鸞堂是一種以扶鸞方式為主的宗教組織,清代時已傳入臺灣,日治時期大興,迅速地傳布到臺灣各地,蔚然成為臺灣民間教派裡重要的一個派別。扶鸞又稱扶乩,為一種天人溝通的方式,一般而言,指神降到正鸞(或正乩)身上,由正鸞持形狀似「ㄚ」字形的桃木筆在沙盤上寫字的宗教儀式。
公告欄
facebook 姜太公廟
萬物皆有神,因此在冬至這一天,大家會將家裡的器物清理乾淨,並且把湯圓黏在上頭,這種黏湯圓的儀式叫做「餉耗」,代表人們對萬物的感恩之心。而「沉島傳說」就與這個「餉耗」的習俗有關。「燈猴」是過去油燈時代,用來點燈照明的竹製燈架。根據記載,台灣曾發展出在除夕這天「燒燈猴」的習俗,相傳燈猴若三年不燒,就會變成妖怪作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