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大裡,背景多的是台灣前30%收入的家庭-靠學測進入台大,沒想到進去後,從英文能力、視野、留學問題,處處都被打擊-嘆「台大根本不是給鄉下人讀的」。 https://bit.ly/3Mtgyfe


誰是臺大學生?1938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再訪「跨國灰姑娘」探索不同方向的勞動、情緒與資源的交換。
2018-11-22 00:00:00。藍佩嘉-跨國灰姑娘
《跨國灰姑娘》一書出版已屆10年,台灣面臨的人口老化與照顧短缺越形險峻。由於生育率持續低迷,老年人口比率預期在2026年將會達到1/5,2051年後可能接近4成。在此同時,外籍監護工(或被政府稱之為「社福外勞」)的人數持續成長,2018年已逾25萬。
本書很榮幸被收錄至國立臺灣大學創校90週年選輯叢書,也感謝行人出版社慷慨授權。在這篇新版序言中,我將檢視近10年來相關制度的變化,也重新檢視雇傭關係中的微觀政治,尤其是書中的「全球照顧鏈」、「外包孝道」等概念,透過反省本書分析的限制與不足,提出未來的研究議程與方向(以下為刪節版)。
重新思考全球照顧鏈與孝親照顧鏈
美國社會學家Rhacel Parrenas(2001)發展出「全球照顧鏈」(global care chains)的概念,描述來自第三世界的移民女性,擔起了由富裕國家中產階級女性所移轉出來的照顧工作,與此同時,她們留在家鄉的小孩,由來自更貧窮家庭的當地勞動女性來照顧。Arlie Hochschild(2000)也應用馬克思的剩餘價值,分析從第三世界母親到第一世界小孩身上的情緒與愛的移轉,視之為「情緒剩餘價值」或「全球性愛心移植」的不正義剝削。
我在台灣也觀察到「孝親照顧的轉包鏈」,包含兩個環節的運作:第一環將照顧義務從兒子移轉到媳婦身上的性別轉包,第二環從媳婦移轉到非家庭成員的監護工的市場轉包。這個概念受到全球照顧鏈的啟發,但指涉內容有所不同。不像全球照顧鏈偏重核心家庭的序列,孝親照顧鏈以父系的延伸家庭為焦點,並凸顯跨越世代與性別分工的權力政治。本書也特別關注「全球南方」(Global South)內部的多樣性與流動性,打破了第一世界與第三世界的兩極分野。
然而,孝親照顧鏈面臨了和全球照顧鏈類似的分析限制,容我在此篇新版序言中延伸補充。首先,不是所有的雇主都是媳婦或兒子,老人也未必是單純的受照顧者。儘管三代同堂仍是台灣社會重要的居住模式,但在都市區域中,有越來越多的年長父母是與已婚女兒同住,或是由女兒(不論已婚或未婚)提供主要的照顧。此外,也有很多外籍監護工其實是被聘來照顧與長者同住的其他家屬,尤其是孫子女。現今許多台灣家庭維持延伸家庭的居住形式,其實呈現雙向的代間照顧與資源交換。成年子女可能因為晚婚或不婚而與父母同住。已婚子女面對停滯薪資與高漲房價,也可能為了省下房租和房貸和父母同住,或委由父母照顧孫子女。換言之,經濟與身體條件良好的年長父母,逐漸扮演照顧分擔者而非照顧接受者的角色。
照顧分工與情感經濟
其次,「外包孝道」的隱喻容易讓讀者產生一種印象,似乎這些成年子女將勞心勞力的工作都丟給移工,自己免除了孝親的責任。雖然有些家庭的情況可能如此,但大多數雇主,不管是兒子、女兒或是媳婦,仍然負擔相當部分的照顧工作,如規劃醫療和照顧的例行安排、監督外籍監護工的表現。他們也要提供多重的情緒勞動,不僅要體恤長輩,也要因應長輩的固執與難搞,來安撫移工的情緒。換言之,他們的孝親義務與照顧工作並不像移轉鏈的線性模式所暗示的簡單外包,而是在跨國勞雇的人際互動中,不斷調整、協商、轉變並延續。
「外包孝道」的安排未必會降低照護的品質,也有可能提供更完善的照顧。成年子女可能跟照顧移工發展出階層化的勞動分工,例如,讓監護工負責比較瑣碎或勞力的照顧勞動(這些工作通常需要較有限的文化與語言能力),讓雇主可以聚焦在比較管理的或精神層面的照顧,如陪長輩看病、規劃膳食、採買烹飪,以及透過溝通與休閒來提升情感連結。或者,親屬與擬似親屬的照顧者之間可能形成水平合作網絡,例如,有些子女認為,更換尿片或協助如廁等貼身照顧,給非家庭成員執行其實比較好,以避免年邁父母讓小孩服務會覺得尷尬或失去尊嚴,畢竟世代間的階層地位起了很大的翻轉。換言之,花錢換取專業照顧,或是照顧工作的市場化,不必然地破壞或腐蝕親密關係,外包特定部分的照顧工作有時反而有助維持接受照顧者的尊嚴。
第三,由於《跨國灰姑娘》的分析還是傾向將經濟活動跟親密關係視為對立,使得本書未能進一步分析照顧外包的情感經濟與倫理。Viviana Zelizer(2005)批評許多學術與常識論述都傾向將經濟活動跟親密關係視為「分立領域」(separate spheres)或「敵對世界」(hostile worlds),而未能探究兩者之間如何構成「互聯生活」(connected lives),在其中道德可以藉由市場的補充、協助而得到肯定與確認。本書論及當移工與接受照顧者建立緊密的情感關係時,可能成為搾取他們體力與情緒勞動的工具。固然,有些雇主確實以此要求移工超時工作,但側重勞動剝削的權力分析,讓本書未能用更多篇幅探討跨國人際互動衍生的複雜情感樣態。
我在當時的田野工作裡,觀察到許多外籍監護工與他們照顧的阿嬤或阿公之間的親密互動,讓我非常訝異。當菲律賓或印尼的照顧者輕吻他們的臉頰,或緊緊擁抱他們並說著「我愛你」時,這些台灣長輩會用不太流利的英語,呵呵笑著回應:「我也愛你!」儘管,這些長輩可能從來沒有透過口語或肢體向他們自己的小孩這樣明確地表達愛意。有些移工告訴我:「不是我在這裡照顧阿嬤,阿嬤可憐,沒人睬。」「阿嬤跟我不像工人、女傭這樣,她叫我女兒,她叫我她的孩子。」當移工因為返鄉假期或是合約結束要離開時,被照顧的長輩用沉默或流淚的方式表達難過,而移工們也安慰他們:「阿嬤,我帶妳去印尼,好不好?」
非親人的照顧關係,與家族情感糾結或傳統文化包袱容易脫勾,有可能產生新的親密關係與情感形式。年邁長輩與外籍監護工,基於不同原因同處於社會性的脆弱狀態,有可能強化彼此互惠、互賴的結盟(趙彥寧 2015)。對於被照顧者的家人,尤其是女性,看護的分勞也能卸下很多身體和心理上的重擔(張晉芬 2016)。
跨國女兒角色
最後,孝親照顧鏈的框架未能涵括照護移工的遷移對其母國代間關係造成的影響。既有文獻的分析焦點多放在已婚的女性移工與其核心家庭(配偶、子女)的關係變化。相對於「跨國母職」的豐碩研究成果,較少研究探討「跨國女兒角色」(transnational daughterhood)的主題,也就是移工女兒如何在跨國處境中用持續但不同的方式照顧在家鄉的父母。
有不少未婚女性利用海外工作的機會,逃離父母在家的控制,與海外的同性或異性伴侶探索解禁的情慾空間。但也有些移工女兒認為海外工作剝奪了他們就近照顧自己父母的機會,而感到情緒上的折磨。23歲的單身印尼女性Suna告訴我,在台灣得到較多的經濟資源,讓她對於父母的物質匱乏感到難過,強化了她在家人生活中缺席的負面情緒:
在這裡我很浪費,我買衣服,我想到爸爸媽媽那邊賺錢不好。有時候想到,我工作,買爸爸媽媽東西。像〔之前我〕去阿拉伯,吃那個barbecue羊,很好吃,我想到爸爸媽媽在家裡做什麼。我們吃東西好多,我爸爸媽媽在印尼都沒有吃那麼好。我老闆這樣子〔註:指苛刻食物〕,我不管他,我吃東西都想他們,爸爸媽媽很愛我,啊〔哽咽〕。
許多移民女兒像Suna一樣,藉由匯款與寄禮物回家,補償她們的肉身缺席。報答父母的方式還包括購入土地、房屋,或是翻修老家,以及協助家中兄弟或其他手足在教育上的花費與經濟上的投資,例如購入交通工具、協助開設雜貨店或網咖這類小生意。
在海外照顧他人的父母時,移工女兒可能在此過程中強化了他們對於孝親傳統的信念。來自印尼的Jenny受僱照顧一名癱瘓的台灣阿公。她批評雇主(阿公子女)對父母照顧不周,付出情感微乎其微,也為台灣的長輩感到同情:
我老闆一年來這裡5次,他老婆帶吃的來,不管阿公有沒有吃。我剛剛來,很多髒衣服,房子亂七八糟。我每個月只能放假2天。我放假,沒有人照顧阿公……台灣不好〔搖頭〕,印尼,我們不會把爸爸媽媽給別人〔照顧〕。
Jenny批評台灣隨著物質富裕而孝道式微,同時,她也讚揚並肯認自己的母國文化,包括孝親照顧的穩固傳統以及對於延伸家庭的情感連帶。換言之,孝親照顧鏈不必然在轉包鏈末端的輸出國,造成照顧與情緒上的剝奪。跨國女兒的身分與角色,可能藉由遷移的經驗,反而強化了親屬連帶及代間關係。
結論:照顧的全球迴路
為了取代線性的「全球照顧鏈」或「孝順照顧鏈」等模型,我提出「照顧的全球迴路」(global care circuits)這個概念,來描述跨國與跨世代的互賴、交換與互惠的關係。迴路的概念連結處於不同地理與社會空間的行動者們,描述他們之間形成的勞動、情緒與資源的交換網絡。
如前文所揭示,成年子女與年邁父母之間、照顧接受者與照顧提供者之間,以及輸出國與輸入國之間的照顧資源,並非單向的提供╱接受或是移轉╱搾取的關係。年邁的父母既是照顧的接受者,但也協助成年子女照顧孫子女;外籍看護跟台灣長輩可以在道德經濟的領域中培養出情感連帶;海外工作的女兒也持續用跨國親密關係照顧著她們的父母。全球照顧迴路這個概念不再聚焦於核心家庭,而涵納了各式各樣的家庭與親密關係的形式,包括延伸家庭、單身女性與同性伴侶的移民網絡。它打開了一系列的可能性,提供給未來的研究者在移民與全球化的脈絡下,探索不同方向的勞動、情緒與資源的交換。
參考書目:
Hochschild, Arlie. 2000. “Global Care Chains and Emotional Surplus Value.” In On the Edge: Globalization and the New Millennium, ed. Tony Giddens and Will Hutton, 130-46. London: Sage Publishers.
Parrenas, Rhacel Salazar. 2001. Servants of Globalization: Women, Migration and Domestic Work.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Zelizer, Viviana A. 2005. The Purchase of Intimac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張晉芬,2014,〈當制度「殺人」:外籍看護在台灣的處境〉。《巷仔口社會學,網址:https://twstreetcorner.org/2014/04/21/changchinfen-2/。
趙彥寧, 2015,〈生死界閾的照顧倫理:老年就養榮民的餘命治理〉。《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00: 53-90。
(本文轉載自臺大出版中心《跨國灰姑娘──當東南亞幫傭遇上台灣新富家庭》(臺大創校九十週年校慶版》,2018。11月25日下午2:00 - 3:30 將於臺灣博物館南門園區小白宮舉辦分享會。)


 台灣大學來說,我們雙北學生大約有60%,而台東的學生只有0.24%,即使在台北市中,大安區成為台大學生的機率也是大同、萬華區的3倍。我們的父母有42%是軍公教鐵飯碗,而公務員佔台灣人口比例根本不到4%,到現在,外省人成為台大學生的機率還是本省人的兩倍以上,而如果時間往回推的話,從戰亂的中國逃難來的外省人,在台大的比例卻是受義務教育多年的台灣人的九倍以上

台灣最沒水準的風景就是這些「自以為是的文化人」
By 精選轉載, www.thenewslens.com查看原始檔八月 18日, 2017
文:林艾德
台灣最沒水準的風景就是你們這些「自以為文化人」。
「閱讀沒做好,全島就會變傻瓜,有再多的軌道,你把傻瓜運來運去,要運去哪裡啊?」、「早上去了台北車站,大廳裡坐滿了人,會以為是外勞對不對?但其實有3/4是台灣人,台灣人已經變得像外勞了嗎?」,此話一出,全場大笑鼓掌。
當這種話出現在中華民國出版界最高榮譽的金鼎獎頒獎典禮,然後「全場大笑鼓掌」,你就知道中華民國讀書人的水準有多低,人格有多噁心,這種人哪有什麼文化可言?他們讀書就像我這種不會品酒的人硬要去買一瓶幾萬塊的紅酒,只為了顯示自己多有格調;然後朋友用一瓶三百的紅酒就能顯示出我有多愚昧,一些無意的字句就能表現出你們多沒人文素養。
而這種充滿歧視的字句,這個備受覺青推崇的老師的評論是「不虧是我的偶像」,同時透漏他每週都在看今週刊,而這篇電子新聞他是轉貼自東森新聞。更不用提之前呼籲年金改革的他,等提到教師也要改革延後退休時卻說:「那我這個老屁股就每天在這邊賴、在那邊算時間,不適任又怎樣。」簡直媲美「能撈就撈、能混就混,拖跨這個政府」。
說真的,有時候我真的覺得你們根本不喜歡閱讀,你們閱讀就只是為了用知識來歧視人,這幾乎是我可以想到除了天生的種族性別之外最容易歧視別人的方式(當然你們也毫不意外地愛用種族歧視移工)。不難想像如果哪天你們事業有成,就會用地位歧視人、有錢就會用錢歧視人、有媒體聲量就會用聲量來歧視人。你們所有的付出,就是為了要把其他人踩在腳下。你們把力量當作踐踏而不是攙扶的工具,而且還以為這力量是來自你的努力或天賦,光從這裡就知道你們的閱讀根本就只是表面工夫。
拿我的母校台灣大學來說,我們雙北學生大約有60%,而台東的學生只有0.24%,即使在台北市中,大安區成為台大學生的機率也是大同、萬華區的3倍。我們的父母有42%是軍公教鐵飯碗,而公務員佔台灣人口比例根本不到4%,到現在,外省人成為台大學生的機率還是本省人的兩倍以上,而如果時間往回推的話,從戰亂的中國逃難來的外省人,在台大的比例卻是受義務教育多年的台灣人的九倍以上。看到這些數據,你要告訴我說那些「傻瓜」都是因為不讀書嗎?你確定他們跟你有一樣環境時,還會在這邊被你冷嘲熱諷嗎?
閱讀、或者說知識、教育,從來都是階級下的產物,知識份子有喚醒階級意識的義務,而不是像你們這樣整天使用知識在鞏固階級。當別人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領22K,不要說沒時間看書有時候連買書對他們來說都是筆開銷時,你卻享受著階級紅利、開著你的進口車然後說別人都是被大眾運輸運來運去的傻瓜?這種人沒有資格當知識份子,你們只是階級的打手。
你喜歡讀書,很好,我也喜歡讀書,但你要知道你能培養出這個「興趣」是來自多少人的犧牲,你就是靠著壓榨那些你口中的「傻瓜」來得到讀書的資源,而你沒有選擇投桃報李、你沒有選擇扶他們一把,你選擇嘲笑、你選擇落井下石、你選擇在你們中華民國出版界最高殿堂狠狠酸他們一把,因為每踐踏他們一次,你就又往上爬了一些,他們就又更低賤了一點,你們之間的鴻溝也就越來越深,你的地位也就越來越安穩。
你們真的太聰明了,讀書真的對你們好有幫助。


錄取台大前三名學校為建中255人最多,其次是北一女中191人、師大附中111人,且今年錄取生來自6都的比例高達85.8%,凸顯城鄉差距問題

2017-08-08_221310

2017年08月08日12:04 
106年考試入學分發今天放榜,台大統計,今年招生名額1690人,共取1733人(含外加43人),沒有缺額,錄取前三名學校為建中255人最多,其次是北一女中191人、師大附中111人,且今年錄取生來自6都的比例高達85.8%,凸顯城鄉差距問題
台大副教務長張耀文指出,去年台大共錄取1800人,今年錄取1733人,前三名學校仍和去年一樣不變,其中第一名還是建中,今年共有255人,較去年261人減少6人,其次北一女191人,較去年減少7人,另外師大附中今年111人,較去年減少13人。
此外,張耀文表示,今年透過分發入學錄取台大的考生當中,來自6都比例高達85.8%,主因是6都人口多,也吸引其他縣市較優秀學生前往就讀,導致來自6都的台大錄取生比例較高。(許敏溶/台北報導)


台大用這張圖催繳學費 網友發文嘆貧富差距被推爆---階層/貧富/城鄉差距,可怕嗎

2017-08-12_140650  
news.ltn.com.tw查看原始檔
有網友在看到台大出納組催繳學費的方式後,發文感嘆貧富差距,引起熱烈討論。(圖片取自「臺大出納組Fb分部辦公室」臉書) --
2017-08-11 14:36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大學指考分發於8日放榜,統計指出,錄取台大者有53%來自雙北,85%來自六都,示出台灣城鄉差距現況。而台灣大學出納組最近在FB上,以揶揄的方式提醒大家繳交學費,更引發了網友對台灣社會資源不均與階級差距的感嘆。
台大出納組7日在臉書上發文,圖片上寫著「全國最大的學雜費繳費平台上線了」,文中則寫到「哭啊 喊啊 叫你媽媽帶你去繳學費啊」,並改編今年金曲獎最佳樂團「草東沒有派對」的年度最佳歌曲《大風吹》歌詞說「草東沒有派對,但你要繳學費」。
一名就讀清大的網友在PPT發文感嘆,《大風吹》本來就是用嘲諷的口吻悲哀地揶揄社會階層的差距,但卻被相對可能站在社會高階層的台大人玩轉,形成一種「被炫耀的對象」在質疑「炫耀者」與生俱來的優勢,他說,即使台大中仍有家境較為困苦,必須賺錢繳學費的學生,台大卻用這樣的方式催繳學費,何嘗不是一種上對下、富對貧的傷害?
該名網友還節錄了台大教授駱明慶論文《誰是台大學生?》,提到在2011至2014年間,全台大學生的低收入戶比例為1.38%,但台大僅0.56%。當中強調,「台大學生明顯是由明星學校、都會地區與高社經地位的家庭所組成。即便繁星推薦改善了這樣的狀況,目前看來 改變仍不足夠 。」
該網友還闡述了自己的親身經驗,提到自己雖然家境普通,但在高中時努力念書,考上清華大學,卻在入學後體會到階級的落差;以及在偏鄉小學擔任替代役時目睹到的城鄉差距,形容當地的孩子「連受教權都像是被施捨的」,家長也不會期待孩子唸好書,等著畢業回家幫忙務農就可以了。這讓他感嘆,「這樣的階層/貧富/城鄉差距,可怕嗎?不讓人覺得徬徨嗎?」但他也強調,能進入台大的精英份子也一定是經過努力才有如此成就,但「有時連努力」都是要看資格的」


升學主義的幕後真兇 從大學學費看「分數迷思」的由來
追求分數而非真才實學,對台灣教育造成了嚴重扭曲;而其背後原因,長久以來被以「升學迷思」一言概括。追根究柢,這樣的「迷思」,究竟又是從何而來?
逆思
2017-03-05 13:50
推文到plurk
文/黃化臻 編輯/傅觀
在台灣漫長的教改進程中,唯分數是問的升學主義,向來為教改人士的眼中釘、肉中刺,身處改革標靶的正中心。然而,從聯考到基測、學測、指考,以及近年實行的會考與特色招生,在制度翻來覆去的修改過程中,升學主義卻儼然是混亂中心的颱風眼般,任周圍鬧得翻天覆地,也不被撼動一分一毫。
追求分數而非真才實學,對台灣教育造成了嚴重的扭曲;而其背後的原因,長久以來被以「升學迷思」一言概括。追根究柢,這樣的「迷思」,究竟又是從何而來?
2016台灣大學畢業典禮。(資料照,記者吳柏軒攝)
「一分」的昂貴報酬
「人對誘因反應。」台大經濟學系教授,同時也是論文〈誰是台大學生〉 的作者駱明慶,開宗明義地這麼回答。「人所有的選擇,都是腦袋裡清楚或模糊想過的成本和效益,最後決定他要怎麼做。」他認為,人們希望考進大學這件事,應該要從「進大學的誘因究竟是什麼」去思考。
在台灣,高等教育普遍受到政府大量的補助。補助額度因校而異,一般而言,公立多於私立大學,其中尤以陽明醫學大學和台灣大學為最。以台灣大學為例,學校每年的經常性支出若平攤在所有學生身上,每生高達四十三萬以上(此金額不包含校地的地租、退休教職員的退休金、專案計畫的費用等等特殊開支)。扣掉每年約為五萬的學費,每個學生一年就接受了國家約三十八萬的補助款;陽明醫學大學的每位學生,平均每年花費的經常性支出,更是高達五十萬以上。駱明慶表示:「台灣的高等教育很便宜,但便宜的意思,是有別人幫你付了很多的錢。」
「這造成了升學的過程裡,每多考一分而獲得的報酬率很高。」駱明慶繼續說明,當學生考得越好,學費就變得相對便宜,且學校資源因教育部的補助反而擁有更多。「這解釋了很多人為什麼從小就想要念台大,便宜又大碗。」這種觀念世代遺傳、口耳相通的後果就是——大多數受制於升學主義的人,即使自己並不清楚背後真正的價格結構,也會從社群的各種訊息裡,做出「考高分」是一個好的投資判斷。
「所以,我們的教育沒有在學東西,我們的教育希望你得到一個好的分數。」學生所學習的東西,究竟對他的人生有什麼價值?沒有人會去思考這個問題。
「十幾年來,我們嘗試了各式各樣的所謂教改,包括教學內容,或是升學方式、多元入學管道等等。」駱明慶略帶無奈的說,「但是基本上都不脫這個邏輯。」無論在入學方式、授課內容上做出何種更動,只要價格結構不改、人的動機沒有去除,行為就不會輕易的改變。
抹殺適才適性,追求單一價值
「為什麼大家都不想了解自己適合做什麼事情?因為你對未來的想像,在這個制度下被逼著拋棄了。」駱明慶說。求學的目的,原本應該是給自己附載上未來所需要的能力,使得往後在職場、生活、興趣上,得以有更多元、更完備的選擇。而人又必須在求學的過程中,不斷思考自己是怎麼樣的人、自己選擇的是怎麼樣的道路、他人又會怎麼看待在這條道路上的自己等那些比分數來得複雜、難解的問題;在這一連串思辨之後,我們才踏出國民教育的既定軌道,並決定自己下一站前往的地方。
「可是這個社會鼓勵你不要想。」高等教育的低學費、高資源,成了學生逃避做出抉擇的理由;如同當一份一塊錢的便當攤在眼前,消費者很難再去思考,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歡、需要這個便宜的便當。更甚者,所有群眾蜂湧而上,如同周年慶的人潮般不經嚴謹思考就把商品抓進手,而真正飢腸轆轆的人,並不比一點兒也不餓的人擁有更多機會。
十八歲以前,學生只要把分數考高就好,但即使在進了大學以後,許多人依然輕易地選擇繼續晉升研究所。「因為它也一樣便宜,根本花不了家裡什麼錢。但是所有該做的思考還是沒有做。」
教育資源分配的再思考
駱明慶認為,只有在價格結構回歸常軌後,人們才能夠認真地思考適合自己的道路,教育也才不會一再被扭曲。若希望避免因家境貧困而無法就學的狀況發生,可以針對低所得者的個案補貼;而非亂槍打鳥,齊頭式的以納稅錢,降低所有學生的學費。
綜觀台灣的現實情況,高等教育「俗而大碗」的特性,造成所有學生──無論自身是否真正適合高等教育──一致設定了「進大學」這個目標。人數所造成的強烈競爭下,先天的資源差距就不可避免地被凸顯了出來,造成了今日家庭社經環境和學歷高度正相關的情況;政府投入在大學的資源,更成為了一種荒謬的逆所得分配──亦即,把資源投注在原本已經擁有較多資源的人身上。
同樣的一筆經費,或許能用以精緻上游的國民教育,讓真正喜愛讀書的孩子都有走上學問之路的機會;或者把手中資源真正匱乏的人,由生活的壓力中更徹底解放出來,而非半調子地讓他們在進入社會前、就背上名為學貸的枷鎖。
回到上述以便當做為譬喻,便當的主人與價錢,應該由購買者的空腹程度與消費力來決定,而不是以低廉的價格起標,然後讓搶購的人來一場以血洗血的爭奪大戰。
誠然,低廉的學費,是出於希望人人皆能平等就學的一片好心。然而它所引領出盲目的升學風氣,使其結果不盡如人意,甚至與最初立意背道而馳。或許,台灣的高等教育需要的不是全民買單的補助,也非繁複且朝令夕改的大考制度;而是一個更加根本、簡單的力量——在商品和所需付出的資源恰當地攤在眼前時,每個人心中都有自覺地,為自己、也為社會做出最適選擇的力量。


 

職稱 : 教授

姓名 : 駱明慶 (Ming-Ching Luoh)

研究專長 : 應用計量經濟學、勞動經濟學、家庭經濟學 Applied Econometrics, Labor Economics, Family Economics

-------------------------------------------------------------------

數字告訴你,誰有資格上台大?-天下雜誌 - http://goo.gl/yXe2Lc

2016-07-22_135824  

----------------------------------

七分之一的力量 顛覆「一試定終身」|教育|201 : 9|天下雜誌第602期
www.cw.com.tw查看原始檔
三月,學測四十八級分的卓蘭高中學生詹俊宥,透過繁星推薦管道上台大森林系,沸騰了為人父母和學子焦躁的心。

網路上沸沸揚揚,批踢踢實業坊(PTT)台大板上批評不斷:水準一直下降、進去當砲灰、反正進去也馬上被二一、去了還是念不下去、進去能出來才是關鍵,更甚者質疑「什麼鳥制度?別人念書念假的?」等不一而足。

繁星推薦制度也因此被一言以蔽之為「不公平的制度」,「恢復聯考」的聲音不時傳出。但事實是這樣嗎?誰才有資格成為驕傲的台大人?

二○○七年,台大等十二所參與繁星計劃的頂尖大學,提供近八百個名額,以達到「擴大優質大學學生來源」政策目標,此後逐年成長,到今年已經有六十九所大學釋出大約一五%、總數超過一萬五千個名額。然而一般人不知道的是,今年邁入第十年的繁星推薦,卻以這七分之一的比例,逐漸顛覆僵化的升學結構。(見一○三頁)

破除迷思:聯考並不公平

○二年的一份研究「誰是台大學生?性別、省籍與城鄉差異」,提出台大學生主要來自雙北,又以大安區的比例最高,震撼全國。作者台大經濟系教授駱明慶今年再度發表「誰是台大學生?」研究,探討多元入學的影響。

細雨綿綿的早晨,一向謝絕媒體的駱明慶開了門,短袖T恤搭著牛仔褲,一副休閒打扮,一九九九年才返國任教的他,在台大開的其中一門課是「教育經濟學」。

「第一版已經說明,聯考沒有比較公平,」他的研究打破過去「考試是公平」的迷思,一個人從小成長到進入考場,受到的資源和文化刺激都不同真正公平只有考試那三天,」他拉長看待「公平」兩字的時間。

這份研究的重點之一是說明區域和城鄉的不公平。在一九八二年到二○○○年以聯考為主要升學管道的年代,台大學生有八成二來自前二十所明星高中,其中九所集中在台北市。

大安區十八歲人口成為台大生的機率是四.七三%,不但是全國平均(○.七八%)的六倍,更是台東縣的三十一倍,而大安區在一九九七年到二○○○年之間更一路追高到六.一%,台大也因此有了「大安區的社區大學」渾號。

繁星發酵,區域有感平衡

今年發表的研究,則看出繁星的影響,首先是過去明星區域的優勢下降。在繁星計劃開始到一○年間台大只小幅開放一%到三%名額,對整體影響不大,大安區的入學機率持續飆漲到平均六.九四%。但一一年後當台大繁星推薦名額擴增到七%至一○%時,大安區入學機率也隨之下降到五.九○%,顯示確實受到衝擊。

繁星對學校集中度也有分散的效果,當個人申請管道在○四年開始提高比例,台大學生來源集中在一七五所高中,○七年繁星計劃實施後,增加到二○六所,一一年改為繁星推薦進一步擴大名額後,學校數更擴張到二九八所。

許多過去不曾有學生進入台大的高中,開始獲得進入台大的機會。「這是透過繁星推薦,達成學生來源多元化的具體證明,」駱明慶在研究中寫著。

「教育部的外加制度開始產生作用,讓台大從過去集中少數學校,往外推散出去,」駱明慶的研究,同時證明台大學生來自雙北的機率有降低趨勢,雖仍維持高達四九.九七%,但各縣市十八歲人口成為台大學生的機率,台北市從繁星實施前的三.七一%降為三.三九%,台東則從○.二三%略增為○.二六%。從十六倍差距縮為十三倍。

大學升學制度在過去十年,因為繁星而改變了未來世代的人生。「大家都誤會人生是靠自己努力,」駱明慶語重心長地說,「但十八歲的人有多大機率考上大學,是外在決定。」

校校等值 照亮社區高中

隨著繁星創造區域流動,社區高中跟著抬頭。位於嘉義阿里山麓的竹崎高中,三月在繁星放榜時,校長郭春松對著麥克風逐一念出榜單上的四十一個名字,每一個名字隨著風飄散到附近社區,總會爆出一串又一串的歡呼聲。「連對面的小學都很興奮啊,」郭春松描述。

這所○五年才從國中部增設高中部的完全中學,除了過去五年都有人進台大,今年學測考出七十二級分的好成績,並首度有學生進入台大電機系。

繁星是給偏鄉孩子一個努力的機會,可以選擇就近入學,再也不用大老遠到市區擠明星學校,」郭春松為了因應愈來愈多的入學需求,還寫了封公文,向縣政府爭取將高中部從三班增加為四班。

在繁星的照耀下,國中生的選擇也逐漸從明星高中轉往社區高中。「繁星架構在『校校等值』的基礎上,」台灣家長教育聯盟發起人謝國清指出,成績不錯的學生評估後會認為要上台大,去明星高中不如留在社區高中。

八月後將成為台大政治系新生、家住桃園的黎哲瑋在升高中時,落點可以進入內壢高中,卻選擇社區型的永豐高中,「他不喜歡太競爭的環境,覺得這樣太辛苦,」黎媽媽回憶,「但他說要拚繁星,保證每學期都保持學校排名前三名。」

黎哲瑋遵守他的承諾,高一、高二始終是同年級第一名,學測考了六十一級分,雖然上不了最想要的日文系,但進入第二志願政治系,現在已著手準備未來爭取到日本早稻田大學當交換學生。「如果沒有繁星,他也進不了台大,」黎媽媽說,「但關鍵還是他的目標明確。」


繁星生表現佳 三管道之冠

不過繁星生進入台大後的表現,始終是關注焦點。事實上,當清大、政大、中山大學等校的研究數據,都說明繁星生的學業表現最佳、其次為個人申請,最後為考試分發,在就學穩定度(休學和退學)上也是如此排序,台大卻一直未對外公布相關數據。

根據《天下》透過管道所取得的台大註冊組資料,歷屆繁星生入學學測級分,在一一年也曾出現四十八級分,一三年為四十七級分。

台大生學業表現上則以繁星生表現最佳(見表二)。從各管道入學學生的排名百分比來看,一○○學年度上學期,繁星生平均維持在前段的三九.五九%,其次為個人申請四三.六四%,考試分發為五一.二%。四年之後的數據,同樣是繁星生表現最佳,排在前段四二.七七%。


因為學期成績排名在各系前五%而拿到書卷獎的比例亦類似,一○○學年度上學期,繁星生中有一○.五%拿到書卷獎,高於申請生七.五%、指考生四.三%,到一○四學年度上學期,繁星生中有八.四%為書卷獎得主,相較之下申請生為六.八%、指考生為三.九%。

「這就像醫學系學生到醫院實習,最後由醫護人員選出最佳實習生的道理一樣,」清大校長賀陳弘形容。

最佳實習生通常不是考試名列前茅的人,而是對疾病有熱情、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呈現出理想醫師的樣態,「篩選繁星生採計校排百分比,即是看學生在高中的全面表現,他需要具備綜合能力,包括判斷優先順序以及管理時間能力,」賀陳弘說。

鼓勵馬拉松型學生

繁星生的表現,也打破外界以為高三下課程學習不完整的印象。今年六月剛從台大社工系畢業的戴庭云,四年前從新竹高商以校排名前三%、學測六十級分的成績進入台大,成為該校第一個進入台大的學生

「真的是從天而降的機會,」她描述時臉上始終帶著笑意,台大同班同學多為六十八到七十級分。

三月繁星放榜後,高一、高二都參加管樂隊的戴庭云照常上課,當志工幫忙同學進行模擬面試,自己念英文,還去高職部上微積分,「不能荒廢啊,」她說,「我覺得就是要這麼拚命,才會有很多機會。」她相信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

但上台大後,人生的難題才開始,「我心裡有個門檻始終覺得自己不配,級分對我好像是個烙印,」皮膚白皙、紮著馬尾,個性好強的戴庭云從不提自己的學測成績,「這裡到處都是榜首,我只是高職來的,落差真的很大,所以我超用功,大一還拿到書卷獎。」她用看得到的實力來證明自己。

從種種研究結果,中山大學教務長劉孟奇認為繁星選才比傳統考試有鑑別度。他以田徑比賽來做比喻,「考試是考出短跑衝刺型的選手,繁星則是找到跑馬拉松型的人。」

中山大學也發現,繁星生在大學的專業必修科目成績和學測的相關性非常低,意味著即使以高分進入大學,專業科目的表現未必好,反而和高中在學成績有明顯正相關。

「所有數據都顯示,光以學測或指考成績篩選學生的結果有問題,」劉孟奇做出結論。

但台大教務長郭鴻基不認同以不同管道入學學生的學業表現進行比較。「大家都在說繁星、申請和指考誰好誰壞,我的感覺是目前沒辦法精確知道,」郭鴻基在開完一個又一個會議後,終於坐下來,他在紙上畫出兩個高低不同的長條圖,說明繁星生和指考生,前者經過篩選且人數少、後者沒有篩選直接考試且人數多,基準不同無法相互比較。

「沒算標準差、只憑平均值就論斷誰比較好,是非常嚴重的誤導。如果在科學上這樣也成立,那工程一定都垮了,」郭鴻基反覆強調要在相同基準點上做比較,以和繁星相同標準的人參加指考,在進入大學後的學業表現做比對才是合理研究。

然而,既然清大、中山、政大和教育部的評比結果一致,繁星生表現較佳,台大有不同意見,是否提出相關研究做為佐證?

郭鴻基沉默了三秒鐘,告訴《天下》記者,「我去要的資料都不存在,例如參加指考學生在高中的成績分布狀況,既然沒資料又要如何進行比對?」末了,他加了一句,「現在是蘋果和橘子的比較。」

保障弱勢,不能只靠繁星

除了台大始終堅持繁星入學以一○%為底線,更多人質疑繁星並未確實達到保障弱勢。根據駱明慶的研究,在一一到一四年間,全國低收入生比例為一.三八%,台大入學新生屬低收入戶約○.五六%;繁星生以一.六○%,高於指考生的○.五一%和申請生○.三七%。

即使繁星確實發揮些微效果,但要翻轉階級仍是萬中選一,「這樣的比例太低,若要照顧弱勢,要達到兩位數才有意義,」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台大應用力學研究所所長王立昇批評,現在只達到高中均質化,失去照顧偏鄉弱勢的功能。

此外,繁星雖然照亮非都會區學生的大學路,追根究柢仍在分數上打轉。

有人質疑會讓學生斤斤計較、還有人批評會造成投機主義,明星高中則抱怨校與校並不等值,「我們的學生在國中時認真讀書考上建中,」建中教務主任蔡哲銘說,「他們沒有犯錯,但繁星比例提高,對他們有某種程度的不公平。」

透過繁星管道進入台大,曾是台大學生會會長的王日暄有更深刻的觀察,「對於好學生的定義不徹底翻轉的話,我認為開再多繁星名額也沒有用。」

從繁星計劃到繁星推薦,就像柔軟劑般慢慢解構僵化的升學之路。台大社會系教授藍佩嘉認為,台灣如果要認真面對教育資源和教育機會的不均,不能期待單一制度,「要期待更多制度,多元入學除了需要多元管道,還要考量不同型態分配,」她說。

繁星或許不盡完美,卻在這十年間逐漸發揮地區平等、學校分布平等的效能,「但如果說要靠繁星造成社經地位、城鄉差距重分配,」藍佩嘉緊接著說,「那是不可能的。」

即便是這樣,當大學有愈來愈多來自不同背景的學生,學生對社會會有更全面認知、更多同理心,學會包容以及和不同的人相處。這是大學作為教育機構很重要的功能。

另一方面,在偏鄉讀書也有進入理想大學的可能,菁英人才就有希望回流。

「繁星從一開始所提出的理念就是『校校等值』、平衡城鄉,照顧弱勢只是附帶作用,」劉孟奇打開電腦,螢幕內呈現出各式各樣的派圖、曲線圖等等,邊反駁一般反對者的說法。

當城鄉學子進入好大學的差距逐漸取得平衡,將讓年輕的菁英如律師、醫師、工程師等更願意留在鄉鎮,劉孟奇認為這樣的理想並不遠,「過去菁英即使下鄉服務,孩子也要送到城市求學,若孩子的升學路打通,他們留下的可能性自然會愈來愈大,」他從中山大學繁星生的背景逐漸提升,看到這樣的未來。

只不過政策目的或許達成,繁星照顧弱勢的「附帶作用」也會愈來愈小。

讓考試不再是唯一標準

雖然升學管道愈來愈多元,質疑的聲浪卻從來沒停過,大家都在追究「公平」,每個人量公平的尺度也都不一樣。但要解決公平的困境,必須有更科學、更專業的做法,如大學招生朝向專業審查發展。

清大在過去兩年,成立名為「招生策略中心」的招生專業辦公室,並建立學生的學習歷程資料庫,開始蒐集清大生的大學和高中成績。

「學生在學校參與競賽、檢定、比賽,以及學科成績都蒐集在內,」清大副教務長、招生策略中心主任陳榮順曾經到首爾考察,發現韓國政府早已建立學生學習歷程資料庫,台灣若比照韓國,所有高中學生的探索歷程都被記錄下來,在升大學時就可以做全人審查,而不是只關照「分數」。

最關鍵的或許是升學制度的全面檢討。

從過去考試定終身的時代,如今考試分發、個人申請、繁星推薦、弱勢申請(希望計劃、旭日計劃、向日葵計劃等)或特殊選才等管道等,五花八門。

「現在所做的都只是修修補補,」劉孟奇的聲調突然拉高,「社會明明重視考試,考試背後是大學入學,但我們花多少精力好好討論入學該怎麼做?」

大學該如何找到適合的學生?繁星、指考、申請未來該如何交叉運用?拿全體納稅人錢的國立大學又該擔負何種責任?現在該是坐下來的時候。

------------------

清華大學 找考試測不出的人才|教育|201 : 9|天下雜誌第602期
www.cw.com.tw查看原始檔
眼前的大男生宋淳諺,雖然看似木訥,但談興高昂,桌上的柳橙汁放了一個小時也沒沾過一口,今年八月,他即將啟程赴美國 密西根大學。

今年密西根大學機械工程博士班招收十七位國際生中,他是唯一從台灣來的學生,同時取得全額獎學金,一年有四萬美元的學 雜費補助,每個月還可領兩千美元的生活費。

問他即將到密西根與全球頂尖人才競爭會緊張嗎?「跟我當初決定留在社區高中一樣的心情。念書是長期的事情,念到後來會 很寂寞,一路上人變少了,但自己要堅持,」宋淳諺說。

二○○七年,宋淳諺透過繁星計劃,從台中清水高中進入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系,那一年和他一起進入清大的繁星生有一三 三人,分別來自全台四十四所高中,這是清大第一次招收來源如此多元的高中生。

納稅人的錢要回饋給台灣

如今清華大學通過繁星錄取學生已經擴增到一五%、約兩百人。

「我跟繁星學生說,你不要以為是佔了一般生便宜,」清大副校長周懷樸回憶,當時學校移師宜蘭舉辦「繁星啟航日」,「清 華的錢是從全體納稅人來的,要回饋給全台灣地區,而不只是台北市大安區,目的是要達到校園內的學生組成多元,」他說。

○六年,因應五年五百億預算的「邁向頂尖大學計劃」,清大計劃在五年內,以外加方式增收三百個學生,一半名額分配給繁 星,另一半則是跨領域學士班。「學生的學習成就和學習動機、堅持力息息相關,」頭髮灰白的周懷樸突然雙手一攤,「這樣的 學生從考試(分發)管道找不到。」

事實上,當初實施繁星,引發校內不小反對聲浪。

周懷樸拿數據給各系系主任,說明進來的學生可能比個人申請或指考生的學測成績少五級分,說服大家試試看。

為了避免「星星們」被貼上標籤,甚至有自卑感,學校一再重申名額是額外爭取,同時設置雙導師制,以隨時關注繁星生在校 狀況。

然而第一屆成績出來,全校繁星學生排名平均為前段的三九.五六%,全校二十八位書卷獎得主中,有十二人都是繁星生,遠 遠超越一般水準。

繁星生特質:高度學習動機

這群學生,用實力證明自己在各方面都沒有比申請或考試分發的學生差。

清大副教務長、招生策略中心主任陳榮順分析九十九到一○三學年度,各管道累積五年的平均學業表現,同樣是繁星生表現最 好,學業成績百分比位居前四四.五三%,高於個人申請四七.九三%以及考試分發的五四.三八%。

在非學業成績表現上,全校擔任社團負責人比例為二.一八%,繁星生比例為二.二五%,高於其他兩管道進入學生。唯獨參 與國際交流中,繁星生以三.三五%略低於個人申請入學者的四.一一%,但仍高於考試分發入學者。

「從第一屆到最近一屆繁星生的表現很一致,關鍵在他們具有高度學習動機,」陳榮順說。這也意味著高中排名在全校前一% 的學生,必須具備多元能力,有高度企圖心並會管理時間,以長期保持領先的優勢。

以宋淳諺而言,他在動力機械工程系不但始終保持前十名,同時是游泳校隊一員,拿過大專盃游泳比賽蝶式一般組銅牌,除參 加登山隊,也曾到尼泊爾當志工。但在國中時,他卻是俗稱的「放牛班」。

「因為升學班每天不斷考試到晚上九點,爸爸不希望我過那樣的生活,」宋淳諺於是從升學班轉到一般班,除持續游泳,也開 始獨立念書的生涯。

國中升高中時,父親建議他就近入學,母親也希望他可以每天在家吃晚飯,宋淳諺以基測PR值九九的好成績,放棄台中一中, 選擇距離住家五分鐘腳程的清水高中,卻因緣際會在三年後成為唯一上清大的學生。

「很多人在高中念書強調競爭,但現在回頭看,到國外和各國頂尖人才搶名額才是真正的競爭,」宋淳諺認為,多元發展是一 輩子的事,與其在高中、大學時期強調課業,不如去找到興趣,研究所階段再去強化學術競爭力。

在各大學中,清大開放個人申請和繁星推薦的名額已經高達七成,僅有三成左右透過考試分發選才,引來明星高中質疑清大是 為了提早搶學生。

多元取才,解決多元問題

但清大不只是搶好學生,還要搶各區域的學生。

陳榮順去年建議清大各學系個人申請入學管道,應針對離島生開放錄取,增加入學比率,未來他們或許有機會返鄉服務,帶動 當地發展。今年,他更帶隊到澎湖馬公和金門高中開說明會,「搶分數從來不是我們的強項,但學校需要多元背景的人,培養出 來的人才有解決問題的多元能力,」陳榮順說。

為了更多管道取才,清大進一步針對經濟弱勢學生開放「旭日計劃」;特殊選才(例如自學、單一學科或公益楷模等)的「拾 穗計劃」;美術、音樂和創新設計、創新領導的「清華學院學士班」;以及為運動績優、國際生和僑生設計的「單獨招生」。

清大不但獨立設置招生策略中心,讓招生專業化,另外還建立學生學習歷程資料庫,蒐集清大學生的高中、大學學業成績及課 外表現(參與競賽、考檢定等),以提供教授判斷個人申請的依據,並進行學生學習表現追蹤、分析。

世界已經被顛覆,成功的路徑再也不同。「下一世代面對的挑戰和上一世代完全不一樣,」清大校長賀陳弘說,現在大學要培 養的,是有獨立自主存活能力的人才,所需要的是綜合性能力,「我必須很誠懇地呼籲,以考試決定人才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英文版同步上線english.cw.com.tw/;7/25 The China Post)

------------------------------------

大學3大入學管道

繁星推薦

起源自2006年由清華大學推動的繁星計劃,計劃目的是促進區域平衡,照顧偏鄉弱勢學生,並期望讓學生來源組成更多元。2007年由教育部試辦,台大、清大、交大、成大、政大等12所大學參與。2011年,教育部評估繁星計劃具有區域平衡的效果,將學校推薦名額與繁星計劃合併,成為「繁星推薦」管道,被視為繁星計劃擴大版。

各高中依據學生高一、高二在校學業成績排名,全校排名前50%的學生,可依8大學群*由高中向大學推薦,每學群最多推薦2名。學生通過大學校系公布的學測(科目包括國、英、數、自、社,各科滿分為15級分,內容以高一、高二課程為主)門檻後,各大學校系統一以在校成績作為學生比較的第一個依據,每個學生僅限推薦到一所大學的一個學群。

註:*學群分類為:第1類:文、法、商、社會科學、教育、管理等;第2類:理、工等;第3類:醫學、生命科學、農學等;第4類:音樂相關;第5類:美術相關;第6類:舞蹈相關;第7類:體育相關;第8類:醫學系。

個人申請

目的是讓學生可依個人興趣選擇大學校系,而大學校系可依照學系特色篩選人才。學生自己向各大學申請,最多選填6個志願,當通過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第一階段學測成績與第二階段指定項目篩選後,統一分發。

試入學

由大考中心舉辦指定科目考試(指考),科目包括國文、數學甲、數學乙、英文、歷史、地理、公民、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生可依指定考科選考,考試內容包括高一到高三課程,試後採用網路選填志願,最多可選100個志願,統一分發。

------------------------------------

《誰有資格上台大》採訪後記 /當我們老是談公平,我們談的是什麼?|教育|201 : 9|天下當期精選|天下雜誌
www.cw.com.tw查看原始檔
他隨手一指,指向坐在他對面的人。他口中的洪主任來自澎湖,30年前靠著聯考考上台大中文系,年紀約五、六十歲的兩個人,眼神堅定地告訴我,考試(指考)是最公平的,即使台大的學生超過一半來自雙北,七成五來自中北部。但考試真的公平嗎?

事實是那個他以為考試公平的時代已過去了,就像陳水扁傳奇也早就翻頁了。《天下雜誌》最新一期封面故事「繁星十年翻轉大學路—誰有資格上台大」,我們特別以台灣大學為例,分析台大學生組成來說明繁星計畫上路十年,對台大和整個社會、尤其是升學路徑造成的影響。

在採訪過程中,我們很訝異發現,即使台大經濟系教授駱明慶在2000年所做研究《誰是台大學生》,以科學數據佐證當年台大的學生中,有將近六成來自台北縣市,住在大安區的18歲孩子上台大的機率是台東學生的31倍,大家還是相信「考試(入學)才是最公平的」。

這樣的數據,難道不會令人起疑嗎?心中不會有一絲絲疑慮嗎?台大社會系教授陳東升曾經生動地描述這樣的數字,「大安區的學校每所都有游泳池,」從龍安國小、金華國中等等,他順手比劃了一圈,「我從台大出發沿著學校游泳池游,足足可以繞大安區一圈。」聽來令人忍不住發笑,腦海中浮現哆啦A夢的「任意門」任人隨意穿梭,但他的話某種程度卻點出台灣教育長期存在的城鄉資源落差。

過去聯考之所以公平,之所以能促進階級流動,在於那是一個貧富相對較均等的時代,變動也不那麼劇烈,大家所擁有的資源落差不會太大

「我是中產階級家庭出身的小孩,第一次出國是二十歲,大家差別不會太大,」台大社會系教授藍佩嘉比較不同世代差異,「但現在的中產階級的孩子可能二歲就出國、寒暑假都在國外參加營隊。」因為資源多寡,以致父母所能投注在孩子教育也產生非常大的落差。

但很多人仍憑著過去的生活經驗,始終相信「考試最公平」。這讓我想起紐西蘭漫畫家Toby Morris的作品「On a Plate」(一盤之間的貧富差距)。故事中的理查家境不錯,父母為他付出一切,供他上頂尖學校、資源多、同學程度都不錯,畢業後透過父親人脈找到工作,最後他認為成功都是他自己掙來的。

另一位主角寶拉家境不太好,爸媽兼兩份工作才能養家,對她期望不高,寶拉上的學校一個班有太多學生、學校經費也不足,而她工作的疲累不堪卻都在還債,最後她懂得知足了,找了份服務生的工作。寶拉和理查在宴會中相遇,兩人隔著一個盤子,卻承載了貧與富的不同人生寫照。

事實是考試考出來的分數,每一分的背後都有太多意義,輕重也不相同,而多數人只追求分與分之間的「等值」,於是看到48級分也能上台大,自然引起一陣撻伐聲浪。

藍佩嘉認為這樣的現象,源自社會長期以分數作為肯定人的價值的單一標準,從小在這樣的遊戲規則中浮浮沈沈,內化成為價值觀,當有人破壞這樣的規則,「他們會懷疑你怎麼可以把我的存在價值變低?」她說,這就是長期以單一分數判斷人的後遺症。

駱明慶每次在學期一開始,面對台下的大一新生,他的第一句話是「恭喜你,進入台大你就賺了168萬元。」因為學雜費收入佔台大經費來源不過一成一到一成二,以學生每學年所繳交學雜費約五萬元,經過換算在大學四年內每個學生從政府來的補貼就有168萬元,而政府的錢就是從全體納稅人的錢而來。

當我們問「誰有資格上台大?」這絕不是挑釁任何學校或任何人,我們想要呈現的是升學制度要有更多元價值的思考,而不是只尋求「簡易公平」的指標。當連被認為是貴族學校的史丹佛大學,都可以在招生時強調區域和種族平衡,拿納稅人錢的台大,能不能引入更進步的思想,發揮「領頭羊」的角色?

以目前台大堅持釋出招生名額10%供繁星管道入學為底線,以及20個名額的希望計畫(針對弱勢族群),相對於其他學校,台大真的還可以做更多。

--------------------------------

台大經濟系教授駱明慶去年在《經濟論文叢刊》上發表〈誰是台大學生?--- 性別、省籍和城鄉差異〉 @ IHC5506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http://goo.gl/yBQvou

誰是臺大學生 - http://goo.gl/8P5lvL

台大經濟系教授駱明慶去年在《經濟論文叢刊》上發表〈誰是台大學生?--- 性別、省籍和城鄉差異〉研究報告,駱明慶發現,要成為台大學生,與家庭背景有極大的正相關,包括父母學歷所得及住所區域等。

研究報告指出,57.6%的台大學生來自台北縣市,至於來自苗栗縣、嘉義縣、花蓮縣、新竹縣、台東縣的比例都低於1%。在台大法學院的學生中,父親是大學畢業生比例高達42.42%,母親為大學畢業生的比率也高達26.69%,高於一般大學生的17.19%與7.53%。父親是公教人員的比例為67%,母親為公教人員的比例為28.79%,高於一般大學生的9.79%、4.65%。

若以父或母為公務人員便可以領取教育補助費的角度來看,41.69%的台大學生之父或母為公教人員,其大學學費成本相當低,反觀一般大學生父或母為公務員的比例只有大約一半21.73%,而一般人口的比例又約是一般大學生的一半11.50%。對照高比例的公教人員子女,也證明教育補助費在偏低的公立學校學費下,再次補貼社經背景較好的家庭。

大學教育機會的分配是代間流動的重要機制,駱明慶不斷提醒各界,目前台灣的教育體制,是一種逆向的所得重分配,它高度補貼背景好、競爭力高的人,窮人要靠念書翻身的機率降低,這樣的教育政策結果會是拉大貧富差距。
---------------------------------------------------------
請注意:臺大學生的父親有 27.9% 是公務人員、49.6% 是中高白領階級,
而父親是勞工的只有6.9%、是農人的更只有 1.6%。
另一方面,臺大學生的家庭所得,月入八萬元以上的佔了54.2%。
 
如果說「臺大」的全名應該是「臺北大學」,其實並不算誇張。將近六成的臺大學生,來自於臺北都會區。除此之外大部分鄉鎮的學生,難得考上臺大。萬幸中了一個,全村廣播可能還不夠,應該要全鄉放鞭炮慶祝了。

我沒有臺大所有學生的母體資料,所以利用隨機抽樣調查的資料,來推估臺大學生的來源地。1054 個受訪者中,有 204 人回答不出自己上大學前住哪一個鄉鎮。甚至來自新竹市的 11 個學生,都不知道他們來自哪一個區。不過,如果遺失值與有效值的來源地結構沒有太誇張的差距,那麼這張地圖還是充分反映臺大學生來自少數地區的事實。

在臺大校園裡隨機抓 11 個學生,就會有一個是在大安區長大的。大安區只不過 30 萬人口,但是上臺大的人數居然可以抵上整個臺中都會區或高雄都會區。三大都會區以外,要上臺大就更難了。不過倒是有幾個小鎮例外,像是豐原、員林,上臺大的人還不算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所謂的文風鼎盛。

為什麼臺大學生如此極端地來自少數地區呢?我們再看看其他數據,就會恍然大悟了。根據同一份調查資料,臺大學生的父親有 27.9% 是公務人員、49.6% 是中高白領階級,而父親是勞工的只有 6.9%、是農人的更只有 1.6%。另一方面,臺大學生的家庭所得,月入八萬元以上的佔了 54.2%。原來,像我這種來自勞工家庭、母親一個月領一萬初最低工資的人,在臺大是如此鳳毛麟角。

這樣大家應該知道「誰是臺大學生」了吧?偏偏這些中高白領階級的子弟,大部分學雜費是由政府編列預算補助的。而一大群上不了臺大的農工階級,則辛苦賺錢繳稅,以支出這一大筆教育補助款。套句臺大經濟系駱明慶教授的話:
「今天我們可以站在這裡,其實占了很多人的便宜,不要因此以為自己很優秀。」............................
---------------------------------------------------------
駱明慶的「誰是台大學生」,其實背後所隱藏的話語,遠比文章能夠表達的更多。學術的價值其實正應該是為此而生,以一個研究衍伸出更多的問題和分析,對一個普遍的社會現象做出更深入的詮釋。而這些問題和問題背後的意識形態、現象,其實也正是學術之所以迷人之處。
---------------------------------------------------------
台大經濟系教授駱明慶說,貧富差距最大的隱憂在於,社會階層的不流動。
當階層流動僵固時,對立將會升高,而要讓社會階層流動的機制就是教育機會。

  但是,駱明慶說︰「目前台灣的教育體制,是一種逆向的所得重分配。」
因為,它高度補貼背景好、競爭力高的人,窮人要靠念書翻身的機率反而急遽下降。
這樣的教育政策,最後是拉大貧富差距。

  如果將台灣大學 定義為台灣學校的金字塔階級
(歷年來台大學生占同一世代人口的比率均在一%以下),
這群金字塔的組成分子是誰呢?

  在去年三月份,駱明慶發表的〈誰是台大學生〉論文中發現,
八十六年至八十九年間,八二%的台大學生來自全國前二十所明星高中。

  所有台大學生裡,來自台北縣市的比率占五七.六%,
至於苗栗縣、嘉義縣、花蓮縣、新竹縣、台東縣等則都低於一%。

  駱明慶更指出,台北市學生成為台大學生的機率是台東縣的十六倍,
大安區學生更是台東縣的三十一倍。

  而在台大法學院的學生中,父親是大學畢業生高達四二%,
母親為大學畢業生的比率也高達二七%,高於一般大學生的一七%與七.五%。

  也就是說,要成為台大學生,與家庭背景有極大的正相關,
包括父母學歷,及住所區域等。學歷越高、工作所得越高、住所越接近城市
(因為政府資源越多),你成為台大學生的機率越高。

  駱明慶分析,以一名國內大學學生而言,政府每年補助其學費近二十萬元,
四年下來就補貼了八十萬元;反之,私立學校的補助則微乎其微。

  資源分配的錯置

  「一個國立大學生幫父母繳的稅拿回來」

  台灣將變成沙漏,只有兩端,不見中層

  在這個結構下,所有會念書、有能力念好書的學生都努力往前擠,
擠到明星高中,再擠到這些公立大學。
因為,「只要家裡出一個國立大學生,過去所繳的稅就都拿回來了。」駱明慶說。

  於是,父母們就拚命的確保自己的小孩一定要比別人好,
但若孩子不會念書,不但拿不回所得稅,更要付出四十萬元的私立大學學費。

  暨南國際大學資訊管理系教授李家同直接批評︰
「這個制度下,納稅人的錢都給所謂的菁英拿走了。」他說,
在美國,好的學校都是私立的,例如哈佛、史丹佛、耶魯、普林斯頓等,
但在台灣,好的學校卻是公立的。於是,富人都去念公立學校,
窮人反而只能念私立學校。

  每個週末都幫新竹市貧窮小學生補習的李家同,
去年底就發表了一篇〈窮小孩,一上國中就放棄英文〉的文章。
他說︰「我的教授朋友們的小孩,在幼稚園裡就開始學英文了,小學以後,
更是人人都上補習班補英文。對於這些孩子來說,目前的英文教科書實在太容易。
但是,窮孩子一上國中,就跟不上進度,這些弱勢孩子們未來將更弱勢。」

  他擔心︰「未來,這種兩極化的情形會越來越嚴重,不是非常好,就是非常壞,中間的則會越來越少。」................................
------------------------------------------------------------------------------

-------------------------------

2014-08-10

◎ 陳海正

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六日放榜,外界的焦點延續傳統集中在各類組錄取分數最高的科系、各類組榜首選擇的科系等面向,但筆者比較關心「台灣大學」錄取學生來自哪些學校這個問題。建中、北一女毫無意外蟬聯一、二名,而雙北兩市學生更佔了台大一半的名額。

台大經濟系教授駱明慶在《誰是台大學生?性別、省籍和城鄉差異》一文中,針對一九八二到二○○○年間台大學生來源的研究中就指出,有五十七.六%的台大學生來自雙北地區,而苗栗、嘉義、花蓮、新竹、台東五個縣的比率都低於一%。事隔十四年,駱教授的研究依然有效,更成了穩定趨勢。

近年雖然有所謂的繁星計畫,希望讓偏鄉弱勢的學生進入「明星大學」,但依然無法改變由都會地區包辦的結構,而都會地區進入「明星大學」者又集中於「明星高中」,「明星高中」學生又多來自「明星國中」,無怪乎在「唯有讀書高」的台灣社會,家長必須從爭取「明星國小」的窄門開始,一路往上爬。台灣社會整體階級結構也就在這種不斷地「明星化」與「都會化」中日益穩固,透過教育來翻身的機會看似在政策的加持下日益多元,但仍撼動不了大的結構。

新的教育部長與其一上任就在動腦筋調整學費,應先思考如何真正打破這種階級世襲的教育體制。

(作者為文史工作者,台北市民)

---------------------------------

專訪台大經濟系教授駱明慶 從家庭經濟學看二奶行為


第59期
2010年4月1日
採訪⊙李唐峰、鄭少凡 整理⊙李唐峰

當所得分配不平均、貧富差距很懸殊的時候,就會發生「女生當二奶都比嫁給村子裡的窮小子好」這樣的結果。
Getty Images
「二奶」被許多中國女性贊同,甚至成為許多國際媒體關注的重大中國社會現象。這種觀念的形成,背後一定存在社會制度、經濟上的因素。我們就此議題訪問了專精「家庭經濟學」的台灣大學經濟系駱明慶教授,請他試著用另一種角度來詮釋。

問:如何從經濟學分析的角度來看中國二奶頻仍的現象?

答:經濟學會用比較中性的角度來分析「人們為甚麼要結婚?誰跟誰結婚?」的問題。為甚麼要結婚?一定是雙方互相願意接受的情況下,結合在一起,也就是說雙方都認為結婚比不結婚來得好,而且這個對象比其他對象好。結婚可以創造比兩人都單身要好的東西,像是住在一起互相照應,可以很愉快地養育下一代等等,這就是組成家庭的好處,其中不止是跟愛情有關而已。在更傳統的社會裡頭,女生是比較沒有經濟能力的,她就可以從丈夫那兒得到幫助;而對丈夫而言,有人幫他照顧家事,養育小孩,對雙方來說都是互利。

那麼要怎麼決定對象呢?看起來好像沒甚麼系統,但是你可以想像成一群男生跟一群女生在社會上互動,彼此間考慮、觀察、蒐集資訊,最後決定選擇跟誰結婚。但是這就衍生出下一個問題,當男生與女生的人數不一致的時候,會產生兩方力量的不均等。當女生比較少的時候,男生之間就會產生競爭,男生必須有更多的優點,或是願意讓出多一些東西給女方,女生才願意跟男生結婚,例如:男方會洗衣、做菜,甚至答應以後他負責帶小孩。

 

那麼,以上所講的還只是人數上的差別。但是如果一個社會中,男生的所得差距很大,有的男生非常有錢,有錢到他有能力讓第二、第三、第四個女人願意跟他結婚,那麼就會出現類似一夫多妻的現象。也就是說,當所得分配不平均、貧富差距很懸殊的時候,就會發生「女生給有錢人家當二老婆,都比嫁給村子裡的窮小子好」這樣的結果。而現在的中國發展很不均勻,雖然法律上禁止二奶,但環境卻會造成這樣結果。再加上中國一胎化政策使然,男生比女生多出不少,也會加劇這種現象。

 

問:中國大陸所得分配情況如何?

 

答:通常所得分配我們會看「所得前20%的人或家戶的所得」是「所得後20%的人或家戶所得」的幾倍,中國大陸雖然不是最高,但是算滿高的。由於不一定各國都有家戶所得的資料,有時會以平均每人所得或和平均每人消費支出來替代。我手頭上的資料,平均每人消費最高20%與最低20%的倍數,台灣2007年是3.26倍,而中國大陸在2004年時是12.2倍。

 

但是如果要觀察大陸二奶現象,我覺得無法用20%來描述,中國沿海省分發展快速,其所得增加與中西部那些人相比,差距非常大,如果中西部的女性移動到沿海容易的話,這方面我不太瞭解,但如果是這樣,那潛在可變二奶的人數就會增加更多。所以可能不是觀察20%,而要觀察前5%或10%的人會比較準確。你可以去觀察看看包二奶的都是哪些人,很明顯的都是突然暴發起來的人居多,高幹、高官……當然還包括台商也貢獻不少。

 

願意當二奶的女生,事實上是損失掉她家庭生活,或是一般正常婚姻裡正面的東西,當女生願意把這些東西拋棄,她必然要用其他東西做補償,這個東西就是錢,沒有二奶不是看到錢的。那麼在這種超大的貧富差距下,一個超級有錢的富人就有能力包很多二奶,而這些二奶也會是自願的。

專訪台大經濟系教授駱明慶 從家庭經濟學看二奶行為


第59期
2010年4月1日
採訪⊙李唐峰、鄭少凡 整理⊙李唐峰

當所得分配不平均、貧富差距很懸殊的時候,就會發生「女生當二奶都比嫁給村子裡的窮小子好」這樣的結果。
Getty Images
問:很多國家都是從窮變成有錢,為甚麼中國大陸這麼特殊?

答:當然很多國家都是從窮變有錢,它貧富差距這麼嚴重可能跟它在短時間內非常高的成長有關。但還有另一方面的問題,中國目前的資本主義市場在制度化方面非常不健全。

資本主義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元素:要有規則。有規則,大家才有辦法在規則範圍中盡自己所能地去賺錢,而且這些活動是必須有生產性的。所以大部分西方國家在法律制度方面的建立與穩固,對資本主義市場是非常重要的,長期以來已經建立起一套可長可久的制度。而中國大陸的問題是,它從一個社會主義制度轉變,突然間「通通都不管了,賺錢就好」,可是它這個賺錢的方法是沒有規範的,你看現在這麼多假的、黑心的東西,就是這樣子造成的。

中國根本沒有建立私有財產權的觀念,你看它的企業,跟我們看到西方標準的企業是不一樣的,中國的公司背後有中國政府的影響力在裡面。在台灣我們就可以想像官商勾結會造成甚麼問題,但是當你把台灣的情況乘以50倍,政府手上必然有很多權力,那一定有人用權力去換錢,不換錢才怪(笑)。所以,中國之所以有這麼嚴重的所得分配不均,跟這部分有很大的關係。

 

問:如果中國經濟持續成長下去,讓全體人民所得提高,會不會就改善了中國二奶的問題?

 

答:平均所得提高,但是差距不見得會縮小。目前大概沒有人認為中國未來貧富差距有改善的可能性。通常要讓差距縮小,需要政府介入並做一些措施,我不知道這些中國政府有沒有在做,但是照目前情況,整體窮人所得可能會增加,但是增加的速度如果沒有富人增加的快的話,二奶現象就會越來越多。

 

就我的觀察,我看不出來有錢人財富增加的速度會慢下來,因為就像我剛才講的,現在的中國,有錢人就是持續不斷地用他的資源,滾更多的錢出來,像是透過政商關係去賺更多的錢中國沒有資本主義健全的制度,也沒有好的監督系統,所以短時間暴發起來的人應該都有不錯的政商關係

 

你去觀察就會知道,當中國每次弊案被揭發出來,你都可以問一個問題:「為甚麼這個案子會被拿出來辦?」通常就是因為政治鬥爭,都是人治造成的

 

問:剛剛談的是經濟的角度,現在想請教關於價值觀的層面。在中國目前快速的經濟成長下,一些女生透過當二奶去攀附到金錢、地位,會不會導致越來越多的女孩透過這方法來生活,讓整個中國社會的價值觀被扭曲?

 

答:中國發展的這個狀況看起來,二奶現象可以合理解釋。但是你說,會不會有更多人去當二奶,這我沒辦法預測,是人會越來越多,還是本來就這麼多,數量我沒有資料可以回答。

 

當然,價值觀也是會受到環境影響,只是比較慢,而時間拉長當然有改變的可能性。當你的同儕、鄰居們,都在做這種事(當二奶,或是養二奶),你就會覺得做這個事情沒有甚麼大不了的。當二奶或養二奶的負面因素就是人們的觀感嘛,當社會上越來越多人認同、做這樣的事,你會去這麼做的進入障礙也會變少。這方面可能還需要確實的證據來佐證。

-----------------------

318學潮+台灣大學社會系教授藍佩嘉+台大社會系教授簡妤儒+台灣大學法律系副教授陳妙芬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MFazZF

-------------------

------------------------------------------------------------

誰有資格上台大?──我沒有拿到諾貝爾獎,我只開了一家倒掉的小店
www.cw.com.tw查看原始檔
台灣總是很講究公平,在進入大學的這件事情上面。48 級分進台大的繁星計畫,又再次攻佔輿論版面。

一分不可以差池,所以我沒有唸過台大,畢竟差太多,絕對不是一兩分的差距。

後來我到了芝加哥大學,可是......不要說托福,我連多益都沒有考過,我沒有考過任何一個英文考試。這並不是在誇耀自己,而是申請的過程,提出的證明,並沒有比考試輕鬆簡單。

芝加哥大學是美國的名校之一,超級名校。

我在這裡遇到的人們,各個聰明、多才多藝又心地善良。台灣來的,幾乎都是──女生,北一女、台大、芝加哥;男生,建中、台大、芝加哥。然後,音樂、藝術、電影、運動......,甚至是煮飯,什麼都全方面到位的十項全能。

而我是從後門的小縫中溜了進來。

是的,他們給了我一個大開眼界的機會,即使後來我去賣了奶茶,即使後來我做了跟這間研究室一點都不相關的事情。

但是在這個自由主義的殿堂裡,這一段日子是我人生中最寶貴的時光。

我的教授告訴我,他們選擇我進來,是因為覺得我對於世界有很大的想像力,為了這個想像,我可以是個很勇敢的人。這是芝加哥大學的價值,我是個適合未來出去後,宣揚這個價值與精神的學生,因此他可以暫時不計較我的英文。(雖然聽起來像官話,但是我一直深信不疑)

而相對的,芝加哥大學是全美國出產最多諾貝爾獎得主的前三名大學,它用力在培育未來的諾貝爾獎新星,教授們當然知道,即使傾全校之力,我永遠都不可能得到諾貝爾獎。

只是當挑選完各方面都是菁英的學生們後,他們留了一個位置給我,他們覺得我有可能、有機會可以實踐這座自由主義堡壘的價值,在任何一個可能的地方。我相信 48 級分的弟弟,一定也有除了成績之外的特質。

我承認,學校的確可能看走眼,也許終其一生,我們終將只能拿這個學歷來說嘴罷了!

但芝加哥大學用全部的精神告訴我,對於世界,除了想像力,更需要即使被嘲笑、即使不被理解,即使很孤獨,都要用著一切的可能去實踐心中的理想。拿諾貝爾獎的過程如此,在其他任何一條未來的道路上都是如此。

這些,會是我一輩子永遠的資產。

這裡的人,從來不會告訴我,你怎麼去賣奶茶?你為什麼浪費國家資源?你為什麼不好好做研究?或是你這麼不優秀,怎麼可以進來?

無論在未來任何位置上,我只要帶著芝加哥大學給我的精神,「永遠在別人說你不可能做到時,微笑地保持對世界的想像力與實踐它的勇氣」,就沒有浪費。

人生從來就不是一分、兩分就可以劃定的價值,大學教育也不應該是。

大學應該是發展自己特色的場域,學生選學校,學校也在選擇學生,除了成績,更多的是特質。

我並沒有說成績不重要,就我一路上認識的人們,成績好、能力好是正相關者絕對是大多數。但成績不好,不代表就該否定他的特質,也不代表就不該進入名校,應該在於這些名校,到底需要什麼特質的學生,是成績好、是吃苦耐勞、是天資聰穎還是十項全能,每間名校都不一樣,也不必須一樣。

本期的《天下雜誌》做了繁星計畫十週年的專題,並訪問了這位 48 級分上了台大的弟弟,他在影片中說了一句話,其實我很難過。

「進了台大後,我會很努力,我會證明我跟他們沒有不同。」

不,你很不同。

你有不一樣的特質,才會進入台大,不然參加繁星計畫的人也很多,50、60 級分的人多有,你要相信自己很不同。

下一個世代,你要夠不同、你要夠獨特。

我們不是規格化的商品,大學也不應該要把我們教育成一模一樣的商品。

請努力發展你的不同,請努力創造屬於你的獨特。

至於批評他成績不夠好,進了名校,是不是就無法畢業或是程度跟不上其他人──人生這麼困難,也不是非得智商 180 才能活下去,一兩分的差距,又能夠代表些什麼?生命一定會找到出口。

我離開了芝加哥的校園後,在華府開了一家小店,後來拆了夥,回到台灣,又再準備下一次的創業雖然我沒有拿到諾貝爾獎,此生也不會拿到。20 年後,我會看著電視、拿著雜誌,跟著身邊的人說,「嘿,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是我同學耶。」,但我一輩子都會走在芝加哥大學給我的道路上

「對於世界,除了想像力,更需要即使被嘲笑、即使不被理解,即使很孤獨,都要有用著一切的可能去實踐心中理想的勇氣。」


 藍佩嘉/駱明慶/進入台大你就賺了168萬元/《誰是台大學生?性別、省籍和城鄉差異》一九八二到二○○○年間台大學生來源的研究中就指出,有五十七.六%的台大學生來自雙北地區,而苗栗、嘉義、花蓮、新竹、台東五個縣的比率都低於一%。事隔十四年,駱教授的研究依然有效,更成了穩定趨勢。繁星計畫,希望讓偏鄉弱勢的學生進入「明星大學」,但依然無法改變由都會地區包辦的結構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S8hx17


 

2017年08月08日12:04      

106年考試入學分發今天放榜,台大統計,今年招生名額1690人,共取1733人(含外加43人),沒有缺額,錄取台大前三名學校為建中255人最多,其次是北一女中191人、師大附中111人,且今年錄取生來自6都的比例高達85.8%,凸顯城鄉差距問題。

台大副教務長張耀文指出,去年台大共錄取1800人,今年錄取1733人,前三名學校仍和去年一樣不變,其中第一名還是建中,今年共有255人,較去年261人減少6人,其次北一女191人,較去年減少7人,另外師大附中今年111人,較去年減少13人。

此外,張耀文表示,今年透過分發入學錄取台大的考生當中,來自6都比例高達85.8%,主因是6都人口多,也吸引其他縣市較優秀學生前往就讀,導致來自6都的台大錄取生比例較高。(許敏溶/台北報導) 


 

數字告訴你,誰有資格上台大?)

兩個孩子指考命運為何大不同?100秒告訴你|天下雜誌
www.cw.com.tw查看原始檔
台大與清大針對入學方式對槓,再度引發多元入學與考試分發哪種才「公平」的爭論。考試分發真的比較公平、也最能促進階級流動嗎?從數據上來看恐怕並非如此。
根據教育部統計,透過考試分發進入台大的學生,有超過50%的居住地家庭所得集中在全國前10%。反觀僅有8.8%的低收入戶學生,能透過考試分發進入頂尖大學,剩餘超過七成的低收學生皆進入私校。相較其他入學管道,可以發現考試分發並未有利弱勢族群向上流動。(延伸閱讀:數字告訴你,誰有資格上台大?)
為什麼如今的升學制度,多半仍對「富孩子」較有利?在一片吹捧榜首的報導中,我們時常忽略在努力和天賦之外,「資本差距」所造成的起跑點不平等。透過以下幾個真實案例,可以看到不同的家庭資源,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
中產階級家庭:多元發展、培養創造力
兒子現就讀台大材料系的吳媽媽,反映的是中產階級父母的教養典型,在看似放任孩子、培養獨立人格的背後,處處其實是用心栽培的痕跡。
從兒子還在嬰幼兒時期,吳媽媽就相當注重「晚安時間」,在兒子睡前放下手邊的所有工作,專心陪伴孩子玩耍至少一小時。
根據哈佛大學教授普特南撰寫的《階級世代》一書,對孩子全神貫注,是其在成長中的重要資源,每日對孩子撥出60分鐘的「特別時間」,能夠訓練孩子的專注力,讓孩子日後表現得更好。
中產階級的另一項教養風格是追求多元發展,而不只是獨尊智育。吳媽媽說,自己從未要求過兒子的成績,反而會精心為他安排各種不同的休閒活動,如棒球營、美國遊學、全家週末去賞鳥,甚至還會陪兒子一同去網咖。從英文到滑雪,吳媽媽堅持不管任何活動,在最開始的階段,一定要有最專業的師資帶領,所以她會先打聽好所有相關資訊,希望在老師系統化的指導下,讓孩子建立自信的正向循環。
中產階級家庭較常為子女安排各種休閒活動,建立孩子的正向循環。(邱方廷攝)
吳媽媽也常在生活中,對孩子機會教育。像是會要求孩子,在全家出國自助旅行前,去安排行程的大小事,自己再跟孩子討論不同執行方式的優缺點,她希望透過這樣的日常實踐,讓兒子學會表達自己的獨立觀點,並學習組織任務。
相較於勞工階級的父母期待孩子「守規矩」,中產階級的父母則以「創造力」為優先,在台大社會系教授藍佩嘉的研究《做父母、做階級:親職敘事、教養實作與階級不平等》中,形容這樣的互動模式有助於促進孩子的認知能力,以及培養專業白領的工作態度
工農階級家庭:資訊匱乏、沒錢學才藝
在台灣的另一端,屏東縣佳冬高農的孩子,卻是在另一種教養風格下長大。
佳冬高農老師劉育勳表示,因為學生的父母多半從事農業,作息都要順應作業時間,無法像一般上班族的父母配合孩子的上學時間,所以孩子都是在放任的方式下成長。也因為農作忙碌、通勤成本高的緣故,父母也鮮少會參與孩子的學校活動,對這些父母來說,中產階級那套「精心規劃」的教養風格,有現實的門檻。
在時間與金錢等各項資本都相對缺乏的情況下,勞工家庭發展出另一套教養方式。
在藍佩嘉的研究中,根據追求階級流動與否,可分為「順應自然造化」和「培養階級流動力」兩種策略。在採訪過程裡,從晶晶(化名)和黃羅生的回答中,可看出兩種策略的影響。
就讀佳冬高農的晶晶,父母早早就離異,擔任鐵工的父親採取的是「順應自然造化」策略。從小就對音樂有相當興趣的她,卻無法像中產階級的孩子一般,由父母花錢送去才藝班學習。晶晶坦言,自己曾幾次向父親提出學鋼琴的要求,但父親卻認為智育以外的栽培「沒必要」,額外的活動相當浪費錢,所以晶晶的休閒活動都以看網路和電視為主。但根據哈佛大學教授普特南的《階級世代》研究,課外活動能培養孩子的自尊心、增強學習動機、建立良好的工作習慣,這些都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隱形資產。
父親對晶晶的未來沒有任何期望,總認為上天自然有其安排,所以不願意擔任引導她的角色,此在表面上看來,雖同樣追求孩子「自然成長」,但實行方式卻與中產階級大不相同;而擔任晶晶主要照顧者的祖母在她有疑惑時,也僅能以「這些我都不懂啦」來回應,使得隔代教養下的她常感到茫然與孤獨,「有時候會很希望自己是被期待的,但我常常不知道該怎麼辦,就覺得人生好像暫停了,」晶晶說。
忙碌的台灣父母,經常把教養責任「外包」給補習班。(劉國泰攝)
台大政治學系及社會學系雙學士畢業的黃羅生,則描繪了「培養階級流動力」的教養樣貌。出身自工人階級的父母,選擇將教育工作長期外包給補習班,並且搬家到教育資源相對豐富的台中。為了賺取小孩的學費,黃羅生的父親花很多時間在加班上,常常清早六、七點就出門,直到晚上八、九點才回家。
黃羅生坦言,在升學主義下,補習往往是勞工階級家庭認為,最能快速促進階級流動的方式。「但有時候資訊的缺乏,才是孩子發展差異的關鍵,」黃羅生表示,勞工階級的家庭往往因為經濟與時間的匱乏,以及缺乏相關的人脈管道,往往難以去深入了解當下的升學制度,連帶因為沒有建立有價值的弱連結,而不能如中產階級家庭般,提早為孩子擬定策略、做準備。
「我不會說天賦跟努力就能成功,像我這樣能夠成功扭轉的例子是少數,」黃羅生說。
教育制度偏向中產階級,忽略階級差異
學校的教學方式也對勞工家庭較不利。輔仁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石易平在受訪時表示,現在的教育制度是以中產階級為設計中心,學校強調孩子跟父母一同實作的能力,卻忽略了不是每個家庭都有時間、金錢來達到要求,顯現了學校往往預設家庭中有照顧者能夠專職陪伴孩子,或是父母都是朝九晚五的固定工時,而罔顧了不同勞動者的處境。
「就像現在許多孩子的暑假作業,會要求跟家人一起做家事、做美勞,但勞動階級的家長可能根本就沒有辦法,來與孩子好好共同完成,」石易平說。對身處次級勞動力市場的父母來說,必須以時間來換取金錢,所以常常需要兼職、加班、輪班,漫長的工時往往會侷限家庭時間,也遑論實現中產階級那樣需要大量精力投入的教養方式。
石易平也表示,教育系統的功能不應該由補習班來支撐,但台灣的情況卻是「兩者缺一不可」,讓沒有進入補習班的孩子跟不上課程進度。
例如許多中產階級的孩子早就在外頭補過英文,部份學校老師也習以為常,預設大家已經都學過了,而在基礎的地方簡單帶過,連帶使得沒錢補習的孩子,在英文學習上與同儕形成更大落差。
學校資源不均,深化階級落差
藍佩嘉認為,考試並非最公平的方式,社會卻有種迷思,以為「聯考才是公平的,應該恢復聯考」。這樣的觀點忽略了考試是「形式公平」,教育機會均等追求的卻是「立足點」的平等,「我們不能只看到分數的結果,卻沒看到前端因為資源造成的學習落差,」藍佩嘉說。
弱勢學生考進私立大學的比率較高,但台灣私校品質卻參差不齊。圖為已停招的永達技術學院。(黃明堂攝)
資源的重分配,是亟待解決的問題。根據「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等資料,當前的大學招考方式,對家庭社經資源多的學生有利。而弔詭的是資源多的學生,考進公立大學的比率,遠高於家庭社經資源少的學生,但政府教育預算的規劃,卻是公立大學遠比私立大學豐厚,這使得原本就處於弱勢的學生更加辛苦,要花大錢才能得到一張文憑。
藍佩嘉指出,家庭的資源差距難以弭平,但台灣最大問題在於學校不但沒有縮短落差,反而因公私立大學預算分配不均,更加劇了原本階級僵化的現象。身背助學貸款的弱勢學生,不僅畢業即扛下沉重債務,學歷可能還不被社會肯定。
養育一個孩子,需要全社會的力量
NGO組織「為台灣而教」(Teach For Taiwan)行銷企劃組組長張維芳表示,最重要的是如何讓不同領域的人才關注教育議題,並透過合作來發揮長期影響力。因此Teach For Taiwan招募青年教師進入偏鄉,並在兩年計劃期滿之後,回歸到台灣各處,在不同領域共同發聲,成為改善教育不平等的推動者。
偏鄉地區的孩子,需要更多資源的挹注。圖為花蓮縣公益二手商店五味屋。(黃明堂攝)
體制內力量帶來的改變,超乎想像。張維芳說,曾有一個學生阿為認為自己「爸爸車禍、沒有媽媽,除了輟學賺錢,還有什麼選擇?」所幸阿為的老師努力替他尋找各種幫助,還鼓勵阿為回到校園,朝繪畫精進,畢業時阿為不僅得了全國繪畫大獎,還寫了卡片告訴老師:「謝謝老師對我有盼望。」
「非洲有一句諺語,養育一個孩子,需要全村的力量,」張維芳表示,解方不是讓每一個孩子都變成升學主義下的勝利者,真正的平等是讓教育系統陪伴弱勢的孩子成長,提供更豐富的資訊,讓孩子有機會做多元的決定,不要因為沒有資源,就被迫選擇了現實安排好的路,而喪失了選擇。(責任編輯:洪家寧)


 

中產階級的萎縮是事實,但不見得是「患不均」到底中產階級是不是全面萎縮,造成嚴重貧富不均?
www.peoplenews.tw查看原始檔
全球金融風暴以來,全球中產階級萎縮的態勢更加嚴峻,在中東北非引起了「阿拉伯之春」,回到美國,則引發「佔領華爾街」運動,宣稱社會分配不均,成為「1%與99%」的對立。在日本,大前研一於2006年發表中譯為《M型社會》的一書,原本日文標題意思為「中產階級下層的衝擊」,也是提出中產階級萎縮的觀察。
到底中產階級是不是全面萎縮,造成嚴重貧富不均?
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對「中產階級」的定義是,收入在中位數收入的2/3到2倍之間者,稱為中產階級,2倍到3倍之間為中上階級,3倍以上為上層階級。皮尤研究中心在2015年時針對美國的研究報告顯示,中產階級所佔的比例的確下降,所謂的「1%」,其收入成長的確較其他人更快,但這不必然代表整體來說貧富不均更嚴重,因為消失的中產階級中,雖然難免有部分是往下落到下層階級,但是更大比例是提升到上層階級,因此就整個社會的總體財富分布情況來說,其實反而是更加平均。
1971年,美國中產階級占人口比例為61%,到2015年,只剩下50%,由此看來中產階級確實萎縮了11%,不過,減少的中產階級到底到哪去了?下層階級只增加4%,中下階級則不變,中上層階級增加了2%,而上層階級則增加了5%,也就是說,減少的中產階級並非都落居下層,相反的,反而是「向上提升」者較多
傳統認為,強勢的白人族裔日漸佔據中上階層,若只看傳統白人族裔的確是如此,因為白人在中上與上層階級的比例,從1971年的16%,提升到2015年的25%,但是,其他族群也一樣提升,亞裔從22%提升到28%,非裔從5%提升到12%,連最晚加入美國,處於經濟底層最底層的西語裔,也從8%提升到10%。
也就是說,中產階級富有化而往上發展,在美國是跨族群的現象。其中部分原因來自於人口老化,因為經年累積的知識經驗人脈使得收入提高,另一方面美國的退休機制將相當程度的社會財富轉移到老人身上,不僅減少了老人窮困比例,也使得有錢老人越來越有錢。
婦女勞動參與率提升,使得雙薪家庭增加,也是推動這個趨勢的原因之一,雙薪使得家庭能更快速累積財富,皮尤研究中心發現幾乎所有升上上層階級者都是已婚者,相對地,大多數往下落到下層階級的,都是未婚男性,雖然大體來說,未婚男性的經濟情況仍優於未婚女性。
從中產階級的升降狀態因應財富分配問題
皮尤研究中心的報告顯示,中產階級的確正在萎縮,但是,即使如此仍然佔了一半,至少就美國來說「M型社會」的想像並非事實。而減少的中產階級,多數是「力爭上游」成為中上與上層階級,而且這個情況不分族群,只有少數才是往下落到中下與下層階級。總體來說,美國的財富分布是更平均了,從過去極少富人、一大群中產,變成有更多人可分享財富。
對執政者來說,了解這樣的趨勢很重要,過去世界各國不論稅制、退休金制度,甚至人口與教育政策,都是因應絕大多數人民為中產的社會,基於類似日本所謂「一億總中流」的概念而打造,這樣的概念到現在因中產多數階層提升少數下降,使財富分配狀況更為均化的年代,必定會出現重大問題,政策必須跟隨因應。
新的分布方式對民情的判斷也會發生影響,例如中上階級增加,導致高級餐廳家家爆滿,但並不代表底層經濟狀況很好,執政者在規劃相關施政藍圖時,需要仰賴更為頻繁的準確普查來確實了解社會狀況,而非憑著過去的概念行事,否則將陷入盲人騎瞎馬的危險情況。


 

台大對槓清大:多元入學生沒有比較好!
www.cw.com.tw查看原始檔
大學指考放榜前夕,台大丟出震撼彈。
台大公布其針對大學考招制度的研究指出,在控制學測成績的變因下,學測成績相當的學生,申請入學學生的學業成績並沒有比考試入學學生還要優異,認為過去由清大主導的大學招聯會所公布的數據有誤,無疑再次掀起了考招制度混戰。
早在去年,招聯會就根據100年到103年共4個學年度、65所大學、43萬筆的學測考生資料,分析這些學生入學後的表現。招聯會的研究指出,在就學穩定度(休學率、退學率、轉系比例)的表現上,指考分發的學生表現比繁星生推薦與申請入學較差,退學比例甚至是繁星生的3倍。
招聯會也進一步針對學業成績做研究,包括系排名前5%、二一比例及學業平均百分比做統計。攤開數據,繁星生得書卷獎比例也比考試分發的學生來得更高,比例高達將近2倍。
反觀台大則是以96年至103年的台大入學生作為研究樣本,控制學測成績變因,比較3萬筆學生在大一和大二的平均成績,指出考試入學管道進入台大後,在微積分、物理和化學等基礎科目表現,優於學測成績相當的申請入學學生,與大學招聯會的結論不同。
但清大教務長、招聯會執行祕書戴念華告訴《天下》記者,目前台大並未公布詳細的研究方法與數據報告,而且母體侷限在台大學生,比較的結果台大只針對學業成績,也沒有進一步比較就學穩定度,無法代表全台的學生狀況。
多元入學便宜了有錢人?
事實上,去年台大經濟系教授駱明慶就發表過《誰是台大學生2.0》版本的研究,探討多元入學制度的影響,突顯了繁星計劃實施後對明星學校、明星學區有分散的效果,台大學生來自雙北的機率也有降低趨勢,成為學生來源多元化的證明。
今年3月,同樣是考招制度鬧得沸沸揚揚之際,台大經濟系也曾舉辦校務資料與高等教育工作坊,利用各校運用校務資料庫做的研究,討論與分析頂大學生組成的差異,以及透過不同多元入學管道錄取的學生,在入學後學習行為和表現的差異。參與的學校包括台大、中山、北大、清大、政大、中央、世新和東吳等校。
在政大的研究中,學業成績不及格比例較高的也是透過考試分發入學的學生,而且也指出,多元入學管道的擴張,實際上讓許多中低社經地位家庭學生的入學機會增加,也有利非明星高中的學生入學。
台北大學社會系系主任陳婉琪則分析,台北大學各入學管道學生學測分數以及各學期總成績的百分等級,也可以看出繁星入學的學生雖然一開始學測分數最低,但入學後總成績百分等級卻遠高於指考分發入學與個人申請管道的學生。
中山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葉高華也在研討會中提出分析報告,指出容易透過繁星進入中山大學的學生特質來自偏鄉地區、父母社經地位也相對較低,這結果也等於反駁認為多元入學管道「便宜了地方有錢人」的假設。
從頂尖大學到私立大學,各校展現的成果幾乎都有共同點,就是繁星的確讓大學學生的來源更多元,與駱明慶在台大的研究不謀而合。有的學校也檢視不同升學管道進入大學的學生表現,也發現過去常被詬病是低分高就的繁星學生表現,並不輸指考或個人申請的學生。
從過去一試定終身的時代,到繁星推薦、申請入學、考試分發、特殊選才與弱勢申請等多元的管道,「重點還是如何透過多元入學與招生專業化,推動各校做研究,讓各校選到最適合自己學校的學生,適性揚才,」戴念華語重心長。
《天下》去年7月推出封面故事「誰有資格上台大」,就是希望打破「一試定終身,用考試決定人才」的迷思,從國際到台灣,全方位評估未來人才,已是不可擋的趨勢。(責任編輯:李郁欣)

 


階級世代:再努力都無法翻身?窮小孩與富小孩的機會從來都不平等!向上流動與無法翻身的生命故事
www.bituzi.com查看原始檔
最近讀了一本蠻有意思的書,這是2016年出的, 
最近花了點時間看完...

2017-07-10_144740  
這本書名原為: 
「OUR KIDS 
THE AMERICAN DREAM IN CRISIS」
中文翻譯為:「階級世代」 
出版社用斗大的字體, 
在書的外皮打上《再努力都沒用,從小就無法翻身的世代》
不可否認,這樣確實比較聳動, 
也讓人想一探究竟。
回到台灣,我們可以看到, 
根據財政資料中心公布資料顯示, 
2015年綜合所得總額20分位申報統計, 
最高分位與最低分位差距倍數約為100倍, 
而與前一年度差距倍數111倍相比略為減少。
最富有20%的平均家戶所得為246.2萬元、 
最貧窮20%的平均家戶所得為18.4萬元, 
最高分位與最低分位差距倍數約為13.32倍。
媒體每個月都在放送類似的新聞, 
彷彿讓大家更感絕望。 
上下階層的流動越來越困難
本書作者羅伯特普特南(Robert D. Putnam) 
用各項統計數據資料與訪談故事, 
驗證過去這數十年來, 
美國的財富分配,以及富人利用教育資源繼續鞏固下一代的優勢。
其實不只是台灣有上下階層難以流動的情況, 
美國更是如此...
過往的「美國夢」, 
是一種相信只要經過努力不懈的奮鬥, 
便能在美國獲得更好生活的信仰, 
也就是人們通過自己的工作勤奮、勇氣、創意、和決心邁向富裕, 
而非依賴於特定的社會階級和他人的援助。
不過作者發現, 
相較於1950年代,現在窮人跟富人的隔離越來越嚴重, 
富人集中在豪宅區,窮人集中在貧民窟。 
日常生活中人們越來越難接觸到與自己不同階級的人, 
此外,兩者的家庭給予的機會也不平等, 
中上階級的父母更有時間陪伴小孩, 
給予刺激,培養孩子的認知與非認知技巧。
但是窮人家的孩子,時常要面對家庭的崩解, 
或者隔代教養的環境長大。
不同於一般的研究只呈現冰冷的數據資料, 
本書著重不同孩子的成長過程, 
訪問了各種生命故事, 
用這樣的方式跟讀者說明: 
家庭環境、教養方式、學校、社區、社會資本的差異, 
如何影響各階層孩子的流動機會。
在台灣來看,「學區宅」或許就是這樣的代表, 
為什麼學區宅高價不墬? 
明星國中或者高中常常是熱門的焦點, 
是因為學校老師特別會教? 
還是因為學生群本來的資質就比較高? 
或者根本是一群較為類似社會地位的人, 
為了孩子才形成的一種「教育壟斷」?
之前也有研究顯示, 
台大學生幾乎都住在台北市大安區, 
而有將近一半來自雙北地區; 
台大學生認為雙北教育資源豐富,才會導致這樣的結果。 
其中大安區普遍社經地位高,考上台大也相對有優勢。 
台大生來自哪?研究:北市大安區最多 
這項台灣的研究,與本書中的論點不謀而合。 
窮人家庭不容許出錯,富人家庭容錯率較高
在貧窮的家庭,從小安全感較低(特別在治安不好的貧民區), 
因為要隨時注意有沒有危機,注意力容易分散, 
而生活壓力對大腦的法則有負面的影響。 
當有多的資源時,多用來休閒娛樂。
而富人的家庭資源多用在學習, 
環境中因父母關係、或許多課外活動都很容易遇到可效法的對象, 
也很容易得知升學的管道和求職的規則。
舉個例: 
倘若做個小生意資金需要100萬,(現在門檻會越來越高) 
出身貧困家庭的孩子, 
可能光存到這100萬就花了5年的時間,(每個月還要給家中孝親費存錢緩慢) 
而創業並不保證一次成功呀! 
如果失敗了,是否要再挑戰第二次?
但出身富有家庭的孩子, 
如果失敗第一次,可以第二次或者第三次, 
由於家中的資源較多,當失敗次數累積經驗多了, 
成功的那次也近了...
但貧困孩子可能光第二次或第三次創業就已經後繼無力。 
論能力值,也許「極端出色」的窮孩子依舊可以翻身, 
不過如果只是「普通出色」的窮孩子, 
可能就翻不上去了。
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富二代在講自己是白手起家時, 
會遭受網友或年輕人一片砲轟的原因, 
如果不是那樣的家庭給你數百萬甚至數千萬的資金去「試錯」, 
你如何能成功?
當然有些部分偏激言論,我們可以不予理會, 
畢竟確實還是有部分富二代認真作事業, 
而且也不會譁眾取寵, 
創業十幾次失敗甚至敗光家產的案例也不是沒有。
所以我們一味的認為出身在富人家庭=創業必定成功 
這就偏離了本書的意義。 
只能說富人的孩子機會真的比較多,名符其實。 
別人總是貴人較多?而我總遇不到貴人?
不知道你們會不會常常聽到這句話, 
那就是「那個XXX會成功,還不是因為有貴人」, 
「如果不是因為某某人拉拔,她也不會成功!」 
根據本書作者的實證調查, 
富人家庭的孩子確實容易繼承父母的人脈, 
而且即便不小心掉入下個階層, 
也因為有人幫助。(不管是各項資源、或借錢) 
所以又東山再起...
但是中低階層的孩子就沒這麼幸運了, 
在M型化社會結構下, 
如果你從中產階級不小心掉入貧困區, 
你要重新拉回上層, 
可能要花上數十年才有機會。 
(努力工作+克勤克儉)
甚至必須被迫去追逐高風險高報酬的事情。 
(書中有提到販毒或加入黑幫)
其實我的見解是這樣: 
周圍時時刻刻都有貴人, 
但是你要有「被利用的價值」, 
中文當中,任何人聽到「被利用」這三字, 
感覺都是比較負面的。
資本主義中, 
你如果不能推出市場需要的產品, 
那你就要拿出市場所需要的服務。
如果你是有特別的專長, 
例如:業務能力、管理能力、寫程式軟實力。
一味的追求人脈,不如追求自身的專業能力。 
這些能力會讓你慢慢的遇到更多的人脈, 
反而人脈會來找你...
書中提到,窮人的社交圈還是有遇到貴人的機會, 
但由於小時候的錯誤觀念,讓他們不敢追求, 
甚至選擇放棄機會。
這時又回到了舊有的思維, 
還是留在同樣的階層當中。 
事後再感到懊悔已來不及了.. 
結論
因為網路與全球化的普及,財富流動的速度加快, 
中產階級依舊逐漸減少, 
在上層的人,會藉由教育去鞏固他們的護城河, 
所以教育資源對於下一代非常重要。
前幾天瑞普萊坊發表2017年「財富報告」, 
2016年全球資產(不含房地產)有3000萬美元的富豪達19.3萬人, 
他們偏好的投資是金融商品和不動產。
2016年台灣富豪人數為1,676人,排名全球第23,年增5%, 
成長率勝全球水準, 
但人數僅佔全球所有富豪人數0.8%,不到1%, 
其中有84%住在台北市,平均每10萬人就有6位富豪。 
台灣身價10億富豪1,676人,逾8成住北市 
台灣富豪在各種投資的優先考量因素略顯保守, 
前3名分別為「財富保存」、「繼承安排」、「稅務規劃」, 
但在「投資的多樣性」、「創新投資」的重要性遠落後全球平均。
教育還能不能扭轉階層? 
如果有孩子,或者正要準備生孩子的讀者, 
這本書值得您閱讀。
本週文章還喜歡嗎? 
期盼對每位讀者都有幫助,謝謝你們的支持。 
請分享給你的朋友閱讀,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向上翻轉! 
貧富差距的擴大是全球都面臨的問題,本書作者認為要解決窮孩子的困境,應該將所有的孩子都視為「我們的孩子」,以集體的力量來養育。否則機會不平等將同時危害到經濟成長與民主效能,導致付出更大的社會成本。


台大18校友年薪大比拚!兩行業相差110萬 他嘆:後悔沒選這個系
台大18校友年薪大比拚!兩行業相差110萬 他嘆:後悔沒選這個系 | 蘋果新聞網 | 蘋果日報 https://bit.ly/3d8CImK
台灣大學校門口。資料照片
進入名校就等於高薪嗎?台灣普遍上都有學歷迷思,認為從名校畢業較易就業、起薪較高,一名台大畢業兩年的網友就在網路公布他所進行的調查,列出身邊18名朋友的年薪,讓大家看看「台大畢的朋友待遇如何」。
該名網友在網站Dcard發文表示,自己畢業2年,目前工作已滿1年,年薪約40萬元。他聯絡了身邊台大畢業的朋友,統計18人的年薪,發現能在畢業不久年薪破百萬的,只有「電資醫牙」電機、資工、醫學和牙醫等系,且二三類組薪資普遍高於一類組。「老實說蠻後悔不是選電資醫牙的,身邊朋友破百萬的只有他們。」
根據該名網友的身邊統計資料,國文系畢業當編輯年薪約40萬元、獸醫系當牧場獸醫45萬元、外文系當國外業務50萬元、國企碩擔任專案管理50萬、護理系當護理師55萬元、會計系當會計和物治系當物理治療師60萬元,機械碩擔任工程師則有60-90萬不等。至於破百萬的朋友,是擔任牙醫、程式或研發工程師和醫師。
最高的是醫師150萬,與最低的編輯40萬,相差了110萬。
網友列出身邊台大友人畢業後的年薪,其中醫學系最高150萬元,國文系畢業當編輯年薪40萬元最低。翻攝自Dcard
網友列出身邊台大友人畢業後的年薪,其中醫學系最高150萬元,國文系畢業當編輯年薪40萬元最低。翻攝自Dcard
不少網友看了嘆「算蠻寫實的」,另有人則表示自己工作5年、換3工作,「身邊有英國商碩、中山理工碩、東華理工碩、中興、師大理工學士,今年年薪大概都是30萬。」原PO則安慰「我也才剛過40萬,一起加油。」
另有不少人驚訝「護理竟然這麼低」、「獸醫這麼慘的嗎?」發文網友也解釋,獸醫算是一個起薪低,但年資會漸漸把薪水補上的科系,「起薪大約35k左右吧,天花板大概在70k左右。」不過也有人認為發文網友的同學們可能都太謙虛了,「認真覺得原po朋友可能都低報了,不然就是我朋友可能都去了加班加到滿的公司。」(即時新聞中心/綜合報導)台大18校友年薪大比拚!兩行業相差110萬 他嘆:後悔沒選這個系 | 蘋果新聞網 | 蘋果日報 https://bit.ly/3d8CImK

NW6RS2DPRNF3DOTQ6L3RY3LVSU


半導體平均月薪為49,859元-台積電,平均月薪51,442元-平均月薪高過產業49,859元的公司依序有聯發科的84,785元、晨星83,035元、聯詠79,755元、瑞昱71,847元、台灣美光56,413元、台積電以及聯電51,431元;高過平均年薪 851,464元的公司則有晨星、聯發科、聯詠、瑞昱、台積電以及世界先進 https://is.gd/FGwVNy

BB19OtaU


同學上高分大學!他怒批「繁星垃圾體制」 網轟:至少態度拿出來
同學上高分大學!他怒批「繁星垃圾體制」 網轟:至少態度拿出來 | ETtoday生活新聞 | ETtoday新聞雲 https://bit.ly/31A6KuS
記者黃可昀/綜合報導
為了平衡城鄉的教育資源差距,讓非城市學生也有機會進入頂尖大學,於是設計了「繁星」升學制度,但這項體制並非所有學生都認同,一名男同學就抱怨,學校一堆人學測考得比他差,卻可以透過繁星計畫上更高分的學校,他覺得相當不公平。
▲110年大學學測,考生核對證件進考場。(圖/記者林敬旻攝)
▲110年大學學測。(示意圖/記者林敬旻攝)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原PO在Dcard表示,繁星結果出來以後,他發現很多考得比他低5到10級分的同學,都能透過繁星進入更好的學校,「就因為他們平常跟老師交情好可以打高分,甚至某些學校會幫他們的資優班打特高分,讓普通班追不上」,他更自曝自己平時在校段考都「隨便考」,雖然學測分數有全校前10%,卻還是眼睜睜看著其他比他低分的同學,靠繁星上更好的學校,怒問「繁星到底是什麼垃圾體制?」
▲▼考試,寫字,示意圖。(圖/翻攝自pixabay)
▲在校成績夠好就能透過繁星上好學校。(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網友指出,「每個制度都會有具有優勢的以及弱勢的族群,繁星就只是不要都爽到同一群人而已,不是不利於你的體制就是垃圾阿」、「你段考隨便考,人家段考認真考」、「你可以讀學店高中當校排第一」、「又沒人叫你段考隨便考考,交作業隨便做做,想要老師給你高分,至少你的態度要拿出來吧。」
不過也有人認為,繁星計畫確實存在漏洞,「我有7、8個國中同學就是集體鑽牛角尖打著繁星的主意」,原本成績可以讀公立高中,卻為了繁星去讀私立,最後靠著在校成績前10%進入國立大學,即便學測成績只有勉強均標,「繁星計畫根本漏洞百出!」
同學上高分大學!他怒批「繁星垃圾體制」 網轟:至少態度拿出來 | ETtoday生活新聞 | ETtoday新聞雲 https://bit.ly/31A6Ku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