蛆,還有因為吃不飽生病死的,看著實在不忍心。我專找草好的地方去放。給牛飲水的時候,飲完了不叫牛跑,怕它患了水受病。冬天生牛犢時,晚上我把牛犢抱到伙房(農家工人住的房屋)炕上,怕它凍死。所以我放的牛都吃得肥胖,毛色油光水滑的,生的小牛犢也沒有損傷。我常說:"因為有牛,東家才給我們飯吃。若是不愛護牛,就太沒有良心了!
(2)做活兒
我在錦州城西十里台張表兄家扛活,離家一百三十多里地,連做了四年。上工後,張家表侄叫我吃飯時喊道:做活的,吃飯了!我聽了心裡不高興,因為以往都是叫表叔,才一上工就換了稱呼。暗想--誰給起的這個名?怎麼這麼難聽呢?以後我天天想--怎麼叫做活的呢?總是想不通。我便一面做活,一面問天:怎麼叫做活的呢?"耕地時,便問牛:「怎麼叫做活的呢?」問來問去,因為心念專一了,連對面的人大聲說話,我聽到的聲音都很小,像聽電話似的(當時科技不發達,電話中聲音不清晰)。問到九十多天,對面的人說話,只看見嘴動,連 聲音都聽不見了。問了一百天,才問明白了,這是「天命」啊!人做活,要做活了不可做死了。在東家方面,因為有做活的,園子、地里的菜蔬糧食才能種起來,一家人才能生活;在做活的這一面,因為有活做,才能掙到錢,養家活口,活己又活人。不只是這樣,做活的若是能把東家的事事物物,盡心竭力地做好,叫東家佩服了,一旦遇著急難,東家准能幫忙,這就是主有仁,仆有義。雖是東、伙(僱主和工人),無異至親好友,一心一德,相愛相助,這才叫做活了。若是只顧多掙工錢,少做活計(工作),又挑剔吃喝,身是東伙,心似路人,做活再馬馬虎虎,走一處棄一處,這就叫做死了。
(3)立志不犯惡
我在十里台老張家扛活時,有一天,東家的同族,為了分家爭產業,弟兄們爭吵起來,拿刀動槍的,險些鬧出人命。我從中盡力勸解,總算沒出亂子。事後我想,他們是為誰爭呢?想來想去想明白了,他們是為老婆孩子們爭啊!當時我正在抬糞,正好抬到糞堆邊,我把糞筐一倒,就大聲說:我非當個異樣人不可!(決不為妻子爭財產,傷手足之情。)和我一起抬糞的夥計,瞅瞅我,也不明白我說什麼。
我常想,我人又矮又笨,全仗給人扛活,才有學活的機會。再看人家怎樣待人處事,都有些什麼好處,我是天天學,天天知足,越做越起勁。我常看見,做活的找活,東伙( 僱主和工人)在講工價時,互相爭論,有的因為差錢無幾,竟講不妥。我就暗自立志--我今生一定當個不講價的做活的,不論到誰家做活,從來不講工價,東家給多少算多少,可是做起活來,還特別賣力氣,絕不為了工價小就馬虎。這麼一來,頭一年的工價,似乎少些,第二年就增高了許多,東家也沒虧待過我。我自己還常想,象我這樣一個又矮又瘦的人,東家肯給這些錢,可真不少!
(4)盡忠東家
東家奶奶(僱主之妻,又稱內東家)好罵人,罵她兒子能連罵三天。我想一個人總罵人,不是好事,可又不好勸她。四月二十八日(農曆)廟會,照例該放工(休假),早晨還得種一氣地。她打發小兒子去看我們種完了沒有?她想要種些苞米。她兒子也沒對我們說,看完了回去,也沒向她說,我們又不知道她的心意,把犁解了。她就大罵起來,我聽她罵兒子,才知道原委。我在伙房吃犒勞(打牙祭),大師傅(廚師)來盛一次菜,我問一次:"她還罵麼?"大師傅說:"罵呢!"連問了三次。
我吃完了飯,走到上房前面,大聲地說:別罵了!氣死了老太太,我們可擔不起。我又招呼夥計們說:走!給她種包米去!她出來說:今天放工,可別再做活!我說:不要緊,今天是我們的工。她沒攔住我們。種完了,我們去逛廟,她又說:今天晚了!明天再去吧!我說:這是我們的工,耽誤點不要緊。她覺得過意不去,故意說:今天沒錢給你們! 我說:不用錢。說著就走,老東家背著幾吊錢趕來。我對夥友們說:我們挑人家的禮,別叫人家挑我們的禮,晚上還得早點回去,做些零活。 一邊說話,一邊慢慢地走,怕累著老東家,等他趕上,把錢分給我們,又陪我們遊逛了一天,晚上樂哈哈地回來。東家奶奶也樂了,以後她也不罵人了,反倒時常勸我不要生氣。我說:我哪有氣,我是為了你們一家和樂。 由於這一樁事,我才明白,悟誰的道,誰就聽你的話。
(5)慈母逝世
我媽五十一歲那年臘月,病得很重,我知道不能好了。她老可還很明白,臨危前三天,身體疼痛哎呀哎呀地呼叫,我問我媽:「你老心裡還惦念什麼嗎?」我媽說:「我就是惦念老四,因為他好耍錢( 賭博),壞名在外,我死後恐怕沒人給媳婦,要打一輩子光棍,我死也不了心。」我說:「這事在我,你老放心好了,有我,一定叫他成家人家,決不叫他打光棍。」我媽一聽,即刻精神起來,對我講起家族和親友們的三世因果--誰家做過什麼樣的好事,得了什麼樣的善報;誰家做過什麼樣的壞事,遭了怎樣的惡報,說得詳詳細細。一連講了三天三夜,還囑咐我,多做好事。她老算把「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的真理,說得一明二白。最後她老說:「我有你這樣的兒子,我很放心!」說罷,含笑去世。由這樁事我明白了,人若把心事了啦,准得善終。
(6)掙錢
我給人扛活,每逢上工時,必先到兩天;滿工後,多做兩天才回家。在錦縣十里台老張家,一連做了四年,沒缺過一天工,還起早睡晚,凡是應該做的活計,不用東家吩咐,自己看著該做的便做,應問的就問。別人做活都認為是給東家做,我把東家的家,看成是我的家,盡心竭力地去做。等我滿工臨走時,東家向我說:「你以後有為難道窄時,儘管來找我,我一定幫你的忙。」後來我周姑父因我沒錢給他贖當,損(譏諷叱斥)我,我向張東家借的錢,才把借他家的當(衣物),贖回還給他。後來又成全我買地,家裡有了田地,我才能把家放下,入宣講堂講善書。現在的人專講掙錢,不肯出力,反倒受了窮。我不講掙錢,專講掙命。什麼叫掙命呢?就是我們為人做事,使眾人佩服了,命就准長,這就是掙到命(立住命)了。像我的張東家,若不佩服我,哪肯幫助我呢?
周家表兄(名國元),讀了十幾年書,很有學問,在學房教書,收入豐富,生活很講究,態度特別傲慢。他們父子不和,分居另過,我姑姑又是他的繼母,他更不知道盡孝了。雖是住在一個院裡,相處得像異姓人一樣,我實在看不慣。有一天吃早飯,他說:「像我們讀書的人,責任太大了!你看所有的忠臣 孝子,哪一個不是讀書的人教出來的呢?若是誤人子弟如同殺人父兄,就有罪了。」我說:「你只知道讀書人的責任大,你不知道世上每個人的責任都不小啊!我是莊稼人,在你家裡扛活。我若是不盡心竭力地做活,每晌地(七畝)少打一石糧,十晌地就少打十石,你說少打這十石糧,是虧了誰了呢?」他說:「虧東家了。」我說:「你說虧了東家,我問你,東家能不能因為少打糧,就少吃飯呢?」他說:「不能少吃。」我說:「我也不能少吃一口飯,究竟少了誰呢?實在是虧了天(天下眾人)了。你只知道教書重要,我告訴你,我在鏟地分苗時,掌生殺大權,應留哪一棵,應去哪一棵,我敢說一棵也沒屈了它,一定選大的留。若沒有天災人禍,經我手種的地,准能多打糧,我就有這樣自信力。你自以為責任大,若沒有莊稼人種地,有錢你都買不到糧,活活得把你餓死!你要知道,世上各行有各行的天命,缺那一行也不中,哪有貴賤之分呢?」
(7)學道
我們鄰村,有個莊稼人愛牛,時常對牛講話,說常了,牛就懂了人言。他很愛惜這頭牛,就在它頭上,用紅頭繩,扎了個小辮子(清朝人有辮子)。有一天,朝陽府知府下鄉考查民情,在路上遇見,知府便吩咐落轎,對他說:「你一定是個刁民,為什麼給牛扎辮子呢?」他跪下回稟說:「小人是良民,因為這頭牛懂人語,我愛它才扎的。」知府說:「你起來!它若懂人語,你叫它給我讓路。」他便向牛說:「黑小子(牛名)!大人來了,咱得讓路,你跳跳到水溝那岸去吧!」牛便跳過去了。知府看了很歡喜,賞給他銀子,叫他好好種地。
我聽說了,特意去看「黑小子」。問他怎麼調教的?我也學著調教我的牛,格物它的性情,才知道牛的性里有愚火,性子執拗。若能把它的愚火性化了,也就可以脫離畜牲道的苦了。有一天,耕園子裡的地,四面都有牆擋著,犁耕不到頭。我向牛說:「你怎能想法,把犁耕到頭呢?」牛看看,就轉過身來,用屁股坐一股外套,便把犁坐到了地頭。這牛還能自己上山吃草、飲水,領別的牛回家入圈,它的愚火性真化凈了。後來這頭牛被鬍子(土匪)牽去,我用七十吊錢把它贖回來。過了兩年又被牽去了,我對家人說:「這牛早就該死,只因前年被鬍子牽去,咱們拿七十吊錢把它贖回來,他才又多活了兩年,還咱的債,這回我不再贖它了。這頭牛按時價值九十吊,上次為贖它花了七十吊,咱算對得起它了。若再贖它,它再還債,不是更苦了它麼?」想不到它自己跑回來了。當時我就說:「它把債還完,性也化了,明年就該死了。」到第二年果然死了。我由這樁事才知道,牛若化了性,就能脫離畜牲道。人得用人性教牛,才算不虧牛。
(8)悔過好病
在我三十五歲那年正月,有一天家裡人向我說:「牛又跑了。」我說:「這牛丟不了,它準是又回老白家去了(因為是從白家買來的),吃完晚飯,我再去找它。」晚飯後我到老白家,我內弟(白勤,字俊卿)說:「牛跑來了,你放心吧。你來得正好,楊善人(名柏,字蔭軒)正住在我家,領著先生們每天宣講善書,你也聽聽吧。」我說:「好啊。」
有一天,他們講「雙受誥封」(三娘教子),講到小東人在學房裡,聽同學說三娘並不是他生身之母,他在放學回家,晚間照例背書時,就故意地不好好背誦。三娘督促他,他就冷言冷語譏刺三娘說「你並不是我的生身之母,若有我的親娘在,我哪能受你的冤枉氣呢!」三娘聽了這話,一怒之下,就把織布的機頭割斷。家奴老薛寶,聽他母子吵鬧,出來問明了原委,就向小東人說:「三娘為著教養你讀書,日夜在織布,望你長大成人,光宗耀祖。你萬不該惡言相加,趕快頭頂家法,請娘親責罰。」於是小東人便跟在三娘面前,認罪說:「孩兒年幼無知,忤逆娘親,請教訓孩兒,打兒幾下。」三娘說:「兒快起來,是我不會做娘,不該和你一般見識,來動肝火。」
我聽著,心裡很奇怪,他們娘倆不是在吵嘴麼?怎麼又都各自認不是(認錯)呢?想來想去想明白了,怪不得人家是賢人,賢人爭「不是」,愚人才爭理呀!自覺著刷啦一下子心裡亮啦,立刻跑到院子裡,呵乎(斥責)自己:「王樹桐啊,王樹桐!就算人家耍錢(家裡兄弟賭博)不對,你生氣就算對嗎?弟兄耍錢,你可勁兒生氣,氣出病來,他們就不耍錢了嗎?」心想,怪不得我是愚人,愚人才爭理呀!接著哭了起來,哭一陣子往回家走。一面走,一面責備自己:「你專看人毛病,那怎算對?人家不對就生氣,那怎算對?」 一直數落到家。夜裡還自己問自己,問來問去,問的自己也笑起來,自己把過悔真了,頓悟從前皆非。
第二天早晨,覺著肚皮癢,一看原來長了十二年的瘡癆,一夜的工夫,竟結了疤,以後完全好了。所以我在最初給人家講病的時候,就告訴人們,若能把自己的過悔真了,就能好病。這種方法,就是從我自身的經驗上得來的。
(9)厭世求死
我自從正月,在老白家聽善書悔過好病以後,在清明節時,就又開始種地。我一面做活,一面思考所聽過的各段善書,有一篇《訓女良詞》,說女子有七出之條。我就用心一再地仔細考察,我們村裡所有的女人,從村東頭數到村西頭,就沒有一個不犯七出的。回頭又考察男人,也沒有一個盡孝盡悌的。因此,我覺著活在這個污濁的世上,實在沒有什麼意思,不如死了好。又想,怎麼死法呢?弔死吧?太難看!抹脖子吧?又沒做壞事,死後怕人議論。想來想去,到底想出辦法來了:若是不吃飯不就餓死了麼?我就開始不吃飯了。那時正是四月底,家裡人曉得了以後,就都著急起來了,百般勸我吃飯,我也不聽。他們知道我和村裡教書的郭先生講話投緣,就去請他來勸我。我問他說:「象這樣男不孝悌、女不賢良的萬惡世界,活著有什麼意思呢?再說活到什麼時候是個頭呢?」他說:「活著就是活著,找什麼頭呢?」我說:「若是沒有頭,我就不吃飯。」
一連餓了五天,我的靈魂,不知不覺地出了竅,不用腿走,離地不高,飄飄搖搖的,任意飛行,逍遙自在,輕快極了,片刻之間,已經到了錦州。正趕上過端午節,家家殺豬,遠遠的聽到豬叫的聲音,很細微就好像聽電話似的。靈魂到底是靈!一聽到豬叫聲,就轉身往回走。到了院裡,看到他們正在忙著殺豬。我還說:「你殺它,它殺你,循環不已,真太可惜!」進屋看見自己的身體,還自笑道:「你還是這樣啊!你倒是動彈啊!你倒是生氣啊!你渾身的能力哪裡去啦!說著,靈魂就入體了。」睜開眼睛,看看家裡的人,一個個都是愁眉不展的。我心想,他們是愁什麼呢?又想我睡在這裡幹什麼呢?一點一點的我才明白過來,我不是要餓死麼?又自己問自己說:「你死了,你的老人依靠誰呢?你為了世上污濁要餓死,難道說你餓死了,世界就會變好了麼?」自答:「不能好。」又自問:「那麼活著為什麼?」又自答:「先孝順老人,等到老人作古,再去勸化世人,才能改變世風。」我想到這裡,便叫家人給我做稀飯吃,我不死了。
(10)至誠開悟
自從甲午變亂以後,胡匪四起,地方不靖。農村裡,凡是富有人家,都是朝不保夕。二道溝村,楊柏善人,為人忠厚,好做善事,施衣舍糧,救濟貧民,又宣講善書,化俗成美。但一日不知為什麼事,竟被朝陽府捕去下了獄。
我三十五歲那年十月間,聽到楊善人遭到這樁塌天大禍,當時我心裡就想,楊柏是我們這一方的善人,倘若被胡匪牽連,打了冤枉官司,家裡再被燒殺,以後就沒有人再肯做善事了!我就決心要學古人「羊角哀「 救楊柏善人。(此人出自典故」羊角哀捨命全交「,學識廣博有大智慧,曾為楚國權貴,終為朋友捨命自刎,大義參天。)
我不分晝夜地問天,怎的能救楊柏?一連問了幾天,也問不出辦法來。我心裡很是著急,像這樣遲延下去,楊柏豈不要遭大禍麼?忽又想到,古人羊角哀是捨命全交呀,我只在家裡問天,怎能算是學古人呢?想到這裡,不知不覺地便大聲說:「走!」當時被我爹聽見了,問我說:「你上哪去?」我說:「上二道溝救楊柏去。」他老又問:「你會救麼?」我說:「救不了他我就死!」說完了話,我就往外走。家裡的人以為我是瘋了,便托我的表弟李全魁(他是去二道溝要膏藥),跟在我後邊。那時天已黑了,我趁夜前往,一面走,一面吵嚷:「楊柏死了,我也不活著!楊柏死了,我也不活著!」走著走著,天竟忽然亮了(黑夜見白日)!我也不嚷了。過了有一頓飯的工夫,天又黑了。我啊的一聲說:「天怎的黑了呢?」表弟看我突然站住了,便走到我身後,聽了我這話便說:「夜黑天,哪有什麼亮呢?」當我看到天亮了的時候,就明白了天道。
明白了楊柏的官司,是由他少年時虧孝上來的。他是庶母生的,小時候就不孝。十五歲時,曾被胡匪綁去,以後他好賭博,招了許多人作他的護法(保護他)。十八歲時,有姓王的惡棍,兄弟四人,想要殺他,楊柏為避禍到衙門當差去了。二十五歲時,有個術士,說他壽僅三十歲,若能盡孝,歷行善事,壽可增,禍也可免。後來真有病,知道術士的話不錯,他真做善盡孝,壽數果然增,禍也真平安的消了。也知道楊柏的官司是天考他的信心,他該有六個月的牢獄之災,我要上三趟朝陽府,三趟二道溝,才能了他的事,也知道了每次該當怎麼辦。還明白了將來國家怎樣變法,胡匪何時消滅,男女怎樣行道,世界怎樣清平。(此時先生已明心見性大徹大悟,與六祖慧能大師聞金剛經開悟相似,得神通可查宿世,知未來)我一邊走一邊向我表弟講起道來,還說了許多未來的事這晚上住在二道溝老白家,又向白勤講了半夜。心光開朗,快樂的我 三天三夜沒有合眼,逢人便說,遇人就講,那種美妙的滋味,簡直說不出來。我為什麼一下子就明白了呢?就因為我這幾天,時時刻刻地問怎的能救楊柏,一心一意的格物救楊柏。格物得真了,就空身無我、空心無欲、空性自明了。上天給我們的性,是無所不知的,我救楊柏時,忽然知道一切,就是天告知我的。我知道世界准大同,所以我先和世界同了。
第二天在楊柏家裡,招集村裡的人,向他們說明王玉衡等三人,確實不是鬍子,因為他們都抽大煙,窮急無奈,才冒充耍人的。我連去講了三次,把楊善人的本意,和眾人誤會的地方,都一一詳細說明白了,又勸他們多向人傳說,免得胡匪再有誤會,錯怪好人。因此才化險為夷,保全了善良。
(11)講病齊家
有一天,又領倆位善友到下坎子村老廉家,宣講善書。老廉家是我兄弟媳婦的娘家。大家起鬨,硬說我會講病。離下坎子三里路的高家杖子村老趙家來人請我去講病,當時我說不會,可是人家都不信,作揖磕頭地非請我去不可,逼得我滿頭是汗,看情形不去還真不中。我把心一橫就去了。到了病人家中一看,原來是一個老太太,領著一個又愚又笨的孫子,和一個極其聰明的孫媳婦,三口人過日子。這個媳婦,二十多歲,因為厭惡他男人無能,得了大肚子病(氣鼓),已經半年了,怎麼也治不好,只有等死了。她奶奶餵她吃喝,她還嫌不中用,急頭擺腦的。我一看就知道她的病是從氣上得的。
我問她:你是願意活,還是願意死呢?她說:人都求生不得,哪有願意死的呢?不過我的病太重了,恐怕活不了啦。我說:你若是信我的話,准能有命,若是不信,過不去三四天,就要死了。你看肚子鼓得有半人高了,你到底是願意怎的呢?她說:我真信,你老怎說,我就怎做。我說:你要翻出良心來,病就會見好。她問:得怎樣翻呢?我說:你是年輕人,臥床不起,已經半年多了,你奶奶偌大的年紀,天天不眠不休地給你煎湯熬藥,接屎送尿。你不但不知感恩,反而急頭擺腦地生氣,哪能不生災長病呢?我看你大概自從過門那天起,就嫌家窮,又討厭男人愚笨,天天不樂,心裡煩悶,這種怨恨還說不出口,日久天長,才作的這病。你違背了 天理,喪盡了良心。你若是真想好病,我告訴你一個方法,你只要照法實行,就能好病。第一、你奶奶再服侍你的時候,你要從心裡感恩,還要說我有罪了,累了奶奶的心,真虧孝道啊。每次服侍你,都要這麼說。第二、有空時,你要向你奶奶追問,你爺爺怎樣過家,你奶奶多大歲數過的門,什麼時候生的你公公?多大歲數娶的你婆婆?公婆是什麼時候死的?當時你男人多大?你奶奶是怎樣把你男人扶養大的?你男人娶你時,你奶奶怎樣設法辦的喜事?有空就問,你這樣問常了,才會知道你奶奶一生的千辛萬苦。不用想你自己的病,問來問去,能把你的私心問沒了,良心就翻出來了。只要能誠心誠意,照著我的話去做,就能好病。不用想別的法子,也不用請先生吃藥。病人說:我已經是死定的人了,幸得你老指給我這條明路,我若再不照著做,就誓不為人了!我走後,她真照我的話實行了。三天後已能起炕,七天後就能下地行走,十天後已經能自己走回娘家去了。
(12)勸妻化性
我教完兒媳婦,叫她去西院走後,我就對我女人說:你看著吧!等一會兒,媳婦回家,便能說會道的了。她說:我不信。我說:她若變了,你怎麼辦呢?她說:她若真能變了,我不吃飯。我說:對!媳婦七天的工夫愚化賢,我們若再不專心悟道,就不如孩子了!"下午,西院的媳婦和姑娘來送她。三個人手拉著手,有說有笑的進了大門,媳婦進屋以後,行禮道偏,又讓西院姑嫂二人坐下,閒談了幾句,才送走了。
我女人一聲不響地回屋,便躺在炕上了。我說:你好好地思考思考當婆婆的道吧!我也不吃飯助你得道。我便到墳上去了。第二天回家看看,她沒有一點動靜。第三天回家,她一聽我講話,便起來說:先天無私,後天自私。先天人知足常樂,後天人爭貪苦惱。......便滔滔不絕地講起道來。我一聽她是化性了,便勸她不要把話講多了,休息休息養養神,叫媳婦做稀飯給我們吃。 《中庸》上說:動則變,變則化,唯天下至誠為能化。她是看媳婦愚化賢,才動心,我又用義氣助她,她才下了決心悟道。我告訴她格物婆婆道,是叫她在本分上求,要不給她個宗旨,她躺八年,也得不著道。
後來她們娘倆幫助我給人講病,有時遠處的人請我去講病,多虧有我女人住在墳上代守,才能離開。因為她們倆這一變,鄰村的風俗就馬上都變了,有分家多年的,又合了伙。人為了盡孝、盡悌,若能把自己管好,家自然會齊,家齊國也治了。 《大學》上說:"詩云:其儀不忒,正是四國,其為父子兄弟足法,而後民法之也。"若能按照書上的話去實行,就能得道。可惜現在的人,爹爹盼兒子好,丈夫盼妻子好,都不肯從自己身上下手。所以你管我,我管你,管得互相成仇,這叫"捨本逐末"。人管人,像拿著棍子喚狗似的,越喚越遠。所以我才說:"管人是地獄"。管別人是假的,管自己才是真的!
(13)倡辦女學
王善人通過長期的實踐與觀察,得出這樣的一個結論:欲社會好,必須有好的人民,欲有好的人民,必須有良好的教育。但家庭教育是人生全部教育中最初的也是最關鍵的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必須有良好的母親。然而良母的形成,又必須從姑娘時期開始。所以先生常說,女子是齊家之本,清國之源。為此,便決心大力創辦女子義學,振興女教。此乃先生畢生所致力的偉大事業。想要家庭齊,社會安,必須振興女教,使女子 明道,使女子自立,才是根本的辦法。先生對社會倫理,家庭道德的研究有其獨到之處,尤其對婦德女道的研究更為深刻。所有這些,都必須通過女子義學來貫徹,來推廣、普及,所以大辦女子義學,乃當務之急,勢在必行。
(14)善人逝世
王善人自從高級班開班病重,就常向同仁說,再過幾個月,我就要走啦!一個月一個月地減少。到一百天以內,按天地縮減著說,縮到幾十天時,善人對高理事長說:「你再不給國華去信,他會埋怨你呀!」高理事長遵命才給王國華去信。有一天子東問善人說:「您歸道還回來不回來呢?」老善人說:「大同世界還沒實現,怎能不回來呢?象我這樣人,世界各國全有,天時一到自然全都顯露出來,大同就開幕啦!孔子不是說『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嗎?」 王善人七十四歲那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農曆十月二十三日)二十一點二十分,在長春總會逝世。臨終時頻頻拱手,似在還禮,態度安祥,其子王國華侍奉在側。
那天晚八點多鐘,尚未進晚餐。孫周靜軒叫人做了兩個蛋,輕輕喚出國華,叫他趕快吃下去。國華拿起筷子剛剛要吃,突然聽到音樂響起,他心中不悅——父親病得這麼重,會內還有人按琴,覺得不通人情,便放下筷子,樂聲漸止。再拿起筷子又要吃時,樂聲又起。如此三次,他很氣就不吃了。回到善人身旁,善人已經去世。這是善人歸天時之景象。次日王國華問張監理說:「總會是怎麼回事?嘴說信善人,我父親臨終還有人彈琴!」張監理答說:「沒人彈琴呀。」他不信說:「我親耳聽見有人彈琴。」張監理遂同國華上南樓查看,對國華說:「你看 風琴不是鎖在這裡嗎?哪會有人彈琴呢?」他連說奇怪!劉惠忱住在總會后街,善人逝世那晚九點多鐘,也耳聞奏樂三次。他向家人說:「老善人走了!」次日早晨到會一問,果然善人逝世,與王校長所聞相同。
下面是王善人的一些名言,看看是不是對人有所啟發:
人人都有佛性,何須向外求佛!
認不是生智慧水,找好處生響亮金。
認不是勝用清涼散,找好處勝服暖心丸。
找好處開了天堂路,認不是閉上地獄門。
樂一樂天堂有個座,愁一愁地獄游一游。
不會笑,照著鏡子學笑,笑得比哭還難看。先是假笑,時間久了,弄假成真,快樂就從心裡生出來了。
笑口常開,就是得道!
民國奇人,儒家慧能——王鳳儀 - 每日頭條 https://bit.ly/3d6T4w9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8v8o2re.html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