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欄
facebook 姜太公廟

三都賦有兩種說法:流傳較廣的是《趙都賦》、《洛都賦》、《許都賦》,作者劉劭。劉邵,字孔才,著有《趙都賦》、《洛都賦》、《許都賦》等,著作多已亡佚,目前僅見《人物誌》、《趙都賦》、《上都官考課疏》(收入於《全三國文》中)。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陶仲文(1475年-1560年),原名典真。明代湖北黃岡人。著名道士,獲嘉靖帝寵信。嘉靖二十年(1541年),進少師,兼少傅、少保。嘉靖三十九年(1560)去世。
簡介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子化胡經》是中國道教一系列與「老子化胡」之說相關的系列經典的總稱。作者不詳,東晉時成書,至唐代增益至10卷本。經中記載老子與弟子尹喜到西域及天竺,化身為佛創立佛法。
歷史上該系列經典一直是「佛道之爭」的焦點之一,所涉及的核心問題主要有「老子何時誕生」、「老子如何化胡」及「老子為何要化胡」等。依據該說,佛教乃是起源於老子,與道教同源。故佛教也曾提出諸如「三聖東行說」等作為對應。[1]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鴻都門學」指的是什麼?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衡-全能才子、東漢士大夫、天文學家、地理學家、數學家、科學張衡-全能才子、東漢士大夫、天文學家、地理學家、數學家、科學張衡-全能才子、東漢士大夫、天文學家、地理學家、數學家、科學張衡-全能才子、東漢士大夫、天文學家、地理學家、數學家、科學

張衡(78年-139年),字平子,南陽郡西鄂縣(今河南省南陽市南召縣南)人[1],東漢士大夫、天文學家、地理學家、數學家、科學家、發明家及文學家,官至太史令、侍中、尚書。張衡一生成就不凡,曾製作以水力推動的渾天儀、發明能夠探測震源方向的地動儀和指南車、發現日蝕及月蝕的原因、繪製記錄2,500顆星體的星圖、計算圓周率準確至小數點後一個位、解釋和確立渾天說的宇宙論;在文學方面,他創作了《二京賦》及《歸田賦》等辭賦名篇,拓展了漢賦的文體與題材,被列為「漢賦四大家」之一。他開創了七言古詩的詩歌體裁,對中華文化有巨大貢獻。張衡為備受尊崇的偉大科學家,成就與西方同時期的托勒密媲美,其地位也為現代天文學界所肯定。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