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83241_3_13783241_5_13783241_43783241_1_13783241_2_1

昔銘刻花蓮港神社社徽 花蓮忠烈祠銅馬一度被「強迫入黨」 日治時期花蓮港廳之神社研究__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昔銘刻花蓮港神社社徽 花蓮忠烈祠銅馬一度被「強迫入黨」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JsG4Tf
前身為「花蓮港神社」的花蓮忠烈祠,庭院的擋土牆旁有一銅鑄「神馬」,馬鞍上原本雕刻的「花蓮港神社社徽」,戰後被塗改成國民黨徽、2009年則因被抗議黨國不分,又改塗中華民國國徽。(記者花孟璟攝)
 2021/12/28 20:41
〔記者花孟璟/花蓮報導〕1916年設立的「縣社花蓮港神社」,戰後改名忠烈祠,庭院有一尊日本銅鑄神馬,馬鞍上的布巾原本有花蓮港神社的社徽,中間是五角形的「花蓮港廳」徽、外圍是菊花圖紋,不過戰後被改刻國民黨徽,後來又因為遭潑漆抗議,又擴大星芒變成青天白日國徽。昨花蓮港神社殘跡遭毀,銅馬的故事又被翻出,網友也笑說「銅馬簡直是被強迫入黨」!
 花蓮忠烈祠原為花蓮港神社,最近傳出神社遺構擋土牆遭縣府「改頭換面」,古蹟都不古蹟了,被破壞的擋土牆旁邊有一匹銅鑄的神馬,是許多花蓮人共通的童年回憶,來到這邊幾乎大家都跟銅馬拍照、甚至是直接被抱上馬背「騎馬」。
 事實上翻開早期老照片,會發現「神馬」的肚子上的紋章和現在大不同!上面原先是「花蓮港神社」專有的社徽,內為代表花蓮港廳的五角形紋章,外加一圈日本「十六瓣一重表菊紋」。花蓮文史工作者「762書庫」負責人黃家榮說,此一銅馬其實是「神馬」,代表神明的坐騎,由花蓮中小企銀前身「東台灣無盡會社」奉獻給神社。
 他說,到了戰後因為政府著手去日本化,日殖時代的神社、紀念碑、橋樑上的題字等,通通要抹除,戰後神社除了改為忠烈祠,花蓮縣府於1956年會勘後也也把忠烈祠內銅馬腹部的紋章,塗改成國民黨徽,神社石燈籠也被破壞。
 黃家榮說,銅馬腹部的黨徽一直到2009年,因遭人潑漆抗議「黨國不分」,當時的花蓮縣長謝深山也從善如流,把黨徽外面的「青天」範圍擴大,白日的12道光芒不碰觸到青天的邊緣,就成了中華民國國徽,不過仔細看,原本雕刻的五角形花蓮港廳紋章還在,菊紋也還隱約可見。
 花蓮忠烈祠原本的日本時代留下的水泥擋土牆,被縣府改造得完全看不出原有模樣,旁邊的銅馬也曾被塗上國民黨徽,目前是中華民國國徽。(記者花孟璟攝)
  花蓮忠烈祠內原本的銅鑄「神馬」,腹部的馬鞍巾上的第三代圖案是中華民國國徽,不過中間雕刻的五角形「花蓮港廳」紋章還在,十六瓣菊紋也隱約可見。(記者花孟璟攝)
  2008年的花蓮忠烈祠銅馬,當時還是「國民黨徽」,網友笑稱,銅馬的命運就像韓戰老兵得紋身「殺豬拔毛」,因此「沒有入黨的話,銅馬可能就留不到今天了」。(黃家榮提供) 日治時期花蓮港廳之神社研究__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花蓮忠烈祠前身「花蓮港神社」,由民間會社奉納的神馬,馬鞍部位雕刻有「花蓮港神社社徽」,內為五角形的花蓮港廳紋章,外邊則是「十六瓣一重表菊紋」。(黃家榮提供)
 昔銘刻花蓮港神社社徽 花蓮忠烈祠銅馬一度被「強迫入黨」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JsG4Tf


花蓮港神社是台灣日治時期位於花蓮港廳花蓮港市米崙山(現・花蓮市美崙山)的縣社,設立於1916年,供奉天照大神、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及開拓三神(大國魂命、少彥名命、大己貴命),神社階梯前有石燈籠和白石鋪成的參拜大道,參道經尚志橋(原為吊橋)延伸至中山路口。
 花蓮港神社在二戰後改祀鄭成功、劉永福、邱逢甲等民族英雄、先烈,原本的神社建築則在1981年改建成中國北方建築樣式之忠烈祠,即今花蓮縣忠烈祠。
花蓮港神社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FzreID
介紹
花蓮港廳從1909年從臺東廳獨立劃出,隨著花蓮地區發展,地方人士便提出申請設立花蓮港神社。在1915年2月,由花蓮港神社氏子總代:中村五九介、古賀朝一郎、勝部鐘一郎、增田俊太郎、貞廣茂吉、大嶽廣三郎、林儀鳳、鄭國賓、闕旺泉等9人,向花蓮港廳申請撥用花蓮港街5番地之官有地(面積6甲2分1厘),並在1915年8月19日經台灣總督府通過申請許可[1]。然而在1915年11月30日,神社總代考量原神社基地易受暴風雨侵害,於是申請將神社基地遷到花蓮港街北側米崙莊的米崙山南側山腳下,此處北、東、南三面環山能阻擋風勢,且風景較佳[2]。1916年9月19日,中村五九介前往臺灣神社奉請御分靈,並在臺灣神社宮司山口透的陪同下,從基隆港搭乘長春丸返抵花蓮港[3]。1916年9月22日,花蓮港神社舉行鎮座式。1921年3月2日,花蓮港神社列格為「縣社」。1931年6月,花蓮港神社擴建完工,使神社範圍擴大至約為原本的五倍[4]。1933年9月,花蓮港神社前方的吊橋「宮之橋」完工[5]。
 神職
社掌
 小川憲明:1916~
社司
 吉田俊人:1923~1928
小松兼太郎:1929
深澤勘作:1930~1945
花蓮港神社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FzreID

2023-03-10_0832052023-03-10_0832232023-03-10_083219


為何花蓮的神社會稱為花蓮港神社呢?
[花蓮]花蓮忠烈祠(花蓮港神社) @ 婚攝趴趴/桃園攝影工作室/婚禮攝影/自助婚紗/孕婦寫真/商品攝影/PAPA-PHOTO婚禮影像 :: 痞客邦 :: https://bit.ly/3yKBeuN
當時的台灣總督府在明治42年,  將台灣重新劃分了一次行政區域,  原本東部只有台東廳
在這次的劃分之後,  增設了花蓮港廳,  區域大概包含今日的花蓮縣,  但不包含靠近山區部份
(當時的花蓮港廳為何不包含山區部份, 這說來話就長了,  以後有機會再說吧!!)
 在大正9年台灣最後一次重新劃分行政區域時,  將當時的台灣分為五州二廳(後增設澎湖廳為三廳)
其中東部的二廳之一為花蓮港廳,  當時花蓮港廳所劃分的行政區域大概就與今日的花蓮縣相當
幾乎沒什麼變動,  而位在花蓮港廳的神社自然也就稱為花蓮港神社囉!!
 現在花蓮忠烈祠的位置就是以前的花蓮港神社,  門口的鳥居已改建成中國式牌坊了
花蓮港神社
鎮座 : 大正五年
社格 : 縣社
祭祀神祇 : 天照大神,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 造化三神(大國魂命、少彥名命、大己貴命)
以前神社的遺跡就只剩下這唯一的銅馬了, 其他的遺跡則已完全消失無蹤

2534174187_d6123c594f_o2534177781_4b87ed7ce8_o2534176617_83d8b1c0a1_o2534990946_f6a154e565_o2534991226_02cfeed196_o2534175739_790b8b67cf_o2534990134_e331f16085_o2534175001_9d51c4816f_o2534174459_90aec79eb3_o

14608867_1142545332478291_9152854372345887810_o

日治時期花蓮港廳佐久間神社舊照


284428581_m284473968_m284472114_m284471836_m

日治時期於今花蓮市美崙(米崙)山建有花蓮港神社(根據昭和18(1943)年由臺灣總督府文教局社會課編印的《臺灣に於ける神社及宗教》記載,花蓮港神社於大正5(1916)年9月22日鎮座,大正10(1921)年3月2日列格為縣社,祭神為開拓三神(大國魂命、大己貴命、少彥名命)、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例祭日為每年的10月28日),戰後花蓮港神社遭改建為花蓮忠烈祠(1980年改建前仍保有若干原神社建築物),現仍保留神社銅製神馬,而2對狛犬於忠烈祠改建後已下落不明。
 p.s 花蓮港神社舊照片,可參考璞石閣、北投虹燁工作室 (非常珍貴的狛犬照片)、ㄚ榮的攝影日記(含狛犬在內的花蓮忠烈祠改建前的珍貴照片),另外由 邱上林編著、 花蓮縣立文化中心出版 的《影相寫花蓮 第一輯》中一張名為「神社入口」的舊照片實際上應該為台灣神社(這是常見的錯誤,因為有時照片上原有的註解發生錯誤,引用者在不知情之下也將錯就錯)
 而昭和18(1943)年由臺灣總督府文教局社會課編印的《臺灣に於ける神社及宗教》中記載花蓮港神社之下有一「末社」- 花蓮港神社末社佐倉神社
 日治時期的花蓮港廳花蓮郡包括花蓮港街(之後於昭和15(1940)年昇格為州轄市)、吉野庄、壽庄(今壽豐鄉)、研海庄(今新城鄉)、未設置街庄的蕃地(今秀林鄉)
      立於忠烈祠旁的原神社銅製神馬,根據昭和11(1936)年1月30日的《台灣日日新報》之報導,東臺灣無盡會社將獻納一匹銅製)神馬於花蓮港神社
     原神社社紋遭抹去,改成中華民國國徽(圖中較像是國民黨黨徽(12道白尖角光芒頂到邊),但現在為中華民國國徽(12道白尖角光芒沒有頂到邊),而戰後仍保留社紋銅製神馬之圖片可參考網友ㄚ榮-ㄚ榮的寫真日記
      銅製神馬正面
     銅製神馬背面
     位於銅製神馬右側的美崙山長青歌唱會,為原神社附屬建築物之一(正確名稱及用途不詳) ,據說此建築物改建前原為木造,且之前用來放置神輿,這與一般祭器庫採鋼筋混凝土造(具較佳的防火性)不同,且較一般祭器庫大上許多,而原社務所位於其前方靠近銅馬處(從花蓮港神社設計圖中及戰後舊照片可看出)
     取自於臺灣舊照片資料庫的台灣神社祭器庫舊照片(原收錄於臺灣神社社務所於昭和6 (1931)年出版的《御鎮座三十週年記念臺灣神社寫真帖》),與上圖的原花蓮港神社附屬建築物有幾分相似
      左側的石燈籠殘件(如何前往僅存的石燈籠殘件 : 由牌樓旁廁所前的小路直走,遇轉彎處繼續直走,路底為一平臺,即可見到石燈籠殘件,而附近有一戶民宅)
     石燈籠之「中台」及「竿」部份,可看出「奉」字的上半部
     從高處遠眺,日治時期前方的尚志橋所在是一座吊橋(而勝山吉作編輯、台北市勝山寫真館於昭和6(1931)年出版的「台灣紹介最新寫真集 」將此吊橋稱為「神明橋」),橋頭處有一座明神鳥居(三の鳥居),另一側靠美崙山處有一座神明鳥居(四の鳥居),再往前(吉安方向)有另一座神明鳥居(二の鳥居約為今明禮路與林森路交叉口),更往前方還有一座明神鳥居(一の鳥居,約為今中山路與林森路交叉口),而花蓮港神社參雜了不同種類的鳥居,這是在台灣較為罕見的,參道(現林森路)兩旁設有石燈籠
     以花蓮港神社為背景的繪葉書(取自於海外神社(跡地)に関するデータベース 神奈川大学 21世紀COEプログラム ,原收錄於松本曉美、謝森展編著、創意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於1990年出版的《臺灣懷舊 1895-1945 The Taiwan 绘はがきが語る50年》),圖中三の鳥居為今日尚志橋頭(靠近花蓮市一端),過了吊橋的半山腰處還有另座鳥居(四の鳥居)
     翻拍自國家圖書館閱覽組編著、國家圖書館於2006年出版的《影饗 臺灣老照片圖集(一) 》所收錄的花蓮港神社舊照片(由謝明海提供,攝於日治時期,而此張圖同時也收錄於的《敬慎 昭和14(1939)年3月號 》),手水舍前方竟然有隻銅牛,據說此銅牛在戰後仍在,不過後來據說被花蓮忠烈祠的某位不肖管理員盜賣了,而圖中出現的鳥居(四の鳥居) 後方之建築物依序為拜殿、中門、本殿,手水舍設在右邊則是較為少見的
     由吉田初三郎於昭和10(1935)年所繪製的《大太魯閣交通鳥瞰圖》(翻拍自莊永明編撰、遠流出版社於1996年出版的《台灣鳥瞰圖   1930年代台灣地誌繪集》),可看出花蓮港神社共有4座鳥居,不過一の鳥居應該為明神鳥居而非神明鳥居、二の鳥居應該為神明鳥居而非明神鳥居、三の鳥居應該為明神鳥居而非神明鳥居
花蓮港神社(2006.2.18) @ 神社殘跡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it.ly/3LfQwin


日治時期的花蓮港神社位在花蓮港街西北側平原,根據《臺灣紹介最新寫真集》一書中介紹,神社於大正4年(1915)8月創建,是供奉大國魂命、大巳貴命、少彥名命、能久親王與天照大神的神社,其社格為縣社。當時花蓮港神社前有一條很長的參拜道,參拜道上有數座鳥居,是當時花蓮港重要的信仰中心。戰後,花蓮港神社改建為忠烈祠,忠烈祠中奉祀鄭成功、劉永福、丘逢甲等先烈,神社建築也改建為中國宮殿式的建築,於今日林森路往美崙山的盡頭處矗立著。《臺灣紹介最新寫真集》一書,收錄了大量日治時期臺灣各地豐富的歷史照片,並以主題分類的方式呈現,包括:通信交通、銅像紀念碑、史蹟名勝、農業、工業、林業、商業等…,是一本難能可貴的圖文寶典,極有高度價值。此書發行於昭和6年(1931)6月28日,由勝山寫真館勝山吉作編輯發行。本計畫鼓勵共創共用,然使用時請尊重原創者文字本意,圖片亦請勿切割改作
花蓮港神社-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s://bit.ly/3ZWSvfy

ddb0b13e-af6b-491d-9766-50f8c6997a072534175739_790b8b67cf_o (1)


〈花蓮港廳佐久間神社〉,日治時期繪葉書,約1924-1926年間發行,神田寫真館。
 這張繪葉書為花蓮港神田寫真館約於1924-1926年間所發行,全套8枚,最近購得其六,主要內容為塔比多(今花蓮天祥)佐久間神社鎮座祭的紀錄,而這套繪葉書的販售年代和《玉里風景繪はがき》相近,大約可以據此推測出版年代,也就是說,這張繪葉書至少也已經90歲了。
 佐久間神社位於現在太魯閣國家公園內的塔比多(今花蓮天祥),建立於大正 12 年(1923),是為了紀念第五任台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而設,佐久間左馬太在大正3年太魯閣戰爭時成功鎮壓當地太魯閣族,因此當地警察官申請為之建立神社,該年12月8日舉行鎮座祭,這套繪葉書書所使用的照片就是那天所拍攝。
 塔比多戰後被改名為天祥,佐久間神社也遭到拆除,鳥居在殘存一段時間後也終於消失,1966年7月原地立了一個巨大的正氣歌碑,還有一座不稱此地的文天祥銅像,後來華麗氣派的銅像消失了,改換一尊消瘦苦吟的石像。
 數年前,有人意外在該地草叢中發佐久間神社的狛犬,應該就是這張繪葉書左下角的那尊阿形狛犬,國家公園聞知此事,竟如臨大敵般將狛犬搬走鎖入庫房,從此佐久間神社完全消失在塔比多,只留下那面巨大的正氣歌碑和那尊文天祥像。
 我喜歡正氣歌,甚至到現在還會背頌,我也欽佩文天祥,他畢竟是個時不我予的了不起的人物。然而他實在不應該出現在塔比多,不應該驅走了世代居住在這兒的人們所使用的舊名,以君臨之姿站立在這兒。國家公園如此懼怕佐久間神社的舊物出現此處,難道文天祥就有其正當性了嗎?
  還是請把塔比多這名字,還給這地方吧。無論佐久間左馬太,或是文天祥,你們都是過客,不過一個極有淵源,另一位不過一位光頭男的突然之思罷了
Tipga - 花蓮港廳佐久間神社 https://bit.ly/3IXeEUg

l_5d3c77013286fe63dc9074f2l_5d3c77c03286fe63dc9075a2l_5d3c77b93286fe63dc9075a1l_5d3c77a83286fe63dc90759fl_5d3c77953286fe63dc90759e


(1) 新竹竹東懷舊篇 | 竹東神社社徽重繪 | Facebook

竹東神社社徽重繪
竹東神社社徽,屬「十二葉八重菊紋」,其中這裡的「八重」意指多層花瓣,並非實數。徽章中心花蕊部分則為「東」字的變體,外圍突出三角形的部分可能包含「竹」的意象,與當時新竹州印有異曲同工之妙,若此處與花蓮港廳神社的社徽設計同樣的話,花蕊部分的東字印可以推斷為1920年至1945年間竹東郡的郡章。而竹東神社徽在使用上已知有三種型態,包含一般的「表菊」以及僅凸顯輪廓的「陰菊」形式。
(1) 新竹竹東懷舊篇 | 竹東神社社徽重繪 | Facebook https://bit.ly/3L6KL6G

330431824_889366605607997_75897270383040830_n (1)334945245_1284533638769376_2422207543225272110_n (1)330598850_483839277145356_7261899946345198828_n

(1) 新竹竹東懷舊篇 | 竹東神社社徽重繪 | Facebook


竹東神社/新竹縣竹東鎮員崠子山神社/竹東神社原址為今竹東高中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加灣神社、玉里神社、新城神社/神社/鳥居/天主堂/花蓮縣新城鄉「新城天主堂」/諾亞方舟/地主神社是日本最古的神社建築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一九三八年鎮座的加灣神社(九宛祠)/玉里神社、新城神社/花蓮縣秀林鄉景美村加灣部落/花蓮神社近六十座,保存最完整的就是新城神社及玉里神社/神社重現不是勾起歷史傷痕,而是族人難忘的『集體記憶』」/西元一九三六年日本確定南進殖民政策,第一階段施行「國民精神總動員」,展開皇民化運動,要求民眾參拜神社、家庭奉祀「神宮大麻」等,更推行一庄一神社運動,許多部落神社就在此時開始興建/內政部隨後於一九七四年頒布「清除臺灣日據時代表現日本帝國主義優越感之殖民統治紀念遺跡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台灣日治時期神社的紋章/社徽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神社の紋章-家徽-台灣神社-臺灣神宮的十四瓣菊台字/在神社還有寺廟中,都有著各自所屬的「紋章」。位在神社的是神紋,寺廟中的則是寺紋/水天宮主殿和燈籠。主殿牆壁上的幕布上繪著神社的紋章:左三巴和橘紋。石燈籠上的兩個紋章,右側為橘紋,左側為龍膽車(也是久留米有馬家的家紋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鳥居/桃園神社/臺灣神社列表所列者為日本統治臺灣50年期間日本官方於台灣各州廳認定的神社共68座,與其它共計興建了204座各種等級的神社+台灣最早出現的神社是1897年的台南開山神社+神社依照社格可以分為官幣社、國幣社以及府社、縣社、町社、村社、無格社等7種等級+台灣所設的行政區總共分為5州3廳11市51郡2支廳67街197街庄,要達成「一街庄一神社」的目標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2022年桃園神社銅馬社徽
https://photos.app.goo.gl/bKrNdZyTo2ShLphL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