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沖臺拓殖會社外,赤司初太郎亦以獨資方式,在 1913 年 10 月 6 日繼承黃春帆等 4 人在新竹縣的製腦權利,往北擴展其版圖,後歸屬於 1916 年成立的臺灣採腦株式會社。
黃春帆墓
黃春帆(1870~1949),霧峰人,清末曾任霧峰林家林朝棟的書記,管理樟腦業務,頗受器重。後移居草屯土城,獨立經營樟腦寮,漸成巨富。日治時期歷任草屯地區庄長、土城區長,曾倡設草鞋墩公學校土城分校(今土城國小)。
位於草屯的黃春帆墓,建造者為南投林慶堯。廖倫光碩士論文〈臺灣傳統墳塚的地方性樣式與衍化研究〉,將此區域墓園形制特色歸類為南投類型墓塚,從二戰結束後至民國七十年代,發展出設有巴洛克式典型樣式的造型墳頭墓。林慶堯所造的黃春帆墓,墓碑上華麗厚重頂蓋設計,裝飾雙龍護珠圖樣,兩柱柱頭上方裝飾前仆狀西方獅子,東西方元素融合,顯現出墓主的豪華大氣, 與眾不同。
黃春帆對於草屯地區的水利事業發展的最大貢獻,是龍泉圳的開發,大正11年(1922)黃春帆為了改善土城農耕水源問題,向州政府提出水利開發計畫的申請。同年10月11日龍泉圳水利組合正式成立,大正14年(1925)12月22日龍泉圳開工,昭和3年(1928)3月31日正式完工通水。不僅促進當地農業的發展,也造福土城平原耕種的農民。南投水利委員會為表彰其貢獻,曾在土城工作站設立表彰壽像。 "黃春帆墓|國家文化記憶庫 2.0" https://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753570
--------------
傳奇人物草屯首富黃春帆
在《我們的老台灣》即將進入尾聲之際,我們想要介紹一個特別的人,他是日治時期草屯鎮的首富黃春帆,生前他樂心公益,兩度擔任土城區長,當時農田都是「看天田」(台語),就是老天下雨才有水可灌溉,黃春帆於是主導龍泉圳的開鑿,讓農民從此有水可灌溉,收穫大增,一直到現在深受許多人的感念!黃春帆不只鑿水圳更捐地興學,帶動地方人文教育,後來他還倡設草鞋墩公學校土城分校,讓路東地區的小朋友不會因雨季阻斷上學路。開鑿水圳是台灣農業發達的最大功臣,真的是值得大家認識跟去了解在過去的台灣土地上有哪些傳奇人物跟發生過那些故事!特別的是主持人韋青和本集特別來賓南投故事館館長梁志忠先生,親自走訪一趟土城工作站黃春帆紀念碑及鳥嘴潭人工湖帶來精彩的實地照片,跟大家回憶那一段陳年往事!
●特別來賓:草屯鎮文史工作者 / 南投故事館館長梁志忠
●主持人:韋青
黃春帆:偏名阿雞仔,同治九年生(一八七0)幼家貧苦讀,刻苦勵志。光緒年受霧峰林統鎮領朝棟器重掌理樟腦業務。後偶得契機,購得林家位於草鞋墩附近的腦寮,因經營得法逐成巨富,曾任土城區長,並授佩紳章,倡設土城公學校,土城派出所,且不辭辛勞開鑿龍泉圳。對於水利設施,創設農會,地方建設,慷慨解囊,不遺餘力,功續卓著。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EifUHV4CP/
--------------------------
黃春帆
本名黃長江的春帆在一次謁見台灣總督府第四任行政長官後藤新平時,聽取其建議請:「我的故鄉在山口縣下關的春帆,為紀念我的故鄉取你偏名為春帆,以後見到你如到我的故鄉。」,此即黃春帆名字的由來。1910年初任土城區長,1922年倡議開鑿龍泉圳,嘉惠地方農業,為草屯農業發展的大功臣,另舉凡派出所之興建、北投朝陽宮之重修等地方建設,均不惜資財,解囊襄助。 資料提供:錦春堂文教基金會
----------
黃芳彥出身南投草屯首富之家 一家五兄弟都是醫生
2021/01/29 12:30
黃芳彥出身草屯鎮望族,祖父黃春帆曾是草屯首富,熱心公益,開鑿龍泉圳讓1000多公頃農田有水可灌溉,南投水利會感念其貢獻,在土城工作站設有黃春帆銅像。(記者陳鳳麗攝)
黃芳彥出身草屯鎮望族,祖父黃春帆曾是草屯首富,熱心公益,開鑿龍泉圳讓1000多公頃農田有水可灌溉,南投水利會感念其貢獻,在土城工作站設有黃春帆銅像。(記者陳鳳麗攝)
[記者陳鳳麗/南投報導]在美國身亡的前新光醫院副院長黃芳彥,出身南投縣草屯鎮望族,祖父黃春帆曾是草屯首富,田地300多公頃,曾擔任土城區長,不只開鑿龍泉圳,讓1000多公頃「看天田」變豐收良田,更催生土城國小、派出所設立,重視兒孫教育,黃芳彥一家兄弟都是醫生,地方津津樂道,而今傳出他在美國猝逝,草屯鄉親也不勝唏噓。
黃芳彥的祖父黃春帆,受僱霧峰林家,年輕從霧峰移居草屯鎮土城地區,管理樟腦事業,因而致富,購置田產300多公頃,遍及土城、北勢、中原里甚至到國姓鄉,擔任過南投水利會長的前草屯鎮長洪國浩透露,北勢里有些土地承租人當時沒有買過來,現在還是黃家的,成為共業地而無法重建。
黃春帆是日治時期草屯鎮的首富,但他樂心公益,兩度擔任土城區長,當時農田都是「看天田」,就是老天下雨才有水可灌溉,黃春帆於是主導龍泉圳的開鑿,大家依農田面積出錢外,還向日本政府貸款,而龍泉圳的開鑿讓草屯「路東」地區的農田,從此有水可灌溉,收穫大增,至今農民仍很感念。
前南投水利會長洪國浩說,黃春帆對地方水利貢獻大,水利會土城工作站的紀念館,收藏不少文物中,也可看出黃春帆重視教育,他為讓土城北勢等里的孩子不用走一小時的路到草屯國小唸書,促成草屯國小土城分校設立,另也為守護地方治安,促成設土城派出所,兩處成立時他都盛裝親臨參加。
南投縣文化產學會創會理事長梁志忠也說,黃春帆妻妾6房,兒孫多,他重視教育,兒子黃維騰即黃芳彥的父親曾留學日本,擔任過台中客運和台中七信總經理,黃芳彥和4個兄弟都是醫生,家學淵源,地方人士經常聊起。
--------------------------------
黃春帆、李春盛 鑿水圳功臣
開鑿水圳是台灣農業發達的最大功臣,烏溪水系物產豐富即拜水圳多灌溉便利之賜,而在「南投農田水利會志」中特別為文介紹黃春帆和李春盛2大功臣,2人不只鑿水圳更捐地興學,帶動地方人文教育。
最近滯美不歸的黃芳彥醫師,是媒體追尋的主角,草屯鎮老一輩的鎮民則因他而勾起對其祖父黃春帆的記憶。黃春帆晚清同治9年出生,在草屯鎮土城里以樟腦業務致富,富甲一方。
黃春帆曾建議治台的日本政府抽取烏溪水進行灌溉,但未獲採用,卻讓台中州政府展開土城地區實地調查,後來他募款開鑿龍泉圳,經4年完工,灌溉面積近千公頃,施工後每一公頃農田收益增加1.2倍。而他後來還倡設草鞋墩公學校土城分校,讓「路東」地區的小朋友不會因雨季阻斷上學路。
該會志另也推介李春盛,這名在清光緒年間出生的士紳,曾是草鞋墩公學校的教員,並擔任興建草鞋墩公學校校舍的建築委員長。後來募款興築北投新圳,該水圳灌溉了2000多公頃的不毛之地。他的兒子李國楨後來成為南投縣第1、2屆縣長。
選後情狀來看,也許公民力量並未勝出,僅是有所突破/李界木龍潭購地案被判監六年,褫奪公權三年/馬永成判囚20年/最高法院並未採用法定職權說,創設了實質影響力說,判決陳水扁有罪。-姜朝鳳宗族|痞客邦
姜振乾-臺中一中/「吾臺人初無中學,有則自本校始」日治時期捐建臺中一中首批贊助名單/國立台中第一高級中學創校於1915年+第一所專為培育台籍學子所設立的學府-姜朝鳳宗族|痞客邦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