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去年3月曾批評當時尹錫悅政府的對中政策,質疑尹「為何刺激中國」,並公開表示無論台灣海峽發生什麼事都與南韓無關,南韓都不應介入。李在明說:「我們只須發展好自己,對中國和台灣都說聲謝謝就可以了。」今年6月3日總統大選前,美國《時代雜誌》5月29日刊出李在明專訪,李被問及若中國武力犯台,他是否會協助台灣?李在明則回應:「要等外星人入侵地球時,我才會思考這個問題的答案。」"不能再「兩邊說謝謝」! 傳美國逼李在明對台海議題表態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5132867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八月庚申日這天早晨,周乾在首都鎬京舉行大射禮,即舉行射箭技藝的比賽。當時將參加比賽的人員分成兩個小組。周王命令南宮負責"王多士"(也稱小子)組的比賽事宜,又命令師免父負責"小臣"這一小組的有關事宜。此後,周王拿出十塊紅銅板材作為獎品,說道:"小子,小臣,你們要按長幼次序,謙敬恭和地進行比賽,射中靶子較多的人可以得到這十塊紅銅板。"結果,柞(胙)伯十發十中,成績優秀,周王便把獎品給了他,並且又賞賜給他射禮儀式上的某種樂器。柞(胙)伯為紀念這一殊榮,特用周王賞賜的這些紅銅為原料,鑄造了用來祭把周公的銅簋
大射禮大都在春秋兩季舉行。柞伯簋記載八月舉行大射禮,與靜簋所記相同,兩者記錄的射禮是周天子每年定期於秋季舉行的大射禮,即“秋射”。射禮的形式大致分為射牲和射侯,其射中者可稱為“獲”。射侯是一種射藝比賽,文獻稱“禮射”。除天子巡狩四方而臨時舉行的某些射禮外,射侯的地點一般設在學校。其中由天子或諸侯舉行的大射禮一般在貴族大學的射宮(或稱射廬)內舉行。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靜簋為共王器,鑄於共王二年(前915年)。共王為穆王之子,懿王之父,那個學習射箭的必為後來的懿王。
------------------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