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間的生活與神明的指引是非常緊密的。從敬奉各行各業的祖師爺到生產育兒,都有嚴謹的規矩。但,如只是守著這些規矩的表面形式也起不到被神明護祐的作用。所以如果我們靜下心想想,為何台灣民間慣用「神明」二字來代表無量無計的各層宇宙中的覺者呢?這「神明」二字對人類來說有那麼一層「以神奇的力量來引導人心去暗轉明」的意思。因此,儀式規矩的意義應該是在於幫助人可以反思自己的心是否歸正於天道地德,而非只圖形式表面。
公告欄
facebook 姜太公廟
- Feb 03 Sun 2019 23:16
「清道光長命百歲長壽龍鳳雙喜金盆」人的美好天性猶如紫磨金盤,它的質地從一產生就是金色的。因在塵世中不停輾轉,輪迴奔波,美好的心地漸漸地積滿了塵垢,以致看不出先天的本來面貌。這些塵垢,或是名利,或是七情六慾,亦或是不明生命的意義,苦苦地墮入輪迴的泥潭,難以自拔。 世人都說「十商九奸、無商不奸」,在這滾滾的世俗中,總有一股清流,洗滌著人心的污濁
- Feb 03 Sun 2019 23:11
「修行的人,口開神氣散,舌動是非生。」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布袋和尚,網上有記錄:五代後梁時期之僧人叫契此,明州奉化(今浙江寧波奉化)人。因常揹負一隻布袋,又稱布袋和尚。據傳他圓寂前留一偈語:「彌勒真彌勒,化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