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與評價
劉克襄在國史館出版的《縱橫山林間──鹿野忠雄Tadao Kano》(2011)紀錄片中曾說:「我讀伊能嘉矩或鳥居龍藏裡面,看到的是探險家對於蒐集異風俗的喜歡,大過於他對這塊土地情感的認同,可是鹿野忠雄不是。」在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原住民通常被統稱為「蕃」而非各自的名字。但是在鹿野忠雄筆下,原住民不再是被統治、被研究、被測量的對象。尤其在他的代表作《山、雲與蕃人 : 臺灣高山紀行》中,各個人物都有名字、動作情緒,甚至與鹿野有一來一往的互動關係。而在霧社事件爆發後,他也冒險撰文解釋原住民的獵首行為,暗示政府的治理帶有系統性的問題。以上皆顯示他對於臺灣原住民的關懷至深。
公告欄
facebook 姜太公廟
- Apr 15 Mon 2024 13:29
縣界/桃園-新竹/北湖車站-新富車站
楊再思做事手段圓滑,不溫不火,凡事三思而後行(他的名字再思,就是此種行為的最好詮釋),做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只看領導臉色,居然官越做越大,還得以善終。有人看不慣他的所作所為,認為他地位如此尊貴,還這麼委曲求全,不值。你猜他是如何回答的?他說:「世事難料,官場兇險,一切以小心為上,你不見耿直之徒經常遭受飛來橫災嗎?假若我不這樣做,又怎能保全自己?」 「世事難料,官場兇險,一切以小心為上,你不見耿直之徒經常遭受飛來橫災嗎?假若我不這樣做,又怎能保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