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少騏 | Facebook https://bit.ly/3C4IeEi
1952年台大中文畢業生幾乎無台籍生,我無法在底下留言,來說個相關小故事。
出生於北埔的宋建和老師,1927年生,五年制新竹中學畢業那年,正是1945年三月,終戰前他曾短暫的在新竹市當過約半年日本兵,負責管理倉庫,終戰時,點交物資給中國兵,親眼見到中國士兵當場把移交的醫藥等物資,現場變賣給市賈商人,根本不需盜賣,有槍桿子就可以公然當土匪現行犯。
重點不是這個,重點是隔年(但願我沒記錯時間,或是當年,得要查找錄音檔)他跟幾位新竹中學的好友,北上去投考台大,一行人前一天抵達住旅舍,想說先去看考場,結果竟然在門口遇到有人在高價賣考題,似是工友盜印考題,他們氣憤不已,進去學校想要投訴,在辦公室長廊遇到一位日本老師,義憤填膺說起此事,日本老師垂頭喪氣無奈的跟他說:我不知道你們該向何人舉報,因為我亦日末黃昏,準備遣返,毫無話語權。
一群受日本教育教導清廉耿直品德端正等價值觀的十六七歲的新竹少年,在短短一年半載內已看過中國政權種種「接收=劫收」之弊端腐象,來到台大,面對這種不公平也放任無人處置的亂象,大失所望,於是決定棄考,全數返鄉。(我當時聽了只能說真是搥心肝)
宋老師後來靠函授學習中文,在鄉公所任職直到退休,翻譯了日治時期的北埔鄉土志,退休後幫國史館翻譯台灣總督府的檔案資料,息筆前最後一本翻譯著作是「台灣憲兵隊史」,幾年前他陸續說了許多他年少時見聞給我聽,除了這個,還有新竹中學時,同學跟日本人打群架的故事,以及一位外省士兵覬覦姜麗芝小姐,設計使姜阿新先生受辱關押之事。還有軍隊駐紮北埔,有用假名額假報兵員溢領薪資,上級長官檢查時以日工資叫村民假扮士兵受檢的笑話;另外還有立委黃國書第一手的秘聞,以及北埔的三位白恐受難者。我很慚愧,一直不得時間整理。(這麼重要的事情...你到底在忙什麼?) 
我經常想,以宋老師優異的學業成績,考上台大文學院一定是沒有問題的,那條路的宋老師,後來就會是宋教授,走上一條不同的研究之路,或許是台灣史大師,說不定後來就是周婉窈老師的老師...。
當時的台灣人沒有這種福氣...,現在有了,但是大家會知道或記得這段歷史嗎?
(1) 古少騏 | Facebook https://bit.ly/3C4IeEi
以下是原貼Ko-Hua Yap
據說林文月就讀台大中文系的時候,全班只有她與鄭清茂兩位臺籍。我手邊正好收藏台大第一本全校的畢業紀念冊(1952年畢業),那一屆中文系台籍掛零,清一色外省籍。看來,林文月班上有2人,已經是大躍進。
一不做二不休,統計各學院的情形:
文學院:外省76、臺籍17
理學院:外省11、臺籍35
農學院:外省66、臺籍78
工學院:外省83、臺籍75
法學院:外省115、臺籍126
醫學院是獨立王國,沒有加入全校的紀念冊。不過我們知道,醫學院以臺籍為主。
外省籍的351人當中,福建籍116人、江蘇籍70人、浙江籍50人,此三省已占三分之二強。
(1) 古少騏 | Facebook https://bit.ly/3C4IeEi


2009年10月15日 星期四 地圖會說話: 誰是臺大學生?1938
誰是臺大學生?1938地圖會說話: 誰是臺大學生?1938 https://bit.ly/30sKVMw
  臺大自創校以來,學生主要來自臺北的情況似乎不曾改變。一份針對 1938 年臺北帝國大學學生的調查顯示,將近六成的學生來自臺北州。這個比例與七十年後臺大學生來自臺北的比例,幾乎完全相同。臺北帝國大學以「臺北」為名,可說是名實相符。
 1938 年時,臺北州人口佔全臺灣人口的 19.6%,但貢獻臺北帝國大學 56.7% 的學生。由於臺北帝國大學是戰前臺灣唯一的一所大學,這是否意味當時臺北人比較容易考上大學呢?或許並不盡然如此。對於當時的中南部學生而言,既然唸大學都得離鄉背井,與其到臺北唸,還不如到日本內地唸。畢竟臺北帝國大學比起日本內地的帝國大學還是差了一截,可能留不住中南部的學生。這或許才是臺北帝國大學學生主要來自臺北的原因。
 同樣地,我們得看看臺北帝國大學學生的家庭背景。父兄職業是衡量學生家庭背景的指標,亦即,當父親健在時,以父親的職業為準;父親亡故時,以大哥的職業為準。顯而易見地,臺北帝國大學學生主要來自官公吏、教師、醫師、會社銀行員、商人等家庭,這些在當時都算是富貴人家。至於佔當時臺灣三分之二就業人口的農業家庭,僅貢獻臺北帝國大學 7% 學生而已。
  不同的家庭,對於學部也有不同的偏好。例如,官公吏家庭特別偏好文政學部。事實上,文政學部的畢業生也大多從事官公吏。而醫師家庭則偏好讓子弟繼續從醫。這反映出大學是一種階級複製的場所。至於會社銀行員的子弟選擇理農學部的比例特別高,可能是因為當時臺灣的會社大多跟農業加工有關,例如製糖。
 根據 2003 年的調查,臺大學生的父親有 27.9% 為公職人員、49.6% 為中高白領、僅 8.5% 為農人或工人。如果我們將 1938 年的官公吏與教師等同於公職人員,醫師、會社銀行員、商業、貸地業等同於中高白領,則臺北帝國大學學生的父兄有 28.8% 為公職人員、44.8% 為中高白領、僅 9.9% 為農人或工人。瞧!雖然相隔 65 年,臺大學生的家庭背景可說是一點改變都沒有。
 有趣的是,1938 年的調查也將學生的日常生活習慣包含在內。例如,當時學生課餘時喜歡從事什麼運動呢?顯而易見地,網球 (庭球) 是當時最受歡迎的運動,超過三成的學生課餘時都在打網球。第二受歡迎的運動則是桌球 (卓球),算是網球的室內版。不同學部的學生,對於運動也有不同的偏好。文政學部的學生似乎特別偏好射箭 (弓道),而醫學部的學生特別偏好游泳 (水泳)、橄欖球 (ラグビー)。
   那麼,七十年前的大學生多晚睡覺呢?這份調查也提供了相關數據。整體而言,大部分學生在晚上 11-12 點之間就寢。但相對而言,文政學部的學生較早睡,理農學部的學生較晚睡。 地圖會說話: 誰是臺大學生?1938
地圖會說話: 誰是臺大學生?1938 https://bit.ly/30sKVMw

臺北帝大_1臺北帝大_2臺北帝大_3臺北帝大_4

地圖會說話: 誰是臺大學生?1938


想上台大嗎?投胎在「這區」密度最高 https://bit.ly/3MBP3SC
想上台大嗎?投胎在「這區」密度最高
 三立新聞網2019年8月28日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九月初正值大學「開學季」報到,不少新鮮人在網路發文討論「念台大的感覺」,意外爆出台大學生有三種人,包括「天才型」、「普通型」和「努力苦讀型」。但其實台大教育經濟學教授駱明慶,早在2002年就發表〈誰是台大學生?〉,分析聯考時代都是哪些人考上台大?神秘巧合讓不少網友嘖嘖稱奇!
  ▲椰林大道是台灣大學校園重要地標(圖/台大學生提供)
 駱明慶教授拿出數據證明,台大學生中有3成來自「台北市」,即為鄉民口中的「天龍國」,巧合的是,依台大學生戶籍所在地顯示,排行第一名的台大學生竟然來自「大安區」,不少網友笑稱,簡直是天龍國中的天龍區。
  ▲台大經濟教授駱明慶指出,台大學生中有3成來自「台北市」(圖/台大學生提供)
 此外,駱明慶2016年又發表研究論文「誰是台大學生?(2001-2014)多元入學的影響」,赫然發現每2位台大學生就有1人來自「雙北市」,其中台北市占30.6%,新北市19.37%。其餘只有高雄市、台中市和桃園市等縣市,台大學生比例超過5%。其他如屏東縣、雲林縣、嘉義縣、苗栗縣、花蓮縣、台東縣、金門縣、澎湖縣和連江縣的九個縣,台大學生比率僅在1%以下。
  ▲台大畢業生(圖/台大學生提供)
  根據2019年台灣大學公布的招生數據,今年指考錄取1606人,來自六都的學生共佔84.5%,其中31%的學生來自台北市,新北市佔20%,高雄市則排名第三佔11%。凸顯考生若身處教育資源豐富、社經程度較高的都會型家庭,將有較大的機會成為台大生
想上台大嗎?投胎在「這區」密度最高 https://bit.ly/3MBP3SC


誰是台大學生2.0版以2001-2014的台大學生學籍資料,分析不同入學管道的學生組成。2014年考試入學僅佔50.3%、個人申請佔40%、而繁星推薦則佔9.6%。就入學管道來說確實有變得比較多元,但實際上對學生背景的組成來說有沒有影響呢?還是依然讓既得利益者重新分配到不同的入學管道而已?
台大怎麼上:誰是台大學生2.0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s://bit.ly/3IOaqPk
 PTT鄉民最常引用的學術論文是哪篇?毫無疑問是台大經濟駱明慶老師2002年發表的〈誰是台大學生?〉。聯考時代怎麼上台大?〈誰是台大學生?〉拿出數據證明,投胎投在台北市大安區就贏在起跑點!那在廢除聯考後的過去十多年呢?那就要看本篇介紹的續集:駱老師在2018年加碼推出的〈誰是台大學生〉2.0版。
 誰是台大學生1.0:聯考沒有多公平
過去14年,所有扯上教育的戰文如果想引用個研究來打臉對手,起手式必然未看先猜〈誰是台大學生?〉。然而因為大部分的人都未看先猜,1.0版雖然傳唱PTT八卦版與台大版,大多數的人還是「未看」。我們就先來複習一下1.0版說些什麼。
 1.0版叫作〈誰是台大學生?──性別、省籍與城鄉差異〉,顧名思義就是探討在台大學生中,不同的性別、省籍和居住地區的學生上台大的機率有什麼不同。1.0版出版於2002年,使用的資料是1954-2000的台大學生學籍資料。這段期間的主要入學方法就是一試定終生「大學聯招」。對於懷念聯考那個看起來好像比較公平、三級貧戶可以翻身選總統的時代的人來說,1.0版分析的期間就是他們的黃金歲月。
 然而這段黃金歲月真的有比較公平嗎?這就是1.0不只有經濟學家在看,而是PTT鄉民也會引用的威力所在。1.0檢視近50年的資料後發現,原來號稱最公平的聯考只是騙人的童話故事:
 男女比:1960年代末期,女性佔台大學生比例就已到4到5成之間,但學院之間的分配比例懸殊(而且看起來學院男女比和2016沒差多少);
省籍:外省人上台大的機率比較大;
高中集中度:台大學生集中來自明星學校,1982-2000年間大約82%的台大學生來自考試前20名的高中;
城鄉差距:台北市的18歲人口上台大的機率比省轄縣的人口高2.15%。覺得這數字很小嗎?這是省轄縣上台大的機率的7.3倍!
[(0.0215+0.0034)÷0.0034=7.32]
然而天龍國這7.3倍的優勢裡,縣市平均的父、母大學畢業比例、公務員家庭比例、以及平均家庭所得等變數,只能解釋這優勢不到五分之一的成分。
台大生的家庭背景:以法學院為例
因為學籍資料不包含個別學生的家庭背景,所以只能粗略的用縣市平均代替。但是1.0還是逐一登錄2000年台大法學院(當時為政治、經濟、社會和法律4系)大一到大四學生入學時填寫的基本資料,來看看考台大在家庭背景上的篩選效果。
 結果42.42%的法學院學生的父親教育程度在大學以上。這樣算多嗎?1998年18-22歲的大學生中這個比例是17.19%,如果範圍擴大到該年全部的18-22歲人口,這比例只剩5.85%。學生的母親教育程度在大學以上,這數字分別是26.69%、7.53%、以及2.23%。
 另外有個傳說是以前經濟起飛的年代,公務員家庭的收入比較低。那麼他們的子女上台大法學院的機率如何呢?在2000年的台大法學院,父母之一是公教人員的比例是41.69%,對1998年的全國大學生來說這比例是21.73%,對全國18-22歲的人口來說則是11.5%。
 啊不是三級貧戶都可以變總統?怎麼投胎投在台北市或公務員家庭就可以贏在起跑點?這顯現如果只拿一些不世出的練武奇才當例子,其實無助於討論聯考的真實現象。1.0分析之下的聯考就像打棒球,只是其他人從本壘揮棒開始,天龍國的小朋友則是從三壘起跑。就算有些人天生神力,腳上綁個30公斤的鉛球還是可以在30個外野手的夾殺下跑回本壘,那也不代表在他腳上掛鉛球還有放30個外野手抓他是合理的規則。
 其實如果認真想一下,不難理解看起來很公平的聯考為什麼獨厚天龍人。假如有兩個天資相仿的小孩小智與小茂:小茂出身書香世家,爺爺還是地方上的學術角頭;小智出身一般家庭,偶爾還要去夜市幫忙擺攤維持家計。就算考試考的東西有唸就有分,但小智下課還要去擺攤,小茂可以在家好好學習認真向上,考試出來小茂要是考輸小智,那大概就是小茂把多出來的時間都拿去把妹了。
 以上是〈誰是台大學生?〉1.0的研究結果。1.0分析的資料最晚到2000年,而大學聯招在2002年由「大學多元入學方案」取代,傳統的「一試定終身」走入歷史。這個號稱等於「多錢入學」的萬惡多元入學制度,表現又是如何呢?在1.0稱霸八卦版論文引用次數10餘年後,這就是2.0:〈誰是台大學生?(2001-2014)──多元入學的影響〉要回答的問題了。
圖1:台大採行多元入學時間軸。與教育部推動多元入學之進程不完全相同。按駱明慶(forthcoming))中之說明繪製。
過去幾年的多元入學制度經歷數次變革,即使是廢除聯考後的讀者,印象中的多元入學應該也和現狀有些落差。雖然聯考要到2002年才正式廢除,從1994年教育部就已主導辦理「推薦甄選」,1998年也開放大學自定招生規則辦理「個人申請」,因此全面性的「一試定終生」只持續到1993年。1.0分析的台大招生年間,聯考分發的入學比例都還是佔了超過90%;實際上的制度變化,要到2007年教育部以「照顧弱勢、區域平衡」為目的增設「繁星計劃」招生管道,然後在2011年將「繁星計劃」和「學校推薦」合併為「繁星推薦」。
 而個人申請雖然比例是新增管道中最高的,但因為實際效果可能只是讓本來在「考試入學」就會上台大的學生提早放暑假,所以很難說對學生組成有什麼明顯的影響。2.0的分析主軸,也就放在繁星是否真的「照顧弱勢、區域平衡」,而繁星推薦可以視為規模擴大的繁星計劃,因此比較的基準就定於2011年繁星改制前後的對照。
 「繁星推薦」的設計是將大學的科系分入7個學群,每間高中都可以對各大學的所有學群各推薦2名學生,但每個學生都只能被推薦給一間大學的一個學群。以台大共3個學群為例,就是每間高中最多可以推薦6個學生給台大。在這個方法之下,明星高中和地方高中都只能推薦6個,相對於最會考試的建國中學一年大約3成的學生會進台大,在繁星推薦的名額內所有高中的機會都一樣,藉此將機會分散到明星高中之外。
 多元入學後,誰是台大生?
接續1.0的分析,2.0以2001-2014的台大學生學籍資料分析不同入學管道的學生組成。在2000年,當時90.4%的學生透過聯考入學(對比考試入學)、5.4%的學生來自推薦甄選(之後的學校推薦)、4.2%的學生來自申請入學(之後的個人申請)。在2014年考試入學僅佔50.3%、個人申請佔40%、而繁星推薦則佔9.6%。
 就入學管道來說確實有變得比較多元,但實際上對學生背景的組成來說有沒有影響呢?還是讓既得利益者重新分配到不同的入學管道而已?一些結果如下:
 性別比:個人申請的學生組成有助平衡各系性別比:男生多的系在個人申請會多招到一些女生,女生多的系會多招到一些男生,整體而言台大學生的女性比例降低;
高中集中度:繁星推薦有效分散台大生畢業的高中:台大生畢業高中的總數從2001-2003的183所、2007-2010的206所,增加至2011-2014的298所,在繁星推薦下成長了44.7%;
地區分佈:繁星計劃和繁星推薦顯著改變了台大學生的區域分佈,降低台北縣市和其他都市學生成為台大生的機率,也提高其他地區的機會;
居住地區所得水準:繁星<考試入學<個人申請,這部分請見下節「多元入學有『多錢』嗎?」
高中集中度
高中集中度的資訊顯示為什麼明星學校對於多元入學如此抗拒:在2001-2003年之間,前5名高中的畢業生就佔台大生的46.6%,在2011-2014則稍微縮減為39.7%前5名明星高中佔台大快一半對於這些高中來說是種光環,對於沒有這機會的學生來說就成了噩夢。
 地區分佈
然而就像1.0一樣,不同地區的18歲人口成為台大生的差距依然是個驚人數字。為了避免流失資訊,2.0仍然比照1.0使用五都改制前的縣市化分。下表列出天龍國(台北市)、天龍國中的天龍國(台北市大安區)、以及花蓮縣相對於全國,18歲人口成為台大生的機率:
 表_1_各地區_18_歲人口成為台大生的機率相對於全國平均的倍數
表1:各地區18歲人口成為台大生的機率,相對於全國平均的倍數。依駱明慶(forthcoming)表15、16計算。
相對於平均成為台大生的機率
台北市和台大所在的台北市大安區相對於全國的機率雖然驚人,但在多元入學政策演進的各階段大致是逐年下降。花蓮縣則是持續上升。2001-2003年間,台北市18歲人口成為台大生的機率是花蓮的是13.64倍,而大安區是花蓮的27.56倍。到了2011-2014年間,台北是花蓮的7.37倍,大安區則是花蓮的12.83倍。雖然這只是單純比例而非因果關係,不代表大安區的真的有什麼天地靈氣適合小朋友考台大,但看來投胎選對地方還是贏在起跑點,只是大安區距離起跑點比起以前近了一些。
 居住地平均所得水準
然而在高中和地區分佈都有顯著改變時,地區平均所得卻沒有明顯的變動。平均所得在前5%的地區佔台大學生比例,從2001-2003的40.79%降到2011-2014的34.77%,但後50%所佔比例只從4.62%微幅增加到5.35%。多元入學成功將學生由平均所得前5%的地區分散出去,但仍沒有成功將學生所得分佈移往中位數以下的地區,而且繁星推薦的影響似乎十分微小。
 多元入學有「多錢」嗎?
從資料上看來,個人申請的高中和地區集中度都高於考試入學,地區的所得水準也比較高,因此就會出現媒體與輿論對於「多錢入學」的解讀。然而如果考慮到制度上的設計,就會發現這樣的結論其實站不住腳。個人申請的時間早於考試入學,所以對於想考台大的學生來說,一般都是在個人申請不如意後才會參加七月的指考。因此高中集中度上升,很有可能只是因為那些本來考試入學就會上台大的人,在個人申請的制度之下選擇提早解脫。貿然從這樣的結果中推論出「多元=多錢」其實是邏輯上的謬誤。
 居住地所得:按入學管道
如果實際上看一些數據,就2011-2013年學生居住地區的家庭所得排名來說,所得水準前5%的地區在考試入學和個人申請分別佔35.36%和36.9%,以地區平均這樣比較粗糙的數據來說相差無幾,但在繁星推薦這數字只有22.11%。如果是看所得排名的後50%,考試入學和個人申請分別佔5.05%和4.33%,而繁星推薦則超過它們的兩倍:11.56%。從這組數據看來,多元入學非但不是多錢,反而還有助收入較低的地區的學生上台大。
 低收入戶比例
和1.0一樣,因為沒有個別學生的資料,我們只能知道多元入學有成功將機會帶給弱勢地區,但沒有辦法知道這些機會是不是分配給弱勢家庭。不過從低收入戶比例還是可以看出一些端倪:2011-2014年間全台的大學生低收入戶比例為1.38%,而台大僅0.56%的學生屬低收入戶,但繁星入學的學生中1.6%的學生屬低收入戶,顯然繁星推薦對低收入戶子女進入台大有其助益。另外,指考生的低收入戶比例也高於個人申請,但因為還是無法排除「本來就會上台大的人提早放暑假」這因素,我們仍然無法推論「個人申請=多錢入學」。
 想想一般宣稱「個人申請=多錢入學」的邏輯,大多是說家境好的小朋友可以從小補英文、補才藝、懂穿衣也懂吃飯,在面試和準備申請資料時有優勢。但這優勢難道負責面試的教授會不清楚嗎?如果擔心面試會偏袒家境好的小孩,系所在審核學生時大可以忽略所有的才藝證書、甚至是刻意為沒學過才藝的小孩加分。反而是只看考試成績的審核方式,沒錢補習的學生相對於家境可以負擔補習費的學生必然處於弱勢,而且還無從補救。
 2.0缺了什麼:繁星與指考
這些結論顯示,從現有的資料來看,多元入學確實有成功分散台大學生的來源。然而它們也有一些共同的限制:
 缺乏個別學生的家庭背景資料,只能以居住地區的平均值代替;
我們知道這些學生來源有分散,那他們進大學後表現如何?
這兩點都是資料本身帶來的障礙,所以也只能兩手一攤說我們已知的就是這麼多。李浩仲、李文傑以及連賢明(forthcoming)分析1994-2012政治大學的學生入學資料,同樣只能以居住鄉鎮的平均報稅所得代替學生的家庭收入。他們也發現多元入學將機會帶給更多非明星學校的學生,也讓居住地區平均所得和城鎮化程度相對較低的學生有機會進入政大。
圖2:政大學生來源,按地區平均所得區分。來源:李浩中、李文傑以及連賢明(forthcoming)。
以第一點來說,更多的學生來自平均收入低的地區,會不會是因為地方角頭之子上了台大,而角頭鄰居全都一窮二白,所以拉低了入學地區的平均收入?這有可能,但資料上也無法驗證。不過從筆者呱牛的經驗來說,那些來自過去沒有人唸這麼難考大學的環境的學生,他們的示範往往能鼓舞其他同鄉來嘗試。過去他們老家沒有人來試,很有可能只是因為以前大家沒有意識到「這也是個選項」。
 社會科學各領域的研究也都指出「榜樣(rolemodel)」是提升地區教育水準的關鍵。研究上大家都還是希望能取得更詳細的資料來驗證「角頭之子假說」,但就算真的得利的是低所得地區相對有錢的家庭,基於鼓舞人心和開拓選項的作用,應該也是好事。
 第二點就比較困難了。做研究時無法取得取得學生在校表現的資料,我們怎麼知道繁星學生收進來沒有被慘電?台大的資料無法回答這問題,但中山大學的葉高華老師根據2015年該校的學生按系级抽樣的調查進行分析,發現繁星入學對自述名次有顯著的負向關聯,也就是其實是繁星生入學後平均表現優於指考戰神,而申請入學的學生與指考生則沒有顯著的不同。另外因為自述名次可能有偏誤,葉老師從中山大學教務處取得全校學生匿名的成績資料,結果以2007年入學者的畢業平均成績來說,繁星生79.2分、申請生76.6分、指考生77.1分。再怎麼算,被電的還是指考生。
 別忘了:考大學只是特技表演
然而用學生進大學後的表現來質疑繁星計劃,其實就是搞錯了繁星的政策目標。2007年教育部推動繁星時宣布的目標是「照顧弱勢、區域平衡」,因此如果繁星生入學後表現不佳,點出的問題不在繁星選到不會唸書的學生,而是單純在篩選階段推動公平還不夠,需要在入學後持續幫助繁星生才能真正達成區域平衡。
 國外不少大學會對家中第一個上大學的學生提供額外的課業資源,但在台灣基本上是進了大學後自生自滅。好在繁星生們十分爭氣(或是其他人太混),在考試就是真理的台灣,為多元入學在砲火中保存一些顏面。
 此外,以繁星入學成績門檻較低來判斷學生不適合唸大學,這是有效的方法嗎?咱們就打開天窗說亮話:考大學是個毫無用處的特技表演。學測或指考的前一天,大概是各位這輩子記得最多無用的資訊和一個月內會忘記的資訊的一天。在學習與生活中,大多數的問題都會以我們不曾認識的型態出現,但考試考得高只是把特定的答題技巧練到爐火純青。我們為什麼要以這麼沒用的技能,來粗糙判斷說繁星學生表現會比較差呢?
 哈佛法學院第一個非白人的女性教授Lani Guinier曾做過一份研究,看法學院入學考試(LSAT)能不能有效預測哈佛法學院學生的表現。雖然美國申請大學的制度很靈活,但申請法學院其實和我們考大學很像,幾乎完全以大學成積和LSAT分數作為基準,而且各校法學院之間的排名也非常的固定且受廣泛承認。
 LSAT作為這麼僵固的體制裡一個特定領域的入學考試,預測學生表現的能力應該要比我們的學測或指考準得多。結果呢?LSAT只能解釋法學院一年級生14%的成績差距,遠低於LSAT與家庭收入間的相關性。筆者曾在Guinier的一場演講中聽她如此陳述這結果:用LSAT成績預測你爸媽開什麼車,比預測你在法學院的表現還準。
 結語
在接觸多元入學的相關研究之前,筆者呱牛還真沒想過我會有稱讚教育部的一天。台灣教育有個特色:人人都同意教育有問題,問題到底是什麼卻從來沒有任何共識。我們的教育辯論也常在各式各樣的細節和假議題上打轉,要能觸及問題核心總不容易。然而從〈誰是台大學生?〉1.0、2.0到政治大學、中山大學的研究都顯示,繁星縱然不完美,卻已經是現行制度中較能將機會拓展到相對弱勢地區的。
 現在反對多元入學的聲浪中,不少意見其實都源自忽略真實的現況,以及想像力薄弱使得對「公平」產生誤解。1.0與2.0前後相隔14年的兩篇研究,應該能告訴我們就現實來說,聯考沒有比較公平,而繁星確實也把上台大的機會帶給更多弱勢地區堅持考試才公平的人,除了要努力忽略這些事實,也需要避免成功想像出聯考會如何優待家境適合考試的學生。
 對於這兩個問題的前者,希望這篇能稍為解決;而針對後者,那就是筆者認為多元入學最重要的效果:除了讓以前沒有機會的人進台大,也是讓目光狹隘的「好學生」多多認識出身與他們不同的人。
 另外也可以直接看兩篇〈誰是台大學生?〉。因為資料本身的限制,沒有辦法作太精細的分析,論文主要是呈現、解讀數據,沒有使用高深的技巧。另外2.0在結論中也有說明公、私立大學學費「向上所得重分配」的特性,但為精簡文章中的概念,並未納入本篇討論。
 參考資料
駱明慶(2002),「誰是臺大學生?──性別、省籍與城鄉差異」,《經濟論文叢刊》30(1): 113-147。
駱明慶(2018),「誰是台大學生?(2001-2014)──多元入學的影響」,《經濟論文叢刊》46(1): 47-95。
李浩仲,李文傑,連賢明(forthcoming),「多『錢』入學?從政大學生組成看多元入學」,《經濟論文》。
葉高華(2015),「考大學及其背後的故事──以中山大學為例」,《巷仔口社會學》。
Sturm, Susan and Lani Guinier. 1996. “The Future of Affirmative Action: Reclaiming the Innovative Deal.” California Law Review, 84(4): 953-1036.
台大怎麼上:誰是台大學生2.0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s://bit.ly/3IOaqPk

5jqzndjvtvmk81mk2fatqt03nmanqwtkqj6ul84nyb9idbg5fsadau69bavcfglvvqe9wvyrbvfbtsdddar3e09dmvhjfij4o1pv8b2ui7cnd7s4t7pjpija


台成清交無寒門/月薪8萬 新加坡徵不到台清交人才/全台11所頂尖大學/台大、成大、清大、交大、中央、陽明、政大、中興、中山、台科大、長庚等11大學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台灣人花172萬教育費讓孩子小學念到大學/學費1年62萬…台大培養國際移動力人才 入學門檻高/台灣大學投注10億元將開辦國際學士學位學程,招收80名國際學生、40名本地生,全英語授課,本地生入學標準比較國際生,不看學測或指考成績,而是參採SAT等國際學術能力測成績,一年學雜費2萬美金(62萬台幣),明年8月入學。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藍佩嘉-跨國灰姑娘/駱明慶/上台大你就賺了168萬元/《誰是台大學生?性別、省籍和城鄉差異》一九八二到二○○○年間台大學生來源的研究中就指出,有五十七.六%的台大學生來自雙北地區,而苗栗、嘉義、花蓮、新竹、台東五個縣的比率都低於一%。事隔十四年,駱教授的研究依然有效,更成了穩定趨勢。繁星計畫,希望讓偏鄉弱勢的學生進入「明星大學」,但依然無法改變由都會地區包辦的結構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