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林出水巷張氏河水堂,大概是百果山一帶最具文化資產價值的三合院聚落了。
「河水堂」由來:為罕見的雙姓堂,擷取張姓清河堂、趙姓天水堂為「河水堂」,實屬罕見。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DJmQukoRD/
員林地區饒平張姓分佈與語言 員林地區饒平張姓分佈與語言-吳正龍 陳淑君-aerotis919的部落格|痞客邦
員林地區的饒平張姓,是臺灣學界研究「福佬客」的主要對象,也因具有特殊文化與語言腔調,近年來受到學界特別關注,陸續開展許多新議題的研究。2臺灣漢人社會具有強烈的祖籍分類意識,加上械鬥事件頻繁,同一祖籍的移民往往有集中分佈的趨向,彰化平原尤其顯著。3張姓自清代移居員林地區後具有同籍聚集傾向,所佔人口比例相當高,目前是員林鎮第一大姓,埔心鄉第二大姓,永靖鄉和社頭鄉均為第四大姓,經由初步探討發現絕對多數來自廣東省饒平縣。對此人數相當多且聚集的姓氏族群,長期以來受重視而出現許多作品,然而,以往對於饒平張姓來源、房派、移民、分佈和語言類型等研究,仍然不夠全面,甚至有些被誤解。筆者曾兩度前往廣東饒平考察,發現饒平張姓分佈極為廣闊,從上饒客語區至沿海地區皆有張姓村落,目前原鄉有說客語,有說潮語,甚至屬於客潮交界區。因此對於員林地區饒平張姓的祖居地、房派,必須進行明確的調查,以瞭解該姓祖居地、語言類別和族群屬性。再者,饒平張姓移居臺灣的時間、原因、來臺後的地理分佈區域,及周邊族群關係也必須作全面性探討,以說明姓氏族群間的互動關係。至於饒平張姓的語言變遷,則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議題。隨著「福佬客」議題漸次展開,員林地區語言方面的討論,不全然以語言研究的觀點出發,部分學者甚至將俗稱的「員林腔」、「永靖腔」與「福佬客」的概念連結在一起。單就語言類別而言,饒平客話與閩南話屬於不同漢語方言,本身彼此無法互通,饒平張姓被福佬人同化以致客話失傳,其語言轉移的過程或動力等, 員林地區饒平張姓分佈與語言-吳正龍 陳淑君-aerotis919的部落格|痞客邦

家堂五神,右下角為灶神













員林出水里出水巷老民居特殊的水泥獸面瓦。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29120423823599/permalink/24891366287172337/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