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宣布大規模學貸減免 年薪低於381萬可少還30萬
美總統拜登宣布大規模學貸減免政策。(彭博)
拜登宣布大規模學貸減免 年薪低於381萬可少還30萬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R9Jdsa
2022/08/25 08:36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學生貸款是美國備受關注社會議題之一。美總統拜登宣布,將減免年薪12.5萬美元(約新台幣381萬元)者最多1萬美元(約新台幣30.5萬元)學貸,估計有數百萬人受惠。
綜合外媒報導,美國約有4300萬人身上背有聯邦學貸,金額達1.6兆美元,近5分之1欠款低於1萬美元。除了一般人最高1萬美元減免外,若是領取派爾獎助學金(Pell Grants)者豁免額度可達2萬美元(約新台幣61萬元)。拜登當地時間週三表示,「人們總算能夠擺脫這堆積如山的債務」。
拜登說,他的計畫將提供勞工和中產階級家庭更多的喘息空間,「負擔是如此之重,即便有了學士學位,可能也沒辦法達到中產階級的生活品質。」
根據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的預算模型統計,這項政策將耗費聯邦政府約3000億美元。對於此計畫所導致的批評,拜登強調,「我絕不會因為幫助美國勞工和中產階級道歉」、「不會有高收入者或家庭因這個計畫受惠」。拜登宣布大規模學貸減免 年薪低於381萬可少還30萬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R9Jdsa


 在100個主要國家中,台灣各大學學費高居世界第14名貴-公立圖書館是免費使用的,但是會使用者畢竟就僅是有需要閱覽或研究的人(甚至平均來說,通常是社經地位相對較高、較有閒暇的人),不會是「所有人民」。讓一項公共服務「免費」或補貼經費,該考慮的是該公共服務的性質「是否對整體社會有益」光是現在一年兩學期共12萬元左右的私立大學學費,一般學生打工時薪150元,得要一年打工800個小時(平均每月67個小時)才能支付!這還沒計算生活費、住宿費、書本費等其他開銷 -大學高學費有必要嗎? http://tinyurl.com/y56qacwu


以警大為唯一志願而未報考其他大學者68人;有錄取國立大學153人,其中考取台大14名、清大8人、交大7人、成大36人、政大12人等
夯!捨棄台清交念警大 新生報到率超過9成 - 社會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2881027


BB172dCIBB172kao

起薪前三高產業愛用畢業生排行,在半導體業方面除台成清交外,明新科大以第4名之姿上榜,勝過第5名台灣大學。半導體業最常聘用新鮮人,前五名依序為:交通大學、成功大學、清華大學、明新科大、台灣大學;台清交成平均起薪5.5萬,逾9成為碩博士學歷,多擔任半導體、軟體工程師,明新科大則為3.6萬 https://is.gd/QwyTKW
104人力銀行今日公布新人起薪前三高產業愛用畢業生排行,在半導體業方面除台成清交外,明新科大以第4名之姿上榜,勝過第5名台灣大學。104資深副總鍾文雄表示,過去大家對半導體業印象多是愛用台清交成,明新科大上榜是打破刻板印象,其實許多私校在系所開課、產學合作等方面都受業界喜歡,是重要的中流砥柱。
大學指考成績已於上週出爐,4萬考生將於24-28日登記志願校系進。為了供學子選填校系參考,104人力銀行從近2年新鮮人履歷的志願產業中,排序出起薪前三高產業:半導體、軟體及網路業、金融業,再分析2015-19年54.8萬筆畢業生履歷,得出企業最常僱用大學排名,並於今日舉辦記者會公布結果。
結果顯示,半導體業最常聘用新鮮人,前五名依序為:交通大學、成功大學、清華大學、明新科大、台灣大學;台清交成平均起薪5.5萬,逾9成為碩博士學歷,多擔任半導體、軟體工程師,明新科大則為3.6萬,多為大學學歷,職務除半導體設備工程師外,也包括作業員、生產設備工程師等。
半導體業最常聘用新鮮人的大學排行及起薪。(104提供)© 由 風傳媒 提供 半導體業最常聘用新鮮人的大學排行及起薪。(104提供)
半導體業最常聘用新鮮人的大學排行及起薪。(104提供)
軟體及網路業部分,依序為淡江大學、台灣大學、輔仁大學、銘傳大學、文化大學,四間私校起薪多落在3.3-3.6萬,多為大學畢業,而台大平均起薪則為4.9萬,除擔任軟體工程師外,也擔任薪資較高的演算法工程師、韌體工程師。
軟體網路業最常聘用新鮮人的大學排行及起薪。(104提供)© 由 風傳媒 提供 軟體網路業最常聘用新鮮人的大學排行及起薪。(104提供)
軟體網路業最常聘用新鮮人的大學排行及起薪。(104提供)
金融業部分,依序為:淡江大學、銘傳大學、輔仁大學、文化大學、政治大學;前4名平均起薪多為3.5-3.6萬,以大學畢業為主,政大畢業生平均起薪則為4.8萬,超過5成為碩博士學歷,除了擔任銀行辦事員、融資/信用業務員外,也包括薪資較高的儲備幹部、金融研究員。
金融業最常聘用新鮮人的大學排行及起薪。(104提供)© 由 風傳媒 提供 金融業最常聘用新鮮人的大學排行及起薪。(104提供)
金融業最常聘用新鮮人的大學排行及起薪。(104提供)
104資深副總鍾文雄表示,過去大家對半導體業的印象,多是愛用台清交成,明新科大上榜是打破刻板印象,其實許多私校在系所開課、產學合作的完整度以及學風上,都普遍受半導體業喜歡,是重要中流砥柱,而金融、軟體業皆為銘傳、文化、輔仁、淡江4所老牌私校上榜,原因一方面是他們長期致力培養學生、耕耘專業領域,一方面也是國立大學招生人數較少,私校畢業生供給量足夠。
明新科大工學院院長呂明峰則表示,明新科大在辦學策略上,不跟台清交等校拼製程、研發,而是將人才培訓主軸,鎖定在後段的封裝測試,也致力與公司合辦產業專班。
鍾文雄另外就文史哲領域科系表示,在社群媒體的經營、行銷上,因為文學科系對文句的使用具敏感度,這會是很好職業類別,而不少遊戲軟體業,也青睞聘用文史科系畢業生當編劇,另外從事政治工作擔任幕僚等職務,也是文史哲畢業生常見出路。
半導體業愛用台成清交?人力銀行調查:企業愛用這間私校勝過台大 https://bit.ly/2CBDrix


調查:台灣人花172萬讓孩子念到大學 全球第五
By 聯合新聞網, udn.com查看原始檔七月 2日, 2017
A-A+
2017-07-02 10:59聯合報 記者向曉倩、郭宣含╱即時報導
匯豐控股(HSBC)最新發布的調查報告指出,全球近九成父母都為子女教育提供大量資金支持,一個孩子從小學念到大學父母需支出的平均教育費用超過四萬美元,台灣在此次調查國家中排名第五,教育花費為5萬6424美元(約台幣172萬元)
HSBC對全球15個國家及地區的8400名家長進行調查發現,家長為子女教育平均支出4萬4221美元(約台幣135萬元),其中包括學費、教科書、交通費及食宿費等;香港的家長支出費用為全球之首,高達13萬2161美元(約台幣404萬元),其次是阿聯酋,支出9萬9378美元,以及新加坡的7萬零939美元。
據這份「教育的價值」報告,87%的受訪家長都為孩子現階段的教育提供資金幫助,85%的父母計畫為孩子負擔大學費用。許多國家的父母都認為大學教育對孩子未來薪資幫助不大,其中以台灣父母72%的比例最高,各國平均為42%。
學生貸款外,僅有15%的學生為高中後教育自行承擔所有費用,同時有16%的學生通過申請國家或州提供的各類獎學金或贊助金支付費用;另外還有8%的人從就讀的大學獲取資金支持。
HSBC財務管理主任南恩說:「在當今競爭極其激烈的全球就業市場,年輕人的教育從未如此重要過。全世界的家長都尊重這一現實,並且願意為幫助子女獲得最好的人生開端而投資時間和金錢。」
大部分父母在考慮子女應該學習哪個專業時,都表現出明顯的野心。醫學、商學、管理學、金融以及建築學是最受歡迎的專業,其中有13%的家長建議子女學醫,11%的父母希望孩子學金融,10%的人建議學習建築。
此外,有超過九成(91%)的父母認為子女應該接受大學教育,其中有76%的家長計畫為孩子支付所有費用;另有近八成(78%)的家長認為,孩子取得大學學歷對將來求職時獲得一份全職工作十分重要


學貸族逼近百萬人口 私立是公立學校4倍

有媒體報導指出,教育部最新統計顯示,目前背負學貸的年輕人(含在學及畢業)已達94萬人,逼近100萬人口。(資料照,記者俞肇福攝)

2016-04-25  06:47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近年台灣薪資結構低落、失業率上升,年輕族群的生活壓力日益增大。而有媒體報導指出,教育部最新統計顯示,目前背負學貸的年輕人(含在學及畢業)已達94萬人,逼近100萬人口,其中更有3.3萬人(占3.51%)因月收入不到3萬元而申請緩繳。

據《中國時報》報導,103學年統計,在學高中生及大專生申請學貸人數達31萬9254人,其中大專生有30萬1664人,但公立學校學生僅有5萬9798人,私立卻高達24萬1866人,數字約是公立的4倍。但許多背負學貸的學生畢業後,薪資僅有2至3萬,卻往往拿超過一半的薪資來繳清數十萬元的學貸,尤其很多私立技專院校學生來自經濟弱勢家庭,一個學校常有3成學生申請學貸。

報導也提到,為降低學貸壓力,教育部次長陳德華表示,從今年8月開始,學貸寬限期從1年延長為5年,也就是從原本畢業或當完兵1年後開始還,改為畢業或當完兵5年後開始還,但是否要設排富條款仍需再討論。

台成清交無寒門

教育嚴重階級化的問題,數年之前已有多位學者專家高聲疾呼,然而,在我們的大有為教育主管機關不知道是有意無意忽視下,還是眼中根本看不見弱勢清貧生,教育的城鄉差距幾年下來愈形擴大,台成清交一流學府無寒門,弱勢生要靠著教育翻身,快成為天方夜譚了。
作者:胡博硯2015-05-20 10:31

胡博硯

大學推甄不久前才放榜,雖然依舊是幾家歡樂幾家愁,但是相較於過往,大學窄門已不再是窄門。尤其近幾年少子化的趨勢,所謂「後段班大學」,特別是科技大學,在招生上面臨的過去幾十年未見的寒冬,這兩年就有三家院所改制出局。從這現象可以看出,當初政府在允許各專科院校改制科技大學,以及二十年前的設校潮,都是欠缺思慮與規劃的教育政策。

103學年度,我國共有公立大學院校34所,技職院校15所;私立大學院校37所,技職院校59所,就總數來看,連同軍警院校、兩間空中大學以及兩間宗教學院,我國共有156所高等教育機構,私立學校佔三分之二。分布區域則以台北市最多,新竹以北共有學校70所,佔總數一半,這也顯示高等教育在區域分配上的不平等。

雙北與台南、高雄市公私立大專技術學院家數統計表。

以上表數字來看,同時也可發現,高等教育資源分配的南北的差距,南部地區私立大學院所,特別是技職院校家數居全台之冠。而私立學校的退場潮也是從南部開始,例如永達技術學院、興國管理學院等。究其原因,在於私立大學雖有國家補貼,但絕大部分的經費來源為學費收入,以筆者服務的東吳大學為例,102學年度學校的經費中76%的收入為學費,政府補助僅佔10%左右。

如此一來,倘若學生招收不順利,學校的經營就會馬上產生困難,這幾年少子化的現象更讓多所學校招生不足,經營大不易。從10年間的數字增長來看,公立院校學生從93學年度的238,000人成長到103學年度的283,000人;私立院校從655,000人成長到753,000人,就數量來說,雖然私校的學生人數成長較多,但就比例而言,卻是公立院校成長比較高。然而與私立院校不同的是,公立院校並不是以學雜費做為其收入主要來源。例如清華大學的學雜費收入僅占總經費收入10%,台灣大學為11%。顯見高等教育資源並沒有被公平分配,公立院校享有政府取之不盡的資源,私校卻只享有10%不到的政府補助,以學費苦撐經營,明顯可看出教育部消滅私立大學的意圖

高等教育資源並沒有被公平分配。(資料照,記者廖振輝攝)

但不可諱言的,私立院校大學的清貧學生比起公立院校要多的多。以門檻較低的東吳大學為例,近三個學年度申請助學貸款的學生約占學生總數的15%;位於淡水的真理大學高達25%;位於嘉義的大同技術學院則有31%。設址於台南麻豆的台灣首府大學,各學部共有4862學生,申請助學貸款的人數高達2710人,56%這些數字尚不包含學雜費減免以及獎助學金受益者看完私立院校的數字,回頭再檢視台灣的公立院校:以台大102學年度為例,助學貸款者申請者僅占學生總數的5%;清華則為10%左右

放任私校自生自滅,讓私校經營者難以為繼事小,但私校生尤其是弱勢清貧生的權益該怎麼辦?政府也要讓他們自生自滅嗎?

國教行動聯盟等多個教育團體日前召開記者會,指出大學申請淪為「多錢」入學。(資料照,記者吳柏軒攝)

現今的考試制度將甄試名額大幅增加,為了進入「好」學校,家長與學生無不卯足全力,考生甄試送審資料洋洋灑灑、美輪美奐,但試問,少了來自家庭經濟或其他資源的馳援,學生在推甄上的表現是否還能較資源缺乏的清貧生表現優異?結果是,擁有強大家庭支持的學生進入公立院校,享有政府給予公立學校的豐厚高教資源,而家庭支持較弱的清貧生,只能進入被政府邊緣化,放任其自生自滅的私校,忍受高學費以及畢業後償還學貸債務的壓力。

這種教育嚴重階級化的問題,數年之前已有多位學者專家高聲疾呼,然而,我們的大有為教育主管機關不知道是有意忽視,還是眼中根本看不見弱勢清貧生,以致於教育的城鄉差距幾年下來愈形擴大,台成清交一流學府無寒門,弱勢生要靠著教育翻身,快成為天方夜譚了。

-----------------------------------------------------------------------

台清交成「奢侈品」 經濟弱勢生難入頂尖校
TVBS-2015年05月14日 下午18:45

弱勢生進台、清、交等頂尖國立大學,竟難如登天。今年大學個人申請入學及繁星推薦放榜,低收入、中低收入的經濟弱勢生僅4成考上大學,比一般生錄取率52%低不少,其中弱勢生進國內11所頂尖大學僅136人,更是鳳毛麟角。
TVBS記者許甫:「這條椰林大道,被視為通往台大的精神象徵,但今年的繁星計畫以及個人申請入學放榜,走進這條路的經濟弱勢生只有0.7%,頂尖大學的高等教育,對他們而言就像買不起的『奢侈品』。」
不只台大如此全台11所頂尖大學共錄取7500人,經濟弱勢生也只有136人只占1.8%。
台大社會系教授薛承泰:「這些年來呢,我們有繁星計畫,我們有對於所謂的偏鄉地區,教育部有一些其他措施,對於外島的等等,對台北社經地位高家庭念台大這種現象稍有改變,這個改變是不是改善,我不敢說,你出生環境比較好的,確實因為得到父母親投資比較多,周邊的環境、學習的氣氛,和同儕的互動,可能會佔比較多優勢。」
這個優勢並非近來才發生的現象,2002年台大經濟系教授駱明慶發表的論文「誰是台大學生」,以1997-2000年學籍資料來看,相較於全國平均的0.89%,3.06%的臺北市人口,和6.10%的大安區人口會成為臺大學生,但臺東縣的比例則只有0.19%類似的現象,也發生在近年來,大幅增加的海外就學潮。
記者vs.面試港大學生:「最緊張是哪個環節?口試,口試?因為全英文嗎?對,照平常實力,平常有在培養(英文能力)。」
香港大學來台招生,應試考生的英文能力早已培養多年,甚至父母早就幫忙,帶著一起熟悉「未來的校園」。
陪考家長vs.記者:「去過他們學校很多次了?對,有時候特意旅行時候,會特別去那邊(港大校園)觀摩看看,就參觀一下。」
根據教育部統計,去年海外就讀的學生共1288人,有8成4來自六都,而新北市及台北市就占出國高中畢業生的4成6,顯示都會區海外求學風氣盛,且北部較中南部普遍。
台大社會系教授薛承泰:「(貧窮世襲)看來沒有(歐美)那麼嚴重,但是我們不希望持續惡化,(教育應該是)讓大家能夠真正靠你的打拼,然後加上你的,你的來自於遺傳的智慧,能不能成就你自己,這個教育制度的設計,其實就要特別留意。」
當教育不再是階級流動的寄託,反而更強化貧富世襲,台灣教改不走回聯考,一試定終生的路,就必須要有更細膩周全的規劃。

全台11所頂尖大學-台大、成大、清大、交大、中央、陽明、政大、中興、中山、台科大、長庚等11大學

亞洲最佳大學 台11所進百大
發佈日期 : 2011-05-23
中央社╱國外文教/記者黃貞貞倫敦22日專電

根據英國高等教育調查公司QS公布的2011亞洲大學名最佳大學排行榜,台灣共有11所晉身前百大,國立台灣大學名列第21,排名與去年相同;香港科技大學勇奪第1名。

這是QS公司連續第3年進行亞洲大學排行榜,參與調查的專家殷斯(Martin Ince)曾5度前往台灣訪問,他告訴中央社記者,台灣有高品質的大學,今年整體表現比去年好,其中以台大最為突出,從各個指標來看,具有世界級大學水準,是亞洲地區的重要大學。

殷斯表示,香港的大學因為多以英語教學,較易與英、美、歐等學校接軌,國際化程度高,加上教學品質高,外國教職員及學生也多,畢業生廣獲雇主歡迎,前10名大學中就有3所來自香港,並分占前兩名。

在2011年亞洲前100名大學中,台灣共有11所大學上榜,中國大陸有14所,日本26所;殷斯說,台灣面積小,和中國大陸相比能有這樣的成績,表現非常好。

根據調查,11所進前百大的台灣大學與名次分別為:台灣大學(第21)、清華大學(第31)、成功大學(第32)、陽明大學(第40)、交通大學(第52)、中央大學(第59)、台灣科技大學(第62)、中山大學(第70)、長庚大學與台北醫學大學並列第89名,中興大學(第99)。

殷斯進一步表示,雖然受訪的雇主普遍肯定台灣的大學畢業生,但在國際化部分,台灣的大學表現偏低,特別是與香港及新加坡相比,同時台灣的大學雖然發表不少論文,但被國際學術界引用的次數較低,這個現象值得注意與改善。

根據調查,2011年亞洲前20名最佳大學分別是:香港科技大學、香港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京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國立首爾大學、京都大學、大阪大學、日本東北大學(Tohoku University)與東京工業大學並列第9。

韓國科學技術院(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 Technology)、韓國浦項科技大學(Poh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北京大學、名古屋大學、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清華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九州大學(Kyushu University)與韓國延世大學並列第18、第20名是北海道大學。

殷斯指出,研究人員是根據研究論出版情況、被引用數量、國際化程度、外籍教職員與學生人數、交換學生人數、畢業生就職情況、雇主評等等指標,再進行綜合評比。

---------------------------------------------

2015-05-14_193033  

頂尖大學計畫執行期間自2011年起至2015年止,並於2011年4月1日公布審議結果,共計12所大學包括34個研究中心獲得補助,各校依獲得補助之規模排序依次為:國立台灣大學、國立成功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國立交通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國立中山大學、國立陽明大學、國立中興大學、長庚大學、國立政治大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元智大學。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goo.gl/j1iCGb

--------------------------------------------------------

中研院院士段錦泉:月薪8萬 新加坡徵不到台清交人才
2014年07月01日 09:22

中研院財經院士段錦泉透露,新加坡開出月薪台幣8萬元、加上其他優厚福利,來台灣公開徵募台清交優秀人才,得到的回應竟是「冷冷清清」,讓他大感失望!

台灣培養出來的段錦泉,現任新加坡大學風險管理研究所教授,新加坡政府為了把他從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挖角,開出1000萬美元的預算,專為他設立財金風險研究機構,成立亞洲第一套信用評等機制及金融商品風險評估系統。

段錦泉描述自己是「來自星國的段教授」,非常關心台灣的情況,此次回來參加中研院士會議,第一天看到的報紙頭題是「2000名碩博士爭搶爬電線桿」,讓他痛心,直呼「台灣高等教育,一定出了什麼問題?」。

他說,前次為星國返台召募台灣優秀財工高材生,起薪每月8萬元薪資加上其他福利,透過台清交PPT等宣傳,前來了解卻只40名不到,台灣年輕人不覺得有吸引力。

段錦泉認為,台灣的年輕人期待「很高、很高」,卻不願付出,這是台灣近年來最大的改變,連他是「來自星國的教授」也弄不懂。

---------------------------------------------------------------------------

失控的台灣教育!第一志願電機系畢業,到工廠做作業員?

撰文者洪雪珍 30歲就定位 瀏覽數:200+2014-06-30
十二年國教一免放榜,全國嘩然,媒體群起撻伐,家長上街頭抗議,學生哭成一團……

我的男同事,42歲單身,在我旁邊吐了一口長長的氣,「還好我沒有孩子…」

他的朋友在fb上留言,提到自己的孩子和同班好友相約考上同一個學校一起長大,考試結果真如她們所期待,兩人分數一樣,但分發結果卻天差地別,一個上北一女,一個上華江高中,志願差25個!這位朋友的孩子從6月20日開始哭,哭到今天還沒停……

我有孩子,去年才考高中,真的可以了解那種痛澈心扉!

但是,站在歷史長河的角度來看,十二年國教一定會實施下去,而高中會考最後將廢掉,就像現在小學直升國中一樣,將來孩子都是就近唸高中。十二年國教的前幾屆是過度期,免試與考試會兼而並行,其中一定有孩子會被犧牲。

要顛覆考試制度或名校觀念,已經讓政府一個頭兩個大!但是接下來的這個問題,關係到台灣的長遠競爭力,考驗著政府的智慧與決心,卻遲遲未見拿出方案。

這個問題是,怎麼讓教育和未來就業接軌?

台灣都錯過孩子的高中階段!就心理發展來看,高中是孩子探索自我的年紀,在這時候,學校應帶領孩子發掘興趣,釐清志向,讓每個孩子對未來都有一個具體的想像,考大學時可以選唸符合的科系就讀,畢業後學以致用,發揮所學。

以為考上大學,就有未來

台灣的現實世界,卻不是這樣!

辦公室最近來了一位大學重考生做工讀,他今年考上統計系,有一天來問我唸統計系可以從事什麼職業。


菁英體制:一個對誰都沒有好處的社會制度Facebook https://bit.ly/3QYAYPb
菁英與中產階級「其實是糾纏在一個單一且具有破壞性的經濟與社會邏輯之中。他們看來完全相反的負擔其實是菁英體制疾病的兩種症狀。菁英階層藉由將別人排除在外的手段來獲取競爭優勢,與此同時,這些跨過菁英門檻的人也遭到[中產階級]無情的攻擊。兩個階級都被這種強大卻又無法解釋的挫折感籠罩 —— 中產階級前所未有的怨氣與菁英階層難以理解的焦慮 —— 就像是河流中一道水流所形成的旋渦將他們全都捲進去。
以上的引文出自Daniel Markovits 的《菁英體制的陷阱》(時報出版),他主張當代的菁英教育對誰都沒有好處,它讓菁英階級與中產階級對立,而且用的還是同一套邏輯。他說:
「貴族體制將階級與德性或卓越相連,而貴族菁英則是幾乎獨佔德性的優勢。貴族體制最終受到質疑,並非因為其世襲制度所造成與生俱來的權利違反了機會均等的原則,而是在於階級革命揭穿了貴族體制有關德性與卓越的概念不過是一場可笑的騙局。」
貴族體制最終由菁英體制所取代,但是現代菁英體制的核心價值功績是反映社會貢獻與成就的概念雖然廣為接受,「其實就和舊時代貴族體制宣揚的德性一樣,就是一場騙局」。Daniel Markovits 在書中提供一些思想實驗,主張當代人深信不疑的「菁英的高收入,乃是源自其卓越的經濟邊際貢獻」是一種迷思。
「⋯⋯ 這些模式總合起來,建立了一套有效但成本昂貴的階級傳承機制:有效是因為它否定了一般大眾加入菁英階層的機會,成本昂貴則是它將菁英階層陷入一個持續不斷、殫精竭慮尋求維護自身階級地位的惡性循環之中。」
無論是重考的台大醫學系學生自我宣稱的天才,還是遭到濫用的「學霸」稱號,其實和《寄生上流》的幫傭家庭一樣,都是這個體制不自知的受害者。
那麼該怎麼辦?他建議:
消除菁英體制的不均是「一項推動文明進步的工作」。它需要全面性的調整 —— 包括政府、私人機構、文化習慣與個人意識 ⋯⋯ 改革者必須瞄準造成菁英體制不均的兩個機制。這兩個機制就是通往改革的兩條途徑。
首先,教育 —— 現今集中於富家子女奢侈鋪張的培訓 —— 必須開放與融合性。入學申請的競爭性要降低,學習也不須令人耗盡心力,即使是在最頂尖的學校與大學也是如此。
其次,工作 —— 現今被分成光鮮與晦暗的工作 —— 必須讓中產階級勞動力重回經濟中心。現今由超高技能菁英階層把持的產業必須對廣大的中產階級開放。
改革應該利用這些力量來打破此一專屬俱樂部,堅持如果學校與大學要以公益慈善機構的地位繳稅,其機能就應表現得是一個這樣的機構 —— 也就是將其教育對廣大的公眾開放。
首先,私立學校與大學必須有二分之一的學生是來自所得分配在底部三分之二的家庭,否則就應撤消其豁免稅賦的地位。其次,應該鼓勵學校(包括公共補貼)擴大招生以符合這樣的條件。
Facebook https://bit.ly/3QYAYPb

307039413_10225303912498411_2616835206571348086_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