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欄
- Jun 18 Fri 2021 18:34
台北府城軍械所正門原貌 1901年,原台北府城軍械所正門,日本佔領後使用原來的建築和設施,改為臺灣總督府兵器本廠,位於小南門內(延平南路旁),隔著布政使司衙門。原有台北府城的軍事單位建築均直接成為日軍的駐所,此處還有陸軍官舍、步兵第三、第八大隊等單位。(取自徐宗懋圖文館製作出版「台灣歷史珍稀影像1860-1960 - 戰爭 庶民 風物」)達觀台北數位博物館
台北府城軍械所正門原貌
1901年,原台北府城軍械所正門,日本佔領後使用原來的建築和設施,改為臺灣總督府兵器本廠,位於小南門內(延平南路旁),隔著布政使司衙門。原有台北府城的軍事單位建築均直接成為日軍的駐所,此處還有陸軍官舍、步兵第三、第八大隊等單位。(取自徐宗懋圖文館製作出版「台灣歷史珍稀影像1860-1960
- Jun 18 Fri 2021 17:01
六通是六種神通境界,包括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盡通。漏盡通是一切阿羅漢所必有/神通以持戒清淨,並以智慧內觀斷除煩惱之後才能得到/六通中的前五通,不一定是佛教修行者所專有,經由禪定訓練,外道也有能夠得五通的
三明六通,佛教術語,指證得俱解脫阿羅漢果的聖者能夠修行得到的能力。
六通
- Jun 18 Fri 2021 09:10
生命又是如何產生的呢?通常凡夫是根據業力而受生死果報,菩薩是因願力而出生入死,諸佛則不依業力也不由願力,而是由於淨心緣起和真如緣起而產生/三種緣起法就是業感緣起、賴耶緣起、真如緣起/四種緣起/六大緣起
達四十多年之久,直到肉體生命自然死亡為止。在這一生修成聖人的人不僅跟他一樣,沒有離開人間,而且還會一生又一生地再來凡夫世界,做永無休止的教化和救濟。那麼他們的生命又是如何產生的呢?通常凡夫是根據業力而受生死果報,菩薩是因願力而出生入死,諸佛則不依業力也不由願力,而是由於淨心緣起和真如緣起而產生。
(1)淨心緣起又叫法界緣起。佛心是清淨的,因為無所執著;既無執著,就是無自無他。在時間上能與三世諸佛同一個心,在空間上則與法界一切眾生同一個體。他們不以為自己是佛,也不以為有眾生可度──因為已經沒有自我,所以也沒有對象;但只要任何一個眾生發起善意,與佛有緣,佛就跟他相應,在他面前出現。佛可以由於某一地區、某一事件、某一時間的許多眾生共同需要佛的應化,而以佛的身分形相出現;同樣的,也可以菩薩的、羅漢的乃至一切眾生的形相出現於某一時間、某一空間、某一群人乃至某一個眾生之前,因為那些眾生沒有離開佛的無牽、無掛、無礙又無方、無時的清淨之心。
- Jun 18 Fri 2021 08:51
在佛教中,因果的報應有三種:花報、果報、餘報/果報的種類有四種:異熟果、等流果、增上果、士用果。/三種果報。果報可分為三種: 一,現世報:你做了,在這一世就出現果報。 二,下世報:你做了,在下一世、下一輩子就會得到報應。 三,隔世報:你做了,眼前不發生,下世也沒發生,但卻隔了好幾世,報應才出現。
因果是佛法的基本定律之一,佛教深信相信因果定律的正確性。但是現實之中,卻有不少「好人無好報,惡人活逍遙」的情況出現,這讓很多人疑惑:佛教的因果定律真的正確嗎?
其實在佛教中,因果的報應總計有三種:花報、果報、餘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