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0004441056q0npoq2021-06-18_1721471564533009-669378367

‧佛說「四聖諦」的緣由
  佛陀成道以後,最初為世人宣說佛法,是在波羅奈斯的鹿野苑,為憍陳如等五比丘講說「四聖諦」,這就是佛教史上有名的「初轉法輪」。
  而佛陀最初在菩提樹下證悟的內容,是宇宙緣起的真理,只是緣起法則深奧難解,佛陀恐怕驟然宣說,將使尚未起信的眾生望而生畏,所以在初轉法輪時,佛陀以「四聖諦」來說明眾生生死流轉及解脫之道的緣起道理,進而激發眾生厭苦修道的決心。
  四聖諦與緣起、三法印構成佛教教義的三大綱領,名稱雖然不同,意義卻是相通的:緣起論的主要內容是十二緣起,而三法印是緣起論的思想基礎,四聖諦則是緣起論的具體型態。三者都是初期佛教的根本思想,以後的經論,莫不由此開展出來,因此,我們將四聖諦、緣起、三法印,稱為佛教的根本佛法
貳‧四聖諦的意義
  四聖諦就是指苦、集、滅、道四種真理。
  「聖」,是正的意思,《勝鬘寶窟》卷下本說:「聖者,正也。以理正物,名為聖義」。「諦」,是指真理,包含有審查、真實不虛的意思。《瑜伽師地論》說:「從苦諦到道諦,是如實的,無顛倒的,故名為諦。」又說:「唯有聖者能如實了知,如實觀見;一切愚夫,不能如實知,如實見,因此諸諦唯名聖諦。」由上述注疏可知,苦、集、滅、道是四種正確無誤的道理,是真實不虛的,是聖者所知見的,故稱為四聖諦。也就是說,若能如實知見四諦,便是聖者。因此,《中論疏》說:「四諦是迷悟之本,迷之則六道紛然,悟之則有三乘賢聖。」
  《佛遺教經》說:「月可令熱,日可令冷,佛說四諦,不可令異。」可見四聖諦是宇宙間顛撲不破的真理,我們不可不去研究瞭解。
  苦諦,是以智慧觀察出這個世界是充滿痛苦的火宅;集諦,是以智慧徹悟煩惱與造業是形成生死痛苦的原因;滅諦,是透過智慧,證得涅槃自性,究竟解脫生死煩惱;道諦,是達到究竟涅槃的方法。因此,苦、集二諦是迷界的世間因果,集是因,苦為果;滅、道二諦是悟界的出世間因果,道是因,滅為果。
  若依因果的順序來說,四聖諦應該是集、苦、道、滅,何以佛陀要先說果,後說因?這是因為眾生的根性,「果」易明而「因」難曉,為了方便化導,因此佛陀不得不先明示苦相,令眾生生起厭離之心,再示業因,使之斷集,繼而示以涅槃樂相,令其欣慕,然後再說修道之法,令其行持,目的就是要使眾生「知苦、斷集、慕滅、修道。」
參‧四聖諦的內容
一、苦諦
  苦,泛指逼迫身心苦惱的狀態。苦諦,說明人生實相是苦的道理。根據經典的說法,苦有二苦、三苦、八苦、一百零八苦,乃至無量無數的苦。今就二苦、三苦、八苦說明如次。
  1.二苦:依身體內外來分,苦有二種:
  (1)內苦:指身痛、頭痛等四百零四種病的身苦,以及憂愁、恐怖、嫉妒、猜疑等心苦。
  (2)外苦:指來自大自然的風雨、寒熱、雷電、霹靂等災害,以及虎狼、獅豹、蛇蟲等傷害之苦。
  2.三苦:依程度而分,苦有三種:
  (1)苦苦:是指人的身心本來就苦,再加上飢渴、疾病、風雨、勞役、寒熱、刀杖等眾苦之緣所生的苦,稱為苦苦。
  (2)壞苦:是指原本順乎己意的樂境,一旦時過境遷,或因故遭受破壞,而逼迫身心的苦惱。如「樂極生悲」或「喪親之痛」等,都屬於壞苦。
  (3)行苦:是指一切有為法遷流三世,無剎那常住安穩,使身心感到逼惱,稱之為行苦。例如,我們常因「時光飛逝」或「世事無常」而慨嘆良多,即屬於行苦。
  3.八苦:從內容來分,苦有八種:
  (1)生苦:在母腹中,正坐胎時,處溷穢中,頭下腳上,如坐牢獄;等出胎時,母子交危;既出之後,風觸嫩皮,刀割臍帶,有苦難言。凡此因出生世間所帶來的痛苦,稱為生苦。
  (2)老苦:從少至壯,從壯至衰,氣力羸少,動止不寧;乃至盛去衰來,精神耗減,其命日促,漸至朽壞,是為老苦。
  (3)病苦:身是地水火風四大假合而成,不免因四大不調而染患疾病。當病起時,或臟腑損傷,或皮肉瘡癰,或全身疼痛,或飲食難消,乃至纏綿床榻,喘息呻吟,是名病苦。
  (4)死苦:當命終時,有如風刀解體,生龜脫殼,痛苦不堪,是名死苦。
  (5)愛別離苦:自己所親愛的人乖違離散,不得共處,是為愛別離苦。
  (6)怨憎會苦:常所怨仇憎惡的人,本求遠離,而反集聚,是為怨憎會苦。
  (7)求不得苦:對世間一切事物,心所愛樂者,苦苦追求而不能得到,是為求不得苦。
  (8)五陰熾盛苦:此苦是以上七苦的總體。有情眾生之所以會產生痛苦,就是因為有情眾生的身心是由五陰(色、受、想、行、識)假合而成,故而造作諸惡,如火熾然,生生不息,逼惱身心,苦上加苦,是名五陰熾盛苦。
  如果我們進一步就痛苦的對象來探討,形成苦的原因不外以下幾點:
  1.我與物的關係不調和:譬如居住的空間太窄小,而人口又多,不能稱心如意;書桌的高低、燈光的照明不恰當,無法安心研讀等,都會帶給我們困擾,因而心中產生不快。
  2.我與人的關係不調和:譬如自己喜愛的人,偏偏無法廝守在一起,而自己討厭的人,卻又冤家路窄,躲避不了,這就是八苦中的「愛別離苦」和「怨憎會苦」。
  3.我與身的關係不調和:生、老、病、死所帶來的痛苦即屬於此。
  4.我與心的關係不調和:我們的心常如脫韁野馬般到處奔竄攀緣,妄想紛飛,不但生出種種煩惱,甚至指揮身體為非作歹,因而造成痛苦。
  5.我與欲的關係不調和:慾望有善欲與惡欲之別。善法欲如立功、立德、立言等向上求進的慾望,如果調御不當,將造成精神上的負擔。惡法欲如貪圖物質享受、眷戀男女歡情等造成墮落的慾望,由此所帶來的痛苦,更是不堪負荷。
  6.我與見的關係不調和:指因邪知邪見所帶來的痛苦。例如:佛世時的裸形外道,因思想見解的錯誤,不但徒然使身體受苦,也障礙了真理的追求。
  7.我與自然的關係不調和:氣候寒熱所帶來的不適,以及水潦、乾旱、地震、颶風等所造成的災難,即屬此類。
  不管世間充滿多少苦,其實佛教之所以講苦,目的是為了讓我們知道苦的實相,進一步去尋找滅苦的方法。因此,了解苦的存在,只是一個過程,如何離苦得樂,獲得解脫,才是佛教講苦的最終目的。
二、集諦
  集,積聚、招感的意思。集諦就是指形成痛苦的原因,眾生由於無明、貪愛、瞋恚等煩惱的驅使,而積集種種惡業,然後依照種種業報而招致種種苦果。眾生招受苦果,往往不知自省,反而怨天尤人,更起迷惑顛倒,再造新業,復成苦因,如是煩惱業報展轉相生,苦上加苦,以致苦海無邊,譬如揚湯止沸,只見滾上加滾,無有已時。
  我們如果想從痛苦的深淵中解脫出來,首先要滅除集苦的原因,不再造作新的苦業,快樂的人生就離我們不遠了。因此,徹底瞭解造成痛苦的原因──集諦,是追求幸福不可忽視的要務。
三、滅諦
  滅是寂滅的意思,是指滅盡貪、瞋、痴等煩惱,而顯現出清淨的真如體性。
  滅,其實就是「涅槃」的異名。《大乘義章》卷十八說:「外國涅槃,此翻為滅。」《華嚴大疏》卷五十二說:「譯名涅槃,正名為滅。」
  涅槃是修道者在知苦斷集後,由修道所證得的解脫境界。它是滅除了煩惱、痛苦、人我、是非、差別、障礙等種種無明,而獲得的一種境我一如,超越生死,自由自在,光明幸福的圓滿境界。
四、道諦
  道,是通達的意思,能通至涅槃,故名為道。道諦就是指從痛苦的此岸到達涅槃的彼岸所必經的道路,也就是證得涅槃的正道,一般指佛陀初轉法輪時所開示的八正道。後來佛陀臨涅槃時,又加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等,合稱為三十七道品,又稱三十七菩提分、三十七助道法。循此三十七法而修,即可以次第趨向菩提,故稱為菩提分法。略述如下:
1.四念處:又稱四念住。
  (1)身念處:觀此色身皆是不淨,即觀身不淨。
  (2)受念處:觀苦樂等感受悉皆是苦,即觀受是苦。
  (3)心念處:觀此心識生滅無常,即觀心無常。
  (4)法念處:觀諸法因緣生,無自主性,即觀法無我。
2.四正勤:又稱四正斷。
  (1)已生惡令永斷;猶如除毒蛇。
  (2)未生惡令不生;如預防流水。
  (3)已生善令增長;如溉甘果栽。
  (4)未生善令生起;如鑽木出火。
3.四如意足:又稱四神足。
  (1)欲如意足:希慕所修之法能如願滿足。
  (2)精進如意足:於所修之法,專注一心,無有間雜,而能如願滿足。
  (3)念如意足:於所修之法,記憶不忘,如願滿足。
  (4)思惟如意足:心思所修之法,不令忘失,如願滿足。
4.五根:根,能生之意,此五根能生一切善法。
  (1)信根:篤信正道及助道法,則能生出一切無漏禪定解脫。
  (2)精進根:修於正法,無間無雜。
  (3)念根:於正法記憶不忘。
  (4)定根:攝心不散,一心寂定,是為定根。
  (5)慧根:對於諸法觀照明了,是為慧根。
5.五力:力即作用,五力是指五種能破惡成善的力用。
  (1)信力:信根增長,能破諸疑惑。
  (2)精進力:精進根增長,能破身心懈怠。
  (3)念力:念根增長,能破諸邪念,成就出世正念功德。
  (4)定力:定根增長,破諸亂想,發諸禪定。
  (5)慧力:慧根增長,能遮止三界見思之惑。
6.七菩提分:
  (1)擇法覺分:能揀擇諸法的真偽。
  (2)精進覺分:修諸道法,無有間雜。
  (3)喜覺分:契悟真法,心得歡喜。
  (4)除覺分:能斷除諸見煩惱。
  (5)捨覺分:能捨離所見念著的境界。
  (6)定覺分:能覺了所發的禪定。
  (7)念覺分:能思惟所修的道法。
肆‧四聖諦的重要
  四聖諦是佛陀初轉法輪時所說,臨涅槃時又再三叮嚀弟子們,於四聖諦有疑惑者,應該速速發問。可見在佛陀的一代時教中,對四聖諦的闡揚是自始至終的。尤其,在初轉法輪中,佛陀更三度演說四聖諦的妙義,稱為「三轉十二相」。
  第一次為「示相轉」,將四聖諦的內容定義加以解說,以便弟子了解。內容為「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滅,可證性;此是道,可修性。」
  第二次為「勸修轉」,勸誘弟子修持四聖諦的法門,以斷除煩惱,獲得解脫。內容為「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此是滅,汝應證;此是道,汝應修。」
  第三次為「自證轉」,佛陀告訴弟子,自己已經證得四聖諦,勉勵弟子們只要勇猛精進,必能一樣證悟四聖諦。內容為「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斷;此是滅,我已證;此是道,我已修。」
  從佛陀一再強調四聖諦的事實來看,四聖諦是極具重要性的。四聖諦的內容一如治病的過程:苦,如人患病;集,生病的原因;滅,如病已痊癒;道,如治病的藥方。我們學佛,正是為了斷除貪、瞋、痴等種種煩惱,而趣向涅槃的境界,所以四聖諦是我們解脫生死的唯一方法。
茲將「三轉十二相」列表如次。[基礎] 最初的根本佛法 四聖諦 苦集滅道 星雲法師 @ 芯瑀小棧 Chinese Knotting :: 痞客邦 :: https://bit.ly/3wFEJ2J
------------------
四聖諦 (梵文:चत्वारि आर्यसत्यानि,catvāri āryasatyāni;巴利語:cattāri ariyasaccāni;標準藏語:བདེན་པ་བཞི།),又稱四真諦、四諦,四種神聖的諦,即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和苦滅道跡聖諦,簡稱為苦諦、集諦、滅諦和道諦,是釋迦牟尼佛之基本教法,歷史上部派佛教,和現代佛教各宗派共同的基本教義[1]。
四諦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TFTggg
簡介
梵語 satya[2] 義為真實的道理即真理;古漢語諦字原義是審知事物的內在含義或者意義[3]。佛教不管支派如何分化,必根本依據四諦,否則將難免流變。四聖諦包括苦的普遍存在、苦的原因、苦的消滅與滅苦的方法。[4]四諦概括了兩種因果關係:集是因,苦是果,是迷界的因果;道是因,滅是果,是悟界的因果。這是從表面現象到深層原因的逆推過程。反過來說,就是修道除惡、滅貪嗔癡,就可以離苦,脫離輪回。
四聖諦
釋迦牟尼佛於菩提伽耶菩提樹下成道後,至鹿野苑初轉法輪[5],即為憍陳如等五位賢者宣講了四聖諦,五人各有所證悟,而求出家成為五比丘僧。
《雜阿含經·三七九·轉法輪經》[6]:
“    一時,佛住波羅奈鹿野苑中仙人住處。爾時,世尊告五比丘:
「此苦聖諦[7],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此苦集[8]、此苦滅[9][10]、此苦滅道跡[11]聖諦[12],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復次,苦聖諦智當復知,本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苦集聖諦已知當斷,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苦集滅,此苦滅聖諦已知當[13]作證,本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以此苦滅道跡聖諦已知當修,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維,時,生眼、智、明、覺。」
「復次,比丘!此苦聖諦已知、知已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此苦集聖諦已知、已斷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苦滅聖諦已知、已作證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苦滅道跡聖諦已知、已修出,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諸比丘!我於此四聖諦三轉十二行不生眼、智、明、覺者,我終不得於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聞法眾中,為解脫、為出、為離,亦不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已於四聖諦[14]三轉十二行生眼、智、明、覺[15],故於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聞法眾中,得出、得脫,自證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世尊說是法時,尊者憍陳如及八萬諸天遠塵垢,得法眼淨[16]。    ”
《雜阿含經·三九三經》等記載聖弟子證四沙門果、辟支佛果,菩薩證佛果,皆因如實知見四聖諦[17]。
苦諦
參見:苦 (佛教)和五蘊
苦諦(Dukkha):經驗向佛陀証明,一切生存是苦。生活中當然有苦有樂,但使人難以忍受的是諸行無常。生、老、病是眾生所必經的,「我」由五種物質與精神(五蘊)合組而成,只是短暫而偶然的產物,沒有持久、常住、永恆的東西。[18]
佛陀總結出人生的八大痛苦(「八苦法」):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盛。世間有情悉皆是苦,有漏皆苦[19],即所謂「苦諦」,是大乘佛教常用的教法,以此說明世間有情悉皆是苦,即所謂有漏皆苦。
根據南傳佛教中的《長部》描述,佛陀也把「苦」分為十一種(「十一苦法」):生、老、死、愁、悲、苦、憂、惱、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最後概括的說「五取蘊即苦」[20]。
生,是指六道中的各種生命的誕生、出生、入胎、再生,還有五蘊中的顯現,還有眼、耳、鼻、舌、身、意等所感受、獲得的內容等,都為「生」[21]。生是許多苦的基礎。
老,是指六道中的各種生命的年老、衰老、牙齒損壞、頭髮變白、皮膚變質、六根的成熟等各種現象[22]。由於有情的衰老,死亡已進一步的迫近,由衰老所帶來的種種苦痛也將生起[23]。
死,是指六道中的各種生命的死亡、滅亡、五蘊的分離等[24]。
愁,是指由於任何不幸和苦法而引起的憂愁、哀愁、悲傷等[25]。因為其身心苦受由自行而生,又被稱為苦苦[26]。
悲,是指因為任何不幸和苦法而引起的哭泣、悲歡、悲哀、悲痛等[27]。
苦,是指身體的疼痛和疾病不適等[28]。
憂,是指心身的不愉快[29]。
惱,是指不幸或苦法所引起的生氣、憔悴、絕望等[30]。
怨憎會,是指對不喜歡的、不可愛的色、聲、香、味、觸、法,或者與那些意圖不好、無意、不安分的人異同交往聚會而產生的怨憎[31]。
愛別離,是指對喜歡的、可愛的色、聲、香、味、觸、法,或者對希望有利、有益的、快樂的、安分的人,家人、朋友或親戚,卻不能和他們在一起、交往、聚會而產生的痛苦[32],總說為生離死別之苦。
求不得,是指六道中的眾生,對於以上的各種苦而生的訴求,希望它們不要來到、卻無法實現,從此而生的痛苦[33]。
佛陀把以上這些苦歸納為「五取蘊即苦」,即五陰盛苦、五蘊熾盛苦,即指這些苦是因為五取蘊而生的[34]。這五法稱為「取蘊」,組成了執取的目標[35]。這五取蘊的共相就是「無常、苦、空、無我」[36][37]。此外,病苦是指四大五蘊之身,一旦「四大不調」,就會生出種種疾病。
集諦
集者集起之義,集起苦因,又稱苦集諦[38]。集是有關苦的原因。人的苦難來自永恆的生存欲,因為生死流轉永無寧日,終日擔憂。[39]之所以有這種種痛苦,是因為有產生痛苦的根源,主要是貪、嗔、癡三毒,這就是「集諦」。造成苦的原因,粗分「貪」、「嗔」、「痴」三毒,從廣則有「十使」。推至最後,眾生的本心[40]為「無明」所障敝。
滅諦
要想去除痛苦,就要消滅產生痛苦的原因「貪、嗔、癡」,這就是「滅諦」[41][42]。佛陀還列舉了這些痛苦,其中包括內六處、外六處、六識、六觸、六受、六想、六思、六愛、六尋、六伺,並提出了相應的止息[43]。這些痛苦的止息也稱為涅槃,即明集諦理,斷盡煩惱業,則得解脫[44]。
道諦
參見:八正道和三十七道品
又稱為苦滅道聖諦,是說如何破解苦集,使苦不再積聚,乃至於滅壞的修行方法。必須要去修八正道,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就是「道諦」[45][46]。隨順趣向涅槃之道,細化為三十七道品。
四聖諦三轉十二行
佛陀在鹿野苑向五比丘開示三轉十二行,貴霜帝國西元2世紀犍陀羅浮雕。
四聖諦分為三轉十二行[47]:
初轉四行:知苦;觀察到苦的集起之因;知道苦的集起之因,而知苦的因若滅去則苦能滅去;知道苦的集起之因,從而發展出滅苦的方法。
二轉四行:對苦更深入了解;對苦因更深入了解;已經有些許的苦,因為執行滅苦的方法後而滅去;對於滅苦方法積極的執行。
三轉四行:知道苦已不再來;苦因已消除完畢;所有苦皆滅盡;滅苦方法已經徹底執行完成。
此處的知苦和知苦因,是和十二因緣密不可分,而四聖諦三轉十二行,即為十二因緣從了解到滅盡的過程。四聖諦與十二因緣並非分開的兩種理論,是次第和內容的不同面向敘述
四諦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TFTggg
---------------------
佛教四聖諦:苦、集、滅、道
四諦是釋迦牟尼體悟的苦、集、滅、道四條人生真理,四諦告訴人們人生的本質是苦,以及之所以苦的原因、消除苦的方法和達到涅槃的最終目的。
四諦釋義
「諦」就是如是不顛倒,即是真理。「聖諦」是聖人所知之絕對正確的真理。「四聖諦」說四種真理:一者,苦聖諦;二者,集聖諦;三者,滅聖諦;四者,道聖諦。唯有佛陀才能開示它,其餘的人只能隨著佛陀而解說,乃至辟支佛也只能自己覺悟,沒有辦法以四聖諦來度化眾生。
佛陀闡釋四聖諦的目的,是要告訴我們世間的因果以及出世間的因果。「苦」是指世間的苦果;「集」是苦升起的原因--世間因;「滅」是苦熄滅的果--出世間的果;「道」是滅苦的方法,通往涅槃的道路--出世間的因。在經典中有這樣的比喻:眾生的身心有種種的生死業以及煩惱,即是有各種的心病,佛陀將此病情,以及病情之所在處,告訴眾生,並且指出那些解脫的聖人,沒有病苦而得到的愉悅,以及解脫病苦的方法。。
三轉四諦法輪
佛到鹿野苑,為五比丘三轉四諦法輪;
第一次說法這麼說:原來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道,可修性;此時滅,可證性。
第二次說:此是苦,我已知,不復更知;此是集,我已斷,不復更斷;此是道,我已修,不復更修;此是滅,我已證,不復更證;
第三次轉說: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此是道,汝應修;此是滅,汝應證[1]
四聖諦的次序
一、苦諦:說明世間是苦果。我們要知道苦有如病,應該遍知,這是世間的苦果,也是生死的流轉。我們要知道所有的病,才能醫治它。
二、集諦:說明業與煩惱是苦的根源。我們要知道病苦的原因,將之斷除。這是世間的因果,也是生死的流轉,但是它指出我們生死流轉的原因。
三、滅諦:說明解脫與證果。眾生無時無刻不在病苦中,我們要知道沒病苦的快樂是怎樣的?要認識怎樣的人是沒有病苦的?要證知怎樣才是沒有病?這是指出世間的果,就是解脫、清淨的境界--涅槃。
四、道諦:說明離苦的道路。我們要知道修道的方法有如良藥,應該修學。這是指出世間的因,我們應該學習、掌握一些修道的方法,努力不懈地修行,最後就可解脫生死。
苦聖諦
苦即是逼惱的意思。眾生經常被無常所患累、所逼惱,所以說是苦。苦相可分為三苦以及八苦;苦果可分為有情世間以及器世間兩種果報。
集聖諦
集聖諦是苦的生因,他能集生死苦,故稱為集聖諦。集就是招感集取,招感就是業力被煩惱所引發出來;集取就是煩惱在造業。因為我們過去造種種的業形成力量,加上過去與現在種種煩惱的引發,使我們受種種苦。所以這個集聖諦所要講的就是煩惱以及煩惱所造的諸業行。
滅聖諦
滅聖諦即是苦滅聖諦。它說明眾生可以從生死相續不斷的苦報中得到解脫。滅是指滅除惑、業、苦,斷著貪嗔痴等無明煩惱,不再有造作之心,究竟不生,不生所以不滅,即是涅槃。道聖諦
道是出世間的因,解脫苦的方法,通往涅盤之路稱為道。廣義的說有三十七道品,狹義的說有八正道。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mmkqz.html
----------------------
照見「五蘊皆空」  ◎慧廣法師
《心經》中「觀」的目的,是要照見「五蘊皆空」。而要照見「五蘊
皆空」,必須「行深般若」才行。如何行深「般若」呢?先來文字般
若一下吧。
「五蘊」為什麼「皆空」呢?我試著用比較簡略、易懂的文字來解釋

一、解釋「五蘊」
「五蘊」是什麼?簡略來說,便是指我人身心,也就是色、受、想、
行、識。「色」是指身體,並及外在的物質世界;「受、想、行、識
」是人的內心世界,也就是精神。
「蘊」,舊譯叫「陰」,新譯叫「蘊」。「陰」指「色、受、想、行
、識」能蔭蓋真相;「蘊」表「色、受、想、行、識」,乃各種元素
集聚而有。
1、
再深入來說。
什麼是「色蘊」?即五根、五境和無表色。「五根」──眼、耳、鼻、舌、身,是人身上的五種功能,屬於能見;「五境」色、聲、香
香、味、觸,是五根所見到(感受到) 的外在世界,屬於所見;「無表
色」是存在人們內心的外境印象,只可由自己內心感覺到,他人感覺
不到,因它只是物質的印象,同時只存在個人主觀的心中。
為何會有「色蘊」呢?「色蘊」就是「四大」──地(骨骼)、水 ﹝血
、分泌液、尿﹞、火(熱)、風(氣體),由四大的會合和創造而有。
四大的會合而有色蘊,以及五根、五境和無表色。
2、
「受蘊」就是內心的感受、感覺。當五(六)根接觸了五(六)境,內心就
就生起了感受。在感受之下,才知道外境的存在。由於外境的不同,
給予我們內心的感受,也就不一樣。經中談到有三受、五受、六受、
十八受。但三受:苦受、樂受、捨受則是根本。
3、
「想蘊」就是內心對六根所接觸、所感受到的外境,加以執取、思惟
惟,產生各種印象,可能生愛、可能起瞋 ........。將事情加以複雜化,是想蘊的最大功能。
4、
「行蘊」接著「想蘊」而產生。當內心執取順境時,就生起喜悅的情
緒;當執取不順境時,就生起不喜歡、厭惡的感情,於是,有了喜怒
哀樂、七情六慾。這種種內心的造作,叫做「行蘊」。
5、
「識蘊」就是內心的知覺。它有了解和分別的功用,當六根接觸到六
境時,產生六識,然後了解六境;了解六境後,隨即分別六境,知其
長、短、扁、圓,白、紅、藍、綠,是好、是壞。透過「識蘊」而知
道色、受、想、行蘊的作用。
二、解釋五蘊由來
為什麼說「五蘊皆空」呢?因為這五蘊都是因緣和合而有,無常、不
實。
先來看「色蘊」。為什麼會有「色蘊」?它是四大──地水火風等元
素組合而成,如果沒有四大──骨骼、血液、分泌體、體溫、空氣,
還有人的色身嗎?
再看「受蘊」。人的感受是由五根──眼、耳、鼻、舌、身,接觸到
五境──色、聲、香、味、觸才產生的。五根為因,五境為緣,產生
感受的果。若無無根、五境等接觸,如何有「受蘊」?
「想蘊」則產生於感受之後,當五根接觸到五境,有了各種感受,內
心才取境相而引發思想。若無受蘊,「想蘊」何來?
「行蘊」則是思想之後,所引生的內心造作,由取境思想而產生各種
情緒變化,起為喜怒哀樂等感情。若無「想蘊」,「行蘊」何來?
「識蘊」的了解分別,則在於五根接觸五境之後所產生,稱為五識─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加上意識,了別於內心法塵,總
稱六識。六識的存在緣於色、受、想、行,若無前四蘊,「識蘊」又
將依何而存在?
三、總結「五蘊皆空」
從前面的剖析可知,五蘊的產生都是有因有緣、依因待緣的,因緣的
成熟會合,而有五蘊的產生。
既然五蘊有生,就表示五蘊本來是不存在的。雖然因緣的會合,有了
五蘊,但是,因緣是會分開的。因緣分開後,五蘊也就跟著消失、不
存在了。試問:有人長生不死嗎?有人快樂一輩子、或痛苦一輩子嗎
?有人能思想不停嗎?有人能常在喜怒哀樂中嗎?有人內心常在清醒
中,不會昏睡嗎?
答案是否定的。這表示我人身心五蘊的不實。五蘊的存在,只是現象
而已,其實內在隨時在變化。身體(色蘊)新陳代謝不停;感受忽苦忽
樂或平淡無奇;思想雖能綿延不絕,總有停止時;情緒感情再豐富,
也有低落不振時;再明白清醒的內心,也有糊塗時。
所以,《大般若經》形容五蘊是:
色如聚沫──此身如水沫,雖有表面存在,體內空空,不久就消滅。
受如水泡──就像洗衣粉,和水攪一攪後,就產生水泡,但不久即滅
,人的苦受、樂受亦然。
想如陽燄──如日光所照,出現了一些彩霞等美麗景色,但不久即消
失,人的思想亦然。
行如芭蕉──芭蕉是空心的,表示不實,人的喜怒哀樂亦然。
識如幻事──就如魔術師所變化出來的東西,並非真有其事,人的意
識何嘗不如此?
因此,「五蘊」是不實在的,它的存在只是表象、現象、假象,它們
是沒有實體的,所以說「五蘊皆空」。
徹底來說,五蘊未生前不存在,當然是空﹝無﹞;生後會消滅,滅後
不存在,是空﹝無﹞;就是生後、未滅前,它的存在也是毫無實體,隨時在變化。這不是「空」嗎?﹝無自性故,隨緣展現﹞
照見五蘊皆空 https://bit.ly/3xuWPo3
-------------------------------
四禪天,佛家認為是天界中色界天的第四個層次,為已經脫離慾念,達到四禪境界的天人所居住。此天較三禪天又脫離了「離喜妙樂」的情感,境界更高,唯有捨清淨、念清淨、不苦不樂受和心注一境等特性,故又稱捨念清淨地。
概論
世界分為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色界謂已脫離了慾念,但仍有色身(物質身)的天界。色界天根據禪定功夫又分為初禪天、二禪天、三禪天、四禪天四個層次,每個層次各有多級天。[1]
四禪天自下往上依次為: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無雲天謂此天位於無雲之地,也有說法稱「此天無苦、樂、憂、喜等四受,僅有捨受,故稱無雲」;福生天謂此天福報殊勝;廣果天謂此天眾生福果最廣、最勝;無想天謂此天無妄想;無煩天謂此天無紛繁煩惱;無熱天謂此天無熱惱;善現天謂此天善果畢現;善見天謂此天修行境界精微完善,所見極為清澈;色究竟天謂此天達到色界的最勝、究竟的境界。其中,無雲天不見於某些經典,而以福愛天代替,有觀點認為無雲天和福愛天爲同名異譯;無想天也不見於某些經典。[2]
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這五天又稱為五不還天或五淨居天,為證聲聞三果阿那含及以上聖者所居之處。如,在人間證阿那含者,轉生到五淨居天。
住在色究竟天的大自在天(即印度教的濕婆)被認為是四禪天的天主,也是三千大千世界之主。
往生
四禪天及餘色界天,皆已脫離了世間欲望,而以禪樂為樂。若人要往生四禪天,必須通過禪定功夫達到「捨念清淨定」的四禪境界方可。而又以五凈居天爲最勝,若能往生此五天,需要證得聲聞聖果
四禪天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p7CaUd
-----------------
四類禪、四種禪定
◎ 聖嚴師父
          《大品般若經》序品第一云:「菩薩摩訶薩,以不住法住於般若波羅蜜中,............不亂不味故,應具足禪那波羅蜜。」禪那波羅蜜,亦名靜慮度,或名禪度無極,能對治亂意,攝持內意。
四類禪
          依據宗密的《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上之一,禪有五種層次:外道禪、凡夫禪、小乘禪、大乘禪,以及最上乘的如來禪:
(一)外道禪:是帶異計,欣上厭下而修者。
(二)凡夫禪:四禪八定,從尋,伺,喜,樂而入定,再一層層捨下而求上,至最高無色定的非想非非想處為止。正信因果,亦以欣厭而修者。 
(三)小乘禪:是從四禪四無色定,而修七方便的五停心、別相念、總相念、暖頂、忍、世第一法,亦名七賢位,由此而入初果見道位。是為悟無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
(四)大乘禪:亦名三昧,有無量三昧,均可能納入大乘禪定。天臺宗智者大師在《摩訶止觀》卷二將它們彙整成四種:常坐三昧;常行三昧;半行半坐三昧;非行非坐三昧。是為悟我法二空所顯之真理而修者。
(五)最上乘禪:又名如來禪、祖師禪,即是中國禪宗的頓悟法門,臨濟宗用參話頭,曹洞宗用默照,都是屬於如來上上禪法。亦名一行三昧、真如三昧,頓悟自心本來清淨,此心即佛。
四禪天
「四禪天」是由修靜慮而生。以下介紹四種禪天的層次﹕
(一)初禪天﹕於六識之中,無鼻、舌二識,語言寂滅。僅有眼、耳、身、意四識,有喜受、樂受,無覺無觀。捨此身後,生於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
(二)二禪天﹕無鼻、舌、眼、耳、身等五識,僅有意識,怡悅之相粗大。喜受及捨受與意識相應,無覺無觀。捨此身後,生於少光天、無量光天、極光淨(光音)天。
(三)三禪天﹕僅有意識,怡悅之相淨妙,喜心寂滅。樂受、捨受與意識相應,無覺無觀。捨此生後,生於少淨天、無量淨天、?淨天。
(四)四禪天﹕僅有意識,出入息寂滅,唯捨受與之相應。捨此生後,生於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無想天。
四種禪定
          「四禪定」又名四靜慮,為內外道共修,超欲界,生色界,四禪是由十八種功德支持,總體稱為「四禪十八支」。
 
 初禪的前行有:
 粗住:安住、端身、攝心,氣息調和,覺此心路,泯泯澄淨,怗怗穩穩,其心在緣居,然不馳散。
 細住:由此粗住心後,怗怗勝前。
 欲界定:由細住後一兩日或一兩月,豁爾心地作一分開明,我身如雲如影,爽爽空淨,雖空淨猶見身心之相,未有內定之功德。
 未到定:從欲界定之心後,泯然一轉,不見欲界定中之身、首、衣服、床舖,猶如虛空,此時性障猶在,未入初禪。
四種禪定之特相
 四種禪定之特相如下﹕
(一)初禪特相:由未到定,身心豁虛空寂,內不見身,外不見物。如是或經一日乃至一月一年,定心不壞,則於此定中,即覺自心微微動搖,或感微癢。即發動色界之四大極微與欲界之四大極微轉換,而起八觸十功德。
 
 八觸者,即為動、癢、輕、重、冷、暖、濕、滑。欲得禪定時,色界極微入於欲界極微,而相替,地水火風狂亂而如此發動也,若不知此等法相之人,驟起驚怖,以為發病,馳迴不已,遂亂血道,真為狂氣矣,不可不知也。
 十功德者,八觸的每一觸,均具十功德,亦名十眷屬;即是與空、明、定、智、善心、柔軟、喜、樂、解脫、境界等相應。
《顯揚聖教論》卷十九云:初禪可對治貪;苦;憂;犯戒;散亂等五障,遠離欲愛,心能寂靜審慮,住於有尋、伺、喜、樂之情態。
初禪具五支:覺(尋);觀(伺);喜(離欲界惡,心喜受);樂(經部為眼、耳、身之三識的樂受,有部不許定中有眼、耳、身之三識,僅有意識,故為輕安樂,非樂受也);一心(心一境,離欲界而生色界的離生喜樂地)。《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云:五支中的尋及伺為對治支,喜及樂為利益支,心一境為自性支。
(二)二禪特相:呵棄初禪之覺、觀(尋、伺),二禪、三禪、四禪無八觸十功德,已轉欲界為色界。二禪離尋、伺,住於信相明淨喜樂之情態,可對治初禪之貪、尋伺、苦、掉、定下劣性等五障。
二禪具四支:內淨(《俱舍論》以為五根中之信根,深信受勝實之功也,淨為信相,故曰淨;屬心故內);喜;樂(意識功能,是輕安樂,非樂受);一心(定,此為色界的定生喜樂地)。在此四支中的內淨為對治支,喜與樂為利益支,心一境為自性支。
(三)三禪特相:呵棄二禪之喜受而得。三禪離喜、樂,具正念、正知,住於自地之妙樂。可對治二禪之貪、喜、踴躍、定下劣性等四障。
三禪具五支為:捨(行捨之心所而非捨受,捨前之輕安,住不苦不樂);念(三禪之樂極勝,為不染著,故要正念,離邪念之心所);慧(三禪之樂極勝,為不染著,故要正慧,離邪慧惡見之心所);樂(意識之樂,離二禪之喜樂,尚有自地之喜樂);一心(寂然在定,心一境性,此為色界的離喜妙樂地)。在此五支之中的捨、正念、正知(慧)三支為對治支,樂為利益支,一心為自性支。
(四)四禪特相:呵棄三襌之樂受而得。四禪脫離身心之樂,住於不苦不樂,名為極善清淨。可對治入出息以及三禪之貪、樂、樂作意、定下劣性等五障。
法青會 https://bit.ly/34z0QLI
-----------------------------------------
【四禪天】     
     色界諸天分為四禪,即初禪、二禪、三禪、四禪。    
     一、清淨心中,諸漏不動,名為初禪,即梵眾、梵輔、大梵等三天,此三天已不須段食,故無鼻舌二識,惟有樂受,與眼耳身三受相應,喜受與意識相應。    
     二、清淨心中,粗漏已伏,名為二禪,即少光、無量光、光音等三天,此三天無前五識,僅有意識,因之惟有喜捨二受,與意識相應。    
     三、安穩心中,歡喜畢具,名為三禪,即少淨、無量淨、遍淨等三天,此三天識受皆與二禪略同,但意識怡悅之相,較為淨妙。    
     四、前五識俱無,亦無喜受,僅有捨受,與意識相應,名為四禪,即無雲、福生、廣果、無想、無煩、無熱、善見、善現、色究竟等九天。根据大涅槃經說,初禪天人,因他們心中有粗細的思想,所以外面有火災;二禪天人,他們對於禪定,生喜樂心,所以外面有水災;三 禪天人,他們呼吸粗重,所以外面有風災;惟獨第四禪,所有內外過患,一切均無,所以諸災不能到達那裡。
四禪天 https://bit.ly/3q6uD8x
----------------
四禪天,佛家認為是天界中色界天的第四個層次,為已經脫離慾念,達到四禪境界的天人所居住。此天較三禪天又脫離了「離喜妙樂」的情感,境界更高,唯有捨清淨、念清淨、不苦不樂受和心注一境等特性,故又稱捨念清淨地。
概論
世界分為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色界謂已脫離了慾念,但仍有色身(物質身)的天界。色界天根據禪定功夫又分為初禪天、二禪天、三禪天、四禪天四個層次,每個層次各有多級天。[1]
四禪天自下往上依次為: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無雲天謂此天位於無雲之地,也有說法稱「此天無苦、樂、憂、喜等四受,僅有捨受,故稱無雲」;福生天謂此天福報殊勝;廣果天謂此天眾生福果最廣、最勝;無想天謂此天無妄想;無煩天謂此天無紛繁煩惱;無熱天謂此天無熱惱;善現天謂此天善果畢現;善見天謂此天修行境界精微完善,所見極為清澈;色究竟天謂此天達到色界的最勝、究竟的境界。其中,無雲天不見於某些經典,而以福愛天代替,有觀點認為無雲天和福愛天爲同名異譯;無想天也不見於某些經典。[2]
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這五天又稱為五不還天或五淨居天,為證聲聞三果阿那含及以上聖者所居之處。如,在人間證阿那含者,轉生到五淨居天。
住在色究竟天的大自在天(即印度教的濕婆)被認為是四禪天的天主,也是三千大千世界之主。
往生
四禪天及餘色界天,皆已脫離了世間欲望,而以禪樂為樂。若人要往生四禪天,必須通過禪定功夫達到「捨念清淨定」的四禪境界方可。而又以五凈居天爲最勝,若能往生此五天,需要證得聲聞聖果
四禪天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p7CaU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